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队励志小故事六篇
团队励志小故事六篇
引导语:生活总是需要点激情去点燃,而有哪些关于团队励志小故事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一、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感悟】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二、标准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感悟】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三、体制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化,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感悟】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象“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
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化,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四、表率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感悟】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不但要象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五、竞争
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几百只梅花鹿,尽管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而几年以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后来他们买回几只狼放置在公园里,在狼的追赶捕食下,鹿群只得紧张地奔跑以逃命。这样一来,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其它鹿的体质日益增强,数量也迅速地增长着。
【感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天生有种惰性,没有竞争就会固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竞争对手就是追赶梅花鹿的狼,时刻让梅花鹿清楚狼的位置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面的梅花鹿可以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后的梅花鹿就成了狼的食物。按照市场规则,给予“头鹿”奖励,让“末鹿”被市场淘汰。
六、沟通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感悟】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第二篇:团队励志小故事
一个团队团结的话那不叫团队,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团队励志小故事3则,欢迎阅读!
团队励志小故事
1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在追求销售成功的过程中,我们十有八九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困难、碰到瓶颈,也一定有?头撞南墙?的时候。在一个初创的企业成长的过程当中,也一定会经历很多磨难和厉练,我们碰到的可能是一个又一个看似根本不可能跨越的沟壑。
《古兰经》上有一个经典故事,有一位大师,几十年练就一身?移山大法?,然而故事的结局足可让你我回味——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惟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移山大法?启示人们: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已。如果别人不喜欢自已,是因为自已还不够让人喜欢;如果无法说服他人,是因为自已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如果顾客不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生产出足以令顾客愿意购买的产品;如果我们还无法成功,是因为我们自已暂时没有找到成功的方法。要想事情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已。只有改变自已,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已,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已的世界。山,如果不过来,那就让我们过去吧!
团队励志小故事
2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团队励志小故事
3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第三篇:2021年最新团队励志小故事
团队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团队励志小故事,欢迎查阅。
团队励志小故事1
每年的九月至十一月,加拿大境内的大雁都要成群结队的往南飞行,到美国东海岸过冬。第二年的春天再飞回原地繁殖。在长达万里的航程中,他们要遭遇猎人的枪口,历经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及寒流与缺水的威胁,但每一年他们都能成功往返。雁群一字排开成“V”字型时,这比孤雁单飞提升了71%的飞行能量。
当每只雁振翅高飞,也为后面的队友提供了“向上之风”,这种省力的飞行模式,让每支雁的节省能量。如果我们如雁一般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彼此相互依存,分享团队的力量。当某只雁偏离队伍时他会立刻发现:单独飞行的辛苦及阻力,他会立即飞回团队,善用前面伙伴提供的“向上之风”。启示,如果我们如雁一般,我们就会在队伍中,跟着带队者到达目的地。我们接受他人的协助,并也要协助他人。
当前导的雁疲倦时,他会退到队伍的后方,而另一只雁则飞到他的位置上来填补。其实,艰难的任务需要轮流付出,我们要相互尊重、共享资源,发挥所有人的潜力。当某只雁生病或受伤时,会有其他两只雁飞出队伍跟在后面,协助并保护他,直到他康复,然后他们自己组成“V”字型,再开始飞行追赶团队。
其实,如果我们如雁一般,无论在困境或顺境时都能彼此维护,互相依赖,再艰辛的路程也不惧怕遥远。在队伍中的每一支雁会发出“呱呱”的叫声,鼓励领头的雁勇往直前。其实,生命的的奖赏是在终点,而非起点,在旅程中遭尽坎坷,你可能还会失败,只要团队相互鼓励,坚定信念,终究一定能够成功。
团队励志小故事2
多么壮丽的场面!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它们最常用的一种行进方法是单列行进,一匹挨一匹。领头狼的体力消耗。作为开路先锋,他在松软的雪地上率先冲开一条小路,以便让后边的狼保存体力。领头狼累了时,便会让到一边,让紧跟在身后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这样它就可以跟在队尾,轻松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
