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活启示录
大学生活启示录
有些东西非得经历了岁月,才能完全懂得.当时多少可憎的事情最后会变得那么刻骨铭心,难以忘怀.那全是因为爱的光辉在时间的河流中淡淡的闪现出来,那是一种清浅的粼光,越是经历了岁月,越是清晰和明朗,最后在我们心灵深处堆积成阳光般的温暖,照耀我们一生!(记与同学吵架)
我们总以为世界的温暖全来自阳光,实际上脚下的大地,更有着令人惊异的热力.我们常以为外来的帮助最重要,实际上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是我们熬过冰血,获得重生的力量.天没暖,大地先暖,所以才有许多花能钻出冰血绽放.人情不暖,内心先暖,所以我们能在尘世做一剂清流.(记考试作弊,不过没成功,嘿嘿)
只有人类才会在彼此被许多同伴包围的时候,仍然感到自己是孤独寂寞的.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寂寞的,却仍无从得知彼此的内心.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会前进,从孤独的黑暗中挣脱,为的就是要与别人相遇,找到彼此的内心.(记找女朋友)
每一个日子都可能是最后的日子,我们要以敏锐的心过每一天,更要用心看看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关键在你怎么做.(考前几天的冲刺)
尽管人参使你有一千个理由哭泣,你也要表现得你有一千零一个理由欢笑.(挂课)
人生是被一个又一个亮点照亮的,而为了创造新的两点,你可能需要随时忘记你正在或者曾经拥有过的荣誉.(回忆小学的时候考试老拿第一)
与人交往,如能在对方处于逆境的时候给他一点关怀,真是功德无量.如是出于需要才去交往,不管怎么必要,都可能让人觉得势利.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逆境的时候的交往,要的是真诚,而顺境时候的交往要的是技巧.不管在什么时候,真诚都比技巧高尚,甚至可以说,真诚乃是人世间最好的交往技巧.(记宿舍兄弟发生经济危机时,挺身而出)
我们生活在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上,来自身外的压力是难免的,我们不仿想雪松那样,面对压力尽力去承受,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也就欣然地弯曲一下,退让一步.该低头时就低头.弯曲是为了自己能够不倒下甚至毁灭,为了不使自己丧失发展的机遇.(记和女朋友争论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那么强悍.女朋友说诸葛亮就这么厉害,我说正史上的诸葛亮不怎么样的,没那么神的,她不相信.最后我还是承认诸葛亮就是那么神!)既然不论是面对死亡,还是面对灾难,人生中总有一段黑暗的路要我们独自去走,那就让我们勇敢上路吧.让我们与悲伤的,绝望的,被人遗弃的自己同行,走过人生的阴雨时期,你会在晴朗的天空下拥抱一个快乐的,圣洁的,充满爱意的自己.让我们像落日一样与走回归宿的自己同行,我们的灵魂将会得到安息,如同宁静美丽的黄昏。
国家治理
http://
wDZ5799tg43h
第二篇:启示录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读后感
近期,单位开展了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读书活动,我认真学习了《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感受颇深。《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充分借鉴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联系了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坚持党的群众观点、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坚持求真务实作风、保持清正廉洁气节、培养高尚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对领导干部坚持立身、用权、言行、清廉、修身、齐家等方面的思想道德要求进行了深刻阐述。这是一本引导领导干部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坚持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的不可多得的好书。从书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一、执政为民,以德修身。“以德修身”是指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传统的大力弘扬。“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干部之德在为民”认识,坚守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利益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国家公务人员握有一定的公权力,从事公共管理和公众服务工作,属于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人格化、具象化,并且还肩负着引领主流价值观的责任,更要堂堂正正做人。很难想象,一个不修自身品德的官员,会是公正廉明的社会道德楷模。陶行知就说过:“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和国家之本,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是妨害公德的人。”这本书充分让我认识到树立坚定的为政以德理念,充分认识从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心理始终装着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亲情观。
二、提高认识,廉洁自律。历史证明:勤政廉政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
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势衰弱。历来清官颂扬;污吏遭人唾骂。而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廉政建设对每个干部、职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遵纪守法、廉洁奉工、勤政为民、不贪污受贿,不以权谋私。廉洁自律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作为单位主管,我牢记责任,在千头万绪的实际工作中,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始终把领
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不正之风当作大事来抓,从而严格要求自已及下属。
三、修身、齐家、治国。《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当前,我们面临的诱惑很多,时刻都经受着廉洁自律的考验,只有坚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成为严谨自律的人、成为尚俭戒奢的人,才能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永葆自己的政治青春。在我读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后,我更能体会到其中的道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面对诱惑,心不动,才能视之无物,处之泰然;为官一任,无贪念,才能潜心为民,发展一方。今后,自己一定时刻警醒自己坚守信念、把住底线、拒绝腐败,既干事、又干净,努力做一名让组织放心、群众称心、家人安心的人民公仆,使源通真正成为红色的摇篮、绿色的家园、廉政的净土。
第三篇:现代战争启示录文档
录
2011-09-21
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
伊拉克战争与1991年海湾战争相比,是一场在相同的地点、与相同的对手、用不同的战法进行的战争。两场战争的主要区别是:
