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薇》课堂实录(最终版)
《采薇》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诵读文章,领略诗歌的音律美;
学习重章叠唱、反衬、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体会诗中戍卒丰富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好!
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可能有同样的感受,当我们开心的时候,当我们受到了委屈、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家,是温暖的地方,也是我们心灵最温馨的港湾。一位士兵,守卫边疆多年,历经艰辛,九死一生,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今天我们就跟随他一起感受回家的心情。我们来学习《采薇》。
二、过程
(一)解读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2个学习目标。
1.诵读文章,领略诗歌的音律美;
2.体会诗歌中戍卒丰富的情感。
(二)疏通文意
师:对照黑板上的字音,朗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展示幻灯片)
师:我们请一名同学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师:下面我们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文意。
同学们都疏通完了,看黑板,我们检测。(展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翻译得很准确,对诗歌把握很到位。
(三)重难点突破
师:这篇诗歌中有景有情,老师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找出写景的句子。
这些写景的句子,有戍卒眼前的实景(板书),有他对以往回忆的虚景(板书),哪几句是眼前的实景?请找出来。
生: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师:在茫茫的大雪中,戍卒又饿又渴,踽踽独行,他心中的感受是?
生:伤悲、哀。(板书)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薇菜在生长、衰老,戍卒的感情也在经历了起伏与变化,我们一起从文章中找出来。忧疚(板书)
戍卒为什么如此思念家乡、忧心如焚,却不赶快回家??N狁之故。?N狁,课下注释为北方少数民族,周朝时称为?N狁,春秋时称为戎狄,秦汉时期称为匈奴,隋唐时称为突厥。从这些称呼,我们可以推测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生:保卫和平的战争,正义之战。
师:戍卒的感情怎么样?
生:自豪,伤悲和哀痛。(板书)
师: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自豪之情?我们来做一回戍卒的知音,小组内交流交流,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畅所欲言。
生:“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里既有对我军装备精良的自豪,也有多次取得战争胜利的自豪。我们的先民男耕女织,一直安于平静、祥和、古老的生活方式,不到万不得已这种生活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N狁的入侵,戍卒的和平生活被中断,不得不背井离乡;正是因为?N狁的入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誓言不能实现;正是因为?N狁的入侵,戍卒不得不整日跟在战车后跋涉,随时有丧命的危险。所以,主人公是饱含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饱含着对?N狁的无比痛恨之情走向战场的,他们为了保卫和平家园,枕戈待旦,黄沙百战穿金甲,誓扫匈奴不顾身!
生:老师,我们组对戍卒的眼前景和他的心理做了扩写。寒冬,大雪霏霏,一位解甲退役的老兵,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想起我离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父母兄弟泣泪相送。如今我终于踏上回家的路,但“近乡情更怯”,一别经年,由于“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茫茫,对父母家人的担忧与恐惧不由得涌上他的心头:是否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家中的兄弟们是否已经战死边关?家是否已经变成断壁残垣?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
学生再一次带感情地齐读文本。
三、课堂小结
教师设疑: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畅所欲言,体味《采薇》的文学魅力,说说其动人之处都有哪些。(学生思考,探究解决)
生:诗歌的语言很美,重章叠唱,回环反复,让人回味无穷。
生:诗歌的情感很忧伤很美,诗歌中人物远离家园的痛苦的抒发,历尽艰辛回归家园的感伤,都是那么引人同情。
师补充:同学们说的都很美,老师觉得,诗歌的精神悲壮崇高,主人公为国为家的忘我牺牲精神,保卫国土的豪迈情怀,让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肃然起敬。
师总结:通过一个戍卒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想,我们越过几千年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他有思念家乡的痛苦,也有征战胜利的自豪。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这是真实的人物的心灵写照,也是《采薇》虽经几千年淘洗,却传唱不衰的魅力所在。
四、课后作业
1.背诵本文。
2.合理想象,描写末章前四句的情景,扩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
采 薇
第二篇:《采薇》课堂实录及解读
天地间苍茫的歌:董一菲老师《采薇》课堂实录
课前全班齐背《采薇》,请五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采薇》的五个诗节,并简单批改指正。师:古人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在我们这个以诗为经的民族,《小雅·采薇》表达的是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表达的是抵御外侮的同仇敌忾和对军旅生活激昂深情的回忆。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进行了扎实的朗读和背诵,这节课就几个问题,同学们将查找资料和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我们共享学习的成果。生:《采薇》的两处比兴,很有深意。一处是“采薇采薇”重叠复唱了三次,一处是“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薇,是野豌豆苗。维常之华是棠棣花。师:棠棣之花有什么喻义吗?
