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精神征文六
勤劳质朴,无私奉献的陕西人
洪家中心校:曹丽婷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三秦儿女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熔铸了血脉相承的陕西精神。在这其中,有许多具有这样精神的人涌出,他们勤劳质朴,无私奉献。
2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环卫工作座谈会暨优秀环卫工人表扬会上,陕西华山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环卫工人孟建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优秀环卫工人”荣誉称号。据悉,住建部此次共表彰了全国332名环卫工人,孟建文是渭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环卫工人。
孟建文今年36岁,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户人家,家中共有6个兄弟姐妹,2003年,为了供自己的弟弟、妹妹上学,减轻家庭负担,他成为了华山景区的一名普通环卫工人。华山主峰区道路险要,环卫工作条件艰苦,任务艰巨,孟建文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辛勤的努力一干就是11个春秋。平时除了日常道路清扫工作,孟建文还是外围放绳作业的骨干,每次需要放绳下沟清理垃圾时,他都是积极主动,从不退缩。远远看去,悬崖峭壁上有人在荡漾,那不是攀岩,不是在户外运动,那是我们的环卫工孟建文在放绳作业,清理沟下垃圾。这时好多游客就会好奇的过来围观,嘴里不停地说着“这多危险啊”!的确这很危险,难道他不知道危险吗?不是的,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这不仅是他的职责所在,更多的是他热爱景区,他有着甘于奉献的精神。一条绳子系在腰,他就变成了飞崖走壁的“蜘蛛人”,面对危险的悬崖峭壁他从不退缩,深沟丛林总能发现他的背影,他用辛勤的劳动美化了景区、扮靓了华山。正是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才有了“生态华山的美誉”,也使他们成为游客口中的西岳之巅“美容师”和“悬崖上的舞者”。
孟建文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和累,清扫着华山景区的崎岖山道和深沟。整整11个春秋,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弘扬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行业精神,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执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人们热爱华山,用各种劳动工具在崎岖的山路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劳作和辛勤汗水为广大游客创造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作为一个陕西人,我也为孟建文叔叔的举动所骄傲。他也是我们陕西人的榜样。同学们,作为一名陕西的小学生,你是否已经做到了“陕西精神”呢?
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让陕西精神成为我们学习的目标,让陕西精神发扬光大,放射光芒!
(指导老师:赵丽)
第二篇:三创六气精神征文
我与信达——最美的年华
刚刚走出校园的大门,就融入了信达这个大家庭。看着信达江分一天天的变得更有激情、更有活力、更沉着、更勇敢的时候,我的心也被那把火点燃了。夏总提出的“三创“”六气”的理念就如同一个敢于面对低迷环境和现实问题的勇士,用他饱含热情和充满正义的剑,为信达江分的员工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那么,何为最美的年华?在我看来不全乎是年龄,而是在追梦的道路上走过的岁月。在信达这个大家庭里面,我们互相学习、彼此成长,在自己的岗位上或坚守、或突破。“三创“”六气”的文化内涵贯穿着在信达学习和工作的始终,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刻领会的重要思想。
锐意创新的勇气是保险行业竞争洪流的救生衣。创新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股精气神。勇于创新,注重效率,客户满意是我们全体员工应牢固树立的思想和为之努力的目标。三四级机构在这个方面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需要积极沟通,捕捉市场信息,使得公司资源分配更加高效,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渠道业务更加丰富,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敢为人先的锐气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后座力,是我们前赴后继的内在动力。生于平凡死于伟大的人物不在少数,出生卑微而渴求成功本生没有错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我们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需要有比别人更加勇敢、果断、努力,忍耐和坚决,需要我们对这份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倾注更多的爱和热情。蓬勃向上的朝气是公司未来希望。富有朝气的人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背负着希望意气风发地走在追梦道路上。蓬勃向上的朝气是一股正能量,引领着公司上升发展的趋势。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对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富有朝气的信达员工应该责无旁贷的争当公司的主人翁,努力学习技能;树立“奉献公司、勇于担当、虚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骨气是公司的脊梁。人可以无媚骨,不能无傲骨。面对周遭和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要树立不为强权,秉持公正,依法办事的处事原则。江分的各上下级机构要通力合作,拧成一股绳,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精气神,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和文化建设出心出力。
不信邪、不服输的正气要求我们要有顽强不屈的韧劲和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对待质疑、认真分析问题、认真解决问题地态度和方法。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不信邪、不服输除了需要坚定的信念之外,还需要我们学会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面对70后对80后的质疑,80后对90后的质疑,我们要坚定的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公司的各个岗位的员工力争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新时期的信达江分精神。
舍我其谁的霸气要求我们要有过人的胆识和充分的自我认可。霍去病十八岁击退匈奴,孙权十八岁掌管东吴王朝,如果没有舍我其谁的霸气,没有过人的胆识和才能,那么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活着恐怕都是问题,更不要谈后来的作为。孔子不辨五谷,却让儒学传承千年;武穆不读兵书,却成一代武圣;拿破仑算不清两位数的乘除,却建造了空前强大的法兰西帝国。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过分拘泥于短,而要扬长。以坚定不移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各位同事们,让我们与信达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吧!
