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摘抄

时间:2019-05-13 14:3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看见》摘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看见》摘抄》。

第一篇:《看见》摘抄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383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348

“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他说:“把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347

他说:“如果一个老师不理睬自己的感受,仅仅根据知识去做,这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怎么会有对和错的事呢?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这就是对的吧。”

他写过,“感受”不是欲望和情绪,没有“要达到什么”的动机,只是“诚实和持续不断地对事物平静观察”。卢安克要的不是别人按他的方式生活,恰恰是要让人从“非人”的社会经验里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自己。人们不需要在他那里寻找超我,只需要不去阻止自己身上饱含的人性。

我体会到了一些从没想过、未曾明白的东西——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342

他写过:“我最害怕的是崇拜者,因为崇拜基于的往往是幻想。崇拜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失望。——337”

他说好感与反感是最危害的心态。

他说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

“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好像一面隔墙在学生和我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象。”——331

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写得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涵的感情。282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265 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斯宾诺莎还说过一句:“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211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尔姆斯说:“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200

老范坐在边上,后来她写道:“说实话,他的坦率让我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197”

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

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他写道:“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193

您认为媒体有偏见,是的,可能媒体会有偏见,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但纠正偏见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191

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190 “新闻调查”的同事小庄有句话:“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人的人。”178 好采访是一刀一刀把一个人的魂儿活活儿剥出来晒,这个剥里面全是逻辑,递进,环环相扣。167 郝劲松认为:“公民就是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153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还是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152

胡适说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149

我差点脱口而出“你没有权利放弃”,顿了一下,这个想法是错的,他当然有权利放弃,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我改口成“你判断要不要放弃”。148

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113

我问过安华:“ 你丈夫自己是施暴者的时候,你觉得他是什么感觉?”以为她会说,是宣泄的满足。结果她说:“他总是有点绝望的感觉。”109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102

第二篇:看见与看不见美文摘抄[推荐]

一个急诊科医生,看见一位父亲蹬着一辆破三轮车,停在抢救室门口。车上,他的孩子患有重症,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他在北京靠卖晚报谋生,钱花尽了,他只好说:“我们已经没钱治了,谢谢你们的好心!趁孩子还有口气,我要把他拉回老家。”这个医生又看见这位父亲把孩子的气管插管拔出来,看着孩子的氧气从100%降到92%,再降到85%……他看见的不仅仅是这些,过了格外漫长的30秒,他终于大声地吼了一句:“插管!”话音未落,“啪”的一声,身后马上递过来一个喉镜。原来,护士把这些都看在眼里,随时等候医生的决定。3周后,孩子顺利出院。父子俩跟医院签了一份长达30年的还款协议,每月还200元。即便这样,他们还是经常还不上。

我们相信,这个孩子会一眼看见世界的美,真正的美。但另一边的残酷又衬托出他们的卑微弱小,却丝毫不影响他也表现出同样的美。出院以后,这个孩子经常会在分诊台的窗前,扔下两份当天的晚报,转身就跑。医生说:“每次他来,为了他的自尊,我总是假装没看见。”当他转身飞跑时,医生却又目送孩子的背影,直到看不见。

在这种看见、看不见和假装没看见之间,有多少美和温暖在流转!于是几个人之间重新有了一个世界、一个人间,对他人小,对苦难者却无穷大,所以我说这就是他们的天地人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事中的人没有辜负青山,自己就是青山。而那些选择性目盲、心盲的人,他们辜负了自己,辜负了青山,也辜负了世界和人间。

这个医生在故事中写道:“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最难的部分永远不是技术。”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最难的部分又是什么?”看见了却假装看不见,看不见却假装看得见,这些是最难的部分吧!

有人说:“一眼看上去美的,就是真正的名画。”看见美,发现美与不美,并不难,这是人的一大幸福。想想盲人就知道,仅仅“看见”,也是难的。

一个曾经是正常人的盲人告诉我:“只要能够重新看见,不管看到什么,我都会感到幸福和快乐。”我问他:“第一眼看见的是丑陋与残酷,也能感觉到幸福吗?”他说是,因为全盲时,这个世界只有一个样子,说混沌一团也好,说一塌糊涂也罢,终究没有区别,无所谓美或者不美。而一旦能够看见,这个世界就不再是一个样子,光线将眼睛点亮,其实心也被点亮,一眼便能看到美或者不美,这种感觉值得人回味。

