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

时间:2019-05-13 13:2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

第一篇: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

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

【文山学院

代宇辰】

【内容摘要】:中国隐逸文化发达,历史上有众多的隐者,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历来的隐者都被认为是在消极的避世,陶渊明也不例外。但是我却认为陶渊明的归隐并非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与行为上的自由。

【关键词】:陶渊明

归隐

自由

心为行役

中国隐逸文化发达,历史上有众多的隐者,如竹林七贤,许由,商山四皓,⑴陶渊明等。《晋书》,《宋书》《南史》⑵等书中都有关于隐逸文化的记载。对于中国隐士归隐的态度,历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或者是消极的反抗。我却认为他们之所以归隐是为了保持他们天然的,质朴的心灵免受尘世污浊的玷污,然后失去了本真的自我,从而使自己的心灵与行为发生冲突,产生一种“心为行役”⑶的感觉,也就是让自己从心灵到躯体受到一种束缚,完全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失去了自由。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充分说明了自由比生命更珍贵,比爱情更宝贵,放弃自由比放弃生命和爱情更痛苦。所以说古时候的隐士之所以宁愿放弃尘世中的功名利禄去隐居,目的就是要在远离尘世的环境中追求他们精神上和行为上的自由。在对自由的追求上,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表现的尤为突出。

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突出的对自由的追求呢?一个人要去追求自由,必然是他的自由受到了限制,那么陶渊明受到了一些什么样的约束呢?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于一个破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⑷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显著。陶渊明年幼丧父,家庭衰微,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孟嘉是当时的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衿,未尝有喜韫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5〕”陶渊明的曾祖父和外祖父对陶渊明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父辈。” 〔6〕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其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较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当时学者都以《老子》《庄子》为宗而罢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一样学习《老子》《庄子》,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化、历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 〔7〕的两种不同的人生志趣。

那么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志趣究竟能实现那一种呢? 首先,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的年代,战争连年。而战争的原因不是因为外族的入侵,而是由于朝廷中的一些野心家为了夺取国家的政权而发动的。公元400年,陶渊明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桓温在世时就对东晋政权觊觎已久,但是不久后就病逝了。桓玄同他父亲一样是一个野心家,他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窥伺着夺取东晋政权的时机,陶渊明对于桓玄这样的野心家,一个不忠于君主的人是绝不肯同流合污的。他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写到:“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8〕写出了他对投入桓玄门下的悔恨之意。公元403年底,桓玄带晋自立,建立楚国,此时,陶渊明更加愤恨不平。

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惩歼除恶”的愿望,离家投入刘裕门下任镇军参军,桓玄兵败。刘裕打到建康后,作风也有颇不平凡的地方,东晋在政治上长期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反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作则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陶渊明对刘裕也曾一度产生好感,但是不久后,陶渊明看到了刘裕为了排除异己而滥杀无辜,并把众人都认为应该受到惩罚的罪人任命担当要职。面对刘裕这样口是心非的虚伪之徒,陶渊明对这个黑暗的仕途再次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曲作》中写到:“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 〔9〕“聊且凭仕迁,终返斑生庐。”就在这一年他辞官归隐了。同年秋,他的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县令,但是出任八十一天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途生活也自此结束。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可谓乱也看贯了,篡也看贯了。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就像一张束缚着他自由的网。他感到仕途充满着风险,官场到处是黑暗,心生愤懑,对官场产生厌倦。因为那样的社会与他想象中的完全没有一点儿的相同之处。陶渊明归隐后曾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田居生活的故事《桃花源记》。故事中描写了一个不受尘世污染,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生活悠然自得,一片祥和的人间治世的景象。陶渊明之所以写出这样一个治世,主要是因为他的祖辈均为有名的贤士,他们给陶渊明传输的都是一些正直的,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等优良品质。但是当时的黑暗社会,腐败,虚伪,他的那些优秀品质都无用武之地,由此他便产生了一种“心为行役”的伤感。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只有通过虚拟的方式来找到理想的归宿,使自己至少在思想上不受到尘世的污垢的束缚,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自由。

其次,陶渊明虽多次出仕,他都是怀着一种“大济苍生”的崇高理想去的,但是官场的黑暗一次次地敲打着他的理想,到后来他的理想被完全打碎了,以致他对官场失去了信心,出仕的目的也不是“大济苍生”了。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是这样写自己出仕的原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出仕的原因已经不是“大济苍生”了,而是“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也就是说他出仕原本是为了拿俸禄养家糊口。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消极的,因为陶渊明并不适合在那个时代生活,而且对于那样一个污浊的社会,仅靠陶渊明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无法挽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众人皆醉,我独醒”来保持自身的品质不受尘世的污染,因此,他选择了回归田园,拯救不了现实中的丑恶,至少要保住自己免受污染。