生:棠棣之花就是兄弟之情、兄弟之谊,我查字典了,老师,“棠棣花两三朵为一缀,茎长而花下垂”,诗人以棠棣的花比兄弟,这里有“与子同袍”的战斗决心。师:《诗经》“小雅”里有一首诗就是《棠棣》,另外郭沫若也有一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可以课外阅读加深理解。
生:用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用棠棣起兴的是将士精诚共御外侮。生:老师,在鉴赏《氓》的时候,你说《氓》的比兴手法有声有色。“淇水汤汤”是声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色彩,碧绿金黄构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山遍野都是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上也就有了起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
生:两处比兴之间构成对比映衬,一实一虚、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草一花、一低一高,参差多态才是美。
生:另外“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由“薇亦作止”采薇刚刚昌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高大坚硬。这是一个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兴。师:看来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两处比兴“一繁一简”。我想问一下,在采薇的比兴里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
生:时光流逝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的情感的加深。
师:一种单纯的情感总是失之于单纯,只有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复杂微妙痛苦焦灼才会有一种深沉的冲击人心的力量。这个话题我们另一组同学再探讨,我们还说比兴。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轮回。如果我是导演,我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就不再表现他的暮年了,这太残忍了。老师不是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吗?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太悲苦了。你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生:都是“采薇”,我们初中学的王绩的<<野望>>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却是隐逸情怀,这说明任何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
师:第二组同学来谈谈<<采薇>>的叙事元素吧。好的抒情都有叙事的元素,叙事好比大地而抒情是生长在大地沃土上的花朵。
生:身陷战争的原因——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时光的流逝——作——柔——刚
莫——阳
战争和生活艰苦——岂敢定居,一日三捷
武器精良——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师:总的说来线索是清晰的,只是<<采薇>>的叙事结构采用的是倒叙。全诗分三部分:一是诗的一至三节主要以“采薇采薇”起兴,形象的展示了薇从发芽、长苗到成熟的过程,表现边地将士借野菜来充饥,生活之艰苦:二是诗的四、五两节主要是展示了具体的战争描写。三是第六章结束了对整个军旅生活的回忆,转写归途忧思,这位同学把一、二部分混同了,如果把时间梳理出去会更好。这样就更条分缕析了,叙事主要集中第二部分,我们就谈谈它,顺便问问阳月是几月,谁能把12个月的别称写在黑板上? 生:(写在黑板上)端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阳月、葭月、腊月(其中有三个月学生没写出来)师:订正我们这个民族是浪漫多情的民族,12个月份除开始与结尾外都是用花用草用云用阳光来命名的。十月是小阳春,因此十月叫阳月。师: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叙事元素。
生: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写得精彩,前四句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生:写战争典型意象选得好,用战车作引,并且是高大的战车,壮哉酷哉。生:兵车和四匹高头大马侧面烘托威武的阵容和昂扬的士气。生:“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生:象弭鱼服是细节描写表现了武器的精良。
师:一个戍卒他带着深刻的矛盾和极度的痛苦,回忆和他的生命和青春如此密切相关的战争,那份保家卫国的建功立业的骄傲的情怀就是通过叙事表现出来了,一点点的勾描。一点点地雕刻。于是边关所有的日子就是这样流逝了,边关何处,家园何在,大敌当前、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
生:君子和小人的称呼也很特别,“君子”,将帅也;“小人”,士卒也。这里有“自豪”和“自卑”,有矛盾情感的表达。
生:我喜欢“戎车既驾”有一种干练坚决,潇洒出征的感觉,让我想起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生:有人说<<采薇>>是边塞诗的的开山之作,这首诗的确充溢着建功立业的情怀,有一种军威、军容,有一种战必胜的豪迈。生:“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西鄙猃狁。这些游牧部落的北狄,秦汉时的匈奴,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其实《采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重在“出征”,不在激烈的战斗场面。这是《诗经》中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惯常的写法。《秦风·无衣》仅言“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小雅·车攻》仅言“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这一手法影响了《左传》一直影响到《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而屈原的《国殇》,描绘的都是壮烈严酷的战争场面。诗歌从“短兵相接”的战斗的最激烈处写起。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比较阅读。师:《诗经》中的关乎“马”的词语有50多个,这一组同学可以就这个话题谈谈。生:《采薇》里描写马的词语有“四牡”“业业”“骙骙”“翼翼” 生:“牡”是雄性的马,“业业”是高大的样子,“骙骙”是强壮的样子,“翼翼”是整齐的样子。师:“牡”是雄性的马,那么雌性的马用哪个字表达(学生摇头,老师在黑板板书一个“牝”字),有个成语是“牝鸡司晨”,还有个成语叫“牝牡骊黄”(边板书边讲解)。
师:在《诗经》时代,马就与中华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得马的称呼也变得丰富多彩这一小组的同学谁能上黑板写10种马的别称。
生:板书(骓、骒、驹、骠、骐、骃、骝、骟、鱼、龙)等。师:谁能列举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的名马。生:关羽的赤兔 生:项羽的乌骓
生:萧何月下追韩信骑得那匹马?(笑)
师:叫什么名字,老师真的不知道,课下我们可以查一下。生:唐太宗昭陵六骏。生:还有周文王的八骏。
师:盛世爱马,末世爱驴,马的确凝结了某种民族精神。师:《采薇》里对战马的描写体现了一种必胜的信念和爱国情怀,我请个同学再背一遍四、五两节。
生:背诵(略)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诗一向为人所称道,请第四组的同学来鉴赏。
生:一个戍卒在西北边陲与入侵的猃狁征战。几十年时光荏苒,他终于告别了战马戎车,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这份感情太沉重了,而我认为这四句诗表达太精彩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师:抒情主人公就要回到故乡了,他究竟应该是一种怎么的心情。
生:既不是简单的高兴,也不应该是简单的悲哀,应该是十分矛盾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生:李清照对国破家亡的情感的表达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生: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师:同学们的这种比较联想非常好,可以极大地扩展我们的视野。“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十五从军征》是《采薇》很好的注释只是写得过白了。《诗经》国风是还有一首《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这种痛苦的程度又显得过深。只有《采薇》达到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悱”的境界。同学们继续谈。
生: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师:像诗一样。生:“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往一来,高度地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变化的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
生: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在依依柳柳,霏霏雨雪中凋零的又何尝不是我们共同的人生,有着强大的张力和同样强大的共鸣。生:“昔我往矣„„今我来思”是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更是以乐写哀,哀更哀。生:这四句诗很有故事性,像老师说过的那样富于弹性和张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美丽的女孩,多情的像翠翠守候傩送一样等待他的归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回到了故乡,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不在,家人不在,家园不在,杨柳不在,只有漫天飞雪。
