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时间:2019-05-13 16:5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社会服务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校德育处、团委每学年、每学期开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

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尽情展示我们的风采。

三、活动内容:

1、参与社区管理,参加义工等活动。协助村、居委会出墙报,开展协助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开展植绿护绿、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

2、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3、发扬助人精神,在敬老院、福利院等地开展敬老爱幼活动,深入社区开展“送温暖,重晚情”活动。

4、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主要是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读书学习。

5、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6、普法宣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劳动法》,宣传与工人农民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等。

7、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8、参加“文明使者在行动”交通协勤活动。

9、参加爱心义卖活动。

四、活动效果: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五、活动小结: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近年来各地新兴的一项公益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建立并完善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德育处、团委广泛发动,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机制,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今年暑假我们进行了实践活动,我们小组是在蓝天社区进行实践,主要是拾捡垃圾,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等一些活动。从这次活动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例如:平时我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竟是那么的难。

在社区我们干了一个上午的活儿,社区的负责人让我们去小区里面刮小广告。我们高兴地答应了,因为我觉得弄小广告有什么不容易的,拿手一撕不就成了!于是信心满满的拿着负责人给我的铲子和水桶就走了,谁知道事实和想象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还不小。

我先找到一个贴在墙上的小广告,貌似真的很难弄,拿铲子刮了半天也没有太大的结果,真是想的容易,做起来难啊。

本想放弃,然后去干点别的事情,但是不服输的性格使我想到,还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我呢,然后,我就在那里冥思苦想。我就突然想起一次下雨天走在路上的情景了,被水冲过的地面上的小广告,很容易就掉了,所以我想到了,将小广告上面弄上水,等了2,3分钟,果然,很有效果,拿手轻轻一撕,小广告就掉了。

看到自己想到的方法取得了成果,当时心里挺兴奋的,于是更加满怀信心,去劳动了!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让我们学会了很多,有些事虽然看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需要我们动脑筋,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进行社区服务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这就是这次实践活动的意义,让我们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如娇艳美丽的花朵开在我们的心中,永不凋零!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范文3篇

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逐年增加,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上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保证用电质量的前提下如何节约用电、减少污染、实现绿色用电已成为电子行业的发展主题。电子型定时器。即一体化电子定时器,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家庭、商场、宾馆等各种室内用电场合。

实践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来达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为自己即将步入社会做好铺垫。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掌握操作技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工作。同时也是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

实践内容和经历

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我在xxxxx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践。所从事岗位是电子机械维修员。实践期间,我在领导、同事们的热心关怀和悉心指导下,我学着掌握各类电子机械的各个部分电路的分析和工作原理,并尝试学习故障的排除方法和维修的思路。通过实习,对电子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使我获得了对电子机械产品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实践感想与体会:

实习期间,除了浅层次地学习了专业技能外,我还感受和体会到了很多技能之外的东西。首先是工作人员的敬业和那种生机蓬勃的工作氛围。走进这样的一个集体中,你的心会不由自主地年轻起来,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大家快起来,远远的脱离了我们学校以前的那种懒散、自由的作风,而你的工作

态度更会变得努力、认真,再认真一些,再努力一点。也许,这就是一个集体的凝聚力,这就是一个企业写在书面之外的“特殊文化”!

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方面。师傅告诉我,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通过近两个月的顶岗实习生活,让我明白电子机械维修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艰难而又需要耐心的任务,它的目的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通过对定时器的维修,了解了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维修过程,初步学习维修电子产品的方法,培养维修动手能力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在维修中不仅要检查焊接的地方是否虚焊,各个二极管、三极管是否有极性焊错、位置装错以及是否有电路板线条断线或短路,焊接时有无焊接造成的短路现象,电源的引出线的正负极是否正确。还要通电检测——在通电状态下,仔细调节查看问题出在哪里,再进行维修。不过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很清楚的知道,眼高手低是我们的通病。所以,在自己动手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我更乐意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做起,比如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等。在师傅对我尽心尽力地指导和帮助下,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容忍我的很多欠妥之处,一点一滴的温暖让我很感激她。

在想来,学期末的实习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份财富吧。现今,在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去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我必须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在这次实习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启发。这次的实习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实践总结: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要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只有人与人之间合力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工作上要有自信。

社会经验的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

三、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就如人的血液一般,少了血液,人的身体就会衰弱,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通过短短的两个月的培训,就像一个小小的切口。通过它,我不仅证明了自己能做好这一份工作,还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了实际操作能力。虽然这次接触的是电子业,但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也只有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最美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新的想法,想说的很多,也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没有的东西。在就业心态上我也有很大改变,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专业对口的工作很难,初到社会的我们应尽快丢掉对学校的依赖心理,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社会上快速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范文篇二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在本科专业教育中,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公司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发盘与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公司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经营和良好的市场运作;认识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商务实战,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收获与感想

在成功结束实习后,仔细总结,发现不同于前几次实习,这次校外实习充分认识了从学校走向社会我们存在的不足和缺少工作经验。

自身定位,加强外语学习。在所有的工作和活动中无一例外的涉及到外语,外语是我们对外交流的桥梁,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同时加强口语的练习,这是我们搞外贸的基础,因此必须掌握好这门工具。不断强化自身,并充分认识自己,避免眼高手低,增加实际动手能力,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不断完善和学习

工作总结,认识自身不足。通过实习我发现贸易这专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光要求我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怎么建立商业关系,这些是课本中学不到的,只有融入社会的大舞台并不断的历练才能得到提高,还有加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贸易工作同时是一个涉外行业,因此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对外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甚至是国家形象,因此必须加强自己各方面素质的修炼,如礼仪等。熟练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贸易工作的基础,贸易工作的高风险要求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好专业知识。

三、实习内容

07年12月末,我开始了校外实习生活,初次来到上海,在陌生与盲目中寻找实习单位,又在努力和热情中寻找希望,终于在1月里唯一的一次晴天中来到了震旦(国际)集团,在HR的介绍下,了解到震旦集团创立于1965年,以销售AMANO品牌打卡钟起家,如今企业版图涵盖办公设备(OA)、家具、通讯商品等领域,公司遍布台湾、大陆、日本、美国及新加坡等地;商品阵容包括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办公家具、手机门号以及资讯软体等。

在台湾,震旦的OA事业稳健发展,年年取得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办公家具事业更以市场领导之姿,推出全台首创的“家具租赁”专案;而在行动通讯领域,震旦拥有二百多家连锁通讯门市,目前也整合资源,朝最大的专业手机通路迈进。震旦有四十年丰厚的实战经验,在台湾俨然成为最具特色的综合性行销集团。在新加坡,公司以销售各类型事务用计算器、办公室用碎纸机、护贝机为主,亦针对SOHO族提供事务用品、耗材的销售,在新加坡也成功进入市场并迅速建立了品牌声望。在日本,震旦公司成立于1976年,总部设立在日本东京,立志于开发世界科技经济实力第二大的日本市场,不断运用其强大的销售通路与团队合作力量,以合理的价格和高品质的服务来满足世界上最为苛刻的市场标准。同时通过近30年的日本市场运作经验,使“AURORA”产品在日本的品牌价值得以不断的提升,来实现震旦集团在日本的深远发展,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公司,震旦凭借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雄厚的实力、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信誉、先进的技术及精良的设备,可为各种规模的公司、企业提供办公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保障。公司总经理对行业和企业优势进行评价,并且向我们介绍了集团跨国经营策略和对市场分析,让我们受益非浅,之后,在一名同仁带领下,我分别拜访了集团大陆事业部的成功客户,有汇丰基金、上海通用、花期银行和百思买国际等等国际上声名显赫的大公司,在与这些顾客进行简单的攀谈中,体会到震旦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规模,并丰富了我对公司的认知。

在随后的一周里,我来到集团的OA公司,进行真正是实习过程,刚到公司的时候,助理拿了许多关于公司和产品的资料让我详细阅览,资料中多次提及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产品的专业术语,大多是英文和日语,由于刚刚走出校园,懒散的心态使我并没有认真的去学习和体会,以至于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在公司的实习过程中,还接触到了大型公司的ERP系统,每位员工都能够通过ERP系统进行日常的作业,集团可以通过ERP系统,对供应链实行有效的管控。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在业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正是如此,公司在跨国发展中实习了有效的成本管控和生产经营。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在同仁的带领下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经过一阵时间的产品资料的熟悉,经理让我们实际的操作,在学校里我们学到里很多理论知识,什么外贸术语,寻发盘、商务谈判等等,但是真让我一个人开始操作,真就不知道如何起步,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发客户,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我们是专门的销售公司,负责对内和对外产品销售工作,因此并不涉及产品的生产研发,这是其他分公司的事,所以我们日常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进行开拓市场和联系客户,因为是实习生,公司对我们并没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我们在老员工的指导下,学习怎么有效的进行市场开拓,起初对于开发客户很胆怯,国内的还好点,国外的由于英语水平的限制,通过电话根本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只能通过E-MAIL套用教材中的例子,这样才得到了一些有效的信息。

在一次与外国公司驻中国办事处的沟通中,因为对公司的认知和我对产品优势的大致阐述终于激发了对方的采购欲望,在第3天的有效沟通中,对方提及了一个相当专业的问题,问到我们产品的墨粉规格和机器预热和输出最快时间差,这样的问题对于外商,你必须给予准确到位的回答,因为这是顾客的购买点,由于之前的大意,我遗憾的失去了一次非常好的机会,随后的时间里,逐步加强了对产品详细的了解和说明,为应对客户的各种问题做充分的准备,进一步准备之后,又重新进入了实际操作,开始联系客户,报价,谈判等等。

因为公司经常有产品发出,因此也接触到了相关的合同、发票和其他的单据,之前的这些单证在上课时都接触过,但是理论和实践不同,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这些单证的重要性,一点疏忽就能造成不必要麻烦,这些单据大大加强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让我们对如何填写这类单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之,凡事都需要虚心用心的学习,这样才能够掌握实践的操作。

在公司实习的过程中,有幸参加了一次集团一年一度的过关斩将活动,活动是在公司位于上海嘉定区的培训基地举行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和提高业务水平,分为4关,建立有效客户,产品展示,议价,交易。在各个环节都有经验十分丰富的经理把关,我们实习生作为观摩,学习实际工作中的技巧和积累经验,在活动结束后,公司的崔处长进行了总结,并对所有同仁给予殷切的期望。

在公司最后的几天里,我们来到了公司的博物馆,来切身感受公司的文化,仔细聆听公司工作人员的介绍,对震旦集团创立以来的文化和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他们的眼中企业是一个团队,讲求团队力量的发挥;经营更是一项长期竞赛,要发挥“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加乘力量,企业才能持续成长。震旦现阶段在务实与创新的行动纲领下,未来的经营策略仍将积极开创,确实掌握产业趋势,延伸核心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展现震旦集团自创品牌国际化的自信心与企图心。鲜明的红色标志,象征震旦集团如旭日东升般,散发着光明与活力;同时在内涵上,秉持着稳健踏实的一贯经营风格,蕴含创新突破的经营魄力。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范文篇三

一、调查背景

有些同学在吃午饭时抱怨饭菜不合味口,没吃几口便一倒了之,没有珍惜粮食的意识。这一现象被同学们看到后心里很不安,同学们亲身在农业未来馆体验种菜的辛劳,明白这些粮食来之不易,这种现象不仅浪费粮食,而且长此下去对同学们的身体有害。如何才能使同学们的午餐吃得健康又营养,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呢?联想到现在流行的“光盘行动”,同学们决定成立大云中心学校“光盘行动”小组,展开了针对学校午餐浪费现象的争做“光盘小达人”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二、调查课题的目标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后,找到学生浪费现象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能够珍惜粮食,争做“光盘”小达人,将中华民族节俭的美德,深入同学心中。

三、活动调查过程

(一)调查问卷

我们向四年级同学们发放问卷,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结果统计如下:

(1)你对“光盘行动”的了解有多少?

知道的17.14%

听说过

26.29%

完全不知道

56.57%

可见:学生对于当下流行的一些活动及倡议不是很了解。

(2)您平时吃饭大概剩菜多少?

可见:从不剩菜的学生还是只有少数,浪费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还有待改善。

(3)您认为,什么因素导致您浪费食物?

饭菜太多

33.33%

食物不好吃

43.64%

食物不卫生

10.90%

其他

12.13%

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食物口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浪费的现象。

(4)您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多吗?

可见:四年级学生身边的浪费现象还是比较多见的。

(5)倒掉的食物主要是什么?

可见:学生中对食物还是有偏爱性的,而且口味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某些

8%不爱吃的里面,学生认为辣的是占主要的原因。

(6)每次倒饭之后是什么心情?

