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升初语文试卷11

时间:2019-05-13 15:3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小升初语文试卷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小升初语文试卷11》。

第一篇:2017小升初语文试卷11

2017深圳小升初语文试卷(一)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dǐ yù lín xún huī hónɡ qiâ ãr bù shě pǔ sù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1、顾: 相顾一笑()三顾茅庐()顾客盈门()奋不顾身()

A、前来购买东西的 B、拜访 C、看 D、注意;照管

2、素: 银装素裹()素质教育()素不相识()衣着素净()

A、颜色单纯;不艳丽 B、本色;白色 C、本来的;原有的 D、素来;向来

(三)按要求写成语。(5分)

1、礼堂的人真多!一看,我的脑海中便想起()、()、()、()等成语。

2、到了好朋友家,我一点也不受拘束,可用()、()这两个成语来形容。

3、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六年的小学生生活快要结束了,真是()、()。

4、将用错的广告词恢复原貌,将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口——()营养液广告词——口蜜腹健()

(四)读上句,接下句。(5)

千里冰封,_______________。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造句。(2)

A.不小气:

B.不拘束:

二、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10分)

1、“一味的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连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可以用成语来概括,我还能写出一个近义词_____________。

2、孔子之所以说水是真君子,是因为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3、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 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批评指出行。

4、本学期中我们认识了的李大钊,的张思德。还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 的凯伦凯勒和《三国演义》中 的。

三、根据提供的情景填写(6分)

1、小华不珍惜时间,可用这句谚语劝他。

2、我们即将毕业,面对朝夕相处六年的同学,心中非常留念,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句诗)

3、学校最近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征集宣传标语,你的应征标语是: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理解(33分)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

(1)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地走回家。

(2)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3)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说:“为什么这般伤心?”

(4)我一边抹(mā mǒ)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妈妈,我想要做的事,老师总不让我做。”“呀!到底是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5)“学校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不让我当主角(jiǎo juã),却只要我在后台工„„工作!那小龙平时很不爱文艺,这次反做了!”我呜呜咽咽,连话也说不清楚。

(6)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7)“云,你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擦干我的眼泪,一面()地问。

(8)“那是一块玻璃,两根指针。”我回答说。

(9)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 脱下手表 把表壳打开 又问我说 你看里面是些什么

(10)是小齿轮和螺丝 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11)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徒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也就是这些别人看不到的部分。”

(12)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地说:“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听了妈妈的话,我()。

1、画去文中不正确的读音。(2)

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3)

恍然大悟 意味深长 悲哀 伤心____________温和 柔和

3、第9、10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

4、第十自然段中“我完全忘了我的伤心事”指的是什么事?(3)

5、读文中画“~~~~~~~”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 ?

(2)听了妈妈的话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3)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无人喝彩的工作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五、作文

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对别人倾诉的?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定。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字数在400个左右。

2017深圳小升初语文试卷(二)班级 姓名

一、汉语拼音、字、词。(30分)

1、把下列汉字按音序重新排列。(4分)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Pái huái wǔ rǔ

miǎo shì duàn liàn

()()()()

dù jì

kāng kǎi tãng xiě

kuí wǔ

()()()()

3、按要求填空。(11分)

(1)“临”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幽”字是_________结构,共有____画。

(2)“故”字在字典里有七种解释:①意外的事情;②原因,缘故;③故意,有心,存心;④老,旧,过去的;⑤本来,原来;⑥死;⑦所以。请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写括号中。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B、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D、老人前几天病故,让人深感惋惜。()

(3)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把正确的写在()里。

必需如蜜峰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淌若钉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7分)

滥()充数 无()无尽()经风霜 不计()数

刻舟求()斗志()扬 南辕北()盛气()人

用故事说明道理的:

用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

说明数量、范围的:

二、句子。(20分)

1、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有三种解释,在正确的后面打“√”。(2分)

桑娜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a.桑娜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挨饿。()b.海上起风暴,气候恶劣。()

c.桑娜担心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会有丧命的危险。()

2、指出下面一段话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依次写在括号里。(4分)

走进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宛如置身于大海之中。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绿得令人陶醉。叠叠的浪花欢笑着,翻腾着,一层赶一层涌向远方。这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写作顺序,重新安排,在括号里标出数码。(5分)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列作文提纲。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初稿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4、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和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修改病句:

②老师说:“我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把你们培养成有用的人。”

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③他今天必须去上班。

改为双重否定句:

④马在奔驰。

扩句:

⑤桂花的香味传得老远老远。

改为夸张句:

⑥请你为保护鸟类写一条公益广告。字数不超过20字。

5、积累与运用(3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背诵了许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幅,如描写黄河的诗句:;描写西湖的诗句:;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三、口语交际。(8分)

在放学的路上,李芬看见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正在摇晃路边的小树,李芬想去制止这种行为,请你为李芬设计对话。语言要亲切、和善、有说服力。李芬:小朋友:

李芬:小朋友:

四、阅读。认真阅读短文,并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我爱绿叶

瑰丽芬芳的花朵,使人一见就产生爱慕之心。古今中外有多少诗人赞美过它的艳丽,有多少画家描绘过它的丰姿。

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花朵没有绿叶衬托,能有这样美丽吗?又有哪一朵美丽的花朵能离开绿叶呢?

大自然的色彩是多么丰富:洁白的雪花,碧绿的湖水,金黄的麦浪。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平凡的绿叶。绿叶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保持空气的清新。绿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绿叶是平凡的,但它的精神是伟大的。我爱绿叶,更爱具有绿叶精神的人。在四化建设中,有无数无名英雄,他们虽然貌不出众,语不惊人,但是一直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在四化建设中,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一切,所以我爱绿叶,更爱绿叶似的四化建设中的无名英雄。

①在短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2分)

反义词:()—()()—()

②文章的第____自然段是过渡段。(2分)

③用“____”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2分)

④用“﹏﹏﹏”线画出短文的反问句,再改为陈述句。(6分)

⑤具有绿叶精神的人是怎样的人?(3分)

五、作文。(27分)

题目:第一次XXX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选择一件事来写,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2017深圳小升初语文试卷(三)

班级 姓名

一、字词积累

1、看拼音写汉字

zhù

dǐng

xiá

()立

()盛

发()话()子

()扎

()撞

()静

直()市

()下

酩()

()宿

应接不()

2、填字组成语或短语。

()然泪下()然发动进攻()然若揭

()然悔悟

()然若失

()然无声

3、填写首尾的成语

精()()精

神()()神

痛()()痛

贼()()贼

举()()举

防()()防

4、写出4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主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用“√”表示。

(1)好逸恶劳--穷凶极恶()(2)满腔热情--装腔作势()

(3)欲速不达--速战速决()(4)明察秋毫--毫不动摇()

6、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7、依据句意依次填入关联词语。

()只站在水边,光是一阵子呆着,再发一阵子空想,()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然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没有好处。

二、综合运用

1、补充下列名言警句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天阶夜色凉如水,2、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蛉在这里不停的叫,蟋蟀们也在这里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句上改错。

在各门攻课中,语言是我最感兴致的。其他的数学、自然、社会、英语就学得差劲了。老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批评,并鼓舞我要认真仔细地学好各门课,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有了提高。

4、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了一线亮光。

()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蓝色的天幕上。

()渐渐地,渐渐地,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以前更皎洁更明亮了。

()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八点十七分,一派壮丽的景色呈现在人们眼前。

()周围的繁星闪烁,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发出青白色的光。

三、阅读

①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北国的第一场雪。

②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哪里去了呢?噢,你化作了晨霜,化作雨滴,化作青雾„„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祖国的北方。

③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之情深?“________________”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风刺骨的凛冽中,在数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点缀了美丽的北国风光。

④我欣赏这一望无垠的广袤,洁白千里的冷峻,银光闪烁的热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野中托起一片金辉,大地一片光明,晶莹如玉,洁白无暇!

⑤然而我更喜爱山区的雪,在那里奇峰叠嶂,镶银点翠,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着上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逸,站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瀚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创造的奇迹迷住,为之陶醉。

⑥________________当积雪覆盖着冬麦的苗娃儿们的时候,谁不看见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第一次暖流漫过来的时候,你悄悄地隐去了,但随后涌起的确是无边的碧波。难怪人们盼你。

⑦啊,雪!

1、第①段写雪,使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写雪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的横线上引用最恰当的诗句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第④段写____________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写__________雪景,突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开头的横线上应填上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海报、打水扫地、搬运工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 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啊!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怅惘。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着雨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 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 片,晚辈们摘下送到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台北的雨不停不歇地下着。

1、作者来台北干什么?究竟看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ABCD四项中“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项是什么,请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盛情邀请()(2)盛况空前()

A.参加盛会

B.盛意难却 C.身着盛装

D.盛气凌人

3、演出盛况空前,这可从观众的表现看出:为了看戏,他们克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困难;来看戏又__________。

4、第③段“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5、老乡与我们交谈时神情“黯然”是因为什么?而“铿锵的声音”又表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看戏的老乡们一听到《卖苗郎》、《寻儿记》便失声大哭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破浪线标出与第⑤段中画线部分相呼应的句?