一、1991年海湾战争直接动因,是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召开会议,通过了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拉克无条件从科撤军。美国出于保护西方石油来源和为建立符合其利益的世界新秩序的目的,乘机带头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随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名,出兵海湾。通过42天的交战,美军达到了战争目的。在这场战争军事目的上,美国也是为了试验新的作战理论。近年,美军大力倡导军事变革。指导伊拉克战争的理论是“网络中心战”理论,并运用1996年提出的“震撼与威慑”的新理论:强调运用猛烈的火力,震撼性打击对手,不分前沿和纵深,全方位迅速地对敌人进行打击,运用先进的精确制导技术,打击对方目标追求双方较少的伤亡;空中与地面行动同时展开,目的是摧毁对方的意志,使其政权崩溃,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而是利用高技术加特种兵的战术进行作战,这是美军军事变革的主要成果之一。从武器装备质量上看,美军武器装备大部分已实现信息化,而伊军武器装备大多仍停留在半机械化或落后的机械化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时代差”,美英联军是如何打这场不对称战争呢? 美军此次的作战特点可以概括为:越点打击、长驱直入、陆空一体、向心攻击。美英联军绕过了巴士拉、纳西里耶等战略要地,围而不打,避免与伊军过多纠缠,陆上突击速度很快,直扑巴格达;美空军在对伊重要据点进行精确轰炸的同时,对地面行动也进行了有力的支持。
二、在战略指导和作战思想上,海湾战争是用先进战法打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要求确保战争胜利,但并不要求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是先实施战略、战术空袭后,再实施地面攻击,而伊军则采取依托沙漠工事坚守,实施集中指挥,与美军打堂堂阵地战;伊拉克战争,美军要求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打信息化战争,不仅要求确保胜利,而且要求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是空地同时进攻、精确打击、直取要害,而伊军则采取收缩兵力、诱敌深入、放权指挥、分散打击、以托待变。
海湾战争中,美军作战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空袭,摧毁伊拉克重要政治、军事、经济目标,确保夺取制空权;第二阶段为战术空袭,主要打击导弹发射架、共和国卫队、重要阵地,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有利条件;第三阶段为地面作战,采取陆地与海上分进合击、地面与空中同时打击、前沿突破与纵深机降南北夹击等战术,在几天内将伊军驱出科威特。
三、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沿波斯湾、沙特阿拉伯、印度洋、红海、以色列、地中海到土耳其,基本上形成了对伊拉克的战略包围。而伊拉克则在科威特境内组织了庞大的多层防御系统。在伊沙长达240公里的边境线上,精心建筑有“沙漠要塞”,以阻止多国部队对伊境内的进攻。多国部队在空袭38天作战中,主要采取远程间接打击手段,削弱伊军有生力量后,才开始地面作战,并且进行了所谓的“左勾拳”大规模远距离机动。在地面作战阶段,美军与伊军在广阔的沙漠地区展开了堂堂正正的远距离装甲集群战。美军力求在伊军地面火力有效射程之外打击伊军。
四、在诸军兵种力量运用和地位上,海湾战争美空军唱主角,主力是巡航导弹,陆军唱配角。伊拉克战争美空军唱配角,主要担负支持掩护地面进攻任务,陆军唱主角,精确制导武器是主力。
海湾战争中,美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很低,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仅占8%,打击主力是巡航导弹,除了接近尾声的100小时地面作战之外,空军、海军实施的远距离空中打击几乎贯穿了战争全过程,并主导了战争的进程和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成为决定战争结局的独立作战阶段。海湾战争爆发当日,美军共出动飞机1300多架次,进行3次大规模空袭。可以说,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100小时地面作战只是象征性的打扫战场,随后的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没有动用地面部队,阿富汗反恐作战中美军动用的地面部队也非常有限。自此,空中打击的效果被过分渲染和夸大,美军在部队和装备建设上开始向空军和海军倾斜。伊拉克战争中,目的是从美国战略和经济利益出发控制伊拉克,战争目标是彻底推翻萨达姆政权和摧毁伊拉克的“战争机器”。从战争的目的和目标可以看出本次战争属于领土征服,这一点与海湾战争相比有根本不同,因此决定了这场战争不能仅仅依靠空中打击来解决,应该也是必须依靠地面部队直接介入并始终担当作战主力军来实现。从战争全程看,空中打击的范围、强度都是以支持地面进攻为主,听从地面部队招呼。最初空袭规模小,强度有限。首日空袭中,美军发动了3个波次的攻击,出动飞机约100架次,发射的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不足100枚。到第三日,用于空中打击的飞机才达到1000余架次,发射巡航导弹约320枚。总的来看,此次空袭规模小,强度有限。究其原因有:空袭的目标是萨达姆、其它高级领导人和最高指挥控制机构,因此目标相对少而集中。此次空袭使用的几乎全部是精确制导弹药,作战效能大大提高,所需弹药数量减少。从伊拉克军队情况也能分析出地面部队在领土防御中的地位。伊拉克在既无制空权、制海权,更无任何信息优势的情况下,依靠装备落后的地面部队采用灵活战术顽强的抵抗美英联军。从伊拉克战争的攻防双方来看,都突出地反映了地面部队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海空军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军事理论界便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未来战争将以“非接触”式为主。“陆军不久将退出历史舞台”或“只起到一个辅助兵种的作用”,因此没有必要再把资金浪费在这个“过时的军种”上,陆军的传统兵器也将随之失去主导作用。但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英联军在没有用空中力量给予对方武装力量重创的情况下就投入地面部队,从3个方向同时向伊拉克腹地高速推进,尔后与伊军发生了激烈的地面交战,最终靠陆军取得了胜利。因此,在一场战争中使用不使用陆军,如何用,关键取决于战争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在强调陆军作用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战争正向陆、海、空、天、电五维领域扩展。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地面力量如果离开空中精确打击的协同,根本无法向前推进,其陆战兵器也发挥不了良好的作战效能。但从伊拉克战争看,战争样式正在向传统的地面作战回归,空中打击力量只能发挥配合作用。从伊拉克方面来看,游击战或运动性游击战仍然可以在抗击优势敌军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1982年5月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在40公里外用一枚精确制导的“飞鱼”(Exocet)空对舰导弹,一举击沉了英国“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于是一艘造价5,000万美元(有说2亿美元),号称具有“世界第一流的火力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便成了一枚价值20万美元(效费比为250:1或1000:1)的精确制导导弹的“殉葬品”。这里面有高技术起了作用。
战争对经济和后勤保障的依赖性空前增大
这是因为:其一,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造价十分昂贵。它的价格比一般武器装备要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且处于不断上涨之中。而海湾战争中使用的一架F-15战斗机就高达5.040万美元,一架F-117隐身飞机甚至高达1.06亿美元。其二,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武器装备、弹药、油料和各种物资的消耗十分惊人。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单兵的日消耗量为200余公斤,相当于越南战争时的4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倍;弹药的日消耗量为越南战争时的4.6倍,朝鲜战争时的20倍。多国部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弹药、燃料、生活用品等战争物资,总量达800余万吨。为此,美军不得不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后勤保障体系。如此巨大的战争消耗,使海湾战争成了一场空前昂贵的战争。短短的42天,仅多国部队一方就耗资611亿美元。难怪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单独打不起这样的战争,而不得不四处化缘,向盟国伸手要钱。这也是这场场战争难以持久的一条重要原因。这表明,现代战争越是高技术化,它对经济和后勤保障的依赖性也就越大。战略指导对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信息战是夺取和保持战场主动权的关键行动
