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感悟

时间:2019-05-13 14:0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活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活感悟》。

第一篇:大学生活感悟

一、发现问题

搞社会学研究,首先要能发现社会问题,哪些问题值得思考、深究,从什么地方发现社会问题?我认为,非专业的调查者,只能从两个地方发现问题。

一处是媒体,一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报道了一些我们自己无法直接了解到的社会事实、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还有另一类媒体,那就是很专门化的理论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和报纸广播电视对待社会问题的不同方式,它要去解释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发生,并且上升到一种理论的高度,探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另一处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如果你是专业的调查者,你可以通过你的调查发现一些社会问题,那既不是你的日常生活,也不是媒体的报道。但你们不是专业的调查者,大概只能从媒体和日常生活接触社会。

这两方面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和问题。从报纸上或理论著作中看到的记者和学者对社会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你能够理解吗?如果他们所说的社会问题和你的经历距离很远,你能够很好的理解吗?很好理解的可能性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第一,你有良好的想象力。第二,你有过一些生活经历,你的生活经历和那些人的遭遇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毫无疑问是你的这些社会经历帮助你去理解他们。我做一个不恰当的比拟,有人在火灾中被烧,你听说后很难过,你被烧过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感同身受呢?因为你体验过别的伤痛,要是你根本就没有体验过任何疼痛的话,你就很难体会他们。实际上你的痛感是帮你理解别人别样的痛感的根据。由此类推,我们对和我们生活差距很大的困境中人们的理解,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这些社会经历和那些人的遭遇可能差别不小,但依然是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必不可少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社会经历更多一点,就更能帮助我们去理解他人的遭遇。但是肯定不能无限多下去,有最多社会经验的人是实践者,不是研究者,要你的经验和实践者们等量齐观是不可能的。但有的时候经历稍多一点有利于你理解他人。

二、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

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吗?是公共话题吗?日常生活中上升不到社会问题层面的私人问题,不是我们要讨论的。我们要讨论的是从个人日常生活发现社会问题。就是说个人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似乎是个人的问题,但是可以关联到社会问题。有些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比如你因为家庭贫困,考的分数再高也上不了大学,很多同学遭遇了这种问题,这就是一个社会问题。还有一些个人问题,里面包含着社会的因素。比如说你要离婚,这毫无疑问是你个人的问题,但有时也是社会问题。如果离婚率一直很低,离婚便不是什么社会问题。可是当代社会中离婚现象很多,你遭遇到离婚,这实际上就牵扯到社会因素,牵扯到人们普遍价值观念的变化,它直接间接地影响到某个个体的婚姻,离婚和这些因素是有关联的。

如上所述,个人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有些直接就是社会问题,有些包含着社会的因素。有的个人的问题也可以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何问题都不是绝对偶然的,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那些个人经历的问题,如果带有社会因素,或者虽然是个人问题但实际上也是社会问题,则都可以由你的个人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当你努力解决个人失恋的问题时,你要调整自己的心理,或努力把失去的对象找回来,但当个人遭遇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时,你还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做出思考。比如说矿难,如果你的亲戚遭遇矿难,你直接想到的是怎么救助和赔偿,但同时也可以把它上升到一个社会问题来考虑。也就是说个人问题可以转化为社会问题,而且对于包含社会因素的个人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往往是日后对一些社会问题理解和思考的基础。生活经验加上书本学习,两点很好的结合,才能发现和提出真正的、有质量的问题。

三、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学习社会学要求我们学会发现社会问题,学会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怎么去开发这种能力呢?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从日常生活出发,不放过自己生活中及周围发生的问题。发现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该从这里开始锻炼。当你从理论著作中知道学者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慢慢地获得了思想能力之后,再从媒体上听说一些远离你的社会问题,你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我来举一些例子说明怎样从说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家庭中的一些事情、事件都可以进入我们的思考。比如说父母的谋生之道是什么。你一直靠父母养育,你父母靠什么赚钱,怎样的营生,在生计上遭遇了什么挫折,你是近距离的观察者。只是过去你消极地接受养育,没有去积极地帮助他们,连积极地观察都没有。仔细观察思考一番,比如想想你家庭消费的变迁,你的思想会有很大的长进,能明白很多问题,这是最便利的窗口。农村的故事更多。在这方面,一个农村子弟比城市里的孩子幸运,对日后做社会学来说,从小的经历丰富更有利。农村孩子可以看到村内成员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打工、赚钱方式;可以看到分家、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看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情;还可以看到人们对政治权力的看法,看到权力争夺。什么是政治?那就是政治。后来进了课堂屡屡说到政治这个大字眼,其实政治学是研究什么的?研究权力的。一个村庄也有村庄的权力斗争,那是城市里面出生的同龄人绝对看不到的,因为城市里的孩子看不到他父亲的单位,而农村孩子有幸看到村庄政治,甚至听到父母议论村庄政治,只是当时他没有,也没必要去认真想想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说离开村庄不少年了,那已经不是我日常生活了。但你现在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密切关注,可以从中发现问题,锻炼你的思考能力。现在,也就是大学当中仍然有很多故事,从中绝对可以发现问题,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了,是不是特别肯思想,肯观察。比如说手机,这个屋子里差不多人人都有,没有手机的可能只有我。你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吗,买手机是为了什么?实用、便利、还是时尚?没有手机就很不便利吗?买了手机你所获得的那个便利有多么的重要?没有手机的时代不能过了?宿舍有电话啊,还不够便利,我读大学时宿舍没电话。你还可以想想买了手机之后在做什么,有多大比例是解决一些急需解决的事。你算算账,人都会被自己的行为蒙蔽的,因为自己要为自己的行动找一个坚实的借口,促进自己去做,而且要说服掏钱的人。这很可能是自欺欺人。要自己算账,买了已经一年或是半年了,如果半年的开销想不起来了,算下一周的,一周来都打手机干什么了?都是很必要干的事情吗?假设不是,为什么要买?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无形中加入了一种时尚,还是确实要解决实际需要。这是绝对值得思考的。

