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谈谈服饰
1谈谈服饰
一句俗话说“人看衣装,美靠亮装”。显然,打扮是多么必然的事情,打扮得漂亮了,能给人一种美丽的感觉,增加了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分。否则,就适得其反,反而惹来别人的笑话,那么我们该如何打扮自己呢,又该怎样选择自己合适的服饰呢?这是一个很值得大家深讨得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第一,服饰要大方得体。“大方得体”容易让很多人误解。要表现大方得体得人并不是指一定要穿清一色的大西装或者其它古板保守的衣服,而是说我们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型,身份或者场合气氛来选择搭配自己得服饰。如果年轻人模仿年老人穿衣,不但显得老气,那种年轻的蓬勃朝气就被淹没了,如果年老的人模仿年轻的人穿衣,就会被别人说人装嫩了;如果是参加朋友的结婚典礼却穿着一身轻快简便的T恤衫配上短裤,或是在我们女生踩着高跟出现在体育场所,这将会给其他人什么感觉呢?与当时得场景气氛格格不入,那就尴尬了。第二,你得打扮要展示个性。什么叫个性呢,就是你的打扮有你自己得主见,穿出自己得风格。有些人出门总喜欢浓妆艳抹,或衣服又过于花俏,那样会让人觉得太俗气;有些人,尤其是我们年轻人脸上偶尔长了几颗青春痘,总喜欢涂厚厚的一层粉来掩饰,这样会使你看起来不自然了,会让周边得人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这样的不自信呢?另外,服饰要注重搭配。无论是色泽上得搭配还是各种小挂件等等,都是为了给你得整体服装加分的,因此要多方面考虑,同时也留意一下当前的潮流,不至于让自己太落伍了。服饰随便自然,充分展现自己独有的风格,这就是个性美。好的穿着打扮能体现气质,有些人虽然穿着一身名牌的衣装,可是脸上呈现的却是一副无精打采,或心事重重的样子,走起路也没点儿精神,那样将会破坏整体的美感,衣装要与心情、气质相配合,不要只重衣服而没有了气质。
总的来说,人无论穿得多么漂亮,打扮得多么花枝招展,这些都只是起到陪衬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人本身的自然美和内在美。2我的朋友——书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就喜欢与书为友了。应该是在识字前,当时觉得爸爸妈妈很棒,拿了那么一个小本本就可以讲出那么多好听得故事,所以觉得那个本本很神奇,为了探询究竟,我开始破译书上的密码——认字。
当时看书是以连环画为主,一本书下来也没有几个字,但我喜欢听别人说我爱看书。因为总觉得,看书的人才有知识、爱学习,我喜欢别人说我是个爱学习、有知识的人。
长大一点喜欢看童话。格林、安徒生、郑渊洁是当时的主导,那时深深的被公主与王子的爱情所感染,剧情所吸引,纯纯的情感、志贞的爱情,在童话世界中,一片纯净的天地。哦!世界好单纯。
十几岁的时候我认的字已经完全可以顺利看下正本书了,所以我也像大部分女孩一样看琼瑶、冰心、三毛的著作了。
书一直伴我左右,我喜欢揣摩书中人物的心理,更喜欢透过作者的双眸去观世界,书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一天存在黑与昼,也多少“认识”了一些作家。余秋雨、莫泊桑、石康、刘墉、罗素、荣格、尼采、叔本华、黑格尔、加缪等等。也是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苏菲的世界》。这是带领我走入心理学领域的功臣,还有一些书是令我难忘的,《纸牌的奥秘》、《狼图腾》、《瓦尔登湖》、《廊桥遗梦》等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爱书,它是我今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光可以为我带来无限知识,还可以洗礼我们时而浮躁的心,但与此同时又要抱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一位中文专业的朋友说得好,看书与嗅花一样,不光要闻到花香,还要嗅到花臭。
3我喜欢的书刊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美国作者J.D.塞林格所著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用现实主义笔触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主人公生活的那个时代被史学家称为“懦弱的五十年代”,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贫乏、空虚。本书的主人公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被塑造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但也有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一面。本书真正值的赞扬的还有作者在艺术上的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了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本书作者从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他不是想要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吗?证明他有一种极其可贵的“救救孩子”的想法。
看过这本书后,想想我国的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的亲切关怀,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4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从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呢?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时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了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时尚的生活方式,甚至于网恋也成为现在的一种潮流。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地位,把发展科技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增大了对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了科技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而使得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法国等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5我喜欢的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也称仲秋,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等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吃团圆月饼。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我喜欢的节日,中秋节 6《谈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一种行为规范,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它要求社会全体成员都要遵守。
