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描写雾的语句和文章
写雾的好词好句
雾,笼罩着大地,给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层薄纱。只见马路上有一对对淡黄色的移动的光球,那是奔向祖国各地的列车启动的信号。
太阳升到半空中了,雾慢慢变薄、变薄,终于消失了。
大地上出现了原来的景象,更清晰,更美了。
早晨的天空中布满了浓雾。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村庄。那白茫茫的大雾像一块巨大的纱罩,把大地上的一切全部都笼罩住了。雾在微风的吹拂下缓缓翻腾,像大海的波浪,又像冰山上的雪峰,使人飘然欲仙。
雾飘到了大街上,大街上云雾弥漫。我仔细观察着,天和地好象被一顶巨大的纱帐笼罩着。这时,大街上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片。
整个校园和楼房都像是披上了白纱,似乎是一位羞涩的新娘,不愿被别人看清。一阵轻风吹来,白纱随风飘舞,雾又变得能歌善舞了。我正想欣赏它婆娑的舞姿,但怎么也看不清。因为眼前好像隔了一层磨砂玻璃,模模糊糊的。
在半路上,一轮红日从东方徐徐升起,浓雾像棉絮一样被一层层撕去,渐渐的变成了一层细纱,远处的景物开始朦朦胧胧地出现了;抬头向上看,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晶莹耀眼,好美的画面呀!
写雾的文章
早晨,白茫茫的一片大雾,好象天上的云来到了人间,覆盖了整个世界.
远处的树、楼房都望不见了,近处的人、车辆也看不清楚,但却能听到人的说话声、脚步声、还有悦耳的车铃声。阿姨在雾中小心翼翼地骑着自行车,好象天上的仙女下凡;叔叔骑着摩托车从雾中穿过,好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腾云驾雾,一晃就消失了。
雾像一个化妆师,给人们化了妆。人们的头发白了,眉毛白了,胡子也白了,像圣诞老人一样。雾落到了我的脸上,感觉湿漉漉的,非常凉爽,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有一天的精力学习。
雾虽然没有大雪的壮观,没有春雨的缠绵,但它以自己牛乳般洁白的本色,装饰着我们美丽的城市。感谢大雾给我们带来一天的好心情,我喜欢大雾。
第二篇:描写雾的文章范文
迷雾
每年冬天的第一场浓雾,是记忆最深刻的地方,秋声散尽、白露初临,雾就在极度蓊郁之际怡然的拥覆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丰收静寂的大地,都在她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的找到了归宿;紧接着,用她洁白无私的拥抱,把整个宇宙也点染上含蓄淡雅的初冬神韵。
清晨,玻璃窗上残留着水珠滚落的痕迹。轻倚围栏,望向这没有止境的雾海,视线被完全包裹,泛不起一丝的涟漪,忘掉了那些还有边缘的形体,那些好像入睡时听到的声音,即使不熟稔油画水彩的我,也能亲切感受到这铺展在眼前的大自然的真髓。
一个人即使像荒草一样枯败,在这雾海里他的内心依然是湿润的。临风而立,在天地浩宇之间,追想错落的村庄与清澈的溪流还有忙碌的人们。这迷蒙的雾啊,模糊了我的视线,阔别一年的乡愁像那麻木而沉醉的疼痛,罂粟一样盛开,因了寒气的侵袭,遂变得更加剧烈。重庆的雾是那样稠密,令人窒息、令人陶醉,亦如婴儿对襁褓的眷恋;长沙的雾少了些许沉重的压迫,多了一份水乳交融的可爱。曾经想一探究竟这天地间浓烈的雾啊,如何在一夜之间,铺满整个大地。当人们在安静的梦中,薄薄的雾气就一层一层从山顶降临,含着山林的气息,重重叠叠铺展在广袤的大地上;湘江平原上的雾啊,是如何积淀这冬季的精灵,我想这一定是江水升腾的氤氲真气,为世界留存的人间仙境。
校园的花坛里有一段光滑的石板路,在雾气里湿漉漉,显得尤为可爱。向着大雾深处走去,路和景物在脚下延伸,回头望却又白茫茫
一片。漫步走向那翠绿似青绒地毯的操场,覆盖着一层洁白薄膜,犹如处子肌肤吹弹可破,深深浅浅的脚印像神奇的韵笔在洁白的宣纸上点开了柔婉的水彩,熨帖着大地。此时此刻,仿佛置身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孤独宁静紧紧包围,天地间悠悠然然只影随行。在这一刻心是属于雾的,被晶莹的晨露透射无余,清凉、甘甜,轻轻妩媚着我皱着起伏的灵魂。
温煦的阳光犹如针尖麦芒,穿透层层阻隔,照耀这迷雾更加朦胧,薄薄的雾气遂开始在她陡峭的屋脊上缓慢流动,像蓬莱仙气,像细水波纹,从高到低,由浓到稀;最后这彻夜凝聚的迷雾成片成片消散在大地上,凋零的思绪也随即回到充满阳光的世界。
第三篇:环境描写专题文章范文
环境描写专题文章
