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使议论文写得更深刻
作文指导:
如何使议论文写得深刻
高中语文组
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 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以叙代议)
譬如要写提倡创新精神,则马上就“A有创新精神,B有创新精神,C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例文一:“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缺点:“观点+论据”格局。
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高考经验: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 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例文一)„„这都是幼时曾经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文学艺术的成功需要踏实。李贺作诗呕心沥血有了诗鬼盛名;曹雪芹悼红轩中批阅十载方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千刻百磨练就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其实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谈踏实》)文学艺术的成功需要踏实。尽管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激情的释放。但是踏实的功底决定了表达的效果。李贺作诗呕心沥血有了诗鬼盛名;曹雪芹悼红轩中批阅十载,方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千刻百磨练就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其实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大凡拥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现力皆来自踏实的功底。因此,可以说,艺术殿堂精美的纹饰是用踏实雕刻成的。
不能没有你——分析论证
分析大名又叫论证——论述证明。议论文不论不证,难以揭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存联 1 系,难以显示材料中包含的道理。
分析论述不能空谈抽象的道理,而必须摆出事实再讲道理,即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要使材料能充分证明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证明给人看。通俗地说,证明给人看的过程,就是分析、论证。
通病——不懂或不会分析论证
例如
观点:我们要勤俭节约:
举出例子,写张三勤俭节约,李四勤俭节约,王五勤俭节约„„所以我们要勤俭节约。“为什么”所以“我们要”啊?这点不阐述清楚,就是没有分析论证,这样的文章就难以服人。
换个角度说:分析论证,就是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
展开分析的10种方法:
1、“因果分析法”;
2、“假设分析法”;
3、“意义分析法”;4.“论据引申法”;5.“例后解说法”;6.“正反对比法”;
7、“比较分析法”;8.“披文示意法”;
9、“点面分析法”;
10、“辩证分析法”。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1、“因果分析法”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因果分析法”: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因。
修改: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方法:直接陈述原因]
例子:无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_①_。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_②_。毛泽东同志率工农 2 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_③_。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①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
②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③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
例
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 数学,终成著名的 数学 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方法:自问自答] 人贵有自知之明。
邹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异口同声地肯定邹忌比美丽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邹忌没有被假象迷惑。为什么邹忌能透过妻、妾和客的交口称赞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呢?因为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
例
3、论点:相信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汉末,群雄逐鹿,豪杰四起。曹操北踞中原,虎视眈眈,修书一封与孙权曰:“与将军会猎于吴。”吴国朝野顿时人心惶惶,有人主战,有人主降,莫衷一是。吴主孙权主战,然张昭等一干人竭力劝降曹。到底是何去何从,关键时刻孙仲谋拔下佩剑,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于是便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于是曹军“墙橹灰飞烟灭”,败走华容。
为何吴国能在群雄中占得三足鼎立之一席,成就霸业?孙权对自己的信念是坚持自是不言而喻!关键时刻要相信自己,给自己一个“我意已决”的回答。
[方法:假言因果法]: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解说: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因为它是假设性的,所以叫做假言因果法。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2、“假设分析法”:
《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设分析法: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例如:谈责任
是什么让魏征刚正不阿?是什么让魏征在天子面前毫不畏惧?是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魏征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臣子,就必须承担起为天下苍生、国家社稷着想的责任。于是他用自己的勇敢不屈,让世间多了一面命镜。在这明镜中,反射出了魏征谏言的执着,反射出了大唐的兴盛来源,也反射出了责任的重要意义。
是什么让丛飞放弃自己的富贵而用钱捐助他人?是什么让丛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为贫困的孩子担心?是责任!看着失学儿童那一双双充满期待与渴望的眼神,丛飞意识到,帮助他们是自己一生的责任。于是他四处奔波,把演唱会所得的钱都捐给了贫穷孩子。他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让每个人都看到一位歌手背后的伟大人格。责任,让他们的形象熠熠生辉,绽放出无限的光芒。责任,让他们的名字永留汗青,让人们看到,他们人格的伟大、崇高。
例4:“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芬奇老师 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由于达· 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分析:这一语段陈述了达·芬奇的奋斗结果并且作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叙”也有“议”。但说理是可否再深入一点,再透彻一些呢?
【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分析:这一改文从事例反面的三个角度进行假设,采用排比句、反问句,语势极为强劲,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达·芬奇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的结论,使说理更加完全、充分。
例子:谈意志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奋斗精神。试想,如果贝多芬在厄境中缺少了顽强的意志,还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敢肯定的说,只有有了顽强的意志,才可能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问几个“如果不这样,会怎么样”“为什么”能使论证更深入。)
例5:论点:创新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它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可见,海尔的成功在于创新。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 4 论,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所淘汰,“海尔”这个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正是由于海尔集团的不断创新,打响了“海尔”这个品牌。所以,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
又如:在论证“信念”的重要性时,引用了司马迁的例子,说他受了腐刑之后,“但他没有去死,是完成《史记》的信念支撑着他,使他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这个信念支撑着他,让他最终完成了《史记》。”接着分析:“如果司马迁没有一定要完成《史记》的信念,那他绝没有那么顽强的意志活下去,那司马迁其人也不会为后人所知,今天还会有这么完整而珍贵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资料《史记》吗?正是信念,支撑着司马迁,使之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3、意义分析法:
有这样一则故事:五只青蛙比赛爬高,面对高墙,围观的青蛙不停地说:“太高了!太高了!”结果四只青蛙“知难而退”,只有一只耳聋的青蛙爬到了顶点。第二次爬更高的墙,围观的青蛙不停地打气,四只青蛙获得了成功,而那只耳聋的青蛙却面对遥远的目标摔了下来。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能否战胜困难,我们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素。
意义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例如:谈虚心
还记得赵括“纸上谈兵”和马谡“痛失街亭”的故事吗?它象两面警世钟,时刻在警醒世人:需要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一定要虚心请教,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波兰有句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也曾说过:“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在我们中国,这方面的格言警句更是俯拾皆是,举不胜举。象“谦受益,满招损。”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无一例外,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例6 论证:弄虚作假行不通
