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深圳市2018届高三地理模拟命题比赛决赛03
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高三地理模拟命题比赛决赛试题03 图示沙漠(图1)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毫米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但年内差异较大。据此完成1-3题。
图 1 1.推测该沙漠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该沙漠地区植被生长的水分来源主要为:
A.地表径流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3.与东北平原地区相比,冬季稳定的积雪覆盖对该地区带来特殊影响是: A.补给春季河川径流 B.减少沙尘天气和扬尘 C.为生物避免严寒 D.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答案:1.A 2.B 3.D 命题说明:本组试题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为背景,首先让学生判断沙漠中植被生长所需水分来源,并且推断土壤水分含量最高的季节,最后分析冬季积雪覆盖对区域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通过采用地理学中最经典的要素关系分析方法(综合研究)和区域对比方法,最终实现了对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判定。展示了从地理现象的发现,到地理规律的确定的完整分析过程。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地理过程分析素养。
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土壤水分含量最高的判断,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主要受降水量、蒸发等因素的影响,蒸发又要考虑气温、风速等因素,结合材料信息,冬季有积雪覆盖,春季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温回升是积雪融化补给土壤,使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冬季气温最低,零度以下,降水以雪的形式覆盖在地表,含水量不高,夏季和秋季气温较高,蒸发蒸腾较 强,土壤含水量较低。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植被生长所需水分来源进行判断。核心是考查考生对自然界水资源来源的类型,即地表径流(河流、湖泊),地下径流(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在不同自然地理区域形成、存在的机制和原理的了解。题目给出四个选项基本涵盖了自然界主要的用水类型。需要考生结合材料背景及所学知识做出推断及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该区域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盆地的中央且为沙漠,蒸发旺盛、下渗强烈,所以无地表径流,因而植被生长的水分来源不可能为地表径流,而沙漠地区的地下径流水位也较深很难被植被利用,高山冰川融水主要在盆地四周,由于水量较小,且消耗(增发、下渗)较大不可能补给给沙漠腹地地区。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可大150毫米,可知植被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结合材料信息及第3题,可知该地区冬季积雪稳定,在春季随气温回升融化,补给给土壤水分,成为沙漠植被重要的水分来源。第3小题考查该地区积雪覆盖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考察考生在特定地理环境背景中,对各要素间的正确联系的把握,试题涉及的核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性,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所给的四个选项均为干旱区积雪覆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对于干旱区冬季的积雪会在春季气温回升时融化、下渗、补给给土壤,从而有利于春季植被的萌发和生长;冬季的积雪在下垫面与大气之间起到无力隔绝作用,对沙尘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看到沙漠的背景会让考生误以为沙漠中并无生物,其实不然沙漠中的生物是很丰富从材料中也可看到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度高的,除了植被沙漠地区还是很多动物的栖息地,因而积雪可以起到为生物避寒的作用。由于地处沙漠腹地,冬春季节的积雪融化会快速下渗,但并不会形成地表径流,而且沙漠腹地也并无河流发育。但题干对选择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与东北地区相比对该沙漠地区的特殊影响,东北平原地区与该沙漠地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冬季积雪对植被的不同意义,另外三个选项所描述的影响在东北平原地区也存在相应的作用,所以可判断答案为D选项。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图2a所示沙漠G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图2b),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积雪覆盖对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沙漠位置图 雾凇景观图
(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4分)(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10分)
(3)与吉林雾凇相比,该沙漠地区在日出后较短时间内消失。试解释其原因。(6分)(4)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要点:(1)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2分)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2分),促使短命植被生长因而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2)气温: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冬季冷空气聚集,地表温度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3分)
湿度: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所携带湿润气流进入,冬季地表有稳定积雪覆盖,进一步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雾凇形成;(3分)风速: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2分)
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且灌木枝条纤细,有利于雾凇出现。(2分)(3)较吉林地区相比该沙漠地区的水汽量较少,因而雾凇凝结量较少,(2分)日出后气温升高而(2分),因而易被风吹落,所以日出后较短时间消失。(4)雾凇飘落到雪面,增加冬春季节的积雪覆盖量;(2分)雾凇增加了该地区的水分(2分),有利于沙漠地区植被的生长,保证了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有利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命题说明:
本试题为区域自然地理试题。沙漠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更具有很多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同时也是我国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沙漠,其植被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是我国沙漠中最好的,冬季有稳定的积雪覆盖,为我国雾凇出现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而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之间又具有紧密的关联。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及其盆地西部的缺口,为其降水创造了条件,而冬季稳定的积雪覆盖及春季集中的积雪融水又为春季植被的萌发创造了条件。雾凇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凇主要依附在沙漠灌木植被上,其凝结的水量占冬季降水量的30%左右,有效的补充的冬季的积雪覆盖,进一步丰富了春季积雪融水量,保证了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及多样性稳定性。
基于上述背景,第(1)小题设问立意在引导学生在具体区域背景下,思考植被覆盖率变化的主导因素,能够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出植被生长的水分来源,从而分析“年内植被覆盖率差异较大”“春季一派草原景象”的原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准噶尔盆地腹地,无河流发育、无高山冰雪融雪补给,地下水水位较低难以被植被利用。因而,植被生长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而夏秋季节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降水很快消耗难以维持植物生长,而因 其冬季有稳定的积雪覆盖,春季积雪融水集中,成为植被生长的重要水源,短命植物、灌木植物等依次萌发使其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第(2)小题在具体区域背景下,进一步引导考生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形成雾凇天气的有利条件。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雾凇的形成需要考虑水汽(空气湿度),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但雾凇的依附物(较高大的灌木)是材料隐含的信息,需要考生借助图片或结合雾凇的形成过程去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冬季受西风的影响带来湿润水汽,增加了大气的湿度,而盆地地形使得在冬季冷气流堆积气温较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凇,而较高的植被覆盖率更成为利于雾凇出现的重要条件。
第(3)小题考查考生对雾凇形成的气温及水汽条件的分析,而日出后,气温回升使雾凇与依附物的稳固程度下降,进而使得被风吹落。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地区的水汽量相对较小,因而雾凇凝结量也较东部地区小所以日出后的较短时间更易消失。
第(4)小题雾凇及积雪对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影响,要求考生能够想通过前面问题及材料信息,想到雾凇对能够增加该地的积雪覆盖量,从而能够保证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沙漠生态环境的稳定。参考资料:
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雾凇凝结特征,周宏飞,周宝佳,代琼《水科学进展》2010年1月,vol21.no1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灌丛雾凇的生态水文学效应,郑新军,李嵩等,冰川冻土,2012年8月34卷,第4期。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雪面蒸发-凝结实验研究.周宝佳,石河子大学
4.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树枝状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周宏飞,肖祖炎,水科学进展,2013年11月,24卷第6期
5.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覆盖变化对其沙尘天气的影响,李杨等[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3
第二篇:洛阳市2013——2014学年高三年级地理命题分析
2013-2014学年洛阳市高三地理考试分析
一、试卷总体特征和优势:
1、侧重基础、突出主干
四次试卷中考查的知识主要选取了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试题设计上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求难题、怪题。试卷侧重对新课标正确理解的引导,既全面考查了相关章节基础知识的理解,又重点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范围涉及到高中地理必修
一、必修
二、必修三及选修
3、选修5的相关考点及初中区域地理的部分知识。内容既包括自然地理中的气候类型、水循环、洋流、地壳变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也包括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保护等主干知识。必修一与必修二涵盖了高考地理学科绝大多数的考点,从试题中凸显了命题的重中之重。
2、轻“记”重“用”、考查能力
试题虽注重地理基本知识考查,但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少。每一组试题均需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或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灵活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套套试卷均体现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趋势,考查了学生有效提取信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图文并茂、彰显特色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包含大量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无图不成题”成为地理试题的学科特点;涉及到坐标图、经纬网图、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各类等值线图、光照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天气预报截图、实验流程图、坐标图、剖面示意图、等值线图、区域轮廓图、气温降
水柱状图、地貌素描图及各种统计表分析,等多种形式,彰显了学科特色,着重考查了学生读图、析图及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概念的创设、体现高考侧重能力立项
关注生活、联系实际,体现地理学科学以致用的时代特点,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与方向。洛一练试题中某农作物生长期,货物生成密度,洛三练牛軛湖,洛二练长流性河道频率等体现了命题的智慧选择,给考生一种生成知识、学以致用、体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收获。
5、突出综合、强调能力
