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防治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6:5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建立健全防治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建立健全防治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建立健全防治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调研报告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胡锦涛总书记又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为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腐败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和工作手段,从源头上防止利益冲突,对进一步提高廉政建设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防止利益冲突的概念及思路原则

“利益冲突”是一个特定的廉政概念,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由于受到其私人利益因素的干扰,并且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致价值判断和政策取向偏离公共利益要求,所发生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情境和行为。例如少数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在其领导的地区、行业工作,该领导干部就存在利用职务便利为家属、子女在职务职级晋升和经济利益等方面给予额外关照的可能性;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人,存在为自己家属、子女、亲友所办私营企业关照生意、牺牲国有企业利益的可能性等等,这些都是利益冲突在现实社会的具体体现。

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公职人员发生利益冲突时,其行为并不一定等同于腐败,但如果不加以及时合理解决,任其发展,利益冲突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就会以权谋

私,与民争利,导致腐败发生。换言之,有利益冲突不一定有腐败行为,而腐败过程则或多或少夹杂着利益冲突,它是利益冲突的严重后果。所以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体系是非常需要和迫切的。防止利益冲突,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干部群众思想工作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强化多角度、深层次、广覆盖、大交叉的观察视野,激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制度功能,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切实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二、利益冲突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从公职人员个体来看,少数领导干部法纪观念淡薄和自律不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一些公职人员经受不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理想信念失落、价值取向错位、心态失衡,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发生扭曲,表面大讲从政道德,大谈廉洁奉公,内心却禁不住诱惑,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成为典型的“两面人”,当其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私人利益两者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牺牲公共利益而获取私人利益。二是从权力运行整体来看,权力相对集中和透明度不高。权力部门拥有决策权、行政审批权、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等各种权力,由于权力相对集中,在一些

权力行使不规范、自由裁量过大的环节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少数领导干部因个人私欲膨胀、暗箱操作,为自己、为亲戚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提供方便,就会出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抵触和冲突。目前,由于我们仍然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地方,尤其是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仍不健全,不少公共权力的运行仍然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而且,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与利益交换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的渠道更加畅通,途径更加隐蔽,使得不少利益冲突防不胜防。三是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中国社会重人情、讲关系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由于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延续,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人情的社会。正是浓厚的人情关系和潜规则,使一些公职人员模糊了是非标准,不少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掌握了公共权力,就理应为自己、为亲属、为身边人谋取更多的物质利益,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权力或职务影响,为自己、亲属、同学、战友等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一是执法不公。主要是部门利益刚性化,少数党员干部利用执纪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以乱作为、不作为等手段,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为自己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群众利益。二是权钱交易。少数党员干部利用规划许可、行政

审批等权力直接从利益相关者那里收取实体性的或非实体性的私人利益,不给钱不办事,收到钱乱办事,既损害了国家利益,又损害了群众利益。三是政绩工程。有的领导乐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损害群众利益。四是与民争利。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掌握的公共信息,提前购买、装修即将拆迁的房产、店铺或迁入户口,获取拆迁补偿金或安置房;利用职权占有或滥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生利益冲突。

三、防止利益冲突的主体范围、内容及重点

“利益冲突”主要出现在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过程中,因为其职权的行使直接或间接地使本人或特定关系人从中获得利益。公职人员必须正确处理好自己的私人利益,不能让私人利益破坏公共政策和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客观性,否则必然会滥用公共权力,使其沦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侵害大众与国家利益。

当前,要坚持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防止利益冲突的工作重点,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建立健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分离的有效机制。围绕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防止利益冲突的思想基础;要细化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办法,优化防止利益冲突的行为导向;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防止利益冲突的物质基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防止利益冲突的组织基

础;要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机制,强化防止利益冲突的制衡力量;要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建设,规范防止利益冲突的主体形象;要加快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增强防止利益冲突的群众基础;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平安稳定,消除防止利益冲突的潜在隐患;要恪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改善防止利益冲突的外部环境