生:最美的诗都是自然天成的,不假修饰淡淡道出“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就是“往矣”,“来思”。生:语言是口语般的语言,可是味道却是隽永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富有多种指向的。生:“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一个伤心人对生命的哀伤。这种哀伤更深刻,可以让每个读者共鸣,反思自己的哀伤和生命,我认为比诗经《黍离》里的那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那个形象更令人震撼。
生:因为这是一个平凡人的视角,这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的生命的哀叹,一定会比周朝盛衰的感叹深刻得多。
生:同一个我,同一条路,却又着如此的不同,平平道来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着强大的情感冲击力量。师: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从它诞生之日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就没有不被其照耀,被其润泽的。诗经里有第一首写新嫁娘的诗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一首最悲哀的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第一首写纯情至情的《蒹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安意如的《思无邪》,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语文课“必须这样上”
——兼评董一菲老师《采薇》教学
该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作为一节常态语文课,董一菲老师的教学(实录见《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无疑是成功的。我认为,这节课告诉我们的绝不像张玉新老师所言阅读课“也可以这样上”,而是“必须这样上”。注意,我所言之“必须这样上”是指董老师的课所体现的语文教学的宏观指向。对此,张老师所论甚详,毋须赘述。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常识性问题作具体解剖,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有益的启发。
一、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本素质”
让语文课生机勃勃,决定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文本。借用张玉新老师的话,教师要“先行进入文本”,然后“引导学生也走进文本”,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才是高起点、有效的。
教师“先行进入文本”,按理不应成为问题。毕竟首先自己把书读明白,才能教学生把书读明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业底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尚不能做到这一点。拿到一篇文章,还没有认真读一遍,就已经把《教师教学用书》或“教案选”上的结论“誊”到了课本或教案本上。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材解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资源,鼠标频点,即可“拿来主义”。教师的备课是大大方便了,但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更加专业化、富有个性与特色,应该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很严肃的课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董老师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文学作品的解读大都允许在合理基础上的多元化。以《采薇》为例,作者是谁、创作时代、作品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就连被众多教师视为拐杖与扶梯的具有“权威参考”价值的《教师教学用书》,对《采薇》内容与主旨的解读也给出了“略有出入”的两种意见:“课文研讨”部分将该诗“丰富、复杂的感情”概括为“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而“有关资料”部分韦凤娟老师的《<采薇>赏析》一文,却认为该诗的四、五两章还“透露出了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有对作威作福将帅的“嘲讽之意”。如何取舍,绝对不是简单的选A或选B的问题,而是要给出合情合理、令人信服(首先要说服自己)的理由。董老师采取了前一说法,我想其理由也绝不仅仅是因为“课文研讨”的内容属于《教师教学用书》的基本板块,是提供给教师的“第一参考”。课堂教学中,师生对“棠棣之花”起兴将士精诚团结共御外侮的分析,对第四、五章所描写的军容威武、士气昂扬、充满必胜的豪迈气概的解析,入情入理,也可看作是其上述选择的“答案详解”。既是同仇敌忾,为国杀敌,哪里还会有“怨恨”与“嘲讽”。《<采薇>赏析》的分析带有明显的阶级分析的色彩。再者,《采薇》在《诗经》中属于“雅”,是“雅乐”,是宫廷宴乐时的音乐。如果诗歌中有那么多的“愤恨”与“嘲讽”,又怎么会“被允许”在朝廷上演唱呢?陈子展先生认为该诗“乃君子忧时作也”,(注①)当为中的之言。可以说,当时的《采薇》是“主旋律”歌曲,就如前些年传唱一时的《十五的月亮》与《血染的风采》。
当然,按照依瑟尔文学接受理论,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比如,对“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所隐含的思想情感,有学生理解为“是一个伤心人对生命的哀伤”,可能与诗歌作者的想法并不一致,但这样的理解是相对合理的,是一个当代学子对古老文本的现代理解。但必须强调的是,“再创造”绝不等于游离于文本无中生有、凭空臆测,尤其要反对的是僵化的“极左”思维的介入。
从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出董老师阅读视野的开阔。十二个月的别称,马的不同称谓,以及大量的引用,腹有诗书的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只要引用准确、适时,只要拓展延伸得自然,只要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我认为,这样的“旁逸斜出”恰恰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体现。但说实话,语文教师其实是很普通的文化人,大部分是不能成为学者与专家的;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像董老师一样“博览群书”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些苛刻。面对着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教师要养成梳理、筛选、提纯的习惯,用鲁迅的话就是“占有,挑选”“有辨别”,更主要的要学会整合资源,在借鉴中出新。教师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深入的理解,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否则,只是机械地照“脚本”演出,背现成的台词,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喜欢吗?
董老师的这节课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这其实就是教师在俯瞰文本基础之上的科学有效施教(即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文本素质”的特有要素。当然,如果“高标准严要求”,我觉得董老师这节课还有些“言犹未尽”之感。若是我设计教学的话,我会加上一道讨论题(当然,这问题如果能由学生提出来是最好不过的。我一直主张,课堂上应该给学生一些质疑、提问的时间):前三章强烈的思归,四、五章的同仇敌忾、回乡路上的“我心伤悲”这几种情感是如何“串联”成一个整体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诗篇整体构思的宏观把握,以高一学生的人生阅历,理解上是有些困难的。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有些问题就解释不通,诗歌就可能发生像苏联一样的“解体”。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知易行难,在具体的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开合自如、张弛有度的。有的老师思想仍停留在单一“传授者”的旧轨道上,有的老师则走向另一极端,只是充当“组织者”(有些像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误解,就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无限放大,却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有的老师上课不敢“讲”了,该讲的时候也不讲,整堂课教师只是一个劲地鼓励,或者“调动”一个又一个学生发言“参与”,教师“引导者”的作用消失了。我历来主张,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只是个“主持人”,有时还应该有“终极裁度”的作用。不错,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探究铺台阶搭梯子,但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点睛”的时候教师也要敢于大胆地讲。教师是“对话中的首席”而不是“一席”,不能把自己变成班里的第41或46号学生。“首席”的意见更多的时候不是“仅供参考”,而应有引领、指导作用。
