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自我评价
课题自我评价
本课题在白银区教学研究室相关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校课题组成员及广大教师二年积极、认真、深入的探索研究,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开发并建构生活化、开放化的作文教学系统和评价体系。为学校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可借鉴推广的作文教学经验。
课题的选题针对当前我市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以及我校作文教学的需要,特提出“情境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一句话,它关注写作的全过程。情境体验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课题能紧扣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际,所以其研究内容具体、明晰,研究目标合理、可行。课题组成员均为我校有影响的负责人和骨干,他们在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加之选取了合理、科学、有效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课题组的团队精神和整体实力得以较好地发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统计、资料综述、探讨研究、个案分析等科研方法,使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课题研究使教师转变并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科研水平,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及习作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认知能力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创设了具有一定特色、关注体验的作文教学模式;撰写科研论文,推动了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研究。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1、构建了情境体验作文的教学模式:(1)组织活动,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体验。(2)激活原型,生成表象,唤醒学生的体验。(3)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4)在体验中交流,把亲身体验转换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言。
2、形成了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步骤与方法:(1)确立主题。(2)感悟积累。(3)交流合作。(4)构思成文。(5)反思评价。
3、总结了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方法。情境体验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评价是多纬度的、整体性的。(1)多样化的评价标准。(2)多层面的评价主体。(3)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二、三年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是:
1、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从2011年至今,学生有40多人次获区、市、省、国家习作竞赛奖。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多篇论文在省市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2、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及时进行了总结。研究论文和相关成果成为我校宝贵的经验财富。为我校作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3、构建了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模式,提出了教学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4、构建了我校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极大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高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
三、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领导重视
学校校长及行政人员参与课题研究,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研究者,既参与研究又指导管理,这种研究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和引导;主持人还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掌握教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正确把握科学的理论,及时关注、了解课题研究动态和方向;还不定期请教研员和一线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众多举措,有力确保了研究工作按既定方向和目标推进。
2、专家引领
两年来,我们始终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相关教研专家给我校课题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把握住了课题研究的要点,明确了课题的要求。通过专家引领,我们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要在实践中修改和完善方案;第三步:收集案例,进行对比,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制订了三点要求:一是以课题研究促教师自身发展,抓住契机,努力提高;二是相互交流,把课题研究作为全校老师展示教学的一个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3、把课题研究当作教学研究的主心轴
学校将课题列为重点工作,写入了学校的工作计划,领导亲自抓要求,重落实。
课题研究跳出课题组成员的小圈子,形成了全员参与的研究氛围。使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上分析因果,总结理论。突出“问题即课题”,探索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理念,全员参与课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体教师的课题研究按“六个一”的要求展开,即从教学实际中寻找一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学习一组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课题探课——在教科研组以上一堂课题研究探索课——记录一组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案例——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这些措施,把课题研究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并为之形成了有力的保障。
4、以案例为载体,探索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案例为载体来进行探讨。通过一个个的案例分析,来发现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找到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实效性的、可操作性的东西,使课题研究做到了“从小入手,探索共性,发现规律,形成模式”的研究思路。
三、学术价值应用的自我评价:
课题研究得出的一些分析结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指导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如课题初步构建的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篇二:课题研究自我鉴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自我评价 自2013年9月起,我校数学教研组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性教学的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教师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均得到了提高。
推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课堂民主、平等的氛围日益浓厚,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为他们更好地学会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在课题实验取得进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进行反思,真实地总结自己的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
(2)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怎样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
(4)如何根据课题,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进行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在完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继续推进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组
