第一篇:导学《荷塘月色》
欢 迎 光 临
语
网 中 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导学《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作为中学语文教材,可谓历史悠久了。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似乎无庸置疑。不过抒情之具体内容,却是众说纷纭。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大多以为文章与大革命失败有关。这方面,专家学者的论述可谓多矣;而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 似乎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拟以文本为依据,以探索为手段,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以“借景抒情、披文入情”为线索,力图得出符合文本本身的答案:《荷》文抒发的是作者渴望自由和获得自由之后的闲适自得的心情。此将课堂导学的主要过程介绍如下,供专家、同好指正。
课前师生双方都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教师方面,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设计、印发预习提纲,除了常规内容外,要求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①文章抒情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分析作者着力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②由文中所描写的“景”,品味作者所抒发的“情”;
做好了以上准备,课堂上的“导学”就能因势利导,呈现“水到渠成”之势。首先,在教师引导下,让同学们明白“借景抒情”的含义:
“情”在前而“景”在后,作者着力绘景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即“情在景中”。进而提出要求:
1、《荷塘月色》中作者着力描绘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对于前两问,同学们并不感到为难。经过小组讨论,一致明确:
1、着力描绘的景物有:塘边小路、月下荷塘、塘中月色、塘边树丛;
2、景物特点: 塘边小路:“幽僻”、“寂寞”、“阴森森” 月下荷塘:主要写了荷叶、荷花、荷香 写荷叶: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写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月色:主要写了“月光”“月下花叶”“月下树影” 写月光—如水、青雾(浮)
写花叶—牛乳中洗//笼着轻纱的梦 写树影—倩影;
光与影:如小提琴名曲//恰到好处
而对于第三个问题“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同学们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教师仍然紧扣着“借景抒情”这一线索,运用师生对话式的讨论,引导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让同学们再一次诵读课文,师生对话间以小组讨论,品味作者寄托在景物之中的思想感情。
师:“小路”本是“幽僻” “寂寞”甚至“阴森森”的,但作者今天的感受如何? 生:“今晚却很好”。师:是路修好了吗? 生:不是,还是煤屑路。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说“今晚却很好”呢? 生:(先是沉默)今晚作者心情好。师:(抓紧时机)很好!一条并不“很好”的煤屑路,作者却说“今晚却很好”,那是因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xiexiebang.com 欢 迎 光 临
语
网 中 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为作者的“心情好”,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嘛。不过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今晚心情好”。
接下来,引导同学们看以下几处景物描写:
师:再来看“月下荷塘”的描写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沉默)
师:大家说说,文中描写的荷叶、荷花美不美? 生:(齐声地)美!
师:我还要提醒大家:这是白天的荷塘,还是晚上的荷塘? 生:晚上的。
师:晚上的月光亮不亮? 生:(众说不一)
师:关注课文,以文章为本,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生:第2段: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5段: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师:那么,莫要说“淡月”下的花叶,即便是明月夜下的花与叶,能看出它的美吗? 生:黑糊糊的。师:(切换电脑屏幕,映出网上下载的“清华园荷塘实景”,并作简单介绍)(参考资料:《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是近春园之一角。咸丰十年即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清华大学才开始清理整修。)
师:对比一下文字与这幅图画,图中的花叶很难说是“出浴的美人”,黑糊糊的柳树影也难称为“倩影”,白光与黑影的搭配无论如何也很难令人联想到“小提琴名曲”一般的和谐来。为什么这样的景色在作者笔下被描写得这么美呢?
生:还是因为“心情美”“情人眼里出西施”。师:(进一步)于是,这就有个问题:作者笔下的荷塘景色是“客观景物”,还是“主观感受”呢?
生:(沉默、思考)应该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师:正确!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作者还没到荷塘,在“塘边小路”上时,就已知道他“今晚心情美”,到了塘边,更是情不自禁。因此,看到的叶、花以及树影,统统都是美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乃是作者理想化了的景色。其原因,就是因为作者“今晚心情美”。
那么,深究一步,作者“今晚心情美”,美从何来呢? 生:(沉默)
师:有人说,这是个谜,无法知晓的。我们还是以文字为本,探索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出其中缘故来。
师:上面说过,这篇文章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文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文字呢?