第三,陶渊明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陶渊明从小就有一种远离世俗,回归大自然的思考,他对大自然的思考也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10〕。现在所说的自然界只是他认为的那种自然的一个存在基础,他必须回到自然界中才能找到属于他心灵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没有受到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人的纯真质朴的天性。陶渊明在《庚字岁五月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中写到:“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写出了仕途的丑恶让陶渊明感到大自然才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开始留恋田园生活。官场中的丑恶让陶渊明对它避而远之,那些丑恶就像一张网束缚着陶渊明的言行,让他没有了自由。所以陶渊明做官往往不会太久便辞职了。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出陶渊明回归田园后,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得到身心上解放的一种喜悦之情。《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又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尘世中有太多的做作,不如大自然中纯洁美好。陶渊明写过很多赞美田园生活的诗,说明他对田园生活本来就有一种依赖,他只适合在田园中生活,也正是因为他通过亲身体验田园生活才能写出那样真实感人的千古名句,他的归隐只是回归到他的本性。

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那么他是怎么追求自由的,又追求到些什么自由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在官场中他受到些什么束缚。

第一,在官场中有很多的繁文缛节要他去遵守,在陶渊明看来,有的东西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它却存在着,并且还要他去遵守。所以陶渊明在官场中受到了陈规陋习的约束,没有了自由,所以说放弃仕途,远离官场使他找到了随心所欲的自由。

第二,官场上阿谀我诈,处处要小心,要处心积虑的提防小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陶渊明本身是个正直的人,他只凭良心做事,他不会像世俗中的那些阳奉阴违的小人一样做作,否则他会感到“心灵受到行为的束缚”。所以他在任彭泽县令时,八十一天就辞职归田了。《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即使是贫病交加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志向,去出仕做官,做一个“伪我”。

第三,进入仕途后,陶渊明更多的接触的不是自己天性喜欢的自然,而是尘世中的令人窒息的污浊,陶渊明性情刚直坦率,因而受不了做小官的那种拘束和折磨,看不惯官场中那种谄上骄下,胡作非为的种种黑暗现象。

总之,陶渊明放弃仕途就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他所追求的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归田后,他可以尽享田园生活的美好,尽情的读书作诗,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任何束缚。尽管“饥冻虽切,”“家贫不能自给”也不出仕,为的就是要保持人的天生的自由属性。其次,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在他的饮酒诗中也有体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五刘先生传》中说:“性嗜酒”。说明陶渊明是一个嗜酒的人,但是他的嗜酒并不只是象一般的酒鬼一样,只是借酒消愁。陶渊明饮酒表面是借酒消愁,实际上还另有深意。在《饮酒》并序,中陶渊明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是对上流社会的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指责,有的接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有的反映仕途的险恶;有的表现了诗人归隐后陶醉于田园生活的心情。

为什么说陶渊明能在酒中找到自由,因为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下,陶渊明出仕的梦想被打碎后,他的心中有无数对当时黑暗社会,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无处发泄,无人倾诉,这满腔的愤恨成了陶渊明的一块心病,影响着他的生活。为了摆脱这种来自心灵的束缚,陶渊明找到了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酒能麻醉人的神经,醉了以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能忘记烦恼,醉了以后就可以把自己心中的痛苦尽情倾吐,也就是说喝了酒之后陶渊明找到了更多表露自己心声的自由。

第三,饮酒后陶渊明能畅所欲言,不饮酒也可以畅所欲言,只是他用的不是口而是手中的笔。生活中的陶渊明非常喜欢作诗,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生活中的很多喜怒哀惧都在他的诗总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表达了陶渊明厌倦仕途,留恋园林的真挚的感情。

第四,陶渊明小时候就喜欢读书,而且外祖父家书籍众多,为他提供了很好的读书机会。他有时候也喜欢闲静,对书中的知识只要求心领神会就可以,有时候对书中的东西有独到的见解,便高兴的连饭都忘了吃。陶渊明深受其外祖父的影响,养成一种“行不苟合”的性格,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却不是个恪守系统的思想家和宗教信徒,他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为追求一种随心的恪守,读书能让陶渊明的思想更加的开阔自由。

