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感悟2(大全)
2015/3/26[图片说说]世界变化太快,人生需要节奏慢下来,时常聆听风的声音,学会享受生活的自在。工作劳累奔波,失去了健康才知偏颇;生活忙忙碌碌,忘记了欣赏身边的人与景物;教育孩子急于求成,寻找起跑线总让人迷路;人际关系复杂,打点起来也未必应对自如;如果说能够静下心来,少一点欲望,多一份悠闲,听听风的声音,看看周围风景,悠然品味生活,静待孩子成熟,心情自然洒脱,身心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看图说话]:人要有骨气,过分热情给人感觉不真诚,刻意讨好会让人看不起,容易失去自尊;更需要随和,过于严肃给人感觉冷漠,刻意掩饰内心会让人远离,最终失去友情。真心诚意待人是品行,善良随和敬人是德行,不卑不亢做人,是内心最强大的修行。
[教育思考]:让孩子学习技艺,千万别进入误区。许多家长因为各种原因让孩子早早就学习各种技艺,名义上是培养爱好和兴趣,实质上多数人内心却存在许多误区:
1、功利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升学时能够加特长分;
2、虚荣心,就是和别的孩子攀比展示技能来满足家长虚荣心;
3、金钱观,希望孩子上艺术类学校成为明星能够挣大钱。上述误区,导致了对孩子的要求严厉甚至于苛刻,都要求孩子一旦学上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好象必须要出成绩才甘心,项目也越来越多,成为家庭经济支出和孩子身心健康的沉重负担。这不仅没有保护好孩子的兴趣,而且把孩子快乐的事情演变成了痛苦的折腾,是在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了。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孩子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变化,兴趣爱好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很少有一层不变的(有天赋的毕竟是少数),原则上应该尊重孩子意愿,保护好孩子爱好,立足培养孩子兴趣和意志品质,提升孩子人文素养为目的对待学习技艺,才是根本目标。
[国学经典]: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篇 译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应用: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启发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同样应该让孩子先做好眼前的所有小事,逐步积累能力,以后才能做好大事。如果我们引导孩子只想以后做大事,眼前的生活小事和学习都搞不好,那梦想就成空想,属于好高骛远,教育也会失去终极目标了。
[教育感悟]: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氛围优于任何教育手段,情感教育效果胜过一切教育效果,家庭成员关系决定着教育成败。当孩子已经不愿意和我们正常交流对话时,家长的焦虑情绪转移及强权干涉的许多做法是造成关系紧张的最大障碍。此时务必要暂时放下教育问题,首先考虑经营恢复关系,至少应该恢复到能够正常交流对话状态,否则任何教育都会失效,还会步入让关系继续恶化的循环中去。关键是先要有相互的理解宽容和接纳,才可能产生良性互动和教育影响及引导。
听着一首熟悉的曲子,眼前自然浮现一些往事,沉浸于失落的记忆,你是易伤感的人;看着书中描写的情景,心中泛起许多曾经的境遇,回味着激情的岁月,你是易失眠的人;无论听着曲子还是看到情景,都不由自主只想起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只留下无尽的思绪,你就是没救的人了。其实,生活给予的所有经历都值得保存,只是要放下执念你才会走向幸运。
[教育感悟]:教育的基础目标是让孩子学会生活,再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人的修养和素质,为了创造以后更好的生活。所以,不要把孩子从日常生活的事 务中解脱出来,应该让孩子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逐步实现生活自理,这也是情商培养的重要渠道。否则,孩子学习再好,今后不会打理生活,更无法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有何价值和意义?------教育源于生活,最终回归到生活。
【国学经典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此深山之中。
应用:我们往往看不清楚自己的问题,那就是因为自己早已经被自己的观念或者狭窄的想法禁锢其中了。只有放开眼界,转变观念,跳出自己设定的禁锢之地,才能真正客观全面的看清自己的问题。人生如此,教育更是如此。
沉默,要看对什么人去运用。对待至亲至爱的人,如果出现了矛盾,不交流沟通,用冷战或者沉默来对待,只会加深误会伤害感情;对待兴风作浪的小人,其目的就是想激怒对手,让你在冲动中失言失态,也许只能用沉默对待才使得小人无计可施。
-------沉默是金也是害,运用得当是智慧。【国学经典名句】: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增广贤文》 译意:人情像水一样有高下厚薄之分,世事如同浮云一样变幻莫测。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就会经常感到满足,懂得任何事物都有止境就应适可而止,能做到这样一生都不会遭受耻辱。应用:人生有些事情不必过分地追求,感情也好,做事也好,要懂得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才能不被耻笑也才能真正快乐。教育也是如此,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此伤了感情后,家长和孩子都无法和谐相处,知足才能常乐。
复杂还是简单,就看能否把处事和做事分清。对于做事,应当思维严谨、必须考虑复杂的环境、制定多个预案以确保成功,从这个角度上讲可以很复杂;对于处世,应当简单明了、以诚相待、可以不太考虑背景和地位,只讲求合作愉快和真诚交往,再复杂的人也能简单相处。-------成熟的人,做事从长计议,处事明晰简单。
[教育感悟]:阅读,不仅是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更重要的是阅读越多越广泛,才能体味更多的命运,洞悉更大的时代环境,思考更有深度的问题,从而让孩子具备更高的思想境界。不依附于权贵外力,不随波逐流于当下,凭借境界与实力立足于世,做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灵魂、独立人格与尊严的自己。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好习惯和阅读理解力,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大事。
心情不好时,最好别去处理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情绪波动时,最好别去找人对话,谁也没有义务听你发泄不满;得不到的东西,最好别追逐得死皮赖脸,唯有顺其自然得到的才有尊严;办不到的事情,最好选择放弃或者转弯,路的旁边踏出一条路也许会更宽。---------沉静能增长智慧;止步可保留尊严。
[教育感悟]:别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最终会失去自我。许多家长把教育孩子当成了自己生活和希望的全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忙碌,却忽略了家庭的根基是夫妻关系为首,更忘记了自己也需要自己的理想和精神世界的生活,当孩子无法达到自己的愿望时,当配偶无比失落时,就将预示着这个家庭的不安宁的开始,最终成为教育的失败者和家庭不稳定因素的创造者。经营好夫妻关系,给孩子一个和谐民主又温馨幸福的家,相当于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学校,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切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开创一件事需要激情,成就一件事需要理智。尽力做好力所能及的大事,是智者;坚持做好平凡有意义的事,是仁者;敢于挑战不好做的难事,是勇者;最怕执着于做不到的事,会劳民伤财;切忌沉迷于无意义的事,易堕落丧志;不可回避有难度却必须做的事,否则终难成大事。
--------仁者无敌于天下。
人应该有主见,不能活给别人看。谁人背后没有碎语闲言?谁能让所有人都觉得你耐看?就算你能够做到最好,也会有人不愿欣赏,哪怕你掏心摘肺,也有人会无所谓。自己的生活自己打理,自己的人生自己追逐,只要看清方向认准要前行的路,“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人生旅途需要不断攀登。贪恋享乐是消磨光阴,沉迷玩物会丧失意志;走不出沙漠的干涸,就无法体验绿洲的凉爽,留恋了花海的鲜艳,就不能观赏丛林的茂盛,行路如同读书同样重要,不断拓展眼界才能思维更新,旧歌好唱却少有人再听,不断吟唱新曲才会令人耳目一新。
-------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眼界曾几何?