在一对头狼夫妇的带领下,狼群中每一匹狼要为了群体的幸福承担一分责任。比如,在母头狼产下一窝幼崽后,通常会有一位“叔叔”担当起“总保姆”的工作,这样母头狼就可以暂时摆脱责任,和公头狼去进行“蜜月狩猎”。狼群中每个成员都不希望做固定的猎手、保姆或哨兵——不过,每一匹狼都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在与成年狼嬉闹玩耍时,狼崽们就被耐心的训练承担领导狼群的重任。他们这样做是因为生活本该是这样。
成功的团体和幸福的家庭也是如此。每位成员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义务,还要准备随时承担起更大的领导责任。一个团体的生命里很可能就维系于此。
狼不仅与同类密切合作,还可以与其他种类的生物和睦相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双方合意的目标,有时就单是为了好玩儿。
乌鸦就是一个例子。乌鸦富有空间观察的经验,当她发现一个受伤或死掉的猎物时,通常会像报信者一样,把狼和其他乌鸦叫到现场。狼可以撕开猎物的尸体,于是就为大家提供了足够享用几天的美食。
狼有时会闹着玩的扑向狡猾的乌鸦,乌鸦则会在狼进食的时候啄它的屁股。两种动物不仅能和平相处,而且很显然它们之间存在着依据大自然的效率法则和数千年的经验逐渐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合作关系。
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同样,它们与人类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有助于改善两者的生活环境。
团队励志小故事3
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一个蚁巢。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见难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一只蚂蚁喷射的蚁酸量毕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他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终于将火扑灭。存活者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
一个月后,这位动物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这次“火灾”更大,但蚂蚁这次却有了经验,调兵遣将迅速,协同作战有条不紊。不到一分钟,烛火即被扑灭,而蚂蚁无一遇难。科学家认为蚂蚁创造了灭火的奇迹。蚂蚁面临灭顶之灾的非凡表现,尤其令人震惊。
在野火烧起的时候,为了逃生,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像滚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那噼里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的呐喊,是奋不顾身、无怨无悔的呐喊。
在洪水暴虐的时候,聚的堤坝上的人们凝望着凶猛的波涛。突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一个好象人头的黑点顺着波浪漂过来,大家正准备再靠近些时营救。“那是蚁球。”一位老者说;“蚂蚁这东西,很有灵性。有一年发大水,我也见过一个蚁球,有篮球那么大。洪水到来时,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入水中。
但只要蚁球能上岸,或能碰到一个大的漂流物,蚂蚁就得救了。”不长时间,蚁球靠岸了,蚁群像靠岸登陆艇上的战士,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岸边的水中留下了一团不小的蚁球。那是蚁球里层的英勇牺牲者。他们再也爬不上岸了,但他们的尸体仍然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么平静,那么悲壮。
团队励志小故事4
一个已经计划散伙的团队,在最后的一刻他决定推出最后一个项目,如果这个项目再不成功,那就解散团队。可是就是这最后一个项目,却使整个团队起死回生,而他们推出的这个项目就是广受好评的手机应用“唱吧”,而他就是“唱吧”的创始人陈华。
虽然只是一个手机应用,却在推出后的第五天在没有任何推荐的情况下,就成为苹果AppleStore里下载量第一的手机应用,而“唱吧”也成为很多人手机里必备的软件之一。同时已有风投愿意为这款“还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渠道,并且近期不打算盈利”的软件掏出近千万美元。
更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唱吧”在不到5个月内即吸引了近百万的用户,甚至连韩红、宋丹丹这样的明星大腕也时常会跑到“唱吧”上“小露一手”,而在“唱吧”唱歌的网友更是多不胜数,有几岁的小孩,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
其实当初“唱吧”软件的上线完全是偶然。20--年2月份,陈华从阿里巴巴辞职后,开始自己创业。陈华带着来自酷讯、阿里巴巴、开心网的创业团队,开始寻找一个“靠谱的”产品方向。
很快陈华就定位于做电商,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两个月后陈华推出了导购促销网站最淘网,可是最淘网并没有达到预期增长效果,最后在苦苦坚持了几个月后仍然没有任何起色,陈华只好放弃了最淘网。
在放弃最淘网后,陈华的团队陷入了一个创业的怪圈:只要有人提出一个创业计划,马上就会有好几个同事出来否定这个计划,几个月下来了,一个创业计划都没有通过。最后就在团队解散的时候,陈华提出了最后一个项目:做一个普通人唱歌的KTV软件。陈华给团队介绍说,现在KTV的兴起满足了很多人唱歌的需要,可是为什么不能开发一款手机上类似的软件呢?
尽管陈华的设想很好,可还是得到了同事们的反对。最后在好几个备选方案里,勉强通过了陈华的方案,做一个KTV唱歌软件。2012年春节后,陈华团队开始投入到唱歌软件的研发中。为此,工程师翻阅了很多关于声音的理论书籍,并专程跑到唱片公司去请教。
因为是团队的最后一个项目,整个团队都付出了全部的努力,让陈华喜出望外的是,“唱吧”刚一上线就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欢迎,下载量更是高居第一,这远远超出了陈华和同事们的预想。
众多明星开始进驻“唱吧”,更让陈华惊喜的是《中国好声音》剧组也找到陈华准备,准备和“唱吧”合作,邀请一批学员到“唱吧”开唱。
据业内人士分析“唱吧”的估值已达到7500万美元。而目前加上陈华在内“唱吧”只有16名员工,可以说陈华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一阵旋风。
有记者采追问,为什么陈华能够在那么多的失败项目中坚持下来?陈华说道:“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对创业者来说,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放弃。”
没有一只鸟会死在寻食的路上,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只要不放弃就永远不会有失败的那一天,当我们放弃的时候,正是失败的时候。
团队励志小故事5
大卫?华莱士写过,真正的,是“比我们自己更能帮助我们克服个人懒惰、自私、软弱和恐惧的限制,更好地完成更加困难的任务的人。”
探险队陷入绝境
1914年到1916年的南极探险之旅中,在冰面上近两年的时间里,沙克尔顿充分展现了一位的魅力。
当他的探险队遭遇到严重时,他不得不为团队重新设定目标。最初,他们的使命是南极探险,然而,很快,他们的使命变成了生存。