8、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二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加红线的一个长句,把它变成几个短句,用上“反复”的手法,使其更有韵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想像: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题目:心中的歌(要求:选材新颖,真实动人。字数在500字左右。)

2017深圳小升初语文试卷(四)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春天来了,冰化了,爷爷的 zhàn xuē()散成了一摊。

2.勇士们攀着一根根tiě suǒ(),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3.油桶从山坡上gǔn()了下来。

4.我们村里没有nuâ dài()老人的现象。.做事情前我们要做到xiōng yǒu chãng zhú()。

二、请把字写端正,整齐。(3分)

三峡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让人流连忘返。

三、选词填空。(4分)突然 偶然 居然 果然

A.昨天晚上爸爸说明天要下雨,今天早上,()下了。

B.他被这()的变化搞得焦头烂额。

C.在这次运动会上,,他()获得了百米冠军,真不容易。

D.在一次很()的机会,他们认识了。

积累运用营(32分)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4分)

既然„„就„„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 „„但是„„ 宁可„„也„„ 即使„„也„„

1.奶奶()自己受苦,()要为灾区的孩子献爱心。

2.董存瑞()牺牲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3.()我坚持天天写日记,()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了。

4.你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应该自觉去做。

二、检验一下你的课内外积累。(14分)

1.给自己立一句勉励自己的成功格言。如:成功贵在坚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思念家乡的古诗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各地都在轰轰烈烈的搞环保,请你设计一句保护地球的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明想给自己的书房写一副对联,一时找不到,你能帮帮他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课外你一定读过很多书,认识很多名人,懂得很多道理。想一想,在你读过的课外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子(14 分)。

1.仿照例句,填上合适的内容。

爷爷的书真多呀,来到爷爷的书屋一看,真是“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啊!

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都表演了节目,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

欢乐的歌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3.照样子,补写句子。

a.我的奶奶很节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夸张句)

b.他很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句)

c.书上有有只小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拟人句)

4.用关联词语,把下列两个句子连起来。

今天下雨。运动会改期。

5.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小路爬上山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站(25分)

一、试一试,我能说。(9分)

2008年的8月8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召开,盛大恢弘的开幕式是绝无仅有的,震撼着我们的心在。奥运赛场上,有很多精彩的镜头让我们难以忘怀。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志愿者为奥运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你是一名记者,现在来到了奥运赛场,你会采访谁,会怎么说?

我要采访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采访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采访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短文阅读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次 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在墓碑上写着 革命烈士之墓 的墓前 我便问老爷爷 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 他看了我一眼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读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经常()精心()安全().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1)同归于尽:

(2)音容笑貌:

4.用波浪线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2分)

5.杜鹃花作为一种象征物,不同的人对她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八路军伤病员把她作为 :作者借她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3)

习作展示台(30分)

题目:掌声

要求:1.要把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写清楚。

2.要文通句顺,400字左右。

第二篇: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20分)

1、整体认读音节共有16个,下面全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组是()

A.ai ui un ün ing

B.zhi chi yi wu ye yuan

C.sh ch ie en ong

2、下面三组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烽火(fēng huǒ)

誓言(shì yán)

侮辱(wú rǔ)

B.柔嫩(ró lèn)

推辞(tuī chí)

热情(rè qíng)

C.幽静(yōu jìng)

辉煌(huī huáng)

女孩(nǚ hái)

3、下面形声字组合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的是()

A.宵

B.闺

C.闺

D.衬

4、每组加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血泊 梁山泊 湖泊 泊舟

B.着火 打着了 着凉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C.勉强 强词夺理 强大 倔强

D.尽头 尽管 尽职 无穷无尽 尽底层

5、下面每组词中有三对同义词,每对词中感情色彩都不同的一组是(A.宠爱——溺爱

腐蚀——侵蚀 理想——幻想

B.熟悉——熟练 严厉——严峻 成绩——成就)

C.顽强——顽固 机智——狡猾 教诲——教唆

D.仇视——轻视 卑鄙——卑劣 爱护——爱戴

6、下列四对词中不是反义词的一对是()