再举个例子:电脑。像手机一样,我们在座的同学可能都有自己的电脑,虽然系里面有一些电脑可以供同学们使用,但是同学们可能都有自己的电脑。还是上面的问题,买电脑是纯粹的必要,还是掺杂了时尚,和别人攀比?这可以从电脑的质量、档次上来观察。特别要考虑到有些同学家庭经济上并不很富有。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先想自己,再想周围同学,还可以有些小对话。去想一想,我们通常为自己的行为想出了很多理由,它们是否真的成立。我举了两个例子,动用你的智力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我们周围的一些话语是不实之辞。在你动用脑子思考之前,你也不知不觉地加入到这种话语之中:对大学生来说手机是需要的,电脑是需要的,等等,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消费的形成来自时尚的作用。至少你应该同意,这些事情是值得琢磨的,道理至少不是一边倒的,有思考的空间。

还有你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可以再琢磨琢磨,比如吸烟。校园里不乏吸烟的人,耐人寻味的是很多吸烟的人是来大学之后开始吸烟的。那么就值得探讨,你怎么在这里学会了吸烟?今天这个社会应该是吸烟的人越来越被动,很多人在戒烟,然而你却在这里学会了吸烟。这是挺值得追问事情,把它说清楚不容易。我插队时代为什么不吸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省钱。我跟史铁生是很好的朋友,聊天中我们讨论过很多问题,史铁生对他那时为什么抽烟的解答是什么呢?也是为了省钱――当时找不到一个比吸烟更廉价的娱乐方式了,几个人晚上一边抽烟一边聊天。我俩都不是不善于思考的人,但两个人的说法完全不同。今天风气不一样了,可是在这样的风气下,好多人依然在开始学吸烟,更值得深入思考了。

另外还有一个点,就是宽容问题。今天很多场合都禁止吸烟了,你的宿舍里有没有人抽烟,不抽烟的人容许别人抽烟吗?在公共场合,饭厅、自习室、图书馆里有没有人抽烟?当有人抽烟时有没有冲突产生?通常情况下人们是被动的接受,还是反对和制止?还有一个宽容和性别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男生抽起烟来容易被人制止,还是女生抽烟容易被人制止?为什么会是这样?是不是制止一个男生你觉得风险比较大,因为他看着也来者不善。是不是一个女子更弱小,你更有勇气去制止?还有一些关于吸烟引起的特殊的关系:在择偶的时候对对方吸烟的宽容问题。假设两个人中只有一方抽烟,你去打听一下,如果是男生抽烟,一般女生的宽容程度如何。如果是女生抽烟,男生不抽烟,宽容程度又是如何。都做个小统计,你会发现想象不到的事情。这种想象不到的事情是思考的根据,思考的对象。

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自己真的不知道――同学间的荣誉、声望来自什么?这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学习好,体育好,文艺好,还是什么东西?这些在你们中学和大学期间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是社会风尚变了,还是年龄变了?北大的生源是什么样,城乡各多少,大中小城市各多少,生源当中父母的职业,同学们毕业以后的去向等,都是我们要面对、足够我们去思考,甚至是有一定思考深度的问题。人民大学有一个学经济的学生想要读我的博士,最终我把他推荐到香港读社会学去了。他曾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叫“人大人的性格”,他说人大同学的性格就是非常的务实。务实怎么讲,可以有很多种定义,他说的务实就是非常的实惠,不冒风险,只做胜算很高的事情。他举例说明,他问过很多人大同学高考的分数,都很高,报哪里都能录取。他又问这些高分的同学:你觉得人大是最好的学校吗?都断然回答不是,北京有两大牛校。继续追问,你明明知道还有两个学校更好,你又能考这么高的分数,为什么要报人大呢?回答是不想冒险,追求保险。人大同学的务实性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到,这种务实性是哪儿来的?来源于务实人、不冒风险的人,扎堆到了一块。这些人互相影响,彼此都越来越务实,不作非分之想,不冒险。我很欣赏这篇文章,我看重的是他从身边去寻找思考对象,就这个问题我没有看别人说过,这是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要强调的是可以从周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此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不是从概念出发,是从日常事情出发。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敏感。敏感不是天生的吗?有天生的因素。但是因为你重视这一点,老是瞪大了眼睛,你也会变得比过去更敏感。我们要去领受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好多小情节的刺激和启示,不让它轻易溜走。我们要做认真的观察者和执著的思考者。我们系里经常给大家提供实习的机会,挺好的,实习机会可以让你身处一个你自己不容易走到的时空里面。