人的力量总是有限,但可以不断追求无限。无能为力改变大环境时,就争取不被环境改变;无法回避现实的弊端,可想法弥补弊端的不圆满;事情更无法做到最好,却可以尽力而为追求更好。有些事情需要坚持,有些底线需要坚守,保留一份本真和任性,坚持活出真实的自己,坚守真诚做好有尊严的自我。
-------坚持需要信念,坚守需要毅力。
人生旅程必经风霜雪雨,不是人人都讲道理,也不必事事都得澄清,更不用时时都逞强争气;当进时义不容辞,当退时淡然处之。与坏人坏事斗争,那是正义之举,与愚蠢粗俗争论,只会降低品味,与阴谋小人争斗,必然伤害自己。-------人生路上有艰险,进退维谷看智慧。
[国学经典名句]: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意: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应用: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往往把获得最大名利作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当目标实现时却未必感觉是幸福;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具备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自身素质修养的价值和深远意义,只有具备了忠诚地付出和无私给予的精神境界,才会有真正的内在收获,从而内心世界才会有更加高贵的幸福,这也是当今教育最缺失的品质。与其给予孩子奢华的物质享受,不如让孩子具备丰富的精神粮食。
[教育感悟]:占用孩子的时间越多,学习效果越低下。教育现状是,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在犯同一个错误:老师尽量占用了孩子的休息时间来教孩子知识,家长不让孩子做事尽量把时间让出来要求孩子学习。却忘记了学习是孩子内化的过程,孩子那儿有时间去独立思考和消化?哪儿有时间去探索世界的奥妙激发出来学习兴趣?填鸭式灌输知识、疲劳式题海战术,最终结果是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还孩子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由生活的空间,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让孩子学会学习。
[国学经典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译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应用:让孩子求学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孩子传承和发扬优良品德,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让孩子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所以,决不是以分数和文凭 为最终目标,这样的目标会忘记了教育的根本,教育是教会孩子做人、品德为上、能力为本的系统工程。
有些想法,时机还不成熟,不可随意书写;有些情绪,当众不可显露,只能学会克已;有些话语,语言无法诉说,只能埋藏心底;有些情感,文字无法表达,不如就此搁笔。
-------适时止步思考,胜过所有表达的魅力
[教育感悟]:家庭是习惯的学校。孩子如果在生活中没有好习惯,很难养成学习上的好习惯。学习习惯其实是一种能力,不仅需要做事有规律有计划,还需要冷静思考手脑并用有定力,更需要克制困难的自信和勇气。而这些能力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得到培养。不注意孩子生活中的训练和独立自理培养,甚至于剥夺了孩子自理生活的机遇包办代替后,怎么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家庭生活的好习惯,才是学习习惯培养的根基。
平常心决非平庸心。人生许多事情无法强求,所以我们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但是应该努力的必须尽力而为,做到问心无愧。只要努力和争取过,奋斗的过程得到的就是成长和成熟,从中得到的名利也好、情感也罢,其实只是努力之后水到渠成之事,甚至于是附属产品而已;拼搏过人生就不会平庸,更不会留下遗憾。---------激情之心对待过程,平常之心看待结果。
[国学经典名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 译意:世间的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啊。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中的有用与无用,正是我们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不少家长往往都把考试分数以及升学、取得高学历文凭、培养特长等等表面上学习的东西,看得很有用处而特别重视;却把象生活能力训练培养、孩子阅读在家长看来无用的课外书籍、更包括孩子的玩耍和游戏等等作为没有用处的事情去对待了,看不到它们对于孩子成长和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大用处。孩子身上这些当前看来貌似无用之才能,其实往往才是今后的有用之才,只是我们许多人认识不到而已。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的综合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出路。
[国学经典名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意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要从小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孩子在大量阅读中不断获取精神营养,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自如,厚积才能薄发,从而不断进步。只让孩子读教材和教材相关资料,不支持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的做法是目光短浅,完全错误的做法。
孤独行走在路上,意味着要独自承受雪雨风霜;步履维艰却沉重,享受着脚步踏出的痕迹铿锵,心中有爱陪伴就不怕寒流暗藏,人间有情传递就无畏冰刮冻创。仁爱者的行程常会遇到冰霜,火热的心永远不会迷茫,活的就是个意志顽强,沿路踏歌而行,笑傲着奔向远方。-----------独行路上,踏歌而行的步伐更坚强。
人生总有不如意,生活总有荒凉时。如果陪伴在有心人身旁,手指轻轻拨动琴弦,一曲欢歌即呤散忧伤。生活如琴,能否悠扬看被何人拨动心弦,人生如歌,是否动听看与何人尽情唱响。--------生活如歌有旋律,婉转悠扬活心情 [国学经典名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意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优秀的家长,总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反省自身查找到问题并且加以改进,然后再去引导孩子;不称职的家长总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盯着孩子和别人的不足怨天尤人,从来不会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要太相信耳朵和眼睛。因为能够看到当众时的笑颜清欢,却不知道独处时的忧伤哀怨,也能看到白天的潇洒风光,却不知道有深夜的焦虑失眠;能够听到传说的许多故事,却不清楚故事发生的根源,也可以听到别人评说长短,却不理解故事主角的困境与艰难。自己的内心自己懂,不用奢求左右别人的视线,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更不必为迎合别人来评说和点赞。人生中自己唱的什么角色自己明白,不必刻意表演给别人看,更无法因别人的评说而改变。用心感受生活,活出真实的自我,就不会迷失双眼。
-------精彩人生,就是真实演绎又无法复制的绝版。
[教育感悟]:现在的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从小缺失玩伴很孤独,而且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失去了许多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机遇,而这种能力是孩子将来生活和生存的必备基础。相应的改善建议如下: 首先是在对待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的交往中,家长尽量不要介入孩子之间和小矛盾和纠纷(发生重大纠纷和矛盾另当别论),只能指导孩子学会自己去妥善协调和化解矛盾,这种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能力训练。其次是,离开学校回到生活环境的范围内,应该帮助孩子就近建立起来良好的玩伴关系。对于胆小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采用家长出面选择联系一些家庭,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密切往来,为两家的孩子提供认识和加深情感的机遇,从而引导建立玩伴关系入手解决问题;对于性格开朗,较为胆大的孩子最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结识居住区内的小伙伴(当然要交代清楚确保安全的注意事项前提下),最后总会寻找到最好的玩伴。最后是,大力支持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和实践,通过活动自然增强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如:孩子之间的换客易物活动、周末在家长带领下约小朋友一起去做公益活动、包括去买报纸发传单等等,都是很好的训练途径和方式。
陪你一程容易,永远陪伴你的脚印才成双成串;激情似火不难,做到相濡以沫有几人甘心情愿?无论风雨还是阳光,不离不弃与你同行的就是真情,不管挫折还是灿烂,值得珍惜的会始终和你肩并肩。
--------值得珍惜的,始终在身边。
[国学经典名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意译: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不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想做个象谦谦君子一样的合格老师或者家长,那么面对孩子说话时要谨慎,不能情绪化信口开河;发现孩子的问题要以积极果敢的态度去面对,特别要注重言传身教,及时引导,别错过教育的最佳机遇。