A. 开心——关心

B. 忙碌——空闲

C.失败——成功

D.暂时——永远

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坚强的目光

B.明亮的教室

C.敏捷的思维

D.朴素的衣着

8、下面四句诗的朗读节奏有一句划得不正确,这句是()

A.篱落/疏疏/一径/深

B.树头/花落/未成/阴

C.儿童/急走/追/黄蝶

D.飞入/菜花/无/处寻

9、下面的话最得体的一句是()

A.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欢迎你下次再来帮助我。

B.今天是爸爸40岁的生日,是值得庆贺的日子。

C.小军,你给我讲的问题我根本不懂,我希望你给我认真地讲一遍。

D.小刚,你今天的行为打动了我,我要学习你。

10、下列歇后语错误的是()

A.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B.孔子搬家——净是书(输)

C.泥菩萨过河——纹(问)到底

D.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组是()

爸爸指着竹笋对我说 你看 竹笋多么有力量啊 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被什么东西压迫着 它都能顶开 一个劲地向上长

A.:,!,,!

B.:,!,。

C.: “,!,,!”

D.:“,?,,!”

12、对格言“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解释得确切的是(A.人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我才变得美好。

B.我之所以存在都是为了别人的生活美好。

C.人们想要生活美好必须首先保证我的生存。

D.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应该多为别人着想。

13、没有用比喻的一组是()

A.残阳如血。

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C.桂林的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D.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14、提起“不耻下问”,会想起《论语》中这样的话()

A.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三人行,必有我师。

D.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15、与其他两项有明显区别的一项是()

A.《泊船瓜洲》

B.《拔苗助长》

C.《南辕北辙》)

16、“你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傲自大的资本。”给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是()

A.因为„„所以„„

B.无论„„都„„

C.即使„„也„„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的壮观景象

A.泰山

B.庐山

C.黄山

D.华山

18、从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 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

B.小红对小明说:“你明天和我一起去图书馆,好吗?”/小红对小明说,他想明天和小明一起去图馆。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 他的话不可能不对。

D.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 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

19、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B.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C.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政治觉悟。

D.人们倾听和注视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20、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C.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乌衣巷》(刘禹锡)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二、阅读欣赏。(40分)

阅读一(18分)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注]王勃:唐朝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1、读第三自然段,把其中的成语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先后顺序把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爽朗()浮现()会意()慈爱()

4、解释下列词义。(2分)

①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少年气盛: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1分)

6、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打√。(3分)

(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

①“我”这一类的年轻人()

②所有晚辈()

③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④王勃()

(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3)这篇文章说明:

①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②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7、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3分)

8、那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二)(22分)

挪树

⑴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⑵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⑶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⑷“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

⑸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⑹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⑺他铲开了!刨开了!

⑻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9)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10)“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11)“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12)“不砍断怎么挪呀!”

(13)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14)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这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15)“嚓!嚓!嚓!”一铲,两铲,三铲„„

(16)“喀!喀!喀!”一锄,两锄,三锄„„

(17)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

(18)“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19)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20)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

(21)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22)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23)那老土依然沉重。

(24)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25)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26)它会死吗?

(27)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28)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29)又过了几天。

(30)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31)腊梅新生了!

(32)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33)人挪活!树也挪活!(34)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根据短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_____一息 风姿飘___ _____有声 ______不经心 丰_____秀美 万花_____谢

2、文中第⑻段有四个错别字,它们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改正后的字依次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2分)

3、文中出现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词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这首诗词表现了诗人_______的风骨;毛泽东主席和了一首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谦逊的态度。(2分)

5、“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______(1分)

6、朗读第(31)段“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_______,应读出_______的语气。(2分)

7、简要地写出句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2分)

一铲,两铲,三铲„„()

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8、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②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③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9、写出第(34)段中画“”线的句子里含着的意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概括。(4分)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20分)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3分)

1、诗坛上负有盛名的“李杜”指的是()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甫

2、下列各组词语分类正确的是第()组

A.和蔼

珍贵

美好

波光粼粼

稳稳当当

B.梳理

积攒

奔驰

季节

感情 迸射

C.干净明亮

美观大方

聪明伶俐

伟大光荣

青山绿水

D.小草碧绿

眼睛雪亮

操场干净

小猴机灵

打扫教室

E.一眨眼

一瞬间

一刹那

一骨碌

一会儿

F.花红柳绿

万紫千红

碧水长流

蓝天白云

眉开眼笑

G.调兵遣将

丢盔弃甲

斩钉截铁

走街穿巷

头昏目眩

H.豺狼虎豹

锅碗瓢盆

琴棋书画

鱼虫鸟兽

奇花异草

3、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A.梅、竹、兰

B.松、竹、梅

C.梅、兰、菊

D.松、梅、菊

(二)根据句子的意思,填上表示语气的词。(4分)

1、“ ______?错了的题目,你怎么不订正______?”

