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标点符号真有趣(2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标点符号真有趣(200字)作文
标点符号真有趣
从前,有一个老财主,他是一个铁公鸡,十分吝啬。
有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一个书生来到老财主家里,请他让自己借住一晚上。老财主不同意,又不想让别人说自己吝啬,只好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老财主心里想:谁能说我吝啬呢?
这个书生看到纸条后知道了老财主的意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想了想,填上了几个标点符号,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老财主看了十分惊奇。五年级:三朵喇叭花 篇一:
小丽的标点:
小 明 小 丽
只 有 一 张 电 影 票 是 给 小 明 的 小 丽 一 定 要 看 明 天 再 买 一 张 给 小 明
爸爸 即日
(二)突然发现
1、标点符号为谁服务
2、逗号和句号各占 格。
3、冒号、前引号共占格;叹号和后引号共占 格。
4、破折号占格,句号在最后一字格内。
5、省略号占格。
6、冒号是为“,居;前引号是为服务的,所以在 这句话之,单站格。句号和引号共占。
7、人在前,后跟“冒”;人在中,后跟“逗”;人在后,后跟“句”
(三)实战演习:看图写话《猴山观猴》
1、技法点拨
(1).初步看图整体说.(对画面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2).局部观察重点说(创设想象的空间,边观察边想象。)(3).整体连贯地说。
(什么时候),(谁)来到(哪里干什么)。这些猴子可真有趣啊!(什么样子)。你看,它们有的(干什么),有的(干什么),还有的(干什么)。我最喜欢(哪一只 猴子,为什么喜欢)。
动物园的猴子(怎么样),我们今天玩得(怎么样)
2、妙笔生花
相信你一定能行!加油!
3、词语超市 这些词语可以选用哦!
1)描写猴子神情和动作的词语。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上蹿下跳 挤眉弄眼 手舞足蹈
2)描写猴子外形和动作的句子。
1、一张桃子形的面孔上,嵌着两颗闪着金光的眼睛,整天骨碌骨碌地直转,好像在打着什么主意。
2、亮晶晶的眼睛像星星,闪闪发亮。对了,还有一个红彤彤的屁股,看了都想大笑。
3、那小小的鼻子又塌又扁,而鼻孔却很大。
4、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那光光的、红红的屁股。据说,是猴王过火焰山的时候烧红的。上面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尾巴。
5、猴子的脸上那两个黑暗玻璃球般的眼珠在眼眶里滴溜溜地打转,好像在想什么“鬼点子”。
6、猴山上的猴子真多啊,各有各的姿态。有的在山顶上吃苹果,有的在山腰上顶着香蕉皮当帽子,有的金鸡独立站在石头上,有的准备偷偷上山去抢猴王的苹果,还有的摸着脑袋好像说“我已经摆好pose,快给我拍照”??
7、猴子吃食的时候别提有多滑稽了。如果你把香蕉、面包、糖果之类的食物扔到它面前,它立刻把食物抢走,然后拼命地跑,跑到没有同伴的地方,才放心下来。
8、它仿照人的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自己抢到的食物。吃食时,嘴巴一动一动的,像个没牙的老头。下页作文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我在批改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运用标点符号时很不规范,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其实,课标中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程目标”中曾多次提到“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直到1919年国民筹委会发布全国统一使用十二种标点符号。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认真学习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及其说明是不会使学生误用或乱写标点符号的,以令人啼笑皆非或曲解文义。
那么,我们学生为什么在作文中还会出现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呢?也许是出于习惯吧!这种“习惯”一定得改!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点号和标号不分;
2、点号的书写不知道占格的位置;
3、句号的书写空心点与实心点不分;
4、文中的点号一律用实心点;
5、不知道点号不能放在每一行的开头
11、有的不知道引号、书名号里再用引号或书名号时用单引号和单书名号;
12、有的冒号和引号连用时,往往把冒号和前引号挤在一个格里等等。
读了这样的文章真的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教师不要一味地埋怨有的学生的基础太差,而是我们不重视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教学罢了。我们也应该正视这方面的教学了!不信你翻开考场的作文浏览一遍,若没有做这方面的教学,学生一定漏洞百出,令人哭笑不得。
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这种种现象,如何使学生正确书写标点符号,是我们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清楚标点符号是分“点号”和“标号”的。
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点号用在句末的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点号用在句中的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常用的标号有九种,即:引号(“ ”)、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和专名号(_)。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其次,我们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一)、在方格稿纸上的写作格式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其中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这五种点号此时放在下一格左下角的四分之一处;问号、叹号这两种点号放在下一格左半面的二分之一处。但要注意这七种点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点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才对。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行文中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但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占格方式是前半部分写在一个格的二分之一的右半格处,后半部分写在一个格的二分之一的左半格处。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行文中它们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省略号的六个点要均匀的写在两个方格里,相对紧凑。破折号的两个端点不能与两格的边线相交,相对紧凑。当省略号或破折号行文中正好剩一个格时,不要把该符号分上一行一半下一行一半,尽可能再推敲一下语句,或减字词或加字词,使之错开剩下的这一格。行文中这两种标号都写在下两格的中间位置。
4、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格的中间。