四、学习写社会杂文

大家可以试着写一点社会杂文,写你自己发现的小问题,或者是从媒体上发现的问题,对此你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迫使自己开始这样的习作,你也就迫使自己去思考了。当你下笔去写的时候,就必然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原来你可能觉得,哎,我是有点想法的,当你准备写在纸上的时候,发现想法还很有限。原来你以为自己的想法挺清楚的,当你写到纸上的时候,你会觉得逻辑上还得进一步梳理。写作,反过来就进一步锻炼了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能力,当然毫无疑问也锻炼了写作能力。我在这门课上特别推荐一本书《社会学的想象力》,在书的附录里面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说对于同学们来说,写作是每一周都要进行的事情。我看社会学系的同学文笔很好的不多。我所教过的学生当中文笔好的多数是新闻学院的,显然高于社会学系的同学,应该如此,要不然人家为什么报考新闻学院,当然是觉得写作是自己的长处。但是我们不管入学前的事了,你们入校后锻炼也比人家少得多。你们多少天写一篇东西?假使你坚持一礼拜写一篇东西,肯定就不是今天这个水准了。过去有人这么告诉你,这么要求你吗?我今天主要说的是,从自己周围发现问题,发现不明白的事情努力去解释;而当你养成这个习惯并因此迫使自己一段时间写一点杂文时,写作将帮助你梳理思路,做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更要求你瞪大眼睛去发现问题。

我们要老老实实承认,有的人写作的天分好极了,大多数人在这方面是普通的,要下大力气锻炼。有了那样的本领一生受用无穷,到任何地方都会被人重视。当你在起步阶段,就比别人领先一步,很可能就锁定了这样的一个差距。这话怎么讲?就是说,如果你的领导看到几个毕业生刚刚报到,派你们分头写篇报告,看了报告后就说:小赵,来一趟。以后一写报告就找小赵,不找别人了。小赵在起步的时候只比别人高那么一小块,却因此屡屡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小赵的进步就更大了。早年的微小差距,极可能锁定两人间的差距,以后的的差距日益扩大,因为其中一位拥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所以现在一定要把自己的写作能力提上去,这样当你毕业的时候,开始真正的竞争了,别人在能力上就不能再跟你相比了。有人说我口才好,其实我的口才一般,靠的是思想制胜,不是措辞。有人说我的口才是天生的,更是胡诌。我做过的演讲,在人大社会学系是普通教授的十倍。为什么我有这么多机会?就是起步的时候我表现欲强,敢张口,领先别人一小步,以后机会就比别人多了十倍。

五、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

说到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我要介绍《社会学的想象力》里面的一些观点,米尔斯说,多数学者割裂了他的学术研究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大思想家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我想,有些平庸的学者写东西人们不爱看,是因为他在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内心没有激情,当然理论探讨是理性的东西,但是写作是要有冲动的。两个作者,一个写作的时候有强烈的情绪支撑着他,另一个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判然有别。那个饱满的情感,更多的是产生于生存体验。用米尔斯的话说,就是大思想家没有割裂思想与生活。

米尔斯的第二个观点,就是对于学者来说,学术研究应该成为他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治学应该成为他生活的核心,整个治学过程应该极大地改变他的性格,使他将生活和工作融于一体,这样他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去发现问题,获得信息,学会并且习惯于将生活经验融于学术。

米尔斯的第三个观点是要善于利用边缘信息,就是要利用街谈巷议,要利用耳闻目睹的小事件。

米尔斯说的第四个观点:现代的社会结构,现代的分工,使得现代人的生活经验比前人要少,因此我们要格外珍惜自己已经获得的经验。我们当然要借助媒体来获得大量的信息,但是与此同时,如果不拓宽自己生活的触角,那我们在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及领会别人解答的时候,都会有较大的隔膜。