四、防止利益冲突的措施及制度

一是深化对防止利益冲突的学习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化对防止利益冲突的宣传教育,通过编印防止利益冲突的专题资料、开设防止利益冲突的专题讲座、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等途径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全民宣传教育,提高“利益冲突”概念的社会知晓率,结合正在开展的“恪守从政道德,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公务员法》和有关防止利益冲突的相关文件资料,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防止利益冲突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防止利益冲突的意识。

二是加大对利益冲突问题的监督和处理力度。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重点对对工程建设、教育卫生、城市拆迁等易发多发利益冲突领域,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要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中防止利益冲突规定,对新提任干部运用任前廉政审核机制,把利益冲突作为干部任前的重要审核内容,第一

时间评估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风险,做到在任职前就实现利益冲突的有效防范。加强对领导干部利益冲突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益冲突问题及腐败案件,要坚决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建立对公职人员及其家属进行例行利益冲突检查制度和及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申报制度,公职人员应当根据申报程序,及时向上级报告利益冲突,并根据有关指示处理利益冲突。完善问责机制,鼓励、支持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举报领导干部发生的利益冲突问题,对发现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益冲突问题及腐败案件,通过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免职、责令辞职等多种问责形式,坚决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三是完善回避制度。回避问题主要是要创新利益回避制度,利益回避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正义的程序保障。建立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利益冲突回避信息档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定期更新和补充信息,对于违反回避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人,应当视情节予以处分;结合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和有关事项报告等规定,扩大申报内容和对象,对拒报、虚报行为设定切实可行的严惩措施,让财产申报真正成为制度常态;创新性地建立违规公职人员个人资产处理制度,对其个人资产要采取资产出售、账户冻结和秘密托管等方式进行适当处理,防止权力滥用。

四是深化有利于防止利益冲突的各项改革。要进一步深

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税投资体制改革等等,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和发生现实利益冲突的机会。同时,对针对梳理出来的利益冲突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对存在利益冲突情节较轻的人员,建议组织部门对其进行调任或责成所属单位及时轮岗;对存在利益冲突情节较重的人员,由纪检监察部门对其作深入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违纪违法问题。

五是构建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建立一套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其中包括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党委、政府以及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围绕利益冲突易发多发的领域和环节,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廉政准则》,制订出台防止利益冲突的具体行为规范和实施办法;建立健全行政程序制度,规范行政立法、决策、执法、监督程序,完善行政监督程序,拓宽人民群众向政府提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强化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的规范与监督。

商河县纪委法规室 2012年4月16日

第二篇:交通运输业防治利益冲突若干规定

交通运输行业防止利益冲突若干规定

为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贯彻执行,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行业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防止利益冲突,根据中央纪委有关要求,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和实际,制定如下规定。

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

1.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为利益相关人中标提供便利。

2.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高估、虚报征地拆迁等级和数量。

3.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包、劳务用工和材料采购,指定或介绍分包单位、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供应商。4.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设计变更、计量支付和资金拨付,违规审批和支付资金。

5.不准干预或插手对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调查处理,影响查处结果的客观公正。

6.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各类中介服务,违规指定相关代理、评估、咨询、审计等机构。

7.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交竣工验收,降低标准通过验收。

8.不准干预或插手公路经营权转让,违规变更收费公路性质,干扰经营权授让和转让费用、收费期限以及收费标准的确定。9.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市场资质管理和信用管理,放宽准入标准。

二、运输市场管理领域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

1.不准干预或插手道路客货运输、水路客货运输、港口场站经营许可。

2.不准干预或插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车辆维修和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许可。