第五,从官场回到田园,陶渊明虽感受到躬耕中的忧苦和无奈,但是他也感受到了更多的乡居乐趣和躬耕的欢乐。《怀古田舍》写道: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木量岁功,即事多所欣。〔12〕写出了陶渊明从事劳动后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怀着一种美好期望的心情,也表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当秋收的时节到来的时候他更高兴:“不言春作苦”“束带侯鸡鸣”,好像忘记了往日耕耘的劳苦,准备出发去收庄稼。回归田园后陶渊明过着自给自足的躬耕生活,他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吃的,这时他吃得踏实,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劳动,去喝酒,此时他也能喝得安心。在田园生活中没有人能约束着他,让他有“心为行役”的苦闷。他能找到他要的那种自然和真实,也有他 喜欢的那种简单平静又充满诗意和美感的生活。这是深处官场中的陶渊明所不能找到的,陶渊明也只有在回归田园后才有机会和权利去拥有享受这种生活的自由。

总之,陶渊明虽“猛志逸四海”,受先辈们的影响他已经把报效国家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不可割舍的任务,但是现实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世人的尔虞我诈;官场的谄上骄下,鱼肉百姓;国家政权的不稳定,贵族权势仗着自己的权力不是为国出力而是处心积虑的谋取私利,不但损坏国家利益还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家不成家。面对这种情况陶渊明曾多次试图改变,但是他不但改变不了现实的弊端,反而受到现实丑恶的束缚,但是他一生又在追求自由,独立不矫作的生活。怎么能忍受那么多的约束呢。既然改变不了现实是随波逐流还是洁身自好,这在陶渊明看来已经再明白不过了。他自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弱龄寄事,委怀在琴书。” 〔1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又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田园的依托比对仕途更加深厚,所以当时那样的黑暗、矫作的社会根本就不适合陶渊明出仕做官。官场就像一张沾满污垢的网,会令陶渊明窒息,会永远禁锢住他的自由,所以陶渊明只有摆脱官场才能找到一片干净的,自由的世界,古人云: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对于陶渊明来说只有在桃花源那样的世界中才有他发挥才能的余地,才能使他既不受世俗的玷污,又有自由的追求,也就是说现实是不适合他的,官场更不 适合他,只有远离了官场才他才才能找到属于他心灵深处的 那片净土,所以他归隐了,他的归隐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在污浊的尘世寻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也就是说他的归隐其实就是在追求他想要的自由。

注释:〔1〕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他们隐居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陶渊明资料汇编(上)》)〔2〕《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著。《晋书. 隐逸传. 陶潜》有关于陶渊明的记载。《宋书》梁沈约撰《列传第五十三.隐逸》,是关于隐士的记载。《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五 隐逸上》,《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十六隐逸下》中有关于陶渊明的 事迹。(《陶渊明资料汇编(上)》)

〔3〕心为行役,即心灵受到行为的制约,做的非自己所想的。《自然之子——陶渊明》。

〔4〕陶侃,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显著,授大司马。《中国通史故事全编.(图说)中国史话三国两晋南北朝史话》

〔5〕行不苟合,年无夸衿,未尝有喜韫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传论》)〔6〕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父辈,《自然之子——陶渊明》。

〔7〕“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分别出自陶渊明诗《杂诗》其五和《归园田居》(《陶渊明名篇赏析》)。

〔8〕《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写于晋安帝隆安五年陶渊明销假赴职路经涂口。(《陶渊明名篇赏析》)。

〔9〕“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语出自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了 陶渊明对田园山川的眷恋之情。(《陶渊明名篇赏析》)。

〔10〕“自然界”是指一种纯天然的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或污染的原生态的人生境界。《自然之子——陶渊明》

〔11〕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语出自曹操《短歌行》。

〔1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木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语出自陶渊明《怀古田舍》表现了陶渊明对农田庄稼充满丰收的希望和喜悦的心情。(《陶渊明名篇赏析》)〔13〕“弱龄寄事,委怀在琴书。”语出自陶渊明语出自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说寄身事外和委怀琴书,言外之意就是说不想做官,诗意含蓄。(《陶渊明名篇赏析》)

参考文献:〔1〕高建新 《自然之子——陶渊明》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 第一版

〔2〕侯爵良 彭华生 《陶渊明名篇赏析》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9年1月 第一版