生:(默读、思考)(莫衷一是)师:什么叫“直抒胸臆”? 生:直接抒发感情。师:有没有这样的文字? 生:有。
师:找出来,哪一段?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xiexiebang.com 欢 迎 光 临
语
网 中 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生:第3段:“路上只我一个人„„”
师:好!同学们看屏幕——(屏幕上映出第3段文字)
师:大家齐读一遍,品味其中的感情。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进而找出中心词来。生:(齐读、默读)中心句是“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生:中心词是“自由”!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想想,作者“今晚心情美”,“美从何来”? 生:今晚“自由”了。
师:能设想一下,作者“今晚”获得了什么样的“自由”? 生:“下课了”;“休息了”;
师:是的,学校下班,就没有公事缠身;妻儿睡着,也没有家事烦心。真正是“自由”了。不过,“自由”真有这样大的魅力,能使作者眼前的荷塘变得如此美丽吗?
生:(争先恐后)自由了,什么都可以做了,心情就美。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好!师:有一首诗说:“生命诚可贵,——” 生:(跟着老师)“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师:如果我们再联系一下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就会更明白作者对自由二字的渴望!
(屏幕显示: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民主战士:追求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人士。而当时统治北京的,名曰“国民政府”,其实是“封建军阀”,因而作者深感压抑和苦闷。于是“今晚”获得了“自由”(哪怕是片刻之间的自由)之后,作者也感到由衷的喜悦。
师:现在,把第3段课文齐读一遍,深入领会作者获得自由之后的喜悦心情。师: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开课时的第3个问题了—— 师生:(齐)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以及获得短暂自由之后闲适自得的心情。
笔者不敢断言这个结论之正确,不过,这既不是拾人牙慧,也不是凭空杜撰,而是以文本为依据,以探索为手段,以“借景抒情”为线索,从中得出的符合文本本身的答案。
(完)
朱自清小传
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19年,加入《新潮》诗社。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刊。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xiexiebang.com 欢 迎 光 临
语
网 中 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要求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的描写叫“借景抒情”。同学们纷纷发言,但多数不得要领。这时候,教师点拨:
抒情方式大致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手法。前者即“直抒胸臆”,后者又有“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两种方式。下面举个例子,请同学们辨析:
王君考中北大,虽在意料之中,仍然喜悦难禁。他想找朋友分享这份快乐,又担心人们讥笑。于是,他应该:A,直接柔情;B,间接抒情。
同学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间接抒情” 接下来,对于“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同学们有点难以把握。教师也举例子进行点拨:
王君刚得到北大录取通知书,急于告诉朋友,出得门来,看见清晨的树叶上还挂着一串露珠,在阳光的映衬下,闪发着七彩光芒!他对朋友说:人生就像这露珠一样,丰富多彩、光芒万丈!
李君急着上班,可路上严重塞车。打听一下,方知前面出了车祸,不经意间,又得知一五十五岁的老妇头部撞裂,脑浆四迸。他不由得想起三年前,也是这条路上,也是这个时间,自己的母亲也是五十五岁,也是因车祸而丧生。于是不知不觉流下了清泪„„
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一致认为:前则是借景抒情;后者是触景生情。主要区别在于:
“触景生情”是“景”在前而“情”在后,散文—抒情散文—借景抒情散文 实景—淡月下朦胧模糊的荷塘景色。虚景—作者渴望自由的主观感受。·朱自清·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一、整体构思
1、作家作品:名家名篇,早有权威定论 勇于探索,突破定势思维;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xiexiebang.com 欢 迎 光 临
语
网 中 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知识目标: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领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独立思考,突破定势思维//以文为本,探索感情基调
4、教学重点:分析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
5、突破难点:突破前人定势思维,探索作者感情基调; 以文为本—
分析一个作家或一篇文章,要联系作家的全人和全文,否则,就等于痴人说梦。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扬州人。学者、“新月派”重要作家。著有《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等。三.重点解说
1、分析景物特点:
①塘边小路:幽僻//寂寞//阴森森—今晚很好 小结:心情美 ②月下荷塘
荷叶: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荷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小结:形象美 ③月色