5、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强调几个字就占几个格,一般不常用。
(二)、在直(竖)行稿纸上的书写要求(港澳台常用)
1、直(竖)行书写时,标点符号的格式是这样的: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的下方偏右,也占一个字的位置。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3、引号改用『』和「」。括号的两部分分别放在被标明词语的上下。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标在字的左侧。哪些符号不该放在一行的开头和末尾,直行书写和横行书写的规则是一样的。
(三)、作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书写
关于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书写,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参考教材的选文。一般规则是:
1、正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2、正文内部的标题(亦称小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写小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写小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5、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按照课标中提出的标准,并不断的学习标点符号的相关资料,定会使学生杜绝误用和乱用标点符号,以避免因标点符号的误用而对文章产生错误的理解。
以上只是拙见,望广大教师给予批评指正!愿广大教师引以为鉴,改掉学生的这种坏习惯,使之正确书写和运用标点符号,勿再让国人亵渎祖国文化!
篇二:标点符号占格示例
标点符号占格示例
正常来说,一个标点符号占一个格子,如。
,、!?
。,、!? 没有格子时,跟最后一个字挤在最后。
:“ 是个组合,占一个格子。:“ 遇到换行时,“ 永远跟着后面的字走。
——和 „„ 正常情况下占两格。
—— „„ 最后格子还剩一格时,另一半写出格子外。—— „„ 一格都没有了,就另起一行。
篇三:作文中应正确书写标点符号
作文中应正确书写标点符号
我在批改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运用标点符号时很不规范,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其实,课标中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程目标”中曾多次提到“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直到1919年国民筹委会发布全国统一使用十二种标点符号。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认真学习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及其说明是不会使学生误用或乱写标点符号的,以令人啼笑皆非或曲解文义。
那么,我们学生为什么在作文中还会出现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呢?也许是出于习惯吧!这种“习惯”一定得改!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点号和标号不分;
2、点号的书写不知道占格的位置;
3、句号的书写空心点与实心点不分;
4、文中的点号一律用实心点;
5、不知道点号不能放在每一行的开头
点号用在句中的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常用的标号有九种,即:引号(“ ”)、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和专名号(_)。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其次,我们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一)、在方格稿纸上的写作格式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其中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这五种点号此时放在下一格左下角的四分之一处;问号、叹号这两种点号放在下一格左半面的二分之一处。但要注意这七种点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点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才对。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行文中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但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占格方式是前半部分写在一个格的二分之一的右半格处,后半部分写在一个格的二分之一的左半格处。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行文中它们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省略号的六个点要均匀的写在两个方格里,相对紧凑。破折号的两个端点不能与两格的边线相交,相对紧凑。当省略号或破折号行文中正好剩一个格时,不要把该符号分上一行一半下一行一半,尽可能再推敲一下语句,或减字词或加字词,使之错开剩下的这一格。行文中这两种标号都写在下两格的中间位置。
4、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格的中间。
5、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强调几个字就占几个格,一般不常用。
(二)、在直(竖)行稿纸上的书写要求(港澳台常用)
1、直(竖)行书写时,标点符号的格式是这样的: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的下方偏右,也占一个字的位置。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3、引号改用『』和「」。括号的两部分分别放在被标明词语的上下。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标在字的左侧。哪些符号不该放在一行的开头和末尾,直行书写和横行书写的规则是一样的。
(三)、作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书写
关于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书写,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参考教材的选文。一般规则是:
1、正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2、正文内部的标题(亦称小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写小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写小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别用逗号。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4、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
5、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按照课标中提出的标准,并不断的学习标点符号的相关资料,定会使学生杜绝误用和乱用标点符号,以避免因标点符号的误用而对文章产生错误的理解。
以上只是拙见,望广大教师给予批评指正!愿广大教师引以为鉴,改掉学生的这种坏习惯,使之正确书写和运用标点符号,勿再让国人亵渎祖国文化!