战国时候,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乐合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瑉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人没有生来就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
(通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例7论证:背负着亲情、友情、爱情种种甜蜜的负担,即便是最最理智的人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千古谁堪伯仲间”的诸葛孔明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实才的好 5 友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凉结局。
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一部《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茫,甚至令人昏聩。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人间的真情视若无睹,做个“无欲则刚”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将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判断分而析之,辨而认之,定能做到超然其上。
又如(例5:论点:创新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正是海尔集团这种“大胆尝试,开拓进取”的思想,使海尔集团在市场交锋中大获全胜,并且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海尔总裁杨绵绵曾说“我们的每一次革新,不论成功与否,都使海尔获得了一次新生”。创新改革不仅是一个公司的品质,更多的是人的品质。这种品质像是黑暗中的夜明珠,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4、论据引申法
举了一个例子作为论据,论据里面存在某种苗头,就着这个苗头引申出去,设想出某种结果。
例如:谈胆识
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为他出生卑贱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得以出使秦国。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胜,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但缪贤并不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5、后解说法
举了一个比较长的例子后,要考虑:它的中心,它与观点的关系,别人的认识会不会和我不一样?或觉得这个例子跟要讲的观点关系不那么密切。这时你就得把它解说一下,或解说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解说它与观点有什么关系。
例如:怀疑精神
从前有一种怪病,它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人听说他有这个病,就告诉他,我们村里有一种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听了,就去喝那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他就想:为什么这水能救我?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里的人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家发现水里含有芒硝,是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
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在别人没有产生疑问的地方,你产生疑问了,你这就是比别人前进了一步了。村里的人就知道能治病,想了没有,从来不想; 6 化学家想了,发现芒硝了。“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了。
(例子之后的解说,其实就是分析材料,它揭示了材料包含的也是作者运用这一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人要善于质疑,善于质疑才会去学,才会去思,最终可能才能解决问题。还揭示了善于质疑和学、思的关系。经这一解说分析,所举例子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6、反对比法
正反对比有两种情况:一是摆出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同时还要对它们作进一步分析。一是只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性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
例如:谈好集体的作用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然而,又出现“而”了,又转向另一面了。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以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前面单一的例子,与多了对其进行对比性分析后的文字进行比较,很明显,多了分析,说服力更强了。议论文,议论文,何谓议论,这就是议论。)
正反分析例子: 普希金说:“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强者有顽强的毅力,对“拦路石”毫不畏惧,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后一种人因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得成功来之不易,光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面对“拦路石”知“难”而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7、比较分析法
将所举两个事例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分析,能够透过表象,指出实质。
鲁迅的《拿来主义》,用祖上的大宅子设喻,形象地分析了“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鲁迅在这里用的就是辩证分析法。
鲁迅先从反面分析对待大宅子的三种错误态度——因为“怕”而“不敢进门”的是“孱头”;由于“怒”而“放一把火”的是“昏蛋”;由于“慕”而“大吸其剩下的鸦片”的是“废物”,继而转到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对“鱼翅”——“吃掉”,对“鸦片”——“送到药房”去,对“烟枪和烟灯”——“除了送一点到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毁掉”,对“姨太太”——请“各自走散为是”。如此分析,既使论据很好地为论点服务,又避免片面性。
例8:论点:看待问题要全面客观,更不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论据: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乘渔夫的船过河,他嘲笑渔夫不懂数学失去三分之一的生命,不懂哲学又失去一半的生命。风浪来,船即将沉没,渔夫说,你不会游泳,全部的生命将没有了。
在这故事中,哲学家确实知识渊博,他懂数学又精通哲学,这是他的长处。而渔夫呢,这类知识贫乏,对数学、哲学一窍不通,这是他的短处。但是,哲学家虽有长处,也有短处,而且他的短处恰恰是渔夫的长处。哲学家没有全面地看问题,片面地用自已的长处来攻击他人的短处,其结果自然被渔夫反唇相讥。
2000年奥运会上。面对枪靶,44岁“高龄”王义夫老枪新传,一枪失准,下枪再来,最后关头的二次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遗憾。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虽然一直保持在一流选手的行列之中,但从未拿过一项大满贯赛事冠军。在2005年的奥网赛场上,比他小7岁的俄罗斯选手达维登科都能教训他一把。
同样是一流高手,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个人的品质和心理起了关键的作用。王义夫因为有了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镇定,所以在一枪失准的情况下,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振旗鼓,在下面的几次射击中打出最好的成绩,赢得了金牌。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却因为丧失了意志力,惨败连连,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8、披文示意法
披露一段文字解释它的含义。披露文字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当然解释意思本身也是在证明观点。
在引用含蓄性或哲理性较强的名言名句时,要懂得使用此招。在引用后,要对某人的话分析一下,不能停留于简单地引一下,比如只会说“某某某说得好,说„„,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某某这么说,„„他的话不正证明了这个道理吗?”其实只是这样简单地引一下效果并不好。
例如:“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我认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有大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们,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自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这是沿着契诃夫那个比喻的意思继续延伸比喻下去的“披文示意”法。
对含蓄的名言名句的披文示意还有另一方法——
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小狗,有大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小狗,比喻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大狗则比喻那些有名望的老前辈。青年人应该尊重老前辈,虚心向他们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正像契诃夫所说的:“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有些青年人把老前辈的言语作为金科玉律,哪怕是错误的言论,也不敢加以评论。这种做法只能使他们的思想凝滞,缺乏创造活力。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尤其明显。老前辈的理论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人敢提出异议。而真正有作为的青年人向来是自信的,他们敢向科学权威挑战,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因此,劝君不要妄自菲薄,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用比较直白的话,把道理说出来:“不要自惭形秽,不要妄自菲薄,要有主见。”