美军利用包括50颗卫星在内的太空情报网,RC-12电子情报飞机在内的空中情报网,以及地面和海上的情报网,大范围、全时辰地实施情报战,及时、准确地获取对方信息。同时,凭借在电子技术上的显着优势,出动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等,实施超强电子干扰,保障空中突防和地面进攻。在进行电子干扰的同时,又运用反辐射手段摧毁伊军雷达设施,并对重要电子目标实施无线电识别和定位,及时引导火力摧毁。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谁拥有信息优势,谁掌握了制信息权,谁就能在战争中赢得主动,信息战是夺取和保持战场主动权的关键行动。组织实施信息战,不仅要做到立体侦察、电子干扰、实体摧毁交替并用,而且要搞好与兵力、火力行动的有机协调,形成整体合力。
火力战是决定作战结局的主要样式
尤其是远程精确打击,突击范围广、纵深大、效能高,可以远距离杀伤、消灭有生力量,摧毁、破坏敌要害目标,占领、控制重要地区,割裂敌兵力部署,遮断、迟滞作战行动,创造有利的歼敌态势,是推动作战进程,决定对抗结局,直接达成作战目的主要样式。特别是强大的火力打击优势可对对方产生强大的震撼效果,削弱对方的抵抗意志。
心理战是软化作战体系的重要手段
为了影响国际社会大众心理,美国专门设立了“战略影响办公室”(后改为全球宣传办公室),其目的就在于左右国际舆论。在战前,美军制定有周密的心理战计划,战中综合运用各种心理战手段,实施心理攻势,以争取伊拉克民心,分化伊军,瓦解士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充分表明,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心理战,可以借助各种经济、便捷、大众化、高技术的信息传播手段,宣传战争的合法性,显示取胜决心,指出抵抗的后果,或者以战止战、以战促降,利用军事硬打击实现心理软杀伤,以直接震憾敌人心理,沉重打击对方精神,软化意志,分化阵营,削弱能力,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组织实施心理战,一方面,要运用战略威慑、舆论宣传、谋略欺骗、政治策反、情感攻心、军事胁迫等多种战法;另一方面,要采取智能化、拟人化和超感观的心理打击技术手段,如电视插播、遥控广播、网络攻击、信号模拟、声像合成等。
特种作战是达成作战目的的催化剂
美军特种部队具有较强的机动力和突击能力,过去曾经有出奇致胜的战绩,如成功解救人质、抢救战俘等。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同样大规模出动特种部队,发动了“影子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大约100名美特种部队士兵和50名中央情报局特工在伊拉克境内活动长达4个月之久,他们主要是执行各种情报侦察和策反破坏任务,为布什政府“倒萨”决策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参考。
联合作战是达到战略企图的决定因素
在本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采用的是“拉氏战略”。“拉氏战略”是相对于海湾战争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所采取的“鲍氏战略”而言的。两者在使用军队的规模、种类、作战速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鲍氏战略”的特点是,部署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兵力,速度缓慢但有条不紊地摧毁伊拉克军队的实力。具体做法是,先用大规模的密集轰炸,最大限度地毁灭伊拉克军队的有生力量,此后再动用地面部队结束战斗。
而拉氏战略的目标是实现速战速决,手段是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塑造轻型的战斗部队;强调合成作战,即空中力量、情报力量、特种部队和地面部队同时进行战斗。根据这一战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向伊拉克境内同时投放了这几种作战力量,充分显示了联合作战的作战特点。透过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信息联合作战是未来作战的基本形态。陆、海、空三军凝聚成联合作战的整体力量,围绕统一的作战企图和作战计划,在统一的组织指挥下,协调一致地行动,这样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武器装备的高技术优势,以及陆、海、空各个军种的作战特长,最大限度地利用陆地、海上、水下、空中和太空等各个战场。这充分表明,联合作战在未来作战中将居于主导地位,成为基本的作战形态。组织实施联合作战,要求建立适应联合作战需要的联合指挥体制,以及三军互通,可靠顺畅的指挥网络、通信网络、情报网络和保障网络;要求陆、海,空三军既要善于独立作战,更要着眼全局、服从全局,善于联合作战。
有效的后勤保障
在伊拉克作战的美军每天消耗约700万升燃料,约50万升瓶装水。从科威特一直延伸到巴格达500多公里的补给线,是美英盟军的一个“致命弱点”。若没有有效的后勤保障,美英美军将无法将战争进行下去。此次对伊作战,美后勤系统依托其全球资产可视系统,实现了在储资产、周转资产和在运资产等的可视化,它将自动识别技术、全球运输网络、联合资源信息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在一起,能够向各级指挥官、物资管理部门、武器系统管理部门及相关用户提供全部资产信息,包括其所在位置、数量、类别、状况、特点、身份等,从而使得相关部门可以全程跟踪“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使物资的供应和管理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大大提高了保障的有效性。在对伊作战开始后,为保证进攻速度并减少伤亡,美军提出实行“弹弓”式后勤供给,即后勤保障和作战部队一起迅速挺进伊拉克,从而使工程师、医护人员和武器专家向作战部队提供比以前更多的支持。有效实施战时后勤保障,一是制定后勤保障原则,明确保障的任务、要求,可使用的兵力兵器,以及实施的方式、程序和协同规定等问题。二是周密组织,综合运用各种保障兵力和保障方法,实施整体保障,充分发挥后勤保障整体效能。三是实施重点保障。应根据任务、敌情、战场条件和保障力量等情况,统观全局,并预见作战情况的可能发展,正确地确定保障的重点。四是保障能力要与作战能力相适应。必须充分考虑到作战保障能力的大小,及其对作战行动的影响,不要使突击行动超越保障的能力。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既是一场独立而持久的空袭战,也是一场包括情报战、电子战、心理战、网络战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信息战。在这场战争中,北约军队实施了多种形式的进攻性信息战。处于劣势的南军也做了大量的针锋相对的斗争。
一、情报战复杂激烈
为了最及时、最准确地获取对方的信息,并且避免己方情报被对方获悉,北约军队与南军在情报领域展开了激烈斗争。
(一)北约方面
运用多种种先进手段搜集情报。为更好掌握战争主动权,北约军队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南军实施多层空间的情报搜集。在太空,北约军队通过诸如KH-
11、“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猎户座”和“大洒瓶”在内的间谍卫星捕获南军信息,为作战行动提供图像侦察、电子侦察等情报保障。
在空中,北约军队的80余架E-8C“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机”、U-2S、RC-135战略侦察机和大量无人侦察机,不间断地截获南联盟国家指挥中心与军队或警察之间的通信,为实施空中打击提供近实时的情报。此外,还使用EC-130E飞机引导轰炸机突击南军地面机动目标。北约军队几乎每轮轰炸行动都有E-2C、E-3预警飞机担任空中预警,监视南军行动。