在当代,这种及时转换目标的能力至关重要,常常必须在半途改弦易辙,抛弃最初的成功标准,重新设立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沙克尔顿可以作为一个的榜样,而如果以最初的目标来衡量,他的远征则是一次巨大的失败。他的“坚毅”号航船,从未抵达南极洲。而全体28名船员,也没有一个踏上南极大陆。
1914年8月,“坚毅”号起航时,沙克尔顿有一个大胆的、可能创造历史的目标:他和他的团队将是第一支从威德尔海岸出发,穿越南极,最终抵达罗斯海的队伍。
但是,从一开始,探险队就遇到了陌生的挑战。1914年年底,探险队到达南乔治亚岛的一个捕鲸站,那是到达南极圈前的最后一个南部停靠港。当地海员力劝沙克尔顿推迟行程,因为,如果风力和温度突变,异常厚的浮冰可能会困住他们的船。
急于前行的沙克尔顿没有接受建议,仍然指挥船员继续南进。1915年1月,南极大陆已经在“坚毅”号的视线之内了。可是,由于恶劣的大风天气和急剧下降的气温,正如南乔治亚海员所警告的,浮冰困住了“坚毅”号。
“坚毅”号被漂流的浮冰块卡住,动弹不得。沙克尔顿意识到,他的手下将不得不在狭窄的船舱里度过即将到来的漫漫冬日,直到来年夏天天气转暖之时。
比环境更危险的敌人
最令沙克尔顿担心的,不是浮冰和寒冷,而是手下的无所事事、倦怠和异议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他要求每个人都尽可能地继续做自己的日常工作。水手们擦洗甲板,科学家从冰层中采集标本;其他人则要在鲜肉量减少的时候,去捕猎海豹和企鹅。
他还严格控制日常饮食的时间和程序,并坚持要求船员在晚餐后进行社交活动,以此来激励低落的士气。然而,船员们的怒气和不满,还是爆发了。
通过固定每天的日程和互动,沙克尔顿控制住了船员们集体性的恐惧,当行程没有按计划进行时,这种恐惧很可能会甚嚣尘上,占领每个人的心。他知道,在这种环境下,没有可以依照的传统标准,也没有外在的支持力量,他的敌人是极大的焦虑和人心涣散,以及缓慢燃烧的悲观情绪。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船依旧困在冰里。1915年6月,在南半球冬季的严寒中,船体在冰的挤压下,日渐不堪重负,10月,水开始涌入“坚毅”号。
沙克尔顿命令船员放弃下沉的“坚毅”号,在附近的浮冰上扎营。第二天一早,他宣布了新的目标:“船和储备都没了,所以,现在,我们要回家了。”
一天后,在他的私人日记里,他对于面前的挑战更为坦诚。“当旧的标准沉没之时,一个人必须立刻按照新的标准来塑造自己。”他写道,“我向上帝祈祷,我能够将团队带回文明之地。”的自我管理
“坚毅”号沉没后,只给冰面上搁浅的队员们留下了三艘小救生艇、几个帐篷和少量物资。沙克尔顿意识到,他必须把新的生存使命融入到自己身上——不仅用他的语言和行动,还要用他的活力和风度表现出来。
他知道,每一天,他的出现对于队员们的思想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管理好自己的情商,保持住自己高昂的斗志和信心;他从不让手下知道,自己也有低落的时候。
作为一个,对于任务、对你自己和自身的能力,都要有不可动摇的信念。这其中最困难的部分,不在于给团队注入想法和动力,而在于激励自己。面对巨大的障碍,沙克尔顿找到了有效的方法。
同样重要的是,沙克尔顿让队员们一直保持面向未来的心态。船没了,之前的计划就与现在无关了。现在,他的目标是带着队员安全回家,并且,他会临时改造和使用手头的一切资源来实现这个目标。
当有几名队员对他的计划表示怀疑时,他迅速采取行动,在包容他们的同时,努力争取他们,并对他们保持密切关注。他把几个可能制造麻烦的队员分配到自己的冰上帐篷里,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的:“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
1916年4月,浮冰开始碎裂,沙克尔顿命令队员登上救生艇,希望能沿着南极半岛的边沿到达陆地。在惊涛骇浪中漂流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到了荒无人烟的象岛。他们晕船、脱水,已经筋疲力尽。但是,一位科学家在日记中写道,“看着黑色的岩石并拾起岛上的碎石”,他们感受到“孩童般的喜悦”,“因为自1914年12月5日以来,我们就没踏上过土地。”
团队一个都不能少
几乎在同时,沙克尔顿已开始规划他的下一步行动。和另外五名队员一起,他成功地带领一艘22英尺的救生艇抵达南乔治亚岛。在那里,他们一小队人到达一个捕鲸站,获得了帮助。吃了一顿饭,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之后,沙克尔顿说:“我们不再是野蛮人,终于回归成为文明人了。”
接着,他开始寻找一艘能够挽救其余队员的船。随后的几个月内,他试了三种不同的船,但没有一艘能穿过象岛周围的积冰。最后,1916年8月30日,沙克尔顿坐上智利的蒸汽机拖船“耶尔乔”号,终于开进象岛,救出其余的22人。“我做到了,”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我们从地狱里走出来了,一个也不少。”
当然,沙克尔顿并不完美。比如,当捕鲸人对他作出浮冰警告时,他仍然下令向南航行。还有,如果他更多地注意训练队员如何驾驭船上的六十多只雪橇犬,他们的这次远征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但相对于这些错误,沙克尔顿在“坚毅”号被困后的行为更为引人注目。一旦前一个任务——穿越南极洲——被舍弃,他立即拥抱第二个任务——带着27名队员平安回家,他的领导变得更加高效。
沙克尔顿为他的团队承担最终的责任。也许,他认识到,“坚毅”号所受的危机,应当部分归咎于他。也许,是他在海军部队所受的训练,让他养成了强烈的忠诚意识和对全体船员的义务感。他的队员们理解这一点,并且,大部分人也以同样的献身精神来回报他。
沙克尔顿的团队知道,在冰上,无论他们遇到了什么,他们的队长都会竭尽全力让他们活着回家。这种认识,对于任务的实现至关重要。到了变化如此之快的今天,这种承诺也是成事的关键。
为了让所有队员平安回家,他用尽各种可以利用的工具,带领他们穿越冰面、海上和陆地。在当前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像沙克尔顿这样,用可信的承诺和灵活、富有想象力的方法来实现目标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1年最新团队励志小故事
第四篇:团队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团队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导语: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团队励志小故事及感悟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团队励志小故事及感悟1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 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职场智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团队励志小故事及感悟2
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悻悻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态度决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触生活!你手头的小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职场智囊:
如果都像第一个人,愁苦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同样平凡的工作,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简单中构筑自己的梦想,我想又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以克服呢?
