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和减少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和减少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振兴。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从我县近几年批捕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看,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加。三年来共办理批捕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0件32人,同比上升5%;二是暴力型犯罪案件占很大比例。这些案件中有抢劫、强奸、伤害、杀人等重大犯罪22件24人,占75%,其中尤以抢劫发案最多,次为强奸;三是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14—16周岁的共14人,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32人的44%;四是犯罪人员身份上,在校学生8人,农民或无业人员24人,适龄学生因各种原因辍学成为未成年人犯罪者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以上数字分析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活动已成为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的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与此相对应,预防减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已刻不容缓。下面,笔者就如何预防和减少遏制青少年犯罪略谈管见: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防青少年违法
犯罪,必须着力抓好整个社会风气整治这一重大复杂的基础性工程,对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领导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各级教育部门、宣传、青年团、妇联会、居委会要与法制宣传部门全力配合,引导人们尤其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防止和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滋生蔓延。同时,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为青少年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精神食粮。倡导开展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整顿、净化,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对那些制造、销售、贩卖、传播淫秽及内容不健康的音像、书刊等物品的工厂、摊点、门市、录像厅、网吧要坚决予以取缔,狠狠打击,绝不手软,防止和杜绝“文化垃圾”的传播,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在高尚、文明、昂扬向上、健康有序的社会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加强青少年在校教育,构筑良好的青少年人生行为规范体系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同时由于学校教育的渐进性、规范性、科学性相对于家庭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优
势,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过程,就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再现。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教育,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青少年学生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尚未定型,自我保护、辨别是非、抵抗侵袭能力较差,可塑性极大。因此,在贯以始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更应着重对其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坚持开拓创新,深入调研,采取得力措施,要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青少年都能及时接受学校教育。一是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思想。接受义务教育是青少年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任何家庭、单位或个人都必须想方设法予以全力保障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或变相剥夺之。二是对因贫、因病或因居住环境等造成的适龄青少年入学难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全社会各个层面都要给予关注,继续拓展“希望工程”、慈善捐赠救助、群团组织支持等渠道予以解决,做到不让一个青少年辍学。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管理。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可能存在的歧视差生、放弃对违规学生教育甚至为过分追求学生队伍整齐划一而开除违规学生的做法,代之以根据后进学生不同的情况,分类教育引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在强化校内管理的同时,把教育管理工作向校外延伸,与家
庭配合,严密掌握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以外的“第三空间”活动状况,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教管措施。不让一个在校学生退学或荒废学业,坚决筑牢青少年步入社会的第一道防线。要不断拓展层面,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聘请法制校长、法律工作者,定期授课,以案释法,使青少年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切实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法制观念。使他们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勇于同社会丑恶现象、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加强青少年犯罪处理工作,强化挽救措施
司法机关在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要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在工作中着重体现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要突出抓好犯罪预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宣传媒体,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定期深入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配合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结合具体案例,开办青少年法庭,让青少年参加庭审旁听,以此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时,要慎之又慎,专人办理。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既要重视对那些罪刑较严重者予以严肃处理,及时打击,更要注重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根据其身心发育特点,加强引导和依法规范,动员各方力量在案前、案中、案后加强协助
教育和接茬教育工作,促其加强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同时,还要适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和制定对策,积极开展“维权岗”活动,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四、更新家庭养教观念,改进教育方法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青少年子女思想认识、性格、情感、意志、道德、信念、人生观的逐步形成。因此,家长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并积极改进教育方法,创造和谐家庭环境,宽严相济,以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高度的法律意识教育、引导青少年子女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更新父母对子女的养教观念,坚决防止过分溺爱或“家法”相加等极端作风,充分认识父母与子女之间在亲权上的隶属与在人格上平等的关系,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特点,对子女尽心爱护、悉心教育。要经常保持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思想交流,做他们的好朋友,留心他们的一言一行,关系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业进展、言行举止、社会交往,及时解决子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坚持不懈地做沟通、引导工作。坚决摈弃动辄打骂体罚等粗俗作风,竭力防止在青少年幼小心灵上烙下不良印象或造成创伤,为青少年撑
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蔚蓝晴空,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抵御不良影响的渗透、侵蚀。
五、强化自我约束,增强个体免疫能力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黄金时代,重要阶段。随着未成年人的不断成长,其认识和思维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这个环节,社会、家庭、学校都要加强管理,培养其珍惜自我的思想意识,进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政治理论、思想品德、法律知识。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保持健康心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较强的法制观念,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明是非、辨美丑、识善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外界因素的干扰腐蚀侵袭,增强免疫力,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要慎重交友,经常向父母和老师汇报社交情况,加强沟通与了解,将自己的行为置于父母和老师的关爱监督之下。要修炼品行、磨炼意志,坚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要关心爱护同学,珍惜荣誉,反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强化管束,做到不该看得,坚决不看;不该动的,坚决不动;不该去的,坚决不去。只要青少年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警、自律,就必定能从根本上预防、减少、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第二篇: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作者:张晓芝出处:论文网更新时间:2011-9-2
