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说我的家
《说说我的家》教学设计
--甘州中学 佘雪君
【教学内容】
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第一主题《说说我的家》 【学情分析】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新学科,但从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中,学生对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自己家庭成员比较熟悉,也能说出自己与家人特别是父母的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难忘的事。也能根据老师事先布置的调查提纲和要求对父母的工作情况进行简单的调查和记录。有个别同学与冢人的照片很少或没有,但与家人之间的发生的故事都能简单地表达。【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解家庭的发展方向,体会父母对社会与家庭做出的贡献,感受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的幸福感。2.在了解父母的工作和兴趣爱好,以及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状况时,培养学生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3.了解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全家福照片或生活照,教师准备: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教学课件。【教学活动设计】
一、甲骨文导入: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出示甲骨文“家”,请大家猜一猜。你们知道“家”的来历吗?
二、创设情景,感受家庭 师: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老师这里有一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全家福)
生:中间那位跟老师有点像。
生:这是老师的全家福。,中间的就是你。
师:同学们真聪明,照片上傻傻的这位就是佘老师了,中间这位是我的儿子,这位是儿子的爸爸,这就是老师的幸福的一家。老师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个老师和同学们的家庭也同样是美好而幸福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板书课题:说说我的家)
(设计意图:从自己的照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学生介绍家庭提供范例。)
三、活动体验,走进家庭 活动一:我说我的家
师:大家能像老师一样,通过照片向组内的小伙伴来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
生:能。
师:现在我们就在小组内相互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请各小组长作好协调。
(老师巡视并发现不同结构的家庭,为下一环节的展示作好准备)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请几们同学上台来把他的家庭向大家介绍一下。(找不同家庭构成的学生利用投影展示照片并介绍家庭成员)
学生各自上台介绍。
师:从刚才同学的汇报中,我们了解到像XX等同学是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是一个三口之家,我们把它叫作小家庭,像他一样的请举手示意一下;也有像XX同学一样除爸爸妈妈这处,还有爷爷妈妈或姥爷、姥姥等人的大家庭。但不管是怎样的家庭,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你们家庭浓浓的亲情。
活动二:走进特殊家庭 师:(课件出示)这位叫康康的小朋友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他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成了一名孤儿。同学们,你们知道她的家在哪里吗?
生:在孤儿院。
师:关于福利院你知道哪些? 生:不知道。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9出示:福利院)
活动三:我爱我的家
师:(出示爽歪歪饮料)同学们看,这是老师临出门时,儿子偷偷塞到我的包里的她最爱喝的爽歪歪饮料,晚上打电话的时候还问我好不好喝。同学们能替我回答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1:好喝。因为这是你儿子给你的。师:为什么儿子给的就好喝呢?
生2:因为你儿子很爱你,你喝的时候就能想起你儿子。
师:谢谢你,替老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是啊,普普通通的饮料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爱才更加香甜,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这样令人难忘的事情。你能说一说发生在自己和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故事吗?现在就在组内分享幸福吧。
(学生分组分流,教师巡视,提示要把故事讲具体。)
师:下面我们请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说说发生在他们家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的小的真实的故事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师:听了大家的真情告白,老师被你们充满关爱的家庭所感动,相信每个家庭都是爱故事,每张照片背后都是浓浓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来把自己的全家福贴在黑板上,凑成我们幸福的家,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家的温馨和幸福。(课件播放不同的家庭视频和音乐,学生伴着音乐贴照片,形成“家”字。)
师:同学们看,这么多温馨的小家庭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
是啊,他们虽然不能像我们一样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但在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下,他们同样得到了幸福,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另外,还有一些家庭因为特殊原因成了单亲家庭,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
活动四:观察图,理解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你的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是谁的孩子吗?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彼此怎样称呼?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样称呼?