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了。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9、点面分析法:
这里的“点”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论据,“面”是指由具体的论据所引发出来的概况性的论据或者一般性的结论。在议论文中不可能列举全部的事例,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简洁,使论证显得更加全面。点面分析例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幼年读书读得“口舌成疮”;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其间贫困疾病交加,用他妻子的话说,他是在坟墓边徘徊。可是马克思没有动摇过信念,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毅力是治学的支柱,凡是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大都有艰难的历程和坚强的毅力。
展开分析的方法之——
10、内涵分析法:
例子:
人生中的曙光从来都是历经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的。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屡屡失意而心灰意懒的年青人邂逅一位山寺老僧。老僧用名贵龙井招待之。但老僧冲泡的第一杯绿茶,年轻人饮后觉无一丝香味;待第二次冲泡后,才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荡漾开来;待冲泡了五六次后,屋子里便弥漫着阵阵清香。年轻人满载而归,从此奋发向上。
分析:
上述语段中年轻人的“喝茶”行为与其最后“满载而归,奋发向上”的结果,语意上有较大的跳跃。年轻人“喝的是茶”,但为什么会“满载而归,奋发向上”?这中间年轻人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而这心理活动我们如果能填补解说出来,不但文气贯通了,而且年轻人从消沉到发奋的原因也揭示出来了。这样,“理”就透了,读者也就“信服”了。
改文如下:
„„待冲泡了五六次后,屋子里便弥漫着阵阵清香。【闻着龙井的醉人浓香,年轻人心灵澄澈起来了:原来,茶香是来自于沸水的一次次“冲泡”;茶越香醇,“冲泡”次数就须越多,如此,方可将茶之精髓一点点滤出。那么,人生的曙光,不也要经一次次的“冲泡”才能陡现吗?要想曙光越璀璨,“冲泡”的次数不也就须越多吗?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后才能“增益其所不能”也!原来,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冲泡的历练啊!于是年轻人的郁积的愁眉舒展了,自信、坚毅重现脸上】,从此奋发向上。
深刻地揭示了事例的内涵,让读者明了你的事例和结果的关联。
注意:对于内涵丰富、可多角度阐释的叙例语段,我们就要根据论点证明的需要,而强调相应的某一方面。
例如:小马过河
1、证明的是有关“实践”的观点,那么,就应该从“小马的角度”去解说分析——原来万事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千万不能听他人一说,就贸然作结。
2、证明“教育孩子”的观点,那就应从“马妈妈的角度”补充解说——马妈妈深懂教育之道。她明白,河的深浅与否只能让小马自己去寻找答案。作为父母重要的不是代孩子走路,9 而是应该教会孩子自己如何走路。这样才会使孩子的人生路尽可能顺利,从而减少人生的迷失。
3、证明“做事要符合客观实际”,那么,应该从“牛大伯小松鼠”的角度作议——说话做事不能只从自我角度出发,而要多从对方的实际考虑,这样,才会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辩证分析法即用对立统一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也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事物的内部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与转换。
如谈到凌霄花的生存方式时写道:
“历史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这就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时,既要看清自己的优势,顽强自立,又要象凌霄花一样,善于利用外界有利的条件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再如话题作文“人怎么样,世界就怎么样”,举了希特勒的事例后分析道: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主观思想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希特勒的暴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着称霸欧洲的野心。主观指导行动,行动成就世界,希特勒是一个邪恶的人,因而他统治的世界就变得疯狂而黑暗。„„”
得出结论:“世界是客观的,我们只有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把它改造得更加美好。”
“成才要靠主观努力,也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得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个人要想成才,首先要靠主观努力,这时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其次,也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这是必不可少的外因。只强调主观努力,不承认客观条件的作用,或者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了主观能动作用,都是片面的。
议论文写作要讲“理“,议论文写作要注意证明论点要论据。
论点论据要分析,细分析讲道理,前后勾连成一体,原因结果紧相连。事物转换须条件,正反对比观点明,点面结合显周全,假设分析开思路。比喻类比很形象,意义分析不可忘,层层分析细剥笋,看待问题要辩证。具体问题具体析,尊重客观规律,一分为二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内因和外因,抓住主要和次要,万物联系又发展,质变前提是量变。
分析:
1、这个口诀包括了讲道理的多种方法:因果分析、条件分析、正反分析、点面分析、假设分析、比喻分析、类比分析、意义分析。
2、这个口诀同时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多种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3、也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几种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主要和次要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哲理文的写作探究
沙市六中
刘拥军
一、审题:
1、该考题很明显是新材料作文,材料给出了一般事物的状态,要求考生由此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去认识,难度系数是比较大的。
2、难度大在什么地方呢?大在“上善若水”与“方圆”这两个词语上,要破解此题,就首先要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出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所以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含义是指最高的德行是像水一样,做人也像水一样柔能克刚,随圆就方。水利万物而不争。其实是一种无为的境界。
所谓“上善若水”字面意思就是最大的善就应该像水一样。但是这并不能够让人们明白其中的意思,这其中就是“善”的含义,这里的“善”是包含多种意思的,一是给人好处,就像是水一样,水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滋养万物,惠及天下百姓;二是更普遍意义上的“善”了,真善美的“善”,那就是对人对物都是有好处的,它与“恶”相对应,说具体一点就是人们做事情要有一个宗旨,那就是于人于己都要趋利避害,说大一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说到底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类服务。
那么“方圆”指的是什么呢?“方”一般指的是方正、端正、有棱角、有稳定定性,引申到社会生活中就是坚持原则,或者说是原则性;“圆”指的是圆滑、无棱无角、不具有稳定性、灵活多变,引申到社会生活中就是指办事情时候的灵活性,这样的处事方式决定了这样的人的更成功。
3、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应该明白了“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内涵,那就是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中,做事情一定要做有意义的、能惠及广大百姓的事情,这是做事情的宗旨;但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由于事物的多变性与复杂性,我们就要在坚持原则不放松的前提下,运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把事情办得漂亮,最终使事情圆满,又要突出惠及百姓的宗旨。
4、把握了这个内涵之后文章基本就出来了,这一步就是选择文体的时候了。写成记叙文是很好的,你可以选择你熟悉的一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要是能为大家带来福利的好事情,具体叙述的是过程,这个过程要是有些波折的,运用智慧使自私者的阴谋落空,让该收益的人获利。也可以写成小小说,你根据生活中的事情来虚构一些情节,达到说明文章主题的目的。
写成议论文也行,但是论点的确定就要费一番功夫了,“上善若水任方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选择其中的一个面来作文的话,是不大好办,也是不全面的,所以你的论点必须是做个好人、做个智慧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精彩的。
二、拟题
此题要把论点作为题目是很难的,所以建议题目的拟定设定为论题是最好的。论题的拟定要新颖一些,有吸引力一些。以下是本人你的几个题目,作为参考:
(1)让自己活得更精彩(2)精彩的人生这样锻造(3)水的断想
(4)上善若水无形
方圆任我有法(5)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6)走好自己的路
三、作文:
水的断想
沙市六中高中部
语文教研组
刘拥军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仁爱之人德厚而承载万物,智慧之人因德厚而有利万物,逢凶险而巧妙周旋,趋利避害,功德圆满。
由水,我想到了远古洪荒的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的泛滥,成就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交汇,筑起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的浸润成就了古印度的文明;奔腾的黄河水,谱就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有水的地方必定有人,有人的地方必定有水,是水滋养出来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土地与水草聚集了远古的人类。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就没有了文明。水,滋养万物,惠及民生,孕育文明。