总写:月光—如水//青雾—浮//花叶—牛乳中洗//笼着轻纱的梦
分写:树影—峭楞楞如鬼//倩影;光与影:如小提琴名曲//恰到好处 小结:朦胧美
2、领悟作者感情:
展示“清华园荷塘实景”图片。实景:黑暗模糊甚至阴森凄清的荷塘 虚景:优美宁静而且令人陶醉的荷塘 ——惬意满足,情人眼里出西施; ①塘边小路—心情美,; ②月下荷塘—形象美; ③塘中月色—朦胧美;
3、深究感情基调
(第三段)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中心句: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思路:独自一人、超越自我、另一世界、悠闲自在—自由;
四、难点探讨
1、革命说
传统观点—大革命失败后作者苦闷彷徨之作 探索辨析
①朱自清当时不是,后来也不是一个革命者。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xiexiebang.com 欢 迎 光 临
语
网 中 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②以文章为本,从景物入手—
渴望自由而赋于淡月下模糊的荷塘以美妙的感受。
③文中“荷、月、树、影”之美,并非实景之白描,而是作者获得自由之后的主观感受。
2、基调说 传统观点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原因是: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心里苦闷彷徨)探究辨析
①.“不宁静”的原因,或“苦闷”,或“激动”“兴奋”“压力”等;②、即便“苦闷”,不仅是“大革命失败”,或有“工作.家庭.孩子.朋友”等因素。③、单以文末之“1927年七月”为判断依据,势孤力单。
3、哀愁说 传统观点 写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 探究辨析
“蛙声”是个过渡句。
之前:借景抒情—自由之后的闲适自得。之后:直抒胸臆—闲适之后的思乡之情。思念南方,即思念家乡。
五、语言特点 修辞
拟人:羞涩地打着朵;灯光没精打采的; 比喻:像舞女的裙;如星星,如出浴的美人; 通感:(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六、小结反思
1、教学小结:
内容要点: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以及获得短暂自由之后闲适自得的心情。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淡月下朦胧的荷塘景色抒写向往自由的主观感受。修辞特点:比喻、通感、拟人
2、教学反思:
①由景入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意识较强。②披文入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③双边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但要适当控制时间。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荷塘月色》导学案
4《荷塘月色》导学案
1.精读《荷塘月色》第四、五、六自然段,依照示例,初步评鉴写景语段,从语言角度提炼各自观点,标注旁批。
语言运用角度:用词、句式(长短句、整散句等)、音韵、语体色彩(文言、口语、书面)……
教师示例: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评鉴语1:该写景片段用语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在内容上,描写了微风拂过,荷塘中的流水泛起层层涟漪,紧挨的荷叶摇曳生姿的荷塘夜景。平白如话,不事雕琢,自然朴素却准确生动。例叠词“密密”“脉脉”既写出荷叶、流水之情态,又给人以可爱、柔美之感,“凝碧”“波痕”可看出作者观察尤为细致,精准而传神,似乎在读者眼前营造出朦胧、幽静的荷塘梦境,叫人沉醉。
评鉴语2:该片段在写景上过于细致,伤于精巧,“密密地挨着”“脉脉的流水”,这些言语太过软旧,导致整体上流于浮泛庸俗,缺乏新意,意境营造不可说幽微深邃,也不可形容之以疏朗开阔,如此观之,实在常人亦能作也。
选择语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评鉴语:(或以评鉴语1为例,或以评鉴语2为例,只需选择一个评价角度,即或优或劣) 评鉴语 该片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叶子比作舞女的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叶子的唯美。又比作明珠,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表现叶子的多姿多态,具有画面感和美感 |
2.慧眼如炬:以批判眼光,评鉴譬喻高下。
《荷塘月色》中作者一连用了十四个譬喻来写景,根据以下材料,归纳评判优秀譬喻的标准,并选择文中1-2处鉴赏作者运用比喻的优劣。
(1)比喻的运用,要新鲜,贴切、不落俗套。(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2)比喻必须要贴切、形象、新鲜,不落俗套。(骆小所:《现代修辞学》)
(3)没有比一个精到的比喻更能给予深刻的印象的,也没有比一个可有可无的比喻更累赘的。(老舍:《言语与风格》)
(4)事物的比喻虽然取材于经验和常识,却得新鲜,才能增强情感的力量。(朱自清:《新诗的进步》)
(5)比喻的基本矛盾是:相似点越明显,解读越容易,但新奇感、审美感越低;相反,相似点越晦涩,解读越困难,新奇感、审美感越高。比喻运用的得体性原则要求:在两者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过分追求新奇感、审美感,解读的困难叫读者无法承受,甚至导致歧义误解,这不可取。过分讨好读者,一味追求解读的方便,丧失了新奇感,减低了审美感,也是不可取的。(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评判标准 比喻要贴切,形象,有新鲜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赏析示例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评析:此句实际有两个比喻,叶子比作裙,荷花比作舞女,正如花与叶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刺激读者想象的不仅仅是“裙子”,而是“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样一个整体,对“裙”的联想紧连着对“舞女”的联想。这个比喻只能算是贴切,算不上高明,因为将花与美人对举流行广泛,没有新奇感。同样,第二句的将“白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也只是平庸的比喻。