看的出来,董老师的课是力求在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上臻于至境。出于维护学生自尊、激荡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愿望,课堂上以鼓励为主是很多优秀教师的共性选择。学生的回答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教师可以毫不吝惜地把“很好”“你回答得真不错”回送给学生。而且,学生是学习者,课堂教学是“即时性”的,学生的回答也是“即时性”的,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时理解片面、甚至舛误都是情理之中、很正常的事。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还要教师做什么呢?所以,对于学生回答、解说中的不妥之处,教师必须有老鹰发现猎物的敏锐并以最佳的方式指出或纠正。董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是展示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很多学生的回答是“预设”的,有所准备的,但是不是就没有“不妥之处”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学生的回答同样是诗化的、形象的语言,颇有“月”朦胧“鸟”也朦胧的意味;而对比、映衬、景与情(以乐写哀或以哀写乐)的关系等本可展开的内容,学生的回答只是一带而过。可能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作深入分析,也没有补充作“首席发言”,形成了教学上的一个小小的“漏洞”。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
有学生说,若自己是导演,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董老师肯定学生“很有想象力”,紧接着引用了杜甫与柳中庸的诗句对学生的发言予以“佐证”,并表扬学生说“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应该肯定与表扬。作为学习者,允许他对作品做这样那样的解读,当然也允许他把“薇”的“作”“柔”“刚”借助比喻联想为抒情主人公人生的几个阶段,把主人公戍边的时间扩大到他人生的大部。不能说这样的“想象”没有其合理性,但作为教师不能无原则地对此“一家之言”给予“佐证”与“认同”。我宁愿相信,杜甫与柳中庸的诗句绝对是董老师的“现挂”,但董老师对《采薇》与《十五从军征》(应是出自《乐府诗集》而不是《古诗十几首》,董老师口误了)的比较,却分明在说,她对抒情主人公的戍边时间也是持“几十年说”的。
关于抒情主人公戍边的时间,戴建华老师在《读<采薇>札记》一文中有详细分析。他认为主人公出征是当年之春,回还在次年之冬。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用了《盐铁论·徭役篇》中“古者无过年之徭,无逾时之役”句,并云:“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不还,父母忧愁,妻子咏叹。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积之思,痛于骨髓。”(注②)应该说,论述还是令人信服的。
本来比较《采薇》与《十五从军征》是无可非的环节,但非要将《十五从军征》说成是《采薇》“很好的注释”则显得过于牵强。由于教师的这一“误导”,分析诗歌的最后一章时,学生的发言纷纷说到:“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春到白发”“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不在,家园不在”。《十五从军征》与《采薇》实现了彼此的“融合”。这样的“失误”不能不说是个不小的遗憾。---------------------注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 注②:戴建华《读<采薇>札记》,《中学语文教学》2008.3
香消于风起雨后
——读董一菲老师的《采薇》
董一菲老师是我很欣赏的一个老师,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尤为可贵的是董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默契,精神和谐,让人艳羡。
《采薇》一课保留了董老师一贯的课堂风格,轻舟流水,水波动荡,互动频繁,交流默契,确实是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但任何课堂都是遗憾的艺术,完美的课堂,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作为旁观者,笔者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拟从四个方面作探讨:
一、精致美丽,但要注意智力挑战
沈从文说,美丽是愁人的。
董老师的课堂自然是美的,结构匀称,语言洗练,优美的引用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情感。比如:
“一名戍卒带着深刻的矛盾和极度的痛苦,回忆和他的生命与青春如此密切相关的战争,那份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骄傲情怀,都通过叙事表现出来。一点点地勾描,一点点地雕刻。于是边关所有的日子就这样流逝了,边关何处,家园何在,大敌当前,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
这是董老师对叙事元素的小结。其中有很深刻的感慨和寄托,“永别了武器”的引用,可谓神来之笔。
还有结尾提纲挈领的总结:“《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从它诞生之日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安意如的《思无邪》,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
我有理由相信,董老师这样的点染,肯定有极大的鼓动作用,尤其是两本书的推荐,使得课堂的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很多时候,下课了,就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死了,但董老师的课堂还在延续,下课是另一种开始,而不是结束。
叶澜曾经指出:“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审美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也就很难有学生对审美和古典文化的热爱?
很显然,董老师的诗情画意激发了学生,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完全可以触摸到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比如有学生说:“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用棠棣起兴的是将士精诚共御外侮。”还有学生说:“‘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往一来,高度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往一来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这些妙语,几乎都有董老师的影子,打下了董老师的独特印记。这种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善莫大焉。
但是,美的课堂注重形象的渲染,给人直接的兴发感动,最容易滑向的歧路就是缺少深度,以致形成审美疲劳。课堂唯有不断追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才可能使得学生获得持久的语文兴趣,以及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比如:
生:老师,在鉴赏《氓》的时候,你说《氓》的比兴手法有声有色。“淇水汤汤”是声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色彩,碧绿金黄构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山遍野都是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上也就有了起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
这一段董老师的处理,就有不妥。学生说,“这样在表达感情也就有了起伏。”究竟是什么样的起伏?这种复杂的情感起伏,正是诗歌最精彩之处,老师似乎不应该错过。
《采薇》表现了一个下层士卒在玁狁人侵,国难当头的形势下,抗敌出征的感情经历。先是渴望回家,渴望回家而不得,就渴望“抵万金的家书”,渴望家书而不得,就忧愁成病。但一旦战争来临,又义无反顾,奋勇杀敌。怀家思亲的个人情与为国赴难的责任感纠缠在一起,这是第一层起伏。四五节诗歌先是尽情展示戍卒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战无不胜的民族自豪感,但战胜归国之后,除了满头白发,一身伤病,亲人飘零,几乎一无所有,还要独自承受时间的飞逝,生命的消耗,以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于是,情感再次起伏,在痛定思痛的“我心伤悲”中,诗歌戛然而止。
与这种复杂情感相适应的,还有该诗艺术风格的起伏。或清丽,或低迷;或明快,或含蓄;或俊秀,或直切,形成了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相反相成的风格特征。正因为如此,本诗号称“绝世文情,千古常新”,老师岂可不察?
在行云流水的课堂之美中,往往以损失探究的价值为代价。
比如:学生说:“用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为什么采薇起兴能反映戍卒生活艰辛?这个追问恰恰是对标题,以及诗歌手法的求索,意义重大。
诗歌以“采薇”起兴,既是起兴,又是就近取瑜,简直妙不可言。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桑”截然不同,薇菜可食,戍卒采薇目的是充饥,由此可见戍边生活之凄苦。
薇“作”、薇“柔”、薇“刚”,不仅是时间的流逝,还是生活的恶化,再加上年老无成,成家无望,死生无常,怎不让人痛心不已?而这一切都是“玁狁之故”,怎不让人燃起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学生列举的《虻》的起兴也是如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近取瑜,不仅是叙事时间的变化,更是女子的容颜从鲜艳欲滴转为枯黄凋零的一种象征,兴中有比,比中含情,情中有叹,这是《诗经》起兴的一大特色,正好互文参读,岂不很好。
二、旁征博引,但要注意辨证分析