团队励志小故事及感悟3
A 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 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职场智囊:
一个人的工作,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第五篇:励志小故事(DOC)
一、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二、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三、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四、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扇枕温衾
五、凉席温寝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六、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
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七、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总有一个梦想能在现实中开花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每天冒险骑马登上高高的雪山,采下大块冰,运到城里卖给富家大户,挣得几个小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上小学,甚至是中学时,他常被同学恶意嘲谑为“窝囊废”,这些中伤的话,严重地刺伤了一颗少年的心,所以,从小他就体会到贫穷带来的艰难与屈辱。
在中学阶段的后期,他曾参加过校内戏剧演出,从那时起,他就对舞台产生了兴趣。他梦想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舞姿。为此,16岁那年,他毅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退学,一个人独自跑到当时的大都市巴黎,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时尚大舞台上用脚尖旋转出精彩人生。可是,这座高傲的城市根本不屑瞟这个穷小子一眼,别说学习舞蹈的高昂学费了,就连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成了问题。他没有别的特长,只有从小跟着父母学到的一点裁缝技术。凭着这点手艺,他在一家裁缝店找到了一份每天要做十多个小时的工作。
就这样做了几个月,他的心情越来越低落、颓废。他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裁缝店要干多久,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登上梦中的舞台。他苦闷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当晚,他突然想起了自己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他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讲述自己的梦想遭现实阻挠无法实现的困惑。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很快,他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谁知,布德里并没提收他做学生的事,而是讲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布德里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也想当飞行员,还想成为一名牧师,但因为家境贫穷父母无法送他上学,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过起了卖唱的生活„„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梦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梦想与现实生活中,人首先要选择生存,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
布德里的回信让他幡然省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并应聘于一家名叫“帕坎”的时装店。凭着勤奋和聪慧,他的服装设计技术提高得很快。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他又投奔由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迪奥尔开设的“新貌”时装店。在这里,他增长了见识,积累了领导时装潮流的设计心得和体会,他的设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一年,著名艺术家让·科托克拍摄先锋影片《美女与野兽》,邀请他设计服装。他为法国著名演员让·马雷设计了12套服装,影片公映后,他设计的服装惊动了巴黎,美誉如潮。
那年,他23岁,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追求独特的个性,大胆突破,设计了时代感非常强烈的“P”字牌服装,赢得了挑剔的巴黎顾客的青睐。演艺界名流、社会上层人士、达官贵人等争相慕名前来订制服装。
他就是皮尔·卡丹。
如今,皮尔·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产品也遍及世界,皮尔·卡丹成了服装界成功的典范。
人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梦想,当一个梦想因现实的阻挠而无法实现时,就应该勇敢地调整梦想的方向。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都是重要的角色,只要你脚踏实地把握准梦想的方向,那么,总有一个梦想能在现实中开花,让你获得华美的人生!