赏析示例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评析:以“牛乳”喻月光之白,仅仅取其形似而已;“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夜的朦胧,本体与喻体之间跨度很大,能给人新奇感。
譬喻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评析:用“渺茫的歌声”比喻缕缕清香,具有新奇感,嗅觉与听觉相结合。 |
譬喻2: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
评析:将树色比作烟雾,表现出了那种缥缈,朦胧之感。 |
第三篇:《荷塘月色》导学案
走进《荷塘月色》
【梳理·积累】
一、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关于作者作品:
朱自清(1898.11 —1948.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作者逸事:
朱自清在上中学时,就极喜欢读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元零花钱,他大部分都交给家乡一家广益书局了,而且还常常欠账。引发他对哲学兴趣的一部《佛学易解》,就是从这家书局得到的。
后来到北京大学读书,专业就是哲学,朱自清就更喜欢佛学书了。当时佛经一类书多在西城卧佛寺鹫峰寺一带,他曾到寺里面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书。当时是一个阴沉的秋天的下午,街上就朱自清一人,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时还说:“这股傻劲回味起来颇有意思。”
1920年,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一次,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要14元。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可书又实在舍不得,思来想去,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
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大氅虽是布面,样式有点土气,领子还是用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可毕竟是皮衣,在制作的时候,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便在踌躇许久后,毅然将
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在学校后门,转身就到。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因为想到将来赎回,便以书价作当价:14块。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即刻付款。
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抱了回来。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却终于没有赎回来。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在江浙一带中学教书,后来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朱自清没有力量缝制棉袍,便到街上去买了一件马夫用的毡披风。这种披风有两种,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但价贵,朱自清买不起,便买了一种粗糙但便宜点的。
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成了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以致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但它却为朱自清进城上课拦挡了风寒,晚间又铺下当褥子,虽然说起来颇叫人心酸。此时,再想想那件当出而不能赎回的皮大氅,叫人更感到读书人痴迷于书的程度。从这一段故事可以看出,书对于朱自清来说,真的是最宝贵的财产。
2、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原因是什么呢?他曾经对夫人陈竹隐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陈竹隐《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
二、语言知识
3、你能读准这些字音吗?
酣睡()颤动()梵阿玲()独处()袅娜()......
脉脉()参差()妖童媛女()乘凉()宛然()......
皱缬()踱步()蓊蓊郁郁()弥望()敛裾().......
煤屑()幽僻()倩影()羞涩()酣眠().....
还有哪些是你容易读错的字?请查字典后整理下来。
4、你能写准这些字吗?
点zhuì()bān驳()miǎo茫()shà时()
和xié()没精打cǎi()xī游()diàn念()
还有哪些是你容易写错的字?请动笔写一写。
5、你能辨清这些词语的用法吗/?
(1)斑驳:稀疏: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2)安宁:宁静:这几天心里颇不。
6、读下面两句话,品一品分号的用法。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7、说说下面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微风过入,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阅读·感知】
三、内容初探
8、在这篇以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里,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感?
9、找出文本中直接抒写作者感情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情感都经历过哪些变化?