可见:有些学生对于浪费,还是有点愧疚的,但是又很无奈,但却也有部分同学竟然说“倒了就倒了呗”根本没有一点节约粮食的意识。

64%

(二)对问卷的分析

(1)学生对现在流行的“光盘行动”这一流行词不是很了解,对身边的一些浪费现象没有很关注。

(2)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午餐偶尔剩一些,但也有不少同学剩一半左右,而能每次吃完的几乎没有学生能做到没有实际改变的行为。

(3)在学生心目中食物不好吃、饭菜太多是学生浪费粮食的主要原因。在浪费的粮食中,其中占的比例最大的是肉。部分学生对辣的也很难接受。

(4)大多数学生在浪费粮食后,心里有点愧疚,但是真的吃不完。,却还有一小部分,没有一点节约意识,认为倒了就倒了,是理所当然。

(三)采访研究

(1)采访学校食堂负责人李老师

时间:9月28日

地点:李老师办公室

对象:学校食堂负责人李老师

问题1:您觉得什么时候学生剩下的饭菜会比较少呢?答:学生喜欢的油炸的、香肠、番茄汤这些菜时,剩下的饭菜比较少。

问题2:学校准备全校的饭菜,工作量很大,一般所有的工人需要工作多久,会来的及吗?答:一般我早上6::00就到学校检查当天运进来的菜,工人们工作量是很大的,每天都赶着中午的饭菜,下午要对食堂的餐具进行消毒,卫生进行打扫。(我们参观了食堂工作人员为学生准备伙食的地方)

问题3:学校安排的菜会进行定期的换吗?答:学校的菜在网页上都有反映,学校的菜考虑到营养,还有学生的喜爱度,会进行换的。(李老师还拿出了菜单给我们看)

(2)采访四年级班主任

采访对象:四年级四个班班主任

采访记录:

1.学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喜欢的多吃一点,不喜欢的一倒了之。

2.在有一个班中,班主任要求学生两个菜一定要吃掉一个菜,三个菜就要吃完两个菜,饭要吃完的硬性规定下,学生也能够很好的遵守。

3.学生如果吃了很多零食的情况下,午餐浪费现象明显严重。

(四)手抄报比赛

目的:为了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明白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弘扬中华历来传承下来的美德。

作品主题:“珍惜粮食”

设计要求:纸张A4纸或A3纸,富有创意

参赛优秀作品:

(五)劳作体验

通过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农业未来馆,让部分没有节约意识的同学进行劳作,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明白粮食蔬菜的来之不易,从而达到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的目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教育工作。

(六)宣传语征集(活动延伸)

目的:通过设计宣传语,学生更加了解节约的可贵,这也是争做“光盘小达人”的其中一项,本次活动在四年级中进行,宣传语的选拔,意在与可以进行全校宣传,将本次活动延伸至整个学校。

友情提示:能够简洁明了,容易记忆,富有创新。

四、调查成果

通过这次小课题调查活动,在学生中掀起了一场“珍惜粮食

争做‘光盘小达人’”的活动,节约意识在学生心中巩固,学生在手抄报制作,农业未来馆体验,广告语征集中明白了节俭的可贵之处,更加了解每一个人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只要以身作则,就能够把浪费现象降到最低,希望终有一天,能和浪费说再见。在调查活动中,我们还评出了“光盘小达人”

五、研究感想

这几个星期以来,我们快乐的收获着,虽然遇到过各种困难,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坚持下,也将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看到同学们的一个个“光盘”,我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这次活动,我们觉得自己的力量也能影响身边的同学。

六、学生的收获

同学们更加注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沈诗逸在写活动感想时写道:“通过这次活动,我成长了很多,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也知道怎么和组员交流,作为组长的我,不仅仅是发号施令,更应该想他们所想,所有事情都做在他们前面,自己做好榜样”。缪敏霞也在活动感想中说道:“这次活动让我获益良多,我以为活动只需要去做做就好了,所以在一开始,并没有特别的放在心上,但在活动中,我却发现自己的疏忽拖累了整组的进度,明白了团队的含义”。何旭涛也说道:“我以前也是对吃不完的食物熟视无睹,但现在,只要看到没吃完的,总觉得犯了错一般难受,从心中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在活动开展之余,不仅学生中“光盘行动”深入人心,在教师中,也频频提到“光盘”这个词。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我们忙碌着却也快乐着,收获的是喜悦,更是一些方法。教师的提醒、指导,学校的支持,与活动的顺利开展密不可分,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宣传节约粮食的意识并没有停止,我们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将会把“光盘行动”进行到底,把节约美德宣传给身边的人,如果人人都珍惜一份粮食,减少一些浪费,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

**七中的李杏威写道:

在路上,我边走边给他们介绍一些普通的农作物。其中最好笑的是一位同学指着水稻大叫“小麦,小麦!”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大笑。尔后,我们到了农家,真正体验农家老伯辛苦摘茶叶的艰辛。对我们而言,摘茶叶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可是来自**中学的苏老师因为家在北方,竟然觉得很神奇,“哇,茶叶就是这样的啊!茶叶就是这样做成的啊!”突然之间,我对摘茶又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受,竟然逐渐加快了干活儿的速度……

**中学的王宇卓视角独特:

采集开始了,只见黄志刚先生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抄出两只黑色的蒲扇般的大手,眼光一扫,恶狠狠地盯上了一棵水灵灵的幼芽,手指凭空一夹,顺手一扔,那幼芽便以千万分之一毫米的误差放入自己的塑料杯中。其速度之快,眼力之准,非常人所能及也,足矣见其高手风范。他长舒一口气,缓缓收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似乎自己的功力又上了一层。其他组员则不然,他们都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又没有黄志刚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是一个个围着新朋友们打转,询问方法。接着,他们也动手了!有别于黄志刚先生的眼明手快,功力深厚,他们从一头到另一头,仔细而又小心地采摘茶叶,忙碌地挥洒着汗水。究竟鹿死谁手,且听下回分解!(武侠版《采茶日记》)

而**中学的孟楚涵则意味深长:

最让我感触的就是今天我们在农户家进行的采茶活动了。当时烈日当头,汗水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我们的衣服,脸上的汗水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晶莹。才几下子,我们就已累得精疲力竭。而我们仅仅只是做了一会儿,那些辛劳的农民却要这样做一生!他们又该是如何辛苦?的确,他们这些朴实的人,能教给我们的是在学校中永远学不到的,那就是在艰难环境中顽强的生存意志!宁静的田园中,这些辛勤劳作的人们给这田园增添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这让我们这群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土中成长小孩,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我们醒在破晓的晨曦中,踏着晕湿裤脚的朝露,走入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茶园。虽说没有登临“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快感,却不乏,登高远眺的惬意。作为我们劳动的回报,我们有幸进入当地农户家享用午饭。城里的我们面对如此如此热情的村民,完全丢掉了初次相见时应有的羞涩与约束,体现的是90后原有的活跃与奔放。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生来具有的优越感和娇惯性,使我们只顾自我玩乐,而毫无顾忌主客之分,没有做到对主人应有的礼待和尊重。回到学校的我们,无意中在老师的谈话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而对当时的举动产生了深深的愧疚和忏悔。

中国素为礼仪之帮,礼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重要元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体现的则是对礼貌的冷漠与无视。每想至此,我都感到无比痛心“君不悦则臣辱,君辱则臣死”因此是为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应使我们沉痛于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知礼仪则知礼仪。我们应该以此为戒,知礼明耻,贯彻今日我以**为荣,明日**以我为荣的誓言,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理想。

来自**中学的吴军军深情地写道:今天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下乡。天气很热,但我们的激情也像太阳一样强烈。同学们个个都汗流浃背,但都强忍着。她们都是城里的孩子,第一次来这就要忍受如此火热的太阳。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老的精神。还有我们的带队老师--苏老师。她是我见过的老师中最有亲和力的老师,我很喜欢她。

来自**中学的袁佳丽真挚地表示:我们一定会在快乐的汗水中收获硕果,在辛苦的劳动中收获满足,在自己动手中收获快乐。我们的人生因为劳动而更加精彩、绚烂、不同寻常。我也一定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再苦再累,都勇敢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努力来对抗困难。我相信,最精彩的时刻总在绝望中到来,风雨过后会见到彩虹。

来自**中学的李思远认真地感慨:“只有面带微笑,才可以忘记一切的烦恼。”这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在今天的活动中,虽然我们受到了很多挫折和伤痛,但是我们没有畏惧。我们体验到了摘茶的辛苦,体验到了在烈日下等车的焦急,体验到了被别人拒绝回答的难受。但是我们走过来了,至少证明我们是勇敢的,是坚强的。我们亲手摘下茶叶,体会到了巨大的成就感,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相信我们会懂得在城市中学不到的东西,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会更加珍惜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只有亲身去体验,才知道我们所拥有的是多么珍贵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2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地学习为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基本内容进行教学。综合实践课没有规定统一的教材、教参,要求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和选题.本着综合实践教学的这一原则对于任课老师的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如果能够合理有效、运用创新意识去开发综合实践课的教育资源,必将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社会性品质产生举足轻重的效果。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也根据现实社会的实际表象: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逐渐淡漠,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造就了一个个“小皇帝”,在社会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宠少有余的风气。表现在学校,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爱劳动,不尊重老师和长辈,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因此特开展“我爱我家”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对主题文章的阅读感悟,对相关链接的了解和对拓展内容的实践操纵来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家”更温馨,让“心”更温暖! 教学构想

根据“我爱我家”活动的主题设想,将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为“自我阅读”、“主题教学”、“主题活动”、“交流展示”、“拓展阅读”五个内容。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教学中感悟家的温暖,体验亲情;在活动过程中热爱家庭树立对家庭的责任感。从而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都有一个较大的进步。

教学准备:教学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父母

师: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会的时候,他们的头上出现了银丝。

1、大屏幕出示学生事先拍的照片,由学生来介绍、解释自己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以及相关的小插曲)

2、播放由学生拍摄的一段DV影象(父母忙碌,辛苦)

3、通过影象给你的启迪,谈谈自己对生活中父母的感觉。

(二)悠悠古情

师:自古百善孝为先,伟人、名人、普通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一个原则。我们都像他们一样爱自己的父母。

1、四个小组汇报搜集的孝敬父母的故事(4个),课前教师进行选择好。

2、由教师把每个学生搜集的故事定成册。课后阅读。

(三)我们的行动在哪里

师:父母很辛苦,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洗碗、扫地等是你应该做的家务,今天,为他们做一件你从来没有做过,又能使他们感到舒服的事情。并且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条件下,一直都做下去。

1、把自己准备做的事情写在行动卡上。

我想为爸爸(妈妈)做??

2、“今天你做家务了吗“,为自己选择一样固定的家务劳动,每天做家务。 和父母一起评比:小小家庭责任星( 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

总结:责任更是一种习惯。爱我们的亲人,关心他们,正如他们对我们默默付出爱一般。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3

一.开足课时,培训师资,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1、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每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3—6年级1节,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3—6年级1节,开设(综合)研究性学习3—6年级每周1节,班队活动课各年级每周1节。结合校本课程开设书法课各年级每周1节;一、二年级每周地方课各2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1节。

2。教师配备。

安排优秀的班主任和骨干老师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老师。信息技术教师兼职4人,研究性学习、劳技教师兼职14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校兼职3人。组织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原则,掌握课程实施中的各种方法,不断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执行能力。

3。加强管理。

学校校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教务处、班主任以及全体师生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者。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并将其作为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想方设法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二.文化引领,强化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搭建起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平台,我校把综合实践多个主题融入班级文化的设计中,每个班级的布置都独具匠心、富含深意。我校还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校本培训有集体学习,分专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知识、特征、价值、核心理念、基本要素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分散自学,组织教师自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外出观摩,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有校内研讨,组织任课教师每人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探讨;有面对面交流,开展活动,及时听取教师意见建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设计活动,规范流程。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经典诵读、科技教育、数学乐园、珠心算、童声放歌、经典读书节为主的活动。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开发和创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我们整体规划各个实践基地的活动时间与活动人员,多头并举,有序实施:“走进图书馆”,孩子们徜徉在书籍的海洋,感受着文化的气息;让“基地”成为学生的天地。为了确保实效,我们每个主题活动均按以下基本环节进行:

(1)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民主协商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

(2)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调整活动方案;

(3)展示活动过程和成果;