引用是高效的,但也是危险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引用注重了形的相似,而忽视了质的区别;在引用的过程中,我们只满足于外在的形似,却抹杀了内涵上细微的差别。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够严谨,随意比附。夸夸其谈,眼高手低,这一点,老师不能不警惕。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轮回。如果我是导演,我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年少无邪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沧桑的脸,就不再表现他的暮年了,这太残忍。老师不是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吗?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太悲苦了。你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生:都是“采薇”,我们初中学的王绩的《野望》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的却是隐逸情怀,这说明任何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
应该说,此处学生借助电影镜头,展示流逝的时间对戍卒的戕害,非常有想象力和创意。董老师也很赞赏,于是引用了两处诗句,来印证学生的观点。一个是说,士兵一生都在征战,头白还戍边;一个是说,士兵征战的悲苦。
这个引用看似巧妙,辨析下来,却有值得商榷之处。
确实,这两句诗都表示了厌恶戍边时间之长,哀叹征战的悲苦,正好与《采薇》合拍,构成了相似性;但仅仅是内容上的相似性还是不够的。教师引用或链接的诗句能否具有“互文”性、递进性,从而形成迁移性、矛盾性和碰撞性,尤其是内在情感的关联,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此引用两诗的情感抒发,明显是诗人作为旁观者的情感显露,而《诗经》最大的特色就是抒情主人公的自我情感抒发,《采薇》中是戍卒的顾影自怜和自我情感宣泄,这是两者的第一点不同。第二,这两者的情感是单一的,就是反战厌战恨战,但《采薇》诗的情感明显更为复杂。很难用外在的词语意来代替内在情感的暗流涌动。
同样的道理,学生也是这样。
“生:都是“采薇”,我们初中学的王绩的《野望》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的却是隐逸情怀,这说明任何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
这个同学能够前引后联,貌似学以致用,但实质却有很大的问题。
本质上来看,两处的“采薇”,内涵都是一样。就是采薇充饥。
但后者运用了两个典故,其一就是《诗经》里的《采薇》篇,其二是古代有两个著名隐士伯夷、叔齐,他们坚持不食周粟而上山采薇充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可以解释为“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所谓的隐逸情怀是这样来的,和采薇的比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三、自主学习,但要注意一以贯之
董老师此课很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张玉新老师所言,高起点达成教学的高终点。董老师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大容量的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不能不归功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上课伊始,董老师说:“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进行了扎实的朗读和背诵,这节课就上节课布置的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将查找到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展示出来,让我们共享学习的成果。”
此后,课堂一直就在这个框架里进行,基本上是学生的活动交流为主。课堂流程可以概括为:
第一,对比兴手法展开讨论;第二,分析《采薇》的叙事元素;第三,欣赏第四、第五诗节。
这个流程不可谓不简洁,但是也有缺憾。首先,第三点和第一、第二点不处于同一层次,分类不够严谨;其次,相对而言,把叙事元素放在最前面,也许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益于比兴手法和诗意的把握。最后,让学生分组研讨不同的内容,是不是剥夺了学生研究其他内容的机会,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此后的自主学习交流,董老师基本退居幕后,很好的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但当第一组学生,游离出比兴的话题,老师囿于自己的分类,马上进行了干预,这个场景非常有趣。
生:另外“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这是一个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兴。
师:看来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两处比兴“一繁一简”。那么,在《采薇》的比兴里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
生:时光流逝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情感的加深。
师:一种情感总会显得失之于单纯,只有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复杂微妙痛苦焦灼,才会有一种深沉的冲击人心的力量。这个话题我们另一组同学再探讨,我们还说比兴。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轮回。„„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太悲苦了。你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在这段对话中,先是学生提出“采薇之作、之柔、之刚,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老师自然追问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学生回答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情感的加深”。紧接着老师简析了复杂情感交织的妙处,含蓄的告诉学生不要把情感单一化,但始终没有忘记把学生自主研讨拉回到“比兴”的范畴之中。
有趣的是,当下一个学生的“镜头说”,再次把讨论引向戍卒的情感,因时光流逝而苍老的忧伤。而老师也终于忍不住引用诗歌印证学生的观点。但很快就又醒悟过来,再次干预了学生的自主研讨的走向:
师:第二组同学来谈谈《采薇》的叙事元素吧。
其实,比兴怎么可能离开情感?课堂的分块承包,有时候是人为的隔离,不仅会影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董老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做了可贵的探索,但放的还不够。还可以大胆一点,洒脱一些。
四、积累知识,但要注意课程意识
董老师和她的学生知识不可谓不丰富,这是读书积累产生的效果。但我觉得董老师让学生上黑板写12个月的别称,还有10种马的别称,意义不大。
一处是——
师:叙事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分,我们就谈谈它,顺便问问阳月是几月,谁能把12个月的别称写在黑板上?
(生板书端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阳月、葭月、腊月。其中有三个月学生没写出来。)
还有一处——
师:在《诗经》时代,马在人们生活中扮有重要角色,人们对它的区分也非常细致,丰富多彩的马的称呼是其重要的体现。这一小组的同学谁能上黑板写10种马的别称?
(生板书骓、骒、驹、骠、骐、骃、骝、骟、鱼、龙等。)
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十月是“阳春”,而对各类战马的描写,体现的是必胜的信念和爱国情怀,中国本来就有龙马精神之说的。让学生上黑板,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中断了逐渐展开的研讨思路,热闹活跃的研讨氛围,可谓得不偿失。
其实,这里涉及到教师的一个理念问题,知识确乎是重要的,但知识多了,可能就会转化为信息,而泛滥的信息有时候反而是有害的。一切知识如果不能上升到课程的层面,成为课程结构中的一部分,这个知识很可能就是没有价值的。
其实,这首诗作为《诗经》中很著名的一首战争诗歌,董老师没有把它放在《诗经》战争诗的背景中进行关照,成为一个有关战争的微型课程,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诗经》中的战争诗几乎全是民族之战和正义之战,这和后世的“武皇开边意未已”的战争完全不一样。这是戍卒既有思乡之情,又有战争意识的根源所在。
按照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地位来划分,《诗经》战争诗可分为四类:
一是《采薇》中的下层士卒;一是《出车》中的普通将士;一是《六月》中的最高统帅;一是《常武》中的周天子。四类人从上而下地涵概了周王朝军队的整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战争诗准确而巧妙地塑造了他们的形象,反映出他们不同的面貌和内心情怀。
《诗经》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全部隐藏起来,由抒情主人公自己去观察、感受和体验。由他自己去干预客观环境,影响事变的进程,因而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这四类抒情主人公,或有天子气象,或有全局特征,或专注于一隅,或集中于个人,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所属阶层的内心世界。
《采薇》从下层士卒的视角写凯旋而归。作为一个下层士卒,他的使命是奉命杀敌,诗中很少写总体形势和变化过程,主要是表现他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统治者的幽怨以及对于自己不幸遭遇的不平,特别突出的是“载饥载渴”的苦难和“莫知我艰”的孤独。其所见所闻和影响之所及,既不同于《常武》中的天子,《六月》中的统帅,也不同于《出车》中的将士,而是具有下层戍卒的独有世界。