在地面,北约军队在塞浦路斯、土耳其和意大利境内设置监听站,随时侦听南军最高统帅部与科索沃战地指挥官的通信联络。它还向目标区空投了大量传感器,直接引导目标攻击。多方安插“耳目”扩大情报来源。为全面满足作战需要,北约军队还采用传统的人力情报方式,在南境内广泛组织间谍网,为北约飞机提供目标情报,并对轰炸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例如,空袭前英国空军情报人员就混入联合国维和观察团潜入科索沃地区,搜集有关地形、南军部署、军事设施等情报。战争爆发后,这些情报人员向北约飞机发送无线电信号,直接引导轰炸行动。英军公开承认:由于这些情报人员的帮助,空军即使在阴天也能有效击中目标。又如,北约还通过澳大利亚人普拉特领导的名叫“凯尔国际”间谍组织,利用人道主义活动为掩护,在南境内从事间谍活动。空袭前,该组织主要搜集南军警动向情报;战争爆发后,则主要提供轰炸效果的情报。此外,北约还向“科索沃解放军”提供电台、移动电话和卫星电话,让其提供南军集结地域和炮兵方位等情报。
(二)南联盟方面
充分利用外部情报支援。南联盟没有北约军队那些先进的情侦技术手段,但据悉在战争期间,它至少曾得到过俄罗斯的情报支援。俄罗斯有着庞大的情报搜集系统:空间有80颗间谍卫星;海上有60艘间谍船组成的船队;地面有可以监听美国卫星通信的监听站或监听车。俄南双方有情报交换合作协议,俄罗斯情报总局将他们掌握的关于北约军队的情报通报给了南斯拉夫。此外,俄罗斯还曾命令其驻华盛顿、伦敦、巴黎、罗马、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等国的情报人员为南联盟提供情报。据俄军方透露,南军曾利用俄方提供的情报,击落9架北约飞机。南军经常将外部情报与自己侦获的情报相互印证,在两者出现矛盾时,南军的经验是:“只能相信自己的情报,不然就会失败。”积极采取反情报措施。通过积极有效的反情报措施,阻止对方获取情报,是南联盟情报战的重要内容。
一是清除“耳目”。为了确保反空袭作战的地面安全与稳定,南联盟采取各种手段,防止境 内的敌特进行袭击破坏或实施对空支援。波黑战争时,英法等国特工人员曾用激光器引导北约飞机对塞族实施精确打击,并对空袭效果进行评估,南联盟吸取了这个教训,在北约宣布对南实施空袭后不久,就将所有参战国记者驱逐出境。同时,大力加强新闻检查,严格控制对空袭地点的采访,避免北约通过新闻报道评估其轰炸效果。南联盟还组织群众采取拉网式的昼夜巡查,清除对方可疑的特工人员,搜寻敌空投的卫星定位系统和投放式一次性干扰机。为了防止分离主义分子的破坏,南还查封了科索沃部分报纸和广播电台等。
二是“掩人耳目”。为了对付北约的先进技术侦察手段,南军把在科索沃的军用飞机藏在山腹内的掩体里,巧妙地隐蔽空中系统。南军还学习伊拉克人的经验,组装了数以千计迷惑对方空中侦察的假目标,如假高炮阵地、假导弹、角反射器等,并用各种运载工具往来机动。各种隐蔽伪装措施或战法,有效地欺骗了敌人,北约飞机炸毁的许多南军重装备,有相当数量是假目标.二、电子战有效实施
北约凭借其在电子技术上的巨大优势,成功地夺取了制电磁权,保障了空袭的顺利实施。处于明显劣势的南军为了有效地抗击北约的空袭,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也采取了很多积极的反侦察、反干扰、反隐形和抗摧毁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北约方面
超强电子干扰手段保障了空中突防。北约为取得电磁优势,在空袭行动中使用了各类性能先进的预警飞机和专用电子战飞机,对南军雷达和通信设施实施超强度干扰或压制,为空中突防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基本战术是:先以EA-6B电子战飞机干扰机对南军指挥通信系统实施“致盲”干扰,为空中突防提供掩护。EC-130电子干扰机留空时间长,有时甚至达18个小时,超过正常标准的3倍。担任空中掩护任务的F-15等战斗机,也使用了大量机载干扰器材,迷盲了南军雷达。整个战争期间,北约军队电子战飞机出动的架次占飞机出动总量的40%以上。此外,由飞机拖带“诱饵”实施空袭,在战争中表现也很出色。例如由B-1B轰炸机拖带的AN/ALE-50诱饵,就曾使不少轰炸机逃脱了南军防御火力的攻击。这种诱饵独立的、用后即丢的特点,使它成为由改进后的飞机拖带的理想装备。
“软”“硬”一体作战加强了对南电子系统的压制和破坏。北约在实施电子干扰的同时,又运用反辐射手段摧毁南雷达设施,并对重要的电子目标实施无线电识别和定位,及时引导火力实施摧毁。美军出动了89架F-16C/J战斗机伴随EA-6B电子战飞机行动,发射反辐射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攻击南军防空雷达系统和通信设施,直接实施硬摧毁。在这种软硬兼备的电子战打击下,南军防空部队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电磁脉冲弹得到了实战应用。电磁脉冲弹是一种新式电子战武器,它通过爆炸将内部的化学能转为电磁能,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将距爆心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电子设备中的敏感电子器件烧毁,从而使该设备失效。从20世纪80年代,美军即开始研制这种武器,多年来一直处于试验阶段,这次是其首次实战应用,对破坏南军电子装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多种隐身武器增强了空中突防能力。战争期间,北约使用了不少先进的隐身武器,其中包括F-117A隐形战斗机、AGM-129隐身巡航导弹和B-2A型隐身战略轰炸机。隐身武器隐蔽性能好,如F-117A隐身战斗机的雷达反向截面积只有0.01平方米,AGM-129隐身巡航导弹的反射截面积为0.005平方米,B-2型隐身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1平方米,雷达对这些目标的探测距离只有对通常目标探测距离的五分之一左右。北约通过使用隐身武器,增强了其空中突防能力。
(二)南联盟方面
隐真示假的电子防御战术保存了军力。南军在失去制电磁权的情况下,积极采取一系列隐蔽防护措施,使自己的军力大部分得以有效保存。其主要做法是:
一、“进洞隐真”,将大部分雷达、通信、电子战装备藏进洞库或其它便于隐藏的设施中;
二、是“伪装隐真”,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简便器材伪装武器装备;三是“机动示假”,先设置大量假的重型设备,制造出假目标,然后频繁机动和变更部署,迷惑敌人,引诱敌人摧毁这些假目标;四是“烟幕盲敌”,利用红外武器的弱点,施放人工烟幕,降低了北约电子效果和精确制导武器打击效果。据俄军专家估计,南军实施的一整套电子防御战术,使北约空袭打击概率不超过30%。
灵活的电子攻防战法制约了强敌。南军立足于现有装备,研究敌人高技术兵器的弱点,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电子战战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北约的进攻势头。南军根据制导武器的弱点,在敌巡航导弹可能来袭的航路上设伏,干扰其GPS制导系统,并用火炮、火箭等向空中投放铝箔条、银化尼龙丝、铝化玻璃和偶极子箔条等干扰物,干扰景象匹配制导系统,使其偏离预定目标。为使防空雷达免遭北约反辐射导弹攻击,南军在发现北约发射反辐射导弹时立即将雷达关机,使反辐射导弹偏离目标。南军还采取雷达接力战术,即远程雷达短时开机,确定有飞机来袭后迅速关机,当判断北约飞机已飞临己方地空导弹射程范围时,导弹制导雷达突然开机,同时发射导弹,尔后迅速转移F-117A隐身飞机被击落,就是这个战法的一篇杰作。
总体上看,电子战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北约“由于缺少事先计划和战略指南来界定关键目标,进行一体化信息斗争的企图被推迟了”(参见《联合声明》),其作战计划中未做充分的电子战准备,加上南军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有限,战争中双方的电子对抗程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激烈。
三、心理战各显神通
北约与南联盟在以各种武器系统进行对抗的同时,还在战场内外进行着一场以瓦解对方士气、争取国际舆论支持为目的的心理战。
(一)北约方面文学|虚拟文学|武侠奇幻|历史文化|休闲4u U3 Q u&{ B;i n(J
竭力鼓吹战争的合法性。科索沃战争是绕开联合国而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为了“师出有名”,北约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一直操纵或控制着媒体宣传,把南联盟“妖魔化”,使自己的行动和形象“合法化”、“天使化”。
一是孤立和丑化南联盟。早在战前,北约就操纵西方媒体大肆渲染所谓“南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称米舍维奇为“暴君”、“种族清洗者”,宣扬塞尔维亚人“从历史上就是巴尔干地区动荡的根源”的论调,煽动北约国家民众对塞族人的的反感与恐怖情绪,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支持。战争期间,北约又操纵媒体大谈科索沃地区的难民状况,攻击南军是造成难民潮的罪魁祸首,而只字不提空袭给南联盟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北约对媒体宣传的操纵或控制,充分暴露了西方新闻“客观公正”原则的虚伪性。