我们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关注形形色色的问题,但不要画地为牢,把自己卖给社会学。应该说解释社会问题可以释放一个社会学家心中的困顿。社会学者当然会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发现社会问题,并努力去思考它。但同时,别的类型的问题也应该在治学的早年就进入你的头脑中,比如说对一些哲学、历史学问题的思考,可能那些思考与你现在的作业,日后的作品,以及职业,都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它可以安顿一个思想者的内心。如果那些东西无解,而你又是一个敏感的人,全面的人,不是现代分工造就的狭隘的匠人,那你会有解答这些问题从而安顿自己的需要。如果这些哲学问题、历史问题从来没有进过你的头脑,那就怪了。一旦它进入你的头脑,那就要尽力思考,要找点相关的东西读读,这能磨砺你的思想能力。历史学、哲学跟社会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一个思想家做过一个非常好的比喻,说哲学家、美学家、科学家在攀一个金字塔,每个人从金字塔的一个侧面向其顶峰攀登,攀登得越高的人相互距离越近,层次越低离得越远。你要做一个好学者,提高思想能力是关键。为什么要专门讲一节“学会思想”呢?这是关键的关键。比读书还要关键。有些一肚子知识的人,他们是俗话说的“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原因是他们缺少一条线将散落的很多知识串起来。这个线就是思想能力,最终对一个学者的判定,是他的见地,分析能力,不是看了多少本书。看本书是要提高自己思想能力的,没提高就算白看了。干我们这行要读很多书,看别人怎么思想,怎么提出问题,怎么解题。别人的问题与你的问题可能相关,也可能不太相关,主要是帮助你提高思考能力。

六、观察日常生活的心得笔记

再要说的一点就是要做笔记。读书要做笔记,要发现问题也要做笔记,这是我读《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最大收获。珍惜自己一点一滴的思想,把它记下来,米尔斯管这叫学术档案。学术档案可以分为两路,一路是读书笔记,要点加上心得。另一路就是观察日常生活,发现问题,将自己的思考记下来。两路笔记,两个路径上的进展,会相互影响。书读多了观察周围会有新的眼光,阅历多了,观察多了,读书会更有心得。相反,不善于观察、思考的人,往往也读不出书中的精妙之处。

我在第一讲的时候非常强调动力,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要养成勤于观察周围的事情,日常生活,周边人等,提出问题,做出解答的习惯。我认为支撑学者成功的是两个动力。一个动力就是知识与智力上的纯正的好奇心,另一个是对社会公正的关怀,少了任何一个都是有欠缺的。只关注社会公正,这样的人视野容易狭窄,那些与公正问题没有什么关联的事情引不起他的好奇心,引不起他的关注,丢失掉很多学术营养,思想营养,这样就容易政治化,成为政治动物。光有智力上的好奇心,没有对社会公正的关怀,研究社会问题的动力不足。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对社会公正非常关注的学者,写出的东西激情四溢,但就是觉得味道不够,这是因为他不是一个纯正的学者,没有一种超越政治的更博大的智力关怀。用两句话来概括今天讲的内容。第一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就很像读书了,思就是今天所讲的东西。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二句话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你不要只朝一个路径发展,光读书,那不成,特别是学社会学的。要勤于从你的周围,你自己的经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

回答问题:

问:个人觉得,北大社会学系有一个传统就是重视韦伯,重视对生活中的行为意义的理解,重视理解式的解释。另外一种传统,而且是更加流行的,是实证主义,数理统计,它更加受科学的影响。那我们怎么样在写文章的时候或者是看社会问题的时候,能将二者联系起来?

答:我的倾向是,思想能力是一切学术的基础,任何不同的学术风格都要以思想能力为基础。我就举吸烟的例子来说明。吸烟牵扯到宽容与性别的相关性,公共场合中的宽容与性别,择偶当中的宽容与性别,等等。我告诉一个人替我去调查和统计这些,谁都能做。但是谁能在吸烟问题上想到从这些变量下手做研究,就不是统计学能教授的了,它是一种社会学的思考能力。我把这样的思路叫做思想能力,不叫统计能力,有这样的思想才知道要寻找和验证这种相关性。看一本本统计年鉴,统计的条款越来越多。思想者的工作就是告诉统计局,还有哪个事项和关系需要统计。如果没有思想者创造性的工作,就没有新的、关键性条款的设立。所以我说,思想能力是基础。

问:思想框架影响问卷设计,影响收集数据,我们怎么样保证思维是完整的,逻辑是完整的,类型是完整的,抽样是完整的。比如说这次我们参加一个问卷调查,设计的就很不好,调查的前提有一个类型的假设。