(4)多维评价,收集资料,进行活动小结。

四.团队协作,课程整合。

我们认为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从构思到活动准备,从资源整合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从实施阶段到成果展示,从活动反思到研讨共享,都是群体性活动,都必须在全组人员共同参与、能力协作下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我校结合实际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团队,成员由各班班主任、兼职的信息技术老师、劳动技术老师、科学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体育老师、英语老师组成。团队所有人员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我校坚持“三个整合”: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兴趣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整合。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2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1个科学实验室、1个画室,电脑室有80多台电脑可供学生使用,并开通了校园网。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其次我们让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和艺术课程。为此学校通过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建了校园集体舞、科学、绘画、手工制作、手抄报、阅读、书法等兴趣小组,这些活动小组的带队老师均是我校综合实践教研团队的老师,而且这些小组活动一切免费。还有为了配合校少先大队“我爱家乡”“我身过的小康”等方案的实施,我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

1、参观家乡美丽风景——废黄河、万亩果园等;2、调查家乡河流——苏北灌溉总渠;

3、参观二站万鸟天堂;

4、寒暑假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完善评价,重视积累。

我校大力倡导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更多地注重实践活动的过程评价。真实有效的评价,全面综合地关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课程的优化实施。在资料积累方面,我校要求各位任课教师在注重收集好学生活动资料,关注学生个人成长的同时,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及时收集整理装订成册,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资料的积累中。多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县靓丽校园、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县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阳光校园、县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省安全校园、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校园集体舞特色学校,学生参加的市县活动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干扰,家庭与社会、家长与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诸多矛盾,使得课程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有一个执着的教学精神,怎样营造这样的氛围呢?这是我们的困惑之一;相关教师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综合实践课的路子还摸不清,怎样指导一节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值得探索。为此,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深入、持久的探索,以促进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4

摘 要:本课题主要从系统构建、整体推进和校本实施的角度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从纵向,我们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体系进行具体设计,使之有机衔接,从而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从横向,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得到延伸、重组与提升;再次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三条线索进行合理设计,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块内容得到有效沟通。同时在实践层面上,我们探索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经过近四年的探索,本课题促进了实验学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系统构建校本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为应对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而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恰当处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意识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设计综合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为此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我国也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现阶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顺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很多学校和课程改革实验区都在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和策略、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推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深层次探索解决。

20xx年,我校在高中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经过两年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效果不太理性,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校本实施。20xx年,我校合并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目前拥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囊括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由于办学规模齐全,学校有整体的办学思路,因而我们可以用大课程视野来审视基础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可以一以贯之,不搞急功近利的“短视教育”。于是我们想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从小学到高中系统构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然后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

20xx年,我校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后,为了更好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联合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沙市十一中、长沙市三十七中、仰天湖小学和黄兴小学,组建课题实验学校,共同致力于本课题研究。

(二)研究意义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系统构建,可以拓展研究者的视野,更好的贯彻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总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开发和校本实施,对于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2、系统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当代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心理学基础;

4、现代课程论的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三、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景,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本课题中的“系统构建”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按照“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空间拓展和方式融合”的指导思想进行整合设计,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层次性、丰富性。

“横向沟通”是指学校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把握好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共同价值追求;要注意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延伸,开发不同领域之间交叉、整合的课程内容;要在每个主题活动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充分挖掘每个主题中所蕴涵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要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各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5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综合实践小组的组长郭子英,今天由我代表全体组员向大家汇报我们小组本次活动方案做得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

根据组长和组员的活动方案,我整理出了较好的几点:1.我们小组的成员不光把陈老师上次课上讲的几点(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活动时间)较好地完成外,还另外加写了几条。比如说我们小组的周舒逸同学,就添加了活动提出、活动准备、调查结果的统计与整理等多方面地介绍,较好地完成了本次的活动方案。

2.在活动分工那一栏,我们的组员大部分都完成得较细致,都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领导才能,根据自己的意见,来分配各个组员所能胜任的任务。

3.据个人了解,在本组的活动方案上“活动准备”一栏是完成得很好的!大部分组员把团队需要的准备都写在了活动方案上,最少的也写足了三个以上;还有些非常认真的组员,他们把活动准备分为了两部分——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比如像这里写的:①知识准备:通过上网、阅读事先了解中药预防流感的作用。②物质准备:认识可预防流感的中药。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组员的活动方案还是存在着某些缺点:1.大部分组员的篇幅量较少。最少的只写完了一版,但也有很认真的同学写到了两版至三版,比如像周舒逸、李宇捷和郭子英。李宇捷同学写到了一版半,周舒逸同学写到了两版,郭子英同学写到了三版,但可惜具有这种认真态度的同学并不多,有些组员草草了事,没有认真编写,在此不点名,但希望下一次可以努力一些。

2.活动过程普遍偏少。除了刚才点名的几位组员外,其他的组员大部分是一两句话就敷衍过去,有的组员甚至不写,直接交来,对这种没有责任心的组员我们组是采取直接退稿的方式,但交来得依然不多。

3.排版并没有按要求。有些组员可能听到我说要篇幅长,就故意空很多行出来,一两句话就空行,这样,即使写到了两版或三版,也是没有用的。在此,也不点名批评,但希望下一次能排版工整。

在此,我想拿出一份活动方案向大家汇报。

这是我们组里完成得较好的一份活动方案,还请大家多多指点,提出宝贵意见,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6

调查时间:20xx年4月1日

调 查 人:四年一班 郑同

调查方式:上网查资料 采访家长

调查主题:清明节的渊源,清明节纪念方式,清明节的诗歌,清明扫墓活动

调查内容:

一、清明节的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二、清明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三、清明节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树祭、花祭、网祭等全新的形式去祭奠逝者,表达哀思,越来越注重心底真实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7

【活动背景】

经过近二个月的选题与制定小组研究方案,所制定的方案是否科学、可行,需要进行科学论证。通过开题会,让学生明白: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必须对选题以及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即这个课题选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具备了开展的条件,课题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能不能做下去,达到预期的成果,需要论证。如果选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备研究条件,就要重新调整方案,甚至重新选题。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开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开题的一般程序;

2. 让学生体验开题的一般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初步掌握答辩技巧,并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 初步学会对一个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提问、评价。

【课时安排】

用3~4个课时来完成开题,每次3个课题组进行开题陈述以及答辩,每个小组开题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

【活动程序】

(一)学生主持人介绍评委(由学生评委与老师评委共同组成)以及开题程序。

(二)以组为单位进行开题。

1.开题陈述。由各课题组组长对本组的课题方案进行陈述。

2.提问。由评委以及其他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提问(2~3个问题)。

3.答辩。由各课题组成员对评审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4.评分。由评委以及在座的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评分。

(要向学生说明:70分以上的课题方案才予以通过,可以立项,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真对待开题)。

(三)指导老师总结讲话

【活动反思】

如何让学生耐心倾听以及学会提问,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当各组研究方向不一致,缺乏共同话题的时候,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些事情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之“有事可做”,比如,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包括发言小组的题目、你准备提的问题以及对这个组的研究方案进行简单评价、打分,等等。课后要把表格收上来进行登记。通过这个表格记录可以促使学生耐心倾听、深度思考,避免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同时,通过表格的回收,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听课状况。

附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开题会主持人用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从开学第二周开始,我们开始了一门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从选题、文献查阅到制定课题方案,我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各研究小组已经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了初步的课题方案。我们准备用2-3节课时间举行开题会,来对大家的课题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价值性进行一个论证,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本次开题会我们成立了评审委员会,成员由4位指导老师以及3位同学组成,他们是:我们的生物老师——李薇老师;我们的历史老师——李芝老师;初二年级的生物老师——崔作辉老师;陆天傲同学的爸爸,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博士——陆先生;还有杨丽楠、张澜、胡丹同学。我们还特别推荐何壁伟、张雅晨作为工作人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开题会的程序:

(一)开题陈述。由各课题组组长对本组的课题方案进行陈述。

(二)提问。由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提问。

(三)答辩。由各课题组成员对评审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四)评分。由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评分。

说明:评分是将7个评委,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70分以上的课题方案才予以通过,可以立项。

下面,开题会正式开始。今天进行开题陈述和答辩的小组有:郭安琪小组的《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的影响》、陈邵宇小组的《蚂蚁的生活习性》、黄静敏小组的《木乃伊的制作》、胡柽小组的《踢足球对中学生自信心理的影响》以及卢颖娟小组的《兔子的生活习性》。

首先请郭安琪小组进行开题陈述。

请评委提问(提2-3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由老师提问,一个由评委中的同学提问,一个由其他同学提问。)

请课题组成员答辩(要等3个问题都提问完了再统一逐个问题答辩)。

请评委打分,工作人员计算平均分。

下面由陈邵宇小组进行开题陈述。

……

最后,请李薇老师对今天开题的五个课题方案进行点评。

主持人宣布获得立项的课题组。

(结束语)

对通过开题的课题组表示祝贺,有个别组的课题方案虽然未能获得通过,希望不要灰心,小组同学再深入研究,调整思路。经过这次开题会后,同学们应该对自己的课题如何开展研究有了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完满地完成课题研究。其实,我们有很多小组的课题方案都做得非常好,还有个别同学是独立研究人,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只能选取5个小组开题,我们下一周同样时间再见,希望其他小组做好准备,相信你们的表现将更为出色。

附二:指导老师在初一(1)班综合实践活动开题会上的讲话

20xx年4月16日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题会。我先考考大家:为什么要举行开题会?(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要投入人力和物力,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必须对选题以及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即这个课题选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具备了开展的条件,课题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能不能做下去,达到预期的成果,需要论证。如果选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备研究条件,就要重新调整方案,甚至重新选题)。

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开题会,对于在座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应该都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刚才,五个小组的同学都表现得很好,各有特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严谨细致,但课题方案都很规范,答辩也很机智,很有科学家的风范。也许你们今天的选题还显得比较稚嫩,没有很多的创新性,但你们像一个科学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这就是一种收获,一种成长。我相信,我们坚持每年开展1-2个课题研究,等到高中的时候,你们的独立研究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再过、30年,在你们当中一定会形成能傲视同行,在学界产生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说不定你们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会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杂志《自然》,在你们当中产生长江学者、甚至是诺贝尔获奖者)。老师期待着!

谢谢!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8

一、工作思路

继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工作重心开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的工作原则,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当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安排如下:

1、高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以《劳动与技术》课本为依据设计教学,也可开发自编教材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需将方案报学校教科室备案。每周一课时。

2、高二、高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劳动与技术》课本为辅设计教学。每周一课时。

三、主要工作

(一)积极落实课程常规,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1.理性分析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落实课程计划。

2.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3.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的方式。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4.广泛征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经验,并组织相关的评比活动(教师案例、课堂指导设计、计划总结等),逐渐丰富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6.继续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

7.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二)组织多项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水平

1.继续开展“再学习课改理念,再反思课改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体的研讨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熟悉相关学段的课程信息,如课程的产生背景、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水平,始终保持与新课程同行。

2.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养成,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坚持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不定期举办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4.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5.继续组织高中教师密切关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三)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1.进一步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紧紧围绕影响课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积累可行性经验,为整体推进课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4.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5.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9

一、课题名称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整合与校本开发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基于课程改革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学习为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强调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材的过分依赖、过多的接受式学习、脱离生活实际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自主合作、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

(二)基于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获得。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在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要求和原则。但是,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难以形成统一的范式。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为中心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近年来,我校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历史与文化、社会生活、思想品德等内容设计主题活动,利用校本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人文与环境教育的课堂,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广大教师实践中的开发与研究,丰富了课程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验到成功喜悦。

(三)基于实践中的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有:

1、目标缺乏探究性。大多主题设计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为出发点,对学生发展的引导意义不够明显。

2、体系缺乏科学性。主题设计要有科学理论作为选题的依据,在体系、结构、内容、形式等方面应具有科学性,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并通过主题活动亲身体验和探究,实现教育的目的。

3、内容缺乏整合性。新课标强调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注重学科的综合性,由学科教学的内容延伸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学科之间可以进行相应的整合既可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资源,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的转变。

4、活动缺乏实践性。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时,应注重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开展调查、考察、访问、实验、测量、参观、

服务等实践活动,从而给学生提供亲历实践和亲身体验的活动空间。总结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与校本开发的研究,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此课题的开发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管理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和管理,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作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具有课程的规定性;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独立设置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开设、实施的。

三、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保障

(一)、学校的传统和优势

20xx年9月,张集中学开展省教研室课题“农村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施”,经过三年的实验, 20xx年12月正式结题。我校被评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国先进实验单位”,省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先进单位。

(二)、负责人和参加者的能力和时间保证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多为中、青年教师。课题负责人程保良,襄阳市优秀教师、课改先进个人,中学高级职称,本科学历;各项目负责人都为青年骨干教师,多为中级职称以上,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都发表过文章和获奖。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成功开展了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各级各类论文、案例比赛中获奖数量达200件之多。