[教育感悟]: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应当怎样调协?通常分两种情况:一是老师言行有不当之处伤了孩子,二是孩子实在太调皮惹老师生气。对于第一种情况的矛盾处理:家长应该加强和老师的交流沟通,本着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核心诚恳地向老师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并提出建议,争取达成共识做好 事后弥补工作,配合默契地引导孩子走出伤害的阴影。如果无法与老师达成共识,可以向学校领导反映情况,维护好孩子的正当权益,也是对老师不当行为的一种教育,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学校如果不解决还可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得以解决。第二种情况的矛盾处理:家长首先应该向老师道歉,勇于担当自己在孩子行为规范教育中的失误,然后和老师共商改进孩子不足之处的措施和办法,做到双方配合,奖惩分明,尽快让孩子改进不足步入正轨。同时家长应当切实注重平时在家中对于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孩子有进步时应当向老师通报情况,让老师改变对孩子的看法,相互配合加强对孩子的正面激励和引导。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协调化解矛盾,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心态和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切忌情绪波动,感情用事,扩大矛盾,不管不顾孩子的自尊,给孩子造成进一步的心理伤害。
[教育感悟]:夫妻共同培育孩子时,观点和方法不统一时怎么办?我们希望父母面对孩子时的教育是统一意见,形成合力则事半功倍,然而现实中许多家庭要做到好象很难。建议按照以下原则协调,争取收到教育实效,并且不产生副作用。
1、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争论不休。不可以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责,有什么不同意见回避开孩子协商一致。
2、不可当面反对教育(家暴除外)。无论哪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哪怕有不妥时,另一方只能做好事后的弥补工作;
3、如果一方与孩子发生了不愉快,另一方应当想办法化解纠纷,不可火上浇油扩大矛盾;
4、如果一方与孩子的矛盾无法协调时,建议回避。有什么意见和想法通过能够和孩子交流沟通的一方去交流和沟通。实在不行时,还可以请长辈或者老师帮忙协调达成一致。
5、双方如果无法协调一致。建议放权,由其中一人全权负责教育引导孩子,用实践中检验的办法来证明谁的教育办法更有利于孩子进步和健康成长。
没有忙过,体会不了清闲,没有累过,感受不到轻松;没有苦过,品着甜味不知密,没有痛过,遇到真爱不珍惜;人生品味幸福简单,承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却不易。-------生活就是磨砺,承受才会坚强。
[教育感悟]:学会换位思考,是家长和孩子实现良好交流沟通的基本思路。每当我们想对孩子提出具体要求时,如果能够按照下列思路去先思考清楚后再提出协商一致,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许多要求都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的实际能力,成了家长的唠叨最终无法实施。
1、提出要求的态度和语气,孩子怎样能欣然接受或者能够商量达成一致,至少不会反感?如果没有考虑好最好先别提。
2、提出的要求符合孩子的现实状况吗?如果我是孩子能否做到?如果自己都很难做到最好别强求孩子能够做到。
3、孩子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我有什么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争取能够帮助孩子补救?
[教育感悟]: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自主学习,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素质是关键。孩子在不断成长和成熟,知识在与时俱进,观念跟随时代步伐也在不断更新,孩子是研究家长的专家,心中自有一杆称;家长如果不继续学习提升自 己,观念必然落伍,对于孩子的许多言行未必能够真正理解,对待孩子的思路和方法也会不适应,面对孩子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时,必然会束手无策。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是家长自我修行的过程,唯有与孩子共同学习和进步,才能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品高,不怒而威!
尊重别人,是做人最基本的一种品质修养,是一种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是对别人价值与人格的认可和欣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必要放下自尊卑微地适合别人,因为自己不尊重自己时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也不要不屑一顾地打击讽刺别人,因为自己的行为失去了应有的风度难以服众。教育中也如此,不懂得尊重孩子,就很难得到孩子的尊重,其身不正,有令不从,必然无法引导好孩子了。
我可以一直保持善良,却不能对小人作为放任自流。因为对不善良的人宽容就是一种无原则的纵容;你若虚情假意,别怪我象烟雾,永远弥漫你双眼;你若真诚相待,允许我如烈酒,寒冬也带给你温暖。做好内心真实的自己,不必在意小人口中的评说。
-------坦然看世事,真诚交挚友
[教育感悟]:关注孩子内心感受和情绪,就是最有效的教育思路。家庭教育最怕的就是许多固有的条条框框禁锢了家长的思想,从而让观念陈旧做法不当,就算观念上更新了,应用时不尊重孩子客观现实,按照自己内心愿望却不管不顾孩子的情绪而为,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家长很累心,孩子也很烦躁,表面上解决了一些问题,孩子的性情却会大变。因此,照顾到孩子内心感受和情绪基础上,去实践中寻找到适用于孩子进步和成长的思路和办法,这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千万别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因为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主客观情况也许是南辕北辙。尊重客观现实,放下条条框框,因势利导顺应孩子促进发展,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思路。
自己的内心决定着自己的得失。无欲至少没有伤害,无求就不会受骗,轻信是自己缺乏慧眼,上当是自己还需修炼;不要巧舌谎言,因为总有露馅的那天,失信于人无法立足世间;更不要坑蒙拐骗,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会让自己的灵魂堕入深渊。
-------行为举止心决定,困果得失有循环。
[教育感悟]: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很重要,通过什么途径和办法培养习惯值得学习探讨。上策是环境营造影响于无形之中,中策是言传身教示范引领,下策才是做好规则共同遵守。如果说这些常见途径和办法都不会应用就成了束手无策。
1、营造环境:人都生活在环境中,许多习惯都是环境造就出来的。比如: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守时习惯等就要依靠家庭这些环境的营造情况来培养。所以,家庭生活良好氛围的营造为首位。
2、引领示范: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生活,孩子就会无形中受到这些人的习惯影响。比如:待人接物、与人相处的模式、交流沟通方式等,家长和老师起着示范作用,孩子的朋友也会影响。所以言传身教和关注孩子交友很重要。
3、做好规则建立家规:许多好习惯都是通过建立规则,然后坚持执行下去,慢慢由被动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为形成的。比如:学习习惯、交友原则、品德上许多不可突破的底线要求等。所以,学会给孩子一起商量做好规则是家长的必修课。
[国学经典名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论语》 译意:为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为下者也能照着去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为下者也不会听从。应用:作为家长,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示范,就是最好的教育和引导,如果自身都做不到的事情,却成天不断去要求孩子做到,孩子也不会听进去更不会去做。因此我们要先自己做好示范引导孩子,同时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孩子的客观实际,才能收到教育实效。
[教育感悟]:家庭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家庭成员观念和做法统一所形成的合力。最理想的状态是,家庭中的成年人教育观念相同,对孩子的要求统一;其次是,虽然观念有所不同,但是面对孩子时要求统一,实践中去验证谁的思路和方法有效;再次是,观念不同,虽然各行其事,面对孩子要求不同,但是出现问题时,相互知道及时调整做法以马上弥补不足;最糟糕的状态是,各行其事,要求不同,还常常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对方,不仅让孩子无所适从,还不断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严重的会造成孩子分裂性人格:性情孤癖、情绪波动、两面性强、毫无主见、随波逐流。最终难成大器!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于内心的真诚交流,最重要是相互间的坦诚与信任。对方有不足都会直言不讳,自己有想法会坦诚沟通,不需要戴面具伪装自己,更不会让对方猜测自己的内心,猜测对了也许会感觉伤了自尊,猜测错了又认为对方不懂自己。不要觉得放任才有情义,不语才是尊敬,真感情就是相互的不隐瞒和不放弃,共同去担当未知,真实地面对自己。否则,长久的沉默只会冷落了真心,换来无言的结局甚至于一个转身的背影。