社会公德的内容和要求一般都十分明确、具体、清楚,执行起来也不复杂。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很容易识别公共场合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等,这些行为规范都能够在社会生活中逐步转化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习惯,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社会公德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内容,创造新形式,在新时期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改善道德风尚、维护社会秩序。随着人们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举手投足无不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其他成员的利益和生活,大力提倡遵守社会公德,能大大促进社会风尚的净化和改善。
二、调整社会关系,指导人们行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交往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摩擦。只有以社会公德要求自己,讲究文明礼貌、互尊互凉,才有利于形成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社会公德需要社会的每个成员共同遵守,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倡导讲究文明礼貌,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7.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
工作之余,我最喜欢读书了。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使我忘却身边的烦恼,而且还可以增长知识,开阔。从上学认字以来,我看了很多的书:有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也有余秋雨的散文。但我最喜欢小说,每当自己买回一本新的小说后,总会迫不急待的翻开它,一读就放不开手,遇到感人的情节时,也会掉下眼泪。小说读了不少,包括《呼啸山庄》、《复活》这样的国外名著,也有《家》《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中国名著,以及我最喜欢的《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
《西游记》既有神话小说的离奇又有武侠小说的精彩,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因此也让我爱不释手。《西游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的善良,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和沙僧的忠厚老实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现在脑海中依然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孙悟空与妖怪打斗的场面,不仅被他的勇敢与机智所佩服,也为唐僧的顽固不化而感到惋惜。后来,有时间又把《西游记》读了几遍。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慢慢的,我也读懂了唐僧的良苦用心,也被他的菩萨心肠所感动!是啊!只有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才能使自己有一颗宽容博爱的心。
《红楼梦》也是我喜爱的一部小说。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的时候,正值青春期的开始。当时只是完全着迷于作者笔下缠绵的男情女爱,对作者的“荒唐言”、“辛酸泪”,并无太多感觉。与《西游记》一样,多读几遍之后,我不仅感受到一个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深有体悟,于是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了那个社会变革的历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小说给后人,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的读书,读一切好书。
8.我的成长之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之路,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她们自己的故事。我的成长也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是在学习中度过的。有人说,成长是痛苦的。因为它把一个人从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世界,带入了一个充满世俗烦恼、虚伪的世界。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其实,成长是快乐的,成长,是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自身的演变。它使我的思想更成熟,使我遇事懂得要三思而后行。成长使我更明白事理,辨别是非,懂得如何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我认为,成长就是在不同的时候交很多不同的朋友。我的成长之路平凡而简单,从小到大,我有过很多朋友,有的是小学时的玩伴,一起玩捉迷藏,过家家,跳房子,很多很多游戏,是他们陪我度过了我生命中最快乐、最纯真的时光;还有的朋友是初中、高中时的同学,我们一起讨论题目,一起面对考试的压力,一起吃饭学习,是他们陪我度过了我生命中最困难却又最附回忆的时光;现在,我又拥有了许多大学的朋友,除了学习、生活,我们还一起参加活动、组织活动,是他们让我体验到团结的力量和组织的活力。当然还有许多不同辈的朋友,是他们告诫我生活中应该怎样克服困难,应该怎样为人处事,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就是这些朋友陪伴着我成长,让我懂得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让我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当然成长的烦恼是免不了的。成长的过程就像一本书,书中有泪有笑,有愁也有乐,也会有我的理想与憧憬,我会更加努力继续我的成长旅程
9.我知道的风俗
我知道的风俗很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先来说说春节吧。春节是所有节日中规模最大,礼仪最隆重的节日,过春节又叫“过年”。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尽量赶回来跟家人团聚,过一个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快乐年。过年时,小孩子那就更开心了,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而且还可以拿到压岁钱呢。有一首儿歌我至今还记得: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心帽。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噼噼啪啪真热闹。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天,人们一大早就起来,杀鸡宰鹅包饺子,打年糕。还有呢,就是挂年画、贴春联。除夕晚饭,非常丰盛,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好不热闹!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一起放烟火,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片快乐祥和。再说说清明节,这是对先人表示追忆和哀思的日子。每到清明,人们为祖先扫墓,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去祭扫烈士墓。端午节的由来和我国古代爱国诗人陆游有关。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风俗。只是现在雄黄酒已经很少见了。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真是一件美事。每到中秋,家人团聚,仰望一轮圆月,我不禁想起苏东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谈谈个人修养
