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绘端午风俗 感屈原身世——苏轼咏端午诗词赏析
绘端午风俗 感屈原身世——苏轼咏端午诗词赏析
绘端午风俗
感屈原身世
——苏轼咏端午诗词赏析
川
雪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就演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以他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也以他气魄宏伟的诗篇“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在端午节都以写诗填词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吟咏端午佳节盛况,让后人充分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北宋文学家苏轼就写有多首咏端午、怀屈原的诗词。先看苏轼的《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自注: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苏轼和屈原一样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了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年),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
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诗一开始,写楚国人悲悼屈原,千百年来从未停歇,表明屈原的爱国精神已深入百姓的心中。他们采用投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表达哀思,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诗人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据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最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诗人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再看苏轼咏端午的词《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
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天中节”系端午节之别称。苏轼一生坎坷,几上几下,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很有一些相似之处。此词上片“述今”之端午节民间活动诸况,下片追叙“ 湘累”人生故事。意蕴深远,别具一格,令人赞叹。上片“述今”,描绘端午节的民俗风情、活动盛况。“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民间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瘟疫流行,毒虫滋生,因此要采取各种方法避邪祛毒。旧时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到了虎符缠臂的五月,就迎来了端午佳节。“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民俗,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辟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纸鸢”又称风筝。家家门前挂着青翠的艾蒿菖蒲,孩子们在野外放着风筝。“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樽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人们端着飘香的粽子,携带着酒樽肉俎,到江边看龙舟竞渡。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下片“怀古”,追叙楚怀王昏庸糊涂,屈原放逐,投江自尽的悲剧。“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昏聩:比喻不明事理,头脑糊涂,不明是非。秦吞楚: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灭掉。词人感叹楚怀王昏庸糊涂,不明事理,楚国悲惨地被秦国灭亡了。“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异客:作客他乡的人。屈原已经远离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流泪不止。两鬓如霜的白发,不知道有多少。“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他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从早哭到晚,最后泪尽于陵阳这个地方。屈原的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湘累:指屈原。屈原是赴湘水支流汨罗江而溺死的,古人称之为湘累。汨罗江边,屈原已死,只留下了让人痛断肝肠的诗句。此词咏今叹古,在上片极力渲染当下“端午”诸种盛况,却重在下片“感怀”,感叹屈原的悲惨遭遇,意在述今怀古,“借古”而“启今”。词中明暗结合,明写屈原,直接抨击楚王“昏庸”,暗讽时政,锋芒直指北宋王朝,将词人自己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却不露痕迹。词的内容虚实相间,叙说眼前庆祝端午诸景,是“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为“虚”;“虚”写屈原,实及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词中有景,景色如画,画里“有话”。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符、门之翠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一个个情景交融的图画,展现了今日庆祝端午节的丰富活动内容。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新亭对泣、汨罗江渚,一个个画面,再现了历史的沧桑。这些词中之境,如诗如画,一唱三叹,极大地丰富了词的内涵,展现了端午佳节的文化意蕴。苏轼还有一首《浣溪沙·端午》词,表现了词人的另一风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此词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穿着薄薄的绿色丝绸,用浸泡有芳香兰花的水沐浴;精心梳洗打扮,倒弃的香脂水流满小河中。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将彩线轻轻缠在玉臂上,在发髻上斜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见到她们,好似见到了千年前的佳人。词中描写细腻,生动的再现了端午节前后妇女们的精心打扮,显示了人们对端午节的热情与重视。
第二篇:端午诗词赏析