------尊重不是放任,真情不会沉默。
[教育感悟]:爱是教育的根,情感交流胜过任何教育。因此学会向孩子正确表达爱,首先就要学会分享和倾听孩子的快乐和烦恼。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家长不懂如何进行有效交流;通常家长都习惯说教和唠叨,与孩子会面时,不是询问学习情况就是责备孩子的错误,很少主动关注孩子心理的困惑,更没思考孩子内心世界的需求,不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也没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习惯上就成了只会发脾气不会讲理,只知讲教育不知讲感情;久而久之孩子的直觉就是父母只关注学习不关注孩子,就算有一些关爱也让孩子觉得是有回报条件的,这样让孩子何来被爱的感受,又如何能够打开孩子的心扉?情与情的互动才有引导,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唤醒。
当权重位高或者荣华富贵时,往往看不清周围的人,因为都会锦上添花,只是各有各的用心;当遇到危难时,才知道谁最善良,当遇到困难时,才知道谁是朋友;当陷入绝望时,才明白谁最温暖,当面对失败时,才明白谁最真诚。当你失落痛苦时,才清楚谁对你的情感最真。善待不离不弃的人,珍惜雪中送炭的友。-------最真的情在不弃中,最好的友在逆境时。
做人待人有要厚度,真实诚信;遇到困难要有气度,沉着冷静;思考问题要有深度,谨言慎行;解决问题要有宽度,兼并情理;做事行为要有纬度,克 尽职守;面对朋友要有温度,相辅相助;面对成功要有容度,自勉谦恭;面对挫折要有风度,自醒自悟。
------做人做事皆有度,分寸之间自然悟。
[教育感悟]:我们可以设计孩子的未来,却无法左右孩子的内心。真正的教育者和引路人,不是不管不顾孩子的内心感受,强加自己的意愿去设计未来,而是善于发掘孩子身上的特质和才干,并且给予支持和激励,真正激发出孩子的内在动力,让孩子扬长避短地攀登而上,顺其自然地走向自己的未来。
[教育思考]:古人李冰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总结出了都江堰治水要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陶滩、低筑堰”。这无疑是启迪着我们教育的基本思路,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即是:科学引领,扬长避短;深陶滩、低筑堰,即为: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核心理念就是,治水只能天人合一,顺势而为,顺应自然,才能让水化害为利,造福于民。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教育感悟]:对于高中的孩子来讲,许多习惯已成定局,想从头培养习惯似乎不容易或者来不及;扬长避短、顺势而为是引导孩子自醒自悟的基本思路。由于高中把短期的高考作为唯一目标,对于许多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来讲已经看不到希望,因而采用放弃努力的态度了,如果家长想强加自己的愿意,孩子只会强烈反抗或者软拖应付,往往让家长陷入无可奈何的被动局面。不如和孩子商量结合实际调整到中长期目标,立足终身发展对待学习,确立以后的方向并为了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而学习,才能真正给孩子减压,并且明确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孩子才可能愉快地重新振作起来进入学习状态。
人生无法重演,有些失误须尽量避免。最大的失误:是应该讲情感时却在执着地讲理,应该讲理时却放弃了原则去讲情; 最大的错误:是对最陌生的人展示着最甜美的微笑,却对最亲密的人发泄着最糟糕的情绪; 最大的悲哀:是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最信任的人,最后却成了受对方最有力攻击的把柄。--------沙滩上留下的是无法重走的脚迹。
[国学经典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述而》)
译意: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应用:人人都应该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要学会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学会对照别人的不足反省自己改正这些缺点;抱着这种态度与人交往,许多人就都可以看成自己的老师了。这正是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交友原则和心态。
[国学经典名句]: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摘自《大学》
译意: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终,能够明白本末先后次序,始终遵循规律做事,就能接近大学讲的修已治人的道理和方法了。
应用:在家庭教育中,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和懂得孩子各年龄阶段的成长规律,并且始终坚持尊重和遵循这些规律去引导孩子,才是科学的教育思路,也能取得教育实效。人一简单就会有快乐,奢望越少越幸福,因为不懂得珍惜拥有的,看当今快乐的人总是寥寥无几;心一复杂就生出烦恼,期待越多越痛苦,因为追求了不应该得到的,看世间烦恼的人却熙熙攘攘。
-------平常心态过生活,幸福快乐自然在。
[教育名家 ]:陶行知先生在论教育时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并且进一步阐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应用:当我们面对孩子问题时,首先应该想一想怎样对待才能解决问题?那么诸如说教、闹情绪赌气、对孩子发脾气等能够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能,那么你就不是真正在实施教育,只是发泄自己情绪而已了,这时就应该改变方式进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争取和孩子交心,成为孩子心灵上的朋友,才能收到教育实效。
[教育感悟]:观念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成败。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家长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如果说不学习,教育观念落后甚至于是错误的,那么必然越努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越不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点不是抓分数,应该是重视品德培育的前提下,抓好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决定孩子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国学经典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为政》
译意:学习而不思考,人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迷惑而无所适从;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更难全面的领会知识。
应用:只会学习知识不去思考应用是不会学习,甚至于会越学越糊涂;只是成天思考问题,不带着问题去学习寻求答案,只会一直处于迷惑不解状态,不会有进步。所以,要边学习边应用于实践,实践中遇到问题再去学习提高,家庭教育尤其如此。即: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会学习!
【教育感悟】:教育不是说教,而是用行动营造氛围。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孩子的智力,更多时间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家庭的和谐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的生活习惯、家庭的学习氛围。教育不是说教能够有好效果的事情,更多的是用实际行动营造氛围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成天盯着孩子的不足和学习,不如自己带着示范和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孩子自然会跟随你的脚步前行。
[国学经典名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老子》
译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送给别人一条鱼能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有鱼吃是目的,会钓鱼是手段。这句话说明。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
应用: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要求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培养孩子自己独立学习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感悟]:孩子的学习生涯中,不断更换着老师和学校,处于被动学习的孩子通常都因此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唯有主动学习的孩子,而且具备自学习惯和独立思考及善于交流能力的孩子不会受到多少影响。因此,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和独立思考及交流能力,是让孩子不依靠别人能够搞好学习的根基。也是现代人终身学习需要必须具备的实力!