《江汉》写召虎征伐淮夷胜利而归,《常武》写宣王命卿士南仲和皇父征伐徐国胜利而归,“将军百战未死”,诗篇洋溢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宏伟抱负,字里行间充满了欢乐和自豪。战争的胜利意味着他们官位的升迁和福禄的增加,他们的喜悦和欢乐是由衷的。
《采薇》同样也是写征伐玁狁取得胜利,但其抒情主人公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壮士十年归”,打败了敌人,甚至是“一月三捷”,但是,胜利不但没有带给他欢乐和喜悦,反而是“岂敢定居”和“忧心烈烈”,充满了悲哀和愁怅。如果说王师军事上的胜利意味着王公贵族事业的成功,那么,对于这个普通的下层士卒而言,胜利的果实却充满了苦涩。
只有把《采薇》放在这一系列战争诗歌中,才能清晰地看出戍卒内心的苦闷和深切痛苦的来源。
董老师也尝试探讨过《诗经》描写战争对后世的影响,但后世描写战争,比如《三国演义》中描写战争,明显取法于《左传》,与《诗经》的关系并不大。
对于战争,史怀哲说得好:“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坏生命,损害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而战争作为一种极端的考验方式,必然对人性造成巨大伤害,必然带来一些人性的伦理问题。只要战争发生了,任何个体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都不可能脱离战争的损害。底层人民都是战争的受难者,真正罪恶的制造者是那些所谓的上层人物,那些战争的发起者——无论他们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无论他们有没有打着真理或者爱国的旗号。
正如弗洛姆在《爱的意识》中所说:“你爱你自己,爱你的爱人,如果这种爱不能穿越更广阔的空间,这种爱就是畸形的。”也许,这就是我们对待战争该有的态度。
我以一颗学习之心,真诚的探讨董老师这堂课,短尺不能量长物,一笑。
第三篇:采薇课堂实录2
《采薇》课堂实录
2011-11-14 16:33:12| 分类: 必修二教案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预习借助课本注释及工具书弄懂诗歌大意并基本做到熟读,记下有问题的地方
二、学生回忆学过的《关雎》和《蒹葭》,整理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三、教师将课上要向学生展示的资料做成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导入)
张謇为通州师范撰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注:庠序,古代学校)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兴,培养联想能力怨,学得讽刺方法
师:这副对联是由大家非常熟悉、我们南通人引以为荣的清末状元、爱国实业家张謇先生为他创办的我国第一所新式师范学校——通州师范撰写的张謇先生希望师范生能够“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要他们掌握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为改造社会、造福民众学习实际本领张謇先生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那就是《论语》中孔子的话孔子高度评价了《诗经》,劝勉他的学生去读《诗经》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读《诗经》,《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经典遗产之一,它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许许多多的营养即使单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也有许多经典的诗句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有人批评现代人的语言过于贫乏无味,比如现代人表达思念时仅仅是“我好想你”,表达爱恋时仅仅是“我爱你”而已,但看看古人,表达思念时是“一日不见——”
生:“如隔三秋”
师:表达爱恋时则是“执子之手——”
生:“与子偕老”
师:对啊,这是多么典雅而动人的表达啊!比起现代人贫乏的语言不知要强多少倍呢其实就是大家学过的《关雎》和《蒹葭》中也有这样的语言,回忆一下《关雎》中表达思念的诗句
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师:《蒹葭》中主人公爱慕的“伊人”找到了吗?
生:没有“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师:哀而不伤,也是那样的典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采薇》,也有精妙的语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的作品
生:诗经的“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
师:“六义”不要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相混淆“六艺”是指什么?
生:《诗》《书》《礼》《乐》《易》《春秋》
师:而“六义”具体怎么解释?
生: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生: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师:风、雅、颂是就不同的音乐而言的,赋、比、兴是就不同的表现手法而言的《关雎》和《蒹葭》都属于“风”,《采薇》则属于“小雅”此外,《诗经》中的诗歌还具有什么样的章法特点?
生:重章叠句
师:对,在一唱三叹中增加了音韵上的美感,又强化了所咏之情下面请大家把《采薇》读一遍,然后请大家将预习过程中碰到的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再看看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章法在本诗中是否也有体现
(生朗读)
师:有几个词的读音应该注意,有的同学没有读准“岁亦莫止”的“莫”同“暮”,所以应该读作“暮”;“维常之华”的“华”应该读作“花”请大家把预习时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
生:“我行不来”的“行”
生:“戎车既驾”的“既”
生:“小人所腓”的“小人”
生:“杨柳依依”的“依依”
师:“行”是出征在外,“既”是已经,“依依”是指轻柔拂动的样子诗中把“小人”跟“君子”相对,“君子”是指什么?
生:贵族、将帅
师:那么“小人”可能指什么?
生:士兵
师:对,由平民和奴隶组成的普通士兵下面请大家将使用重章叠句的诗节找出来
生:第一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第二章和第三章开始四句都只换了几个字,属于重章叠句
生:还有“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和“四牡翼翼”
师:请同学们再将使用赋、比、兴的诗句找出来
生:一至三章的开始两句是兴,其余都是赋
生:还有第四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也是兴
师: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一至三章的兴咏唱的是什么
生:采薇,还有薇的生长过程,由“作”到“柔”到“刚”
师:由“作”到“柔”“刚”暗示了什么?
生:时间很久
师:什么时间?
生:戍守边关的时间
师:这在一至三章的赋中有没有相呼应的内容?
生:“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
师:戍守时间之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狁之故”
师:那些戍卒的生活状况怎么样?
生:“靡室靡家”“不遑启居”“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师:能不能归纳一下?
生:生存的条件很艰苦,与家人音讯不通
师:很准确这样的生存状况下,戍卒们的内心会怎样?
生:讨厌、怨恨战争,思念家人,想早点回家
(板书:
章 兴赋
一二三作、柔、刚戍守之久■狁之故怨战
条件艰苦音讯不通思归)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第四、第五章第四章的兴写的是什么?
生:常棣花开得很盛
师:由常棣花之盛起兴,反复咏唱的是什么内容?
生:马很高大、强壮,还有他们的武器装备
师:这两章为什么要咏唱这些内容呢?
(学生沉默不解)
师:大家不理解的话我们就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看看第四、第五章还写了什么
生:“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狁孔棘”
师:日日戒备、不敢定居,说明了什么?
生:战事频繁
师:大家再回过头考虑一下为什么要咏唱战马、装备
生:诗并不是正面写作战的情景,而是通过战马、装备间接透露出战斗的激烈,反复咏唱就是说明战事频繁
师:说得非常好战斗激烈、战事频繁,进一步流露出戍卒们的——
生:怨战和思归
(板书:
章 兴赋
四五常棣之盛马、装之盛战事频繁思归)
师:大家把第六章一起读一遍,看看写的是什么
(生朗读)
生:归途中戍卒的心情
(板书:
章赋
六〓归途之情)
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多么典雅动人的诗句啊关于这四句诗,老师给大家看一些资料(课件展示)
相关评说:
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刘义庆《世说新语》)
谢公,指谢安遏,谢玄的字毛诗,由毛亨、毛苌父子所作的《诗》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人体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离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王国维《文学小言》)
侔,相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
师:谢玄没有说为什么喜欢,但王国维先生看到了这几句诗妙在“感情真”,真感情写出了真景物:依依的杨柳和霏霏的大雪王夫之则从修辞的角度,看到了乐景写哀和哀景写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初我出征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悲伤和不舍,可身边的杨柳却轻柔拂动,是那样的婀娜多姿,明明是美景,却用来写悲哀;“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现在能够回家了,路上却下起了寒冷的大雪其实,这相当于我们现代的什么修辞手法?