端午诗词赏析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既是一幅内容丰富的民俗图,又是一曲悼念屈子千古亡灵的哀歌;品读端午节诗词,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又让人沉浸在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深缅怀之中;它给你一份欢喜雀跃,也给你一种深沉静穆。端午习俗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份,正值石榴花开得最红火的时候,也是杨柳十分繁茂的时候,词人欧阳修称之为“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这两句出自于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一个“烘”字,给人以火的热情;一个“重”字极言柳枝的繁盛。首二句写景,一红一绿,为节日渲染了喜庆的氛围。“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三句则从端午节的习俗入手,表现出人们欢迎节日的喜悦之情。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两句,正面描写端午节。“浴兰时节”即端午节,因仲夏时节,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菖蒲酒”即蒲酒,其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加入雄黄、朱砂等,以辟邪解毒。“
正是浴兰时节动”,着一“动”字,有“轰动”的意味,把人们那种庆祝节日的欢乐心情以及举行活动时的忙碌场景形象地描摹出来。
“叶里黄鹂时一弄”句由人事转写物态,通过黄鹂的啼鸣进一步渲染气氛,同时引出闺中女子的情态——“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人们都在庆祝节日,而这位女子却在深闺中睡觉,透露出淡淡的落寞与清愁,至于何种情思,作者没有言明,读者尽可驰骋想象。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一词中描写了端午节这天妇女的活动。
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正是仲夏,天气比较炎热,故女子“轻汗微微透碧纨”。起句描写的是端午节这日的妇女,她们身着薄衫,仍有微微轻汗将衣衫浸透。这句暗示出天气的炎热,为下句“沐浴”作铺垫。
“明朝端午浴芳兰”句,描写的则是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故端午节又称浴兰节。“流香涨腻满晴川”句承上而来,是说女子沐浴梳洗时把用剩下的香粉胭脂丢进河中,以至于河水涨腻。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水边妇女之多,描摹出纷繁盛大的节日场面。
词的下片怀人,由端午节妇女们的各种活动,怀念起那个“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佳人。此词也可以理解为是苏轼写给侍妾王朝云的,“佳人相见一千年”表达了希望两人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
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曰:“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全诗围绕端午节的习俗展开,首二句开宗明义,点明了诗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山村的民风淳朴的端午盛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小小的山村之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火红的石榴花忽然之间盛开了,不知不觉中挂满了整个树枝。中间两联是对端午这天具体的生活习俗的描写。“粽包”,即粽子,又叫角黍,是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团,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粽子便成了人们端午节专享的食品。“艾”即艾草,据说艾草能通九窍,去疾病,所以端午节人们时常带在帽子上。
诗人也不例外,早早就准备了一把艾束,插在高高的帽子上,希望它能够给自己带来健康和福气。端午节还有个旧俗——各家各户都要储备一些草药,能保一年到头平安无恙。一直到夕阳西斜,诗人才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家人早已经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准备好了。诗人在端午节忙了整整一天,晚饭和家人坐在一起,疲惫之中,又带有着几分的满足,充满着幸福味道。
吴文英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写端午节怀人,上片写节日习俗以及回忆当时的美好往事,感慨如今人事全非;下片先写与端午节有关的典故,由习俗联想到佳人的活动,寄寓了词人无穷无尽的相思之情。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三句,围绕节日气氛,写节日习俗。“薰风燕乳,暗雨梅黄”两句,选取了农历五月的典型事物,以景物烘托时令。夏日东南风变得和暖,燕子开始生雏,梅子黄时,阴雨淅淅沥沥。这两句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的意味,虽写夏日景物,但未必是作者当时实见。“午镜澡兰帘幕”中的“午镜”也是端午节物品,这天要高悬石炼镜,以驱鬼避邪。“澡兰”即兰汤洗浴,以治皮肤病、去邪气。
卢肇的《竞渡》则专门描写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诗写得言简意赅,铿锵有力,使人如亲见竞渡的激烈壮观场面。明代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一诗中,把龙舟竞渡写得别具一格,表达了封建官吏难得的亲民情感。悼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后来秦国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传说,楚国百姓为祭奠屈原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一诗,先从端午竞渡写起,由竞渡引出对屈原的深切悲悼之情。
首句是说,千百年来人们龙舟竞渡,为屈原悲悼,可是“忠魂一去讵能还”,无论如何,屈原的忠烈之魂是回不来了。此二句含有无限的悲哀与无奈,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后两句突然一转,感慨屈原虽然“国亡身殒”,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凄清悲切,情意深沉。诗人贝琼处于元朝末世,元朝科举考试被废,汉族知识分子受到严重的歧视和压迫,诗人和当时大多数的汉族文人一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中郁结。端午时节,风雨如晦,诗人不禁想起了当年投汨罗而死的屈原,屈原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不被重用。千百年后的今日,风吹雨暗,仿佛也是对屈子的祭奠和缅怀。此时整个汨罗江上空空荡荡,屈子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联想到自己所处的当世及堪忧的前途,诗人心中不由得满腹的伤感和悲痛,于是写下了《己酉端午》这首诗——“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诗人将“榴花”拟人化,一个“笑”字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使得全诗生动而蕴含趣味,借榴花之“笑”流露出自己虽有才华但是不得志的情感。“无酒渊明亦独醒”,晋陶渊明喜饮酒,为人清高守节,不与时同流,就是他不再饮酒,不能给人们留下锦绣的诗篇,他的高风亮节也是名垂不朽。在诗人的眼里,陶渊明和屈原是一样的人,他们拥有铮铮的铁骨,永不迷失自我,是中国真正的文人,他们是最能代表中国的脊梁。诗人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对陶渊明屈子精神风格的赞扬和追求,具有自警的作用。一个“醒”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思想深刻,余味无穷。