面对难以协调的人和事,我们只能有三种选择:先改变自己然后争取影响和改变局面;或者放弃自己的想法去接纳和适应现状;也或固执己见无法适应转身离开。烦恼不是办法,争论无法解决问题,愿意改变自己是因为在意,不想改变自己就要淡然面对失去。得失之间,全在内心。
------求已也别求人,坦然面对内心。
[国学经典名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孔子《论语·雍也》 译意: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应用:培养孩子的爱好和保护好孩子的兴趣,是让孩子愉快学习并且能够高效学习的动力。
[教育感悟]:教育孩子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离开父母独立生存和发展,这是所有自然界的动物都明白的道理。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不要把孩子的一切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甚至于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包括自己未尽的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最终会失去自我,也无法让孩子真正独立。真正为了孩子好的父母,就要为孩子的逐步离开做好相关准备,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给孩子创设磨砺的机遇、传授孩子独立生活的技能、鼓励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本领、启迪孩子独立闯荡和发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教育感悟]:不是青春期的孩子就一定会逆反,关键是看家长懂不懂得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通过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孩子逆反的真正原因,是家长的教育引导方式还停留在孩子小时候的习惯做法,不适应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了。最大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尊重孩子,习惯于下命令或者强加个人意愿给孩子;另一方面是家长的关注的重点不是孩子本人,而是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分数,让孩子误解为家长不是真正的爱自己,或者爱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又正在独立意识形成时期会很反感和烦恼,不得不反抗了。没有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就是让孩子感觉是一种交换,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无法实施有效的教育,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如此。
[教育感悟]:教育不可太功利心,分工应该明确。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重点抓学习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但是家庭教育重点应该是抓好孩子的人格形成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全面发展。不要一切都围绕分数来引导管理孩子,甚至于课外活动和培育都只为了分数或者家长的面子去考虑,应该真正围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以全面培育孩子身心素质,从而提升孩子综合实力和健全人格为主体考虑。特别是孩子的课外阅读和兴趣爱好活动(包括玩),都应该是以孩子身心健康和构建核心价值观及提高人文修养为主体给予大力支持。否则,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是高分低能,空有一张文凭,实际上根本无法适应将来的生活和工作。这也许就是许多大学生无法就业的根本原因。[教育感悟]: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一个概念就是“陪伴”。对陪伴的理解却决定了陪伴的效果,从而决定了家庭教育成效。按照陪伴质量甚至可分有效陪伴、无效陪伴、有害陪伴;对照反省一下就明白自己大概属于哪种类型。想提升陪伴的质量,只有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否则,越努力越无效甚至于有害。
1、有效陪伴:以身示范,营造家庭和谐氛围,夫妻关系和睦,亲子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充满爱,相互尊重关心爱护;共同建立家规,相互激励严格执行,家长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孩子共同进步;时常与孩子达到有效交流沟通,成为孩子心灵伙伴和前行路上的引路人。
2、无效陪伴:虽然在一起生活,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很少交流沟通,沟通就成单方面说教,规矩就是强行下命令,不满意就会唠叨,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无法带头做到,时常用物质满意来代替爱,教育基本无效。
3、有害陪伴:家长生活和行为习惯不良,家庭关系不够和谐甚至于冷漠或者紧张,家庭成员之间时常在争吵,经常把不良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打骂责备是常事;有的是教育意见不统一,不是无原则宠爱就是无条件满意孩子的物质生活或者无理需求。教育孩子是两种极端做法,要么放任自流,要么强行控制,基本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规则,无法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对孩子身心健康时常会有伤害。
人在世上走,不必受人左右。做得不好高人看不起,做得好了小人会妒忌,不好不坏也有人会说没出息;何人不曾被评价?世事皆会不完美!难测别人的心,可明自己的意,不屑别人的谣传,警示自己要慎言,难以左右别人的作为,可以注重自己的修为;宁可维护尊严,也别乞求别人可怜,宁愿留点骨气,也不要廉价的人气,不卑不亢自潇洒,我行我素也真情。我就是我,世上无人可代替!-------真诚的人,无需刻意证明自己。
[教育感悟]:想读书,应该成为孩子陪伴终身的好习惯;会读书,更应该是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力。
孩子天性中本来是喜欢读书和学习的,都是天生“我要读书”之才,特别是在幼儿时期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显而易见。然而经过十二年过度或者不当的学校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双重磨砺(到了大学这种磨砺基本消失),让许多孩子逐步变成了“要我读书”甚至于“被迫我读书”之后,还有多少孩子想读书或者能够残留一点自己会读书的愿望和能力呢?真正能够在应该教育体制下,持续保护好孩子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家长,就是家庭教育最成功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能够让孩子坚持终身都具有根据需求去自觉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就是孩子未来最大的竞争资本之一!这不是文凭问题,是寻求人的技术与技能不断更新、内涵与修养不断提升问题。
[教育思考]:爱的教育是人性之根本,也是孩子理想的沃土。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应当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和引导: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和朋友---养成善良仁爱之心;爱家---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激发报效祖国之志。现在许多青年人拿着国家发的工资当愤青,常常夸奖西方多好同时骂着自己的祖国。这无疑是一边吃着娘的奶一边却上大街在骂娘,娘再疾病缠身也是自己的娘,我们希望都尽力而为去拯救她,而不是这样希望抛弃她的态度。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和教育的双重悲哀![教育思考]:当今的人们到底在为什么拼搏和奋斗?幸福究竟怎样不见踪影的?
成年人在拼搏说是为了孩子,孩子也在努力说是为了将来,最终两代人拼搏的结果不约而同落实到房子、车子、票子三个具体事情上。甚至于热血青年走上岗位后,就不得不为这些努力拼打,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连同父母终身积蓄都搭进去了,还是成为了房奴和车奴;老年人老了却没什么钱安度晚年了。年青人的理想和精神呢?整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全感在哪儿呢?难到一代一又代这样拼搏下去,就是我们奋斗终身想得到的东西?是教育出了问题还是社会出了问题?值得深思。
人心最无法左右的事情,莫过于已经过去的事记忆却永存。刻意想遗忘也无法抹去,而且时间越久越是清晰,却又永远无法回到过去。犹如这漂流瓶中存放的情愫,漂泊于五湖四海,历经了惊涛骇浪,外边早已一片狼籍,里边却记忆犹新。
-------抹不去的记忆,必将铸就永恒。
[教育信息]:大学生近五年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信息 :下图是中科研究院2013年度科研课题《近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中的大学生毕业后对口就业情况统计表。总体来讲,真正专业对口就业的占三成左右(只与专业相关的占五成,完全不对口就业的占两成)。
调查信息说明:
1、真正的对口就业率不高。而且由于文科生学习的知识面应用较广,学生综合素质普遍高于理科,就业机遇相对高于理科。
2、重点“211”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比例相当。原因是高职高专学校加强了就业指导培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
启示:选择学习什么专业,并不一定能够决定将来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是由用人市场的变化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的,市场需求大量实用性的复合型人才;上大学就是一种经历和成长,是为将来就业储备综合实力。高文凭不一定就有较高的就业机遇,决定就业机遇的,重点是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有成年人对孩子正确的就业指导,这就是在校大学生的家长们的重要任务,同时也为高中家长揭示了培养引导孩子的大方向。
生活,是为了保障生存前提下得到快乐;做事,是为了尽到责任前提下开心付出。然而,奢求越多快乐越少,期望越高越不开心,如果你烦恼痛苦了又无法改变环境时,那就考虑改变自己,从内心把多余的负担卸去。生活还须继续,因为要生存;此事不做还能做别的事情,因为还有未尽的责任;人可以输给环境却不能输掉心情,你无法拥有世界,但世界唯有一个你,这就是一种内心的修行。
-------改变心态就轻松,放下执念自释然。
生活中的勇士,活的是一种精神。有些故事,只能成为永久记忆,讲出来也许不象故事却成为话柄;有些伤痛,只能把它深埋心底,揭开来也许不会有人懂得还会疼痛难忍。人生不会有那么多的理解,更不会有那么多人懂你,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自己的使命;不为故事的烦恼左右心态,不因伤痛和挫折放弃前行,时间就是生命,一切总会过去,每天都应面对现实,做最好的自己;因为,浪费时光没人给你买单,自己的生活最终只能自己去演绎。--------有 一种精神,源于珍惜时光和生命。
[教育感悟]:教育要引导孩子学会选择并为选择负责。
人生就是在不断选择和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的地过程中成长和成熟的,从小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思考后选择,并且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和后果,是一种必备素质。
许多家长习惯下命令或者直接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失去了这种能力培养的机遇,现在不学会独立思考后作出选择,将来也许就会选择错误,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听取了孩子的意见后,提出几种综合考虑孩子意见的方案或者具体做法,并且告知孩子各种方案或者做法的可能结果以及风险,让孩子自己作决定怎么做。哪怕选择失误也让孩子明明白白去体验失败并承担责任,不仅学会了选择,也知道选择错误的代价,教训往往比经验更加让孩子尽快成长和成熟。
教育感悟]: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说家长行为方式和态度正确,就产生积极影响,孩子会继承发扬光大其好性格。如果说家长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是错误的,就产生负面影响,其作用必然在孩子身上得到两个方向上极端的反馈:一是盲目屈从,屈从的结果是往与家长性格相反方向发展,二是极力反抗,反抗则往与家长性格相同方向发展,甚至于会更胜一筹。因果循环就是如此产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教育名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和思考的重要论述:“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并且指出:“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
实践应用启示:
1、学习不只是听懂和理解了就算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应用才能得到巩固。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思考,不是家长学会知识直接给孩子,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遇。
2、要想孩子具备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好的途径就是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决不是教材的必修课阅读。就是说,主动阅读而非被动阅读才能形成思考和习惯,鼓励孩子阅读是孩子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教育思考]:教育,重在不断学习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应用于实践去探索。孩子在不断成长变化,家长不学习就无法适应孩子的教育所需,家庭教育成败就是由学习与应用的态度和水平决定。其中需要明确几点:
1、如果教育观念错误,又不自觉学习转变观念,想当然地进行着教育,无疑是在伤害孩子。错误地管不如不管,还不如让孩子顺其自然。
2、学习了不应用,只会越学越害怕,什么也不敢去做,只学理论不实践不如不学,学以致用才能获得教育经验和实效;
3、只想学习方法,不去理解理念的内涵,实践时必然无法结合自己孩子个性特点灵活应用,寻找不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生搬硬套往往无效,有时也可能成伤害。
[教育名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有代表性的教育理念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认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 育。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
实践应用启示:
1、教育源于生活实践,并且要融入社会实践,才能让孩子真正得到教育。即不能读死书,要理论和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要让孩子回到实践中得到真知和技能。
2、教育要让孩子自主地融入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去动手动脑,兴趣得到培养,个性得以拓展,才能让孩子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感悟]: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精力,几乎都用在了孩子的家庭作业上,而且为了让孩子完成作业,忽视了最重要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孩子的品格和健康,二是孩子的情商培养,甚至于连基本的生活能力训练和孩子玩的时间都放弃了,将来孩子怎样适应环境独立生活?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身心也不健康,生存和生活都成了问题,还怎样成才呢?从另一个角度讲,生活自理和身心健康就是一种基本的综合能力,反过来会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才能稳步上升。
一句话说白了,现在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本末倒置现象。应该是向孩子的习惯和综合能力要终身的成绩,而不是牺牲习惯和能力培养机遇要眼前的成绩!