水虽然是常见之物,没有人会稀罕,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们忽视了,只有当没有水的时候,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了水的可贵。可是水并没有与人们计较什么,它还是在它生存的地方,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直到人们再次地将它忘记。“上善若水”,作为人类的我们,要有水一样的善良的品德,所作所为不是为一己之私,不断地向外界索取,而是像水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直到生命停止的那一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显得多么的卑微,但它却又是多么的谦逊!荀子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山间的小溪,哗啦啦地流,一路欢歌,奔向大江大河;大江大河,遇险阻冲波逆折;越峡谷,一泻千里;冲出来重围之后的一马平川之中,你又静静地流淌。我到过长江的出海口,哪里是长江,但见它的浩淼烟波,江海相连,共潮起潮落。
高山令人仰止,大海见人渺小,有大海一样胸怀的人才能成其伟大。韩愈说:“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的虚心好学才成就了儒家的祖师爷。
大象无形,水同样无形。水能随遇而安,放在方形的器皿里,它就是方形的;放在圆形的瓶子里,它就是圆形的,该方则方,要圆则圆,方圆任我。这就是水的智慧之处。
方正是人向往的崇高境界,灵活是人求取生存必要手段。方与圆的灵活运用是智慧的体现。我想到唐代的一则故事:薛仁贵遭到皇叔李道宗的陷害,差点丧命,干脆诈死隐遁;可是西凉来犯,无人可以领兵御敌。程咬金真实个人精,既要请薛仁贵出山,又要杀掉皇上颁了免死牌的李道宗,这真是难办的事情。但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的稳固,他巧妙地与皇上周旋,在薛仁贵出征之前,找到几个侄儿侄孙,将李道宗诓骗出王府,用铁链锁住,然后罩他在大钟之内,周围起火将李道宗烤死了。李道宗死了,遂了薛仁贵的愿;杀了李道宗,但是有没有违背先皇说的三原则,一不在王府内办案,二不能用绳索,三不能用利刃;请出了薛仁贵,又圆满地交了皇差。好个程咬金,将方与圆的处事原则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上善若水任方圆”,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只有深谙其中的玄妙,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
第二篇: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
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编辑 周明雄
审核 陈学斌
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
【知识概述】
在考场作文中,由于时间紧、压力大,很多考生论证某个观点更多地只会论点加论据,两者纯粹地叠加。而议论文论证是否深刻一直是高考评价考生作文是否高分的一个重要标准,“深刻”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要求之一,具体表现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议论文要求说理透彻、论点深刻,必须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述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击中要害。总之,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方法点拨】
一、把握四个思考方向:(1)朝深处想,揭示实质;(2)朝大处想,揭示意义;(3)朝远处想,揭示影响;(4)朝反面想,揭示后果。
二、掌握四个基本方法:(1)因果分析法;(2)披文示意法;(3)意义分析法;(4)内涵分析法。(详见《最高考》P216-218“要领点拨”)
高考作文阅卷老师往往偏好用“深刻”去衡量考生作文的价值,因而,写出较为深刻的考场作文,是获取高分甚至满分作文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议论文要求论证深刻的特点,总结了几条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供同学们写作时参考。
(一)找准切入点,集中论证。
考场作文时间很短,审题时,对题目的理解和判断要准确,又能围绕高考作文的材料与要求,找准切入点,巧妙为文。以某市“一模”作文材料“多走一步”为例,以下是某考生的文章《多走一步》(片段):
行走在黑暗无边的隧道里,多走一步,或许便能看见光亮;奔跑在长跑竞技的赛道上,多走一步,或许便已跨越终点。在有的人看来,“多走一步”似乎渺小,微不足道,但我认为。“多走一步”并不简单,而且它很重要。(第一段)多走一步,是在对事物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的一种尝试,一种勇气。„„ 多走一步,是在明确信念中的一种坚持,一份坚定。„„
多走一步,是改变现状的一种突破,一份超越,一种追求。„„
是啊,多走一步吧!“这一步”包含的深意是我们应该追求、坚持的。现在的我是一名高三百日冲刺的学子,我愿意在学习生活之路上多走一步,相信这一步中,有太多的精彩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结尾段)(二)分析观点,深入追问。
在论述中引用了某一材料,不能停留在其表面现象认识上,要加以进一步追问原因、结果等,学会不断追问、思考。随着观点的逐层深化,一步步推向最后的总论点,整篇文章才会显得深刻。
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材料为例。显然我们先要挖掘出它的比喻义,再进行行文。才能把文章写得深刻。
第一步追问是什么,即“赠人玫瑰”是什么意思?“手有余香”又指什么?仔细分析,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编辑 周明雄
审核 陈学斌
我们就可以揣摩出“玫瑰”寓指美好的事物。而且这个事物不大,也不太难;“余香”寓指自我所得,同时得到的收获。第二步追问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赠人玫瑰?因为在给予物质或精神帮助的同时,自己的精神也得到提升。第三步追问怎么办,即作为个体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在文章中,引导大家要奉献爱心,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人。当然,还要阐述清楚一点,施恩不必图回报,不必居高临下地对待被帮助者。因为“手有余香”,自己也有收获。如果从接受“玫瑰”一方面来说,就要写懂得感恩。这样一步步追问,一环扣一环,文章的立意也就越挖越深,论证也就更深刻、独到了。
(三)扩展联想,多角度论证。
在运用事例来分析观点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联想迁移能力,会让你对文章的论证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相似联想、对比联想、还是类比联想等多种联想方法,都可以为你打开思路,寻找到论据,进行多角度论证,从而达到论证深刻的效果。
以《做个毛笔人》为例,文中有言:“时人以为毛笔之刚强缘自笔杆,而毛笔之柔弱则缘自笔头,此类割裂刚柔的说法并不可取。事实上,仅笔头便已刚柔并济,做人亦然。”在下文论证观点中,作者由此展开合理联想,想到了直言进谏过刚过激,常落得身首异处的杨修;又想到了墙头草岸边柳,以及摇摆不定,施压必曲的小人,这两类人作者都通过有力论证加以否定。做人就应该像毛笔那样,既要有直立不屈的人格,同时又要有海纳百川之心、伸缩自如之态。于是,想起了易中天先生的“人生三得”所说:“人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既要学会小草那懂得适时“弯得下腰”的柔韧,也要学会大树那永不折服,“抬得起头”的刚直。文章一环扣一环,从正面、反面、引用等多角度进行论证,做个刚柔相济的“毛笔人”这一中心论点自然就鲜明、突出而又深刻了。
(四)紧扣现实,书写人生哲理。
从试卷的材料中概括、提炼出观点,再与人生、处事、文化、历史等大方面挂钩来展开思考,进而加以论证,使论点上升到人生的高度。这样,论证就有深度,观点就显得有很有见的。
以《有一种成功叫“参与”》为例,其中有一段:“我国110米栏名将史冬鹏并不在意自己始终是那个在刘翔身后拼命追赶的人,他曾平静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没有刘翔。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再关注男子110米栏’,甘做绿叶的大史,其实也在不断地超越着自己。然而,在竞技赛场上,冠军只有—个,但成功者却远远不止—个。成功,并非是指打败所有人,而是打败你自己。人们常说‘重在参与’,只要努力过,尝试过。就不算失败。参与是我们走向理想的途径,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点积累,成功将会逐渐渗透在每一次参与的过程之中。” 【佳作欣赏】
(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编辑 周明雄
审核 陈学斌
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点评:“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地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不被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为丰 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编辑 周明雄
审核 陈学斌
富的现实意义。
确实,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点亮万家灯火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授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当得起“文质彬彬”四字。内容上写的是对三个家庭的评议。要评议就要表态,表态就要言说理由。这很考功夫,思想深不深刻就在这理由上。面对富翁真诚的捐助,眼前贫困的家庭该不该接受呢?作者认为要看是否有利于善的传递,爱的弘扬。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由,很见思想。江苏省高邮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编辑 周明雄
审核 陈学斌
【作文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大作,一时间地动山摇,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矫健的老鹰冲向蓝天。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1、“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 ——不甘平凡,不怕嘲笑,心怀梦想,就能创造奇迹。
2、“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实现梦想,需要长期努力,默默积蓄。
3、“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实现梦想是最大的幸福。
第三篇:议论文怎么写得高分
高考议论文高分五大秘诀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高考议论文要做到“自然天成”,平时就必须练就一双“妙手”。下面“妙手”五招,不妨一试。
第一招:故事式开头
所谓故事式开头,就是开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的一种方法。用故事开头,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观点,并能激发评卷老师的阅读兴趣。请看:
例1: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守住心灵的契约》
作文的开头,考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诚信的故事,尾生为了守住约定,竟抱柱而死。故事非常简洁,关键是作者把尾生和诚信联系起来,很自然地引出了话题。古人尚且知道守住心灵的契约,那么我们呢?我们又该如何守住心灵的契约呢?