〔3〕冯克诚 《中国通史故事全编.(图说)中国史话三国两晋南北朝史话》 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学苑音像出版社 出版发行 2006年5月 第一版 〔4〕廖仲安 《陶渊明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7月

〔5〕龚斌 《陶渊明传论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6〕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 渊明资料汇编 》(上)(下)北京中华书局 2004年1月

中 《陶

第二篇: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郑州轻院民族职业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_ 学生姓名 张伟

专业班级 09文秘 学 号 0903010150 院(系)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王寒 完成时间 2012 年 5月 7日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摘 要

田园诗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提起田园诗我们便不得不提起陶渊明----这位中国田园诗的鼻祖。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注重门第与世族的时代,耀眼的家族背景带给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是积极的入仕之心,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大多数人是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的,陶渊明也不例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们最大的梦想。然而社会的腐败黑暗使其壮志难酬,于是萌生退意,因此中年以后的陶渊明不再执迷于官场,而是归隐田园,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止泊何处?”--于自然田园处。隐退之后,找到本真诗意的陶渊明身心释然,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歌,他以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而他在诗中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却也是他的思想进步之所在。陶渊明,无论是他的诗情、人格还是他的志向,都对今天的我们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审美、追求

I

目 录

摘 要...........................................................................................................................I 1.陶渊明的前期功业追求....................................................................................1 1.1陶渊明生活的时代......................................................................................1 1.2 陶渊明其思想发展...................................................................................1 2.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2 2.1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2 2.2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3

2.3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的窘困..........................................................4 3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容.......................................................................4 3.1田园诗的艺术特色......................................................................................4 3.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5

3.11 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5 3.12 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5 3.13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6 3.14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6 3.15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6 3.16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6 3.17抒发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的咏怀诗与咏史诗...........................................7

致 谢............................................................................................................................8 参考文献.....................................................................................................................9

II 1.陶渊明的前期功业追求

1.1陶渊明生活的时代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荆林街)人。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当时,严格区分级的门阀制度高度发展,士人的仕途基本上决定他的出身,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庶族寒门深受压抑。这种严酷的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赫,官至八州都督,曾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亦做过地方官,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但至陶渊明时,家道早已中落,生计极其艰难。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 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制。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这时东晋政治又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来说,便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终于夺取了晋政权的刘裕势力的兴起。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中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出为江州祭酒。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而辞职回家,“躬耕自资”。第二次出仕,在他三十五、六岁时,为刑州刺史恒玄幕燎。恒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大军阀,专横放扈,陶渊明由于生性耿介,对其厌恶和忧虑,于公元401年冬,借母丧为由,辞官回家,又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第三次出仕,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即是陶渊明归隐三年之后。先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第四次出仕是公元4仍年从刘裕处转任建成将军刘敬宜的参军。第五次是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又求为彭译令。是年十一月,作了八十天县 令的诗人,终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回乡,彻底走了二十多年漫长的归隐的道路。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自己的 “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1.2 陶渊明其思想发展

陶渊明的退隐,既出于对时势**、仕途险恶的忧虑,为了避祸而远离官场,也根源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如陶渊明这类的寒士是难有大作为的,他们时刻受着排挤和镇压,他的大济苍生的宏伟志愿是难以实现的。面对官场的黑暗,他无力改变,但也不愿于他们同流合污,陶渊明最终走上一条洁身自好的道路,选择了归隐之路。正因为他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实现,只能埋藏在心里,他对腐朽黑暗的现实和壮志得不到施展充满了悲愤和焦灼。另一方面,陶渊明的性格决定他不适合在这样的制度下载官场有所发展,陶渊明一生耿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他在官场生涯中长期受到排挤。再者,陶渊明思想深受庄子思想影响,“心为物役”是他最大的精神枷锁,他要摆脱心灵的驱使,获得心灵的解放。陶渊明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吸收继承了多种思想观念,从而融合成了独具一格的陶渊明的性格。

2.陶渊明田园诗所反映的生活内容

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这些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多方面地描写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为三个方面:

2.1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

这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已有充分表现,而在《归园田居》诗第一首中更表达得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象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 活地长嘘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象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地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 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令人窒息的官场和仕途的坎坷陷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 美并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对草屋矛 舍、榆柳桃李、远村饮烟、鸡鸣狗吠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读者亦可体味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了。正如后人所评:“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琐屑详数,语俗而意雅。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2)就是看出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田家生活的喜悦。