作文中的环境描写及其误区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写人和叙事的一种辅助手段;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写好人和事,以深化主题。环境描写写得好与否,对一篇作文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作文中一般是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事件发生的背景,展现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等。综合起来看,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效果和作用:
一、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活动的场所和周围的景物,通过描写寓意于景,景中有意,起到衬托人物的精神风貌的作用。如李键吾在《雨中登泰山》中对泰山特有的风貌的描写,反映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登攀、前进的情怀。
二、能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茅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思想和行动。”在作文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还可以达到“辞以情发,寓情于景”的目的。如鲁迅小说《祝福》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交叉进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步入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环境描写不真实、不典型。在作文中尤其是社会环境描写若不典型,就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正象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所说:“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围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那样典型了。”恩格斯还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环境描写要真实,要典型,才能“创造”人,才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感情的人。
误区之二:环境描写详略不当,喧宾夺主。要知道环境描写是写作的一种辅助手法,描写得过多、过滥,势必“意外伤害”主题。茅盾曾批评过某些青年作者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法:“有些作品,开头写了几百字的„外景‟,而后写到室内的人物,展开故事;这一段„外景‟与室内发生的故事不相关联。因此,„外景‟的描写成为赘瘤。”(《关于艺术的技巧》)
误区之三: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渗透到环境描写之中。描写环境的目的是刻画人物,通过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不要把描写当成一贴膏药硬往文章中贴,或当成一种装饰品,去从形式上美化文章。只有在描写中融进真情实感,敞开肺腑于直陈,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凡是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鲁迅先生笔下的社会环境描写可谓炉火纯青。但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在那些笔锋犀利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包含着的那满腔激情,真正体现出一个爱国主义文艺战士的襟怀。
(原载山西师院《作文周刊》2002年9月26日)环境描写开篇式
环境顾名思义,包括学校、家庭、街道、商店、集市等与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地方。在记叙文中,以环境开篇,能够给所记叙的人或事设置一个“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的艺术效果。
环境描写开篇,不应该是单纯的“景物罗列”或不加选择的描写,应力求在环境中展现一个完整的、特征鲜明的场面。如描写集市,应突出它的繁华;描写公园,应衬托它的优美;描写学校,应表现它的安静;而这些特征,均要通过人物的动态活动表现出来。因此,以环境描写开篇,环境是次要的,甚至可以只作简单的介绍;人物的活动是主要的,反映的状况是主要的。
场面描写,可以写多个人的活动,如运动场上;也可以是一个人的特写,如书房夜读。要注意在描写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还可以加入对话、感受等,以渲染,以渲染气氛。总之,环境描写开篇的语言一定要简洁分明或精美含蓄。