第二篇:2016中考标点符号真题(范文)
2016年中考试题解析分类汇编
——标点符号
【2016•甘肃兰州】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杨绛的散文《老王》,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语段一: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甲)老王蹬着他那辆三轮车进大院去。
语段二: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乙)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A.(甲)破折号(乙)破折号
B.(甲)分号(乙)句号 C.(甲)破折号(乙)句号D.(甲)分号(乙)破折号 【答案】D 【解析】【甲】处上句“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与下句“老王蹬着他那辆三轮车进大院去”是“我们夫妇”在“荒僻的小胡同”看到的两个场景的描述是并列关系,所以用分号不用破折号。
【乙】处句上句“我知道,我知道”意思是“我知道老王不要钱”,下句“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表示话题转换,所以用破折号。
【2016•甘肃武威】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识别能力,通过仔细阅读两段话,第一处前一个分句重点写“我微睡时”,后面是“我醒来时”,他们属于前后结构相同的两个分句,而且两个分句里面都包含逗号,所以第一处应填分号。第二处空格处于一个分句之间,表示一句话没有说完,所以应填逗号。
【2016•湖北黄冈】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标点的辨析。A项,“不虚情假意”后的句号应改为分号,因为冒号统领到句子结尾;B项,句号应在反引号内,因为这个引用的句子是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D项,“说啊、笑啊、哭啊”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这是并列的谓语。【2016•湖北武汉】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注意逗号与分号的区别:从停顿时间看,逗号短,分号稍长;从表示并列区别,逗号表示连贯、分号表示句与句之间并列。C项,分号的使用不准确,前后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改为逗号。【2016•湖北鄂州】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的能力。A项中省略号与“等”不能放在一起使用;B项中“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这句话是倒装问句,问号应放在“同学们”后面;D项中“
十三、四岁”中的数字表示概数,应去掉顿号。
【2016•山东泰安】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B.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C.“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
D.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B项语句为心理描写,突出来访者对托尔斯泰丑陋外表的失望。“什么”后应用“?”表示疑惑;“就这么个侏儒”的后面应用“!”表示惊讶;“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后用“,”,其与后半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疑问句。
【2016•山东滨州】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于校六记》《我们仨》等。【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辨识。B项,“十七八”表示概数,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2016•山东临沂】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B.“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她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C.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D.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题。C项中的“太和殿”和“中和殿”后的逗号应为顿号。
【2016•山东济宁】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结合各选项分析:A项,“《让阅读伴我成长》”是一个主题阅读活动,不该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B项,正确;C项,“传说„„等”中的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应去掉“等”或者去掉省略号;D项,句末的问号不该用,应该为句号。
【2016•山东威海】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合近几年考查力度不是很大,但仍有少部分省市仍旧考查,备考时,要多加理解和掌握。D.项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两个词语为并列短语,逗号使用错误,应该用顿号。
【2016•四川广安】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标点符号运用的题。A项,考查冒号的用法,句中冒号起提示下文,但是冒号提示的部分只到“身心健康”就结束了,不包含下一句,所以“身心健康”后面应该改为句号,表示提示到此结束。B项,考查两个问号连用的情况,连用时,前一个问号要变逗号,该句问号用法正确。C项,考查破折号的用法,两个句子之间用破折号连接时,逗号要去掉,所以“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后面的逗号要删掉。D项,考查引号的用法,此处引号表引用或着重指出,以凸显“健康生活”的主题,引号用法正确。
【2016•四川雅安】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继续向前,走到第二个十字路口,还是左拐,跨过马路,就是图书馆。B.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C.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D.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及应用。“还是左拐”和前面是并列关系,后面的“, ”改为“;”。
【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春风从湖面上走过,留下浅浅莲漪;阳光从云层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间飘过,留下圈圈年轻。我从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奇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喝彩。为自己鼓动,采摘成功的果实!
