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

时间:2019-05-13 13:2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

第一篇: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

附件:

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总则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此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肺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1 目的和依据

为指导、规范和加强全省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我省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能及时发现、明确诊断、积极救治和有效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特别是婴幼儿健康严重损害且达到本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

— 1 — 准的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1.3 工作原则

1.3.1 预防为主。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各地要大力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全社会防治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迅速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1.3.2 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将手足口病的预防、检测、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实行依法管理。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

1.3.3 分级负责。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例数、流行范围、扩散趋势和危害程度,对疫情实行分级管理,发生不同等级疫情时,分别由相对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1.3.4 加强合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教育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强化学校托幼机构晨检、消毒等防控工作,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手足口病在学校托幼机构发生与传播。要加强与宣传、公安、检疫、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沟通,合力做好疫情发布、控制等相关工作。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卫生行政部门

省内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疫情就命令。根据疫情等级,省及疫情发生地的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在建议同级人民政府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要迅速成立防控工作指挥小组。其职责是: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指挥、协调辖区内的防控工作;根据疫情控制工作的需要,组织实施各项防控措施;组织对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做

— 2 — 好手足口病防控的人员培训、应急物资储备和其他保障工作。

省卫生厅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挥小组,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长任副组长,厅办公室、疾控处、医政处、应急办、监督处、农卫处、社妇处、中医医政科教处、爱卫办等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指挥小组成员。

2.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辖区内疫情的收集、监测、报告、分析和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疫情信息,分析疫情趋势,提出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实验室检测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2.3 医疗机构

按照手足口病医疗救治的要求,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医疗救治的各项应急准备;及时收治手足口病患者,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组建医疗救治应急专业队伍,必要时支持其他地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协助做好疫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等工作。

2.4 卫生监督机构

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监督检查疾控、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报告、预检分诊、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依法加大对食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力度;加强对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疫情分级

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例数、流行范围、扩散趋势和危害程度,结合当前防控工作需要,将手足口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疫情(Ⅰ级)、重大疫情(Ⅱ级)、较大疫情(Ⅲ级)和一般疫情(Ⅳ级)四级。

3.1 特别重大疫情(Ⅰ级)

— 3 — 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确定。3.2 重大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为重大疫情(Ⅱ级):

(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500例以上;

(2)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出现5例以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3)省内有2个以上省辖市出现手足口病较大疫情(Ⅲ级)。3.3 较大疫情(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为较大疫情(Ⅲ级):

(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200例以上;

(2)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出现3例以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3)1个省辖市内有2个以上县(市、区)出现手足口病一般疫情(Ⅳ级)。

3.4 一般疫情(Ⅳ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为一般疫情(Ⅳ级):

(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周内发生手足口病100例以上;

(2)出现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上述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4 监测、预警与报告 4.1 监测

— 4 — 4.1.1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全省手足口病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地则按照《全省手足口病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

4.1.2 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口病的监测点医院(按疫情发生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监测点的设置),各监测点医院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在重点地区和高发季节,要加大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

其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选,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2 预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手足口病监测等有关信息,分析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发展趋势、特点及对公众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4.3 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中规定的病例定义进行病例的诊断。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的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并注明类别、型别,同时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局部地区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或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在2小时内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 5 — 5 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原则

当辖区内手足口病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由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重大疫情(Ⅱ级)、较大疫情(Ⅲ级)和一般疫情(Ⅳ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5.2 应急响应措施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同时通过加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5.2.1 加强病例的科学诊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和我厅下发的相关诊疗指南和诊治方案,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注意鉴别诊断,科学诊断手足口病,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要严格执行留观指征和住院指征,认真落实转诊制度、定点收治制度、病例筛选制度和分类救治原则,及早发现和救治危重并发症患者,防止出现死亡病例。对住院手足口病患者要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提高诊治水平,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5.2.2 严格疫情信息报告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病例要按照丙类传染病的管理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控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并保证审核的及时性。要保证每日上网浏览的次数,及时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审查、查重等订正工作,查重条件可按姓名、性别、现住址、病种及其它项目认真审核,保证网络直报数据的质量。

— 6 — 5.2.3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在病例个案调查时,要详细了解一般情况、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病就诊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监测结果、危险因素等情况。调查的同时,要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病例分布特点,时间、空间聚集性,病例就诊医院变化情况,病例就诊间隔的变化情况,发病趋势等。