2014年5月篇三:课题自我鉴定 课题自我鉴定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立项的时间,研究的年限,选题立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意义)课题研究思路是否清晰,设计是否科学,研究方法是否科学规范,是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先进性等。(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工作和贡献。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做法、操作模式、形成的教材等)、达成的目标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教育效果、区域推广、发表论著等)综述。(创新性)
结论性评价。课题研究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到达了研究目标,达到的水平(范围:国内、省内、市内;比较:同期同类研究;水平:领先、先进),是否值得推广,以及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研究的方向或问题。(研究水平和应用价值)
自我鉴定意见行文样式
(范例)
莱阳市××中学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是××年×月由莱阳市教科室审批立项的莱阳市教育科学2011—2012学年度小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效,现自我鉴定如下:
本课题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读写分离、效益低下等现实问题,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认真整合和积极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旨在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并最终形成切实可行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立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教学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践总结等研究方法,主要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改进策略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最终探索出了以“以写带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并形成了以“猜读导学、自读质疑、互动设疑、拓展创读”为基本特征的“四环节”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课题研究指导思想正确,理论观点鲜明,研究方法(比较)科学,研究过程认真扎实,研究步骤完整、严密,研究成果(比较、相对)可靠,在一定范围内应用(或推广)后,取得了理想(较好)的研究成效,在同类学校、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先进、较高)水平。
《新形势下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研究与实验》自我鉴定意见
《新形势下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研究与实验》是2002年3月立项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经过课题组近五年的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该课题针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变革的实际和在这种变革中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开展德育活动,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课题研究对当代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当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总结了农村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对推动农村中小学德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课题研究针对传统德育在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德育活动的改革实践。一是针对传统德育不尊重儿童人格,把儿童作为一张“白纸”,任意涂抹,把德育作为社会控制个人的工具的弊端,改革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德育发展观。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注重少年儿童生存发展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性。二是针对传统的德育不切实际地把连教育者本身都达不到的目标作为对全体学生的现实要求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目标,把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合格公民”作为主要德育活动目标。三是针对传统德育内容要求过多、过高,不能落实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内容,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四是针对传统德育注重灌输,注重道德认知而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造成学生知行脱节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方法,注重实践体验教育,并正确处理了体验活动中的几个关系,有利于解决少年儿童道德发展中的“双重人格”问题,促进了实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改革,对于优化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提高农村学校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改进目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认为,该项研究填补了国内乡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专题调查研究的空白,针对乡镇社会经济状况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开展的德育活动行动研究也在国内处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十一五”将立题“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的人文关怀研究”开展深入研究与实践。篇四:课题自我鉴定参考1 《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自我鉴定意见
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教科所课题组 《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是2001年立项的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2003年立项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根据课题组成员近五年的精心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探索研究性学习及其基本规律,探索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推动新课程改革提供可借的经验。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教研室、教科所的研究人员和实验学校校长教师组成的实验队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课题实验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将实验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再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纳入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研究。通过课题实验拉动新课改,通过新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二是理论研究与科学决策相结合,把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决策依据,以科学决策促使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化,推动课改进程。本课题通过研究与实验,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在各学段的目标、管理模式、操作方法、评价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总结出从学科、生活、大自然、社会四条途径中引发、发现、挖掘、寻找课题等做法,对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性学习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的基本经验是: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凭借学校、家庭、社区三个空间,依据自然、社会、自我三个取向,开展研究性学习。以研究性学习为龙头,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其他领域的内容。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六个步骤”,即: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材料,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组织管理上“六个落实”,即:指导教师落实、时间落实、活动落实、管理落实、交流展示成果落实、评价落实。这些基本经验在全省发生了重大影响,该项成果已在省市全面推广。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了四大转变:即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课程观和教本观的转变;人才观的转变。篇五:课题自我鉴定意见
