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把学生培养成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有道德、有理想的有用人才,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新时期的教师更应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开学前夕,幼儿园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学习。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事迹更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的教师这个平凡职业的伟大,这份艰辛工作的幸福。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
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她的行为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她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张丽莉把一点一滴的教育积累、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融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历程,更在千钧一发之际,以勇于牺牲的行动演绎了师者父母心的全部真谛,把师爱师德师魂演绎到了极致。张丽莉用无言的英雄之举立起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精神旗帜、道德标杆,让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更加灿烂。“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张丽莉的示范作用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在其精神园地里根植了道德修养的美丽种子。正是他们的大美大爱,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撑起了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的蓝天,让我们在灰暗的感叹中惊喜地看到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善良和美丽的义举,在一次次激发我们社会一种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一块块铺路基石,当这样的基石一天天多起来时,我们前行的道路就会越发平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发更多的希望和鼓舞,我们的生活才会拥有温暖和感动,我们头顶的道德天空也就会更加蔚蓝,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她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伟大。
第二篇:平凡中创造伟大
平凡中创造伟大
——源于董事长《做人之道》有感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短暂如苍穹中一颗消隐的流星。然而这都没有关系,生命的关键在于这短暂的一生中,你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哲人给我们留下了深邃博大的思想,多少年过后,世界依然承受着他们言论的指导;诗人留下他们摄人心魄的情感,诗人陨落了,世人依旧心临着意境的熏陶;伟人在身后留下了一座座丰碑,上面镌刻着生的伟大,是生命的辉煌;英雄在那一刹留下了果敢与坚强、情操与人格,使后人为之闪烁泪光……
我们是一群平凡的人,一群再平凡不过的人,我们又能留下些什么?在许多人眼里,平凡与伟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人们都希望去追求伟大、创造伟大,都厌恶平凡,鄙弃平凡。但是平凡与伟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辨证关系。
平凡不在于岗位的高低,不在于工作的区别,在于踏踏实实、立足本职。甘于平凡,守住平凡,是一种本分,更是一种品质,个人的发展需要自己甘于平凡;甘于平凡,才会摒弃好高骛远,不会膨胀欲望;才会守住本分,从而独立思考,不断创造,不做自己的“影子”,每日重复自己,也不会鹦鹉学舌,盲从他人。
拒绝平庸是一种追求,没有人天生卓越,没有人注定平庸。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在伟大的事业中创造出辉煌成就。从平凡到不平凡,需要平凡的积累。不甘于平庸,才不会固守现状,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才会奋发图强,毅然前行,开创人生和事业的新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长江作为我国最大的江河,它的源头也并不是想入海口那样宽广深邃,当你走到它的源头你会愕然发现积小流可成江河,它是高山融雪、细川小河汇积壮大。
难道平凡的人就注定不能创造光辉的业绩吗?安徒生当过学徒,惠曼做过木匠,狄更斯成名前是缮写工,高尔基甚至干过码头苦力。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呢?也许正如左拉所说:“没有平凡的经历,就不能产生伟大的业绩”。
你皱着眉,思考着其中的原因。原因很简单,成功有两大先决条件:平和的心态和丰富的实践。而这两样,恰是平凡人最容易拥有的。平凡的人没有谋略家飞扬跋扈的言辞;没有政治家遮天蔽日的野心;他们只有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和水滴石穿的性情。他们朗如日月,清如明镜,不诱于誉,不恐于谤。不追求功名利禄,只用自己的劳动静静等候成功女神的到来。这样的心态,较之整日沽名钓誉,遇事上蹿下跳者,孰更易成功?
生命的辉煌,拒绝的不是平凡,而是平庸!正因为平凡,我们可以让思想、情怀、品格盛开在三月如诗如画的原野,在寂寥的人生路上,唱一支热烈而充实的歌。正因为平凡,我们可以自由的去发展、去创新。正因为平凡,我们可以在平凡的土地里播下不平凡的人格与情操、尊严与责任的种子。
现在的我们作为吉利最平凡的一员,面对吉利事业这份美丽的追求深情一歌:“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这一切都是为了去述说奇迹”;吉利作为一个大家庭,面对我们这些平凡的家庭成员回溯真情:“一路上有你,难一点也愿意,这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伟大”。建设吉利大业,无需凌空蹈虚的夸夸其谈者,需要的是成千上万普通的员工坚守普通的岗位,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劳动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唯有在平凡中成长的人,才懂得伟大。没有白衣之美,没有断臂之痛,只有平凡如亘。
第三篇:于平凡中创造伟大
于平凡中创造伟大
树根忍受黑暗的煎熬,只是默默地扎根,终成就大树的伟岸;山海棠在平凡中默默抽根发芽,终有令人生敬的美丽;它们坚守住平凡,通过自身的不断付出,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伟大。
在平凡中坚守自己的梦想,不惧世人的闲言碎语,才能成就属于自己伟大。清华大学博士生谢邦鹏博士毕业并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继续出国深造或找一份高薪的职位,他在众人的质疑声中毅然到上海浦东发电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他深知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工程师,在世人眼中,这是一个与清华毕业生不相称的普通职位,但谢邦鹏在自已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用三年时间,带领一线技术工人团队申请了27项发明专利。他以自己的付出与成就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在普通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试想,如果他追随别人的脚步,却不深入到最基层,不勇敢坚守自己的梦想,他还能有现在的成就吗?正是有了平凡岗位的磨砺,他从一个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平凡中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即使我们并不能实现辉煌的业绩,我们也能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08年的汶川地震牵动着世人的心,山东莒县有这样的8位农民,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但是看到那揪心的救援场面,他们自发的前去地震灾区组织救援。经过四天三夜的颠簸,走了3000余公里,抵达四川,而他们吃的是从家乡带来的煎饼,睡得不过是农用三轮车。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山东汉子,但他们心中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社会责任感,我是莒县人,我为他们的壮举点赞!