要对聚集性病例和托幼机构首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逐一登记,并进行流调和密切观察。

5.2.4 规范标本采集检测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省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监测。发生本病流行时省疾控中心每周至少采集5~1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如有重症病例,应尽量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如有暴发疫情应采集部分病例的咽拭子、双份大便、双份血清和水疱液标本进行病原检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可采集脑脊液标本。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填写个案调查表。各种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等有关要求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5.2.5 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防止手足口病与其他常见病混合就诊,避免医源性感染。对危重病例按照《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要求,组织专家全力救治。

(2)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对于传染源要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

— 7 — 进行隔离,医院门诊和病房要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制度,重点加强儿科和感染科等科室门诊和病房的消毒,对患者粪便排泄物及其污物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要加强对门诊和病房的检查、指导,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及接触者人数,强化陪护和医护人员的洗手、消毒措施,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医院内感染。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乡(镇、社区)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疫点、疫区的消毒处理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3)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疫点、疫区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断传播途径,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和消毒处理,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盛排泄物的容器以及污染的场所等用含氯消毒剂、生石灰进行消毒;使用杀虫剂等方法杀蚊、蝇。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尤其对于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

(4)切实强化托幼机构和学校防控措施。在手足口病流行时,托幼机构要落实晨检制度,并对缺课者进行登记。教室和校舍等场所要落实通风、消毒制度,对玩具、用具等物品每日进行清洗消毒。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患有发热或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根据卫生部规定,凡托幼机构1周内在同1个班级发生2例以上(含2例)手足口病例,或出现1例重症/死亡病例时,应视托幼机构具体情况采取部分关闭或全部关闭2~3周,以防疫情扩散。

(5)完善各项诊疗纪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要详细、认真,尤其要详细登记患者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等,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

— 8 —(6)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肠道传染病防病知识宣传,告诫家长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不要与患病儿童接触;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经常洗手,特别是托幼机构课间要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全社会卫生防病意识和水平。

(7)加强卫生监督检查。各地要加强对餐饮业、食堂、生活饮用水的监督检查。餐饮业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格原料采购,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无凉菜间的餐饮单位不得制作凉菜。严格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保证洗刷消毒设施正常运转,确保餐具等公共用具的消毒效果。供水单位要严格按照制水工艺制水,加强饮水消毒,确保出厂水和末梢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单位要严格执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同时加强水质的监测。桶装水生产企业要加强日常性管理和水质监测。

督促疾控、医疗机构做好疫情报告和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对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应急响应终止及事后评估 6.1 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坚持“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疫情发生地区最后一例病例治愈后,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7天)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区终末消毒合格,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

— 9 — 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2 事后评估

疫情处置结束后,负责应急处置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疫情处置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疫情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患者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等,评估报告应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疫情发布与通报

按照“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原则和《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的规定,经卫生部授权,省卫生行政部门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及时向社会发布我省的手足口病疫情信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同时配合省宣传主管部门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保障措施 8.1 技术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救治、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手足口病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演练。

8.2 人员保障

8.2.1 成立手足口病防治专家组。其主要职责是:

(1)了解掌握国内外卫生应急处理技术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为公共卫生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咨询,对培训计划、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应急预案进行技术评估;

(2)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评估,预测其发生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和终

— 10 — 止应急响应的建议;

(3)对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和防控措施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调整和评估。

(4)参与手足口病疫情的事后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8.2.2 组建手足口病防治应急专业队伍。其主要职责是:

(1)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消杀、样本采集、健康教育等工作;(2)参与并指导手足口病患者的医疗救治、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3)监督指导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8.2.3 组织开展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防治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开展预防控制技术培训,提高疾控队伍的流调、采样、检测、监测、消毒和健康教育等疫情处置水平,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开展诊疗技术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知识的培训,使临床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尽快熟悉手足口病的诊疗技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8.3 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应对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的各类物资储备(包括诊断试剂、治疗药物、消杀药械,检测检验设备等)。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时,应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用应急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应得到及时补充,以确保应急所需。

8.4 经费保障

有关部门要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向政府争取,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消杀检测、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等应急处置的各项经费。

— 11 — 9 附则

本预案由省卫生厅组织制订,根据全省手足口病疫情形势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并按规定公布。