马云的三次高考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林一轮”到“超级丹”
在许多人看来,林丹简直就是命运的宠儿,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获得了丰收,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就拥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事实上,林丹的执拍岁月绝不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而是充满了坎坷与伤痛,十几年间,他曾经被开除过、被雪藏过、住过地下室,也受到过无数人的谩骂与嘲讽。但是林丹凭借自己的勇气和坚持把一切都扛了过去,终于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自我。地下室里的插班生
熟悉林丹的人都知道,林丹有过当兵的背景,曾在八一队待过,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次当兵并不是林丹自愿的,而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12岁那年,林丹曾获得过全国少儿羽毛球比赛的男单冠军,那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福建队,也对自己入选福建队充满信心。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体校的大部分同学都被福建队挑走了,只有他一个人去了八一队。这对当时的林丹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让他沮丧了很久,一直在考虑为什么福建队不要自己。
刚进八一队的时候,林丹还没有开始发育,穿最小号的军装都嫌大。几年的军队生活磨练了林丹的意志,也让他的球技变得日益专业起来。因为表现出色,林丹被中国青年羽毛球队挑中,代表福建去参加1998年的亚锦赛,没想到一开打就败在了一个印尼球员的手里。回国之后,林丹遭到了所有教练的狠批,教练们痛骂他没有意志力,缺乏职业品质,一打不过对方就放弃。林丹本以为,教练们骂自己一顿出出气也就算了,没想到更严厉的处罚还在后面:鉴于他在赛场上的糟糕表现,国青队一致决定将他除名。而林丹对此毫无准备,返队后便前往礼堂开会,没想到刚一坐下,一位教练就板着脸说:“你不用坐这儿了,你已经被除名了。”就这样,林丹在所有队员的注视下,狼狈而尴尬地走出了会议室。
就这样,林丹进入国青队不到一月,就被赶回了八一队。这次惨痛的教训让他明白,原来比赛是如此严肃的一件事,并不是自己某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便输掉的。于是他开始疯狂地投入到训练当中,拼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终于在三个月后又回到了国青队。2000年,国家队到青年队选拔人才,因为顽皮和倔强,林丹给教练们留下了不服管教的印象,所以第一批的选拔名单里并没有他。最后还是八一队的高路江主任托了关系,把林丹塞进了国家队。就这样,快要超龄的林丹终于搭上了末班车,成了国家队的插班生。刚进国家队的时候,林丹被安排在地下室改造成的宿舍里。地下室不仅阴暗、潮湿,而且收不到信号,发短信时必须站在床上,等短信发出去再坐下。但对林丹来说,最让他难受的不是地下室的恶劣条件,而是无处不在的压抑气氛。因为是“后门生”,林丹总会听到不少流言蜚语,说他自身没什么能力,是靠走关系才进的国家队。而林丹的许多队友都已经获得了世界冠军,这让他十分自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根本不敢抬头看人,低着头用最快的速度吃完就走。
住在地下室的那段时光,林丹顶着巨大的压力不断地加大训练的强度,卯足了劲儿想要证明自己,终于拿下了几个冠军,给自己和高主任争了一口气。一年半以后,林丹终于搬出了地下室,住到了楼上的宿舍里。那些被叫做 “林一轮”的岁月
刚搬出地下室的半年里,林丹的比赛生涯过得较为顺畅,但好景不长,不久后国际羽坛进行分制改革,由原来的7分制改回了十五分制,这对林丹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战术,林丹在接下来的三场比赛中都在第一轮中惨遭淘汰,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林丹所参加的每一场比赛几乎都是第一轮就被斩落马下。渐渐的,林丹就有了一个新绰号,叫做“林一轮”。
接连的失败让林丹变得心态失衡,他开始怀疑自己,甚至对比赛产生了恐惧情绪。一方面,林丹急迫地想要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己缺乏信心。与此同时,林丹还听到了一个让自己更加沮丧的消息,那就是,他被国家队“雪藏”了。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林丹没有比赛可打,只能和许多没有经验的小队员一起练球。
因为被雪藏,林丹失去了参加国际羽坛重量级比赛“全英公开赛”的资格,要知道,参加这次比赛是林丹一直以来的梦想,但是那时的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队友前去参赛。此时的林丹如同一头困兽,拼命想要撞破命运织成的巨网,他拼命地同自己较劲,发疯似的练球,只为了战胜自己的心魔,重新获得征战赛场的机会。
半年之后,林丹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参加日本公开赛的机会,并夺得了亚军的桂冠。第二年,他带着一洗前耻的心态前往全英公开赛,终于以出色的表现问鼎冠军,并且获得了世界顶级选手皮特·盖德的盛赞,被誉为“SUPER DAN”。从此,“超级丹”的称号叫响了全球,传遍了世界,林丹终于一洗“一轮必败”的耻辱,跻身国际羽坛的强手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林丹在后来的比赛生涯中,又先后五次问鼎全英赛,大大弥补了曾经无缘参赛的遗憾。