另外,开篇描写无论是简练还是丰蕴,都要紧紧围绕所要表达的主题,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下面是一些环境描写开篇的例子,供你参考:
全校大会
这天,天空格外晴朗,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微风习习,送来一阵清新的凉意。校园内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旗帜,身穿整齐校服、佩戴着鲜艳红领巾和崭新的校徽的少先队员们已经整齐地排好队等待大会的开始。
评点:好天好心情,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静静的教室
教室里静静的,连掉一根针似乎都听得见。45双眼睛也同样静静地注视着新来的老师,等着他的“开场白”。
评点:寂静的环境,犹如一部电影中底蕴丰富的特写镜头。
马路市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家楼下的那条马路变成了喧闹的集贸市场。不宽的马路上摆满了三轮车、货架,有卖蔬菜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肉食的,每到上、下班的高峰时期,这里就挤成了一锅粥,叫卖声、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着实让人头疼。
评点:开篇重点描写了“市场”的混乱,为下文的“治理”作了铺垫。
场面,环境,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是指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一种方法,比如在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节选为课文时名为《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描写暴雨在烈日酷暑中突然来临时,街面 上“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惶失措”的场景:
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 奔。又一阵风。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 柳枝随风狂舞。
场面描写在中学阶段的记叙文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写“主题班会”,写“植树”等劳动 场面,写“运动会”、“足球赛”等竞赛场面等,都离不开准确、生动的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那些与人物发生直接联系的客观存在的描写。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人与环 境是紧密相联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 色》中的环境描写。
对于中学生来讲,学习环境描写时应注意的是“简”。只有作到“简”,抓住“直接”关联 这个特点,才能使环境描写不偏离中心,不脱离人物,不节外生枝。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 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如《在烈日和暴雨下》描写车 夫们为了生计在烈日下遭受的煎熬时写道:“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跟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 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还有,在描写祥子在暴雨中拉车挣命,而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 板也没多给。”这些细节把祥子所处的时代写活了。再如李冠军的《迟归》:
夜,林荫路睡了。
在熟睡的林荫路上,忽然传来了笑语,一群从郊区农村劳动回来的女孩子,愉快地走在月光 和树影里。她们兴奋地谈论着今天下乡的见闻,谈论着同学们干得多么欢快,谈论着当她们 整装回校时,她们这群“小演员”怎样受到意外的邀请,和农民们一起在晚风吹拂的田野边 愉快地歌舞;她们谈论着乡下的晚会,埋怨着自己的歌还唱得不够好;她们快活地回忆着白 发的老爷爷在看滑稽节目时怎样大笑得流出眼泪,而慈爱的老奶奶却一个劲地让她们吃新鲜 的水萝卜……