【教育感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要想得到有效沟通,技术是次要的,用心才最重要。所谓用心就是:以人为本---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爱人,不是带着别的目的去交流。以诚待人---是真心实意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只有指责没有科学的建议和措施,就是唠叨不断。以理服人---心平气和讲道理和孩子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不管孩子的感受。只有用心了,才能学会换位思考,达到有效沟通的。
[教育思考]:家长在是摧毁还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是应试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分水岭。
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就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应试教育只追求分数的结果,为了分数否定孩子个性差异不断让孩子受挫,不管不顾孩子的内心感受,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影响孩子终身发展和幸福;素质教育注重在过程中不断激励孩子努力奋进,尊重孩子内心愿望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让孩子充满自信地学会学习,保护和增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铸定根基。
[教育名言]: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母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光辉榜样,一切关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没有父母的榜样,没有父母在相互关心和尊敬中所表现出来的爱的光和热,儿童的自我教育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实践应用提示: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榜样。有了榜样,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实现自我教育。
2、家庭教育要收到最好实效,首先营造好家庭和谐环境,特别是父母之间互敬互爱的影响和示范,是家庭教育的根基。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生活,谈何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经营好夫妻关系,而不是成天都去围绕孩子打转。
[教育名言]: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实践应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真正让孩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基石。特别是让孩子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籍,才是拓展孩子视野,增强孩子思考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基的必备的良好习惯。切忌阻止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只想让孩子阅读教材,这是在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育名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实践应用思路:
1、想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欢乐,首先就要让孩子独立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可包办代替;
2、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要把长远的大目标分解为孩子近期的小目标(甚至于细化到每天的目标),让孩子努力了就能够达到;
3、切忌把孩子取得的每个小成功与别人作比较,只用来和孩子自己的过去作比较,让孩子看到进步和不足,激励孩子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和目标,才能保护好这种内动力,泉水涓细流却能永不停息。
人有时候会陷入自困境地。不能面对现实躲避在阴暗处,总感觉人人带给自己寒意,不敢迎接风雨站立到树荫下,却抱怨阳光不能照射自己;只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坦然接纳现实,就能感受到人人温暖如春,只需改变自己的立场换个角度思考,就会感觉到处处阳光普照。-------森林中的太阳总是投射于面向阳光之处
人人都有脾气,看值得不值得发而已,不值得发而发,不仅损伤自己形象也伤害别人自尊;人人都有情绪,要看愿意不愿意倾诉罢了;不应倾诉而倾诉,不仅让人笑话还授人以把柄。发脾气是无能之为,闹情绪是缺乏智慧,学会调整心态,打开心窗,心胸开阔,坦然自若面对和接纳内在的自己,最终得益是提升自己的修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教育感悟]:性格影响着孩子终身的幸福指数。孩子的性格走向,多数取决于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监护人。如果大人不能很好地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粗暴地对待孩子,最终孩子性格会比大人还要粗野,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在大人的长期压制下,性格变得特别内向且胆小懦弱。要想培养一个性格阳光开朗的孩子,首先需要大人调整好自己,实施言传身教。
教育感悟]:纠正孩子说谎毛病的常用对策。
1、家长说话算数,给孩子做好讲信用的榜样;
2、学会倾听孩子的诉求和讲理,满足孩子合理合情的要求,不能满足的要以理服人;
3、发现孩子说谎时,鼓励孩子勇于认错并改正,严禁坦白从严的情绪化错误做法,让孩子因为害怕不得不说谎;
4、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前提下,让孩子适当承担说谎带来的后果,但要防止过分处罚,逼迫孩子一错再错继续说谎。简单地说,孩子说谎多数原因是家长独断专行不讲理或者处罚不当造成的,改变对待孩子的不当做法,孩子自然会逐步改正说谎的毛病。
[教育思考]:中年爸爸们的痛源于教育缺位。咨询中遇到许多孩子的爸爸,在孩子小时候没有注意陪伴孩子,更缺少对孩子的引导,即使偶尔介入也是方法简单粗暴,理由就是工作忙碌要挣钱养家糊口,本质上是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错过了最佳陪伴建立深厚感情的时期。结果等到事业有成或者有 时间想介入孩子的教育时,才发现已经很难和孩子交流沟通了,孩子从感情上和心理上都远离了父亲,更无法谈如何教育引导孩子了,这份内心的失落和痛楚让我们无能无力提供多少帮助。切记:教育的根植于爱的沃土,童年时期给予孩子的陪伴和正确关爱,远远胜过任何教育方法。
[教育思考]:情商决定着孩子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几乎九成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商培养,却忽视了情商教育。多数家长一直陪伴着孩子在为了一张大学文凭而努力着,等到孩子真正大学毕业面临独立走上社会找工作时,才发现忽略了太多不应该忽略的,远远比文凭更加重要的品质的培养。现代公务人员岗位首先要求遵纪守法,学会礼貌待人,尽忠职守,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现代企事业单位聘用员工,首先要求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具备尽职尽责、吃苦耐劳精神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真正综合素质良好,情商高的孩子,许多用人单位都愿意聘用,有的甚至于会破格使用,没有文凭同样能够闯荡出一片天地。对于找工作而言,文凭只是个敲门砖而已,只要注重了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随时都可以进行,文凭最终都可以有,不一定非要在高中毕业时就必须去取得它,更没必要为了文凭放弃了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甚至于让亲子关系恶化,最后无法修补,成为终身遗憾。
[教育感悟]:孩子为什么平时学习不错,考试总没有好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从心理上压力太大,源于家长太看重分数无形中不断暴露情绪带给孩子的心理影响,让孩子也太在乎结果,一考试就紧张无法冷静思考;另一方面也说明平时孩子虽然基本掌握了所学知识,但是没有及时复习有许多遗忘了,也没有定期小结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更不能举一反三,考试时就不可能得到好结果。
家长首先要调整心态注意培养孩子习惯,注重学习过程看淡结果,孩子及时复习小结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才能放平心态冷静应对考试。
-------家长的情绪和对待学习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心态和学习效果。
[教育感悟]:教育没有办法重新来过,也很难弥补!许多孩子的爸爸,在孩子小时候都忙碌事业,误以为孩子有妈妈陪伴自己挣钱供养家就足够了,好象分工很明确,其实是最大的失误。无论工作多么忙碌,常常关爱一下孩子是必须尽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中爸爸不能缺位。否则过了最佳陪伴和教育的时间,等孩子进入青春期才发现自己缺位造成了遗憾时,再想弥补就很艰难了。
[教育对策]:2009年国际有关机构统计测评结果:“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专家分析:本质是应试教育的致命弱点。
下列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下列行为能够很好地培养想象力:
1、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比较、猜测,画下来、演出来、发表不同想法,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
2、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一个半圆、一个圆圈,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完全不同的故事。
3、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
4、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学校教育受到体制约束无能无力应对,家庭教育可以很好地弥补这种缺失。一个人真正的成长过程,就是身心走向独立的过程。不只是生活和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独立,越依赖越危险,越独立越安全。无法独立是能力修养不及,不想独立最终会失去自己。------独立寒风处,梅花更醇香