课题自我鉴定意见 《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小学生在横格中有效写字教学》课题是一项市级立项课题。该课题选题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目标明确,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促进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课题具有可操作性。
课题自立项以来,我们积极组建课题小组,规范研究过程,不断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提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使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一体化,坚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形成了领导重视与教师积极参与的良好研究氛围,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与有效开展。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协调下,按照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有效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循环往复,既注重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更注重具体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小学生在横格中有效写字教学的策略。总体看来,该课题研究过程扎实,制度健全,计划完整,活动内容具体、详实。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有效教学,激发了学生在横格中有效写字的学习热情。该项研究已较圆满完成预期的研究任务,我们认为此课题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达到了结题的要求,请专家鉴定予以结题。
第二篇:课题自我评价
课题自我评价范文2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如何写自我评价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自我评价范文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题自我评价范文2篇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及,课题总结。在当前课堂教学占主体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中学地理教学而言,多媒体技术更是带来一片生机与活力。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也成为地理教师的得力助手。以下对应用多媒体教学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进行总结。
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传递的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的组合。多媒体技术具有综合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的能力。多媒体cai课件的优点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将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获得知识的过程。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的获得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多媒体cai课件集图形、文本、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地理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中学地理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一些地理事物是大家没有见过或者是根本看不到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语言或图片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无法实地观察或者抽象的地理事物以便形成正确的表象,对地理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下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地理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体现: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地理学习过程中强大的动力,他能促使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劳和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本、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这些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达到满意的效果。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学生不可能都去过,而我们也没有条件带学生去实地考察,如果仅仅依靠语言来描述,就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容易疲劳。然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景观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地理学科的内容多、范围广,很多地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大家看不到的、无法想象的,学生难以理解,工作总结《课题总结》。这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cai课件就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由静到动使学生感知大量无法观察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仅靠语言和静止的图片来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讲课时把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形成正确的表象,理解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一个很难讲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亲自感知一目了然,掌握难点。
3、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外,还要在课堂完成大量的板书、板图,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图文结合一些图形的变化过程用语言来描述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在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又能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即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即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果,减轻了学生负担。
同时,应用多媒体教学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也有局限性,多媒体课件固化了教与学,无法完全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而目前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好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课件华而不实,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少教师在上过多媒体教学后都有同样的困惑:课堂上的氛围轻松愉快,学生表现得极为活跃,但课后检测时却发现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没能落到实处,教学效果与预期的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课件的制作过分注重观赏性,华而不实,导致学生上课时如同观看电影或动画片,难怪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来的扎实。多媒体技术往往过分降低知识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被引入中小学课堂后,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表达出来,确实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但由于课件的设计过于直观、形象,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减少了,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专注于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总之,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教学设计,也必然伴随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及自然、得体的态势语(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等),这些都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教师准确传递教学信息,并随着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感情共鸣,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的确,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在多媒体课中,师生间这些情感的交流已被渐渐地忽略了。甚至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模仿电视台综艺类节目,将欢笑声、掌声都一起设计好。这不仅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也违背了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针对地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地理多媒体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多媒体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于地理教学活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课题自我评价范文2篇2幼儿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能感染情绪,表达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绘画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表现力,提高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纲要》中提出了“感受与表现创造并重”的美术教育观。强调幼儿的美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快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力。