她们兴奋地说着、笑着,走在五月的林荫路上。她们友好地挽成一排,用脚步在石板路上叩 打着清朗的节奏。林荫路和高爽的夜空似乎都在含着微笑屏息倾听,倾听着这些欢畅的美丽 的声音……
她们走着,很快地走近了学校。校园里静静的,在高大的洋槐树和教室楼宿舍楼间,弥漫着 轻薄的烟雾。女孩子们放轻了脚步,谈话声也静了下来。当她们默默地站在校门口时,才意 识到回来得太晚了。看门的老工友该已经睡熟了吧。他们几次举起手来想叩打门环,但是手 却停下来了,怎么能惊醒一位辛勤的老人的睡眠呢!她们想起他那常常发红的眼睛,想到今 天早晨出发时,他幽默的警告:谁的手上要不带回点劳动的纪念,就别进来……她们想着,在有月亮照着的校门口迟疑地踱着步,不知谁轻轻叹了口气,低低地自语:“唉,我们回来 得太晚了。”
随着话音,校门突然“咿呀”一声开了,露出老工友斑白的头发来。他揉了揉眼睛,轻轻笑 了一下,慈爱地说:“快点进来吧,傻姑娘,别净在那数星星了,夜深风凉。……”女孩子 们互相望了一望,静静地走过他的身边,每双眼睛都充满了感激。老人发窘地揉着眼,不知 为什么轻轻地说:“今晚,睡不好,出来看看,看看月亮……”
……门锁好了,姑娘们默默站成一排,黑暗中压低了感激的声音,轻轻说了一句:“谢谢您,……”
“谢谢您,谢谢您,……”——女孩子们走进了校园的幽暗深处。她们将要带着感谢和激动 进入快乐的梦乡。然而老人却默默地站在院落里,目光深沉地望着五月的夜空。
呵,这老人的心,当真喜爱这奶黄色的月亮?……
这段文字中有许多细节,如“老工友揉眼睛”的细节,深刻表现了老工友对学生的爱及关怀。
环境描写指导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常常有描写环境的段落,如《三味书屋》中描写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飞夺沪定桥》中描写沪定桥地势的险要;《开国大典》一课具体地描写了大安门广场等等。读了描写环境的段落,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环境中。课文里描写环境的段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形象具体地描写环境,并且与写人记事相结合,能够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渲染气氛,对表现中心起一定的深化作用。
那么,怎样描写环境呢?描写环境要注意两点:
一、选好观察点,按照观察顺序写。
为了把一个环境写得清楚、明白,首先要选好一个观察点,然后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最后再按照观察顺序写出来。观察点,是指我们站在什么地方看环境。我们选择的观察点不同,观察环境的顺序也不一样。因此,写好一个环境,选好观察点是十分重要的。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我们的教室
请看,教室里面多么整洁。桌子、凳子横竖都成直线,玻璃通明透亮,地面干干净净。讲台边还摆了几盆不知名的花,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花香,朵朵花儿张开笑脸,好像欢迎您呀!
您看,教室正前上方贴了“诚实、勇敢、活泼、团结”八个鲜红的大字,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有的作风。字下面的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教室的左前角有两个图书箱,一个绿色的,一个红色的。图书箱里有一百多本书。每天中午这里就围满了“书迷”,成了教室里最热闹的地方。左边墙上的玻璃窗之间挂了两条条幅。一幅写着高尔基的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幅写着鲁迅的话:“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黑色的字体配上梨黄色的底子,嵌上粉红色的边,淡雅而又庄重。右边墙上贴了三张“五讲四美”宣传画。其中一幅画了一个戴中队委标志的女同学,在爬山途中把自己的一壶水让给一位汗流满面的男同学喝。她的心灵多美啊!后面墙上的大墙报有三米长,一米半宽,上面贴着“墙报”两个立体美术字。墙报两侧有一副对联,黄底红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墙报里有“红领巾园地”“作业选优”“小画家”三个专栏。在“红领巾园地”里有队委分工表、轮流值日表和各小队的决心书、好人好事表扬稿。还有列宁、毛主席、杜甫、莎士比亚、雷锋等古今中外名人的语录。“作文选优”栏里有优秀的作文、同学们的书法练习。
您一定为我们有这样的学习环境而感到高兴吧。
读了这篇作文以后,我们会感到这间教室多么整洁,多么宽敞呀!教室里的布置有序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历历在目,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写的好,是由于小作者选好了观察点,按照顺序观察和叙述的结果。