二是离间南人民与政府关系。为达此目的,北约通过各种宣言手段,把南领导人描绘成践踏人权、违反国际法的“恶魔”,并通过国际战犯法庭以所谓的战争罪“起诉米洛舍维奇等南军政要员”,企图给南联盟人民造成这样一种印象:现今他们遭受的空袭灾难,全是因米洛舍维奇一人引起的,只有惩办了米洛舍维奇才能解决问题。
制造战争恐怖气氛。战争爆发前,北约曾将预定打击的目标、时间、强度、方法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公之于众,其高新技术兵器更是灾难性的。北约是想通过这种宣传,制造战争恐怖气氛,对南联盟形成巨大的心理威慑,使其因畏惧军事打击而弃战求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威慑目的。这个企图落空后,北约又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空袭规模,加大空袭力度,甚至轰炸了许多重要民用设施。北约还特别使用石墨炸弹等特种弹药攻击城市电力设施,制造黑暗,以求加重南人民的恐怖心理,涣散南军民的斗志。打压传媒设施。北约在不断加大对南军事打击力度的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打压传媒设施,限制舆论报道,力图实现新闻封锁。战争期间,北约通过欧洲卫星通信组织,停止为转播塞尔维亚的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提供卫星服务,封锁信息。在美军F-117A隐身飞机被击落后,北约为防止南借机大肆宣传,迅速封锁消息,对坠毁原因和飞行员情况只字不提。为阻止南斯拉夫人民听到本国政府的声音,北约先是用高分贝“噪音干扰”南联盟电台广播,后又多次轰炸南电视台和电视发射塔。据北约的统计数字,南联盟39%的广播-电视转播站陷入瘫痪或严重损毁。美国还一度曾企图切断南联盟与外界的互联网联系。北约还在内部严格新闻检查,凡是有关不利于北约方面的消息,一律严格控制外泄。政府甚至直接出面指责客观报道战况的一些记者。北约通过新闻封锁,使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媒体都只能听信北约的一面之辞。
加强战场心理攻势。空袭开始不到一周,美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空军第193特种作战联队的6架EC-130E/RR广播电视飞机就开始轮流升空,每天向南传送4个小时的广播或电视节目,直接用塞尔维亚语向南军官兵展开宣传攻势,瓦解南军士气。美军的另一支心战部队还向南12个主要城市空投了数千万份恐吓和劝降传单,鼓动南军拒绝执行米洛舍维奇的命令。在南联盟阵地上留下的传单上写着:“留在科索沃必死无疑”、“现在离开你的部队,抛下你的武器装备,如果留下来,北约将从各个方向向你进攻”,等等。
此外,北约还曾通过秘密手段,深入到南军内部进行策反宣传,鼓动南军分裂势力推翻米洛舍维奇的统治。
(二)南联盟方面
利用媒体和网络进行反心战宣传。为打破北约垄断宣传的局面,面联盟充分利用自己的宣传阵地,揭露北约的战争罪行,阐明自己的正义立场,争取国内民众和国际正义力量的同情与支持。它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媒体通报战况,控诉北约轰炸给南造成灾难,鼓舞人民抗敌的士气,坚定胜利的信心,分化和瓦解敌人。例如,南联盟巧妙地利用美军士兵被俘和美先进的F-117A隐身飞机被击落的宣传价值,提醒西方注意:为科索沃进行全面战争需要时间、鲜血和金钱。这些成功的宣传打破了北约的一面之辞,激发了北约国内民众的反战情绪。在国家电台、电视台被炸毁后,南又加强了网上活动,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继续对外进行宣传,再次打破了北约的舆论封锁。
以国际法为武器,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国际法是国家间应该相互遵守的准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是现代国际社会始终表明科索沃是南联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关科索沃地区的任何问题都是南联盟的内政,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权干涉的立场。他们认为,对科索沃问题任何形式的干涉都违反了国际法,只有在北约停止轰炸和尊重科索沃地区主权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塞族与阿族间的和平谈判才能真正解决。南联盟这一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理解和支持,即使北约在最后停止轰炸的军事协议中,也不得不承认科索沃仍是南联盟领土一部分的主权地位。
此外,战争期间,南还以战时国际法准则,即战争法为武器,揭露了北约肆意践踏战争法,滥用作战手段或方法,给 一个主权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战争罪行,引起国际社会对北约的广泛谴责,使北约集团相当被动。
巧妙施谋,致敌被动。战争期间,南联盟能够注意运用计策或策略同敌人心战较量,进而陷敌于被动。以下是两个典型事例。
一是利用美军战俘对北约施压。南联盟在抓到3名美国军人后,先是扬言要审判他们,调起了美国民众的神经,使北约感受到很大压力。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又以高姿态释放了这3名俘虏,使北约在政治较量中陷于被动。一名战俘在被释放前还留下字条,感谢南军的善待,并祈祷北约对塞尔维亚的空袭行动结束,更使北约方面尴尬难堪。
二是通过与阿族领导人谈判做出缓和姿态。当北约舆论连篇累牍地宣传塞族与阿族矛盾已成水火不可调和之势时,米洛舍维奇等南联盟领导人会见了阿族领导人鲁戈瓦,南国家电视台作了现场报道。报道指出,双方在会谈后一致认为,科索沃问题只有通过政治手段才能成功地解决。鲁戈瓦还呼吁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并同意通过谈判寻求和平方案。报道引述鲁戈瓦的话说:“大家都看到了,我还在科索沃,还在尝试。”南各媒体藉此提醒西方:科索沃问题是南联盟的内政,南联盟各民族有能力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就使得北约的侵略者形象暴露无遗。北约发言人极力狡辩说,鲁戈瓦已被南政府软禁,失去了行动自由,他是言不由衷。这些谎言在5月5日鲁戈瓦携家人抵达意大利后又不攻自破。
四、网络战初露端倪
互联网是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的一项伟大成就,极大地方便了世界各地人们的交往。科索沃战争第一次将战火燃进了这片“战争处女地”。北、南双方通过键盘和鼠标在暗中过招。尽管双方都在有效地管制着传统媒介,但谁都无法控制互联网这个新领域。该领域一度成为双方争夺的一个新焦点。
(一)北约方面书院,1998年,美国国防部为海、陆、空增添了电脑空间,作为第四战区,并建立了一个主管信息战事务的机构。尽管美国在过去的8年里旨在搞掉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种种努力已经失败,但在南联盟,克林顿又把信息战推向了新的高度。
利用网络对南进行在线宣言。北约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设主页和常设链接等方式,对南联盟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在线宣传,大量发布反南联盟政府的材料。为此,英国甚至专门建立了一 英语-塞尔维亚语双语网站。英国防部长乔治&S226;罗伯逊声称,这个网站就是为了抵消米洛舍维奇对南人民的宣传。就连北约扶植的“科索沃解放军”也开设了自己的宣传网站。与此同时,北约中止了对南联盟地区的商业网络服务,还计划完全阻塞南联盟的互联网通道。
实施黑客攻击。北约特别是美军计算机黑客多次对南联盟军队和政府的指挥控制网络实施攻击,企图瘫痪其指挥控制系统。美军多次召集计算机专家同南进行“网络对抗”,将大量病毒和欺骗性信息输入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系统,以阻塞南信息传播渠道。战争期间,克林顿曾授权中央情报局组织对南联盟金融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籍此图谋搅乱南经济。为损害南联盟领导人的声誉,推翻南现政府,西方媒体不断谣传米洛舍维奇等领导人把南联盟国库的一些款项转移到了塞 浦路斯等国的银行。媒体还宣称,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电脑黑客被派往这些国家,先是非法调查南领导人在国外的银行帐户,然后抽取其钱款。北约官员不无得意地说,这种手段实在是心战与网战的绝妙结合。
(二)南联盟方面
南联盟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开辟了与北约抗争的一个新空间,成功地尝试了网络战的效果。