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摘要:青少年代表祖国的未来,担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青少年是否能被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四有新人,对于祖国日后事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青少年的犯罪因素有很多,不仅有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家庭、学校教育的不当也会导致青少年犯罪几率的上升。
因而,其预防措施必须要将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
其中,比较有效的预防措施则是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和学校进行紧密的结合,一起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且引导其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障青少年健康的成长,逐步引入到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社会关注;学校教育。
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重,且犯罪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犯罪转变,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与此同时还要深入探究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而有些家庭模式,例如,过分宠溺、简单粗暴、气氛异常、经济贫困等家庭都有可能使子女形成不良的个性,从而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
二、社会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在促进社会全民进步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崇拜主义、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等比较消极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比如,染色馒头、着色芝麻、注水牛羊肉等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存在着道德滑坡、违法乱纪现象,而这些“丑陋”的存在确实影响着青少年幼小的心灵。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我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当前的文化市场中,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文化娱乐制品充斥了大量的迷信、暴力、色情等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容,也使得对于社会了解不大清楚的一些青少年产生了诸多消极的影响。
三、学校因素。
虽然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教育体制中却也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少学校还是热衷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德育教育,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盲目地超越、拔高,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现厌学、辍学的现象,从而过早地进入社会,为青少年走上违法道路提供了可能。作为学校主体之一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其“言传身教”有时也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再有就是有些学校本身存在问题,与家长沟通不及时、不顺畅,有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无法对学生的不良“苗头”进行有效抑制,导致不良习气不断蔓延,从而陷入犯罪的漩涡。
四、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
青少年不断的犯罪,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不够坚强,此时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的不断发育的阶段,各个方面都还不成熟,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制外界影响的能力、自控能力都较弱,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还不强,更加容易走上歧途,走向犯罪的深渊。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才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有效防治。首先强调家庭,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青少年父母在为子女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的同时还应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补充更多的知识,不断增强自身作为一名监护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尤其是在法律以及德育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家长要时刻要求自己的言行等行为,以良好的状态来影响教育自己的孩子。其次强调社会,社会是保障,国家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文明的活动环境、生存空间。三是要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在教育中,一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二是在各门类学科教学环节中,加强德育渗透;三要教育青少年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四要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五要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正。最后突出“法”的权威,有关的政法部门要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对于可能危害到青少年成长的犯罪要严厉打击,对于已经犯罪的青少年要对其做好改造工作。严厉打击不法犯罪的现象,使社会得到维护与稳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总而言之,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将政治、法律、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地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的风气,将一些消极影响消除掉,净化我们的“空气”,才能还青少年一片蔚蓝的天空,才能真正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第三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教学目标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教学过程通过课前的提问导入知识的学习:选择题: 我国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之外,另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c.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法
D.民法通则
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
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
图片:”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象?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
年的身心健康。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年份 犯罪比例 以1987年为100 备注: 1987年 1991年 1997年 13.6/万 21.9/万 30/万 100% 161% 220%另:未成年人
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
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作用。典型例题
四川省成都市某镇的经济状况不差,但每到开学之际,总会出现学生流失现象。这年秋季开学后,又有6个该上初三的学生没有到学校上课。学校先后出动数十人次给家长及学生本人做动员工作却毫无效果。为孩子们的前途忧心忡忡的学校再三考虑,将这6名学生家长推上被告席,请求法院判令这些家长承担让孩子接受教育的责任,并缴清拖欠的书本费和杂费。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
为了解决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我国颁布了哪些相关法律?分析与解答:
为了考察学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设立此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材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事
件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国家给予特殊关注。事实证明也只有法律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为了打击一切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小结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四、作业结合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的少年法庭进行旁听,或者到当地的拘留所、少管所参观,观看违法人员的改造情况,让违法人员讲述他们的违法经历,即所谓的“污点教育”。分析这些违法人员违法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自己应当吸取什么教训,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安全知识方面的案例。
第四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衡阳市珠晖区泉溪村小学何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教学过程:
1.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
图片:“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2.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揭示主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
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quot;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板书)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典型例题
1.四川省成都市某镇的经济状况不差,但每到开学之际,总会出现学生流失现象。这年秋季开学后,又有6个该上初三的学生没有到学校上课。学校先后出动数十人次给家长及学生本人做动员工作却毫无效果。为孩子们的前途忧心忡忡的学校再三考虑,将这6名学生家长推上被告席,请求法院判令这些家长承担让孩子接受教育的责任,并缴清拖欠的书本费和杂费。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
(2)为了解决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我国颁布了哪些相关法律?