我常在盲人朋友那里做按摩,我能看到他的脸,但他看不到我的脸。我一次一次地希望他能复明,这个希望比欣赏他的内心更强烈。那种有眼无视的人同样令人伤感,他看见贫穷照样奢靡,看见苦难照样冷漠,因为眼睛看见后,内心却选择了盲,令人扼腕叹息。

盲人朋友的心灵明亮并不能代替他对光明的渴求,外在的看见跟内在的看见并不冲突,自己看不见或者别人看不见毕竟都是缺憾。对生命冷酷,自己也受冻;对世界不善良,自己也不美。世界看见我,我也要看见世界。我看见你的美,你也要看见我的美,单单藏在内心怎么足够?

第三篇:《看见》摘录

1.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白岩松

2.《卡桑德拉大桥》里头的感觉,火车正往危险的地方开,车里的人耳边咣咣响——外面有人正把窗户钉死。

3.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4.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胡适

你们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5.某记者:在意识当中我们所拍的片子就是要歌颂一个人物,对这个人物有利的要描写,对这个人物所谓不利的就要免去,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陈虻:谁给你的?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通常说的他是个好人或者说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都是就某一方面而言的,也就是片面的,而新闻报道要引导主流价值观,要做出一个主题,所以会自然地忽略坏的一方面,我不知道新闻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我们在认识同学、朋友、看新闻时,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意识到人是矛盾的。可是,有人会说:照你这么说,什么事情都是两面的,什么人既有好的一方面又有坏的一方面,这纯粹无用。哎,是啊,究竟什么是正确的?。

6.崔永元曾经去日本NHK电视台,密密麻麻的都是中国影像资料,他挑了东北的张学良来看,是九一八三天后张学良三十分钟的演讲:委员长说,两年之内,他不把日本人赶出满洲他就辞职。我们没有这样的资料,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历史,悲哀的是,我们就算有也不会去关注他。

7.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习惯。

看看论坛,多么鲜活的例子。每个人都在评论,都在赞美或者贬低,生活中如此。当我们经历很多,思考并理解很多,就会开始变得中性,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发现任何赞美和贬斥都不能代表你、也不能概括他,否则这对你们都是不公平的,或许这样才开始体会人性的复杂、世界的复杂,才不会轻易下结论。NHK的总监不是说么?我们早过了评论的时代,现在需要做的是提供事实的真相,供大家来思考分辨真伪。我觉得,因为这个过程太难,宽容才变成了一种道德。

8.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

9.当我们对某件事的意义和影响争论不休时,都忘了一个最简单、无论如何都没法绕过的问题,真,还是假?

10.她写了非典、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灾难的本质就是灾难。那些批评灰色、过誉人性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灾难,我也没有。

11.陈虻:你自己有认识事物的坐标系么?

12.不能用到的眼光看任何问题。

13.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卢安克

我在害怕什么?害怕选择一个行业、一个职位不适合自己,还要换,这就意味着一个失败,意味着在同学和家长面前的丢人,害怕很多东西,可是这样的害怕带来了什么?可是如果你一次就成功了,以后呢?不成熟的事情会很大。况且你还没有去做又在幻想什么?

14.柴静、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15.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16.不光是家长,不管是任何人,你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

17.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强大了才能变软。

18.不是谁的错,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19.评论部:求实 公正平等 前卫

20.陈虻: 你就是个网球,我是个球拍,不管你达到什么高度,记住,我都比你高一厘米。

21.他把陈大会、法拉奇、拉里金的提问抄在小本上,采访前偷换一下问题的内容就直接用。这是一个好的思路啊,挺聪明的,慢慢模仿学习。中国的科技、军事不是一样么,哈哈。

22.陈大会:记者的首要任务是揭示真相。

23.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了自己。

可是,我为什么要忘了自己?