2、“______!我恍然大悟,原来错在这里______!”

3、“______!想不到,他的本领还不错______!”

4、“______,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______?”

(三)仿写句子(不能重复)。(4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句: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好文章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

1、好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将下列成语中的主人翁名写在括号内。(4分)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煮豆燃箕()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围魏救赵()

望梅止渴()

(五)口语交际(5分)

亲爱的同学,在人生旅途中,你已经走过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迎送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在这些幸福难忘的日子里,是父母,像日月一样紧紧相伴在你身边,用一片真情呵护着你,培育着你;是父母,带给你无尽的温暖、奋斗的信心和成功的动力。而他们留给自己的,却只有岁月沧桑的印记。但他们无怨无悔,只用自己的爱心蘸着浓浓的真情默默地为你书写着一个大字——值!请结合以上材料,并根据下面假设的各种情景,向自己的父母说一些真心话,诉一片真情。(要求:说话意思要明白,语言要得体。在表述时,可同时针对父母两人,也可只针对父或母。答题时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1、当父母在学习上给你施加过重压力时,你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父母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而唉声叹气时,你劝道: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父母为你过度操劳病倒后,你安慰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在困难中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时,你动情地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你在老师、同学面前评价自己的父母时,你深有感触地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实践。(卷面2分,作文38分)

1、以“难忘的小学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话题作文。桥,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它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不只是江河沟渠,就是在生活的其它领域,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地的“桥”。这也许是“心桥”、“智慧之桥”、“财富之”、“命运之桥”„„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班名、姓名。(可任选一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B 剥皮 波动 传播 颠簸 拨乱反正

C 大臣 丞相 继承 路程 墨守成规

D 嘹亮 辽阔 聊天 疗养 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 一泓秋水 一眼水井 一盏明灯 一记耳光 一绺月光

B 窃窃私语 婉婉动听 咄咄逼人 栩栩如声 丝丝入扣

C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前仆后仰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D 人生坎坷 山道崎岖 悬崖陡峭 高山巍峨 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省略号

B 冰 冷水 热水 水蒸汽 开水

C 寒冷 凉爽 温暖 酷热 炎热

D 喜爱 喜欢 热爱 酷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1.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

2.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3.巨大的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一圈,找不到他。

4.他已经下定决心,于是就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否则我就把他处死!”

A 精密;奠基石;就算„„也„„;谁来劝我;

B 周密;基础;尽管„„仍然;不要劝我;

C 周密;敲门砖;即使„„也„„;谁都不要劝我;

D 细致;点缀;不管„„总是„„;谁要是来劝我;

6.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有毛病的是()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抚摸婴儿的手,柔柔的,软软的。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一会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会儿像画儿清新秀丽,一会像老人背着采药竹篓走天涯,一会像驯羊偎依主人觅食物,一会像少女羞红脸儿„„

D 雨点依依不舍从云中落下,被拉成了丝丝的雨线,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

7.下面的几个句子,不完全正确、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安放着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B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浪声声;屋内温暖舒适,整洁干净。

C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上门负荆请罪。

D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8.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里,悠闲的白云躲在高山的怀抱里,前仆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A 春雷召唤着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 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着 D 千千万万个小雨点把春雷召唤着

9.下面这段话写电气化高速铁路,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 安全性能好 B 环境污染小 C 运行速度快

D 经济效益好 E 能量消耗低

10.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李白)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 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 《乌衣巷》(刘禹锡)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凉州词》(王昌龄)

二、趣味写话。(6分)

(一)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只酒瓶却不给钱。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 财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呢!”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酒来了,请喝吧!”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岂有此理!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仆人答道:“ ”

(二)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三、阅读。(共计44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是谁做的呢?”正当大家议论时,我注意我的同桌陈明,他一声不响,坐在那里装作若无其事地摆弄着钢笔,但不时露出慌乱的神色。我一眼看透了他的心思,急忙追问他:“教鞭是你做的吧?”他红着脸支吾着不肯回答。我就趁机抓住这个证据,高兴地喊:“案子,被我破了。‘作案人’就是陈明!”同学们听我一说,都急切地来询问我“破案”的过程。等我说完,同学们都兴奋地握住了陈明的手,这时只听见陈明“哎哟”一声。我一看他的手才明白:原来陈明为了做教鞭把手都扎破了,同学们更加感动了。从此,同学们学习陈明,纷纷做好事。这学期,我班共做好事一百多件,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