[教育感悟]:家庭中经营好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所谓经营,不是想办法去管理和改变甚至控制别人,而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经营好自己的心态,心平气和地与人交流沟通,用改变自己的言行去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简单说就是:提升自己的魅力,本身即是一种无痕迹的教育。
【教育感悟】现代教育应该教会每个孩子三项基础本领:一是教会孩子自己学习(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事(人际交往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三是教会孩子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生存(生活自理和自食其力技能)。然而现实中,不当辅导正在压抑孩子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过度保护正在剥夺孩子与人交往和协调能力,包办代替正在消弱孩子适应生活与生存能力。-------狼性教育子女理念,值得人类领悟和学习。
[教育感悟]:学习家庭教育切忌只学皮毛,一知半解,应该领会精髓,实践应用。赏识教育,是尽量去发现和赏识孩子优点给予激励,决不是只表扬不批评放弃引导孩子的不足之处;散养放养,是尽量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却不是放手不管不问成为放纵。学而不全断章取义地应用,只会害了孩子!
信任,不可盲目。因为信任是对一个人的人格、品质、能力的相信而与之相处或共事,然而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有不足之处,至少有能力所不及之时;所以信任,要看对什么事和什么情况下去选择;信任所长是智慧,盲目信任是愚昧;智慧地信任就得到知己,盲目地信任也许只能得到教训。
-------智者信人所智,愚者信人所愚。
[教育感悟]:所谓孩子的青春期“逆反”问题,其实归根结底不是孩子想 反对家长,而是因为家长不接纳孩子青春期正常的成长变化,不能跟随孩子的成长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模式,让孩子实在无法忍受而反抗的现象,少数属于从小溺爱宠坏了长大无法再管教了造成。明智的家长会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和水平,了解和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从而不断调整教育思路和模式,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成为孩子心灵上的朋友和知己,孩子自然不会出现逆反现象。逆反,与其说是孩子不听话,不如说是家长不转变观念,教育水平不提升平时的教育方法就严重失误,不适应孩子成长变化造成的结果。
[教育感悟]:家庭教育学习中,学的是理念和思路,学以致用才是最高法则,具体做法应该是自己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去不断探索,真正用心了就会有收获。切忌照搬套话来应付孩子,更不要象走程序一样只管把自己觉得应该说的和做应该的“完成任务”就了事,最终必须要落实到具体措施上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否则不仅没有效果,还让孩子觉得你没有真正关爱,也学会了应付了事。训子百遍,不如落实一事,讲求实效才是真正的教育。
人人都是一本书,人人都会被别人读。别想全部读懂别人,因为有时自己都不一定读懂自己;读自己是观内心,真正认识自我,因此知已而明志;读别人是品长处,选择精彩章节品味,从而阅人懂欣赏。如此品读,才是乐读。-------读自己是自醒,品别人是赏析。
[教育感悟]:父母内心都爱孩子,可是爱正确了吗?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见的错误心态是:
1、把孩子当自己的附属品,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安排孩子的一切,极力想控制孩子,不许孩子不听话;
2、为孩子付出必须有回报,把爱当成了交换条件;
3、为孩子牺牲自我,用爱捆绑了孩子,全部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是夫妻携手引导和尊重孩子,并用发现的眼光启发和激励孩子,付出是甘心情愿尽职尽责不求回报,并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榜样,与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感悟]: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情绪波动大,遇事浮躁不安易冲动。家长务必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禁止孩子随身携带管制刀具或易伤人的利器进入学校,孩子如果想带去,学校再防范也防不胜防,毕竟学校不是执法机关不能强行搜身,全靠家长随时告诫孩子,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危害性自觉遵守规定,否则极易出现因冲动而发生伤害事件。许多血的教训应该引起我们各方面的重视。
学会常怀感恩之心,人生才能豁达潇洒。不仅感恩父母给予了生命,感恩家人给予了无私的关爱,感恩朋友真诚的帮助和支持。还要学会感谢伤害我的人,他磨练了我的心志; 感谢欺骗我的人, 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谢遗弃我的人, 他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谢绊倒我的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感谢斥责我的人,他助长了我的智慧; 感谢藐视我的人,他觉醒了我的自尊。#感恩的心#
[教育感悟]:兴趣、责任、理想,是让孩子自觉坚持学习的动力来源,各个阶段的教育各有侧重点。12岁前主要依靠开发兴趣,激发出来就是动力;初中阶段主要依靠责任感,真正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才能克服困难;高中阶段主要依靠理想,建立远大目标才能努力拼搏向前。缺失其一,必有闪失,然而现实是:应试做法磨灭兴趣,生活中忽视责任感培养,基本上缺失理想教育,所以家长管得不得法,孩子学得不快乐。[教育感悟]:说教,是最简单直接的教育方式,然而说教也有分寸和完整方法。要说就要“言出必行,行出必果”,就是和孩子真诚谈问题时,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是要讲理,切中要害,让孩子口服心服;二是平等对话商量,给予建议和具体措施,帮助孩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共同把措施落实到行动上,让孩子体验到改进的成功。切忌重复唠叨成了责备,或者只指责不提供帮助,或者想当然提出不可行的措施。如此说教,不仅教育无效还会让孩子烦恼不安,心理上逆反最后无法交流沟通。
[教育感悟]:目前,许多家长从中学开始,就由家长去陪读,以为可以管理好孩子的生活,同时指导好孩子学习。可惜,多数家长会失望,还不知道原因所在。陪读带来的后果和危害性:
1、首先是影响夫妻关系,动摇了家庭根基,无法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严重的甚至于出现了陪读完成任务时就是夫妻关系结束的后果。
2、陪读者自己觉得肩负重任,往往盯住孩子学习不放,同时生活上为孩子包办代替过多,让孩子压力很大,反而无法真正搞好学习;严重的是造成厌学。
3、陪读行为本身就是对孩子不够信任,由于生活不能独立,被陪读的孩子往往缺失责任感和自信心,最后也对自己的学习不会真正负责,往往觉得是为了家长在学习,不会自觉努力学习;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和行为。
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然而宽容也要坚守原则。我们可以宽容不当的言行存在,但是可以选择与谁为伍,有可交往有不可交往;我们可以宽容别人不尊重自己,但是可以选择保持自尊,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甚至可以宽容别人伤害自己,但是可以选择远离,有可辱有不可辱。
-------宽容别人是理解和容忍的同时解放内心的自己。
[教育感悟]:规划往往会成为局限,教育不是塑造是唤醒。我们总是想给孩子规划一个自己认为美好的人生,而且为了塑造这种人生前程不断在安排着孩子的一切,却不知道孩子的人生是无法由家长规划的,就算能够实现规划,我们想法塑造出来的也不是孩子想要的人生了;只有唤醒孩子的内觉力,由孩子自己定位自己的人生,才会为之努力奋斗,才能有孩子无限发展突破自我的可能。
[教育感悟]:真正想引导好孩子就必须先了解孩子,和孩子做好朋友。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多和孩子真诚交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
2、与孩子一起玩和做事,欣赏孩子长处及孩子的作品;
3、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
4、理解和尊重孩子,常常和孩子一起讨论商量问题。5、少发脾气少责备和唠叨,多正面激励。
春有花蕊绽放,也有青涩茫然,秋有风景如画,更有落幕情怀,人生各阶段,犹如叶子各自有风采,应当执着时不能放弃,因为你想拥有未来,应当放下时不要执着,因为当下就是拥有。--------执着与放下,都是人生阶段性智慧。
2015.3.26 2015.1.29-2014.11.1
第二篇:感悟 2
学习《弟子规》感悟 在三天封闭式学习弟子规期间,我感受到了很多很多,发现了很多很重要却一直被自己
忽略的东西和道理。尤其是一些小的细节,先归结如下:
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
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
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
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
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
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
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
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
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
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
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
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
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
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
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
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从今天开始,当下做起,把握好每一件小事,让自
己的生活充满美好和希望。
周浩
第三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心得体会感悟2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心得体会感悟2