例2:春秋时期,晋国有一权臣赵简子,为了表示他有仁慈之心,喜欢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在年初一时放生。于是,每年邯郸地方的老百姓便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来进献斑鸠。这是何其荒唐!为了放生,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很多很多,以致“名”为行善,“实”为行恶。这种只讲形式,不讲效果的做法,正是一种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由此可见,只顾“名”而不注重实际的形式主义,其害何其深也!(《“名”与“实”》)
开头首先把赵简子这种追求的“名”与造成的“实”相矛盾的具体情形展现在读者面前,把读者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同时又引导读者思考,避免了一开头突兀的说教,符合人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运用故事开头的手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选择故事,以利于观点的引出;
二、因为故事仅是一个由头,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能引出观点就行; 三、一个故事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和诠释,在叙述时就要重点突出能够引出自己观点的那一个侧面,使观点的引出水到渠成。
第二招: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就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的一种结构方式。层进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时,这些分论点之间构成的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这种结构俗称“剥笋法”,一层一层地“剥壳”,最后显出其本质。请看:
例3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自己”。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3.严于解剖自己就会提升自己。
提纲中先提出观点,然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采取“剥笋法”一层层地深入分析,指出要“解剖好自己”就要有“自知之明”“要勇于自我批评”,要有“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并解决了问题。
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请看:
例4不要轻易说“不”
①人贵在自信自强,??所以无论面对着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我信我就能。
②要成功就不要轻易说“不”。
③要活得精彩就不要轻易说“不”。
④学会坚持就不会轻易说“不”。
⑤学会自信就不会轻易说“不”。
⑥只要坚持,你便成功;只要自信,你便活得精彩,在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2008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本文开头第①段,考生首先解释了“不要轻易说‘不’”的具体含义:那就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应有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入题。②③两个段落便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因为“要成功”“要活得精彩”就要“不要轻易说‘不’”。④⑤两个段落,便是从“怎么样”角度来论证,学会了“坚持”“自信”就会“不轻易说‘不’”。第⑥段,总结全文。整篇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环环相扣,干净利落。
运用层进式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层进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可随意颠倒;
二、层进式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要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承上启下;
三、在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时,要明确回答各部分的内容。
第三招:点例法举例
所谓点例法举例,也叫排比论证法。就是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一组相似的论据,然后进行归纳议论分析。运用点例法举例,可以用较少的文字列举大量的例子,使例证全面而充分。此外,由于运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议论说理的力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5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我敬佩他们,因为他们在混杂的尘世,了解本身,找回灵魂,做了乱世中最纯的一滴。纵然谄媚污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追求的只是豪壮;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坚守灵魂最纯的成分,能和乱世中的美神媲美!(河北高考满分作文《汪洋中的一滴》)
像这样运用排比列举的形式,不但高度概括了事实,加大了用例的密度,还大大强化了语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列举了多个论据之后,需要对这些论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必须紧扣论点。
例6屠格涅夫为了施舍路边的乞丐,翻遍了自己的钱包,却找不到一分钱,只得握住乞丐的双手说“我很抱歉,朋友”;雷锋在战友们不在时,把大家的衣服都洗干净晒了;周恩来总理衣容整洁,谈吐大方,岂是朝夕而成的?《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班里的战友整天只知喝茶打牌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搬运石头,日积月累愣是独自修成了一条路?? 举手是小事,投足是小事,细节更是小事。吃饭是小事,说话是小事,出门上街是小事,回到家也是小事,和一个朋友交往是小事,和一个陌生人交往也是小事,其实生活就是一件件这样的小事,需要我们点点滴滴去做。(2008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本文在举例和分析时,使用点例法,论证充分有力。尤其是在举例之后对材料的共性进行了归纳分析,使得观点更加明确。
使用点例式分析,要注意三点:
一、几个事例的叙述角度要一致,要能够论证共同的观点,但又各有各的精彩;
二、叙述语言要简洁,一般一个例子不超过40字;
三、要在例后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指出共性,揭示本质,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篇二:议论文高分有诀窍
议论文高分有诀窍
江西省吉安县二中 肖黎蓉
经常能听到不少高三学生抱怨写作很难拿高分,尤其是写议论文。学生议论文写作常常是下笔无文,东拉西扯,语言幼稚,思想浅薄,素材单一老套,这样自然与高分无缘。其实作文关键在于平时的功夫,只要我们努力做好以下几步,议论文写作水平一定能够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 背定量范文
作文题千变万化,也难猜到高考题,死记硬背有何用,加上要背出一篇也不易。背诵文章的方法也已过时,其实不然,优秀的考场议论文思路清晰,谋篇布局上定有可取之处。如果适当的去背一些完整的范文,就能真正理解所谓的作文技法。不仅如此,以后的作文中自己也能运用相关的写作技巧。背的过程实际是你理解篇章结构的过程,而我们如果只是看或听老师分析文章如何如何好,你会发现自己写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从小到大作文技法学了那么多真正用起来却很难用上其实就是这个原因,而背诵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化复杂为简单,背下来的东西印象深刻,议论文的写法很快就可以在实际中发挥功效,自己写作的时候也会学着如何开头,如何分析论点,如何选取恰当的素材,如何对素材进行分析等等。诸如此类的议论文中的常见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范文一般语言生动有文采,如果能够通过背诵将那么多精美的语言储存于自己的头脑中,经过潜移默化别人的语言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再也不怕语言贫瘠干瘪了。
二 仿美段靓句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不少赏心悦目的美段美句,令人惊叹不已,回味无穷。不妨依葫芦画瓢,仿写几句,一来掌握了这种句式,二来发展了自己的语言,仿写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的语言能力有限,完全可以借鉴别人的经典段落,打造自己的精彩语段,只需你发挥想像,动动脑子,写出来的语段也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古代诗词讲究化用与借鉴,写文章不也如此吗?经常仿写思维会开阔,语言也会因此生动,文采飞扬。所以平时遇见自己喜欢的美段靓句一定不能错过,花时间去仿一仿,用心去写一写,你会发现更多更美的语言会从你的笔端不经意的流出,你也能自信地面对考场作文了。当然以上两点说得是议论文外在形式的提高,要想在考场上拿到自己满意的作文分数,文章的思想要深刻,内容要丰富才行。
三 关注生活 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有丰富的素材,素材的来源广泛,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历史典故,民间流传的故事都可以。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上演,如果用心去关注去思考那么不愁考试时没有素材了。新闻热点,感动中国的人物都应该去积累,然后认真思考,深入分析原因和结果。将自己的思考和评论整理出来,这样既可以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以后遇到相关的作文题就能很快找到思考的角度,也能快速打开思路,思考成为了一种习惯,想问题就能逐渐深入,想得越多自然越深刻了。考场上还怕写不出深刻的议论文吗?
生活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都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宝贵的经历,难道面对这么多的经历时会没有感悟吗?可是很多时候感悟稍纵即逝,要学会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想,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发自内心就能打动别人,养成边走边悟的习惯,文章一定会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让改卷老师为之心动。四 精心修改打造个性化的佳作
很多同学写完文章便不再过目,而老师也不可能那么细心能发现你文章中的所有问题,有些同学只是看看老师的评语,文中不好的地方也不会去修改,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那样一个分数,写了很多篇文章却在始终是原地挣扎,没有进步,自己感觉练得没有任何效果。
相信这种现象在高中是极为普遍的。学生应在老师的讲评完作文后,针对自己的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立即动手修改自己的文章,打造几篇属于自己的优秀作文,那么写作水平一定会有一个质的变化。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的过程其实可能比当初写作的过程还要艰苦,要想好文章该如何安排,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之间如何衔接过渡,如何论选用最合适最典型的素材,在修改中这些写作的难点都需要解决。懂得去修改,上一篇文章所犯的错误就不会在下一篇文章得到改进,认真去修改几篇习作,对文章的写作技巧上一定有新的认识新的领悟,打造自己的个性化的美文会让自己对写作的信心倍增,还能体会创作带来的艰辛与快乐。也可以在老师或同学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写好的文章多给别人看看让别人指出不够妥帖的地方,多琢磨比较,文章一定会越改越好。修改文章这项工作也是广大考生最容易忽视的。但至少可以尝试去修改一两篇文章,精心打造一两篇个性化的佳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真想在议论文写作中拿到高分,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有以上几种方法引路,相信议论文拿高分不会是件难事。篇三:怎么写好高考作文,得高分
怎么写好高考作文,得高分!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
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怎么写好高考作文,得高分!我们的小家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可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怎么写好高考作文,得高分!我们的小家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怎么写好高考作文,得高分!我们的小家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譬如,奥运、建国60周年、地震中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那么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趋高不趋低。
第四篇:作文怎样写得深刻
评点上周作文:如何尺幅兴波
作文与画画有很多相似点,一幅很小的画,却让人看到无限广阔的风景,这就是所谓“尺幅千里”。一篇短小的文章,如果情节、结构处理得当,也会曲折动人,扣人心弦,这就是我们上周讲的《如何写出事件的波澜》。很多同学都能掌握一两种方法,能够制造一点小小的波澜,只是不知道如何使波澜再曲折一点,把文意开拓得更深刻一点。
比如张阳运用欲扬先抑法,写班上的一名女同学不仅人长得丑,又缺点多多,成绩超差,自然大家都不愿与她为伍,全班把她孤立起来。可有件事,却让同学们改变了看法。原文如下:
那天体育课,她一个人闲着没事儿,就去捡垃圾。一节课,她把大多数垃圾都捡完了。也正是那天,她捡了十四元钱,交给老师还给了失主,那位同学十分感谢她。
这部分应是全文的重点,但张阳却写得很简略,没有波澜,不能很好地突出她的心灵美。如何通过增加情节(波澜),突出她的心灵美呢?何老师作了如下的修改:
那天体育课,别的同学玩得可高兴啦。只有她一个人闲着没事儿,就去操场边捡垃圾,同学们见了都窃窃私语,以为她神经有问题。一节课下来,她把大多数垃圾都捡完了。正巧校长路过她身边,见她埋头捡垃圾,大大地赞赏了她一番,还说这是我们五
(一)班的光荣。也正是那天,她捡了十四元钱,交给老师还给了失主,那位同学也十分感激她,还写了表扬稿,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广播呢。我们五
(一)班出了一个拾金不昧的人,我们都为她骄傲。
老师增加了两个情节,一是她捡垃圾受到校长表扬,一是她拾金不昧成为学校新闻人物。两件事都为班级增了光,同学们都很佩服她,自然也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达到了欲扬先抑的目的。张阳原文没有细致考虑,叙事没一点波澜。而该文增加了同学的误解,校长的表扬,失主的感激。不单文字增加不多了,情节丰富了曲折了,达到了“尺幅兴波”的功效。下面这篇短文也有一些波澜,但为什么没写成功呢?我想可能也是不知如何制造波澜有关吧!