开展网上宣传,突破北约新闻封锁。战争爆发后,北约的电子战对南的各种通信系统破坏极大,严重干扰了南联盟的内外宣传。面对这种局面,南政府以网站为阵地,积极宣传反侵略的正义立场,突破北约的新闻封锁。轰炸开始后不久,一个新的网址www.xiexiebang.com在南联盟开设,并立即成为提供科索沃战争信息最权威、最全面,也是最及时的因特网网址。这个网址使用塞尔维亚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由多名具有献身精神的南联盟电脑迷负责,每天工作18个小时,接受900万次“点击”,其中70%来自美国。南主要媒体和政府部门都在网上设立了自己的主页,宣传国家的内外政策,反映南联盟遭北约空袭的情况,使其成为南对外传播信息和打破北约舆论围剿的主要途径。南政府在网站播发大量图片和新闻资料,提供战场实况,披露北约在战争中使用惨无人道的新式武器,列举种种事实驳斥西方关于南联盟在科索沃地区进行种族灭绝的报道。政府还就科索沃问题设立电子信箱,就科索沃自治的政治框架协议广泛征集民意,充分表现了政府的民主意识。与此同时,旅居世界各地的南斯拉夫人也通过计算机网络反对这场战争。南联盟以网站为宣传阵地的手段与影响,反映出网络技术在突破信息封锁方面的重要意义,表明电脑空间的“多极化”特征已使西方在传统媒体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面临挑战。
攻击北约计算机网络。战争爆发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南斯拉夫的电脑爱好者们自发行动起来,在网上不断用“电子炸弹”回击敌人。他们通过向北约国家及军队的信息系统倾泻大量伪信息、废信息,制造“信息洪流”,阻塞、挤占其信息传输信道,最终导致其网络瘫痪。据北约网络专家透露,仅巴尔干地区的一台电脑每天就向北约总部发出20000多封电子邮件,大量的电子邮件造成了北约信息网络因为过载而阻塞,通信效率大大降低。南联盟的计算机“黑客”还通过公用网的计算机终端联端联到军事计算机网络系统上,对北约的指挥通信系统进行破坏。4月4日,南联盟黑客使用“爸爸”、“梅利莎”、“疯牛”等病毒进攻北约的指挥通信网络,致使北约网络通信陷入瘫痪。美海军陆战队所有作战单元的E-mail均被“梅利莎”病毒阻塞。北约在贝尔格莱德的B-92无线电广播网,以及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的网络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服务器,均连续受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据报道,南计算机专家在俄罗斯黑客的帮助下,曾造成美海军“尼米兹”航母上计算机系统瘫痪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
利用网络进行情报传递,提供预警。在北约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电子干扰的情况下,南联盟充分利用因特网进行通信联络、情报传递,实施及时有效的空袭预警。如北约战机刚从意大利空军基地起飞,立即就有人用计算机通过网络将消息传 出,“几分钟前,'吸血蝙蝠'在斯科普上空向你扑来”;当机群飞抵轰炸区以外的国家如斯洛文尼亚上空时,又有人用电脑发出“它们正路上”的消息;当突击机群飞抵南邻国凶牙利或罗马尼亚时,又有因特网用户发现后及时通过网络传递情况。计算机网络上这种“消息树”式的情报传递方式,在人类战争史上还是首次出现,为南联盟北约空袭提供了预警时间。
如果说在空袭与反空袭交战中,南联盟一直处于守势的话,那么在网络战上却是处于攻势。俄罗斯等国"黑客的加入更增强了南联盟网络战的力量。中国民众也通过网络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愿。严格地讲,这只是初级的网络对抗。尽管还存在种种缺陷,但毕竟开辟了网络战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实验了一种全新的斗争方法
第四篇:大自然启示录
一、单选题 共 4 题
题号: 1 本题分数:4 分
蟑螂行走的速度非常快,一般每秒钟行走的距离是身体长度的()倍,运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制作出行动较快的机器人。
A、50 苍蝇能自由在玻璃上爬行的秘密的在于
B、脚
日本本田公司的工程师从分析人的关节运动原理研制出了机器人
A、阿西莫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壁虎脚上的吸附力非常大,最大可以达到
D、25KG
植物学家约瑟夫。帕克斯顿是受()结构的启发而建造成了温室,甚至水晶宫。
A、睡莲
法国设计师埃菲尔依据()的原理,建造出了1930年前世界上最高(300M)的埃菲尔铁塔。
B、人的大腿骨结构
北极熊之所以能耐寒,就是因为它的全身几乎绝热,只有()等少部分能够散热
A、鼻子部分
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是
D、被流淌过的水珠带走
“蛾眼”之所以能在极其黑暗的环境下看得见东西是因为
B、眼睛的表层不反射光
氢能源汽车与汽油能源汽车最大的不同点是
B、排气管出来的是水而不是CO2
指向性强的耳麦就是根据()听力原理设计的,为助听器的设计带来重大突破
A、奥米亚棕蝇
实验表明,()能从12KM之外感受到10公顷森林大灾的热度,这就为科学家制作森林火灾传感器带来了灵感
D、烟草甲虫
二、判断题 共 6 题
题号: 5 本题分数:8 分 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发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2、对
最早根据仿生学原理进行飞行器设计的是莱特兄弟。人类飞行器最早是100多年前发明的。
2、对
由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发明的代尔夫特蝇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但并不是最小的飞行器
1、错
扑翼飞行器的原理是由前缘涡流产生的大部分升力。蜻蜓就是仿生的对象。
2、对
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汽车设计师关注箱鲀的体型设计出了新的概念车,空气阻力比一般家庭汽车小90%
1、错
企鹅的祖先一直生活在海洋中,于是企鹅就有了很强的海洋生存能力
1、错
在自然界中,人类凭着特有的天赋,掌握了材料的使用方法。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能使用天然材料的生物
1、错
“说木材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根基”就是因为一方面木材是人类使用特别广泛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是动物使用特别广泛的材料。
2、对
世界上最高的生物有机体――红杉,最高可以达到80-100米,最重可以达到140吨,它们都生长了200年。
1、错
材料学告诉我们,一种材料的坚韧程度主要是依靠这种材料的结构本身,而与结构方式没有太多的关系。
1、错
人类制作陶瓷,必须将泥土烧至1400度,而自然界却可以在常温下制作成陶瓷,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2、对
“蓝闪蝶”表面含有大量的蓝色色素,这些色素完全可以用来制作鲜艳的布匹
1、错
世界上最早的能源是生物而不是太阳,这就是我们研究生物能源的起点。
1、错 人和其它动物一样,吃下了植物或动物消化后可以产生身体需要的能量,科学家们相信,有一天,机器人吃下动物或植物,一样也能产生能量。
2、对
目前“氢能源”最大的问题是来源,如果从碳、氢化合物中分解,得到氢的同时又产生了大量的废气,最理想的方法是从水中提取
2、对
雌性奥米亚棕蝇为了给下一代找到食物,它必须将卵产在雄性身体上。
1、错
科学实验表明,蜜蜂是靠一种称着为“光流”的技巧来判断和测量距离的
2、对
群体蚂蚁是有个性的,但个体蚂蚁是没有个性的
1、错
第五篇:万科启示录
谢家瑾会长在“科技助力行业成长——万科物业发展模式”研讨班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
万科物业一直是行业的排头兵,其行业地位的确立始于上世纪90年代。第一个内地业主委员会在天景花园的成立,全国第一批优秀示范住宅小区项目的取得,鹿丹村项目公开招标激烈竞争中的胜出,在全国第三次物业管理大会上的经验交流,对建设部大院的接管等等,都已经载入行业发展的史册,也让万科物业驰名全国。2011年和2013年,万科物业两次荣登中物协发布的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百强和两百强的榜首,进一步展现了万科物业的光荣和辉煌。