本预案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手足口病疫情及防控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传播渠道(全方位传播)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2.患者分泌物(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4.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以散居儿童发病占多数,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大多数肠道病毒71型(EV 71),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

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粘膜、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重疹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系列症状---重症手足口

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肺等重要器官

1、病毒性心肌炎 :四肢发凉,指发绀、心率增快,脉弱,血压下降。

2、无菌性脑膜炎 :嗜睡、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3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诊疗

一般病例(仅有皮疹或发热症状),对症处理,返家隔离休息,社区医生定期访视。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

死亡及重症病例(高热不退,出现肺炎、脑炎、心衰、呼吸衰竭等症状),及时报告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同时做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时采集标本送检。

预防原则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妥善处理粪便,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第三篇: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出疹发热为主要特点的急性传染病,为控制疫情发生与蔓延,除低发病率,切实保护广大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1、依据和目的

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障公民特别是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

3、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安民辖区内发生手足口病(EV71)的应急处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大幅度降低发病率。

三、组织体系和职责

1、成立手足口病(EV71)防治领导组、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 组 长:朴青春 副组长:具雪花 马丹

成 员:李花 朴玉花 严今顺 许红梅 赵婉君

四、疫情监测和报告

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传真报告。

五、应急响应和终止

发现首例和集中发病疫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六、处置措施

1、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严格管理传染源。

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

3、完善诊治程序,健全门诊住院日志。

4、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

5、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龙井市安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月

第四篇:卢村乡中心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预案

卢村乡中心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我乡小学、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全乡小学各校、园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全体教职工、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广教办〔2009〕95号、广教办〔2009〕113号、广教办〔2009〕123号文件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三)运用范围 全乡小学、幼儿园。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管理与检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与卫生部门联系,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手足口病疫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各校、幼儿园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实行分级管理,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本单位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三、工作职责

(一)乡中心小学

乡中心小学成立卢村乡中心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工作领导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黄兴发

副组长:王晓光 刘峰

成员:陈以群 马良 曾庆安 任开智 龚传志 任开晖 胡良峰 汪忠彪 唐玉玲 周立新 胡连斌 唐汝义 林兴岳

乡中心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领导组负责启动本预案,具体职责为:

1、检查、汇总和收集学校预防手足口病疫情的信息和防治工作情况,分析、研究防治工作形势,提出防治手足口病疫情的对策,组织各校、园开展防控工作。

2、切实加强对各校、园预防手足口病疫情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指导、落实并督查各校、园防治手足口病疫情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

3、定期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疫情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总结和推广预防手足口病疫情的经验和做法。

4、启动三线报告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组长立即向教育局、卫生局、乡政府报告,并配合做好送治、治疗工作。

(二)各校、园职责

成立由校长、园长负责的本单位手足口病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制订本单位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疫情防控责任制,检查督促本单位各部门防控措施的落实。对现有的相关物质和设备配备情况进行一次清点,及时补充配备,并在乡中心小学和卫生部门指导下,认真落实好相关的防控措施。

3、按照“客观、科学、准确”的原则,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向学生及家长做好手足口病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校园稳定。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普及科学防范知识。通过适当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流感、发烧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及时让学校了解掌握情况。

4、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手足口病相似症状的学生,及时带领或通知家长带领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6、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室等重点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要落实专人负责宿舍、教室等重点场所的通风工作,保证空气流通。

7、在必要的情况下及时向乡中心小学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防控手足口病疫情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晨检、午检制度及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教职工的缺勤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及时了解病因,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和上报工作。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及时收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手足口病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手足口病疫情报告

1、发现手足口病疫情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中心小学将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程序,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病例时,各校、园领导小组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中心小学领导组报告,中心小学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同时向乡政府、县教育局报告。

3、各校、园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手足口病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该校、园领导及当事人责任。

4、建立手足口病疫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权和义务向学校报告手足口病疫情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不履行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五、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响应

(一)、三级响应:学校未发现手足口病疫情(在全乡小学、幼儿园未发现手足口病疑似或确诊病例)。

1、启动“晨检”(由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在每日学生到校时及时开展)、“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加强疫情防控报告。(每日晨检后由各校校长、园长统计后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乡中心小学校长室、本部由班主任统计后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当日行政值日,再由行政值日将全乡情况报告领导组)