从质疑与诽谤中穿梭而过 成为羽坛新秀之后,林丹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而对奥运会的向往也逐渐成了他的生活重心,包括他自己的在内的所有人都期待着他拿到雅典奥运会的金牌,为国家争光。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同林丹开了一个玩笑,给了踌躇满志的他一个致命的打击。雅典奥运会之前,林丹意外受伤,参赛时又因情绪过于紧张以致发挥失常,重蹈第一轮出局的覆辙,在小组赛中惨遭淘汰。
在后续的几场大型比赛中,林丹又接连遭遇了几场“暴风骤雨”,连续输给了国外选手陶菲克和李宗伟。此时,外界对他的非议开始愈演愈烈,不少球迷留言说,无冕之王林丹显然是个大话王,还有人调侃一直用左手打球的林丹,说他就算换成右手打比赛,也不至于输得这样惨。
于是,林丹顶着巨大的压力积极调整状态,努力揣摩战术,力图在后续的比赛中证明自己。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林丹遭受到了非议却越来越多,他先是同韩国教练发生了口角,接着又同教练吉新鹏发生了误会,被媒体描述为动手打人。那阵子,几乎所有的不利传闻都开始针对林丹,他形容那段日子为“谤声满天”。
在这样的氛围下,林丹反复告诫自己,如果不能改变,那么就要承受,在承受中突破自我。终于,他迎来了比赛的时刻,以完美的表现战胜了对手李宗伟,拿到了生命里第一个奥运冠军。获胜之后,林丹兴奋地将球拍抛向天空,激动地在地下打了几个滚,然后同教练们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毕竟,他等待这一刻,已经太久太久!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林丹乘胜追击,将“超级丹”的能量大大地释放了出来,几乎拿到了每一场大小比赛的所有冠军,完成了“全满贯”的使命。2012年伦敦奥运会,林丹再度稳中求胜,成功卫冕,成就了国际羽坛上一个无可匹敌的神话。
脑瘫博士”获誉“中国版霍金”
他通过抓象棋子、抓玉米粒来锻炼握笔写字,右膝下绑着沙袋来稳固身体,防止摇晃。由于手抖写字慢,王 菁每次考试都答不完卷。
英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全球无数人。如今,“中国版霍金”的故事正在吉林省长春市上演,感动无数网民。
197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王菁,出生时因难产引起的“脑缺氧后遗症”成为命运赐予他的魔咒,然而他没有放弃努力,刻苦钻研,现为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不仅如此,他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成为2011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大会博士研究生论坛,在全球邀请的10位有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之一。
这件事情经网络传播后被很多网民热捧,网民们称呼他为“脑瘫博士”“中国版霍金”的同时,更被王 菁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精神感动,将他视为榜样,不少网民表示“他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奋斗中的人”。
不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终成博士
在吉林大学前卫小区的计算机楼里,一位身材瘦弱、依靠助行器走路的青年人十分引人注意。他就是王 菁,一位脑瘫患者,双腿不能直立,双手不能持物,右腿、右手基本失去功能,行走要靠助行器,坐下需要将双腿叠起以控制抖动,写字、操纵鼠标、敲击键盘只能用左手。
“我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抢救,家人给我起名为‘ ’,意为死而复生。”王菁说,由于他发音不清,行动不便,从小到大,学习上遇到很多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通过抓象棋子、抓玉米粒来锻炼握笔写字,右膝下绑着沙袋来稳固身体,防止摇晃。由于手抖写字慢,王 菁每次考试都答不完卷。“眼看着那些题我都会,但就是答不了,心里着急呀!高考成绩不好,就在老家上的电大。”
据了解,王菁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源于高中时从好朋友那儿借来一本《BASIC语言》。在没真正见过计算机之前,他已经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对其有了很多了解。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学校、单位等提供的公共电脑有限。“哪有人能敢让我一个残疾人用他们的电脑啊!后来我外婆他们凑了一万多元钱才给我买了台286电脑。”
1997年王 菁编写的CASL汇编语言编译器入选中国大学生电脑大赛全国总决赛,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单独接见。当时谁也没想到,邹家华之后竟然成为王 菁的伯乐。
由于写字慢,王菁考研考了几年都没过线。在几近绝望之时,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给邹家华写了封信,表达了他想继续深造的想法。幸运的是,邹家华因此联系到了几所高校,他们愿意破例为王 菁单设考场。最终,王 菁圆梦来到了吉林大学读硕士,之后接着攻读博士学位。
刻苦钻研获国际学术界认可
王菁在导师周春光教授指导下,已发表20余篇论文,其中4篇SCI(这是国际上最权威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检索工具)期刊文章;他还是“2009中国大学生人物”候选人;2000年被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等五部门评为“全国职工自学成才者”;22岁时通过自学以高分通过国家级高级程序员资格考试,成为国内年轻的工程师„„不仅如此,作为国内唯一的受邀者,王 菁在去年10月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生物识别大会,大会的博士生论坛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10位该领域最具培养前途的博士研究生参会。