这些年来,我始终在关注万科物业的成长和进步,尤其关注在新形势下,万科物业如何跟上时代步伐,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引领行业的转型升级。今年4月,我发起并专程陪同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协会会长朱志荣及上房、东湖等知名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小组来到万科物业调研。万科物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喻斌就万科物业发展概况、万科物业有影响力的关键业务、万科物业的服务理念及整体业务框架和未来发展思路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让我们对万科物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尤其是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体验了万科物业智慧社区展厅和E控中心,万科物业智慧社区的研发思路和EBA系统、E控中心的实际管控成效,让我们十分震撼。上海的同行们表达了希望让更多的企业学习了解万科经验并能通过技术转让等形式开展合作的愿望,促成了中物协在万科物业协办下这次“科技助力行业成长——万科物业发展模式”研讨班的举办。
这期研讨班得到了全国各地企业(尤其是品牌企业)的积极响应。从参会代表的覆盖面之广(除西藏、青海和台湾地区外的29个省和直辖市的两百个企业的350多位代表到会)、层次之高(大部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主管),可以看到业内对万科经验的重视。两天研讨会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喻斌、吴龙两位关于“万科智能物业及智慧社区探索”的主题演讲,朱保全副总裁关于“万科物业七年变革之路”的经验分享,吴耀平、冯霞、严资旺三位部门负责人关于万科物业“睿服务”体系、打造职业物业师团队、睿训练,助力员工城市梦等万科物业科技助力物业管理具体运作的介绍。明天上午还安排了一场嘉宾论坛,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高瓴资本、华为、腾讯、中兴通讯等企业负责人,将从他们的视角下看物业管理行业未来发展。最后半天还安排了让大家感受万科物业“睿服务”模式的东莞万科松山湖1号项目和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的参观。
希望这两天的学习研讨能给参会各位带来全新的物业管理认知和感受。
我利用今天的开班式讲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仅供大家学习研讨参考。
一、关注万科物业打造的新的企业生态圈
我们注意到:万科物业对科技助力物业管理的重视和应用起步于2006年,当时的工作重点主要在项目现场安全技术应用,以及信息化与任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尝试。
2010年9月,万科物业将推进利用智能技术,提升物业管理的整体运营效率上升到战略高度,对下属子公司的智能化部门进行了整合,设立了智能科技中心,归属物业总部直接管理,致力于智能科技与物业服务业务的对接,旨在提升物业服务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以及实现管理效率最大化。随之,由该中心主导,大力开展了系列技术创新活动,围绕社区安全管理的核心,初步形成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得以推广。
之后,万科物业又在“让生活因幸福而改变”的口号下,提出了“新组织结构之下的万科物业12345”。其中的5,是通过“云生活、社区一卡通、安防与停车管理、设施设备远程管理、移动APP、智慧之家”五大科技运用,将万科物业打造成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绿化养护、设施设备管理、停车场管理、应急响应的“物业管理专家”。
在此基础上,近两年,万科物业的“睿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这个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个经过科学设计并极具人性化管理的员工成长体系,一支精心打造的能征善战有实干精神和不断创新力的管理团队,一套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以促使企业充满活力、奋发前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一个由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支撑和组成的涵盖内部管理与客户服务于一身的IT云平台。在此基础上构成的“一套体系、两个中心、三级督导、四个平台”的万科物业管理新局面,给物业管理这辆坦克插上了信息和智能的天线,推动管理和服务手段的更新换代,支撑和助力万科物业向新的高峰攀登,体现了万科物业的高明和过人之处。
目前,万科物业正在运用和依靠这套体系打造着新的企业生态圈,既推动着当下的转型升级,又开启着企业后续发展的无限想象空间,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二、关注万科物业的万睿科技、设备远程监控管理系统EBA和睿服务体系
1.万科物业的万睿科技。近几年,物业管理的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发展却日新月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万睿科技作为万科物业旗下全资子公司,承担万科智能化升级的使命。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社区安全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使技防成为社区安全的有力支撑,将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使智慧社区成为一种管理模式和生活方式。在为业主带来更安全、舒适、便捷和更具体验感生活的同时,也推动着地产产品的优化,助推物业服务的创新和升级。
2.万科物业的设备远程监控管理系统EBA。万科物业在2012年自主研发的“物业设备远程监控管理系统”(EBA)具备四个核心功能:一是对小区各公共区域、设备房及设备房内的设备全面实行远程数据采集、控制、报警、输出设备巡查记录与应用。不再需要人工抄表,同时也减少人工巡查设备的工作量和频次;二是实现技术人员的智能集中调度。通过工单池、调度中心进行任务派发,在维保或巡检任务完成后,通过手机APP及呼叫中心进行回访、反馈和验证;三是优化技术人员绩效管理。通过系统数据的任务与工时统计分析,结合绩效激励模式,实现员工多劳多得,促使员工主动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技能;四是实现远程技术支持。建立系统知识库,推送维修指引,以降低对技术员的技术要求和缩短入职培训周期。
目前EBA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佛山、沈阳、天津等18个城市85个项目落地应用,有效地缓解日益加剧的设备设施管理难度和管理压力,提升了设备经济运行管理、预防性管理能力与内部运作效率。
3.万科物业的睿服务体系。针对封园的住宅项目逐渐成为物业管理的主流,一年前,万科物业事业部在东莞专门成立项目运营研究小组,负责项目运营一系列现场标准化流程、技术支撑平台以及全新激励制度的研究与设计——万科物业睿服务体系。睿服务主要由项目现场、属地管理中心(专家、顾问师)及云端技术平台三部分构成。(属地管理中心的专家组对拟接管项目做数据审计、综合评估、改造训练与上线运营以及对已接管项目现场人员做训练、督导与评价;云端的统一技术平台对属地专家提供运营管理技术支持以及为项目员工与客户提供应用终端;项目现场运用云端技术来实现项目高效运营和良好的客户感受)。
睿服务实践使得万科的在管项目实现了“四有”:一是所有项目有“经纬度”。只要在百度平台上输入经纬度,万科物业的项目就会应然而出;二是所有万科物业在管项目的设备设施都有“身份证”——通过“战图”系统,为每台设备设施形成二维码标签,后台能够显示设备的基础信息;三是所有员工岗位要有“二维码”——对在管项目中的工作岗位通过二维码方式进行管理;四是每名员工要有“经验值”。通过后台系统,可以看到北京某项目中某个岗位上的某个员工在某时间段是“生手”、“熟手”还是“老手”,可以配合员工的训练体系及基于不同时间点的人力资源配置,形成对人力资源的最大化使用。