我终于如愿以偿
我一直想得到一样东西,那就是——电脑,一台真正属于我的笔记本电脑。..............
我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如果你能自己出一千元,我就帮你把剩下的补足,让你买一台笔记本电脑。”
我有压岁钱八百多元,只需攒一百多元就行了。
我决定靠干家务来赚这一百多元钱。妈妈给我列了一个价目表:洗碗3元,拖地3元,扫地3元,最后一项大扫除钱最多——30元。妈妈还像《梦想的力量》里“瑞恩”的妈妈一样,为我找了一个饼干盒,画了一百二十个格子,每挣一笔钱就涂一个格子。
我开始干活了。平时每天拖地、扫地,周末大扫除。我干了三个多星期,就凑足了两百元。
我和妈妈来到了买电脑的地方,妈妈为我挑了一台五千多元的笔记本电脑。太好了,我终于有了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电脑!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我终于如愿以偿
我一直想得到一样东西,那就是——电脑,一台真正属于我的笔记本电脑。
我鼓起勇气把这事告诉了妈妈,没想到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好哇!不过你得自己出一千元,我帮你把剩下的补足,让你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听了妈妈的承诺,我真是欣喜不已。我有压岁钱八百多元,只需攒一百多元就行了,我心里盘算着。可这一百多元钱到哪儿去赚呢?
我决定靠干家务来赚这一百多元钱。妈妈也很赞成我的决定,她给我列了一个价目表:洗碗1元,拖地1元,扫地1元,最后一项大扫除钱最多——10元。妈妈还像《梦想的力量》里“瑞恩”的妈妈一样,为我找了一个饼干盒,画了两百个格子,每挣一元钱就涂一个格子。
我开始干活了。平时白天拖地、扫地,晚上洗碗,周末大扫除。我累得满头大汗,可心里觉得很快乐,因为每付出一份劳动,就会增加一份收入,离我的愿望也就进了一步。当然我也有偷懒,甚至想放弃的时候,妈妈就笑着说,不想要电脑了,想替她节约了。听妈妈这样一激,我又努力地干起来。我干了三个多星期,就凑足了两百元。
幸福的时刻终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妈妈把我带到电脑城,为我挑了一台五千多元的笔记本电脑。手捧崭新的笔记本电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太好了,我终于有了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电脑!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虽然妈妈付出最.................
多,但我也从中体会到用汗水换取劳动成果的快乐!
认真分析,老师增加了哪些内容?想想是不是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波澜?
一是增加了“我”的心理感受,使情节更丰富。如“听了妈妈的承诺,我真是欣喜不已。”“手捧崭新的笔记本电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是自然而然的感受,写作者却忽略了。
二是详写重点内容。本文的重点应是什么呢?思考这个问题,得先回答:“妈妈为什么要我出一千元钱买电脑呢?”因为妈妈要锻炼我,要让我明白任何愿望的实现都得付出努力的,所以如何挣钱就是本文的重点。可原文写做家务挣钱,就像捡钱一样容易,当然就不能突出重点了,于是老师就给她动了大手术。(请读第五段)
三是修改了原文不合理的地方,使文章过渡更自然,照应更周全。先说不合理的地方,“洗碗3元,拖地3元,扫地3元,最后一项大扫除钱最多——30元”如果每天把这三项做完了,就是39元,不到一周就会挣足200元,怎么需要三周呢?需要赚200元,妈妈为何要画120个格子,一格代表多少钱?还有前面说洗碗3元,不知是一次还是一天,更不周全的是下文只字不提洗碗的事,前后不照应。
最后由于对事件思考不深入,文章的主题不深刻。原文停留在“我终于如愿以偿——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而统观全文,特别是妈妈从处理这件事的角度看,文章有一个更深刻的主题:只有付出了劳动才能换取报酬,才能实现愿望。于是老师在结尾又加上了一句话:“虽然妈妈付出最多,但我也从中体会到用汗水换取劳动成果的快乐!”这样文章也变得更深刻了。这一点,不单是这位同学的毛病,几乎是大家共同的毛病,叙述一
件事不善于深入思考事件的意义,往往事情叙述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左龙强买“暴走鞋”一事很典型。)文章没有深刻可言,自然不会给读者留下什么教益,即使文章波澜起伏,也没什么意义。本次作文,我们提高一个层次,不仅要求写得有波澜,还要尽可能写得深刻一点。
作文怎样写得深刻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从平常的素材中发掘深意,把文章写得较深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到写作,不少同学都会怨生活太平淡,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是大家不善于从平常的素材中挖掘出正确、有积极意义和深刻的观点来。所以,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从平淡、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深刻的内涵,写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例文1:
螃蟹
妈妈下班回来,买了一兜儿螃蟹。我捉出一只来玩。
这螃蟹可真有意思,走路不直走,却硬要横着走。我瞧着别扭,就拿直尺逼着它直走,可它说什么也不干。我拍拍脑门,想出个主意来——找出我的玩具汽车,用一根小塑料绳把螃蟹系牢,再拴在汽车的后尾上。这回,车一开,它可就被带着朝前走了。我对它说:“跟着汽车好好练练,以后走路不准放横了。”它用两只米粒大的眼睛瞪着我,不知在想什么。我训练了它好半天,看它好像有点累了,就给它松了绑。我满以为这回它该向正面走了,可是,当我一松手,这个鬼东西还是横着走。唉,横着就横着吧!
再细瞧瞧,反倒觉得那螃蟹横着走怪可爱的。不过,我们人可不能像它那样横着走,人要是耍横,就烦人了。
螃蟹横着走,这是螃蟹的自然特点,很多同学都知道,要让它直着走,还真不容易。小作者记叙自己训练螃蟹走路的经过饶有趣味,不过结尾的思考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人可不能像螃蟹一样耍横。
例文2——《妈妈教我写“人”字》
妈妈教我写“人”字
童年的往事像一只五彩的贝壳,时常被记忆的浪花冲上海岸,闪耀光芒。其中一枚贝壳的光亮,更是足以照亮我的一生,那就是——妈妈教我写“人”字。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正在客厅看电视,妈妈走过来说:“鹏鹏,我来教你写字!”我高兴地答应了。妈妈拿来我的作业本,说:“今天我教你写‘人’字。”
我想:“就两笔的‘人’字还用教吗?太简单了!”这样想着,就在作业本上随手写了个歪歪斜斜的“人”字。妈妈看了,表情立即变得严肃起来。她指着我写的“人”字,说:“你现在就把‘人’字写得歪歪斜斜,长大以后,怎么做个正直的人呢?”