中国自古以来对人们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严肃要求,若是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所大作为,首先就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具有君子的风范。那么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进步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21世纪,在各种利益驱使之下,甚至是以金钱之上,利益熏心的社会中,个人的修养是否依然那么重要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个人,一个人类进步完全的社会人,若是没有修养,特别是道德修养,那样的话势必不会尊重他人,不会保护良好的卫生习惯。处处与人为敌,那么可以想象中国又怎么可以称得上是礼仪之邦呢?而且法律的存在又有什么用呢?相信法律的存在就是更的不是用来惩罚人的,应该是用来教育和约束人的。所以不管在道德行为,还是在职业领域中,或者还有其他的领域,个人 的修养都是显得那样的重要。要不然在社会上的任何家庭,任何单位,任何城市中都是难以容纳一个没有修养的人的,因为你的存在势必会影响这个家庭,这个单位,这个城市的形象。说的严重点甚至会毁掉一个国家的形象。试想,我们我们有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修养而去影响集体呢?当然,个人修养的促成绝非是必然的,它个跟个人的这种种因素有关,比如是温饱问题,家庭经济或者其他原因的限制,都有可能影响个人修养的建立。这是很简单的问题,因为没有过剩的生产资料,没有多余的劳动力,没有坚强的物质文明做后盾,就不可能有精神文明的出现。但每个人都有应该记住:个人修养是每个时代,每个成功的人比不可少的精神素养。
11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记得有一个广告画面是这样的:一个由于过度采伐、工业、生活污染严重而被破坏殆尽的地球,痛苦地流下了两滴泪。
工业的发展给经济带来快速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总是具有双面性的。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现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也同样遭到环境的破坏,就拿我们这的潋江河来说吧!以前这河清澈见地,水中还有鱼虾游动,人们只要有空就会不约而同地去那消遣,娱乐.当时那里成了游玩的好地方!可今年过年回来发现它已经不是以前那条清澈见底的潋江河了。我想应该是人们过度的砍伐,使水土流失太严重了,所以如今的河水变干旱了。现在河里鱼儿失去了往日的欢乐,河畔上的花草也失去了光彩;人们也失去了一个娱乐的好场所。真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会有所警觉,也希望政府能有所重视,组织人们共同来重建它,还它一个本生的面貌,也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美丽。
还是那句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做好宣传,使人们可以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也都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12我向往的地方
云南丽江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我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在那里定居,过着丽江人的生活。水是丽江的血液。丽江的水很清很秀,一如玉龙雪山那般圣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好水造就了丽江这样一个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好地方。我们常说水灵水灵,有水就有了灵气。如此清秀的水才养育了如此灵秀的丽江人。桥是丽江的骨骼。在丽江,桥就跟柴米油盐一样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丽江的桥是那么古朴、那么纯粹,不加任何修饰,桥就是桥,但却比那些经过豪华装饰的桥来得更加自然,更加具有亲和力和生命力。那密如繁星般的桥仿佛是自盘古开天地之初就已经立在那里似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丽江,人们走过的桥甚至比走过的路还长。丽江淳朴的民风是我向往它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那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怡然自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那里的生活是慢节奏的,没有城市的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份恬静、祥和。那里的人们走路不疾不缓,不像都市男女那样行色匆匆、形神疲惫。我想,假如当年陶渊明先生去过丽江,他就不会采菊南山下了,那篇千古传颂的《桃花源记》也要改名为《丽江行》了。丽江,我梦中的香格里拉!13《我的学习生活》
我的学习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在课堂上的学习,是有老师跟我们一起进行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给我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之外,在课外时间我的学习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在宿舍,宿舍既是休息的地方,也是读书的好场所,尤其是午休前时间。每天吃完午饭,同室舍友一个个像变戏法般翻出各种各样的书来读,有图书馆借来的,有书屋租来的,有自己花钱买的,可谓来源之广。这些书中,有教人如何维护自尊的《简·爱》,有描述项羽夺权争霸的《西楚霸王》,有展现一代女皇风采的《武则天》……世界名著固然精彩,包罗万象的杂志也令人爱不释手,我们看属于自己的《女友》,看描写我们的《金色年华》。还看已经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少男少女》;心情不佳时去寻觅《知音》。与人交往受挫时找《做人与处世》,在《大众电影》中目睹心中偶像的风采,在《科幻世界》中创造未来。一本好书在手,一切烦恼都抛于脑后,因为有书,午休看,晚睡也看,曾无数次打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甚至不惜冒险点起蜡烛也要看,经常因此而遭到宿舍检查人员三番五次的敲门警告。读了一本好书,总是希望有人与你分享。每天晚上的“卧谈”时间我们谈得最多的也是书。