答:你说的事我不了解,试着从一般意义上来回答你的问题。我看到的很多数量化的研究,不仅有同学们而且有学者们的,我觉得他们花了很大力气去应对一个没有难度、没有深度、没有疑问的所谓问题。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我觉得他的思想非常苍白。还回到我前面的那个说法,统计学能力必须放在思想能力的基础上,配合起来才会如虎添翼。如果没有统计学的能力,思想还是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时可能表达得稍差一点。而如果没有思想能力,只有统计能力,你会不知道该干什么。现在世界社会学的潮流,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带动的,它一直影响到中国社会学的教学。但是我们受到的影响是不全面的。美国的社会是一个多样性的社会,可以保护少数派,我们后发社会学习它的时候受它的主流影响更大,但是我们少数派的状况可能还赶不上美国少数派的状况,在我们这里数量派的影响可能大于美国,尽管这个潮流是被美国带动起来的。我们可以检点优秀的社会学著作,有多少是数量化研究,有多少是以思想为主的,定性的。我觉得出现了一种剪刀差,今天的潮流似乎是数量研究占上风,但是三年、五年、十年以来,最优秀的作品,数量风格占上风吗?我真的不觉得它占了上风。这还是不谈古典。有些同学以后要以数量风格作自己的主导方向,好啊,我支持你,并告诫你,把数量方法学好,同时也提高你的思想能力,那对你有莫大的好处,能帮助你今后在同样做数量研究的同行的竞争中占上风,也许你们的数量处理能力差不多,但是你有思想上的优势,你能发现问题,知道该统计什么。

我们看看当今最伟大的社会学家,找十个、二十个看看,有多少个是搞数量的?我有时候给人这么解释,一点数量不搞,纯靠抽象的理论思维,对于很多智力中等的学者来说,干不来,非要干就必然平庸。相反,调查这样的实打实的工作,能帮助那些中等水准的人,给他们一个饭碗。但是他们很多人的饭碗没有端好。有些人通过统计来表述,而不是通过统计来发现,这就等而下之了。既然已经发现了,很清楚,再统计一下重新表述,没意思。统计是帮助我们去发现的,不是仅仅帮助我们做表述的。我说统计可以帮助很多中等偏上的人来做脚踏实地的工作。思想家他们是做不了的,思想家是很少数的人。统计为社会揭示出事实来,对全社会都很有好处。可惜很多统计是为常识作注脚,这太遗憾了。没有对社会做很实在的工作,没有发现更多的事实,条分缕析,这是非常滑稽的事情。而且我们缺少宏观批判,就是学科内部方法论上的批评。我们这个小学科中欠缺这类学术批评。

第二篇:大学生活感悟

“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

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这一段话,不是我的原创,是崔永元评论人生的一段

话。以我现在的经历还不配和大家谈人生,我要谈的是对于在座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关

重要的四年大学生活。对于今天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如何度过关键的四年大学生活,其实有点赶鸭子上架。就在我准备简历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没有任何可以让我吹嘘一

番的证书,奖章之类的任何被称为荣誉的东西,除了自认为满满的四年的生活感悟。其

实回过头想一想,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我的这四年生活应该也还

是这样,因为对于大学生活该经历的活动,该掌握的知识,我都尽了自己的努力。

有人说:大学一年级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二年级就进了一步“知道自己

不知道”,大学三年级时“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学四年级“知道自己知道”。其实,至今

我也没能吃透其中蕴含的意味,但是模模糊糊能体会到一点,就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从

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很多人之所以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上或者杂

志上的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小说的误导。很多作者描写大学生活都是以调侃的语气,向读

者描绘一个他心中理想的大学。受到这种误导,在每个人踏进大学之前会对自己的大学

生活有一个理想的描绘。怀着这份美好,进入大学后,很多人都会迷糊一阵子,充分享

受突如其来的自由和新奇感。但是在一天天上课,自习后,这种激情慢慢的消退,就开

始进入迷茫阶段,怀念高中同学,怀念高中生活。在座的大都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

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尤其是后者,往往是造成迷茫,困惑和郁闷的根源。而

这也是慢慢长大踏实地的过渡到“知道自己知道”必经阶段。如果你现在觉得没有方向,也没必要着急,其实这很正常。

很多人在没进大学前,就在脑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认为高中的同学之间的感情才

是最纯真的,到了大学彼此就不能坦诚相待了。我就有过类似的想法。事实上,随着和

宿舍的同学相处,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至少对于和你一起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是不适合的。在这种年纪,有的大多是是性格上的棱角。等你有一天毕业了,回

头想想自己的大学同学,你就会发现,其实现在的磕磕碰碰根本不值一提。现在大体聊

聊我的大学生活,希望作为一个个例,能给你们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

我的大一和很多人一样,是茫然没有方向的。就是天天背着书包去上课,晚上去自

习,周六周日有时候也就是跑到自习教室里。因为除了自习,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

么其他事可以做。后来也经常去图书馆,因为图书馆有太多的资源了,总觉得那么多书

放在那里,不利用起来,过于浪费了。所以对图书馆我算是比较熟悉的。也有人四年都

没去过图书馆,不知道里面什么样,我现在宿舍就有这样一个同学。虽然每天都有事可

做,事实上心里却很迷茫,因为毕竟是大学,即使我把它当作高四来过,毕竟终究不是

高中。高中有一个高考,始终是努力的目标,现在却没有方向了。也觉得大学生活应该

是五彩缤纷的,丰富多彩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学习,为了考个好成绩而就这么度过四