文秀《端午》诗比较有新意,作者不写端午节的习俗,只讨论其起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意思是说,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据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首二句用半信半疑的语气,描述了民间传说中端午节的起源。相传此日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之日,后人伤其冤屈,便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成端午节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很明显作者对此风俗是不屑一顾的,他更感兴趣的是屈原冤死的事实。“堪笑楚江空渺渺”,汨罗江是值得嘲笑的,它尽管江波浩淼,却“不能洗得直臣冤”。
作者在这首绝句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屈原,然而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千百年后,如此冤屈还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这首诗言近旨远,见解独特,表情达意很有力量。
附:其他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褚朝阳《五丝》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范成大《鹧鸪天》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赵蕃《端午三首》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第三篇:苏轼浣溪沙咏橘全词注释及诗词赏析
浣溪沙
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释:
⑴ 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拣贡橘书情》:“琼浆气味得霜成。”
⑵“新苞绿叶”句:沈约《园橘》诗:“绿叶迎霜滋,朱苞待霜润。”新苞:指新橘,橘经霜变黄,又有外皮包裹,如新生的黄色花苞。
⑶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屈原《橘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⑷“香雾”二句:苏轼《食柑诗》“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宋·韩彦直《橘录》卷上《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噀(xùn):喷。清泉:喻橘汁。
⑸吴姬:吴地美女。
赏析
林光暗淡,霜叶暗藏,残花黯然,霜雪烘托着菊花凋伤的桀骜。友人枯坐,水面枯涩,生机枯竭,风雨点染着荷叶残破的风神。一夜霜、一阵风、一场雨,留得残菊惹霜露、枯荷听风雨、衰草接云天。
新橘青黄杂糅,经过一夜霜、连夜霜、夜夜霜淬炼、孕育、滋润,变得黄澄澄、金灿灿、亮晶晶,仿佛花苞绽放在绿叶之间、闪烁在绿树之中、燃烧在旷野之上。远离尘俗的竹篱、返归自然的茅舍和袅袅娜娜的炊烟,在浅丘的山腰、在橘林的深处、在青黄的缝隙露出画意、诗意和惬意的冰山一角。
风姿绰约的橘女在果丛中赏橘、摘橘、擘橘,是从唐代“压酒劝客”穿越时空而来的吴姬吗?橘皮的汁液芳香得穿透橘林、空气和阳光,橘皮的香雾喷溅得弥漫太湖、荆溪和蓝天,急不可待,猝不及防,惊诧莫名,香雾噀湿了她的手脸、衣襟和心魂。
初擘橘果、初尝橘瓤、初怯酸甜,羞涩的酸、荡漾的甜、凝结的冷,在表情中、在姿态中、在动作中隐隐约约,仿佛霜天之中的美女款款而行,仿佛绕梁三日的歌声袅袅不绝,仿佛明月松间的清泉淙淙而流。“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噀手。”一噀三日香,再噀香满园。
赏析二
这首咏橘词,巧言物状,体物细微,属“纯用赋体,描写确尚”的咏物佳作,颇耐玩味。
“菊暗荷枯一夜霜”,布置环境。
以使下文有余地抒发。“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经霜之后,橘始变黄而味愈美。晋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拣贡橘书情》诗:“琼浆气味得霜成。”皆可参证。“新苞”句,轻轻点出题目。新苞,指新橘。橘有皮包裹,故称。又,橘树常绿,凌寒不凋。《楚辞 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沈约《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东坡用“新苞绿叶”四字,形象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绘之,可谓尽得橘之神。“竹篱茅舍出青黄”,好一“出”字。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
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堪称绝妙。
“惊”、“怯”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
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叶。
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吴中产橘,尤以太湖中东西两洞庭山所产者为最著,洞庭橘唐宋时为贡物。“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
第四篇:风俗美、人情美、语言美的统一——赏析《端午的鸭蛋》.docx
风俗美、人情美、语言美的统一——赏析《端午的鸭蛋》
耿建红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一首记游诗中这样评价汪曾棋:“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汪曾棋就是一只文狐,所以才能写出风俗关语言关人情关统一的《端午的鸭蛋》。他用了一千六百多宇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描写了家乡鸭蛋的名声和特色,让读者通过小小的鸭蛋就能感受到它背后的浓郁风俗和文化意味。反复朗读此文,只觉得风俗美、人情美、语言美浑然一体,让人叹为观止。
一、风俗美
风俗美,美在家乡风俗的独特。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的端午风俗差不多。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作者家乡的端午风俗有何独特吗?当然有!作者先介绍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系百索子、做香角子等,这是全国各地差不多都有的风俗,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却是作者家乡特有的风俗。