2、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

3、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生活部的卫生管理及通风和消毒。

4、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家长信等形式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和手足口病的防护知识的宣教活动。

(二)二级响应: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在学校内发现手足口病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手足口病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

1、立即启动“晨检”、“午检”(由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在每日午餐后及时开展)、“住校生夜检”(由生活指导完成,生活部负责人负责统计上报)、“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防控报告。(每日各项检查后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乡中心小学当日行政值日,周六、周日直接报告组长)

2、配合卫生部门对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和与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多接触人群做好隔离、医学观察、送检等相关工作。

3、要做好对发热病人及高危人群的追踪管理工作。

4、及时做好教室、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消毒工作。

5、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须的防护措施。

6、做好健康人群的宣教工作,保证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7、疫情严重时,中心小学将报请政府批准后,对出现病例的幼儿园实施全园停课7天(或7天以上)的措施。配合卫生部门加强放假儿童的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每日报告全园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8、各小学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9、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中心小学将报请政府批准,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10、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一级响应: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第一类情况,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

第二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手足口病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第三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手足口病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学校流行,指在14天内,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手足口病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1.学校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2.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3.根据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学校采取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全乡小学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4、停课前,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停课后,学校检查、追踪、报告制度仍然继续进行

5、停课后,各校、园要全面掌控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6、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因手足口病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

7、复课后,各校、园仍保持应急一级响应状态,直至通知解除应急响应。

8、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六、保障措施

乡中心小学和各校、园应适当安排经费预算用于手足口病疫情的宣传及防治工作,确保处理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七、责任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手足口病疫情大面积爆发者,乡中心小学将报请教育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卢村乡中心小学 2010年4月1日

第五篇: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的现状,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保障全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王小飞(园 长)副组长:宋文怡(后勤主任)组 员:各主班教师 职责分工:

王小飞:负责全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宋文怡:负责全园手足口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与调度工作。邵振雨:负责全园手足口病的具体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全园教职员工的专题培训,向家长下发《紧急行动起来,预防手口足病》等宣传材料,并通过幼儿园宣传栏、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3.加强晨午间检查工作

幼儿早晨和中午入园期间,做好孩子的晨午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可疑病症,立即劝其家长带领孩子到正规医院确诊。实行“一天两检”制度,必要时对个别幼儿再增加检查次数。每天晨午检领导和班主任值班,协助做好家长解释工作。4.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幼儿园每天由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教室地面、窗框、茶杯架、门把、厕所等处漂白液拭擦消毒,可下水玩具用84消毒液浸泡,茶具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如图书等置于日光下暴晒,流行期间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和时间。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教室、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6.做好防范措施

带领幼儿多进行户外活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能力。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教育幼儿平衡膳食营养,多提供蔬菜和瓜果,膳食做到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7.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

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利用图片、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8.控制集体活动

尽量减少和控制班级之间串班、联谊活动。对有患儿班级进行活动、场所限定,避免到附属用房等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9.启动应急预案

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通知家长或由教师负责带到医院就诊。10.严格进行患儿管理

患病幼儿至少在家休息七天,病愈返园,在班主任检查确系正常后进入幼儿园。

11.实行日报告制度

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行日报告制度,“分层管理,及时落实”。教师每天了解缺席幼儿情况,发现病情及时与医院联系,上课教师发现可疑病情及时向领导或班主任汇报,由领导或班主任汇报学校安全员,汇总后向上级汇报

下载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5篇材料)

    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确保安全﹑工作的全面到位,马河实验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立即进行落实,具体工作如下: 一﹑领导小组 组长:林万冰副组长 :陈文华 成员:赵大海阮......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的现状,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保障全园......

    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范文大全]

    xxxxxx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出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对象五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可以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

    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及领导小组

    蒙城县河沟医院 2014年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 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防控工作。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

    爱心幼儿园手足口防控应急预案

    爱心幼儿园手足口防控应急预案 为保障全园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我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到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在园输入、传播、蔓延,维护正......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中心校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出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 性传染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

    手足口病防控预案

    手足口病防控预案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牛玉奇(校长) 副组长:侯社民(书记) 组员:李社民(副校长) 杨志英(副教导) 张亚敏(卫生室负责人) 二、工作原则 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