年。于是给自己稍微理清了头绪。显然,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

于是开始去参加学生会,天气好的时候会骑车出去逛。很清楚的记得,一次10.1假期,一直在自习教室里,到了最后两天,实在坐不住了,就推上车,找了一份武汉地图,带

上几本杂志,坐在湖边,看看书。心情也不是那么郁闷了。学校周围,到东湖的路我几

乎都去过,每次就是一个人,一边对着地图照路,一边走,直到沿着东湖的湖间道转一

圈。如果觉得生活很枯燥,这不是大学的错,大学给了你充分的自由,你要做的是利用

好这种自由,充分发掘自己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我大一总结起来有三件事是值得庆幸的,第一是学习没丢,第二是懂得去图书馆,三是能走出校园,带上地图骑上自行车,这也是一份很有趣的经历。

大二放手去活动

大二的时候,处于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国标舞。学了一个学期后就和学员一起发起组

织了国标舞协会。起因就不在这里详谈。通过协会活动,组织活动能力,与人交流能

力,团体协作能力,使自己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在搞活动同时基本

上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业。本来计算机专业课在所有的院系中属于比较多的,有两个专

业的课。但奇怪的是,我自己竟然一点也没觉得这两件事之间会有多少影响。所以我一

直觉得时间这个东西,只要你肯挤,总也能挤出来。四六级也是在大二过的,说起六级

还闹了个小笑话。因为功课多,又有活动,平时几乎就没准备过。考试前一天晚上,宿

舍四个人都觉得没什么戏了,结果就一起看了一晚上的电视剧。睡觉前才把第二天考试的东西铅笔,收音机准备了一下。考完了感觉也很糟糕,听他们感觉好像不是太差,于

是我就提议,考过了的得请客吃饭,平衡一下心理,最后结果四个人就我过了,结果还

得掏钱请他们吃饭。其实过六级过得有点偶然,但是过了也很当然,平时一直没丢过。

从大二一开始,就经常去图书馆看英文报纸,图书馆的英文杂志,上网去国外的大学浏

览他们的新闻,华工的,武大的英文版网页也都过。我觉的自己的英语就是在这种环境

下练成的。

大二这一年算是比较丰收的一年。搞协会活动,四六级。

大三学好专业

选择,放弃协会工作(很遗憾),开始学好专业知识。已经打算保研。并且开始准备考

研。最后能顺利保研,和我的这一选择以及这一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大四收获

进入实验室。学习了很多课外的东西。动手编程,写游戏等。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这些

东西其实早就该开始学了。

总体来说,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对你的四年生活有一个规划,也就是你希望你的大学

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个规划可以很粗略的,只代表一个大方向,不必很细致的,有了方

向才不会茫然迷惑。而且只要你朝着这个方向走,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第二个,无论是做什么,作为一名学生,他的首要任务都是学好自己的功课。

最后,丰富的大学生活是要靠自己去营造的,大到全校全院性的活动,小到班级内部,或者寝室内部,可以组织各种游玩,或者比赛之类的活动。自己也可以根据兴趣,参加

协会。不是每个人都要参加协会,一定要有兴趣,否则不能进入核心成员,会觉得很没

意思

第三篇: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大学生涯已过去两年——平凡而又足以改变我一生的两年!

两年前,懵懂而又略带轻狂的我走进了大学校园,报到、军训、开会……社团纳新,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而又自然。那天我不经意间来到学生会的宣传板前,不由自主的掏出手机,拨通那个电话……!一切偶然都是那么必然,当时我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个电话改变了我的整个大学生涯,乃至我的一生。

我是一个崇尚自由、清静,喜欢旅行而又执着于追求梦想的人。来这之前,也曾煞费苦心的规划大学生活——认真学习、好好读书,寒假打工,暑假旅行,平平静静的过好大学四年。当然了,如果能和自己喜欢的女孩谈一场真正的恋爱就再好不过了。

大一上学期过得还算平静,学习成绩优秀,潜心读了几十本书,积极参加活动,闲来之余出去逛逛,五区基本上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寒假打工赚了点小钱,于是开始筹划在暑假里找个江南小镇住上一段时间,过一把江南瘾。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着,一切好像都在沿着预定的轨道前行。

上天怜爱,注定我的人生不能这样平静!大一下学期开学后,在一位师哥的授意下,我组织了协会聚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学期末的时候,我的成绩考得很烂,勉强没有挂科,而且整个学期也没读几本书。现在想想真的有点疯狂,一个暑假多半时间漂泊在外,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走了很多人一辈子想走都没有走完的路,那份成长、那种欣喜没有亲身经历是无法感受的。

协会是一个年轻而又几乎没有辉煌历史的社团,我的目标也很简单,那就是优秀社团。很多人都说一年太短了,让一个普通的社团那么快崛起不太现实。但是在我看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而我又非战不可,何乐而不为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实际上很繁琐很复杂,甚至有时让人感觉特别痛苦。幸好身边的人都在帮我,正是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有了继续奋斗、不断前进的激情和力量!我们相信:付出越多,收获越多,成功永远属于将梦想坚持到底的人。

回想起大家一起奋斗的这一年,回想起啃面包、咬煎饼的那段日子,回想起我们在一起所收获的感动……我无怨无悔,我无悔无怨!