24.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25.不懂就被糊弄,稳不住。

第四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柴静的《看见》记录了自己的错误的失败,而没有把自己的荣誉和成功写下来,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歌词相关读后感,欢迎阅读。

看见读后感篇一

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听过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见读后感篇二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第五篇:《看见》读书笔记

《看见》读书笔记

云南大学20121010222 蔡文雯

柴静在《看见》的序言中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她在书中详尽地讲述了她在采访报道中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讲述了一名记者尝试通过反复的自省挣脱蒙昧的过程。书中渗透的一些关于新闻和新闻人的理念深深的触动了我,在此,想对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谈谈我从柴静的讲述中看见了什么。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这是陈虻对刚刚转到央视新闻评论部的柴静说的,也是第一章的标题。其实核心就是要说,新闻人也是普通人,你必须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用陈虻的话说就是“你得找到欲望”。柴静曾以为“厉害的记者就是要把别人问得无地自容”,然而事实是,在不试图了解他人的基础上就妄下判断,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受众敬而远之。相反,当你真正学会用皮肤去感知新闻的时候,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人情味。

但更多时候,新闻人扮演的不是常人,而是超人的角色。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记者总是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书的第二章就谈到了2003年非典期间,柴静在犹豫是否参与报道的时候,她的妹妹说了一句,“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不去的权利”,一句话点明了记者身上担负的责任。在这个部分,柴静对自己当时觉察过非典疫情的异样却没有深究进行了反思,借《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之口指出,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言下之意在于强调作为记者需要一种刨根问底挖掘真相的精神。

第三章“双城的创伤”,提到了柴静在采访过程中为孩子擦眼泪这个举动,至于这个举动到底对还是不对,她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柴静还指出,当年在节目里没有把孩子间的情感纠葛呈现出来,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尽管求真是人的本能, 也是记者必须努力去履行的职责, 但很多时候社会对 “ 真相” 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又是有限的, 真相不一定揭得越彻底越好, 审时度势、适可而止, 也许是比较符合崇尚“中庸”的国人心理的。

第四章中,柴静明确指出女记者也能干好硬新闻。在这章的开头,张洁提出善良的人做不了对抗性采访,而柴静用自己调查外贸诈骗公司、调查官员洗钱等一系列经历证明了,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看护真相,就会在调查性报道中不断深挖,绝不会退步,她是这样的,老郝是这样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也是这样的。

第五章,柴静谈到了节目中对吸毒者、性工作者、被超期羁押二十八年的“犯人”以及同性恋者的采访。这些看起来边缘化的题材,其实跟我们的生活贴得很近,我们知道这些所谓的边缘人的存在,却往往选择了忽视。其实这些群体跟普通人一样,我们都在为了生存遭受磨难,终有一天会苍老,对待这些采访对象,不必抱有蔑视或怜悯,只需要做到平等。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浅,反之亦然。”这句话写在第六章末尾,也正是这章的主要观点。通过对家暴案和青少年盗窃团伙当事人的采访,我们不仅了解了受害者,也以一个包容的心态深入到了侵害者的内心世界,在这一来一去的交流之中才能摒弃偏见,加深我们对他人的认识。

第七章,柴静讲述了她对山西煤矿的调查,其中穿插了很多她自己有关家乡的童年记忆,在两者的对比中,揭露了现代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她以一个调查记者的身份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了下来,试图以此告诫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重视环境问题,不要一味发展经济而忽视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第八章,观点就在标题中——“我只是讨厌屈服”。通过陈法庆、郝劲松、陈丹青这几个人所做的事,柴静要说的在于:公民要善于依法维权。现在的公民在遭受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往往选择服从权威,却忘了身上享有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一次诉讼不可能彻底解决现实问题,但社会不会因为每个人都忍气吞声就变得和谐。与其屈服,不如及时拿起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

接下来的一章谈到了柴静采访两会报道,几年下来她有两点感受:首先,很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就拿老百姓和人大代表来说,很多人在镜头前都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们不敢说,觉得说了政府也不会管,如果每个人都放弃这种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权利,老百姓关心的实事儿就真的无从解决了。她还提出,答案太简单或来得太容易, 可能离真相还很远。“新闻是争出来的, 如果不必找就有人主动等着你采, 不用费力就可以问出答案, 不满意他还可以说第二遍, 这种新闻, 能有多少价值呢?”

第十章,柴静用她的经历告诉读者:记者的报道不要带有任何个人情绪和观点。新闻记者有责任去记录持任何一种观点的人,但不要选择立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记者要做的是不带任何偏见去探寻真相,至于评判,那是观看者自己的事。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明白;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并且是准确明白,而自我感动是准确的天敌,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十一章是对第十章所探讨问题的进一步衍生,也是在谈记者的报道,柴静回忆她对虐猫女的采访,意在说明一个报道要做到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采访对象对一个记者的要求,不是你去同情和粉饰,她只期望得到公正,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第十二章阐释了钱钢老师让柴静读历史的用意:无论你的思想是新是旧,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都要坚守一名记者应当坚持的本真。坚持事实的真相,而不拘泥于思维上的局限性。从前的事,经过历史的沉淀,真实能一点点浮出水面。