(1)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改为改为
(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1分)【答案】(1)“莲”改为“涟”“奇”改为“崎”(2);(分号)【解析】第(1)小题考查错别字,第一个“莲漪”,由于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水面的小波纹,所以经常与生于湖水中的“莲花”混淆,我们抓住“水”这个特点就不难记住“三点水”的偏旁,故应为“涟漪”;第二个“奇岖”也是同样的问题,我们只要理解这个词多形容山路难走,就能辨别两个字都有“山”字边,故应为“崎岖”。第(2)小题考查标点符号的应用。从上下文来看,“春风”一句后面是分号,而“春风”“阳光”“岁月”三句句式相同,由此可推断这是一个排比句,所以“阳光”句后也应是分号。
【2016•天津】
下面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人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要素。【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项的分号符合用法。并列分句内部有逗号,并列句子间应用分号。B项的引号属于直接引用,所以句末的标点放引号内,标点正确。C项标点用法正确。选择疑问句,在全句末尾用问号。D项的省略号和“等”重复,所以答案为D。【2016•湖南常德】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困惑地叉开双手)这是怎么啦?诸位?说真的,我们大伙儿怎么这么傻呀?(《钦差大臣》)B.麻雀、斑鸠、白鹅、鸭子、还有老公鸡和老母鸡,趁着天色昏黑,就从小道旁开小差了。(《骆驼寻宝记》)
C.“同学们,拿出毅力来”!查老师鼓励道:“当然,我也很需要毅力”!(《选举**》)
D.过了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天边变得暗沉沉的;静止的空气中发散出火辣辣的热气。(《树林和草原》)【答案】D 【解析】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A项中,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B项中,鸭子后面的顿号应为逗号;C项中,两个感叹号应该放到引号内;D项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2016•江苏淮安】
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
“五四”青年节前夕,①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②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③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阵阵掌声。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第②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 【解析】“青春与责任”只是活动的主题,不是作品名,所以不能用书名号,只能用引号
第三篇:作文贵在“真”字
作文贵在 “真”字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个“真”字道出了做人的根本,教育的真谛。作文亦如做人,首先应讲究“真”字。
“真”是写作的基础、核心、生命,是最难能可贵的。鲁迅的名篇《社戏》的结尾一句,不知勾起了多少读者的神思遐想。“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这种对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搅动了我们心灵深处的积淀,激起了读者“人生经验通感”。《皇帝的新装》里,大家都说:“陛下的新衣真漂亮”,只有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他什么也没穿。”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孩子“天真”的声音来揭露这个骗局,实在太妙了!名家名篇之所以感染读者,经久不衰,无一不体现一个“真”字。写真人,写真事;吐真意,抒真情。
诚信乃立身之本,若将它转嫁到学生的作文,从中要求学生缘情而发,言之有物,不“为辞造情”,不“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迎合分数,不迎合他人的心理而胡编乱造,从而丧失作文的最基本的功能:作文是记录生活,再现生活,感悟生活的表现形式。因此,要让学生不失“本我”,做到“人文合一”的转变,我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写“真”人。可以写“我”,写与“我”有关的人:亲人、伙伴、朋友、老师等等。这些人每天生活在自己身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不在眼前也能清清楚楚浮现在脑海中。《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先生用白描的手法,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父亲拖着肥胖的身子,过铁道,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一系列情景,读来令人感动,使人流泪。父亲赤城的爱子之心儿子怎能忘怀!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文中就是通过动作细节生动真切地表现出来的,激发了人的联想,激起了读者的共鸣,感染了每位读者。只有写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有话可说,写得才会真实。也只有把自己熟悉的人写像了,才能把其他人自然而然的写活。
二、写“真”事。作文是反映我们鲜活生活的一扇窗口。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丰富的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事儿可以写学校里的、家里的、大街上的、菜场上的、医院里的等等。凡是学生生活中能听到的、看到的、碰到的、想到的,不论大小好坏,都可作为作文的素材。记得那年初二,一个学习懒散、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突然写了这样一篇习作:自己在无所事事中消磨时光,在迷茫困惑中游走,在束手无策中挣扎,很压抑,很痛苦。我的评语是:老师除了难受,没别的话可说了。你太需要帮助了,而老师几乎没做什么。在判分的时候,我顿住了,他的语句没有出彩之处,全篇大白话,结构稀疏凌乱,书写也是歪歪扭扭。我可以有充足的理由,毫不犹豫地给个三类以下的分数。可如果那样做的话,以后也许就再也看不到这样的肺腑之言了。我给了他一个高分,是因为真性情是怎么也无法“训练”出来的。之后,在不断的沟通中,他又说道:从没发现真的可以将老师当作朋友,从没发现从老师那得到的理解、支持对自己的影响会这样大„„如果这位学生当初写了一大通自己是如何听取老师的教育,如何下决心订目标、订计划,如何痛改前非,而将真实的自己深深隐藏,那么,文章或许更容易得高分,1
而自己却可能会在“真”面前迷失。我在保护学生那份忧郁、颓废的同时,相信他自己也很好地看待并珍藏了这份可贵的成长经历。写在脑海中搜索的亲身经历的事,比凭空捏造的事更能体现中心,流露真情。只有生活实在,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实在,才能感人,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找回真我。这样学生写本色化内容的文章,就会水到渠成!