2.2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

陶渊明归隐田园参加农业劳动以后,更多地接触到了劳动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民耕田的艰辛,而他却 对劳动的艰辛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即从作息勤厉中,写景观物,讨出一段快乐。高人性情,细民职业,不作二义看,惟真旷远人知之”(3)

这在陶渊明之前是没有的,但此后却成为诗作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陶诗的开创之功是唯一的关键。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成为高洁士人人格的理想和楷模。《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人生基本所需的衣食,虽然田家劳作辛苦,四体诚疲,但却免掉“异患”带来的心理精神负担,劳作后盥洗小酌,亦堪欣慰。

陶渊明对躬耕生活有了感情,对农民的苦难和艰辛有了同情,并和农民之间有了经常性的交往,在他的田园诗中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二首:“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弊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一)“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何为忽去兹。衣食不须记,力耕不吾期。”(其二)(4)与素心淳朴之人的交往,使诗人得到极大快慰。由“相思”到“言笑”,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了相通的思想感 情。他们谈论的,没有世俗官场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而是农事家常。“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他们所来 往的,不是出于功利的金玉奇珍,而是浊酒一杯足矣。2.3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的窘困

陶渊明归隐前的家境就不怎么好,而弃官归田后,生活就越来越困苦,后来竟穷到“饥来驱我去”的乞食地 步;由于与农民共同劳动,接触到农民,便了解到天灾人祸给农民带来的痛苦。他的部分田园诗反映了农村的凋蔽和自已生活的窘困。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 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5)丧妻、旱灾、虫灾、风雨作祟,收成歉薄,一连串的生活问题挤在一起。在挨饿的夏日里,希望天快黑;在挨饿的冬夜里,希望天快亮,这是忍饿号寒最深切的感受。他在(《乞食诗》里写道:“饥来驱我 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扣门拙言辞”。这是诗人体验饥饿生活最深切、最惨痛所发出来的呼声。他刻画个人饥饿生活的形象,也是广大劳动人民饥饿生活形 象的缩影。

又如《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 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途。” 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旧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 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 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从这里就可以隐约地看到战争和灾害对诗人个人的困厄以及对农村经济的破坏和对农村美好生活的损蚀。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田园生活经历,更广阔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既是诗,又是史。

3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容

3.1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色。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7]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声吻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他的田园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他的田园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

3.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3.11 悲叹为官行役的劳苦,表达静念园林的思绪

陶渊明抱着“大济于苍生”和“口腹自役”的情志而“投耒去学仕”,但官场黑暗,他又不肯刻意逢迎,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因此,他虽几经进退却终无建树。他为官行役没有欢欣,反感劳苦,总是身在行役而静念园林。陶渊明是为仕不能静心,归居又不甘心,心与形的对立,使他内心非常痛苦,也很无耐。这种对立与无耐,正显示了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3.12 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

在仕与隐的矛盾斗争中,陶渊明最终选择了隐,由对园林的静念化为了皈依的现实,心与形得到统一。描绘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写闲适自得的愉悦 心境,成为陶渊明田园诗的基本内容。他视田园为人生安身立命之所,是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对立的理想境界。

3.13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

作为一个不再追慕荣利、依赖官府供给的文人,陶渊明最可贵之处莫过于自食其力。对农业劳动如此充分的肯定并能如此真诚的歌颂,陶渊明之作是中国古代文人作品中的第一次;对农业劳动如此执著的热爱并能如此强调其意义,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第一人。

3.14歌咏闲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与人交往的情谊

陶渊明在劳动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又与下层文人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反映这方内容的诗歌,常常流露出一种其乐融融的生活情调。

诗人和邻居们一起努力耕作,农闲时赋诗饮酒言笑的乐趣。大家息息相关,亲密无间,共同欢乐。这种恬淡无争的生活和真诚坦率的交往,与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装腔作势形成鲜明对比。

3.15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

在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也不都是惬意的,农村景象也不都是宜人的。农民不堪徭役的繁重、赋税的苛刻,纷纷逃往山林,田园荒芜,陶渊明归田初期的“余滋”之乐,后来被这“抱饥”之忧取代了。

3.16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

陶渊明对苦与乐的生活体验,最终使其晚年写出了表现理想社会蓝图的《桃花源诗》。它标志着诗人思想的进一步提高,也标志着他田园诗的进一步升华。虽然有很强的理想虚构性,但也表现了诗人与广大民众反抗剥削压迫、要求和平幸福的殷切希望,因而又有很强的现实合理性。3.17抒发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的咏怀诗与咏史诗