学生活动: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言表达以上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评析:通过观察、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听儿歌,做练习,巩固应用。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播放《家族歌》视频让学生听。出示练习,考考你 爸爸的哥哥称 爸爸的弟弟称 爸爸的姐妹称 妈妈的兄弟称 妈妈的姐妹称 我是爷爷奶奶的 我是姥姥姥爷的 我是大伯的 我是舅舅的
学生活动:自由抢答,回答问题。
(评析: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用练习抢答的形式检验所学内容,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及其亲属关系。)
五、总结拓展,让爱住我家
师:同学们说的也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课下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张心愿卡,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上面,并新手送给他们,让这份浓浓的亲情沟通你我,让这份真爱天天住在我你的家。(课件《让爱住我家》)(在《让爱住我家》歌曲中结束)
第二篇:说说我家的环保故事[范文]
说说我家的环保故事
在如今这个讲究‘低碳环保节能’的社会中,相信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自己的环保经,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的环保故事。
不得不说我家有一本时间悠久‘环保史’。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夏天总喜欢穿着凉鞋。当时年少的我总是逃不过爱玩的命运,和大家一起跑跑闹闹、跳皮筋、踢毽子等,玩得不亦乐乎。就是天天如此,以至于一个夏天至少要换3次凉鞋。当时母亲觉得这坏了的鞋丢了很是可惜,便拿剪刀将鞋带的部分都减去(一般都是鞋带断了),弄成拖鞋的样子在家里穿。
就算是现在上了初中,‘环保’二字也总是在我身边。平时写作业总会用掉一些本子,其中如语文、数学一些学科,作业本往往是可以二次使用的(正反两面都用),但如果是英语一类的学科,不能用反面来写作业的话,我也总是用它们来充当演草本。而且上了初中后,打印成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打印的东西不是非常正式,我总是习惯两面反复使用,好把一张纸完全使用掉,这样也不会太浪费。
在我家母亲算得上是最环保节约的一个人了。作为新时代的家庭女性她对生活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拿洗衣服来说吧,她每次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总是把最后一次所排出的水收集起来,满满接它个三大盆。这里的水因为是最后一遍投洗的,所以相对来水是比较干净的,几乎没有泡沫。母亲有时用它拖地,如果衣服较多,分两次洗的话,就把水再倒进去洗第二遍。母亲使用洗衣粉也是很讲究的,总是用低泡洗衣粉,虽然比用高泡洗衣粉出的泡沫少,可并不影响衣服的干净程度,反而可以少用水漂洗几次,再把洗衣机开上强档,这样便节省了不少电能。
另外,母亲还算的上是一位DIY达人,旧物到她的手上彷佛都有了新的用处。她将旧的牛仔裙改成了一件小衣服,穿在了我的玩偶身上;用碎布头做出沙包让我玩;就连平常穿烂的丝袜,母亲也能做出漂亮的丝网花;用硬纸壳做成收纳箱;真可谓是有一双巧手。
微波炉、洗衣机、电视、电脑等,这些家用电器早就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在这些家用电器中,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大家总是以为在用完这些家用电器后,关上电源便可以了,其实拔下插头也很有必要。虽说只是一件小事,却对低碳生活有很大影响。据统计,部分城市的家庭电器待机耗电量已经占到家庭总耗电的10%左右相当于每个家庭常年使用一盏15—30W的长明灯。一户家庭一年因电器待机多支出电费近百元。所以,拔插头这事虽小,影响却大,且贵在坚持。
凉鞋改拖鞋、纸类双面用、洗衣时节约水、DIY大改造、用完电器拔插头、多穿棉织品、出行少开车、夏天少用空调······这便是我家的环保故事。
第三篇:说说我家的家风作文
说说我家的家风作文
随着社交网络开始流行,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网上发布说说,用以记录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事情。究竟什么样的说说才是特别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说我家的家风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说我家的家风作文1大多数人家里都有家风,我家当然也不例外。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传承以久的规矩,或者说是长辈对你最常说的一句话。要看一个人人品如何,首先就要看他家的家风。