2007年柴静采访华南虎事件,采访过程一波三折。其过程充分展示了她 “于细微处较真”、“聪明人下笨功夫” 的认真劲, 因为她知道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末之间, 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准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气力, 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寻找真相的关键就在于精确的还原事实。

第十四章说到了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柴静认为,采访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么,真实的力量最重要。拿灾难报道来说,如果在采访过程中一味渲染情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相反,如果你真正用心和采访对象接触,真实的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人性自然会从片子里流淌出来,观众看了之后也自然会感动。

第十五章,柴静说,在现在这个鼓噪的年代,有时候要做一个甘居寻常的人。她报道北京奥运,走着和其他媒体完全相反的路子。她不是专挑金牌选手采访,反而把目光投向了不起眼的甚至是在赛场上失败的运动员。她用心地挖掘这些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做成了《奥运瞬间》这部片子,得到了钱钢老师的赞扬。柴静坚持着她自己关于新闻人的价值和信念,善于从寻常人物中发掘不寻常的新闻点。

第十六章的主要观点是:采访不是记者引导提问,而是逻辑来引导记者。逻辑会把链条层层咬合,使任何一环不能拆解,这链条就是结构。结构不是记者创造的,记者只是看见它,把它从深埋的泥土里剥离出来。在采访的时候,主题应该蕴涵在结构里,不要蕴涵在只言片语里,要追求整个结构的力量。

第十七章谈“无能的力量”,说到了卢安克,相对于他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他身上最让人敬佩的恰恰是他的“无能”。这样一个遵循内心选择,一个顺应自我天性,一个快乐的、不断的通往个体自由的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而珍贵的生命形式。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正是像卢安克这样拥有起码精神修养,能包容不同价值追求,理解一切美好与善意的平常人。只有当卢安克不再成为社会的另类,社会才会回归正常,循着内心指引自由生活的人,才会渐成主流。

在柴静看来,“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是药家鑫案留给她的思考。一件交通事故背后反映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药家鑫和高晓松身上携带的病菌,人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记者只有不把采访对象看做孤立的存在,才能看清楚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

第十九章,柴静讲述了进入央视几年以来她的成长和转变,在领导、朋友、采访对象的共同指点下,她逐渐认清自己身上的弱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感受别人。她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她勒令自己不在节目中带有感受,之后她转变了态度,她说“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一个温柔的转弯推动另一个温柔的转弯,无穷无尽,连石头都被打磨得全是圆润结实, 就这么不知所终, 顺流而去。”不管探寻真相之路有多难, 新闻人的追求犹如书的最后一章所描写的这看似温柔却可以把石头都打磨得圆润结实的水, 永无止境地流淌着。

下载《看见》摘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看见》摘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看见观后感

    《看见》 ——“生命,美得让人流泪”观后感 《看见》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节目,它冷静剖析社会热点问题,直面社会矛盾;采访了很多平凡生活中的人物,发现细小中的美。《看见》并......

    看见------读书笔记

    痛苦是财富,这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涌动起来,让意见......

    看见读后感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读《看见》有感 借着这次参加新东方助教项目的机会,我阅读了柴静的这本《看见》,之前没有关注过这本书,也没有关注过这个人,短短三天只是读了这本书的皮毛......

    《看见》读后感

    看见与动物一样人具有一双外显的用来看见表象世界的眼睛,与动物不同人有一双内隐的用来看见真相的眼睛。真相是对事件双方不偏不倚,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然而真相常常被有意无......

    《看见》读后感

    你看见新闻,我们看见你 ——《看见》读后感 标题的思路,源自书中“两会”一章中,柴静同事写个柴静的博客留言“你观察两会,我观察你”。 在书中,柴静描绘的是她所看见的是一个个......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从汶川地震的报道中,认识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柴静,被她的主持风格吸引,后来得知她出了一本书叫《看见》,一看到题目就感觉到新颖又耐人寻味,于是买了这本《看见》。......

    《看见》观后感

    《但愿人长久》观后感 广电1102张洪乐 “ 一个90岁老人,为怀念已故妻子,画了18本画册,从她童年的模样画起,画她少女时初见面的样子,婚礼之上新娘的面容,直到她白发苍苍与猫为伴。......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作者:柴静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我记忆最深的是她在非典期间,不惧个人安危、成功报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