四、课题开发研究的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实际需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及当地特色教育资源开展研究。

五、课题开发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某一活动主题进行调查( 明确调查目标,制定调查计划,组织调查活动,整合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

2、文献研究法:到有关部门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寻找相关活动主题的有关资料。

3、行动研究法:遵循计划、行动、考察、反思、调节的程序,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将根据研究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

4、案例研究法:研究以解决问题、改善实践活动为宗旨,能为实际工作者理解和运用。

5、经验总结法:在“十一五”期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总结提升优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归纳到课题研究之中。

六、课题开发研究的假说

如果我们认真执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在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充分发挥课程整合资源作用,就能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陈旧、偏难的现象,改变过去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师生围着课堂转等局面,就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得以突现。广大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开发与研究,丰富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开发主题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验到成功喜悦。同时培养锻炼一批研究型教师。

七、课题开发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课题开发研究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即: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一)课题开发研究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的现状,结合我校的文化特色、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指导教师的特长、本地区的社会和自然资源等情况,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班级。

2、制定课题研究工作方案及子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3、组建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确定子课题组。

4、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以会代训进行培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相关讲座。

5、建立课题组织网络,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

(二)课题开发研究实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这个阶段是课题开发研究的主要阶段,主要任务有:

1、总课题组组织子课题组按照实验研究方案,进行开发研究,形成阶段性成果。

2、组织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推进会议。

3、组织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验收。

(三)课题开发研究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组织课题研究结题工作。

2、装订《综合实践活动》资料。

3、撰写课题研究实验报告,申报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

编辑综合实践活动汇编

九、课题开发研究的组织机构

课题组组长: 程保良

课题组副组长:沈其明

成 员:各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

二0一0年三月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0

由武汉市汉阳区教科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文斌承担的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系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为:20xxA050)。课题组成员开展了认真扎实的研究工作,经过五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现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一、问题的提出;二、国内对本课题研究现状的综述;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四、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过程;五、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作出调整之后增加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折射出时代的精神,集中体现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然而因为它是一个由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跨三级课程,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课程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其管理的难度大,实施的开放性强,同时又成为课改的“难点”。该课程在执行中呈现如下特点:

1.稳定性差。学校一门课程的执行离不开四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载体)、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执行中亦或缺乏教师,亦或课时被挤占,亦或内容(载体)不明确,亦或不是全体学生的参与,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导致课程的消失。

2.临时性强。即便课程要素齐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正常运行,也不能坚持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一个学段,而是突击式,运动式,应付式的实施,比如,某个时段为迎接某些检查,为参与某些赛事而开课,检查过后,赛事结束,课程即终止。

3.随意性大。师资安排随意,学校有“富余”的老师就开课,没有就不开;而且师资变换频繁,没有相对固定的师资培养规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随意,每位老师凭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开发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课程质量差参不齐。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的稳定性、普遍性及有效性并不理想。相对于其它课程有成熟的课程内容、稳定的教师队伍、固定的教学课时的“常态”实施而言,该课程的执行呈现临时的、应急的、随意的、间断的状况,且不是每所学校都在实施,全体学生都在经历的“非常态”。因此,本课题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非常态”走向常态的“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

二、国内对本课题研究现状的综述

自20xx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成为各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者们提出的常态实施策略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是自上而下的区域整体推进策略,如课程理论培训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制度支持是保

障;各级教研、培训和科研机构业务管理和指导是推动力;二是中观层观,自下而上的校本化实施策略,如制订学校计划,成立教研组,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三是微观层面,指教师在课程中的有效指导策略,如不同课型的不同指导策略。

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由于它们多是将影响课程常态实施的因素归结为外在因素,如课程认识不到位、课程制度不健全、课程实施不规范、教师素质不全面以及课程评价不科学等,事实是问题仍大面积呈现,而且常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本课题研究转换视角,反求诸已,从课程设计本身去寻找障碍课程常态实施的内在因素,本课题组认为课程内在设计的高度综合性、开放性、模糊性以及于当下教育文化之间的矛盾带来的课程执行难度,不可小觑,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一门崇尚经验的课程,崇尚活动的课程,崇尚综合的课程,亦或是一接触就使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亦或一段时间之后,教师累了,学校乏了,学生疲了,不得不终止,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常态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忠实课程理念的前提下,调适课程设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零为整,使课程执行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探寻更具有本土化、实效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分析影响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因素。

2.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推动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

(二)研究内容

1.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

四、研究对象、方法及过程

1.研究对象

对本地区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及研究。

2.研究方法及过程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二十三初中,翠微中学,楚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样本,研究工作与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推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边研究边提升,促使该课程达到常态实施。

调查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由课题组成员组织部分学校师生集中独立答卷并当场回收问卷。采用教师座谈的方式,了解现有课程资源包的利弊。

案例研究法。以二十三初中,翠微中学,楚才中学等几个学校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提炼常态化实施策略。

研究历时五年,经历了课题设计、实证研究和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

20xx年9月——20xx年8月成立课题组,制订实施方案,对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作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常态实施的因素,进一步确定课题研究重点。

20xx年9月——20xx年8月,编写《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南》并投入教学实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推介会,研究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

20xx年9月——20xx年8月,提炼课题成果,研究总结。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立足于本课程在本区的实施现状、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新课程的要求,坚持将课题研究与提升课题组成员专业素养与推进该课程常态实施结合起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反思总结相结合。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研究资料、分析总结,始终注重反思、调整、修改,完善行动研究,最后形成研究成果。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

(一)了解了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明确了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调研,访谈交流等一系列研究活动,了解了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发现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机构散、师资缺、课程虚的问题。

1.机构散。由于学校机械地按科技制作1课时,劳动技术教育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学校课程1课时等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分开安排,直接导致课程门类过多,对课程的管理又因情况不同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如在区域层面,劳技教育由教研室负责,科技制作与信息技术由电教科技中心负责,心理健康及专题教育由基教科负责。在学校层面,课表由教务处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由教科室负责,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由政教处布置。部门职责分割,课程内容分割,师资组建分割,课程评价分割,没有统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之下进行新的课程组织、设计与管理。

2.师资缺。由于学校把课程分得太细,导致教师严重缺乏。学校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就只能教信息技术,劳技教师只能参加劳技教研活动,校本课程教师就不能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等等,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窄化到就是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教师。学科绝然的对立和分开,使得学校在师资配备上总是捉襟见肘。

3.课程虚。一方面,有的学校虽然科技制作,劳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等都写进了课表,进入了课堂,但从这些课堂中看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灵魂,也许从形式上看具备了综合活动课程的某些性质,但从实质上并没有达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落实,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武汉市素质教育品牌“创新素质实践行”,一路走来,遭质疑和诟病不断,其实最应该反思的是武汉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与质量。现在,大多数学校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的操作方式是,在九年级的时候由学校政教处将该活动布置给班主任,班主任以“中考可以加分”为宣传点,在班上动员学生寒假后交报告。然而,学生在七、八年级的时候并没有接触到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对于如何选题,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并没有体验和训练,要拿出象样的研究报告,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出现学生作品由家长操刀也就不足为怪了。在一定意义上,本地区“创新素质实践行”是检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的标杆。

(二)明晰了核心概念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关于“常态”。通常指有固定的姿态或形态,或本来的状态。是指“正常的状态”,“常态”是经常,是习惯,是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 是课程实施的正常状态,也是课程执行的最低要求,指课程组成要素教师、学生、内容、课时完整且落到实处,课程在执行中能明确: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有效地消除课程的随意性和临时性,课程运行正常不间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常态化”, 即课程在执行层面由“非常态”趋向“正常的状态”,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三)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原则

1.顺序渐进原则

课程实施是将规划的课程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实践历程。现实影响课程常态实施的因素很多,“常态化” 不是一蹴而就,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序渐进。

2.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的课程,是活动的课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执行难度大,“常态化”要在课程设计层面,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课程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3.本土化原则

充分结合本地的教育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教育政策资源,扎根于本地的教育环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之路更顺畅。“武汉市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是具有武汉特色的素质教育的一种运作模式,其课程化的发展就是武汉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范式。

4.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原则

适应性指的是“常态化”要适应当前的教育文化,而超越性指的是“常态化”要冲破当前的教育文化。如果一味强调适应性,“常态化”则会削减课程的价值,过分强调超越性,学生、教师难以接受,“常态化”则难以达成。超越是在适应的基础上的超越,实现后的超越又成为新的现状而有待于继续的超越,“常态化”之路要注重两者的辨证统一、有机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1

一、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研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方法,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增强民族精神,培养组织能力和发扬团队精神。

三、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可分四个阶段(即:活动准备、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总结汇报)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动员,老师给学生讲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及活动中的要求。

2、家长方面——让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动员家长一同参加。主要考虑把全班四十多名的孩子带出课堂,进行活动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配合下,向全班学生家长发出了倡议书,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赞同和响应。

3、确定课题——经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的探讨,一致认为以“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为本次活动主题。

4、活动地点——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第二站:东莞“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馆”

5、活动形式——由班主任带队,全班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9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即: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组长、纪律组长、生活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人人担任一个角色,负责一项工作。

(第二阶段)全班活动

活动目的: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及探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一次活动是一次全班性的实践活动,全部活动行程经历了10个小时。

活动人员:学生、家长、教师(共计83人)

活动地点:虎门“古炮台”、东莞“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馆”

活动流程:

1、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通过参观“古炮台”,学生们对“古炮台”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古炮台”的现场拍照了照片。

2、第二站:东莞“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馆”

通过观看星座的演示,又亲自动手操作一些物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实验,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及好奇心,收集到了有关科技资料。

3、交流汇报

(1)举办以“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

教案)”为主题的队会活动,以小组为单

汇报参观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2)举办以“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为主题的专题板报,展出学生在活动收集的资料和拍摄的照片。

4、由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小组活动

活动目的:围绕实践主题选择一个内容,尝试研究学习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结合学校的“科技节”,把第一次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引申。第二次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为一个月。

活动流程:

1、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各小组以“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为主题,提出问题,确定本组的研究的内容。

2、各小组成员分头查找资料;

3、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4、举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竞赛;

5、制作《科技小报》;

6、开发家长资源,举办科技小制作讲座(腊叶标本制作、小生态瓶标本制作)。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交流研究学习的方法几学习收获,实现学习研究成果的共享。

大概经历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学生们对自己选择的研究的内容,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收集到了有关资料和信息,并进行了整理,编写了《科技小报》。最后阶段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过程中,人人担任角色。

汇报交流内容:

1、小组总结:每个人一个题目谈收获;

2、全班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3、展示收集的资料及科技小报;

4、评选优秀活动小组及优秀作品;

5、举行颁奖仪式;

6、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2

初中“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课题开题后,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见成效,现将实践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一、开题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习内容分为“综合性学习”、“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五大板块。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新领域,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过去,我校语文教师对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课,指导学生搞好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虽然也做出一些尝试,但由于没有实践的深入研究和系统的理论指导,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效果不佳。据调查,许多教师把教材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做,还没有深刻理解综合性学习的真正含义,不能联系本校本地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价值,教学内容老一套,教学方法凭经验,对综合性学习态度冷淡,急功近利,应付考试,没有把教育的终极目标放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基本点上。基于此种情况,我校语文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交流、协作、发表演讲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创造了与他人的协作化和知识的共享,实现了学生的生成性学习。学生学到的,既有学生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也有通过其他学习者展示的他们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这些都将极大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一个目的就是提高教师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认识,推动教师切实有效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力图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总结经验,创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系统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3、现代教育特别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传统课堂教学已不太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从教育学方面来看,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在于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学以致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重点探讨老师和学生(七九年级)如何在课内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体包括:

(一)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

1.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表演戏剧,图书馆、展览馆,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最主要资源。利用好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

2.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语文学科不再是其他学科工具性学科,而是能复合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利用当地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一切“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商南是秦豫鄂三省交界地,融秦豫楚文化为一体;这里有生龙寨、文昌阁等人文景观;这里有雄奇的金丝峡、有名扬全省的上仓坊、玉皇山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有端午、重阳、民间戏曲等文化……这些自然、社会、人文等地方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

(二)探索新型的学习方式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

1、实验法:每个年级选五个班作为实验基地,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控制与调节,经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2、文献法:广泛搜集整理有关的信息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素材。

3、对比分析法: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角度,对照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对比,明确做法的科学性和改进措施。

4、经验总结法:发现提炼概括实验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1、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加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举办关于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专题讲座。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教科研方法培训。

4、建立课题指导教师队伍。

(二)课题起动阶段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研讨课题实施的策略。明确分工,并撰写开题报告。