据周春光介绍,王 菁学术做得相当不错,在国内青年里是非常出色的。“他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点也不自卑,特别愿意跟大家联系,心态好。他也做不了什么休闲运动,每天就是学习,写论文、看论文。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比较好的论文。今年准备冲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每年计算机领域的也就两三篇能获奖,难度也挺大。”
王 菁的同学们说,王菁一直以来都与国际上该研究领域的最高人士保持联系,他们通过网络交流、研讨。“2009年的时候国外就邀请王 菁去参加他们的生物特征识别会议,但是当时他们不给提供资金,就没去上。今年那边又主动给王 菁发邮件提出邀请,并支付1500美元的食宿费。”周春光说,美国也有学校希望王 菁出国继续深造,但是身体原因始终限制着王 菁的发展。
“现在就想找个好工作”
“看了王 菁的报道,我太受鼓舞了,非常敬佩他,我为吉大有这样的人才感到骄傲,希望他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也希望上天更能眷恋他,让他生活美满。”王 菁的故事在网上传播之后,网友们纷纷被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打动,称他为“中国的霍金”。
记者来到吉大南校区计算机楼前,看到王 菁驾驶助力车通过无障碍通道,看门阿姨帮他把车停在楼梯后侧。看着王 菁艰难地前行,记者总想上前帮他一把,但他都会笑着拒绝。学弟陈前说,王 菁自己能做到的事情都不想麻烦别人,他的父母原来是江苏那边的公务员,现在三个人生活靠的是父母的退休金。生活很是拮据,看病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他们仍然自强自立。
王菁说,近期的愿望就是博士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想找一间好一点的高校继续做学术,但是那样的地方都喜欢招有留洋经历的人。加上我写字慢、说话慢,也没法教课,只能搞研究。前段时间往几个非重点高校投过简历,都被拒绝了。现在为自己的两篇学术会议论文做后续工作,为就业增加砝码。有时候要到5点才睡觉,睡两三个小时之后继续干活。”
王菁说,希望国家在制度上、政策上给残疾人多些照顾,让有梦想的残疾人也可以顺利地上学、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半截人”磨练成电脑学校校长
不甘受辱,“穷小子”对天发誓寻求自立
现年45岁的骆润法出生在浙江绍兴越城区一个贫穷的家庭里。骆润法出生时,由于先天残疾,发育畸形,身体上大下小,像一只剥了皮的猫软软地瘫在那里„„看着生了这么个“怪胎”,母亲几次哭晕过去,父亲也悲泪长流。
善良的父母为医治儿子的病,变卖家具凑钱背着儿子奔波于绍兴、杭州几家医院。医生一个结论:“这孩子患的是脆骨症,这病治不好,你们别费心了!尽量不要让他摔倒,否则,就会骨折。”
亲戚和邻居看着骆润法这副样子都纷纷摇头叹息:“骆家怎么生出这样一个半死不活的‘怪人’?”一天,舅舅舅妈来到骆润法家,他们对骆润法的父母说:“我看你们这个儿子养不大的,今后会成为一大累赘,大人小孩一块连着吃苦,怎么办?”母亲眼泪汪汪地回答:“他毕竟也是一条生命,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啊!”父亲一个劲地抽着闷烟,家里的空气沉闷得像铅液一样。
到了8岁,骆润法还不会走路,他索性向父母提出给他制作一个小板凳。于是,骆润法就挪着小板凳开始“爬行”在这个世上。
10岁那年,骆润法对母亲说:“妈,我想去读书,只有读书才是我今后唯一的希望!”父亲听了瞪大双眼:“你连走路都不会,还想上学,别瞎想啦!”望着儿子那渴望的眼神,母亲不顾丈夫的阻止,硬是挤出时间每天背着小润法去学校。
小学毕业,骆润法一心要上初中,但几次被拒之门外。是母亲用哭红的双眼换来了绍兴三中校长的同情,答应收下了骆润法。
班级里一些热心的同学组成“学雷锋小组”,轮流背送骆润法回家。但也有几个顽皮的学生,把骆润法视作“玩物”,还常常骂他,骆润法没有用语言回击,只是用眼狠狠地瞪他们几下。
由于残疾的原因,骆润法不得不中途辍学。他不甘心在家这么闲着。一天他对父母说:“我想做工,去赚钱!”父亲惊愕地望着儿子:“你不会走路,自己还要别人照顾,怎么做工?”母亲则善意地笑笑:“傻儿子,别做梦了,在家好好呆着吧,我们养你。”
在骆润法的“逼迫”下,出于无奈,父母开始在绍兴一些福利企业为儿子寻找工作。母亲背着儿子先后跑了四五家福利企业,但都没有结果。
转眼间到了1988年,已经在家门口开小店摆地摊五六个年头的骆润法,看到社会上的打印店生意不错,便不安分地向父母提出要学电脑打字。
骆润法很固执,每天缠着母亲。母亲望着儿子一副义无反顾的倔劲样,只得去求助自己的弟弟。1989年2月,舅舅不知从什么地方给外甥弄来了一台废弃的“飞鸽”牌机械打字机。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刻苦钻研,骆润法竟顺利地掌握了打字技术,于是在他的杂货店旁又多了一家打字店。
历经磨难,“袖珍人”电脑淘宝令人心酸
1990年5月,骆润法向父母提出要购买一台电脑,他心中的梦想是学习电脑知识,决意在电脑行业闯出一番事业。母亲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给儿子买了一台286型号的电脑和打印机。从此,骆润法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
然而,骆润法的文化基础差,他从来也没有接触过电脑。开弓没有回头箭,骆润法较起了真,一到晚上他就“挪”动小板凳到附近懂电脑的人家那里讨教,有时“逼”着母亲用轮椅推着他到绍兴文理学院学电脑知识。他不顾别人的嘲笑与挖苦,像蚂蚁啃骨头,一点点地学,除了吃饭。晚上也只睡三四个小时。就这样,他顽强地自学着电脑。
一段时间下来,骆润法变得更加瘦小,眼圈也发黑。母亲心疼地说:“润法,你已凭自己力量找到了工作,妈为你骄傲,但你要注意休息,不要像个拼命三郎。”但骆润法回答:“妈,我学电脑,就要学拼命三郎的精神!否则,哪来成绩?”渐渐地,骆润法的电脑打字店生意热闹起来。