学习《纲要》的同时,反思目前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现状,我们发现仍然存在误区:如在美术表现、创造性方面,仍然偏重美术知识和技法的传授,忽略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情感表现,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以“像不像”、“好不好”为评价标准,忽略幼儿对绘画“美”的情感体会和表达、表现等。针对以上误区,我们综合实际,提出了“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表现力的研究”这一课题。通过研究,充分发挥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自主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运用各种形式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表现热情,以美术带动思维,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表现力,不仅是幼儿素质启蒙教育有效开展的新路,也是幼儿全面素质形成的重要切入口。如果一个幼儿对活动充满了积极的情感,他就会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从而形成探究环境的动机,并努力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就是从早期的兴趣和能力出发,根据其特点,因势利导,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使其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满足,感受到什么是美,并会用绘画这种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第三篇:课题自我评价
课题自我评价
本课题在甘州区教育局教研室相关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校课题组成员及广大教师二年积极、认真、深入的探索研究,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开发并建构生活化、开放化的作文教学系统和评价体系。为学校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可借鉴推广的作文教学经验。
课题的选题针对当前我市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以及我校作文教学的需要,特提出“情境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一句话,它关注写作的全过程。情境体验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课题能紧扣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际,所以其研究内容具体、明晰,研究目标合理、可行。课题组成员均为我校有影响的负责人和骨干,他们在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加之选取了合理、科学、有效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课题组的团队精神和整体实力得以较好地发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统计、资料综述、探讨研究、个案分析等科研方法,使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课题研究使教师转变并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科研水平,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及习作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认知能力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创设了具有一定特色、关注体验的作文教学模式;撰写科研论文,推动了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研究。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1、构建了情境体验作文的教学模式:(1)组织活动,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体验。(2)激活原型,生成表象,唤醒学生的体验。(3)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4)在体验中交流,把亲身体验转换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言。
2、形成了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步骤与方法:(1)确立主题。(2)感悟积累。(3)交流合作。(4)构思成文。(5)反思评价。
3、总结了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方法。情境体验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评价是多纬度的、整体性的。(1)多样化的评价标准。(2)多层面的评价主体。(3)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二、三年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是:
1、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从2011年至今,学生有40多人次获区、市、省、国家习作竞赛奖。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多篇论文在省市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2、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及时进行了总结。研究论文和相关成果成为我校宝贵的经验财富。为我校作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3、构建了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模式,提出了教学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4、构建了我校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极大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高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
三、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领导重视
学校校长及行政人员参与课题研究,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研究者,既参与研究又指导管理,这种研究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和引导;主持人还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掌握教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正确把握科学的理论,及时关注、了解课题研究动态和方向;还不定期请教研员和一线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众多举措,有力确保了研究工作按既定方向和目标推进。
2、专家引领
两年来,我们始终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相关教研专家给我校课题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把握住了课题研究的要点,明确了课题的要求。通过专家引领,我们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要在实践中修改和完善方案;第三步:收集案例,进行对比,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制订了三点要求:一是以课题研究促教师自身发展,抓住契机,努力提高;二是相互交流,把课题研究作为全校老师展示教学的一个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3、把课题研究当作教学研究的主心轴
学校将课题列为重点工作,写入了学校的工作计划,领导亲自抓要求,重落实。课题研究跳出课题组成员的小圈子,形成了全员参与的研究氛围。使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上分析因果,总结理论。突出“问题即课题”,探索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理念,全员参与课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体教师的课题研究按“六个一”的要求展开,即从教学实际中寻找一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学习一组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课题探课——在教科研组以上一堂课题研究探索课——记录一组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案例——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这些措施,把课题研究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并为之形成了有力的保障。