我吸取教训,就在作业本上又写了一个“人”字,可是在写最后一笔时,一不小心斜下
去了。妈妈看了,表情变得更加严肃,她指着那“人”字的最后一笔,说:“这最后一笔,怎么能向下斜呢?现在就向困难低头,将来做事,怎么能勇往直前、坚持不懈(xiè)?”
我又吸取教训,在作业本上写了第三个“人”字,而且特意在写第三个“人”字最后一笔的时侯,向上翘了翘。妈妈看了,还是不满意,说:“这末笔怎么能向上翘呢?你现在就学会翘尾巴,将来如果有一点小小的成绩,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说完,妈妈就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个端端正正的“人”字,每一笔都不斜不翘,潇洒(xiāo sǎ)自如,刚劲有力。我认认真真地模仿着写,妈妈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妈妈不仅是在教我写“人”字,更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正直做人,遇到困难不低头,有了成绩不骄傲。
妈妈教我写 “人”字,要写一个端端正正、不斜不翘的“人”字。小作者详写妈妈教我写字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倘若没有结尾的思考:“妈妈不仅是在教我写“人”字,更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正直做人,遇到困难不低头,有了成绩不骄傲。”文章也不够完美、深刻。因而变得深刻。由此可见,将作文写深刻的简单秘诀:就是将事件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
二、深刻的主题如何表现?
一是结尾写出所感,直接点明事件的意义;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等含蓄地点示出来。
前面的例文都属于第一种情况;而潘文韬写自己与张家淦的一场误会,事后他非常后悔。文章结尾以他们之间的对话自然收束全文,作文要表达的主题也包含在对话中,这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我羞愧地说:“我错怪你了,对不起。”“没什么,只是任何事情调查清楚了,再下结论,不要冤枉了好人。”我连声说:“是!是!是!”我们又和好如初了。
思考事件背后的意义使作文中心更明确、深刻,是决定一篇作文成败的重要方面。本次作文除了要求叙事曲折有波澜外,还要求尽可能写得深刻。
三、作文训练(选题作文,注意写出事件波澜,并写出事件的意义或启示。)
1、《不寻常的礼物》(礼物也许寻常,但意义不寻常)
2、《特别的(可以填“考试”、“生日宴会”、“春节”等,不仅事情本身特别,意义也非同一般。)
3、《第一次》(可以填“夜行”、“撒谎”、“获奖”等,不仅事情曲折,而且意义也很深远。)
4、《一件傻事》(自己做的一件傻事,可能别人认为是傻事,自己却并不后悔;也可能是自己因为无知而做的一件事,现在想来真后悔。为什么后悔?为什么不后悔?尽量往深处想。)
5、《这不是一件小事》(生活中常听人说:“嗬嗬,小事,小事。”但你认为小事不小,因为“小事”可能危害很大,也可能“小事”意义非比寻常。)
比如,养小鸡。每年秋天都会有小商贩在学校门口买小鸡,很多同学都会买上一两只,可很多同学不会养,小鸡没几天就死了。第二年,看到小鸡又买,小鸡又夭折了„„
一片 落 叶
何 峥
秋风飒飒,秋叶悬挂在树枝上索索发抖,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危险。就在这时,一阵更大的风刮过来,有几片叶子支持不住了,在树上挣扎了几下,便颤微微地从空中飘落到地上,躺在那儿不动了。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声响。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正当我出神地望着这些落叶的时候,爸爸从后面走了上来。也许是见我盯着落叶,便说:“你看,这些叶子大都是背面朝着天的。”我不由得再次把目光移向落叶。果然,绝大多数的落叶都是面朝地,背朝着天,形成一个小小的拱形。这个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我。继续往前走去,发现不论哪儿的落叶都是这样,而我以前却未曾注意到这个问题。
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却不急于回答,反而问我:“你们学校初一已经上过植物课了吧。叶的结构难道没有讲过吗?”我点点头表示已经学过。爸爸又说:“难怪你的《植物》学得那么差。”说着,他指着一片落叶比划道:“树叶的面与背的构造是不同的。叶面表皮下的细胞结构紧,而叶背的细胞排列得比较疏松。这两种结构不同的细胞层,形成了树叶‘背’、‘面’不同的比重,在树叶飘落的时候,自然是结构紧而重的一面先落地了。”听了这段话,我才想起老师上课时讲的栅栏细胞与海绵细胞,我越发佩服我的爸爸了。我问他:“你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他笑了笑说:“谁像你只看见树叶掉下来,却不看它掉下来之后的样子呢!”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爸爸说得不错,我是应该进一步探究现象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了。
第五篇:作文教案:写得深刻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对事例进行分析,深入探求隐藏在事例表象后的本质特征;
2、训练学生展开联想,找出与事例相联系的其他现象,运用由此及彼、探究原因、预测未来(分析结果)等方法深入分析事例。教学设想
1、温故知新:从对经典课文的回顾重温中,借鉴缘事析理的思维方法
2、训练思维:将思维训练与作文训练相结合课堂中大部分时间始终围绕一件典型案例,对该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在分析的过程中渗透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探究原因、分析结果等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师生活动:采用讨论的方式,激活课堂,增大课堂容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都在感叹作文素材的匮乏其实,大千世界,万象世态,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纷繁复杂的各种事情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些事情琐碎平淡,而只有独具慧眼的人,才能依据事例分析出其中蕴涵的道理,写出深刻的文章。
二、温故知新,以读导写
写作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考查要学习写得深刻,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那么,怎样才能从普通的事例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呢?或许,我们课本上很多经典篇目能给我们以启示。
思考:《邹忌讽齐王纳谏》《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剃光头发微》等几篇课文,在写法技巧上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
1.以小见大 2.由此及彼 3.探究原因 4.分析结果
下面我们以《剃光头发微》为例,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写作技巧:
1、提问:我们学习过的杂文《剃光头发微》就是一篇“缘事析理”的文章这篇文章由什么事想到了什么理呢?
明确:由理发匠不肯给“乡下佬”剃平头想到掌权者如何使用权力的问题
2、过渡:由理发这样的小事想到的是社会上权力使用的大问题,这就是——以小见大那么,作者是如何由“理发”想到“权力”问题的?文中几句话表明了作者思维的转换过程,是哪几句?
明确:“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
3、提问:作者在这几段中是如何深入思考理发匠不肯给农民剃平头这一事例的?
明确:作者思考理发匠可以任意决定给“乡下佬”剃什么头的原因,是因为剃头刀在他手里,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探究因果
4、提问:这篇文章作者还联想到了古今中外许多与头发有关的事例来比较鉴别,如清朝“留发不留头”、旧社会理发工人社会地位低、石达开的对联、古代的髡刑、许多国家罪犯剃光头,作者这样比较鉴别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比较以突出相同点,头发自古以来就与政治相关,那么,本文由理发想到权力不至于被读者说是小题大作。
三、剖析案例,训练思维
1、出示典型案例 故宫里的“星巴克”: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了六年
2、以小见大、揭示本质
师问: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性质?