10、文章哪些段落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景致?有哪些景致?荷塘月色的景致描写中,你喜欢哪些句子?好在哪里?
11、第7段作者回忆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部分的描写的氛围与前面有什么差异?作者为什么写这个
【质疑·交流】、阅读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写出来与同桌交流。
第四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同学们,你们昨天阅读了《荷塘月色》,让大家自己品味了文章的语言,我们能用一个句子来对本文的语言进行鉴赏吗?“我觉得《荷塘月色》语言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语言美点:
用词准确,描写细腻,妙用修辞,巧用叠词。
总结:
同学们,鉴赏语言,只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要想真正的读懂散文,读懂作者,你就一定要真正的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他产生共鸣。
找出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
见课文
问:同学们,你能体会到朱自清当时的心情吗?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
朱自清是何许人也?
朱自清是何许人也?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挥舞着小红旗,站在街头演讲的热血青年!在写《荷塘月色》的时候,有一个国民党的高官陪着他在荷塘边散步,说你加入国民党,保证工资比现在高得多,你加入国民党就给你官职、给你待遇,你加不加入?朱自清徘徊了几个晚上,最后终于决定,不加入!这就是作者笔下的“不宁静”!
讲讲《背影》
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他的父亲,邮政局长的差事丢了,为了安葬老母,他们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连一幅郑板桥的字画都卖了,还借了很多高利贷,最后这些钱全部都是由朱自清来还。朱自清当时正在北大哲学系读预科,知道了家庭的事,急急忙忙缩短了学业,赶紧读本科,本科也缩短了一年的时间,读完后就赶紧参加工作。就在扬州四中,还是扬州八中教书,因为他是北大毕业的,那是高材生,所以当时的学校就让他担任教务主任,给的工资也很高,一个月几十块大洋,那个时候,几十块大洋是很多钱的,相当于现在的万元户,结果朱自清的爸爸每个月把朱自清的工资全部领走,一个铜板都不剩,连续领了三个月,这个时候,朱自清已经成家,自己家庭也要开支,朱自清觉得这个日子实在不好过,就举家北上,搬到清华大学去了,他爸爸知道了,认为儿子嫌弃自己,就不理他,朱自清想了很多办法,父亲一直没有原谅他,逢年过节,朱自清回家看望父亲,父亲也不理他,朱自清没办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了《背影》,写完后,再三嘱咐他的弟弟朱国华,无论如何都要找个合适的机会把这篇文章读给父亲听。正好有一次,他父亲重病,弟弟自华就在床头朗读这篇文章,老父边听就边流泪,终于谅解了他的儿子,老父就是第一个读懂了自己儿子的人。《背影》里的结局是什么?是“父亲一股脑的把桔子倒在我的怀里。”什么意思?父亲没有工作了,弟妹成排的站在大门口,等待大哥的回来,父亲倒的这个桔子不再是桔子,是把家庭养家糊口的重担传承给了长子!
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1、直接表达;
2、融情于景,在景物的描写中流露出自己真挚的情感
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真的是如作者所说“忽然”吗?
不是“忽然”,这是对亲情的一种难以割舍!(朱自清的家在江南,祖籍浙江绍兴,后来迁到江苏扬州)从父亲失业的那天起,朱自清便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一直到1948年,朱自清临近死的那一年才把父亲的高利贷还完,这中间,朱自清的三个弟妹,被朱自清提供学费,送到国外学习,朱自清的三个弟妹对朱自清,那是几乎用跪拜的心情来仰望他们的大哥。所以说,朱自清是一个敢于担当的真正的男人!