(三)实验阶段

20xx年9月我校确立五个实验班和五个对照班。同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10月份实施教学实践。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在活动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七八年级段以教师主导的活动为主,以口头表达教师要求的活动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想,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表达时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九年级学生能按照教师规定的范围和要求相对独立地完成活动,在规定范围内有自己选择研究、体验对象的自由,有书面的活动记录和认识体会,有活动过程中必要的设计活动和实践服务活动,提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掌握基本的调查、资料收集的方法,并注意科学性;同时在学校提供的大的选题范围内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活动,要求整个过程符合科学的一般规律。到20xx年1月底,完成第一阶段的实验,要求每个实验班完成二至三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各实验教师要注意做好活动记录和反思。20xx年2月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例》两则,经验总结一篇,并在全校交流讨论,形成共识,调整完善下一阶段课题实施方案,撰写课题实验阶段报告。实验阶段的主要成绩:

1、对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集了大量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2、实验教师设计了一些校本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这些案例收集在校本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共三册,两本课内,一本课外)中,部分方案在优质课、公开课中受到一致好评。

3、师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并在活动中有许多新思考、新发现。

4、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升。

(三)深入探究阶段

20xx年3月5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20xx年6月,在全校举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新模式”公开展示课,结集编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集》一本,并开始进行进行了课题研究总结。

通过本阶段的深入实践与探究,实验教师一致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以及活动结果的展示都应是更加开放的。活动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该是更加开放的。综合性学习应遵循结合学生实际,在确立活动主题和设计过程时,应体现语文学习的阶段性和渐进性。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教师不能将活动结果作为评判学生的统一标准,也不宜将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比较,分出几个等次来,而应从学生参加活动的态度、情感以及参加活动时的能力、行为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初步总结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六条原则

1、开放性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摆脱教材的束缚,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与可选择性,活动形式不拘一格。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灵活多样等。

2、自主性原则: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目标的确立,活动形式的选择,都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决定,教师只当“顾问”、“参谋”的作用。

3、综合性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淡化学科界限,强调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体现知识的综合性。通过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水平,体现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把活动结果作为唯一标准,而应从学生参加活动的态度、情感以及活动时的能力、行为等诸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综合性。

4、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并给学生留足体验、探究、讨论、交流、汇报、展示的时间。

5、整合教育资源原则: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使研究性学习、社校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6、面向全体学生原则: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应有意识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尤其要给弱势群体以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二)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次课题研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设计并实践了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如“寻找散落民间的珍珠”、“古鹿城探幽”“春天之旅”、“奥运向我们走来”等案例,都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许多教师反思自己的经验写成了论文,有13篇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为我校进一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三)提高语文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

通过实践探索,实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都明显提高。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究,对新课程理念及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论认识得到了升华,彻底扭转了原有的重课本轻生活的旧做法,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自觉重视给学生创设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外,还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语文因子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真正认识到生活是个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近两年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各类语文竞赛荣获省、市、县级奖励20余人次,教师论文20余人次发表或获奖。学校编印《学生作文集萃》三册,收录学生优秀作文200余篇,较好展示我校学生作文水平。学生自办语文手抄报500余份,也充分展示我校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四)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和周边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校园文化等,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的道理,并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留意生活、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全新的学习方式深入人心。

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参加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了,参与活动的热情不断提高,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分享成功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深入人心,越来越表现出其优越性。

(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经过一年的实验,我校初中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即席发言能力、写作能力明显增强。(3)运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为这部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课题研究的启发与思考

本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时间较短,有许多问题还没做更深的探索和研究,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加强课内阅读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联系,达到课堂内外的融合统一?

二是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三是如何更好地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等等。

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是成功的。从实践层面上看:它丰富了我校教师的实践经验,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思路,深入挖掘了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快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锻炼了一批语文骨干教师,使语文教学改革深入人心。从理论上看:本课题研究形成了指导我校进一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一系列理论,虽然还不够系统化,不够完善,但无论在学生还是在教师发展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一试。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3

一、调研概况

本学期,根据进修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对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视导调研,我发现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很不均衡,现状令人担忧,于是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对全市大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了调研,主要是通过视导、座谈、听课、查看等方式了解各校情况,目的是促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我主要从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师资状况、课程开设、组织与指导、资源开发、评价及实施效果等几个方面来反映该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状况和水平。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管理情况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有效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证,它也从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1)有的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的学校没有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来制定实施方案,而是从网上东拼西凑,只为应付检查,没有实际操作价值。

(2)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课时安排课时,但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有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甚至有的学校课程表上有,但实际没有老师上课的现象。

(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合理,有的学校设立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的将综合实践课程搭给班主任,有的将教学课时不足的教师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的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给教学能力较差或者怀孕、经常请病事假、快退休年龄大等需要照顾的教师。教师调整频繁,每甚至每学期就进行调换。

(4)学校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5)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

2、师资队伍的情况

师资队伍状况奠定了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水平的基础。

(1)教师队伍状况

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配备率低,兼职的老师较多。每年人事变动较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需要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共同参与指导。学校仅依靠一两个专职教师来指导这门内容广泛的课程是不现实的,而兼职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这门新课程上,仅靠他们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学校有必要配备一些专职指导教师,以少量的专职教师带动学校更多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才能达到最优状态。

(2)教师培训情况

大多数教师只参加过市一级的培训,他们迫切要求有机会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也不得要领。

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一些教师缺乏研究意识,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而且由于教学任务重,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的现象在个别学校教师中存在。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缓慢。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

(1)开设年级

大多数小学能够严格按国家规定在三至六年级开课。初中国家规定在七至九年级开课,但因中考压力在九年级基本都不开设。初中的升学压力比小学对此课的影响大得多,这也说明了此课要常态实施,其评价也需要纳入升学评价之中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开设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的内容领域很多,这些内容如何体现在课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少数学校能做到四部分整合在一起开设的。但仍有学校用单一领域、信息技术、劳技、绿证、学科课程延伸探究等内容代替实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不同的开课方式与学校领导对这门课程内容领域的认识不同有关,也与学校领导的应付心理有关。

(3)每周课时

课时数是反映这门课程落实的具体指标。国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每周3课时(我州规定3-4年级3课时;5-6年级2课时;7年级1课时;8-9年级2课时。),由于学校开课的方式不同,其课时的使用也不尽相同,部分学校开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一节班团队活动。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固定的课时数,一种情况就是学校实行的是弹性课时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该课程开设较随意,随时可能被其他课取代。

4、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情况

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和本质特征把握得是否到位。

各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现象:其一,将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活动;其二,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三,课程内容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有许多教师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学生开展的主题活动过于单一,虽然经历了若干主题活动,但由于没有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学生始终在重复某一种类型的活动方式。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代替学生选择主题的现象严重,也导致了学生研究的主题有社会化和成人化倾向。

其次是存在教师“包办”综合实践活动的倾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价值追求,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由学生提出。而实践中一些地方却出现由教师设计并提供主题进行选择,甚至按照学习资源在教师全程控制下开展“教学”,如果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永远没有孕育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忽略过程。一方面是在过程中对教师自我思考与理念的忽略。往往是过程呈现有余,理性思考、自我反思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探究过程和探究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而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追求。

第二,指导策略的缺失。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指引缺乏、目标的细化分解不够具体以及缺乏对学生研究深度和实质性体验、感受的引领。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目标针对性不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分解不够具体;二是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三是缺乏一个比较宽泛而不失系统的方法系列的指导;四是缺乏研讨的氛围和习惯,没有就有关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和有针对性地研讨与设计;五是指导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观察、了解不够,没有提供及时的方法引导和必要的指导。

第三,对活动方式的曲解。一方面,出现灌输式教学现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现实中,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其知识的获得,忽视其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另一方面,活动方式单一,缺乏多种活动方式的引领,如调查、采访的方法较为普遍,而观察、设计、实验、探究的活动方式容易被忽略。实践中,研究的过程不完整,缺乏必要的研究周期。活动方式单一,不能保证学生对研究主题或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分析与体验。

5、对学生的评价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评价与多样化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即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不但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态度和体验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但多数学校老师只关注活动的开展,只注重形式,只关心成果。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很重要。应该从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学生的变化、教师专业成长、对学科课程的影响、学校面貌的变化等方面来反映实施效果的。因本次调研未涉及这块内容,所以各校实施的效果有待以后调查了解。

三、初步结论与建议

从总体上看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各校的做法和制度措施也相当成熟,但由于对课程认识不统一、制度管理不到位、师资培训没跟上、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原因使课程实施盘踞不前,其实施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建议: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实施常态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标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方案和学期方案,学校制定了《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2、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

3、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进入学期课程安排表,并按课程表的计划予以实施。除单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开设的课时不少于24课时。

5、每学期3-6年级、7-8年级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

6、指导教师对每个有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要求:

1、研制校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和方案

学校应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划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校提高课程设计能力,教师应提高课程意识。学校如果缺乏最基本的规划意识和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很难进入常态实施。当然,其前提是学校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切实转变办学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进入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学校应该制定“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学期方案”。

2、形成比较稳定的多学科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

学校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主导教师、针对具体学生及相关主题的指导教师,构成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

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题讲座、方法指导。教师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当、适应、适度。

3、应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指定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是教会学生掌握一门现代技术手段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只能作为工具或技术手段来应用,而研究性学习从其本质和实际发挥作用来看,它更主要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所凭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是应当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所有内容和所有过程中的主导性学习方式,而不是作为一个内容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充分利用地方课程,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个维度来综合组织活动内容,而实践、活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任何内容都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落实。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教研的经常化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研。每一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传统,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具体的问题,学校要组织教师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以便提出解决的方案。

5、督导检查评估的专业化

教育局督导检查往往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价,只留于学校是否有教案,这样往往是有些学校只有教案,无人上课的现象,或教案写得好,课上得很一般的现象,学生的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如果能多听取一下教研员对这方面的评价,检查评估可能更落到实处。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开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克服一切困难,边反思边补充,要有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今后,各校要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去积累、去丰富、去完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切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4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使用价值:

选题背景:在当代社会,礼制遭受到了重创,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和现代化情结的冲动中,人们似乎曾想完全抛开礼制习惯,然而,融进民族血液的思维传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立即洗去,转而全盘接受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习惯。

研究意义及实用价值: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与政治家的实践。在教化引导功能上,礼制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礼是构造人羞耻之心的工具,有了羞耻之心,人就学会了自我检讨,反躬自问,改变行为。我们的探究活动通过对周代礼仪制度的学习、探索,来体会情景、情理对于反思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学习资源:

《“三礼”之谜》(《仪礼》、《周礼》、《礼记》)谢芳林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礼不远人》 李宝臣 著 中华书局

主要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

主要任务:全面调查周代的各种礼仪,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周代传统礼仪怎样影响古人的生活,认真思考古代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启示。

分工:林志贵制作演示文稿,搜集图片;颉兵兵、王琳、董利军查找各种图书及网络资料;颉兵兵负责活动记录;王艺晖整合资料,完成综合活动时间报告。

进度安排:

第3~4周:开题;

第5~6周:查找各类资料;

第7周:结题。

课题提纲:

一、吉礼:事鬼敬神的方式、阴阳五行之说、祭天、傩文化。

二、嘉礼:天子登基、君臣之礼和称谓、婚礼。

三、宾礼:跪拜礼、名号称谓习惯、宗法官制、饮食之礼。

四、军礼:天子阅兵仪式、出征仪式。

五、凶礼:丧礼的一般程序、棺梓制度、“丁忧”期间的礼俗。

创新设想:

分析周代礼仪现代生活的联系,对现代人的影响。探索周代礼仪的具体程序。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5

一、研究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独立的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新课程实验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程的实施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校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发展道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出现多元、开放、民主的局势。

二、研究方法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各年级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学科型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各年级各班各根据自己年级实际选择一个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5、各班班主任和辅导员都将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各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十五”省级科技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三、取得的成绩

因为我校地处城中心最北面,四周有菜场、采石场、水泥厂等,生源也主要来自于这些厂矿和菜农,所以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开展主题设计活动和小型的自主研究活动,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图博中心无偿提供服务),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分班分期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学校电脑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如今许多孩子在上课之前都会接到老师布置的查找资料的任务,孩子们也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会了在网上和图书馆寻取对学习有帮助的课外知识。

(2)开发了社区、自然资源。与学校周边的社区联系,对学生进行热门话题研究。如黄木子老师和余巧艳老师对开发的《夸夸咱们金龙泉》就是在实践中了解了金龙泉这一家乡名牌产品;六(1)班的文婷婷同学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走向生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解开了树干为什么是圆的这个奥秘;还有《关于菜市场价格的调查》认真比对了苏畈桥、象山、北门、泉口几个菜场关于菜市的价格;学生在分析《竹皮河的变化》中又培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合理地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我校在实践过程中,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既有分散安排,如课外调查,也有集中使用,如书法课、体育活动课等。做到了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

另外,指导老师充分地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在20xx年五一期间,学生就利用放假大量收集童歌童谣,并进行自主创编,让我们发掘了大批值得推广的童谣作品。

3、我校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制订一个有主题设计的长线活动,两个机动的短线活动。我们按照“选择主题——制定方案——成立研究小组——实践活动——交流研讨——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的模式进行实施。实践证明这是开展专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模式。

如我校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他们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提供了如下备选课题,要求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班与班之间不要重复)。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

主题三: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四: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如我们开设了书法课、双百工程开发课,让这些课程贯穿到以上课程中去,很好地整和了课程之间的关系。

5、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资料搜集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等,正确地引导了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大部分学生中,采取多种方式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已是轻车熟路。

6、做好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在制订活动方案是,就坚持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的原则,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方式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采取了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我们常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中,越来越多的同学及家长都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来。

四、研究中的困惑与反思

1、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很多老师还是个模糊的概念,在老师们心目中,活动课就是带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没有意识到这个课程的开展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认识达不到,实践操作也必然遇到诸多问题。

2、会有冲突。它们到底有多少是重叠的,有多少是交叉的又有多少是平行的呢?没有一个界线。

3、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多少是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如何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当孩子在开展社会调查时,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该谁来负这个责任?