三、说 “真”话。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一位学生曾在周记中大胆地写道:“一些70年代及以前的人表现的很排斥和讨厌周杰伦,因为他咬字不清?说唱太快?另类?还是因为他红?在这个丑闻不断的娱乐圈,还有谁值得我欣赏和喜欢? 我觉得理由是他的很多歌太有个性了,太高端了,有一种遗憾美……如果你不喜欢他,你不要污蔑他,请不要把艺人与政治扯上关系,试图影响我们听众。你们继续你们的批评,我们继续我们的喜爱。”对于这种直白与叛逆,我没有直接地下评语,而是将这个问题引入了课堂,在共同讨论之中,学生们学会了怎样看待明星。
这些凝结着真情实感的文字都是他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真实的智慧,相信也会是最有意义的书写。只有对生活的朴素真诚地热爱,对生活的深沉严肃地思考,对生活的内涵大胆地剖析,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想:当我们打开这扇窗户,带着真诚之心去注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真实美好的东西。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就是写生活中的实话,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实观察、真实体验、真实感悟,心中如何想,笔下就如何写。将生活中起初的话锤炼、加工,成为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常言道,诚信是立人之本。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之一。其实能否说真话,与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说真话对人生是一种责任,对作文则是一种要求。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为迎合而胡编乱造,这样的文章,缺少浓郁的生活气息,缺少鲜明的个性,缺少顽强的生命力,要激起读者的共鸣实在是难。培养学生诚实的道德品质,这是写真话的前提。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进生活,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现象作出自己真实的评价,坦露自己真实的心声,表现出最真的一面。将这种真实的话写进文章,学生的写作就不会一个腔调,就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向思维。言为心声,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达到真性情,真表达,我心思我事,我手写我口。
四、抒“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写出了真情实感的文章方能称得上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文贵于情”,孩子们有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自然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感受。萧乾在《枣核》一文中,用看似“实录”的笔法记叙谈话的经过,不加修饰,朴扑实实,把这位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深切感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作者直接让人物倾诉内心活动:“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象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这“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是对游子心境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永远系着故乡,“都如意”“都有了”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连的一串“想”直抒胸臆,情真意切,把故乡的形象再现的多么真切!这位美籍
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味诉说着对故乡的思恋,句句诉的是思乡之苦,怎能不感人!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写作情感,学生才会乐于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感染力.而这种真情实感的表露抒发,就是写作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写其所思,抒其所乐,要写出有真情的习作,就必须具备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能力,发展细腻丰富,健康向上的情感.”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感受社会前进的步伐,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唯此才能体现出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爱憎分明.胸中有真情,笔下才能生情.写作的表情达意,也是自我的心灵对话。所以,抒发情感要发自肺腑,发表看法要出自真实的认识。写作一旦过于功利,就容易失却自我,下笔往往言不由衷,为文造情。如果文章充满虚情假意,空话假话连篇,那不但是对别人的欺骗,也是对自己的欺骗。
由此可知,写作训练的“真”原则,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文风。文风不正,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新概念作文的倡导者提倡:真实、真切、真诚、真挚的去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说作文力求新,应讲究“真”。
第四篇:《有趣的标点符号》教学反思
网络活动课《有趣的标点符号》
教学设计体会
这节网络活动课经过说课和课堂教学的演练,已经初步成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有了一些体会。总的来说,在这节网络活动课中,展示了学生在教师巧妙点拨下自主训练的过程,在充满童真童趣的动画情景中,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了解了标点符号的特点和作用,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情感体验: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
本节课的教学,将标点符号的学习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创设一个童话般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巩固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使用了逗号、句号、问号、顿号、冒号、感叹号、双引号等标点符号,在网络环境的支撑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到了很好的发挥。
二、尊重个性差异: 《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到了个体的差异性。