我家的家风就是:待人热情。这是我妈妈对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所以我们家时时刻刻都充满了欢乐。
有一次,我招呼我的小伙伴豆豆和宝宝到我家里来玩。那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事,也不管他们爱不爱玩,就把一盒《大富翁》拿出来一起玩。
玩着玩着,豆豆便到我的零食柜里翻找零食。当他把我珍藏的贝壳巧克力翻出来时,我有些舍不得,就对他说:“豆豆,那可是我最爱吃的巧克力呐,你可别吃完了!”说完这话我忽然发现正在看手机的妈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我吓了一跳,连忙避开妈妈的目光。再转头一看,豆豆竟趁我不注意把我珍藏的贝壳巧克力全吃光了!我顿时号啕大哭起来,妈妈让豆豆和宝宝先回家,然后把我拖到我的房间对我说:“洋洋,一盒巧克力没了可以再买,但友情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你要热情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热情地对待你!你给我在房间里好好反省反省。”于是,我在房间里待了一个下午,同时我也把妈妈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此后,我对待客人再也不会那样小心眼了,总是热情真诚地对待客人。
别人快乐,自己心里也快乐!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说说我家的家风作文2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的父母一直教育我:“以善为本,以德服人”。
我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对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友好。当亲戚朋友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辞辛苦的帮助别人;当有人到家里做客时,他们总是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款待客人。爸爸妈妈教育我:要尊敬长辈,孝顺爷爷奶奶,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孩子。爷爷奶奶教育我:要体谅爸爸妈妈,做个懂事的乖孩子。
想想父母在外拼命地挣钱,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能够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能够有个好的学习坏境,能够让我们有出息,能够让我们健康的成长。那么我们的孝——是父母干完活回到家后我们送上的那一杯热茶;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是父母晚上回家后我们端上的洗脚水;是让父母不断看到我们成绩的进步;是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放学回家,我看见奶奶正在吃力的搬东西,便过去帮忙,奶奶向我满意的笑了一笑,其实啊!老人也需要爱护,晚上,我看见爸爸正在工作,爸爸亲切的拍了拍我的肩膀,其实啊!爸爸也需要别人的关心。妈妈给我织了一件毛衣,我高兴地穿在身上,连连说:“真好看,真好看,妈妈可真是心灵手巧啊!妈妈欣慰的笑了,其实啊!妈妈也需要别人的赞美。
孝是一种美德,我一定要铭记着我的家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说说我家的家风作文3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有句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那请问这还是一个家吗?
最近经常看到电视上有一个关于“家风是什么”的热门话题,让我对于家风产生了兴趣,家风是什么呢?看到新闻上采访的叔叔阿姨回答:“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家风是在自己家好家风的基础上去认识别人家中的优良美德。”他们的答案各不相同。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爸爸妈妈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记得二年级的一个周末,因为我表现好,所以,爸爸准许我玩一小时电脑游戏。但是,我玩游戏超过了时间,爸爸很严肃地收起了电脑。之后,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要守信,不然,长大后你到社会上是会很麻烦的!”