4、以案例为载体,探索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案例为载体来进行探讨。通过一个个的案例分析,来发现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找到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实效性的、可操作性的东西,使课题研究做到了“从小入手,探索共性,发现规律,形成模式”的研究思路。
三、学术价值应用的自我评价:
课题研究得出的一些分析结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指导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如课题初步构建的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第四篇:怎样写课题自我评价
[原]课题自我鉴定
《古诗文学习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是
2006年立项的省 “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根据课题组成员两年的精心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古诗文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为小学开展古诗文教学及小学阶段素质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古诗文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古诗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区教研室和校长、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队伍,从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开展了诸多方面的工作,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体现在:
1、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观念的转变。古诗文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和学生同为古诗文学习的参与者研究者,使古诗文学习活动生活化,素质教育过程必然化。使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古诗文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
(2)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由传授书本知识转变为师生在生活中自主研究古诗文;由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背诗词、记诗意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索和诵读;由灌输古诗文知识结论转变为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由问答式古诗文教学转变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品评古诗文;由教师单一评价转变为人机交互评价相结合,由课堂教学转变为向课外延伸。(3)科研素质的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课题组教师完成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并有老师在全国诗词刊物上发表了诗词。
2、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1)实现个性化学习。各级各类图书馆及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古诗文学习资源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保证每个同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确保了教育的时效性。(2)实现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利用同学们搜集来的感兴趣的古诗文进行 “研究性学习”,有效进行资源共享;指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探讨词句的含义,并合理拓展理解原诗文,广泛开展各种环境中的合作式研究性学习,学生兴趣浓厚,效果非常明显。
3、构建了古诗文学习与小学阶段各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主要着力于以下几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1)古诗文学习与小学习作课的整合。(2)古诗文学习与小学品德课的整合。(3)古诗文学习与小学心理课的整合。(4)古诗文学习与小学美术课的整合。(5)古诗文学习与小学劳动课的整合。
4、提出了古诗文学习“主题学习法”理论
古诗文学习的“主题学习法”,即把主题有关联的古诗文集中起来系统的进行学习。此方法能有效的降低古诗文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知识建构,促进知识系统化。问题讨论:
我们在课题实践中也遇到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
1、根据实践的经验,认为基于目前的教育环境,国学虽然已经被重视起来,但整体氛围还稍显淡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关于古诗文的创作问题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2、古诗文探讨活动中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能力的差距,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尤其在课堂上活跃的强者与弱者区别明显,强者发言越来越精彩,弱者失去了声音。如何让“强者更多、弱者不弱”,值得今后继续实践与研究。
3、学生自主获取古诗文资源时,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有利于自己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更有价值的古诗文素材。
谈课题研究自我鉴定意见的撰写
车言勇
课题研究的自我鉴定意见,就是课题研究人员对课题研究情况所做的自我评定,其篇幅较短,一般以500字为宜,通常不超过800字,最多不超过1000字。
在结构上,自我鉴定意见包括前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前言
前言就是开头、引言,主要介绍这是一项什么级别的课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是否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前言也可以不写。
例如,《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是海阳市教学研究室王振海同志承担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4年滚动课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广大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成效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客观自评的基础上,我们形成如下自我鉴定意见:
正文
正文在内容上包括背景、研究、结果三大块,可以将每一大块作为一自然段进行撰写。
背景:要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说明研究的目的,讲清研究的意义。
例如:《学科课程异步教学实验与研究》自我鉴定意见
课题研究认真继承和整合国内外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新经验和重要成果,针对教育如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如何适应异步差异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在一般学校条件下最大限度因材施教的问题,探索了“以教定学”和“以学定教”紧密结合,有机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这对普通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再如:《分层次合作教学研究》自我鉴定意见
该课题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并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着力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立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要说明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研究的思路和过程,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措施,等等。
例如:课题研究在小学以语文、数学为主,在中学以数学、外语为主,进行了学科学习速度差异为主要特性的异步教学实验,从学校管理、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改造了现行的按年龄群体教学的班级授课制,在学科教学建立可普遍操作的因材施教规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突破性进展。可以说,课题研究内容正确,措施得力,方法科学,过程扎实。
结果:简要说明课题研究所取得成效和成果以及价值、影响,有哪些创新之处,并反思存在的问题。
例如:课题研究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验范围达百多所学校和万余名学生,研究和实验的范畴直接涉及了中小学学习制度和教学体制的改革问题。研究所提出的异步教学概念和分类分层方法,及其实践的异步教学基本模式、学科教学教研组负责制、课程结构弹性化、“教材”变学材和以学定教方法等,对改进目前中小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和学校学习制度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课题研究的实验点校也都有典型示范的意义。