分析与解答:
为了考察学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设立此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材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国家给予特殊关注。事实证明也只有法律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2)为了打击一切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2.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对象的有:
A.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B.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
C.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未满18周岁的青年
D.所有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年
分析与解答:
未成年人的涵义是要求学生记忆的知识目标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正确理解与掌握。
答案:BC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分析与解答: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记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案要点: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同时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目的和我国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简称教育原则。
习题精选:
1.选择题:
我国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之外,另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B)
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法D.民法通则
2.组织学生观看我国首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为了明天》,并写出观后感,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交流或者出一期板报,评出优秀作品。
3.结合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的少年法庭进行旁听,或者到当地的拘留所、少管所参观,观看违法人员的改造情况,让违法人员讲述他们的违法经历,即所谓的“污点教育”。分析这些违法人员违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己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注意安全,珍惜生命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
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活动形式:小品、比赛、小快板、游戏等。
活动过程:
引入:同学们,你们好!“时时处处注意安全”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小品《踢球》——
小品表演:剧1(人物:A、B。时间:放学路上。准备:足球、书包、划分路界线。B走在前面,A走在后面)
A:哇,好漂亮的球,啥时候买的?
B:前天,是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
A:借给我跟踢吧,只要十分钟。
B:现在?
A:对呀,怎么样,舍不得你的“心肝宝贝”。
B:这可是在公路边,不行呀。
A:没关系,我只在这路边踢,不往路中间踢。
B:好吧!(A、B踢球两个来回)
A:看球!(球被踢到公路中间)
B:怎么办?我的球„„
A:没关系,我去捡。
B:算了吧,那么多车,来来往往,我怕„„
A:怕什么,你等着。(翻越栏杆,向公路冲去,恰好一辆车路过„„)师问: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指名说)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安全呢?下面我们来进行选择题比赛。(课件出示)
1.下课了,不能干什么:①打球。②追赶打闹。③跳绳。
2.哪些东西不准带进校门: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
3.哪种行为不对:①跳高、跳远。②攀越围墙、滑楼梯。③翻单杠、荡秋千。
4.上下楼梯怎样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
师说: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但是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请看《家庭AB剧》——
小品表演:剧2
C1:(读白)好大一个家,我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都上班,我可自由啦!(高兴地跳)我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D:我,你李叔叔。
C1: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拿东西的。
C1:(开门,让D进来)
D:(左看右看)小朋友,你一个人在家呀?
C1:(倒茶)叔叔请喝茶,我爸爸让你来拿什么东西?
D:(嘿嘿一笑)来„„拿——钱。
C1:(大吃一惊)
D:(拿出小刀,恐吓道)不准喊叫,不然的话,我要你的小命,动作快点。C1:(乖乖地到抽屉去拿钱给D)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B剧中另外一个同学是怎样做的。
小品表演:剧3
C2:(读白)多么快乐的星期天,我独自一个人在家,所有作业已做完,这可真开心呀。(打开电视机)唉,都不好看——(这时,传来敲门声)谁呀?D:我,你李叔叔。
C2:李叔叔,怎么没听爸爸说过呀?
D:噢,我是新来的,时间不长,是你爸爸让我来东西的。
C2:(动脑筋想)既然是我爸爸让你来的,那你说我爸爸是什么样儿。D:嗯,嘴巴大大的,眼睛圆圆的,鼻子高高的,这样。
C2:有络腮胡子吗?
D:没有。
C2:戴眼镜了吗?
D:戴了。
C2:哦,你是来拿公文包的吧。
D:是的。
C2:那你等着,我去拿。
D:哎,你开门呀!
C2:(走到一边)哼,肯定是个冒牌的,我爸爸从不戴眼镜,而且,今天早晨我明明看见他拿着公文包上门的,让他等着吧,他要是再叫呀,我就拨110。师问:看了这两个表演后,你认为哪一次的同学做得对呢?对在哪里?如果的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小结:独自在家时,生人敲门别理他,是熟人敲门还要多答答话,刚才A剧中的小朋友就吃了这个亏。冒牌“叔叔”被抓去了,真令人高兴,这样的喜事,真该放串鞭炮,庆贺庆贺。
但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请听快板——
快板表演:剧4(人物:E、F)(课件出示)
合:节日到,真热闹,小朋友,放鞭炮;
E:柴草旁,屋前后,严格禁止放鞭炮;
F:点炮引,要用香,别用火柴打火机;
E:哑炮未响别去拿,伤了自己损失大;
F:冲天炮,危险大,引起火灾害人家;
E:别拿拉炮对着人,免得炸己又伤人;
F:放鞭炮,害处大,最好自己别放它;
E:有的城市已严禁,我们带头来执行;
合:来执行!
师说:我们小学生,也应知道一些消防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消防知识抢答赛。(课件出示)
(1)电器线路破旧应该怎样?(及时修理更换)
(2)电路保险丝烧断,用铜线代替对吗?(不对)
(3)发现火灾怎么办?(赶快拨打火警119)
师说:刚才的同学都很聪明,对消防的知识也掌握好。下面请你们几位总结一下安全小知识,看看我们应该掌握了哪些安全知识?(9人站成圆弧形)安全警句朗读:剧5(每人一句)(课件出示)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第五篇: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教案
洒金小学“12·4”法律伴我成长主题班会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4年12月4日 授课地点:五年级教室
授课内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授课教师:罗佳林
参加人:五年级全体学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教学过程:
1.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
图片:“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2.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三、揭示主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
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quot;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板书)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01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