陶渊明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最明显的表现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矛盾冲突中,他感到孤独苦闷和慷慨不平。诗人铲除强暴、匡世济民的理想,抒发了诗人壮志不遂的刚烈愤激的情怀,展现了他“金刚怒目”的一面。

4结语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创立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内容多是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自己怡然自得的闲适心情,表现出对世俗社会的厌恶和对田园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作者高洁脱俗的品格和对生活所进行的审美的玄远开拓,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甚至被看成是“为诗之根本准则”。其诗感情深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奇僻的造句和华丽的辞藻,然而却风力内涵,旨趣悠远,具有高古浑厚的意境,形成了一种平淡自然而又韵味隽永的风格。但笔者觉得陶渊明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他唱响的一曲心路之歌,或借物抒情,或以花讽世,或指桑骂槐„„其实都是他发出的血泪呻吟,虽然那血没有流在竹简和纸上,但是他的血和泪都是在心里流淌,流出的是苦和悲,是徘徊和忧郁,是一代人无声的抗争,是一曲苍凉的悲愤之歌,是他恨世厌俗的铁骨发出的铮铮亢音。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他对诗的追求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寒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王寒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王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到许多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2)(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3)(钟惺《古诗归》卷九)(4)陶渊明诗词全集

(5)《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488页

第三篇:对开放自由的追求

对开放自由的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姓是君权、族权、父权、夫权的象征。起名“子从父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同姓一家人”的观念在汉民族和其他一些民族中很深蒂固。因而汉族姓在前,这与长期经历宗法制度有关,姓不能随便改,只能先姓后名,姓的观念非常浓厚,甚至在称呼时省略姓就有一家人的亲切感。改了姓就是改了自己的祖宗,忘了姓就是忘了祖宗,是大逆不道的。当然,现代中国,特别是在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姓的观念已有淡化的趋向,子女可以从母姓,也可以改姓,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特点。这与我国一些民族传统人名形式和心理状态相似。傣族的夫权观念相对淡薄,女儿可以与男儿一样在父母家中成家立业和均分家中的房地产;宾朋好友宴会,女人可跟男子同桌共饮;女人招婿入门与男人迎娶女人一样自由,不受歧视,这种男女平等的思想在傣族人名中得以体现,象征夫权的姓在傣族人名中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至今傣族人一般没有姓氏。与此类似的还有蒙古族常在名字前冠以“大”、“中”、“小”这样的词来区别同名者,裕固族人名“东草什节”,高山族人名“培梅”,普米族人名“阿娇”,只指名,不含姓。这些民族中,外出读书、工作的人都受汉文化影响程度高,大都起有汉族名字,如裕固族的“杨效智”、普米族的“和树开”等等。有的常在本民族名字前冠以汉姓,如高山族的“田中山”等等。另外,父(母)子连名也体现出这样一种心态和价值观。当然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立意的。

以上举的只是少数民族心理状态的带有普遍性的几个方面。其实每一种举动,每一个人名都带有一系列细微的心理特征的变化和表现,而且相互间交错影响,综合作用,这里不可能一一分析了。而且以上几个方面的社会心理,包含着对一个人前途未来,一个家庭命运兴衰,一个民族性格特征等方方面面,实际上都有关联。吉祥的祝福自然有福禄富贵的含义;亨通的理想极致不过是仕途得意,福如东海;长寿的愿望同时也有对疾病的憎恶和诅咒;开放的性格延伸到对自然万物的崇敬、伶爱等等。在人名的实际操作中,不同民族、家庭的侧重点不同,每一个民族人名都含有许多种心态,现实中感情之复杂程度,只有用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去体会,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寻找那些寄予愿望的名字,才能真正把握其内在的底蕴。起名 http://yifuqiankun.com

第四篇:追求自由

追求自由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它时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现在的我又把它读了一遍,这回我觉得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没有变,但我的领悟却变了。

《西游记》中有鲜明的人物个性,有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精彩的文段„„但在我看来,最吸引我的是它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已久的生活理想和追求,那就是——自由。

我们生活在这个处处受约束的社会中,人人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多次受唐僧之气,首先想到的便是回花果山去,这看出他对这种自由的渴望。他蔑视一切权威,为了自由敢于造反,闯龙宫,闹冥司,在阴司强行划去了自己乃至整个猴群在生死簿上的名字。他最在意的是“紧箍儿”,一有机会就想着叫观音菩萨或如来佛祖松了它。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我一种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在学校