第五篇:荷塘月色
清塘荷韵 教案
2010-05-05 21:37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2,品味荷之韵: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3,讨论探究荷花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荷之韵
2,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教学设想: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于86岁高龄时完成的佳作,可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相媲美.《荷塘月色》写的是月夜荷塘的景象,力求写出物境的美,写出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与忧愁.而本文写的是莲荷从虚无到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莲荷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文章中浸透了作者对人生及人类历史的沉重思考,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奢求学生能深刻体悟生命的内涵,只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让学生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一种生命力的顽强,在心中留下一颗千年不烂的生命的种子.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欣赏民歌《荷花颂》flash.师:荷花,既没有牡丹的雍荣华贵,也没有梅花的铁骨铮铮,既没有水仙的玲珑清秀,也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然而,她却在炎夏酷暑中,在万里晴空之下,亭亭玉立,超然脱俗,送丝丝清凉,散阵阵幽香,添几多美景,增几分神韵.自古以来,人们在荷花身上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当代有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他86岁高龄时写下《清塘荷韵》,他为何对荷花情有独钟 在这篇文章中他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走进季老的世界.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荷花的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归纳
明确:恋荷—种荷—盼荷——护荷——赞荷——名荷——赏荷—祝荷
2,作者描述荷花的生长情况,是按什么顺序来表达的 又表达了这样的感悟(让同学填表格,用文中的要害词)
(1)明确:荷花真正长成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按照时间顺序来表达.(2)阅读文本,完成下表.时间 荷花的生长情况 “我”的心情变化
第一年 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心里总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年 春水盈塘,绿柳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水面 仍然没露出什么荷叶 已灰心,没有希望
第三年 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平卧在 水面上,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
虽微有希望 但仍灰心
第四年 荷叶扩张,全为绿叶覆盖 一些绿叶长成亭亭的荷叶 心中的疑云一扫而 光,不禁狂喜
3,作者种荷是有心还是无意的 从哪里体现(提示:种荷是在哪个自然段)明确:有心.别人从“湖北洪湖带来的莲子”;“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4,问: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煞费心机的种植荷花(种荷前)
明确:(1)作者在记忆中曾经有荷花的碎影;(2)没有荷花不符合作者的审美观念;(3)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三、体悟荷之韵
1,师: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翼跃入了池塘,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便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从此老人的心为之牵绊,随之起伏.为什么荷花让季老情有独钟 荷之韵究竟何在(提示:季老在漫长的等待后,有什么样的心理感悟)生答:生命力
2,找出写荷这种生命力的语段(第7自然段),集体朗读
师:我们很难想象,寂寞的岁月里,荒凉的湖面下,阴暗的泥沼中,那几颗莲子是怎样暗暗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漂亮,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盘.3,这种顽强而漂亮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生答:临风之草 迎霜之菊 竭泽之鱼 昙花 依米花 鸣蝉……
4,这是生命萌发,蓬勃发展时所体现的生气盎然,顽强与漂亮;那面对生命的凋零,季老又是怎样去看的呢
(1)文章中有一段(第9段)关于莲瓣凋落的描写,请一位学生朗读,思考这是一种什么境界
师:“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实,微风已拂不起半点涟漪.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对生命的彻悟.这瓣荷花,曾饱尝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生命的快乐,而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有句诗说的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2)文章第12自然节中作者由“天气忽然变寒”联想到“残荷之日”,“结冰”之日.作者心中是否布满了感伤
师:并非如此.因为作者心中是释然的——“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冬天的梦.他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作者还借用了雪莱的诗“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说明作者心中布满了希望.5、假如把题目中的“荷韵”换成“荷花”好不好呢(生讨论)
师:不好,因为文章中在向我们展示荷花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它的这种精神使我们为之振奋,这就是荷花的韵味所在.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着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那么我们每个人只要发掘自己的这种力量,必定可以干成一番事业,荷花都可以,何况是人类.四,文化探究
师提示: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中国的文化中,花草鸟兽都被赋予了深层含义.陶渊明咏菊,陆游悲梅,周敦颐颂莲,……,作为文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荷花实在承载着太多漂亮的向往,请同学们背一些关于莲荷的诗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最有名的赞荷散文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
提示: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的对象,那荷花身上还有其他方面的寄寓意义吗
生回答: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如《荷塘月色》中《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小结: 就像国人对梅兰竹菊的非凡喜爱,荷花的身上也寄寓着许多漂亮的向往.五,结语
自然界的万物生生不息,它们以风姿装点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它们以生命启示了心有灵犀的人们.季羡林老人从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感悟到了生命的漂亮和顽强,那我们也学习季老先生去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去发现美,去探求美的真谛吧
六,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古今咏荷(莲)的诗,词,文并作赏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