有的自我鉴定意见将研究和结果合在一起写。例如:《分层次合作教学研究》自我鉴定意见
该课题研究继承发展了国内外合作教学的理论与经验成果,全程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全校范围内从初一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开始逐步扩展为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出了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分层次合作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初步探索了以校为本的合作教育管理模式,为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深化合作教育研究做出了富有积极意义的贡献。
结语:认定课题研究的水平。
通常格式是:我们认为,该项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达到了省内同期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特申请结题。
例如:《学科课程异步教学实验与研究》自我鉴定意见
我们认为,该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领先水平。“十五”课题立题“普通中小学学习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
第五篇:课题研究自我评价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自我评价 自2013年9月起,我校数学教研组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性教学的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教师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的学习、课题研讨和活动探究,对新课程的理念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紧密整合的思想方法有了飞跃,而且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在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参加市评优课;撰写的相关教学论文、在市以上评比中获奖。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均得到了提高。
推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课堂民主、平等的氛围日益浓厚,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为他们更好地学会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在课题实验取得进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进行反思,真实地总结自己的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
(2)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
(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怎样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
(4)如何根据课题,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进行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在完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继续推进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组
2014年5月篇二:课题自我评价
课题自我评价
本课题在白银区教学研究室相关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校课题组成员及广大教师二年积极、认真、深入的探索研究,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开发并建构生活化、开放化的作文教学系统和评价体系。为学校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可借鉴推广的作文教学经验。
课题的选题针对当前我市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以及我校作文教学的需要,特提出“情境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一句话,它关注写作的全过程。情境体验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课题能紧扣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际,所以其研究内容具体、明晰,研究目标合理、可行。课题组成员均为我校有影响的负责人和骨干,他们在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加之选取了合理、科学、有效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课题组的团队精神和整体实力得以较好地发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统计、资料综述、探讨研究、个案分析等科研方法,使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课题研究使教师转变并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科研水平,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及习作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认知能力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创设了具有一定特色、关注体验的作文教学模式;撰写科研论文,推动了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研究。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1、构建了情境体验作文的教学模式:(1)组织活动,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体验。(2)激活原型,生成表象,唤醒学生的体验。(3)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4)在体验中交流,把亲身体验转换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言。
2、形成了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步骤与方法:(1)确立主题。(2)感悟积累。(3)交流合作。(4)构思成文。(5)反思评价。
3、总结了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方法。情境体验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评价是多纬度的、整体性的。(1)多样化的评价标准。(2)多层面的评价主体。(3)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二、三年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是:
1、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从2011年至今,学生有40多人次获区、市、省、国家习作竞赛奖。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多篇论文在省市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2、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及时进行了总结。研究论文和相关成果成为我校宝贵的经验财富。为我校作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3、构建了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模式,提出了教学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4、构建了我校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极大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高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
三、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领导重视
学校校长及行政人员参与课题研究,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研究者,既参与研究又指导管理,这种研究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和引导;主持人还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掌握教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正确把握科学的理论,及时关注、了解课题研究动态和方向;还不定期请教研员和一线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众多举措,有力确保了研究工作按既定方向和目标推进。
2、专家引领
两年来,我们始终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相关教研专家给我校课题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把握住了课题研究的要点,明确了课题的要求。通过专家引领,我们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要在实践中修改和完善方案;第三步:收集案例,进行对比,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制订了三点要求:一是以课题研究促教师自身发展,抓住契机,努力提高;二是相互交流,把课题研究作为全校老师展示教学的一个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3、把课题研究当作教学研究的主心轴