我们评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论柯林斯的成名之作《白衣女人》,辩《黄埔将帅》,析《红与黑》在文学上的地位……连作品中的主人公也要评头论足一番;我们谈吴三桂、评林黛玉、薜宝钗、赞武则天,骂慈禧太后,我们各抒已见,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古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我们读书既不求黄金屋,也不为颜如玉,我们求的是知识,一种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用它来开拓我们的视野,武装我们的头脑,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第二篇:谈谈服饰
谈谈服饰
提到服饰,我首先想到的不是现在的校服、运动装、名牌装而是汉服,由于个人原因,我非常喜欢汉服,所以会收集一些关于汉服的知识。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 ;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3]。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以前的汉服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可是如今很少有人再提起汉服了吧。它曾经是我们的标志,希望以后我们可以继续发扬它,虽然不再穿,可至少要让它流传下来。
第三篇:谈谈服饰(范文模版)
《谈谈服饰》
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穿着很时尚,服饰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满清时代大马褂成了人们的便装,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穿长袍,他们的区别在于富裕的人用绫锣绸缎逢制衣服,贫穷的人用粗布逢制衣服,80年代初期年轻人穿起了喇叭裤,不管是男女都穿上了颜色不同的裤子!那时裤子的喇叭越大显得越时尚。现在我们想购买服饰而进商场后第一个感觉就是眼花缭乱,因为颜色各异,款式新颖很适合现在的年轻人,曾经人们的温饱是个问题时,大家从不考虑衣着打扮,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次要的,所以服饰上有补丁是很平常的事情,可现在不同了,年轻人讲究的是‘另类’是‘个性’。把补丁看作是一种时尚,一种彰显个性的代表。每个人都有个人的穿法因为每个人的气质都不同,严肃的人应该穿得端庄些,温和的人应该穿得休闲些,典雅些,学生应穿得有朝气些,工作了的人应穿得大方,得体些,同时还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好的搭配是一大亮点,错的搭配是一大败笔。总之,服饰的变化总是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的,谁也无法预测下个世纪的服饰会演变成什莫样!
第四篇:谈谈服饰
谈谈服饰
所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说得是很有道理的。服饰,在生活中,对于人的外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很多女孩子,对于打扮,感觉就是流行什么穿什么。马路上一眼望去,便知今年是流行复古的,或是前卫的;流行绿色的,或是红色的~~~显然,现代人的穿衣风格,更 倾[qīng]向于跟着流行走。而我个人认为,无论衣服有多漂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丽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了解自己的体型,性格等等综合因素,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样式,颜色,风格。
另外,我们要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穿着得体、舒适不仅能让别人看着赏心悦目,自己也是身心愉悦的。
服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无论什么肤色的人对服饰的品味都是那么的相对,这种暗暗的共鸣将世界的艺术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从人们对各国服 装周的热爱,就可看出全世界都为服饰而疯狂。然而,服饰在空间上有着共性,可在时间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服饰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多异,与时俱进。以中国为例。清末时,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将中国的腐朽与西方的西装相结合设计出了中山装,随后,中山装成了近代中国的标志。到了50年代新中国成立,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得到了苏联广泛的援助,于是,人们开始接受一些苏联的文化,列宁装就在那时中国流行开来了。8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无论男女都穿上了有颜色有印花的喇叭裤,在那时,裤子的喇叭越大,年轻人就觉得越时尚!
而现在,我们进商场买衣服,第一感觉就是眼花缭乱,现在服饰的颜色各异、款式新颖、设计大胆。曾经,温饱是人们最大的问题,服饰衣着打扮相对则是次要的。现在的社会,几乎解决了温饱问题,因此,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穿着,懂得根据自己的气质来挑选和搭配服饰。例如,严肃的人会选择端庄的服饰,温和的人会挑选典雅的服饰。每个人的气质不同,挑选的衣服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它们都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那就是时尚。时代的变化决定了服饰的变化,而服饰的变化,也说明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第五篇:谈谈服饰
谈谈服饰
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与他的穿着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合理的服装搭配能够增加一个人的魅力。我喜欢各种各样的服饰搭配,不拘于一种风格。早些时候挑选服装,只是单纯的看款式,只要觉得好看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的成熟起来以后,不单单只是看服饰的搭配是否好看,还会更注重面料、舒适度。把自己搭配的赏心悦目,有时只是为了取悦自己,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女孩子要把自己打扮的很优雅在出门,因为你不知道在拐角处你是否会遇见你的一生所爱。我们时刻准备好自己的状态,如果错过,那么也并不会遗憾说,我当时如果打扮好了也许就会有机会这样的话。
我对服饰的搭配的看法是,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材,懂得如何扬长避短,还有就是根据出席的场合,有的时候常常会听人说道:反正就是上下班这么一会在路上,打扮的这么好给谁看?我的回答就是:给自己看!让自己满意,这是树立自信的关键。青春是如此的短暂,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去展现?穿着一套喜欢的服装,会让我在出行的路上,心情也变得美好起来,通过服饰来展现自己的心情,做一个嗔怒皆宜的女子。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呢?至于说怎么搭配才能是跟得上时尚,其实,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时尚的,无论高矮胖瘦,得体最为重要。以上是我对服饰方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