4、综合活动的开发与实践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是具有延续性的,特别是课外的部分如何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真正把它落到实处?

当然,有疑问才会有研究才会有过程以及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跟随课程改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五年了,要纵深推进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用心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这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潜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潜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从意识上重视起了这门课程,实施课程的潜力从无到有,从初步体验到有所感悟。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并培养了兴趣。在新学期中我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齐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务必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取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透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齐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

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齐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用心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职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为孩子们带给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能够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够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能够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构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用心性、合作性,操作潜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

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用心、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用心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

(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

(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潜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

(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带给,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

(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就应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2

一、工作思路

继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工作重心开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的工作原则,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当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安排如下:

1、高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以《劳动与技术》课本为依据设计教学,也可开发自编教材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需将方案报学校教科室备案。每周一课时。

2、高二、高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劳动与技术》课本为辅设计教学。每周一课时。

三、主要工作

(一)积极落实课程常规,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1.理性分析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落实课程计划。

2.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3.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的方式。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4.广泛征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经验,并组织相关的评比活动(教师案例、课堂指导设计、计划总结等),逐渐丰富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6.继续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

7.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二)组织多项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水平

1.继续开展“再学习课改理念,再反思课改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体的研讨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熟悉相关学段的课程信息,如课程的产生背景、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水平,始终保持与新课程同行。

2.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养成,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坚持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不定期举办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4.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5.继续组织高中教师密切关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三)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1.进一步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紧紧围绕影响课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积累可行性经验,为整体推进课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4.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5.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3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最深刻的一次教育改革。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门新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形态的产生,是基础教育课程中教育创新的标志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

11月22日,我们河北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跟随石家庄活动基地的领导去参观考察河北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习他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考察中,通过看(看学校环境、学生活动情况)、听(听汇报课)我从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感受很深。

活动一开始,基地把我们学员分成两个大班,让我们做为学生亲自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体验课程的全过程。我参加的是《十字绣》,授课教师紧紧地抓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设计活动方案。课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调查、操作、技术实践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了与学生情感的共享。原来的我动手的能力相当差,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课,我学会了“十字绣”,又多了一样生活的本领。作为成人的我们上了一节这样的课还会那么激动,小学生们呢?

这次参观考察活动中,石家庄活动基地特意为我们提供了四堂综合实践活动观摩课,四位执教老师上得相当成功。我听的一节课是《石英钟》,老师先让学生谈谈什么是石英钟,石英钟有什么用,它有几部分构成,,怎样做一个石英钟。让学生说一说需要老师帮助些什么。接下来,老师展示了准备的大量材料。让学生构思石英钟的图案,这是让学生创造性体现的地方,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活动中,学生的智慧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在动手制作石英钟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享受成功。

一天的参观考察,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石家庄活动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落实和实践,实验时间虽短,但措施得力,领导重视,教师工作扎实,已显露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来的种种鲜活可喜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给我们全省各地以及全国做出了示范。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石家庄活动基地不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当作一个执行的过程,更是结合我省学生特点、实际和背景,创造性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认识与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1.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课程门类的归属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门类,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基本关系。

2.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学年计划。学校应通过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处理好与社区机构的部门的关系。学校每年需要社区哪些部门的配合、什么时段、以何种形式、需要哪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取得社区部门或机构的支持。

这次参观考察,对我收获很大,但也有些思考。1、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作用、意义以及必要性的认识,扩展到有关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以及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身上。2、如何制定一个因地制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以指导我校的实施工作。3、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开设有效评价。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一定的条件,教师的培训、工作量的确定、资金的筹集等都需要协调解决。这些问题都是我校要面临和解决的。

提出一点建议:

1、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要素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在本质上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学生活动形式。真正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自主提出的活动主题。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个要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中,适当地通过研究、服务、宣传、设计、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的体验,达到各要素的整合。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师资的培训非常重要,那培训这些老师的机构呢?一名教师要上这一节大课,真是辛苦,也难以照顾到全体学生,我建议最好两个老师同上一节课,配合起来,效果好。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外教培训,就是两名教师同时上,配合默契,效果好。

无论困难多大,都无法阻止新课改前进的步伐。毕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生,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创新的空间。我相信,这次考察活动对我们今后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都会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4

调查时间:20xx年4月1日

调 查 人:四年一班 郑同

调查方式:上网查资料 采访家长

调查主题:清明节的渊源,清明节纪念方式,清明节的诗歌,清明扫墓活动

调查内容:

一、清明节的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二、清明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三、清明节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树祭、花祭、网祭等全新的形式去祭奠逝者,表达哀思,越来越注重心底真实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5

一、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研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方法,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增强民族精神,培养组织能力和发扬团队精神。

三、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可分四个阶段(即:活动准备、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总结汇报)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对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动员,老师给学生讲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及活动中的要求。

2、家长方面——让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动员家长一同参加。主要考虑把全班四十多名的孩子带出课堂,进行活动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配合下,向全班学生家长发出了倡议书,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赞同和响应。

3、确定课题——经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的探讨,一致认为以“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为本次活动主题。

4、活动地点——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第二站:东莞“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馆”

5、活动形式——由班主任带队,全班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9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即: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组长、纪律组长、生活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人人担任一个角色,负责一项工作。

(第二阶段)全班活动

活动目的: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及探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一次活动是一次全班性的实践活动,全部活动行程经历了10个小时。

活动人员:学生、家长、教师(共计83人)

活动地点:虎门“古炮台”、东莞“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馆”

活动流程:

1、第一站:虎门“古炮台”

通过参观“古炮台”,学生们对“古炮台”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古炮台”的现场拍照了照片。

2、第二站:东莞“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馆”

通过观看星座的演示,又亲自动手操作一些物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实验,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及好奇心,收集到了有关科技资料。

3、交流汇报

(1)举办以“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

教案)”为主题的队会活动,以小组为单

汇报参观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2)举办以“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为主题的专题板报,展出学生在活动收集的资料和拍摄的照片。

4、由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小组活动

活动目的:围绕实践主题选择一个内容,尝试研究学习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结合学校的“科技节”,把第一次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引申。第二次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为一个月。

活动流程:

1、在第一次活动的基础上,各小组以“走进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为主题,提出问题,确定本组的研究的内容。

2、各小组成员分头查找资料;

3、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4、举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竞赛;

5、制作《科技小报》;

6、开发家长资源,举办科技小制作讲座(腊叶标本制作、小生态瓶标本制作)。

(第四阶段)总结汇报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交流研究学习的方法几学习收获,实现学习研究成果的共享。

大概经历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学生们对自己选择的研究的内容,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收集到了有关资料和信息,并进行了整理,编写了《科技小报》。最后阶段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在汇报过程中,人人担任角色。

汇报交流内容:

1、小组总结:每个人一个题目谈收获;

2、全班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3、展示收集的资料及科技小报;

4、评选优秀活动小组及优秀作品;

5、举行颁奖仪式;

6、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6

一、成立班级小组,进行活动分工。

我班共有21名学生,算是一个小班额的班级,人数少。经过慎重思虑后,决定分为三个小组,并任任颖为活动组长,任苗、任建国、文建国、任津杉为小组成员。根据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将各小组人员进行细心调配。第一小组调查自己身边的美丽的家乡;第二小组调查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第三小组提建议、写倡议。小组成员的构成注重三方面结合:班主任与组长相结合;组长与成员相结合;成员与小组人员相结合。既有参与管理方面的人员,又有参与实践活动的人员;既有参与课程开发的人员,又有参与课程指导的人员,使得选题与实践相得益彰,活动过程井然有序。

二、选好活动主题,精心策划安排。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会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调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能力所及,我们确定活动主题为———我们与周围环境。由于这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与生活经历,学生会有说不完的话。于是,我就顺势鼓动同学:心动不如行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我们的周围环境怎样。学生的热情非常高,都纷纷响应。这样,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我想这样一个既有时代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的主题教育,一定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并且能让学生的环保意识扎根心中。因此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次关于“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既让学生体验生活,在活动中劳有所获;又让学生的情感升华,在活动中懂得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涨的,这为我在活动的策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安排了活动方案:

1、讲清活动的要求和调查的方法以及在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并组织学生分好活动小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双休日开展调查活动,并作好汇报的准备工作;

3、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调查结果,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4、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展示出来,供师生学习;

5、将活动扩展到社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我安排了活动时间:第二至四周为阅读收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第五至七周为确定课题,制定方案;第八至十一周为学习调查方法,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整理资料;第十二至十三周为交流宣传,评价反思。第三,资料来源与资料收集:一是实地调查;二是采访;三是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浏览。这里,我特别预设了主题:城市绿化状况调查;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调查;水污染环境的调查;空气污染情况调查;噪音污染调查;校园周边环境调查;美丽的家乡(家乡的美景、特产)调查;人们为保护环境已作出的努力的调查;怎样保护环境的调查。

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活动主题和一个阶梯性的活动安排,能使得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也能更好地将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得以展示,以便加强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三、展示活动调查,尽显课程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难在展示,在此环节当中,我精心做好展示设计,尽量使学生汇报交流阶段有声有色、富有特点。因此,我特意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交流信息,展示成果。

首先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家乡的美景,学生争先恐后地将收集到的图片和自己办的小报展示出来。此时,全班同学都沉浸在家乡迷人的景色中。我也播放了一段美丽家乡的视频,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其次,我话锋一转,让学生说一说病态家乡。学生将家乡周围的环境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展示,学生通过手抄报、调查报告、摄影小册的形式将家鸡厂、淀粉厂门前的小河等周围环境的病态展现出来。尤其是环境污染的调查,学生通过八个镜头,展示了学生在活动调查中的深入性,能真实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更能体现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性。学生通过看了、听了、想了,使自身感到痛心,强烈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第二环节:提建议,写构想。此时,我无需再多的引导,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将前面的亲身实践、目睹的事转化到拯救家乡上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提建议、写构想。我被他们那一个个小小的举动深深触动了,或许学生们的建议是可行的,更多的我只是融入到学生当中。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们将自己的心声伴随着美妙的歌声用轻描淡写的语言表达出来,用美丽的图画构建自己的家乡。这是,我更多地发现,学生们已是一个环保卫士践行者,从他们的表现中,我看到了未来环境的美丽。第三环节:注重实效,谈拓展。有了前面的基垫,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活动延伸下去,特安排以下三个活动:

1、向居民分发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2、到街上举行一次环保摄影展;

3、开展“我为家园添点绿”活动。

学生激情更高,纷纷倡议,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推向了高潮。当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在引导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而且最后也让学生写出了活动总结和填写学生评价表。

四、总结活动收获,完善存在问题。

活动中总是充满乐趣,也有丰硕的收获:

(1)激活了地方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唤醒了我和教师们的课程资源意识,使师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师生、生生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的重要,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快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提高。

(3)、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教师尝到甜头。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在尝试阶段,但通过活动的展示,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赞许,是我校在以后的活动课中信心倍增,而且我也会在以后的活动中踊跃尝试。

当然,活动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提出来还望交流,以便达到共同完善:

(1)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加上学习不够。有时为了完成任务会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成其它课程。

(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

(3)家长、社会、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不够,仍觉得数语等学科课程最重要,活动的开展意识不强,配合工作不够。