学校将课题列为重点工作,写入了学校的工作计划,领导亲自抓要求,重落实。课题研究跳出课题组成员的小圈子,形成了全员参与的研究氛围。使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上分析因果,总结理论。突出“问题即课题”,探索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理念,全员参与课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体教师的课题研究按“六个一”的要求展开,即从教学实际中寻找一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学习一组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课题探课——在教科研组以上一堂课题研究探索课——记录一组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案例——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这些措施,把课题研究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并为之形成了有力的保障。
4、以案例为载体,探索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案例为载体来进行探讨。通过一个个的案例分析,来发现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找到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实效性的、可操作性的东西,使课题研究做到了“从小入手,探索共性,发现规律,形成模式”的研究思路。
三、学术价值应用的自我评价:
课题研究得出的一些分析结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指导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如课题初步构建的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篇三:课题自我鉴定
课题自我鉴定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立项的时间,研究的年限,选题立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意义)课题研究思路是否清晰,设计是否科学,研究方法是否科学规范,是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先进性等。(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工作和贡献。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做法、操作模式、形成的教材等)、达成的目标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教育效果、区域推广、发表论著等)综述。(创新性)
结论性评价。课题研究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到达了研究目标,达到的水平(范围:国内、省内、市内;比较:同期同类研究;水平:领先、先进),是否值得推广,以及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研究的方向或问题。(研究水平和应用价值)
自我鉴定意见行文样式
(范例)
莱阳市××中学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是××年×月由莱阳市教科室审批立项的莱阳市教育科学2011—2012学小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效,现自我鉴定如下:
本课题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读写分离、效益低下等现实问题,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认真整合和积极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旨在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并最终形成切实可行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立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教学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践总结等研究方法,主要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改进策略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最终探索出了以“以写带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并形成了以“猜读导学、自读质疑、互动设疑、拓展创读”为基本特征的“四环节”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课题研究指导思想正确,理论观点鲜明,研究方法(比较)科学,研究过程认真扎实,研究步骤完整、严密,研究成果(比较、相对)可靠,在一定范围内应用(或推广)后,取得了理想(较好)的研究成效,在同类学校、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先进、较高)水平。
《新形势下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研究与实验》自我鉴定意见 《新形势下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研究与实验》是2002年3月立项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经过课题组近五年的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该课题针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变革的实际和在这种变革中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开展德育活动,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课题研究对当代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当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总结了农村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对推动农村中小学德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课题研究针对传统德育在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德育活动的改革实践。一是针对传统德育不尊重儿童人格,把儿童作为一张“白纸”,任意涂抹,把德育作为社会控制个人的工具的弊端,改革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德育发展观。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注重少年儿童生存发展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性。二是针对传统的德育不切实际地把连教育者本身都达不到的目标作为对全体学生的现实要求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目标,把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合格公民”作为主要德育活动目标。三是针对传统德育内容要求过多、过高,不能落实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内容,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四是针对传统德育注重灌输,注重道德认知而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造成学生知行脱节的弊端,改革德育活动方法,注重实践体验教育,并正确处理了体验活动中的几个关系,有利于解决少年儿童道德发展中的“双重人格”问题,促进了实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些改革,对于优化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提高农村学校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改进目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认为,该项研究填补了国内乡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专题调查研究的空白,针对乡镇社会经济状况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开展的德育活动行动研究也在国内处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十一五”将立题“乡镇中小学德育活动的人文关怀研究”开展深入研究与实践。篇四:课题自我鉴定意见
课题自我鉴定意见
《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研究——小学生在横格中有效写字教学》课题是一项市级立项课题。该课题选题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目标明确,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促进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课题具有可操作性。
课题自立项以来,我们积极组建课题小组,规范研究过程,不断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提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使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一体化,坚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形成了领导重视与教师积极参与的良好研究氛围,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与有效开展。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协调下,按照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有效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循环往复,既注重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更注重具体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小学生在横格中有效写字教学的策略。