3.不准干预或插手道路旅客运输班线、旅游客运、出租车和公交客运经营权招标投标活动。

4.不准干预或插手船舶的法定检验以及依法选择代理、保险机构、交易机构等。

5.不准干预或插手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等专项资金的申请。

6.不准干预或插手从业单位、人员的资质管理、证件管理和信用管理。

三、行政执法领域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

1.不准对有利害关系的车辆、船舶免于检查,降低处罚标准。2.不准在事故调查中有倾向性地收集证据,故意减轻相对人的责任。

3.不准对不符合条件的行政许可事项放宽标准或变通批准。4.不准强行推销或要求行政相对人购买指定的车辆、船舶器材及配件。5.不准强行指派拖车、拖轮或指定车辆维修站点、船舶修造厂。

6.不准利用行政执法权或违规使用执法标志标识为他人经营活动提供便利。

四、领导干部亲属从业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

l.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本人管辖的地区或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和物资设备经营活动。

2.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本人管辖的地区或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公路水运工程咨询和招标投标的中介活动。

3.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本人管辖的地区或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船舶代理、船舶货运代理、船舶燃物料供应、船舶贸易及船舶租赁的中介活动。

4.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本人管辖的地区或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公路水运客货运输、城市出租车企业经营活动。

5.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个人从事其他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活动。

第三篇:关于防止利益冲突的调研报告

关于防止利益冲突的调研报告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根据《关于开展全区财政系统防止利益冲突专题调研的通知》(桂财纪检[2012]2号)要求,我局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对在防止利益冲突方面的认识、当前需要重点防范的党员干部发生利益冲突的主要情形、以及下一步如何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如下:

一、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从反腐倡廉建设角度分析,利益冲突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由于受到其私人利益因素的干扰,所发生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情境和行为。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管理和防止利益冲突是有效预防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关键策略。

当前,党员干部容易发生利益冲突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其中,有些是直接引发腐败的问题,有些是尚不构成违法违纪的不正之风问题,或者是领导干部个人的思想道德问题,都必须切实加以防范。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交易型利益冲突。

部分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接从利益相关者那里收取实体性的或非实体性的私人利益。这种现象较常见,比如有些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人事任免、行政审批等事项中进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等。

(二)从权力运行整体来看,目前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发生利益冲突的重要制度根源。

发生利益冲突的基本途径是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产生不正当的利益交换关系。导致这种不正当交换关系得以实现的直接根源在于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不到位。目前,由于我们仍然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尽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地方,尤其是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仍不健全,不少公共权力的运行仍然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有些部门执纪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有些政策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全面,公共政策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导致了不少行政权力存在较大寻租空间。而且,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与利益交换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的渠道更加畅通,途径更加隐蔽,使得不少利益冲突防不胜防。

(三)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中国社会重人情、讲关系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导致发生利益冲突的重要人文根源。

由于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延续,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人情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是靠亲情、乡情等人情关系维系的。大家需要办什么事、或碰到什么困难了,都会很自然的想到找人、找关系来帮忙。正是浓厚的人情关系和潜规则,使一些公职人员模糊了是非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权力或职务影响,为自己、亲属、同学、战友等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从法纪执行层面来看,对利益冲突产生的腐败行为惩处不力是导致发生利益冲突的重要体制根源。

源配臵、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化改革,完善“三公”领域市场运行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行政收费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一系列重点领域的改革,推进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管理,坚决清理“小金库”,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腐败的机率。

(三)实施有效的防止利益冲突监督制度。

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要切实加强对决策权、行政审批权、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等各种权力的监督,防止一些人利用职权之便,直接从利益关联者那里收取私人利益。要采取措施,严格制权,权力更要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权力变异。要把监督渗透到权力运行全过程,渗透到每个点、每个环节。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反腐作用,对党员干部的利益冲突行为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四、防止利益冲突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防止利益冲突的宣传教育。

近年来,我县财政系统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党员干部防止利益冲突教育工作,一是以消除特权思想教育、防腐拒变为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风党纪、勤政廉政教育,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从善,恪守法制。二是以正确的权力观教育为重点。切实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用权、怎样用权的问题,促使