那么,小作者是怎样选择观察点,有序观察的呢?从第二自然段“教室正前方”一句来看,小作者是从教室后面作为固定的观察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叙述的。它观察和记叙的顺序是先观察教室前面的鲜红的大字——再观察教室左面的图书箱和条幅——接着观察教室右边的宣传画——最后观察教室后面的板报。观察顺序清晰,叙述层次分明。
从观察的顺序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在叙述每一部分时,又按位置依次描写。如写教室前方,是按从上写“标语”到下面写“黑板”,写教室后面是从“板报”外面写到“板报”里面。大顺序中有小层次,句句相连,环环相扣,使得文章有条有理。
由这篇作文的观察顺序中,我们可以知道,凡描写一个环境一定要确定好观察顺序,或从远及近,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按照观察顺序叙述,这是描写环境的关键。
二、要抓住重点,描写环境的特征。
描写一处环境,是不是把看到的都写出来呢?不是的。如果事无巨细地叙述,就会使文章累赘、啰嗦。描写一处环境应该抓住它的特征写。我们说的特征,是一处环境独有的地方,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只有选择重点,抓住特征,才能把这个环境中的特色写出来。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我家的阳台
我家的阳台正朝南方,虽然只有两平方米左右,但却给了我许多乐趣,我很喜欢它。
阳台的左面是几盆南方常见的花卉:清香扑鼻的含笑,文雅大方的文竹,枝叶茂盛的米兰。有这些花卉在身边做伴,你会觉得空气是那么清新,四周是那么宁静。这时,即使马路上车马喧闹,你也似乎感觉不到了。
阳台的右边是两只小鸡安身之处,鸡笼上面还搁着一个金鱼缸,几条小金鱼就悠闲地生活在这里。
最妙的是栏杆拐角处的那盆盆景。看!泥土上长满了青苔和小草,毛茸茸的,两只瓷器做的小山羊被放在“草地”上。盆的左边,一棵小小的“古树”拔地而起,长不到三寸就弯向右边,树干苍劲有力,叶子不多,却很有生气。“古树”旁边,有两座小石山,刀剪斧削般耸立着,两座山之间的峭壁上,还架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桥。“古树”、石山、小桥、草地,还有两只小山羊,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天地。怪不得人们把盆景称为“有生命的画,没声音的诗”。
小阳台还是我活动的小场所呢!每当我读书写字感到累了,便到阳台上望望,让脑子和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夏天太闷热了,就到阳台吹吹风,凉快凉快,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清早,我在这里做操,晚间在这里欣赏都市的万家灯火,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我家的小阳台给了我这样多的乐趣,你说,我能不喜欢它吗?
这篇作文按照“左面”和“右面”的顺序,描写“我”家小阳台的陈设。但是小作者并没有把所看到的景物一一描述,对“左面”的花卉,“右面”的小鸟用几笔带过。对“栏杆拐角处”的盆景,却浓墨重笔地描写。写小草是“毛茸茸的”,盆左边的“古树”是“拔地而起”,树干“苍劲有力”,“小石山”是“刀剪斧削般耸立”着,那“小巧玲珑”的“石桥”又是那么惹人喜爱。每一处景物都写出了它的大小、颜色、样子和特点,各处景物的组合构成了“美妙”的盆景。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知道:描写一个环境,一定要抓住重点,仔细观察,细致描写。
描写一个环境还应当注意:
1.准确使用方位词。
为了把一个环境中的陈设说明白,要准确地使用表示方位的词。如:上、下、左、右、东、西、南、北、远、近、里、外,等等。
2.观察点可以变换。
观察一个环境,可以固定一处看,即定点观察;也可以移动脚步看,即动点观察。如果观察点变了,叙述的顺序也变了。
3.重点陈设细致写。
描写环境也要有详有略,不要记“流水账”,把看到的一些陈设、设施和景物,经过认真选择,确定重点详细写。详细写,就是要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具体地描写。