前不久,万科物业住宅项目运营中心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万科物业服务与管理的全面升级。明天下午我们会安排大家到东莞参观体验万科物业的睿服务,实地感受万科物业的睿服务体系。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近一年来组织开展的《物业管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指出:“传统物业管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物业管理服务产业。旨在通过对传统物业管理的改造,实现向现代物业管理的转型和升级”。报告还指出:“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开创全新商业模式,致力于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值服务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从粗放型传统服务业向集约型现代服务业的转变,是物业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看到,万科物业在转型升级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相信这次研讨班的举办,对大家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深入一步认识行业的转型升级,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关注万科物业的全面经验和全方位发展
1.万科物业的发展之道
我在2011年给中国物业管理杂志写的卷首语“会舞蹈的大象——谈万科物业二十年成功发展之道”一文中,把万科的经验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是万科物业的品质管理之道——满足业主安心的需求,不断提升物业服务的市场价值;
二是万科物业的用人之道——以人为本,用心营造适宜人才生长的环境;
三是万科物业的经营之道——品质成就价值,在做好基础业务的前提下以客户资源经营为核心,搭建满足客户居家生活需求的资源整合平台;
四是万科物业的发展之道——引领中国住宅物业的发展变革,倾力打造人居向往的“幸福社区”。
2.万科物业三项职能的发挥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了物业管理的服务、管理、经营三个职能一个都不能少,万科物业的成功体现了“服务、管理、经营”三方面的齐头并进。
一是万科物业的服务。“对客户利益的尊重与关注,让业主生活更满意、不断为顾客创造价值”,使得万科物业从小到大、从起步到成熟,从成熟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2010独立第三方进行的万科业主满意度调查显示,在选择万科房产的原因中,“物业服务好”提及率达75%。这不仅体现了万科物业优质服务对地产销售的直接拉动,也反映万科物业以优质服务树立了其在业主心中的地位。
二是万科物业的管理。万科管理对管理的重视及其管理水平是行业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近几年在科技助力下,进步尤其显著。由于在设施维护、安全感及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差异,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万科物业在管项目与同地段其他物业的价格增值会超过10%-20%,而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这种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三是万科物业的经营。万科物业高度注重住宅物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近两年提出了“幸福社区计划”。在保障服务品质的同时,紧扣客户房屋保值增值、日常生活需要推出“资产管家、房务管家、生活管家”,提供“住这儿APP”等多种经营服务,收获了可喜的业主满意度和良好的企业经营绩效。
万科物业前几年的社区服务,包括便利店、洗衣店、药店、银行和菜市场的老“五菜一汤”式的搭配,为业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广受业主欢迎。
近几年万科物业不断创新社区服务,初步形成了“拎包入住”、第五食堂、“万物仓”、幸福驿站、“橡树汇”长者服务和万科租售中心等升级版的可以在万科在管项目全面复制的多种经营,被我称为新“五菜一汤”。既满足了业主不断增长的各类需求,也对提高万科物业的经营绩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仅以“拎包入住”和“租售中心”为例,2013年有2万名业主选择万科物业提供“为业主配售家具、家电和售后服务,以及提供住房内部的局部改造”的“拎包入住”服务,交易额超过3亿,万科物业获取10%的佣金;2013年始开展房屋租售代理和托管业务的万科租售中心当年业务收入达1.13亿元,实现利润3523万元。
在万科物业2013年32.6亿元年经营收入中,向业主收取的物业服务费17.3亿元,社区服务多种经营收入15.3亿元(成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2013年利润2.1亿元,年纳税2.5亿元。
我在很多场合引用了朱保全的一段话:“物业服务企业做经营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做经营而去搞经营。应始终把尊重客户权益,做好客户委托的基础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掘客户需求,开展客户资源经营才是正道。”这是万科服务宗旨的表达,也应该是物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拓多种经营的底线。
上面讲的三点只是这次研讨班的开场白,我对万科经验与科技创新的认识也很肤浅有待深化,所以我也和大家一样,将全程参加这次活动。
最后,我想谈谈我们向万科学什么,怎么学?
第一,要学习万科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理念。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我们对创新和变革给行业带来的“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要“看得见、看得懂、看得起、跟得上”,否则就会掉队落伍。
第二,要学习万科通过科技助力物业管理与服务升级的经验。一切创新变革的前提是先做好物业管理的“四项基础服务”。但做好服务“保住阵地”只是其一,怎样通过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让服务更加精细化,让管理更加简单高效,让业主满意度不断提升,让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这些方面,万科的经验值得大家深入学习。
第三,学习万科和优秀品牌企业,一定要因企制宜。在各种商业模式创新中,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此外,不要一窝蜂地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做社区电子商务。即使彩生活的彩之云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也是坚决只做平台,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做。万科、长城、绿城、龙湖目前开展的社区生活服务更多地还是从线下做起,逐步开拓线上线下服务的对接。
第四,倡导行业内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我们提倡科技进步、网络技术运用和智慧社区推进,不是让每个企业自行或与社会上的科技公司合作自搞一套网络系统。这方面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系统的运营维护费用也需要相当管理规模的支撑,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业内一些品牌企业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已经有了一批为实践证明较为成熟的成果,我们鼓励企业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和技术转让。据了解,长城物业的“一应云”已经有包括百强企业和部分一级物业企业在内的19家物业服务企业带着116个在管项目、21.7万户家庭约68万客户加入;上海13家物业企业组成的创新服务合作体,正在集聚并整合成员单位物业服务平台及客户资源等优势,将协助与带动联盟成员单位乃至上海及周边城市物业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在昨天看了会议有关资料后就开始和万科洽谈有关技术的转让,我们非常看好和鼓励这方面的合作。
万科物业为这次研讨班作了非常精心的准备,让我代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对万科物业为筹备活动的辛勤付出和接下要来为大家带来的经验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加会议的有关领导和与会代表表示崇高的敬意!并预祝这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014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