第四篇:大学生活感悟

生活的感悟

两年以前,我们有关于对大学的认识,彼时,我们是初来乍到的大学新生,而如今,却要以一个即将实习者的身份,谈论这两年以来大学生活的感悟。这样的身份转化,似在不知不觉当中悄然发生变化,不必经得谁人的同意。是啊,大二了,生活着、学习着、快乐着、悲伤着、满足着、失意着,就这样蹒跚的走走停停,经历和体会我们这生必将会永远珍惜的美好时刻。

记得高三吗?那是个令人难忘的季节。那年,我们都还是高三,看着黑板上的倒计时,看着奋笔疾书的同桌,自己也毫不犹豫的埋下了头,曾经无数次的告诉自己:加油!你一定行的(呵呵,谁都知道那只是、、、、、、)。那年,习惯了很晚才回家,习惯了踏着铃声冲进教室,习惯了“陪着星星上路,伴着月亮回家”的日子,习惯了、、、、、、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充实。然而,就在那年的六月,我们告别了所谓的黑色六月,给自己长时间的努力交了一份不知道是否满意的答卷。高三!也因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偌大校园的那种不知所措,还记得上大学第一堂课时难以平复的激动心情,还记得第一次逃课时候的忐忑不安,还记得第一次半夜睡不着盯着漆黑的天花板发呆,还记得……那些个第一次,想起总是历历在目,它们似乎没有走远,就在昨天,我总是安慰自己,是啊,大学才开始经历第一次,大学生活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呢,精彩的部分还在后面呢,我还要经历更多的第一次,品尝更多第一次带给自己的那种新鲜和刺激。少年不知愁滋味,而在此刻,我确乎正在品尝这种转变,少年时代开始远离,成年的脚步,成人的脚步正越走越近,我为将来所会必然遇到的,它们即将在不久的未来全然“唿”一下丢到自己的面前,我难以想象那时候自己的茫然不知所措,难以想象自己如何从轻松的大学生活当中突然进入社会、进入生活,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每当想起就业这个问题时,感觉我们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每当想起择业这个问题时,感觉我们的未来之路一片渺茫;每当想起时间这个问题时,感觉我们比别人慢一步;每当想起能力这个问题时,感觉我们除了玩之外什么都不懂;每个时刻都有自己充当的角色、所该承担的责任,未来的那个“你”所该承受的东西,此刻的自己真的没有必要提前拿来打压自己,去提前承受那份不属于此刻自己的烦恼和压力,也许此刻的自己过于稚嫩,自己姑且可以权当未来自己完全有能力去“deal with it”!世界总是为我们准备好了足够的“礼物”在将来,而且也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度过一轮春夏秋冬,看了一遍花开花落,听了一遍漫天飘落的枯叶踩在脚底,想了一遍生活的韵味,尝了一遍酸甜苦辣。我的大学,我一路亲身走来,一道的心路我用心珍藏,总是尝试着度过一个富足满意的大学。

我用自己方式来填充自己,学习、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在每一次的集体活动中,慢慢学着把自己打造的适合这个集体,真诚的试着和每个我的同学们坦诚彼此,了解彼此,来让这个最后的集体成为未来生活中,最最温暖的一个角落。校园的那些道路上,处处留下走过的痕迹,空气中处处回荡着笑过、哭过的声音,校园生活的每时每刻,清晰的反复演映在我的眼前,大学生活我依旧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走着,已经开始为即将逝去的大学生活留恋不舍了。感悟这个东西,永远觉得太过深刻、深邃,总觉得自己和它距离相隔遥远,毕竟现实生活有血有肉,一句:我靠!哇哦!就能表达当下的心情,一个我高兴、我不爽便能概括当下生活的主题。而此刻,倘若说明天大学生活就要结束,我想每个大学生活过的人,都有些许感慨、都有自己的“感悟”吧!大学,非大楼之谓也,而大师之谓也。