里,我们小学生被老师管;在家里,我们被家长管;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我们被领导管;即使你当领导,也要被新闻媒体管„„

现在,我明白了《西游记》为什么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它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追求的自由。

第五篇: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翻译。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强调与补充,并作以检测。题目为课件中的六个句子,还可以适当添加。

在此之后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提醒学生: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

(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像,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五、学生齐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步品味,想像桃源理想世界的奇特之处;深入研讨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学生发表对其理想的评价;总结收束全文。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诵读,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分步品读课文

1.通过练习“ 桃源”的形式了解课文的线索。

2、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之处:

提问: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可以理解为如下三点:

一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二.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学生明确:(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三.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还可以有其它理解。

3.全班齐读课文,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三、深入研讨课文,了解写作目的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四、、课堂小结

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试问: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不知将欣喜为何如?

在21世纪的今天,同学们定能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在学生齐背课文中结束课文学习)

五、布置作业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找出课文中描写桃林景象的句子,请用一段文字描绘出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200字左右。力求写出环境静与动的结合,不同层次的景物的色彩。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你能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下渔人的谈话内容吗?请结合历史背景及文章的中心意思来写。

(提示: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二、组织辩论会设想

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消极逃避,你是如何认识的?

辩题:

桃花源——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正方)

桃花源——陶渊明的消极逃避(反方)

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每组选辩手参赛,论据充分,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即为胜方,以鼓励为主。

备课资料补遗

1.关于桃花源

陶渊明借桃花源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北宋的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桃源行》的诗中写道:“虽有父子无君臣”,惊叹桃源中的民主平等,诗中流露了对世外桃源推崇备至的感慨。

无独有偶,1516年,英国的莫尔也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岛:这里财产公有,人人参加劳动,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一百年后,意大利人康柏内拉也构想了一个美好的太阳城: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压迫,男耕女织,不论从事哪项工作都受人尊重,人人过着幸福生活。

2.桃花源考证种种

山有“小口”若有光,良田美池口中藏。

渔人有幸数日客,享尽桃源美味香。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注家蜂起,诠释接踵。人们非常关切文中的桃花源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说庐山康王谷者言之凿凿。康王谷,俗称庐山垅。从现在的星子县城乘车至隘口,然后沿着通往庐山的南山公路北行数公里,在一处叫观口的地方弃车步行,即可进入庐山垅。这是一条长达7公里的绝密坳谷,“整个垅中,峰岭对峙,联绵延伸,东靠着最高汉阳峰,西临于长岭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清秀,花草烂漫。屋舍靠山近水,碧荫遮盖村庄,阡陌纵横,水田旱地,男女耕耘,一展世外桃源景象”(《庐山旅游介绍》)。进谷的“葫芦口”极狭,一踏进谷口,溪声林滔便扑面而来,但见青山高耸,古木参天,溪水随山势而转,小路傍溪涧而进。山重水复。曲折蜿蜒,头顶现出一线蓝天,循溪傍小道山行二、三里,山势渐缓,眼前出现一片村落。田园葱翠,“屋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倘若是在春天进山,则夹岸桃花灼灼,香气氤氲,云雾融和着袅袅炊烟,如丝如带,一路鸟语花香,宛如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庐山垅这片幽深而狭长的谷地,史、志上称作康王谷。宋《南康军图记》载:秦灭楚时,楚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谷中,秦将王翦追赶甚急,幸而天降大雨,康王得以脱险,从此隐居谷中,“不复出焉”。康王谷即因之而得名。另据《星子县志》亦如是载,至今山谷尽头,尚有一处村落叫“半山康家”,村中还有康氏的人家居住。康王谷中,不但秀丽的风光与《桃花源记》中描述得一模一样,而且楚康王避难的故事与陶令笔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数语正吻合。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庐山山南一带,对谷中的风光和康王避难的掌故一定非常熟悉,所以他以康王谷作为生活原型,构想桃源情境,进行艺术创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应该是当信勿疑的。

持江苏连云港者信誓旦旦。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的宿城西麓,亦被人们称作陶令笔下的桃花源。那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其中,川原坦荡美丽,山畔竺篁摇曳,山脚拐弯处通向高公岛,与《桃花源记》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考查史实,陶渊明确实曾到这个地方。

近年,湖南的桃源洞,也被人们称作桃花源。桃源洞位于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水溪,它俯临沅江,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唐代开始在此建有寺观。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桃花观、水源亭、缆船洲等。