1. “一天,讲台上突然‘飞’来一根新教鞭„„”这“飞”字说明()

A 新教鞭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B 新教鞭是从窗外被人扔进来的

C 新教鞭突然出现,大家不知由来

2.“若无其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A 如果没有这件事 B 好像没有这回事

C 假使没有这件事 D 真的没有这回事

3.“看透”一词在文中表示的意思是()

A 看得很透彻 B 看法很透彻

C 完全识破了 D 看得很全面

4.这篇短文表示的中心是()

A “我”很聪明,善于观察分析,机智地“破案”

B 赞扬像陈明一样的少年儿童关心集体而不愿留名的优秀品质

C 歌颂全国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做好事的精神

5.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A 讲台上“飞”来了新教鞭,经过“破案”,原来是陈明干的

B 陈明为教室做了新教鞭,把手也扎破了

C 陈明为班级做新教鞭把手扎破了,但他做好事不留名。同学们以他为榜样,纷纷争做好事。

D 陈明做了新教鞭,手也扎破了,大家都以他为榜样。

(二)阅读《敬重卑微》,完成文后各题(共计34分)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7分)

2.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 ”。(3分)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3分)

“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4.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 分)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小小生灵,活得滋润,活得有秩序有意义

(1)“想不到”、“竟”:

(2)两个“如此”:

5.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名。(3分)

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 作用,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

第二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分)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在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2分)

6.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 ”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2分)

(2)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6分)

7.回答问题。(4分)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四、作文。(30分)

“把握生命里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大家熟悉的旋律《真心英雄》中的歌词,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会想起些什么?以此为内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事例具体,有条理,语句流畅,有中心。

第三篇: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piān pìbiāo zhìshēn qǐngdǐ yùpái huáimiǎo shì

()()()()()()

jīng zhànliáo liàngchú chuānglíng lìshǎn shuòchè dǐ

()()()()()()

2.选字组词。(3分)

(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气____(魂 魄)(魅 魁)____力(嘹 缭)____亮(溶 熔)____炼

3.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意;“任凭自己”叫意;“沾沾自喜”叫意;

“任意妄为”叫意;“心情爽快”叫意;“心术不正”叫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扬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喜欢—()坚强—()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小铜牛()身骨()腿脚()犄角()尾巴()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的想象、细致的描写。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②非常喜爱牛。()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风姿飘_____有声丰____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偏僻 标志 申请 抵御 徘徊 藐视 精湛 嘹亮 橱窗 伶俐 闪烁 彻底

2.呐 梗 魄 熔

3.(1)描绘(2)描写(3)体味(4)体会

4.留意 随意 得意 肆意 惬意 歹意

5.(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6.答案:

(1)每逢佳节倍思亲。(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

7.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8.B

9.D

二、(一)1.略。

2.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3.略。

(二)1.熟知 喜爱 顽强

2.金黄色的 壮实的 稳健的 尖利的 灵巧的 广阔的3.略。

4.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5.自觉 踏实 耐劳 细致 合理

6.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解析: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

(三)1.奄奄 逸 铮铮 满

2.漫——蔓 产——铲

3.卜算子•咏梅 陆游

4.①使人害怕 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第四篇:小升初语文试卷

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字,组成词语。

shàshìyúlányìcuò

()时()好须()波()()扬顿()

hàoyùchùlǒucùfáng

()尽()寒抽()竹()()不及()

二、按要求填空。

①学校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曹”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___老师。

②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裹上”、“嚼着”、“情谊”、“摔跤”、“畜生”、“钳子”这些词语中,带点字读轻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

A.屋脊(jī)宫阙(què)吮吸(yǔn)鏖战(áo凌晨(línɡ)()

B.锃亮(zènɡ)眸子(mǔ)弹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

C.吓煞(shà)蜷曲(quán)鸟瞰(kàn)音乐(yuè)鸟喙(huì)()

D.惬意(qiè)衣冠(ɡuān)松散(sàn)炽热(zhì)憧憬(chōnɡ)()

(2)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打“√”。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把成语补充完整。

司空见()前()后()()思()虑()()不倦五彩()()()不绝()惊心动()如()似()()山()岭浮想()()