从小学到高中,一路的高压政策,我们一路沿袭着被动的学习状态,沿袭着被既定好的轨道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象牙塔,向往无拘无束、向往从此自由的生活,如此一来,做自己想做,玩自己想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自由的生活享受到了吗? 大片的空白时间真正交给自己去支配的时候,才觉得真正的无聊,才总是发出无聊、郁闷、纠结的词汇来,我们没有了习惯统一式的目标,大学可以继续深造、可以创业、可以学术研究、可以毕业就此走向社会,道路可选择的太多,我们却反而迷茫了,反而不知所措了。我们会问自己,难道自己真的适合被管着、被动的去接受,然后去完成任务吗?中国式的教育体制,让人太过唐突的从被动走向主动,太过仓促让孩子过度到成年,太过急躁的让学生真正在大学之后便成为国家可用之材,事实上,就如半路凋零的花朵一样,陨落的星星太多了,我们曾经不止一次的咒骂过让我们沦落堕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现状,不止一次的祈求自己能有一个被确定的光明未来,也不止一次的为自己不断沦落来找无数个牵强的借口。现实教给我们的,就是现实的对待这个世界,认真的对待自己,如今自己的所作所为,终究是未来的自己为其来买单,无人能够代替。网络上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这话虽然不是绝对真理,却有一定道理。跟本科生相比,学历“差人一等”的高职生究竟该怎样去补救以达到平衡,甚至超越?明天在哪里?谁都不知道?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当中充满积极、果敢、应变、奋斗、深刻、美好。大学生活,作为幼稚、冒失的失去,成熟、精明的获得,我深深的感谢这段时光------我的大学时光。

第五篇:感悟大学生活

感悟大学生活

有人会问:“什么是幸福?”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幸福就是一种心的享受,珍惜身边的一切,感悟身边的点点滴滴,让自己处在一种沉醉其中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五年的大学生涯,我已经走过了三年,有人这样评价大学生,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时“不知道自己知道”,临近毕业“知道自己知道”,直到现在,我对这段话理解还是不很深刻,只是从简单的几年中有所感悟,那就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从憧憬理想回到现实。

回想起三年前,对自己的大学是充满幻想的,自认为只要考上了大学,就有了好多时间,高三时为了那个美丽的大学梦努力的奋斗着,等到一切尘埃落地,进入大学,特别是医学院时,我才感觉到心中的落差是那么大,高中就是学习,玩的 时间很少,而现在面对大把大把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我却无从下手,作为一名医学生,课程多,难度大,开始自己如同迷途的羔羊一样,找不到任何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开始充实我的精神世界,图书馆成了我常去的地方。

上了大学,远离了亲人,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宿舍的朋友成了我们最亲的人,大家从各个地方来,各有各的 不同,大多数性格上都有棱角,难免会吵吵闹闹,不过经过几年的磨合,我相信一切矛盾都会烟消云散,因为等到我们一毕业,才发现其实现在的磕磕碰碰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到头来,还是同宿舍的人最亲,多个朋友多份恩情,比什么都好。

大学依旧是知识的海洋,心中要有理想,作为一名学生,成绩虽不是恒定一个人唯一的标准,但却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三年的生活,我领悟到图书馆应是每个大学生常去的地方,即使你上的大学再不好,图书馆的藏书也可以让你一辈子受用终身;多看电影,不同国家的电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相关文化;多听讲座。大学是大师云集之地,每一位走上讲台的老师的背后都有让我们学习的历史;大学要开始训练自己的冷静力;考研,早比晚好,不旷废作为一名学生最后到责任,勇敢面对中国最与竞争力最难的考验,也是一次美丽人生的一笔重大的财富;应该相信一句话: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学习潇洒了才可能一切潇洒。

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接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有露馅的时候,这是崔永元评价的一段话,我很喜欢,做为一名医学生,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更因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利用这短短的几年,好好生活,增加自己的阅历,多锻炼自己,用本校的校训来鼓励自己“致至博明,用爱学德”。

下载大学生活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活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 篇一:大学生活感悟大学生活感悟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

    大学生活感悟大全

    大学生活感悟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这是朱自清先生发出的的感慨。 时光如白驹过隙......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校园是许多学子们梦寐以求的,也是许多家长给自己孩子寄予希望的地方,她承载着父母对自己的期盼,相信谁都能理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道理吧,不仅仅是这些,并且......

    大学生活感悟

    我的大学,我的梦 大学校园曾经是无数学子的梦,春的温馨,夏的炽热,秋的丰实,冬的烂漫,那里有着被岁月洗刷过的建筑,被历史沉淀过的书籍,被时间验证过的真理,那里的林阴小道,那里的鸟语......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 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一......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 时间在悄悄流逝的同时也给每个人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对于大学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大学给了我两样很重要的东西: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大学生活感悟

    请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 在大学生活了快三个月了,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已不像当初那样新鲜、有趣了,而三个月的大学生活也让我有了许多不一般的感悟。我也已经不是当初刚进校的......

    大学生活感悟

    大学生活感悟 之前听的一场讲座,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大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大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大三的时候,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大四的时候,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