总体看来,该课题研究过程扎实,制度健全,计划完整,活动内容具体、详实。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有效教学,激发了学生在横格中有效写字的学习热情。该项研究已较圆满完成预期的研究任务,我们认为此课题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达到了结题的要求,请专家鉴定予以结题。
山东省益都师范附小课题组 2012.5.7篇五:课题结题自我评价 9课题自我评价
本课题在白银区教学研究室相关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校课题组成员及广大教师二年积极、认真、深入的探索研究,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开发并建构生活化、开放化的作文教学系统和评价体系。为学校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可借鉴推广的作文教学经验。
课题的选题针对当前我市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以及我校作文教学的需要,特提出“探究情境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一句话,它关注写作的全过程。情境体验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课题能紧扣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际,所以其研究内容具体、明晰,研究目标合理、可行。课题组成员均为我校有影响的负责人和骨干,他们在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加之选取了合理、科学、有效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课题组的团队精神和整体实力得以较好地发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统计、资料综述、探讨研究、个案分析等科研方法,使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课题研究使教师转变并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科研水平,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及习作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认知能力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创设了具有一定特色、关注体验的作文教学模式;撰写科研论文,推动了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研究。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1、、构建了情境体验作文的教学模式:(1).组织活动,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体验。(2).激活原型,生成表象,唤醒学生的体验。(3).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流泻学生的体验。(4).在体验中交流,把亲身体验转换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言。
2、形成了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步骤与方法:(1)、确立主题。(2)、感悟积累。(3)、交流合作。(4)、构思成文。(5)、反思评价。
3、总结了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方法。情境体验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发展性的作文教学策略,评价是多纬度的、整体性的。(1).多样化的评价标准。(2).多层面的评价主体。
(3).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二、三年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成果是:
1、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整体提高,从2011年至今,学生有30多人次获区、市、省、国家习作竞赛奖。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多篇论文在省市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2、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及时进行了总结。研究论文和相关成果成为我校宝贵的经验财富。为我校作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3、构建了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模式,提出了教学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4、构建了我校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极大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高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
二、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领导重视
学校校长及行政人员参与课题研究,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研究者,既参与研究又指导管理,这种研究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和引导;主持人还定期组织课题
组成员学习,掌握教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正确把握科学的理论,及时关注、了解课题研究动态和方向;还不定期请教研员和一线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和实践工作;众多举措,有力确保了研究工作按既定方向和目标推进。
2、专家引领
两年来,我们始终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相关教研专家给我校课题指明了研究的方向,把握住了课题研究的要点,明确了课题的要求。通过专家引领,我们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要在实践中修改和完善方案;第三步:收集案例,进行对比,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制订了三点要求:一是要以课题研究促教师自身发展,抓住契机,努力提高;二是要相互交流,把课题研究作为全校老师展示教学的一个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要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3、把课题研究当作教学研究的主心轴
学校将课题列为重点工作,写入了学校的工作计划,领导亲自抓要求,重落实。
课题研究要跳出课题组成员的小圈子,形成全员参与的研究氛围。使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上分析因果,总结理论。突出“问题即课题”,探索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落实“问题即课题”的理念,全员参与课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体教师的课题研究按“六个一”的要求展开,即从教学实际中寻找一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学习一组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一堂课题探课——在教科研组以上上一堂课题研究探索课——记录一组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案例——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这些措施,把课题研究的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使课题的研究开展有了保障。
4、以案例为载体,探索教学模式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案例为载体来进行探讨。通过一个个的案例分析,来发现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找到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实效性的、可操作性的东西,使课题研究做到了“从小入手,探索共性,发现规律,形成模式”的研究思路。
三、学术价值应用的自我评价:
课题研究得出的一些分析结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指导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如课题初步构建的基于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四、实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在经历近三年的研究,自感步履沉重,也取得一些成果,但是本课题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改进。1.教师发展不平衡,科研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大科研培训力度和骨干教师成长案例的宣传力度。2.课题研究存在表层化现象。教学工作主要是回答“做什么”的问题,而研究主要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是探寻教育规律的过程。我校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部分工作还较为肤浅,对教育规律的总结还有待加强。
3、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开发还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要,须在后续工作中注重资源深度、质量。
4.教师进行习作指导、评价的能力有待加强。
五、今后实验研究的设想
今后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继续深入研究。
1、注重实践、关注生成,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具体工作。
2、抓住“问题即课题”“课题即课堂”,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突出习作教学研究,解决习作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大力加强网络环境下习作教学手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