念好“学”字诀,让党员教育工作更有温度。党员是党组织的肌体“细胞”,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目的是让每个“细胞”更加健康,切实发挥好作用。党员教育是细水长流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对X来讲,要结合“X、X”主题教育开展,持续深入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
要聚焦锤炼过硬党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个目标,坚持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挖掘、选树各领域先进典型,通过小故事讲大道理、用群众话“唠家常”的方式,让党员教育工作既接地气又有温度,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为打造更加亮丽的X风景线汇聚强大思想合力。
念好“建”字诀,让党员教育工作更有精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所处的行业、经历、环境出现了较大差异,对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各级党组织而言,要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就要主动适应党员教育新形势,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培训等基本制度,不断丰富和创新党员教育内容形式。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先进典型教育,让不同领域党员牢固树立起对党忠诚、践行宗旨、热爱本职、甘于奉献的意识,真正做一个有信仰、有追求、重事业、情趣高尚的人。
要针对基层实际,用活党员教育载体,通过建好“党建直通车”视频学台、深化城乡党员互动工程等方式,为基层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便利。要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形势,以各级党建网站、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学台和共产党员微信、易信等为载体,以个性化、精细化的教育方式,激发不同领域党员群体主动接受组织教育、参与组织建设的热情与动力。
念好“用”字诀,让党员教育工作更有力度。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要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学”得深入,“做”得扎实。当前,我们党面临打赢三大攻坚战和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重任,如何让党员队伍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扛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大旗,就需要各级党组织主动顺应形势,积极为广大党员学用结合、指导实践搭台铺路。
要结合“X、X”主题教育开展,教育引导党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刀刃向内、立查立改、即知即改中锤炼过硬党性、强化责任担当。同时,还可通过树立、学习身边的榜样,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既把平凡岗位当作“磨刀石”,又把重大任务当作“试金石”,在“X、X”中,练就过硬能力和过硬作风,为推动基层全面进步,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篇章贡献应有之力。
第四篇:教育孩子的一点感悟 2
教育孩子的一点感悟
----------------高辉
如何教育孩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算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猛然问起这个问题,还真是难以说得清晰透彻。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一个乖巧听话,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孩子,总是让哪些调皮捣蛋,学习马虎,成绩落后孩子的家长羡慕不已:“你家孩是怎么教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绞尽脑汁,努力搜寻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感悟到教育孩子。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努力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孩子离开母体的保护来到世上就被各种各样的危害所包围,对各种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又感到恐惧,父母是他们心中万能的守护神,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孩子面前,我们尽可能地克制情绪的波动,避免争执的发生,让孩子有家庭安全感。多向孩子示爱,一个抚摸,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更不吝啬:“宝贝,爸爸妈妈爱你”。“你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这些话语,让孩子沐浴在充满温馨爱意的阳光雨露中,懂得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从小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令行禁止,有错必纠,不让孩子产生疑问,一样的事情为什么这次不可做上次可做呢?教育孩子待人要和蔼可亲,见面要主动打招呼,做到彬彬有礼。
外出游玩时,我们时刻注意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木,爱护环境。教育孩子地球是我们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它,同时我们经常与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心。
其次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在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学和自律的能力。学习是一种求知的欲望,是一种成就的幸福,千万不可扼杀孩子的欲望,造成孩子厌学的心理。作为家长要始终抱着一种中庸的观点,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从不要求拔尖,只要上课注意听讲,功课能够独立按时完成就可以了。成绩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多鼓励、少斥责,提出要求,寄予希望,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解疑答惑、认知的基本出路,从而养成我要学习,我爱学习的自觉性。
作为一个家长,身边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心灵:由于父亲望子成龙的心切,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逐步走向厌学、逃学的境地;一个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发生了纵身跳楼的惨剧。让我感悟到要给孩子完美的家庭生活,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篇:教育感悟
教育感悟
我觉得吧,对于学生,我们应该要从心里去了解和帮助。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懂得的是---什么是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教育先教而后育,作为一个教育者,如果你连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教都不懂得的话,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在教育行业呆着的必要了,以免误人子弟;那么育该如何呢?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如果你是家长,你该如何去教育你的孩子呢?我觉得如果你放任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大胆的去创造,前提是不影响孩子的成长,那样效果应该是会比较好的。
作为教育者,其次要懂的是---抓住孩子的心理
现在的中国教育,说直白点就是考试教育。国家给学生减负,学生就会有很多的空余时间,那么作为家长,你觉得孩子的空余时间该如何安排呢?我相信大部分的家长会选择送孩子去辅导班或者特长班,那家长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会从心里完全接受吗?答案是否定的,小孩子需要的是童年的记忆和父母的关心、爱护。
我所从事的教育理念是“疯狂教育”,可能有的家长不太理解,现在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终其所有不外乎就是如何提高孩子在课堂上的兴趣,但是往往有几人能做到让孩子在学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呢?疯狂的意思,相信我不解释大家也都会明白,但是不是让学生完全疯狂起来,而是让学生在课堂“疯狂式”的发散思维,教师主动的引导孩子上台展现自己表现自己。说道这我想问问家长们,你们的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是一样的表现吗?可能在家时是个活拨好动的状态,一到学校就是沉默寡言的那种状态,你们就没有想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老师的漠不关心;
第二是孩子的家庭影响(家长的娇宠等等原因); 第三是孩子的性格所致。
作为教育者,最后要懂得是---什么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
大家外出买必需品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那种称心如意的物品,很少会退而求其次。孩子的教育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你就对了;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你就错了;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你同样是错了。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家长们要懂得一个道理:没有必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你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要加在孩子心理能承受的基础上,对于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你们要鼓励、支持。
祝愿天下父母都能为自己的孩子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