引导并明确: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很有代表性故宫,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星巴克咖啡代表的则是美国消费文化这件小事表明,外国文化已大举进入我国
3、由此及彼,横向拓展
师问:同学们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现象看到了本质,认为这则事例反映的是文化问题但仅就此一个事件来谈文化问题,显然是单薄而没有说服力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同类事例呢?
外来饮食: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 外来服饰:耐克、阿迪达斯等;
外来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 外来影视:好莱坞大片、韩剧日剧等; ……
4、纵向延伸,探究原因
师问:确实,近年来,外来文化对我们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以上大家所说的外来饮食、服饰、节日、影视等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外国文化在我国为什么会如此风行?(学生讨论并归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看到这样的例子
●外来服饰、饮食满足了人们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需要,也满足了国人追求时尚、享受品位的心理需求,而且也更适应现代社会紧张高速的生活节奏 ●……
5、辩证说理,预测结果
(1)外来文化的涌入,看来已不可避免,你觉得外来文化涌入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我们对外来文化应持一种什么态度?请大家来结合你熟悉的外来文化涌入的实例,谈一谈外来文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大量进入我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形成完全对立的观点只要学生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教师都应予以充分的肯定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会对事例作点分析,教师可以让尽量多的学生发言可能的观点如下:)
●很多外国品牌的服饰大量进入我国,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这样的服装样式新颖、穿着舒适有品位,它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我们理应持欢迎态度
●外国产品对国产品牌是强有力的冲击,很多人宁愿花高几倍的价格去购买洋品牌,对民族品牌的发展很不利韩国人就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只购买本国产品来支持民族品牌,应当学习这种精神
●近几年韩剧日剧大在我国很流行,这些影视作品很感人,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吸引了大批观众,观众在娱乐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
●很多青少年喜欢的日本动漫作品充斥着色情与暴力,毒化人们的思想,让缺少分辨能力的青少年误入歧途,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现在流行过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比传统节日更关注亲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不应当制止
●人们在过洋节的同时忘掉了本国的传统节日,甚至春节在洋节面前也黯然失色,民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比如韩国最近端午节申遗成功,它将被国际公认为韩国节日,这正是中国人不重视本国节日的后果 ……(2)(过渡语)刚才大家所谈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对外来文化的进入,有的同学欢迎,有的同学反对那么,外来文化进入我国,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请大家就此展开课堂小辨论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老师概括为以下两种观点: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汉民族的文化会被其他强势文化同化,甚至会逐渐走向消亡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现象,比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到现在已经逐渐萎缩消失,被汉文化所同化 ●汉文化不但不会被其他文化同化,相反会吸取其他文化所长,继续发扬光大,甚至会进一步在全球范围扩大自己的影响,如近年来流行的汉语热、儒学热等
(3)文化领域中的“入侵”现象,其影响也许我们还无法预见,其利弊也很难判断那么,在其它领域,比如生物界,有没有这样的“入侵”现象呢?生物入侵又会带来怎样的的影响呢?它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食人鲳入侵:原产于亚马逊河中一种凶猛鱼类食人鲳,被引入我国内陆河流后,疯狂地捕食其他鱼种,导致其他鱼种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启示:任由外来文化肆虐,对传统文化是不小的冲击,后果十分严重。
鲶鱼效应:挪威渔民在装沙丁鱼的鱼舱里放入一条鲶鱼,由于环境陌生,鲶鱼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可以避免沙丁鱼在运输途中死去启示:外来文化的涌入,带来了良性竞争的机制,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更健康地发展,使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范文例析:
从“故宫中的星巴克”说开去
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大殿的一角,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已开设了六年这家披着西服的洋店,鹤立在长袍马褂的建筑群里,格外醒目,不,应该是格外刺眼它仿佛向前来故宫的游客诉说着什么……(在描述与评论中引出事例)
星巴克咖啡店是美国消费主义、实用主义的象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它能在故宫生存六年,说明它迎合了许多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的消费心理故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将“星巴克”开到故宫,却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它象征着外国文化的“软力量”在我国——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渗透与扩张(析例,以小见大)
近年来,外国文化的渗透与扩张的事例比比皆是:那耸立在大街小巷的一家家国外品牌服饰店;那一层层张贴在学府校园里的英语补习海报;那一部部占据着电视屏幕的日剧韩剧还有那五花八门的西式快餐店、日本料理、泰式推拿,真是欧风美雨,铺天盖地,日剧韩剧,遮天蔽日(横向展开,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扣题“说开去”)
面对软力量的强大攻势,许多同胞,尤其是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苦读英语却忽视自己的母语;他们熟知比尔·盖茨、乔丹却冷落了老舍、巴金;他们迷恋日本漫画却不读《诗经》、《离骚》……(再引例,展开对比,已现观点)
外国文化正一步步蚕食着我们原本有限的心灵空间自然界中有“生物入侵”一说,武汉东湖的水面就曾被从国外引进的水葫芦——一种生长极迅速的猪饲料侵占,导致其他物种的萎缩甚至销声匿迹文化也是如此当人们只满足于声色大餐的感官刺激,心灵就会被金钱物欲所填满今天,有几个人能静静地坐下来与古典对话和传统交流?传统文化正渐渐被我们抛弃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仪式竟然要跑到韩国去学习程序不正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假如有一天,我们斩断曾滋养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脐带,斩断将我们紧紧联系的民族文化纽带时,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在哪里呢?我们灵魂的根又在哪里呢?杨叔子博导说得好:“科学落后,一打就垮;人文缺失,不打自垮”(再析例,比较鉴别,分析任其发展的后果)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最高意义上的侵略就是文化侵略歌德曾经说过:“文化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间是齐头并进的”(补说一层,论证严密)
诚然,外国文化也有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在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但我们要牢记,在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时,一定要将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一定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色(得出结论)
6、课堂小结
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多是些平凡小事,它们粗看毫不起眼,细究大有深意我想通过这堂课让大家学习运用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探究原因、分析结果等方法去缘事析理,并将自己的感悟记在练笔本中。
四、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空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村东有片低洼地,每到春季,父亲总在那里耕种,把各种各样和种子播下去,但却很少吃那里种和瓜菜。因为瓜果成熟的季节,那片菜地就成了一片汪洋。尽管如此,父亲仍是每年仔仔细细地种齐那里的每一分土地。十九岁的我对父亲说:“别种了,反正收获不了,种也白种。”父亲握着锄头,很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我是农民,即使没有收获,我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一片荒芜,留有空白。”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深入地领会材料的内涵,以“空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要写出新意,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升。
一:思想源自于生活。
师: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其实,思想之根、之源,在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深入地感受生活在,这样才能不停留在生活的表面,使文章逐渐走向深刻。
二、要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师:人的认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做有心人,勤于观察和思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写作思维训练,提高认识水平。
张:老师,除了以小见大的方法,在写作还有什么方法可循吗?
师:总结一下写作构思的过程,以下几种方法对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师: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只有对各种生活现象追因究果,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认识一个事物时,多想一想,让思维发散,然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大到小,由此及彼,将事物的认识向纵深开掘了,认识就会深刻得多,丰富得多。(2)善于比较。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是比较。通过比较,很容易看出两种事物的差别,比较是将认识引向深刻的重要思维方法。
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前洞与后洞,就用了比较,正是基于这样的比较,作者才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深刻论述。
三、积累一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语言素材 经常有意搜集这些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用心体会,日久天长,思想上就会有惊人的突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缘事析理中,可以运用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的的方法,写出具有深刻性的文章,当然还要经常性进行写作思维训练,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