例如:“感知标点符号”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观看相关的标点符号的介绍。实际教学中学生们更多的是在看“省略号”、“书名号”、“破折号”等,这说明这一个性化的设计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盲点学习的渴求。
再如:“妙用标点符号”这一环节中的“标点小诊所”,除了安排了三个错用标点的语段外,还安排了“请求帮助”一环节,课堂上,我们看到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做完练习后“请求帮助”,能力较弱的则选择不能确定答案时“请求帮助”,不管哪一种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脸上都洋溢的成功的微笑。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满足,得到成功,从而逐步达到乐学、会学和学会的目标。
三、发挥网络优势: 本节课的教学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练习和评价,教学活动的组织做到了点面结合,促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动手。
例如,在“妙用标点符号”的“标点小擂台”中,就是将标点符号的练习与网络游戏进行整合,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了电子统计图,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现场评价,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教学反馈中的中间环节,节约了教学时间,教学中我还根据电子统计图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所掌握的学习状况,组织本节课下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其乐融融,这一教学环节成为整个教学的高潮。
再如,在“妙用标点符号”的“小诊所”学习反馈中,我直接调出学生的作业,通过“学生演示”和“遥控辅导”很好地引导学生们进行了多元的、方便快捷的评价,发挥了以学为主的网络优势。
还如,在“链接标点符号”这一环节中,我又利用网络功能的强大优势,除了引导学生浏览本网页为他们提供的相关知识外,还引导他们通过网络登陆其他相关网站学习更多的标点符号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面有了最大限度的扩大。
四、整合多种元素: “整合”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就是调动了多种元素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标点符号的。
例如,将导入与动画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习的平台。在教学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用动画导入,将整个的学习过程整合成了一个童话般的氛围,让童话人物引领学生去学习标点。
有如,在“妙用标点”中,有一个环节是“标点小擂台”。这里就是将电脑中的闯关游戏与学生的“打标点”的练习进行了整合;另一个环节叫“标点巧妙用”,这里设计“标点符号真有趣”的句子,即是突出本课的主题,同时又是让学生懂得,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所表达就不同意思了,这就是标点符号的妙用。设计“你是个好学生”的句子,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进行妙用标点的练习,同时让学生互相夸一夸,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利用标点符号帮助我们交流,拓展了标点符号妙用的意义。这就是将友好交往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标点符号的认知进行了整合。此外,还有音乐的整合,在每一个学生练习的教学环节中,都在课件中配上了与联系的情绪相适应的音乐,有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的氛围,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一系列的设计都是在调动各种元素,进行巧妙的整合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中,由于我自己对信息技术的操作熟练程度还不够,有时在课堂上忘记使用监控系统帮助我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时由于操作错误,耽误了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希望我的不足能在专家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的修改,使之不断的完善。谢谢!
周文琴 08年4月
第五篇:《有趣的字》说课稿
七 年 级 美 术 课 说 课 材 料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字》,所选用的教材为初中美术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新声》的第一课《有趣的字》。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趣的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设计・应用”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本单元以设计制作板报为线索,以美术字设计、版面设计为主要内容。变体美术字应用广泛,实用价值高,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七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在小学美术课上接触过变体美术字,对美术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变体美术字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让学生欣赏、讨论、掌握变体美术字设计的一般变形方法。难点确定为:如何设计出生动、美观、富有创意的变体美术字。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等);
2.通过变体美术字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美术的能力。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变体美术字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乐于创作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展示法,以直观呈现变体美术字体,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欣赏实例——分析讨论—— 教师总结——操作实践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倒理性认识,最终由理性认识指导设计实践,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