试题突出了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分析,同一组题可能涉及多个章节的知识点,许多题目难以分清具体的章节内容。如:洛一练的9-10题,涉及河流地貌成因、分布、水循环、水库修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洛二练选择题3、4题就涉及了世界地理、等压面和风、气候、河流、自然带、自然灾害等多个方面知识。选择题9、10、11题就既有工业区位的考查又有产业转移的分析。综合题36题分三问考查了板块构造、气候特点与成因以及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些综合性问题的设置,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熟练运用、融会贯通的能力,突出了当今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的趋势。
二、试卷存在的问题
作为指导整个洛阳市地理备考方向和考查高三师生教学学习能力的学科测试来说,历次考试试题都较好得完成了这些任务。但就备战高考和与外地市试卷对比来看,我市高三地理试卷命题方面仍有提升
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主干知识的考察略显浮躁,不够深入。高考是对主干知识的抽样调查,自然地理中的气候类型、水循环、洋流、地壳变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保护等主干知识,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而我们的命题往往涉及更多的覆盖面,抽中了某一知识,又担心如果过难,学生不会、地理成绩会较差,面子上过不去;结果束缚手脚,试题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代名词。
2、原创题太少,借用外地试题、高考题的较多,对考生评价不够客观。例如洛一练11-12题为2013新课标7-8题,洛二练37题为2013年高考浙江卷。高考题固然好,但我们可以借鉴其素材或借用其考察方式,但试题要尽量修改和创新,这样能突出选拔功能,对考生公平。更别说其采用的其他外地试题和前几年的训练试题,好像缺乏新意。
3、个别题有争议,说明审核不够严谨。例如洛三练选择题5,在网上就属于争议性试题,没有定论,让师生如何给学生解释;期中试题32题两种情况,在评卷时才发现,让学生思维变的混乱。洛三练的37题归为环保会较好。
4、地理Ⅱ卷答题卷留空白太少,尤其是36题和37题。
三、对洛阳高三地理命题的几点期望:
1、充分发挥各地好题载体作用,大胆创新,让我们的地理试题充满新意。更接近高考命题要求。
2、认真研究高考动向,突出主干知识考察,把握深度;不求面,但求精。
3、加大对高考能力的考察,尤其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
4、在非选择题的命题中,要突出问题的设问方式,注意开放性设问的命题考察。
以上内容不一定成熟,作为引领洛阳市地理教学的中心组,通过命题引领着我们的备考方向,检测着我们阶段性备考的成果,白璧虽有微瑕,仍不失珍贵。
偃师市教研室
2014年5月13日
第三篇:肥西县农兴中学2013-2014届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肥西县农兴中学2013-2014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安徽省肥西县农兴中学钱旭东
一、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和《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教学中应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好复习,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优势,加强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国内国际的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
二、情况分析:
我带高三(1)、(2)班,均为2个文科普通班,普通班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近半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积极主动,能力薄弱。
三、工作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必须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四、具体措施:
(一)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课标,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
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
(二)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都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做到集体备课常态化,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第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最好能记录下来形成课后随笔。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以期实现共同提高。
(四)精选、精练、精评
根据学校和年级的安排。2周要有1次周周考,每个月有月考,每个单元有小测验。怎么样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其次,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 1
不在多,关键要精。
然后,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
(五)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目标学生,重视补缺补差,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六)补差纠偏促上线
对临界生存在的地理偏科生要采取各种方式补差纠偏。要对所带班级临界生中地理学科差的学生摸清问题所在,个别辅导、学法指导;补基础知识、授学习方法、教应试技巧,力促临界生上线。
六、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
九月份:完成中国地理复习(34课时)
考点8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民族(4课时);考点9中国的地形(3课时);考点10中国的气候(3课时);考点11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课时);考点12中国的自然资源(2课时);考点13中国的农业、工业和交通(4课时);考点14中国的地理差异——四大地区(6课时);考点15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6课时)
阶段测试小结(4课时)
十、十一月和十二月份初:必修一复习(48课时)
考点16宇宙中的地球(1课时);考点17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课时);考点18地球的运动(5课时)考点19有关地球运动计算(4课时);考点20地球的圈层结构(1课时)
测试及讲评(2课时)
考点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3课时);考点22气压带和风带(3课时);考点23气候类型及判读(3课时);考点24常见的天气系统(3课时);考点25全球气候变化(1课时)
测试及讲评(2课时)