五、按要求写成语。

⑴反映品质优秀的:_________、_________;⑵形容人特别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⑶形容风景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⑷表现深情厚谊的: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还读过一些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如《》,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在括号中标序号)

()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八、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我有才华,()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⑴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⑵上文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其中的一处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⑶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碧螺春

随着几声()的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着晨雾,()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上了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1、填写文中缺少的词语。

2、“整个湖山醒来了”一句中的“湖”指的是_______湖,“山”指的是湖边的_________山和_______山。

3、文中形容茶树绿得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与“神采飞扬”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几句话写出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假如给你三天光明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dai),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瞎了的人()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这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思考:新 课 标 第一 网

1、在括号时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光明----()热情----()喧闹-----()

3、请把文中你最喜欢的那句话用“----”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4、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节中选择一个问题来回答。(5分)

九、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红红做数学题,遇到一只《拦路虎》。他在三思索,就是不得其解。听了一席老师的话,他立刻茅塞顿开。

十、写通知。

5月28号下午两时整,五(3)班在教室召开《告别不良行为》主题中队会,要求各班派两名队员观摩。请你为大队部写一份通知。

十一、作文:请在以下三个题目中,任意选择一个。文章字数在450字左右。

1、请你在下面的词语任意选择三个,创编一则小故事,试着说明一个道理。题目自拟,内容完整,中心突出。

小草沙粒水珠大象阳光森林月亮小溪

2、跨进中学大门,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请以《中学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心声。

3、同学们,你们一定使用过一次性筷子吧!用过之后,你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想过要回收?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却从来未在日本生产过,他们的一次性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并且回收用过的筷子用来造纸。

读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感想?打算如何让更多的人宣传?请你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第五篇:小升初语文试卷

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一(90分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1分)

1.下列加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相称(châng)挑剔(tī)不屈不挠三顾矛庐 ....

B.瞥见(piē)刽子手(kuài)克不容缓拾金不昧 ....

C.牵强(qiáng)踉跄(liàng)奄奄一息迫不急待 ....

D.按捺(nà)冰碴(chá)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独木不成林,三人成虎。团结起来力量大。....

B.西安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C.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推土,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D.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

3.病句修改。(4分)

我深深体会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些小动作。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必定上不好课。

⑪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⑫第②句关联词使用错误,请修改。(格式:“XX”改为“XX”)

4.古诗名句默写。(6分)

⑪谁道人生无再少?,《浣溪沙》⑫江南好,《忆江南》

⑬“,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看到清政府日益腐朽的统治,渴望

改革、振兴国家的呐喊。《已亥杂诗》

⑭美丽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陶醉。正如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写到:“一水护田将

绿绕。”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也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

5.下面是汪国真的一首小诗《感谢》,请依照第一诗节的内容和形式,补全空行。(3分)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6.走进名著。(6分)

⑪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

并尊称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⑫“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和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7.阅读下面两则消息,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突然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轮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因救学生身负重伤,她的病情牵动千百万网民持续关注,成为近一段微博上的最热点,被网友称为“最美女教师”。

材料二:张丽莉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张丽莉的英勇行为表

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⑪简要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⑫材料二中的三个关键词语。(2分)

⑬近日,张丽莉所带班级的学生在腾讯上开通了微博,每个学生都在用各种语言表达着他

们对老师的爱。请你运用下列词语,以该班学生的身份给老师写一段留言。要求语言生动形

象,以情动人。(4分)

老师茉莉花芳香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9分)

①②③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

④之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xiāo)。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欺凌,欺辱。③同列:同辈。④鸱枭:两种鸟,这

是古人的看法。

⑪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数十卷书()②恶之如鸱枭()..

⑫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人疾之如仇敌()②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⑬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⑭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㈠“生物地毯”再起沙(19分)

①我国现有174.3万平方千米沙漠化土地面积,且沙化土地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沙漠生态防护体系,因为投入不足和水分紧缺等原因难以获得良好效果。面积4.8万平方千米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春起沙很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发现,这里的“生物地毯”是阻止沙漠起沙的头号功臣。那么,“生物地毯”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实现防风治沙的呢?