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华夏大地是有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们的民族才会在一次次的危难中奋起,浴火中重生。
我们普通人也许不会有如此的壮举,但我们坚守内心,敬业奉献,也会赢得别人的尊敬,成为大写的人。
那节假日不休息的列车司机,为了大家的出行方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万家带去团圆的温馨;那穿梭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奉献自己的青春,为缺医少药的村民带去健康;那雪域高原的支教老师,将一腔热血挥洒,只为藏族孩子能享受到知识的灿烂阳光.....? ? 让我们坚守平凡,在平凡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伟大
第四篇: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邬海川同志2001年10月参加工作,共青团员,本科学历。2004年6月,邬海川同志进入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近七年来一直从事现场监理工作。她刻苦学习,扎扎实实,勤奋敬业,踏实苦干,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在市政管理公司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立功竞赛先进个人和积极分子,工作作风和成绩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努力学习,充实提高
邬海川同志先后从事过轨道交通工程及高架养护项目的档案资料、建筑材料见证及工程试验、工程造价控制及综合管理等工作,从步入监理行业的第一天起,她就充分认识到,要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就要尽快转变角色,成为一名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熟悉的员工,因此,她一直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参加了土建监理员、材料见证、材料试验、市政监理工程师和全国工程造价员的学习,并考取了相关的岗位证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工程管理本科学历证书。在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理论及政策法规的同时,她还不断加强监理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习档案资料的管理,学习施工现场的材料见证、工程试验及工程造价控制等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做复合型人才。另外,她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追求工作和效果的统一,通过这些有机结合,熟悉了工程监理业务,适应了本职工作。她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及时充电,不断丰富知识含量,提高综合能力。
在技术方面,邬海川从事过的岗位很多,但在她看来,要在一个行业立足就必须技术过硬。例如在从事轨道交通十二号线21标监理组的材料监理工程师时,她向专业人员讨教,借鉴前人经验,吸收好的材料监理控制方法,学习规范、图纸及业主要求,多学多问,再与工程的实际相联系,组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使工程材料的使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外,材料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不仅仅对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控制,还要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序检测进行见证,地下连续墙超声波检测、水泥土取芯、低应变动测等工程检测都是属于她管理的范围。每次她都是事先做好功课,学习相关知识规范并请教专家后再到工地现场进行见证,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除此之外,她还学习编写监理投标文件技术标,学习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为了写好标书,她认真分析图纸,特别是对工程监理的重点、难点进行研究,为了及时完成工作甚至还加班至深夜,她没有一句怨言,相反,她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考验、一种收获、一种快乐。
二、爱岗敬业,求真务实
在工作方面,她坚持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时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做到不偏不倚,及时向领导汇报自己做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公司及领导交代的各项任务,贯彻公司制度,受到了领导的信任,也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在轨道交通十号线3标期间她担任了档案资料及综合管理工作。刚到该监理组时,她为了尽快熟悉轨道交通项目的资料工作,学习了申通集团的关于资料归档的要求,并把所想了解的问题整理好,亲自到十号线项目公司质安部请教专业老师,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业主的好评。工作上配合总监做好各阶段的项目验收工作。顺利及时地完成了轨道交通十号线3标段的工程项目监理归业主、档案馆、接管方、归公司四方资料的归档工作,同时还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资料的归档工作。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在轨道交通十号线3标段期间她还兼任了第七项经部的资料主管,时逢公司正在改编并落实C版贯标文件,对项经部也做出了贯标的要求,她认真学习领悟贯标文件的精神,整理了一套属于有第七项经部特色的贯标档案资料,使项经部的资料有了贯标的雏形,获得了公司工程部的认可,在七个项经部中成为范本。当时第七项经部还承接了高架涂装工程,她担任了资料管理和工程验工计价审核的工作,她为了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实上报工作量,亲自走了内环线高架(共和新路-杨浦大桥)、延西高架(凯旋路-延西立交-虹井路),核实出的工程量均得到施工单位和业主的认可。
在公司团支部,她担任了两届支部的组织委员的工作。2009年她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请公司党支部委员邱继耀同志替她审核、提意见。她以身作则,不断加强党性的锻炼和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团的工作,在团员青年中时时处处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注意掌握工作的方法和原则,注重党性的教育、学习、宣传,不断提高团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教育学习,引导广大团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的工作热情。她还经常深入广大团员青年职工当中,热心帮助有需要的同志,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积极让一些思想进步的同志向共产党组织靠拢。
与此同时,她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认真配合公司年会的筹备。近三年来的公司年会奖品预算的编制及购臵工作都是由她一人承担完成,同时她还对公司年终的晚会及抽奖活动进行了策划与主持。通过公司举办的立功竞赛、联欢会等活动,使公司的领导们越来越浓烈地感受到一支有活力的年轻队伍凝聚在党支部周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永远保持较强的战斗力和勇攀高峰的斗志。