越是有特色的风俗,就越能体现一个地方。“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觅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口,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觅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为什么要吃“十二红”呢?吃十二红代表着老百姓祈求吉祥平安的心愿。因为红是红火的意思,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咸鸭蛋越红,就越能成为十二红。这样十二红就把咸鸭蛋与高邮紧紧的连在一起。
风俗美,美在风俗所引发的自豪感、思乡情。
课题是《端午的鸭蛋》,作者为什么会由端午想到鸭蛋呢?因为鸭蛋的确是作者的故乡一一江苏高邮最具特色的事物了。挂鸭蛋络子是作者家乡特有的风俗,“高邮的鸭蛋”到底有哪些奇异之处,让作者一直引为自豪和怀念呢?作者先是介绍高邮的双黄鸭蛋,接下来又介绍高邮的腌蛋天下独绝,不仅引用清代诗人袁枚对高邮鸭蛋的描述,而且还拿高邮咸蛋同别处的咸蛋做对比,口的是为了突出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句中的“特别”和“肃然起敬”,突出了高邮咸蛋在外乡人心中的地位。“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实在”就强调突出作者对身为高邮人的自豪。鸭蛋是高邮的特产,也是高邮的招牌,更是高邮的文化,小小的鸭蛋寄寓着高邮如许的内涵和品质。原来一个小小的鸭蛋居然包含着这么浓郁的风情,读完全文,我们读到的不仅是家乡风俗的美,还从平淡语言中读到了一腔自豪情和一颗思乡心。
二、人情美
人情是指人际交往中所流露出的友爱和感情。文中写人的句子不多,但文中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美。
人情美,美在人情世故的简单温暖。
“端午节,我们那里盛行孩子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从这我们读到了姑姑、侄子、姐姐对弟弟的疼爱。“城隙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虽是寄名的干爹,他对我的关爱很深厚,每年都坚持不懈的在端午节前派小道士送符来,确实很难能可贵。作为道士,他当然也会给其他孩子送去,送符的口的只有一个:去五毒和祈求吉祥平安。“觅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穷人家害怕过节,怕准备不了过节的东西,“但觅菜、虾、鸭蛋,“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这样没有贫富差别,人人都能过节,都能去五毒和祈求吉祥平安。人情就是这么简单却很温暖。
人情美,美在孩子的天真快乐。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丝线是掉色的”,“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丝线价廉物次,但孩子们照样系,照样玩。“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宇。写黄烟虎宇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从这我们仿佛看见了一群孩子在互相比赛、互相炫耀的画面。
孩子们在端午的鸭蛋上也得到了许多快乐。“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干脆利落的一个“有”,石破惊天的一个“!”,“以稚童的语气呼之欲出,真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王安忆语)。“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而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原来鸭蛋壳还有如此妙用,这也是只有孩子才能获得的“物外之趣”。
三、语言美 我们已经习惯尊称汪曾棋为语言艺术大师,因为他的文字永远是那样的质朴平淡,不事雕琢,如同和读者话家常一样。在这平淡的语言中,又带有自己的一些鲜明特色。
语言美,美在关键字眼的“提韵”。
汪曾棋在《胡同文化》里有这么一段话:“北京人易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熬白菜。嘿!”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宇,就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绘的淋漓尽致。文中与“嘿”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挖”和“吱”宇,“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一一红油就冒出来了”。“挖”和“吱”宇写出了吃高邮咸鸭蛋的动感、快感和满足感。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一一”仿佛能闻其声,这一声“吱一一”让食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这种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的一个字眼,就能表现出吃高邮咸鸭蛋的神韵。
语言美,美在古汉语古诗句的恰当点缀。
文中的古汉语和古诗句用的并不多,但它们点缀的很恰当,平添了文章的几分韵味。引用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的古汉语是最多的一处,此处介绍腌蛋为的是突出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读着这些句子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和自豪感。引用古诗词的就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下句是“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吸引,经历过巫山的云雨缠绵,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现在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而,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吃惯了质细而油多并且为之自豪的高邮咸鸭蛋,别的还能看上眼吗?正是有了古汉语古诗句的点缀,才使文章语言生动流畅,颇有韵味。
汪老在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里写思师沈从文:“他讲的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一一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音,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汪曾棋听懂了恩师的话,所以他把情感融化在平淡的语言中,写得自然而和谐。把书本轻轻的合上,《端午的鸭蛋》中那独特的风俗美、那浓浓的人情美、那淡淡的语言美一定让你难以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