妈妈告诉我要诚实。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四年级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妈妈最爱的玻璃杯打碎了。我很怕被挨骂,不过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向妈妈道歉。但是,妈妈原谅了我,并且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杯子打碎了不要紧,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诚实,就没有人会相信你了。”
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家风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家的人无论做任何事都严格守信、诚实,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做到问心无愧。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说说我家的人》说课稿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 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幼儿园大班《说说我家的人》说课稿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说说我家的人》。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来源于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活动教材》第二个主题第一个活动。
家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幼儿对家庭的感受也将影响其人生的道路。幼儿自己家里的人,幼儿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对家庭成员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说说我家的人”是通过幼儿熟悉的人物来激发幼儿对调查的兴趣,并通过调查及记录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对家人、家庭的爱。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有服务于幼儿生活。所以我选择了本次活动。鉴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爱。
根据《纲要》中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作为学习的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作为难点。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于活动前和幼儿讨论调查的结果。
2.教具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2)提供摆放照片的版面
(3)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画纸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
(1)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通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2)讨论法:通过师幼、幼幼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对家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此外还有绘画法,通过绘画制作小册子,来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家庭的情感。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1)调查法:通过对家人的调查,激发幼儿了解家人的积极性。
(2)记录法:通过动手、动脑记录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更直观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还有动手操作法,用画笔来记录家人并做成小册子,能进一步巩固对家人的了解。
四、说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张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小朋友有这样的照片吗?教师用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给幼儿介绍,从而引出幼儿自己的全家福,并让幼儿分组交流。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幼儿通过对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发幼儿主动调查的兴趣,幼儿很快进入主题。
2.介绍家人。
(1)请部分幼儿展示照片和调查表,教师通过提问照片上的人是谁、做什么的、喜欢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启发幼儿介绍对自己的家人的调查结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对家人的初步了解。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得出结果。如:爸爸可画男人的头像、妈妈可画女人的头像;生日可用数字,可以画上蛋糕或蜡烛;喜欢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画出来;喜欢的颜色可用相应的彩色笔涂画出来;职业可以画相应的标志等。《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以及记录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动脑筋积极思考记录的方法,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在说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档案
(1)请幼儿通过绘画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档案,必要时补充对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本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对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档案的首页画上自己的全家福,与补充的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装订成小册子。
4.课堂小结,对幼儿制作的家庭小档案进行展评。
5.延伸活动
(1)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欣赏、介绍和交流。
(2)家庭小档案可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添画内容。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因此,通过延伸活动可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新知识新经验的收获。
以上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关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有新经验的获得。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注:在说课时要声音洪亮,要有起伏,要与评委进行眼神交流,要在半脱稿的情况下完成说课。
第五篇:幼儿园《说说我家的人》说课稿
幼儿园《说说我家的人》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说说我家的人》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说说我家的人》。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来源于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活动教材》第二个主题第一个活动。
家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幼儿对家庭的感受也将影响其人生的道路。幼儿自己家里的人,幼儿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对家庭成员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说说我家的人”是通过幼儿熟悉的人物来激发幼儿对调查的兴趣,并通过调查及记录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对家人、家庭的爱。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有服务于幼儿生活。所以我选择了本次活动。鉴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爱。
根据《纲要》中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作为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作为难点。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于活动前和幼儿讨论调查的结果。
2、教具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2)提供摆放照片的版面
(3)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画纸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
(1)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通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2)讨论法:通过师幼、幼幼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对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让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此外还有绘画法,通过绘画制作小册子,来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家庭的情感。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1)调查法:通过对家人的调查,激发幼儿了解家人的积极性。
(2)记录法:通过动手、动脑记录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更直观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还有动手操作法,用画笔来记录家人并做成小册子,能进一步巩固对家人的了解。
四、说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张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小朋友有这样的照片吗?教师用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给幼儿介绍,从而引出幼儿自己的全家福,并让幼儿分组交流。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幼儿通过对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发幼儿主动调查的兴趣,幼儿很快进入主题。
2、介绍家人。
(1)请部分幼儿展示照片和调查表,教师通过提问照片上的人是谁、做什么的、喜欢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启发幼儿介绍对自己的家人的调查结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对家人的初步了解。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得出结果。如:爸爸可画男人的头像、妈妈可画女人的头像;生日可用数字,可以画上蛋糕或蜡烛;喜欢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画出来;喜欢的颜色可用相应的彩色笔涂画出来;职业可以画相应的标志等。《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以及记录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动脑筋积极思考记录的方法,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在说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档案
(1)请幼儿通过绘画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档案,必要时补充对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本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对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档案的首页画上自己的全家福,与补充的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装订成小册子。
4、课堂小结,对幼儿制作的家庭小档案进行展评。
5、延伸活动
(1)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欣赏、介绍和交流。
(2)家庭小档案可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添画内容。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因此,通过延伸活动可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
以上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有新经验的获得。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