环境描写专题-学法指导 环境描写专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五、可贯穿全文,出现在文首、文中或文末,形成线索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和“等到岸上炊烟四起……”(《鸬鹚》)这些环境描写或侧面写鸬鹚的动态,或表明时间,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怎样把景物写“活”? 1.拟人法 例:“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里描写兴安岭,作者就采用了拟人手法,把兴安岭当作人来写。这样就把兴安岭写“活”了。2.比喻法 例:“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作者在这一段描写中,把桂林山水的美景比作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就把那里的山水写“活”了。3.摹声法 例:“一阵狂风吹过,大树像跑步似的弯下了腰,发出呜呜的哭声。” 这个句子作者采用了摹声的手法,把风中摇摆不定的大树写“活”了。4.夸张法 例:“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描写梅雨亭,作者主要采用了夸张手法,把它的高度也写“活”了。5.衬托法 例:“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这里作者采用衬托的手法,画家笔下的绿是无穷的,“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绿颜色来”,可见林海有多少种绿了,这样就把林海的绿写“活”了。以上几种方法都是为了让静止的景物动起来,使描写的景物形象生动,以吸引读者。同学们作文时,不妨模仿着练习使用。可以使用单一的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用这样的方法次数多了,熟练了,你描写的景物就会“活”起来了。
片断训练:
又是一个家长接待日,下了第四课,你走在去食堂的路上,一定有许多感慨。请你就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写一个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并说明你想烘托什么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句选录(月亮)
★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 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怎样观察和描写环境
同学们作文,不论记事还是写人,总离不开要描写环境。因为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发生。因此,要写好记叙文,必须学会写好“环境”。
同学们在作文中经常碰到要描写的是周围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怎样描写环境呢?一是要抓住环境的特点。如下面的例段:“走过围墙旁,一阵歌声吸引了我。这里曾经是我读过书的学校,我的四年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那个校园就是我以前经常活动的场地。操场两端的沙坑是我记忆最深的地方,我不知在这里练过多少次跳高、跳远,一次比一次跳得高,一次比一次跳得远。沙坑边那两棵粗壮的小树,就是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栽种的。排列在操场南面的双、单杠依然还在,当年它令我生畏,如今在我面前它们仿佛变矮了!校门口的画廊里又换上了新的图片,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红领巾。掩映在树丛中的教学大楼被粉刷一新,五星红旗正飘扬在它的上空……” 这里描写的是一个学校环境,小作者抓住他印象最深的沙坑、小树、单、双杠、画廊、教学大楼等学校环境的描写。把校园生活的回忆与学校环境的描写紧密结合,情景交融。如果不抓住学校环境的特点,就与写“公园景色”、“旅游胜地”没有什么区别了。
描写环境也和写景状物一样,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或从东、南、西、北;或从前、后、左、右;或由近及远,或从上至下。按什么顺序好呢?这可以随自己的观察点和观察顺序而定。如下面例段:“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两侧,如同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几十幢大厦,给这古城增添了现代的崭新气派;向东望去,那工业区高耸的烟囱,正吐着乳白色的轻烟,阳光里,更显得柔和而透明;向西远望,那琼岛上的白塔,经历了地球震动的一次小小劫难,又昂首蓝天,而且素洁如玉了;再回身向北看去,那横卧天际的燕山余脉,蓝蒙蒙的,就像这古城的一条屏障……” 这里是对一座古城环境的描写。作者站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亭台 上,结合移动的观察顺序――南、东、西、北四个方向观察古城环境,根据观察顺序具体而清楚地描绘出了古城全貌的特色。
第四篇:描写四季 文章