生:反衬
师:对,这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手法在我们古代的诗歌中经常用到,现在举一个例子,请大家分析(课件展示)
拓展阅读:《行宫》(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学生读诗、思考)
生:这首诗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红花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活力,但寥落的行宫是一副衰败的样子,白头的宫女也已青春不在
师:对,以红花来衬寥落行宫和白头宫女,表现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和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但除此以外呢?大家有没有注意第四句诗中的“闲”字?
生:“闲”应该是无聊的样子
师:与红花相对呢?
生:红花美景与无聊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的哀怨
师:很好一首小小的诗中三处乐景写哀,大家都准确地分析到了对刚才说的王夫之的论断,有人表示怀疑,认为“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根本没有“乐”可言,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然后说说你同意哪种观点,如果是同意写“乐”的,说出“乐”在何处,如果是同意写“哀”的,也要说出“哀”在何处,如果有不同于这两种看法的,也可以谈谈
(学生思考并讨论)
生:我认为是写“哀”,第六章写得很明确,“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心似箭,但由于大雪天气,归程被耽误了,而且又渴又饥,所以内心充满悲伤
生:我也认为是写“哀”,但我觉得“哀”的原因主要不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因为戍守的时间比归程的时间长多了,而且戍守时也提到“载饥载渴”,所以归途中的这些遭遇比起戍守时已经好多了之所以能够回家了还感到悲哀,主要是因为第五章提到“■狁孔棘”,作为一个爱国的战士,敌人并没有被完全击败,还有那么多的战士“靡室靡家”,所以虽然自己马上将“有室有家”,但心里并不快乐
(很多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生:我认为是写“乐”的,虽然路途不便、载渴载饥,虽然敌人没有完全被打败,但自己毕竟能回家跟亲人团聚了,这样的欢乐可以冲淡一切哀愁,所以第六章虽然写到了“莫知我哀”,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句却实实在在地在写“乐”,是用哀景写乐情
生:综合刚才几位同学的观点,我认为戍卒的心, 情是复杂的,既有归家之乐,又有归途不顺、战争没有结束之哀,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哀”或者“乐”来概括
生:我也认为应该是一种复杂的心情,但我觉得戍卒的“哀”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主人公戍守的时间很长了,有一点“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感觉,自己的大好青春消耗在战场上,所以在归途中想到自己青春不再而悲伤
(很多同学都赞同这个观点)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好,都能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至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句到底是写“哀”、写“乐”,还是“哀乐”皆写,大家可以见仁见智其实大家的讨论已经超越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句,已经在结合全诗来探讨诗歌的内涵了,这也正是我让大家讨论的原因之一请大家再来看这一首诗(课件展示)
相关链接:《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师:诗人为什么“近乡情更怯”,而不是情更“切”?
生:因为“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很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了,心里有一种担忧
师:对啊,那大家再看看《采薇》,能不能体会主人公“莫知我哀”中的其他含义呢?
(学生恍然大悟)
生:主人公与家人长久没有联系了,心里和家人彼此牵挂着,但都不知道对方怎样了,所以在归途中有一种担忧
师:非常准确,主人公哀伤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但我们要体会到深层次的原因:时时思念着归家,却很久没与家人通音讯,等到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涌上心头——家人还好吗?面对自己的将是什么状况?那是对家人命运、自身前景的极为沉重乃至不祥的预感而这一切都源于战争!最后请大家再把诗歌朗读一遍,体会主人公对回归的思念、对家人的担忧、对战争的怨恨!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第四篇:《诗经·采薇(节选)》赛课 课堂实录
《诗经·采薇(节选)》课堂教学实录
师:(先板书:诗)谁能背一两句诗给我听听?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你背的诗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把感情都投入进去了。还有谁来背? 生: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师:你又背出了一句千古绝唱。谁还能背? 生: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师:你背出了感情,我也想比划比划,可以吗? 生:可以 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觉得我背得怎样?
生:---------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新诗,出自《诗经》,叫《采薇》(板书)“薇”字比较难写,拿出手写一下,看这个“薇”字,想想是什么意思?
生:----师:字形是什么? 生:------师:看到这个字形,猜一猜,这有可能是什么? 生:-------师:偏旁? 生:草字头
师:是跟什么有关? 生:-----师:打开课文,认真读这首诗,读准字音。(生自由读)师:哪位同学能大声地读出来?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但我们先不忙,如果一个字读不好,我不说出来,你们将会失去一次学习古诗的意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yù)雨雪霏霏。
生:(yù)雨不读yǔ。
师:能猜想一下雨的意思吗? 生:-------师:谁还能读一读?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师:要读的好应该读得长一点,听我来读一读。(师读)
师:刚才的朗读中,除了雨的字音不一样,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昔、今的读音特别长。师:还有吗?
生:依、霏的读音特别长。
师:这就是诗的节奏,自己去找节奏。(生自己读)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读出了节奏,谁来读这种节奏?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这种节奏,大家一齐来读读。(生齐读)
师:读准了字音,认了节奏,该来学习什么? 生:这首诗的理解
师:我们可以怎么来学习诗呢? 生:一句一句理解 生:查字典
师:很好,借助了身边的工具。生:问老师,问别人。生:一个字一个字理解。师:这个方法很实用。
师:今天,老师将向你们介绍一种又简单又方便的方法,就是看课文后面的注释,一句一句看,一个标点也不要放过。(生自学师巡视。)
师:能否把自己的理解跟同学聊一聊?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你读懂了哪句?
生:我读懂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师:怎么说?
生:我读懂了-------师:经过刚才的交流,我相信学习一定会更顺畅。生:以前我去时,杨柳随风飘动-------师:读到现在,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我来的时候杨柳依依,而回来时却雨雪霏霏? 师:这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那我们先了解诗中作者的身份。(课件出示介绍背景资料。)
师:知道了“我”的身份,你知道这一往去了哪里? 生:行军 生:------师:同学们,此刻带着“我”的身份再来读这句诗。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师:在不明白“我”的身份时,你会怎么读? 生:很高兴地读 师:你来读一读。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师:读出了春天美的感觉。
师:可现在知道了“我”的身份,你会怎么读? 生:悲伤 生:不舍
生:一字一顿地读
师:为什么读得这么一字一顿呢? 生:-------------师:我慷慨地奔赴前线,这又是一种择优的豪情呢?再读这句诗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师:-----你的远征总会带着这么多人的牵挂。(课件出示句子,音乐响起)在依依的柳树下,我真想对()说:--------------------在依依的柳树下,我又想对()说:--------------------在依依的柳树下,我还想对()说:--------------------生:--------------------------师:除了对家乡,我还想对谁说? 生:我还想对你说--------师:如果你是位有妻儿的父亲,你要出征了,你想对()说? 生:-------------师: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的期望啊? 生:-----师:这一句道出了远征战士的真诚。此刻,让我们再读。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师:我还是离去了,而如今,我终于回来了,读 生: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师:你又读出了什么感情? 生:开心。师:为什么?