有的学者认为,桃花源并非作者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地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其依据是,东晋文人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县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花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

其实,上述种种说法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人们都有一种慕名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家乡与历史上的名人有点“沾亲带戚”。据统计,在神州大地上,被疑为桃花源原型的地方一共有十余处之多。

时文超市

渔人说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这天,他糊里糊涂闯进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村中立刻鸡飞狗跳,男女老少纷纷跑过来看他这个陌生人。

他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村庄,一切人造的东西都和外面不同,居民像是戏里画的人物,似真似幻。

他说,在居民眼中,他也是个异类,居民显然有些惊谎,又不免好奇。

幸而语言可以相通,经过交谈,彼此知道双方都没有恶意,于是一位老者出面邀渔人到舍中做客。

老者一路不住地打量渔人的下身。老人说,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政,才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定居。老人坐在席上,一再看渔人的腿,几番欲言又止,使渔人忽然局促不安起来。

终于老者忍不住了,他指指渔人的腿部:“老弟,你下身穿的这个……是什么?”

“是裤子呀!”渔人莫名其妙。

老人反复看那条裤子,啧啧称赞。他要求村中的女人赶紧缝制,全村人都穿裤子。

渔人想知道全村究竟有多少人口。老者感伤起来,人口本来很多,前年流行了一场伤寒……

伤寒很要命,有张方子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汉朝?你说汉朝?现在不是秦朝是汉朝了吗?

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现在是晋朝。

可叹始皇帝“万世一系”的计划也是一场春梦,当初又何苦焚书坑儒偶语弃市。不过改朝换代的时候百姓要遭一次浩劫,感谢祖宗,他们都侥幸躲过了。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他们现在更不喜欢外面的世界,再三叮咛渔人不要说出他们居住的地方来。

可是渔人哪能忍住不说呢,渔人回家,一路述说他的奇遇。整个武陵传遍了,连南阳的刘子骥都听说了,郡太守也得到报告。

太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这么多人躲着不纳粮,岂有此理!万一有一天他们想造反呢?

刘子骥去见太守:“我派人到那地方去开一家商店专卖裤子,我的人可以做太守的耳目。”

有个落拓士子去见刘子骥:“我在你的店门口摆个摊子说书好不好?专说两汉王国,顺便给你的商店做广告。”

这些人在太守支持下组织探险队,由渔人做向导,去寻那一片世外的人间,他们“缘溪行……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可是入山的孔道却再也找不到了。

渔人急得满头大汗。然后,刘子骥等人也都疲惫不堪,彼此一商量,认定大家上了渔人的当,渔人所谓奇遇,根本是吹牛说谎。

渔人也惶惑不已:我究竟是迷了路,还是做了个梦,还是因课税太重而生的幻觉神游?

这事的结局是,渔人在太守那儿挨了五十大板,罪名是造谣生事。

(选自《千手捕蝶》,作者:王鼎钧)

本文是一篇戏说《桃花源记》的文章。渔人的诚信已丧失殆尽,他背弃诺言,结果得到应有的惩罚。文章告诉我们,诚信不可弃。

下载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自由

    (一)密尔言论自由思想的合理性 密尔关于自由的论述,不但激荡了当时的政治思潮,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 是巨大的。因为我们与密尔所处的国情、时代背景都不相同,所以我们吸收密 尔的......

    论自由

    本书共五章,探讨自由的含义,论证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发展、社会权威的限度等问题,其主要意义在于阐明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之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个人自由与社......

    论自由

    《论自由》 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很多人都为之奋斗,流血。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有一项规定是:“在......

    论自由

    讲稿《论自由》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已经从一个高度封闭的社会,开始过渡到开放现代社会,正在向民主自由演进或是构建中。中国处于一个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非常类似于西方的......

    论自由

    《论自由》读后感 周国平讲,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暴露了很多问题,从中发现中国人民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现在,中国的法治建设正在不断进行中,我相信法治建设终归......

    论自由

    论自由——从自由的定义与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来看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路径选择 作者: 陈舰平鉴古可以知今。回顾一下自由的定义与西方自由观与自由主义传统,对了解当代中国......

    论自由

    梅尔吉布森的电影《勇敢的心》,当威廉华莱士宁肯被弯刀剖腹也依然喊出那声振馈发聋的“freedom”让人久久不能放下思想。当一个人为积威之所劫时,选择的是奋起反抗而不是逆来......

    【精华】追求自由作文[合集]

    【精华】追求自由作文汇编八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