赶时间,讲信誉,成了骆润法电脑打字店的品牌。他常常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深夜两点,累得头发胀,心跳快,医生说他患了严重的低血糖症。那段日子他眼睛常常昏黑模糊,牙龈也不断地出血,每次出血,他就用棒冰或冷水止一下。
1992年12月的一天,已经是晚上11点了,骆润法正准备休息,突然外面有人敲门,他爬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位在广播电视台工作的记者,手里拿着厚厚一叠材料说明天要送到省里去评选,能否帮忙赶一下。骆润法二话没说,也顾不上自己冰冷的腿,一直做到凌晨4点才赶完。
长期超负荷的劳累使骆润法的身体不堪重负,病魔终于向他扑来。1994年11月1日,骆润法发现右眼看不清东西,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眼底血管破裂,必须马上住院。
躺在病床上骆润法神情沮丧。他听到医生对母亲说:“你儿子的眼底重度出血,能不能治好很难说,这要碰运气!”“医生,我求求你们,千万治好我儿子的眼睛!他已经是半条命,万一眼瞎了,他这辈子还怎么活啊!”母亲在哀求。
骆润法伤心极了,想到自己可能会双目失明,想着创业如此艰难,想着„„万念俱灰。他把从四处搞来的安眠药积累到了160颗,准备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当他正要吞下安眠药时,却被母亲意外地发现了,母亲一巴掌打掉药瓶.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润法,你若这样,妈也不活了!”骆润法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精心治疗,骆润法终于战胜了病魔,他的眼病逐渐好转,尤其是右眼的视力得到较快的恢复,顷刻间,他心中深埋的一股创业梦又变得强烈起来。
骆润法用母亲给的500元钱,开办了一家电脑培训班。所谓的培训班器材,就是他收购来的两台没有声音的旧黑白电视机和两台旧小霸王学习机,加上几张破桌子。没有电脑教材,只好复印了几十张字根表。
1995年6月,骆润法挪着小板凳,爬到了市教委四楼职教处。骆润法对工作人员说他想搞电脑培训,问手续怎么办理。工作人员看到他是个重度残疾人,眼里充满惊愕与好奇:“办电脑培训班?不行,像你这样连生活都难自理,怎能办培训班?”但禁不住骆润法的再三请求,那位工作人员还是给了骆润法三份登记表格。
笑傲职场,硬汉儿打拼终成实业家
1995年9月18日,是骆润法终身难忘的一天,他的电脑培训班正式挂牌,取名为“飞达”。
骆润法考虑,他的培训班一定要有特殊的东西和优惠的条件去吸引人,否则,有夭折的可能。他提出了“随到随学,包教包会”的宗旨,并向报名的学员承诺,如果一个月学不会,第二个月可以免费学。
当时,恰巧父亲单位有一位同事的女儿要学电脑,就到骆润法的培训班来了。没想到,一个月后她不仅学会了电脑打字并很快在一家单位找到了工作,这件事一传开,就有不少人纷纷前来报名。
在使出“随到随学,包教包会”这一招后,骆润法又使出第二招:对学电脑的学员想方设法为他们牵线介绍工作。他把没有工作的学员名单一一登记造册,并把绍兴全市所有工商企业的档案“吃进”,还安排一名职员专门做这件事。一次,骆润法把一名四川籍学员推荐到一家电脑公司高就,那边月薪一开始就3000元,这个学员高兴得不得了,他几乎用所有空余的时间联络打工的同乡,为骆润法的“飞达”电脑推荐了200多名学员。
“飞达”电脑培训中心在不断地扩大,骆润法“挪”着小板凳不停地租房借房。1998年12月,骆润法全家搬迁到了绍兴中心南路,在那里购买了360 ■的房子作为电脑培训基地,培训用的电脑也从两台发展到了一百多台。
每年暑假是骆润法压力最大的时间,学电脑的学生会大量涌入,有时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还没有走,门口又等满了人。骆润法想尽办法,实施全天候“5班工作制”,即从早7:30一直工作到下午6:30,一天办5个班。同行说:“骆润法疯了!”父亲向儿子发出怒吼:“半条命!你到底还要不要另半条命?”
2002年暑假,学生很多,几间教室挤得很满,外面的阳光照得屋子像蒸笼,骆润法觉得身体很不舒服,一量体温39℃。他无奈地上床休息。忽然又有一批学生进来了,他们要求骆老师上课,骆润法强忍着爬起来。一小时的课,骆润法只觉得天地在晃动,讲完课他已瘫倒在轮椅上,学生们强行把骆润法背进了医院。
2004年3月,骆润法打算把电脑培训学校从绍兴中心南路迁至胜利东路,这里是绍兴最繁华的地段。那年,他匍匐着身子爬到四楼市建设银行龙山办事处主任的办公室,前去恳谈购房的按揭贷款。
一进门,看到主任正在和两个人谈业务,骆润法一声不吭地靠在墙角边。足足过了半个小时,主任忽然发现墙根边有个人,一看是骆润法(因为当时已有不少人认识他)。主任问,有事吗?骆润法这才把买房扩建电脑学校的事和盘托出。主任听到骆润法的电脑学校已拥有300多台电脑,年培训学员2000多人,现急缺房子场地时,他惊呆了,连声赞叹:“不简单,真是不简单!”主任立即打电话向行长请示,行长一锤定音。
很快,骆润法用自己的积蓄加上建行的按揭贷款买下了绍兴胜利东路一幢1500 ■的大楼。从此“飞达”变得豪华气派,骆润法也声名鹊起。
从2006年开始,骆润法与中国电脑函授中心、重庆大学联手推出两年制电脑大专班。至今,骆润法的电脑学校已拥有450台电脑,38名教师,开设26个项目,年培训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4000多名学员,成为浙江省民营规模最大的集培训、维修、多媒体软件开发、电脑教材编写、网站建设为一体的电脑经济实体。骆润法自己不但成了校长,而且还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风云人物。
2008年底,不安分的骆润法又开办起“淘宝网”连锁点,开设两家店铺,为找不到工作的30多位残疾人解决就业岗位。2010年3月,骆润法的淘宝网生意一片火红,级别上升至两个“皇冠”。旁人看着不安分的骆润法,一个个向他投去敬佩而赞叹的目光!
“你是残疾人的骄傲,健全人还不如你啊!”2010年11月,在“感动绍兴”十佳人物的颁奖晚会上,市长俯下身子,将获得“市长奖”殊荣的大红包双手送给了骆润法。一瞬间,骆润法成为全场最令人瞩目的人物。主持人激动地请他谈获奖感言,骆润法只说了一句话:“只要有生命,就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