2012年8月我局制定了《关加强财政行政调解工作实施方案》,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这一主题,对行政争议和可能引起行政争议的隐患进行认真梳理排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有关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的具体工作程序,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解民忧、排民难、维民权、保民安、促和谐,防止利益冲突发生。

(四)深化有利于防止利益冲突的各项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细化支出项目,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集中收付系统进行管理;三是全面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将县级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全部纳入非税系统,实现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四是继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扩大采购规模;五是加强政府性财政投资评审。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财政投资评审。

(五)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近年来,我局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做好本系统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资产、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调查申报工作,通过申报了解、掌握领导干部资产、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动态情况,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防止利益冲突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对防止利益冲突的建议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有关利益冲突方面的制度多达百余项,这些规定对于保证防止利益冲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立法角度看,还很不完善。许多“禁止”、“不准”,应当说只是治标,而非治本。只是应急之计,而非根本之策。比如像公款吃

第四篇: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司法部令第122号)、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四川省律师协会制定的《四川省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的规定,为规范本所律师执业行为,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所严格执行利益冲突回避制度。本所成立律师执业利益冲突审查小组,组长由本所主任担任。审查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审查本所代理的委托事项与本所其他委托事项的委托人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三、对于与本所已建立法律服务关系的当事人,本所建立当事人信息档案。本所在与当事人办理委托代理手续时,应当谨慎严格审查。承办律师在接受当事人委托之前,应当向本所行政办公室检索相关当事人的信息档案(包括咨询档案),查证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四、本所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发现有下列利益冲突情形的,应当立即向本所主任或者审查小组报告:

(一)在同一刑事案件中,本所律师同时担任该案件中涉嫌共同犯罪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犯罪嫌疑人的律师或者被告人的辩护人。

(二)在同一刑事案件中,本所律师同时担任该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人、犯罪嫌疑人的律师或者被告人的辩护人。

(三)在同一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中,本所律师同时为有利益冲突的当事人担任代理人或者提供法律服务。

(四)与本所已建立法律服务关系的的两个或者数个当事人之间发生诉讼、仲裁类案件,本所律师同时担任两方以上当事人的代理人。

(五)本所律师在诉讼、仲裁类案件中与一方当事人依法解除委托代理关系后,又在该案件中接受对方当事人委托担任代理人。

(六)本所律师及其近亲属同委托事项有利益冲突,或者诉讼相对方的律师是本所其他律师的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

(七)本所律师在前一法律事务中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委托代理关系后,又接受与前任委托人具有利益冲突的相对方的委托,办理相同法律事务。

(八)担任法律顾问期间,为与顾问单位有利益冲突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九)依据律师执业经验能够判断的其他利益冲突情形。

五、律师在承办案件过程中发现有本制度第四条所列情形,应当予以回避。尚未接受委托的,不得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在接受委托后知道诉讼相对方或者利益冲突方已委聘本所其他律师的,应当协商解除一方的委托代理关系,协商不成的,应当与后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的一方或者没有支付 律师费的一方解除委托代理关系,但双方委托人签发书面豁免函的除外。

六、律师在接受委托后知道诉讼相对方或者利益冲突方委聘的律师是自己或者本所其他律师的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当及时将这种关系明确告知委托人。委托人提出异议的,律师应当回避;但双方委托人签发书面豁免函的除外。

七、专业组负责人对本组律师承办案件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负有审查义务。在接受委托之前,应当进行利益冲突查证。只有在委托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才可以建立委托代理关系。经查证,若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形,不得签订委托代理合同,但双方委托人签发书面豁免函的除外。

八、与顾问单位签订顾问合同时,应当在顾问合同中明示本所利益冲突回避制度,让顾问单位知晓利益冲突回避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处理办法。

九、在执业活动中,如承办律师明知存在本制度第四条所列利益冲突情形而故意隐瞒事实并继续进行委托代理,致使委托人遭受损失的,除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外,视其情况予以记过处分,直至除名。