生:-------------师:你真如同这位战士一般了解他的内心,你来读 生: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你的兴奋比前面更强烈些。
师:第一句写了昔、往,写的是我出征的时候。第二句写了? 生:我回来了。
师:对呀,那中间这一段呢? 生:这一段岁月我铭记在心。生:------师:让我们把它写出来吧!(生写师巡视。)师:谁来说一说? 生:-------师:不仅写出了我的思念,还写出了远征战友的心愿,剩下的还有很多人的等待。(课件出示古时战场的图片。)
师:(出示后四句诗并读出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哪个字让你心头一颤? 生:悲、伤
师:这伤怎么说? 生:------师:这伤不仅在身上,还在心上。师:(指着“莫”)看这个“莫”字,什么意思? 生:不知道,没有。
师:没人知道我才是悲哀,读!生: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一字一顿,这字字情,声声泪,声音都沙哑了。无限的悲哀,都化成了这两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回忆战友、生我养我的亲人,闭上眼睛。(听
音乐读诗。)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师:我的双眼不忍看到这一切。再读!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读到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肯定会出现战士那孤独的背影,让美好的诗句永远留在心底。拿起笔,默写这首诗。(生默写诗)
师:在默写时,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四个字。生:有语气助词。师:加上去特别通顺。生:最后两个字相同。
师:诗经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叠词,更加强语气。生:比较。杨柳对雨雪。
师:所以《诗经》是诗歌的起源,是中华文字的起点。
师:原诗很长,我们今天学的只是节选,有兴趣的可以去找出来读一读。板书:
诗经·采薇(节选)
昔 今
依依
霏霏
往 来
第五篇:采薇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2、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我们来学习《小雅·采薇》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
二、整体感知
1、检测预习(1)字音
玁狁(xiǎnyǔn)
不遑(huáng)
孔疚(jiù)
靡盬(mígǔ)
四牡(mǔ)
骙骙(kuí)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雨(yù)雪
霏(fēi)霏
载(zài)渴载饥
维常之华(huā)(2)通假字
岁亦莫止
莫——暮 mù
彼尔维何
玁狁孔棘
棘——急jí
2、诵读感知
(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
提示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
二、二”节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2)放录音,听读课文(3)齐读或点名个读
3、疏通诗句,理清思路(1)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①重点字词
不遑启居
遑,闲暇
忧心孔疚
孔,很疚,痛苦 君子之车
君子,指将帅
小人所腓
小人,指士兵
腓,遮蔽 ②疏通诗句,体会情感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三、文本探究
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语言在我们的意念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传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有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无限的想像力《采薇》这首诗一共六章,这六章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镜头和画面,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三个画面——我们把1—3段写成一个镜头,4和5段写成一个镜头,第6段单独写一个镜头——并注意体会原诗所采用的艺术技巧。【教学预设】 镜头一:采薇思归
深秋,夕阳如血,一位满面尘土与愁容的士兵,坐在军营不远处的旷野中,远眺着故乡的方向,干裂的嘴唇喃喃地唱着故乡的小调,内心涌动着浓浓的乡愁。
画外音:又是一年岁末了,薇菜柔嫩的叶子也逐渐变得枯硬,家乡的柳树又长高了吧!战争何时才是个尽头?贪婪的猃狁何时才肯罢手?我的思念像一盆烈火,烧灼着五脏六腑柳条新发之时,我能否嗅到故乡的气息呢?
感情提问:如果你作为这部电影主角,你应该如何把握每个镜头的情感?
镜头一:忧伤(家园之思:军旅生活之劳苦,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艺术手法提问:同学们的镜头设计很不错,有景物、有神态、有心理几位同学的镜头设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薇”,为什么大家都关注到了它?(都没有提到薇,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呢?)
薇,菜名,又名野豌豆;又名“大巢菜”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1)比兴——提问:三个小节的开头都是用了同样的话,这叫什么手法?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都是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氓》的比兴手法也是有声有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来起兴,同时用来比喻氓之妻岁月容颜的改变)。
提问:用来起兴的事物往往跟下文的正题又有一定的联系,同学们请思考一下,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
由“薇亦作止”采薇刚刚冒出薇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高大坚硬“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期之悲。
所以此处的“薇”不仅是起兴,还有作比,因为叫作比兴。(2)重章叠唱提问:同样的话在诗中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镜头二:疆场思归
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战场上烟尘滚滚将帅乘着四匹高大雄壮的马驾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旗的方向,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猃狁人胆战心惊敌营人叫马嘶,我们所向披靡!感情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镜头二:自豪(爱国之心: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提示:(1)“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句中的叠词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加以精良的装备,显示出赫赫军威,“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2)“象弭鱼服”这种精良的武器足以笑傲猃狁这些游牧部落恐怕只有简陋的弯弓,而我们却有“象牙镶饰的弓和鲨鱼皮作的箭袋”,这是农耕文明的骄傲,也是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艺术手法提问:这两个章节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请把它找出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这是指棠棣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及声势之壮。
镜头三:归家之哀
冬雪霏霏,战士终于踏上了归途风尘满面,又饥又渴。
画外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踏上归途,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安在?家人安在?家园安在?
提问:这个镜头的情感应该如何把握?
镜头三:悲痛(为什么回家途中还会悲伤呢?)
提示:(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和情感
(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几十年的征战物是人非,几十年的征战沧海桑田,几十年的征战亲人还在,爱人还在吗?
(3)“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除了深深感慨,那从薇菜初生时节开始的归家向往,那一次次的念叨,每一个朝夕的苦苦盼望,都在这一归途中,因为对家人命运和自身前景的担忧都不得不沉重起来
艺术手法提问:最后一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句?末章之美
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不然,凯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好在哪里?
1.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交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
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着冰冷。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愁绪。小结:《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塞诗的重要主题,这首诗能以最真实的词句、最自然的艺术,挑动了人们的某一根心弦,准准地说中了人们心里千变万化的情绪,历经数前千年而不倒,愈久弥芳。
四、课堂小结:
《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玁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充分说明其所怨恨的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
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