1、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啊,迎春花在细雨中羞涩地开了,柳枝也发出了一排排的嫩芽,就如那一排排的卫兵在枝头摇曳着身姿,任春风拂动,任春雨沐浴,我自坚守岗位。
初春的第一场雨啊,是你带来了春的气息,是你带来了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是你使得杨柳风吹面而不寒,是你使得桃花能够灼灼而开,天街草色需遥看。
多少文人骚客在春雨中漫步,多少诗词歌赋在春雨的沐浴里诞生,春雨是新生之水。看,江南草已长,北地燕在飞,片片生机在春雨的怀抱里起舞。
2、夏日
大阳像一个大火球。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转圈,它报告:好消息,就要下雨,就要下雨。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下了一阵儿,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天边挂起晚霞。湖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过桥的小朋友。啊,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3、秋天
我独自坐在草地上,梧桐叶子开始簌簌地落着,簌簌地落着,把许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进我的心里来了。我忽然迷乱起来,小小的心灵简直不能承受这种兴奋。我就那样迷乱地捡起一片落叶。叶子是黄褐色的,弯曲的,像一只载着梦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长期着两粒美丽的梧桐子。每起一阵风我就在落叶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我似乎听到遥远的西风,以及风里簌簌的落叶。看见那些载着梦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种子的希望里。
4、冬雪
亮晶晶的小雪花满天开放,洁白的小花飘啊飘啊!小雪花给云杉穿上雪白的大衣,云杉暖暖的;小雪花给麦苗盖上雪白的被子,麦苗暖暖的。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啦,想吹落雪大衣,想吹跑雪被子。北风去吹雪大衣,却吹响了一串悦耳的铃声。咦,是小雪花把铃铛挂在云杉上了?哦,不,不,是云杉的雪大衣结了一层冰花,风儿一吹,丁零、丁零„„北风去吹雪被子,却滑了一大跤,一滑滑到天边边,北风回头一看:“嗬,好大的雪被子,我可吹不动!”雪被下,小麦苗正在做快乐的梦。
第五篇:理论文章精彩语句50句
理论文章常用精彩语句50句
1、三个“心”:增强责任心,激发事业心,保持进取心。
2、四个“许多”:改革、建设、发展任务非常繁重,许多矛盾需要化解,许多结构需要调整,许多关系需要理顺,许多工作需要统筹。
3、三个“不”:思想不“决堤”,道德不“出格”,行为不“触电”。
4、四个“常”: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份之想。
5、三个“不”:不为困难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美色所诱,不为名利所惑。
6、五个“统一”:知与行统一,学与用统一,说与做统一,表与里统一,律人与律己统一。
7、六个“不以”:不以私人感情分亲疏,不以个人好恶分彼此,不以是否听话分厚薄,不以家境贫富分远近,不以先进后进分高低,不以阅历深浅分是非。
8、四个“面对”:面对成绩不松懈,面对挫折不动摇,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失败不气馁。
9、两个“不能”:气不能过盛,盛气就会凌人,就独断霸道;心不能过满,心满就会意足,就难有上进。
10、四个“或”:或好大喜功,贪图虚名,今天一个“大思路”,明天一个“大手笔”,热衷于搞华而不实、劳命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重“显绩”,轻“隐绩”,只愿意在“出彩”的事情上下功夫,不愿意在那些难以“叫响”的工作上用力气,甚至“抓了一点,荒了一片”;或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只图任内“脸上有光”,不管任后“倒台塌方”,以致造成“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后遗症。
11、三个“不”:困难面前不低头,挫折面前不退缩,艰险面前不回避。
12、“三躁”:性格急躁,脾气暴躁,做事毛躁。
13、“三实”:思想求实、作风务实、工作落实。
14、三个“不怕”:勇于正视问题,认真解剖自己,做到查摆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听取意见不怕“刺”。
15、“四心”:为家事分心,为难事挠心,为后路忧心,工作怎能尽心?