第三篇:征文六
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自由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也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让我们共同努力!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营造安全舒适的生存空间,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防止浪费,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少污染,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的好习惯。我们无法阻止人们乱砍伐为数不多的森林资源,但我们可以节约每一张纸,可以爱护花草树木;我们无法阻止人们乱捕乱杀珍稀动物,但我们能做到不捕食国家保护的所有动物;我们无法阻止工厂、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江河湖海,但我们可以节约用水;我们无法阻止铺天盖地的白色垃圾污染环境,但我们可以提醒家人上超市带购物袋而不用塑料袋……
社会在飞速发展,“节水”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家里我用完水笼头后都会随时关掉水笼头;把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涮拖把、冲厕所。不要以为水笼头滴几滴水算不了什么,一个水笼头每秒钟滴一滴水,一年就是白白流掉36方水。如果一家一户每月节约一方水,全国一个月会节约多少水呢?
同学们,动起来吧,养成节能的好习惯,给身边的人做一个好榜样!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节能的队伍里。让苍老的地球重新焕发光彩!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溪流水沟清澈清澈……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我为顺义新城添光彩
北小营中心小学六(3)班王东
第四篇:陕西精神读后感
读《陕西精神》有感
陕西是我的家乡,我爱这个地方,更爱这里的人们。八百里秦川看起来是那样广阔威武,这里曾是几代帝王建都的地方。秦腔吼起来,秧歌扭起来,这些都是我们陕西人的风采。陕西人是那样的淳朴、豪迈。在这三秦大地上孕育了多少中华儿女,我最佩服的人就是抗日英雄杨虎城。我在陕西精神读本上看到《抗日救国的杨虎城》又难过又生气,杨虎城将军为了抗日救国牺牲了。他生前被蒋介石囚禁了十二年。
193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怕共产党发展壮大起来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他不但不积极抗日,还大规模调动国民党军队,围攻共产党的军队——红军。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率张学良、杨虎城二人打红军。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苦口婆心劝说蒋介石抗日,可蒋介石不但不听,还威胁他们。张学良与杨虎城为了救国,毅然决定用武力逼蒋介石抗日。第二天,他们来到蒋介石的住处被士兵拦住。因双方不和,开始了激烈枪战。结果蒋介石逃跑了。他们发现蒋介石从窗户逃到了后山,杨虎城带着士兵追,蒋介石跑得太快,抓到了他身边的士兵问蒋介石跑到哪里了,终于从山洞里找到了穿着一身睡衣的蒋介石。国民党和共产党终于联手抗击日本侵略者。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过后,蒋介石为了让杨虎城离开西北军,便让他出国。杨虎城本来想回国抗日,刚到南昌的他就被蒋介石关起来,一直关了整整12年之久。
1949年9月,重庆即将解放时,蒋介石的特务准备杀害杨虎城。9月6日深夜,杨虎城和他的儿子及秘书宋绮云等人被秘密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的戴公祠。他的遗体被人掩埋在了一座花坛里。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大家发现了杨虎城的遗体,并于1950年迁葬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并为他建造了陵园。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西安事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益和启迪。当杨虎城面对外敌的入侵时,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先。正是这样一种追求,使得他虽然深知自己身处险境,但始终泰然处之,不计个人的得失荣辱,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历史功绩必将与世长存!
第五篇:陕西精神 ——学雷锋做好事
陕西精神 ——学雷锋做好事
陕西省印台区频阳逸夫小学六年级一班杨欣雨
三月的春风再一次吹过我的心田,雷锋的故事再一次响起在我的耳边。
雷锋,到底在哪?我穿梭在雨中,思索着。大雨一点也不留情面,狠狠地打在我身上,那么凉,那么湿。突然,调皮的雨点打不到我了,我抬头一看,一把伞。我想我的问题得到答案了,雷锋,就站在我身
边!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
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
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
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雷锋精神,离我多么遥
远而有多么亲近。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成长的路
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正在发展,然而,雷锋却渐渐
离我们远了。但是,他的精神是我们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指南,毋庸置疑,雷锋已经是我们心中的无私英雄,雷锋精神已经深印人心。
我们可以不学习雷锋,但绝不能抛弃雷锋精神。指导老师:付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