考点26自然界的水循环(2课时);考点27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课时);考点28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课时);考点29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课时);考点30山岳的形成(2课时);考点31河流地貌的发育(2课时);考点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课时);考点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课时)
测试与讲评(2课时)
十二月份中下旬:选修部分复习(据2014年高考地理考试说明决定复习内容)
考点34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14课时)
一月份:必修二复习(12课时)
考点35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考点36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考点37人口的合理容量(2课时);考点3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课时);考点39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课时);考点40城市化(2课时)
一模考试
重要说明:由于学校整体计划未出台,本计划在具体实施时将有必要地调整。
二〇一三年八月三十日
第四篇:2014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
2014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全球各大洲之间的网络信息 90%以上是通过海底光缆传输的。最可能导致海底光缆通讯中断的是
A.太阳活动B.板块运动C.台风D.潮汐
2.图 1 所示地区地貌景观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D.地壳运动
3.当海口(110°E,20°N)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 6 点时,此日
A.海口昼长为 12 小时B.海口的白昼比北京长
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值D.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4.海盐生产主要靠日光、风力和高温蒸发海水。根据图 2,分析
印度孟买沿海地区生产海盐的最佳时期是
A.1~3 月
B.4~5 月
C.6~9 月
D.10~12 月
5.洋流对沿岸地区增温效果最明显的是
A.7 月 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地区
B.7 月 英国东部沿海地区
C.1 月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
D.1 月 英国西部沿海地区.2013 年 11 月 15 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政策(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育二胎)。该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缓解我国
A.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的问题B.城市化发展缓慢的问题
C.劳动力短缺的问题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
7.近年来,劳动密集型工业有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发达国家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市场需求增大
C.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
D.产品运输成本上升
8.根据京沪高铁沿线各城市机场客运量受京沪高铁影响程度
(图 3)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中等距离上,高铁比航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B.高铁对中间地带城市机场的影响要小于对两端城市机场的影响
C.高铁对大城市机场的影响要大于对小城市机场的影响
D.高铁与民航竞争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9.根据 2001 至 2010 年杭州市城区范围和城市重心 的变化图(图 4)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逆城市化 B.城市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了约 4km
C.城市西部和北部地形较为平坦且交通通达性较高 D.原城市重心环境恶化,地价下跌
10.根据 2003~2008 年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图 5)的分析,正确的是
A.辽宁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最大 B.黑龙江开垦荒地最多 C.辽宁城市化进程最慢 D.吉林耕地面积减少最多
11.2013 年 12 月 17 日,我国在广东珠江口海盆首次获得高纯度甲烷水合物(“可燃冰”)样品。我国珠江口海盆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 A.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增加东西部之间能源调配量 B.使灰霾天气增多 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40.(28 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美国地理略图。
材料二:美国纽约至旧金山铁路沿线部分城市资料表
(1)从纽约至盐湖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 这说明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洋。(2)旧金山、芝加哥、纽约三城市中,多寒潮灾害的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多地震灾害的是,其原因是.(8 分)(3)奥马哈的气候类型是气候,从下垫面因素分析1月纽约气温比奥马哈高的原因。(8 分)
(4)图中水果蔬菜基地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畅销全美及世界各地,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水果蔬菜生产的有利条件。(8 分)
41.(28 分)内蒙古自治区近年经济高速增长,被我国经济学界称之为“内蒙古现象”。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带分布图。
材料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被称为崛起的“金三角”(图 11)。三城市人口只占自治区的四分之一,2011年的GDP却占全区的一半。
材料三:稀土行业是内蒙古“金三角”地区的重要行业,但长期以来,稀土产品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稀土深加工技术一直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此相随的是稀土的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图12为稀土产业链金字塔模式图。
(1)内蒙古自治区植被类型主要以为主,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4 分)(2)分析内蒙古自然带类型多样的主要原因。(4 分)
(3)分析“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6 分)
(4)目前“金三角”地区的稀土行业过分依赖 T 环节,产生了哪些生态破坏问题?治理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 分)