十、承办律师对因存在利益冲突而被审查小组要求解除委托代理关系有异议的,可向审查小组提出异议申请,由审查小组组长作出最终决定并书面告知承办律师。

十一、因存在利益冲突与委托人协商终止委托代理关系后,承办律师应当书面报告本所主任或者本所合伙人会议,本所根据承办律师已进行或者完 成的委托事项向委托人退还全部或者部分律师费。

十二、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规范发改工作人员廉洁从政行为,防止利益冲突行为发生,根据《威海市党政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暂行规定》,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利益冲突是指发改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其作为或不作为,直接或间接使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获取利益的行为。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发改工作人员指市发改委履行职责的干部和职工。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特定关系人是指发改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拟制血亲、近姻亲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

(一)“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二)“拟制血亲”,包括养父母、养子女、继父母、继子女。

(三)“近姻亲”,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第五条 本制度所称利益,包括财产上利益及非财产上利益。财产上利益包括不动产;现金、存款、外币、有价证券;债权或其它财产上权利;其它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非财产上利益包括录用、调动、提任、奖惩及其它人事措施。

第二章 行为规范

第六条 发改工作人员应当公平、公正执法,正确履行职责,不得借职务权力、机会,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利益。对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行为,应主动回避,防止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第七条 发改工作人员在执行涉及本人或特定关系人的审批、核准、备案等事项时,不得参加有关审核和决定等环节的工作,或利用职权、请托斡旋等不当方式施加影响。

第八条 发改工作人员在执行涉及本人或特定关系人的录用、调动、提任、奖惩等事项时,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和决定等环节的工作,或利用职权、请托斡旋等不当方式施加影响。

第三章 回避实施

第九条 市发改委成立利益冲突回避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政工科工作人员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政工科,负责需要回避的相关事宜以及强制回避相关事宜。

第十条 利益冲突回避形式分为自行回避、依申请回避和强制回避。

第十一条 自行回避程序:在具体工作中,发改工作人员认为该项工作符合回避条件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书面向利益冲突回避领导小组提出自行回避的申请。受理主体应严格审核,并及时做出是否回避的决定。申请回避的工作人员在回避申请受理主体做出回避决定前,应暂停参与本执法或管理行为事项。

第十二条 依申请回避程序:利益冲突相对人可以就特定工作人员与本人正在从事或申请的事项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可以向利益冲突回避领导小组提出回避申请。受理主体应严格审核,并及时做出是否回避的决定。被申请回避的工作人员在回避申请受理主体做出回避决定前,应暂停参与本执法或管理行为事项。

第十三条 强制回避程序:市发改委利益冲突回避领导小组根据相关信息,发现工作人员存在应回避而未回避的行为,应及时采取强制回避措施。强制回避可采取暂停工作人员履行现职务,或制止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行为。

第十四条 发改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对未按照利益冲突回避所作有关事项的决定、建议、调查等行为应予以废除,并重新作出。同时,市发改委利益冲突回避领导小组按有关党政纪条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 发改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利益冲突回避信息档案和廉政信息档案,对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报告的,责令改正并予以批评教育。

第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市发改委政工科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1

下载关于建立健全防治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建立健全防治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思考--征文讲解

    关于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思考 王延会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既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 核心问题 党的十七......

    关于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思考--征文(5篇)

    关于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体系的思考 王延会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既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七届......

    执业利益冲突审查制度

    律师事务所执业利益冲突审查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所的业务活动和律师的执业行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树立律师的良好职业形象,根据河南省律师协会《律师执业......

    领导干部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领导干部利益冲突回避制度 为切实规范我镇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防止利益冲突行为发生,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所称利益冲突是指我镇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

    威海市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从政行为,防止利益冲突,有效预防腐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法律法......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体系作者:周顺明主题类号:社会保障制度【文献号】【原文出处】《江汉论坛》【原刊地名】武汉【原刊期号】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原因 (1)市场经济的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基本精神,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也会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集团公司下发的《实施意见》,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