16、“四处”:看到别人长处,体谅别人难处,宽容别人短处,多想别人好处。
17、“五实”:到实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18、三个“把握不住”:思想政治上把握住方向,权力使用上把握住原则,生活修养上把握住小节。
19、“三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不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劳命伤财的“形象工程”,以光明磊落的态度抓工程、干事业,让上级感到忠诚可信,同级感到诚实可敬,下级感到和蔼可亲。
20、“四不”:抓好工作落实,做到时间不挤占、内容不减少、程序不漏项、标准不降低。
21、“三种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先进事迹熏陶自己,以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以肩负重任鞭策自己,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22、四个“一个样”:修于内而形于外,修于心而笃于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行知统一,始终做到表态与心态一个样,对上与对下一个样,人前与人后一个样,当官前与当官后一个样。
23、“三个突破”:在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上寻求突破;在创新机制、用足政策上寻求突破;在求真务实、转变作风上寻求突破。
24、“三不”:不图安逸常思进取,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不计得失敢于负责。
※“三不”:不让灯红酒绿消弥自己的斗志,不让和平景象麻痹自己的神经,不让引来客往分散自己的精力。
25、“三前”:补牢于亡羊前,送炭于下雪前,长智于吃堑前。
26、“四不”:政治上相互信任不猜疑,思想上经常交流不隔膜,工作中互相支持不拆台,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冷漠。
27、“三按”:领导干部下基层,前呼后拥,走马观花,按规定的路线视察,按划定的圈子接触,按写定的稿子讲话。
28、“三多”:眼睛多往下看,步子多往下迈,身子多往下扑。
29、“三清”:廓清思想迷雾,辩清是非曲直,划清荣辱界限,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30、“三要”:提高能力素质,贵在勤于学习,重在勇于实践。要在学习钻研中打开新视野、树立新观念;要在调查研究中认清新特点、把握新规律;要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新本领、开创新局面。
31、“四不”: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理性、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
32、两句叠词:政治上明明白白,思想上正正派派,作风上实实在在,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上简简单单;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
33、“五拒绝”:思想上的个人主义,工作上的好人主义,组织上的自由主义,作风上的形式主义,生活上的享乐主义。
34、“四管住”:党员干部自律,要管住自己的头,不存非分之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做长舌之人;管住自己的手,不拿不义之财;管住自己的腿,不去是非之地。
35、“三知三不”:党员自律,对组织知恩图报,绝不忘恩负义;对自己知足长乐,绝不贪得无厌;对工作知难而进,绝不敷衍了事。
36、“三小”:班子团结防动小心眼、耍小聪明、搞小动作。
37、“五不”:闻“诤言”不怒,闻“微言”不弃,闻“褒言”不喜,闻“错言”不怨,闻“无言”则不安。
38、“四得住”:思想上顶得住歪理,作风上耐得住艰苦,生活上抗得住诱惑,行为上管得住小节。
39、“五语”:领导干部忌“五语”,表决心时豪言壮语,拍领导时甜言蜜语,训下级时恶言恶语,谈成绩时千言万语,出问题时无言无语。
40、“五有”:胸中有全局,工作有重点,领导有艺术,矛盾有对策,落实有章法。
41、“三出”:党员先进性体现,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挺得出,危难之际豁得出。
42、“五种人”: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工作上的“带头人”,基层官兵的“贴心人”。
43、“四不”:班子团结,和气不“和泥”,严格不“出格”,团结不“结团”,信任不“放任”。
44、“三个底线”:道德品质的底线是基础,政治思想的底线是核心,法律纪律的底线是关键。
45、“三过”:外出过多、消费过高、交往过滥。
46、“三松”:管理松懈、纪律松散、作风松垮。
47、“四管”:要加强党内监督约束,思想上管严、工作上管细、作风上管实、生活上管紧。
48、“五种内功”:班子建设应练牢固树立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思想,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力培养豁达大度、同舟共济的胸怀,切实养成严谨细致、真抓实干的风气,自觉打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形象。
49、“六点”:领导方法,汇报工作要紧贴中心点,课堂授课要捕捉共鸣点,谈心交心要选准切入点,宣传鼓动要拨动兴奋点,党内发言要找准定位点,开展批评要触及敏感点。
50、“十一风”:反“四风”,党员干部带头正风气,做到学习不刮“一阵风”,批评不当“耳边风”,说话不兴“浮夸风”,办事不容“拖拉风”,对上不搞“谄媚风”,对下不要“耍威风”,家中不听“枕头风”,外出不忘“调研风”,身正不怕“诬告风”,有才不理“妒嫉风”,挺起腰杆“顶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