(5)“金三角”地区要吸引稀土终端应用企业入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
201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2014.340.参考答案:
(1)减少(2分)大西洋(2分)(2)芝加哥(2分);地形(2分)旧金山(2分);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2分)
(3)温带大陆性(2分); ①(海陆因素)纽约临海,受海洋影响大;(2分)②(洋流因素)纽约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增温的作用;(2分)③(地形因素)纽约海拔较低(阿巴拉契亚山脉对寒冷气流的阻挡)。(2分)(4)(自然条件:)①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 ②地形复杂多样,适合多种作物生长(2分)。(社会经济条件:)③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2分); ④交通便利(2分); ⑤冷藏保鲜技术先进(或农业科技水平高)(2分)。(答对4点得8分)41.参考答案:(1)(温带或中温型)草原(2分);畜牧业(2分)(2)①南北跨纬度大,热量差异大(2分); ②东西跨经度广(距海远近差异大),水分差异显著(2分)。(3)①矿产种类多、储量大(或、铁、稀土资源丰富); ②有黄河流经,水资源较充足; ③交通较便利; ④有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答对3点得6分)
(4)问题:①植被破坏;②土地退化(沙化或荒漠化);③地表形态被破坏。(答对2点得4分)措施:①加强对稀土矿的管理,禁止乱采滥挖;(2分)②对矿山进行绿化,改善生态环境。(2分)
(5)①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强稀土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 ②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③完善(高速)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 ④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环境质量。(答对3点得6分)
第五篇:届广西省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地理
2008届广西省桂林十八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测试试卷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别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 单项选择题(共140分)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P点的地形及图示群岛所在板块分别是
()A.海岭、太平洋板块
B.海沟、亚欧板块
C.海盆、美洲板块
D.大陆架、印度洋板块 2.Q群岛的北部与南部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
B.地面状况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
据报道,2006年形成了新的一轮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厄尔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5℃”的海区在赤道上延伸约
()
A.3500km B.4500km
C.5000km D.5500km 4.下列关于赤道附近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地降水增加,气候更加湿润 ②B地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
③A地上升气流较正常年分减弱 ④B地下沉气流较正常年分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地势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7月均温 B.①地势
②7月均温
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
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地势
③7月均温 6.a、c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
()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水旱灾害多
下图是北半球某日经线日出时间随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0°,90°W
B.23.5°S,10°E C.20°N,30°E
D.23.5°N,120°E 8.该经线30°附近的重要河流是
()A.长江
B.密西西比河
C.尼罗河
D.亚马逊河 9.这一天60°N的昼长约为
()A.7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7小时
黑龙江省原是我国最大甜菜糖产地,自 1997-1998 年制糖期开始,新疆甜菜糖产量连续数年居全国首位。据此回答 10-11题。
10.与黑龙江省相比,新疆甜菜糖生产的最明显优势是
()
A.甜菜产地离糖厂近
B.甜菜含糖率高
C.耕地及后备资源面积大
D.离甜菜糖消费市场近
11.新疆甜菜糖生产有此优势的原因是
()
A.品种优良
B.灌溉水利便利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第II卷
综合题(共160分)
36.(18分)读某海岛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修建渔港的是
地,理由是
。(5分)(2)A、B两处海滨浴场,目前A场接待量较多,其比较区位优势是
。但B浴场发展前景更好,原因是
(8分)(3)简述当地发展海水网箱养殖优越的自然条件。(5分)37.(1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河的流向大致为
。甲河易发生冰凌阻塞水流的现象,简要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季节和形成原因。(10分)
(2)甲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其农业生产易产生的生态问题是
。(4分)(3)图中乙国是
,近年来,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迅速增长,其中丙国从甲、乙两国进口的增幅最大。(4分)40.(6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约为72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高山终年积雪,夏季融化成为许多著名河流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于此,故有“江河源”之称。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盆地内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60多种,以池盐、石棉、钾盐、镁盐、水晶、硼纱、铅锌等储量大、品位高,石油、铝、铜以及天然气、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也相当丰富。现已发现药用植物500多种。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青海应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工业部门?(10分)
(2)图中的A、B为所在国的两处大港,试从国际航运、本地区的陆域和水域条件、腹地条件变化等方面分析A港超越B港成为该国第一大港的区位条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