她克已奉公、严于律已,从未出现过违法乱纪现象,为监理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她总是以身作则,事无巨细,要求别人作到的首先自己作到,永远走在时间的前面。平时需要协调处理的日常管理事务很多,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对此她总是从大局的高度正确看待本职,无论是大事还是细节问题,无论是为领导服务还是为基层服务,她都做到考虑全局、考虑整体。她能站在领导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想办法,充分发挥督导职责,推动措施落实到位。
三、与人为善,率先垂范
邬海川同志在工作中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中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依然是大家学习的典范。在工作上,她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对事业,她对自身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并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生活中,她始终保持着严谨的生活作风,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平易近人,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同事,不论是对比她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她对待每个人总是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她竭尽所能帮助大家。单位同事无论谁有个大事小情,她总是跑前跑后,张张罗罗,倾已之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正因为如此,她在单位内部创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创造了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而大家也是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她帮忙,有什么心事都喜欢找她诉说,由于她的工作细致,思想工作的到位,使广大的团员青年时时刻刻感受到领导的关心,组织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加强。
四、脚踏实地,不骄不躁
2010年已过去,目前她所在的项目还没有完工,但她收获良多。给她最大影响的是公司和项目监理组几位领导塌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10年工作多,任务重,对她来说是一种挑战。新环境,新机遇,新挑战,如何优质、高效地做好工程管理工作,也是她今后思考的课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认真执行公司的规定,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不骄不躁,以铁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经验,善于总结,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为市政管理公司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在平凡中见证伟大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
—读雷锋,学雷锋
文峰小学六
(三)班刘轩宇
有一位战士,他极其普通,可说起他的名字,却家喻户晓,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就是——雷锋叔叔!他是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一个历史无法抹去的记忆。
记得我是含着泪和感动把《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这本书看完的,走近他,才发现他平凡中的伟大,他是个平凡普通的人,却做出了许多不普通的事,让我在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以后的所作行为有所提醒。比如雷锋处处不忘节约,把自己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补了多少次,但雷锋还是不肯扔掉。他从小事做起,为集体,积累着财富,以勤俭节约为准则的人。看看雷锋,再想想我们现在这种穿得暖,吃得饱的幸福生活,好像已经忘掉了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再想想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着这么优越的环境,而还不好好学习不感到羞愧吗? 虽然现在和过去有所不同,社会随着时代发展改变了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要牢牢记住:学习雷锋好榜样,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从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雷锋,不信你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漏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擦干净了一扇扇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他们伸出灵巧双手,认真地修
理着教室里损坏的公物:他们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关爱他人,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情景时有发生;教室里,他的一句提示,让别人找到了走出迷宫的方向:他的一声鼓励,让别人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他耐心的讲解,让别人爬上了获取新知识的阶梯。这些点滴小事不都折射出我们学生的闪光心灵吗?
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取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中华民族更是如此。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见证一个个奇迹。2012年是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却涌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大家赞美的事,学习的人。最美老师——张丽丽,为了救出自己的学生,当危险来临的一瞬间她毅然用自己身体挽住了学生的生命,但自己却失去了一双腿。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孟佩杰,遵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迎接这种种不幸,她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清洁工阿姨每天手持扫把,往返于大街小巷。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她都从未间断过。正是她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今天这条干净整洁的路。
可以说,雷锋的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随处可见,随处可寻。存在于每一个汪水塘里,充满着海洋的气息;存在于每一捧流沙里,涵盖着沙漠的体温;存在于每一粒沙子中,萦绕着高山的灵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尽管简单,尽管质朴,却绝不是凡人庸人的道德。这是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心中不灭的一盏灯。让我们人人攒聚片片落红,以自己的平凡去孕育生命的伟大;让我们人人拘捧汩汩清泉,以自己的平凡去塑造完美的人生。让我们带着雷锋精神,踏着落红的痕迹,用我们的爱心去播种希望,收获不凡。
指导老师:班向森
在平凡中见证伟大
—读雷锋,学雷锋
文峰中心校六
(三)班刘轩宇指导老师: 班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