②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通过在1000倍到2000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研究观察,发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细小的沙粒并不是以单独颗粒的形式存在,而是被微生物形成的黏液粘连,或者被藻类、地衣和苔藓的假根捆绑起来,形成生物结皮,即我们在沙漠中所能见到的大面积分布于沙漠表面的绿色、黑色以及灰黑色遮盖物。

③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介绍,“生物地毯”是最接近细沙的防护网,它能有效束缚沙粒流动,从而起到固沙作用。实验测定数据表明,裸露沙地在风速为每秒钟8.42米的条件下就能起沙,而不覆盖“生物地毯”的沙地则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起沙。

④专家认为,荒漠地表生物靠自然露水和降水就可四季常青,能够适应零下10摄氏度到零下60摄氏度之间的低营养环境。选择它们作为固沙先锋植物,在大面积流沙中培植,进而形成大面积的“生物地毯”,可以补充完善我国目前采用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生态体系,尤其适合用于荒漠化地区实施重大工程对地表破坏后的恢复。

⑤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生物化学防沙固沙新材料,以在沙漠中形成“生物地毯”。据估算,其治理成本将比化学固沙材料成本降低。乐观估计,未来3~5年,“生物地毯”...

治沙技术将能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1.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

2.第⑤段中加着重号的“据估算”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4分)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从文中看,我国正在和即将采用哪些治沙固沙措施?(3

分)

4.请针对本文写一条保护环境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2分)

5.对风沙的治理,你还有什么建议或方法?写出两个并说明理由。(4分)

㈡ 暖冬(16分)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得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

②照例是午后。照例,他是唯一的舵手,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却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那冰已破裂,在他的两腿之间,裂开一条半尺宽的口子。一块冰分裂成两块,慢慢飘向相反的方向。他急了,怪叫一声,扔掉竹竿。人却掉在河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他浑身刺痛和麻木。

③好在河水不深,仅没到胸。他颤抖着牙关爬出来,缩成一团,高呼救命。恰好有村里老人经过,把他放上独轮车送回了家。他被母亲大骂了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河水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淹死你?母亲说棉袄棉裤都湿了,晒不干,你明天穿着炕席上学?他缩在炕头的棉被里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母亲说你敢?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不去上学?你敢?

④母亲把他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他,愁眉不展。

⑤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是啊,明天,冰天雪地的,他怎么上学? ⑥他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知道自己得一直待在炕头,直等到他的棉袄棉裤彻底干了。

⑦夜里他醒来。他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⑧早晨他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他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捧来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①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摘下的星星。他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②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他。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里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⑨那天他突然长大了。他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

⑩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⑾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⑿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冬天天气寒冷,作者却说是“暖冬”。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暖”的理解。(4

分)

2.原来母亲将自己的棉袄棉裤改小,穿在孩子的身上,她用单薄的身子熬过整整一个冬天。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解开谜底,让人感动却并不感突兀,因为作者在前文进行了巧妙地铺垫,请找出这个句子。(2分)

3.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母亲的反应,本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从中你能感受

到“母亲”当时的心情吗?(3分)

4.文章第⑨段作者说自己“那天他突然长大了”,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是否也有突然长大的感受?请你用生动的语言讲一讲。(40字左右)(3分)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言生动优美、含蓄深沉。请你从修辞手法、表达感情的角度分别进

行赏析。(4分)

① 句:

② 句:

三、作文(25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最近关注了什么事情?请写一写你关注的事情,题目自拟。(要求不少于500字)

下载2017小升初语文试卷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小升初语文试卷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6分) ________________。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弄......

    小升初语文试卷(人教版)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人教版) 学校 姓名 成绩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模mó模范 模样 模仿 模本 B.蒙méng......

    小升初语文试卷[5篇]

    ○„„„„„„„○ „„„ :„名„姓„„„ 线„„„ „„„„ „ :„级○班„原„„„„ „„„封 „„„„ :„校„„学„原○ „ „ „ „„ „ „ „ „ 密„ „ „ „ „......

    小升初语文试卷分析

    百度搜索学而思网校 小升初试卷分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知识都很广阔,知识点分布到方方面面,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升学素质检测卷(一) 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并在括号里写出与前面相近的成语。(5分) 在几千年历史长......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范文模版]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按要求写词语,至少三个。 1、表示“看”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想”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范文大全)

    小升初是许多家长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在不是很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什么水平的情况下,想要更好的准备参加小考,但又无从下手时,小编在这里为你提供三套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供您......

    2018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2018年小升初语文冲刺必备 一、生字集合 1、读读写写 nuó yí zhēng róng kū wěi duàn liàn fù hâ ( ) ( ) ( ) ( ) 2、去伪存真 (1)幸(而、尔) (幅、副)度 (坐、座)无虚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