只有我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挖掘生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乐于探究的舞台。这也是我们永远不懈的追求。只要我们敢于大胆去研究、去开发、去创新,就一定会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发现,不断成长,就一定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7

一、研究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独立的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新课程实验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程的实施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校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发展道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出现多元、开放、民主的局势。

二、研究方法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各年级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学科型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各年级各班各根据自己年级实际选择一个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5、各班班主任和辅导员都将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各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十五”省级科技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三、取得的成绩

因为我校地处城中心最北面,四周有菜场、采石场、水泥厂等,生源也主要来自于这些厂矿和菜农,所以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开展主题设计活动和小型的自主研究活动,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图博中心无偿提供服务),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分班分期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学校电脑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如今许多孩子在上课之前都会接到老师布置的查找资料的任务,孩子们也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会了在网上和图书馆寻取对学习有帮助的课外知识。

(2)开发了社区、自然资源。与学校周边的社区联系,对学生进行热门话题研究。如黄木子老师和余巧艳老师对开发的《夸夸咱们金龙泉》就是在实践中了解了金龙泉这一家乡名牌产品;六(1)班的文婷婷同学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走向生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解开了树干为什么是圆的这个奥秘;还有《关于菜市场价格的调查》认真比对了苏畈桥、象山、北门、泉口几个菜场关于菜市的价格;学生在分析《竹皮河的变化》中又培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合理地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我校在实践过程中,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既有分散安排,如课外调查,也有集中使用,如书法课、体育活动课等。做到了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

另外,指导老师充分地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在20xx年五一期间,学生就利用放假大量收集童歌童谣,并进行自主创编,让我们发掘了大批值得推广的童谣作品。

3、我校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制订一个有主题设计的长线活动,两个机动的短线活动。我们按照“选择主题——制定方案——成立研究小组——实践活动——交流研讨——成果展示——总结评价”的模式进行实施。实践证明这是开展专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模式。

如我校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他们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提供了如下备选课题,要求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班与班之间不要重复)。

主题一: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

主题三: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四: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如我们开设了书法课、双百工程开发课,让这些课程贯穿到以上课程中去,很好地整和了课程之间的关系。

5、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资料搜集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等,正确地引导了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大部分学生中,采取多种方式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已是轻车熟路。

6、做好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在制订活动方案是,就坚持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的原则,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方式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采取了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我们常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中,越来越多的同学及家长都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来。

四、研究中的困惑与反思

1、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很多老师还是个模糊的概念,在老师们心目中,活动课就是带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没有意识到这个课程的开展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认识达不到,实践操作也必然遇到诸多问题。

2、会有冲突。它们到底有多少是重叠的,有多少是交叉的又有多少是平行的呢?没有一个界线。

3、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多少是实实在在地参与了,如何照顾到所有的孩子。当孩子在开展社会调查时,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该谁来负这个责任?

4、综合活动的开发与实践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是具有延续性的,特别是课外的部分如何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真正把它落到实处?

当然,有疑问才会有研究才会有过程以及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跟随课程改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五年了,要纵深推进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8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

我认真制订学期课程计划,精心备课上课,搜集学生的活动资料,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择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活动原则。

参与性——能做到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收获;

自主性——要求活动的计划设计、过程操作、成果总结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研究性——鼓励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意识;

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系列性——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每个活动都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具体实施方案: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临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身问题和文化问题为主,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并强调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于一体,来体现活动主题的综合性。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改中一门崭新的课程,也是这次新课改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

2、积极行动,努力探索、使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如关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随父母一日,体验父母的劳动辛苦等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课后拓展背景资料等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

3、投入实践,让学生走进综合课程。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我们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考察社区居民卫生习惯”“自制新年礼物”等主题。

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9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使用价值:

选题背景:在当代社会,礼制遭受到了重创,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和现代化情结的冲动中,人们似乎曾想完全抛开礼制习惯,然而,融进民族血液的思维传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立即洗去,转而全盘接受一种新的`道德思维习惯。

研究意义及实用价值: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与政治家的实践。在教化引导功能上,礼制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礼是构造人羞耻之心的工具,有了羞耻之心,人就学会了自我检讨,反躬自问,改变行为。我们的探究活动通过对周代礼仪制度的学习、探索,来体会情景、情理对于反思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学习资源:

《“三礼”之谜》(《仪礼》、《周礼》、《礼记》)谢芳林 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礼不远人》 李宝臣 著 中华书局

主要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

主要任务:全面调查周代的各种礼仪,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周代传统礼仪怎样影响古人的生活,认真思考古代礼仪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启示。

分工:林志贵制作演示文稿,搜集图片;颉兵兵、王琳、董利军查找各种图书及网络资料;颉兵兵负责活动记录;王艺晖整合资料,完成综合活动时间报告。

进度安排:

第3~4周:开题;

第5~6周:查找各类资料;

第7周:结题。

课题提纲:

一、吉礼:事鬼敬神的方式、阴阳五行之说、祭天、傩文化。

二、嘉礼:天子登基、君臣之礼和称谓、婚礼。

三、宾礼:跪拜礼、名号称谓习惯、宗法官制、饮食之礼。

四、军礼:天子阅兵仪式、出征仪式。

五、凶礼:丧礼的一般程序、棺梓制度、“丁忧”期间的礼俗。

创新设想:

分析周代礼仪现代生活的联系,对现代人的影响。探索周代礼仪的具体程序。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0

【活动背景】

经过近二个月的选题与制定小组研究方案,所制定的方案是否科学、可行,需要进行科学论证。通过开题会,让学生明白: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必须对选题以及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即这个课题选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具备了开展的条件,课题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能不能做下去,达到预期的成果,需要论证。如果选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备研究条件,就要重新调整方案,甚至重新选题。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开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开题的一般程序;

2. 让学生体验开题的一般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初步掌握答辩技巧,并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 初步学会对一个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提问、评价。

【课时安排】

用3~4个课时来完成开题,每次3个课题组进行开题陈述以及答辩,每个小组开题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

【活动程序】

(一)学生主持人介绍评委(由学生评委与老师评委共同组成)以及开题程序。

(二)以组为单位进行开题。

1.开题陈述。由各课题组组长对本组的课题方案进行陈述。

2.提问。由评委以及其他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提问(2~3个问题)。

3.答辩。由各课题组成员对评审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4.评分。由评委以及在座的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评分。

(要向学生说明:70分以上的课题方案才予以通过,可以立项,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真对待开题)。

(三)指导老师总结讲话

【活动反思】

如何让学生耐心倾听以及学会提问,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当各组研究方向不一致,缺乏共同话题的时候,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很有必要设计一些事情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之“有事可做”,比如,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包括发言小组的题目、你准备提的问题以及对这个组的研究方案进行简单评价、打分,等等。课后要把表格收上来进行登记。通过这个表格记录可以促使学生耐心倾听、深度思考,避免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同时,通过表格的回收,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听课状况。

附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开题会主持人用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从开学第二周开始,我们开始了一门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从选题、文献查阅到制定课题方案,我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各研究小组已经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了初步的课题方案。我们准备用2-3节课时间举行开题会,来对大家的课题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价值性进行一个论证,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本次开题会我们成立了评审委员会,成员由4位指导老师以及3位同学组成,他们是:我们的生物老师——李薇老师;我们的历史老师——李芝老师;初二年级的生物老师——崔作辉老师;陆天傲同学的爸爸,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博士——陆先生;还有杨丽楠、张澜、胡丹同学。我们还特别推荐何壁伟、张雅晨作为工作人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开题会的程序:

(一)开题陈述。由各课题组组长对本组的课题方案进行陈述。

(二)提问。由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提问。

(三)答辩。由各课题组成员对评审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四)评分。由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评分。

说明:评分是将7个评委,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70分以上的课题方案才予以通过,可以立项。

下面,开题会正式开始。今天进行开题陈述和答辩的小组有:郭安琪小组的《温度对鱼的呼吸频率的影响》、陈邵宇小组的《蚂蚁的生活习性》、黄静敏小组的《木乃伊的制作》、胡柽小组的《踢足球对中学生自信心理的影响》以及卢颖娟小组的《兔子的生活习性》。

首先请郭安琪小组进行开题陈述。

请评委提问(提2-3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由老师提问,一个由评委中的同学提问,一个由其他同学提问。)

请课题组成员答辩(要等3个问题都提问完了再统一逐个问题答辩)。

请评委打分,工作人员计算平均分。

下面由陈邵宇小组进行开题陈述。

……

最后,请李薇老师对今天开题的五个课题方案进行点评。

主持人宣布获得立项的课题组。

(结束语)

对通过开题的课题组表示祝贺,有个别组的课题方案虽然未能获得通过,希望不要灰心,小组同学再深入研究,调整思路。经过这次开题会后,同学们应该对自己的课题如何开展研究有了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完满地完成课题研究。其实,我们有很多小组的课题方案都做得非常好,还有个别同学是独立研究人,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只能选取5个小组开题,我们下一周同样时间再见,希望其他小组做好准备,相信你们的表现将更为出色。

附二:指导老师在初一(1)班综合实践活动开题会上的讲话

20xx年4月16日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题会。我先考考大家:为什么要举行开题会?(一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要投入人力和物力,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必须对选题以及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即这个课题选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是否具备了开展的条件,课题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可行,能不能做下去,达到预期的成果,需要论证。如果选题没有价值,或不具备研究条件,就要重新调整方案,甚至重新选题)。

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开题会,对于在座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应该都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刚才,五个小组的同学都表现得很好,各有特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严谨细致,但课题方案都很规范,答辩也很机智,很有科学家的风范。也许你们今天的选题还显得比较稚嫩,没有很多的创新性,但你们像一个科学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这就是一种收获,一种成长。我相信,我们坚持每年开展1-2个课题研究,等到高中的时候,你们的独立研究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再过、30年,在你们当中一定会形成能傲视同行,在学界产生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说不定你们的论文或研究报告会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杂志《自然》,在你们当中产生长江学者、甚至是诺贝尔获奖者)。老师期待着!

谢谢!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1

初中“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课题开题后,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见成效,现将实践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一、开题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习内容分为“综合性学习”、“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的五大板块。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新领域,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过去,我校语文教师对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课,指导学生搞好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虽然也做出一些尝试,但由于没有实践的深入研究和系统的理论指导,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效果不佳。据调查,许多教师把教材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做,还没有深刻理解综合性学习的真正含义,不能联系本校本地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价值,教学内容老一套,教学方法凭经验,对综合性学习态度冷淡,急功近利,应付考试,没有把教育的终极目标放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基本点上。基于此种情况,我校语文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交流、协作、发表演讲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创造了与他人的协作化和知识的共享,实现了学生的生成性学习。学生学到的,既有学生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也有通过其他学习者展示的他们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这些都将极大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一个目的就是提高教师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认识,推动教师切实有效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力图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总结经验,创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系统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3、现代教育特别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传统课堂教学已不太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从教育学方面来看,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在于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学以致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重点探讨老师和学生(七九年级)如何在课内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体包括:

(一)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

1.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表演戏剧,图书馆、展览馆,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最主要资源。利用好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

2.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语文学科不再是其他学科工具性学科,而是能复合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利用当地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一切“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商南是秦豫鄂三省交界地,融秦豫楚文化为一体;这里有生龙寨、文昌阁等人文景观;这里有雄奇的金丝峡、有名扬全省的上仓坊、玉皇山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有端午、重阳、民间戏曲等文化……这些自然、社会、人文等地方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

(二)探索新型的学习方式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

1、实验法:每个年级选五个班作为实验基地,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控制与调节,经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2、文献法:广泛搜集整理有关的信息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素材。

3、对比分析法: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角度,对照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对比,明确做法的科学性和改进措施。

4、经验总结法:发现提炼概括实验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通过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1、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参加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举办关于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专题讲座。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教科研方法培训。

4、建立课题指导教师队伍。

(二)课题起动阶段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研讨课题实施的策略。明确分工,并撰写开题报告。

(三)实验阶段

20xx年9月我校确立五个实验班和五个对照班。同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10月份实施教学实践。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在活动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七八年级段以教师主导的活动为主,以口头表达教师要求的活动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想,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表达时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九年级学生能按照教师规定的范围和要求相对独立地完成活动,在规定范围内有自己选择研究、体验对象的自由,有书面的活动记录和认识体会,有活动过程中必要的设计活动和实践服务活动,提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掌握基本的调查、资料收集的方法,并注意科学性;同时在学校提供的大的选题范围内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活动,要求整个过程符合科学的一般规律。到20xx年1月底,完成第一阶段的实验,要求每个实验班完成二至三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各实验教师要注意做好活动记录和反思。20xx年2月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例》两则,经验总结一篇,并在全校交流讨论,形成共识,调整完善下一阶段课题实施方案,撰写课题实验阶段报告。实验阶段的主要成绩:

1、对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集了大量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2、实验教师设计了一些校本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这些案例收集在校本教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共三册,两本课内,一本课外)中,部分方案在优质课、公开课中受到一致好评。

3、师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并在活动中有许多新思考、新发现。

4、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升。

(三)深入探究阶段

20xx年3月5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20xx年6月,在全校举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新模式”公开展示课,结集编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集》一本,并开始进行进行了课题研究总结。

通过本阶段的深入实践与探究,实验教师一致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以及活动结果的展示都应是更加开放的。活动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该是更加开放的。综合性学习应遵循结合学生实际,在确立活动主题和设计过程时,应体现语文学习的阶段性和渐进性。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教师不能将活动结果作为评判学生的统一标准,也不宜将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比较,分出几个等次来,而应从学生参加活动的态度、情感以及参加活动时的能力、行为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初步总结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六条原则

1、开放性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摆脱教材的束缚,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与可选择性,活动形式不拘一格。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灵活多样等。

2、自主性原则: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目标的确立,活动形式的选择,都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决定,教师只当“顾问”、“参谋”的作用。

3、综合性原则: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淡化学科界限,强调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体现知识的综合性。通过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水平,体现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把活动结果作为唯一标准,而应从学生参加活动的态度、情感以及活动时的能力、行为等诸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综合性。

4、实践性原则: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并给学生留足体验、探究、讨论、交流、汇报、展示的时间。

5、整合教育资源原则: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使研究性学习、社校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6、面向全体学生原则: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应有意识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尤其要给弱势群体以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

(二)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次课题研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设计并实践了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如“寻找散落民间的珍珠”、“古鹿城探幽”“春天之旅”、“奥运向我们走来”等案例,都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许多教师反思自己的经验写成了论文,有13篇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为我校进一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三)提高语文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

通过实践探索,实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都明显提高。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究,对新课程理念及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论认识得到了升华,彻底扭转了原有的重课本轻生活的旧做法,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自觉重视给学生创设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外,还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语文因子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真正认识到生活是个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近两年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各类语文竞赛荣获省、市、县级奖励20余人次,教师论文20余人次发表或获奖。学校编印《学生作文集萃》三册,收录学生优秀作文200余篇,较好展示我校学生作文水平。学生自办语文手抄报500余份,也充分展示我校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四)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语文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和周边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校园文化等,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的道理,并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留意生活、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全新的学习方式深入人心。

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参加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了,参与活动的热情不断提高,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分享成功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深入人心,越来越表现出其优越性。

(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经过一年的实验,我校初中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素养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即席发言能力、写作能力明显增强。(3)运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为这部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课题研究的启发与思考

本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时间较短,有许多问题还没做更深的探索和研究,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加强课内阅读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联系,达到课堂内外的融合统一?

二是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三是如何更好地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等等。

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是成功的。从实践层面上看:它丰富了我校教师的实践经验,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思路,深入挖掘了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快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锻炼了一批语文骨干教师,使语文教学改革深入人心。从理论上看:本课题研究形成了指导我校进一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一系列理论,虽然还不够系统化,不够完善,但无论在学生还是在教师发展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一试。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2

一、调研概况

本学期,根据进修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对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视导调研,我发现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很不均衡,现状令人担忧,于是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对全市大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了调研,主要是通过视导、座谈、听课、查看等方式了解各校情况,目的是促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我主要从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师资状况、课程开设、组织与指导、资源开发、评价及实施效果等几个方面来反映该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状况和水平。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管理情况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有效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证,它也从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1)有的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的学校没有从自己学校的实际出发来制定实施方案,而是从网上东拼西凑,只为应付检查,没有实际操作价值。

(2)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课时安排课时,但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有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甚至有的学校课程表上有,但实际没有老师上课的现象。

(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合理,有的学校设立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的将综合实践课程搭给班主任,有的将教学课时不足的教师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的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给教学能力较差或者怀孕、经常请病事假、快退休年龄大等需要照顾的教师。教师调整频繁,每甚至每学期就进行调换。

(4)学校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5)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成。

2、师资队伍的情况

师资队伍状况奠定了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水平的基础。

(1)教师队伍状况

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配备率低,兼职的老师较多。每年人事变动较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需要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共同参与指导。学校仅依靠一两个专职教师来指导这门内容广泛的课程是不现实的,而兼职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这门新课程上,仅靠他们也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学校有必要配备一些专职指导教师,以少量的专职教师带动学校更多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才能达到最优状态。

(2)教师培训情况

大多数教师只参加过市一级的培训,他们迫切要求有机会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也不得要领。

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一些教师缺乏研究意识,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而且由于教学任务重,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的现象在个别学校教师中存在。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缓慢。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

(1)开设年级

大多数小学能够严格按国家规定在三至六年级开课。初中国家规定在七至九年级开课,但因中考压力在九年级基本都不开设。初中的升学压力比小学对此课的影响大得多,这也说明了此课要常态实施,其评价也需要纳入升学评价之中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开设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的内容领域很多,这些内容如何体现在课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少数学校能做到四部分整合在一起开设的。但仍有学校用单一领域、信息技术、劳技、绿证、学科课程延伸探究等内容代替实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不同的开课方式与学校领导对这门课程内容领域的认识不同有关,也与学校领导的应付心理有关。

(3)每周课时

课时数是反映这门课程落实的具体指标。国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每周3课时(我州规定3-4年级3课时;5-6年级2课时;7年级1课时;8-9年级2课时。),由于学校开课的方式不同,其课时的使用也不尽相同,部分学校开设一节综合实践活动,一节班团队活动。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固定的课时数,一种情况就是学校实行的是弹性课时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该课程开设较随意,随时可能被其他课取代。

4、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情况

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和本质特征把握得是否到位。

各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现象:其一,将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活动;其二,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三,课程内容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有许多教师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学生开展的主题活动过于单一,虽然经历了若干主题活动,但由于没有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学生始终在重复某一种类型的活动方式。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代替学生选择主题的现象严重,也导致了学生研究的主题有社会化和成人化倾向。

其次是存在教师“包办”综合实践活动的倾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价值追求,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由学生提出。而实践中一些地方却出现由教师设计并提供主题进行选择,甚至按照学习资源在教师全程控制下开展“教学”,如果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永远没有孕育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忽略过程。一方面是在过程中对教师自我思考与理念的忽略。往往是过程呈现有余,理性思考、自我反思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探究过程和探究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而背离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追求。

第二,指导策略的缺失。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指引缺乏、目标的细化分解不够具体以及缺乏对学生研究深度和实质性体验、感受的引领。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目标针对性不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分解不够具体;二是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三是缺乏一个比较宽泛而不失系统的方法系列的指导;四是缺乏研讨的氛围和习惯,没有就有关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和有针对性地研讨与设计;五是指导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观察、了解不够,没有提供及时的方法引导和必要的指导。

第三,对活动方式的曲解。一方面,出现灌输式教学现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现实中,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其知识的获得,忽视其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另一方面,活动方式单一,缺乏多种活动方式的引领,如调查、采访的方法较为普遍,而观察、设计、实验、探究的活动方式容易被忽略。实践中,研究的过程不完整,缺乏必要的研究周期。活动方式单一,不能保证学生对研究主题或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分析与体验。

5、对学生的评价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评价与多样化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即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不但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态度和体验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但多数学校老师只关注活动的开展,只注重形式,只关心成果。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很重要。应该从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学生的变化、教师专业成长、对学科课程的影响、学校面貌的变化等方面来反映实施效果的。因本次调研未涉及这块内容,所以各校实施的效果有待以后调查了解。

三、初步结论与建议

从总体上看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各校的做法和制度措施也相当成熟,但由于对课程认识不统一、制度管理不到位、师资培训没跟上、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原因使课程实施盘踞不前,其实施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建议: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实施常态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标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方案和学期方案,学校制定了《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2、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

3、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进入学期课程安排表,并按课程表的计划予以实施。除单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开设的课时不少于24课时。

5、每学期3-6年级、7-8年级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

6、指导教师对每个有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要求:

1、研制校本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划和方案

学校应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规划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校提高课程设计能力,教师应提高课程意识。学校如果缺乏最基本的规划意识和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很难进入常态实施。当然,其前提是学校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切实转变办学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进入学校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学校应该制定“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学期方案”。

2、形成比较稳定的多学科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

学校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主导教师、针对具体学生及相关主题的指导教师,构成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

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题讲座、方法指导。教师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当、适应、适度。

3、应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指定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是教会学生掌握一门现代技术手段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只能作为工具或技术手段来应用,而研究性学习从其本质和实际发挥作用来看,它更主要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所凭借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是应当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所有内容和所有过程中的主导性学习方式,而不是作为一个内容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领域,充分利用地方课程,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个维度来综合组织活动内容,而实践、活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任何内容都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落实。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教研的经常化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研。每一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传统,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具体的问题,学校要组织教师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以便提出解决的方案。

5、督导检查评估的专业化

教育局督导检查往往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价,只留于学校是否有教案,这样往往是有些学校只有教案,无人上课的现象,或教案写得好,课上得很一般的现象,学生的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如果能多听取一下教研员对这方面的评价,检查评估可能更落到实处。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开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克服一切困难,边反思边补充,要有个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今后,各校要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去积累、去丰富、去完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切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3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1、主题背景

一天早上,一位六年级家长急匆匆地带着孩子走进课室。经过了解,原来孩子昨晚因看电视晚睡了,所以上学就迟到了。临走,家长还说了一句:这孩子晚上就爱看电视,把电视关了,他就发起了脾气。我们都拿他没办法。

家长忧心地离开了,但孩子因睡眠而引起迟到的问题引起了陈老师的注意。其它班上也有这样的孩子吗?他们也是这般的吗???这些问题萦绕在陈老师的心头总挥不去。

正好上学期开展“你会吃饭吗?”活动后,学生就向我提出了吃饭不是件简单事,睡觉也占了一天中的很长时间,究竟我们会不会睡觉呢?怎样才是有效的睡眠呢?结合陈老师告诉我的这些情况,我们就定下了这学期的科技实践活动——《你会睡觉吗?》

2、选题设想

一个人生命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在某种意义上说,睡眠比日常饮食等对于生命和健康更为重要。但一些不正确的睡眠方式和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身体发育。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保证睡眠的质量,我们的健康就有所保证了,学生学习生活就有了保障。本次开展《你会睡觉吗?》科技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等综合能力。

二、“科技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了解睡觉的有关科学知识等,知道科学睡眠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探究睡觉的奥秘,能使学生们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充分地被调动了起来,增强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探究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3、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增强在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科学方法:

1.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和科学行为习惯:

1.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的科学态度;

2.磨练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子课题。

为了使活动避免盲目性,增强目的性。学生以平时固定的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提出对睡觉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情绪高昂,畅所欲言。20分钟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交了上来。问题提得很多,我浏览了一遍,发现其中一些问题是重复的,可合并在一起,而一些太简单的问题则没有必要研究。于是,我组织大

家进行讨论,从中选择出适合六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研究问题。最后确定了下面几个研究问题:

1)我校学生在睡觉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

2)睡眠的意义。

3)睡眠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4)睡觉与疾病的关系。

2、组合学习小组。

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而集体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学生整理了以上的几个研究问题确定了每组的学习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并给自己的小组起了名字。

第一组:调查我班学生的睡眠情况。(调查组)

第二组:了解睡眠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意义组)

第三组:探究睡眠习惯与健康的关系;(习惯组)

第四组:探究睡觉与疾病的关系;(健康组)

3、确定研究方法

学习小组成立了,因为有了上次活动的实践经验,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如:查书找资料;看电视节目;上网查询;调查访问等等。 接着各个小组就行动起来了。

4、师生共同制定整个实践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活动负责人

参与各项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4

摘 要:本课题主要从系统构建、整体推进和校本实施的角度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从纵向,我们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体系进行具体设计,使之有机衔接,从而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从横向,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得到延伸、重组与提升;再次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三条线索进行合理设计,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块内容得到有效沟通。同时在实践层面上,我们探索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经过近四年的探索,本课题促进了实验学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系统构建校本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为应对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而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恰当处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意识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设计综合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为此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我国也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现阶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顺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很多学校和课程改革实验区都在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和策略、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推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深层次探索解决。

20xx年,我校在高中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经过两年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效果不太理性,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校本实施。20xx年,我校合并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目前拥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囊括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由于办学规模齐全,学校有整体的办学思路,因而我们可以用大课程视野来审视基础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可以一以贯之,不搞急功近利的“短视教育”。于是我们想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从小学到高中系统构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然后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

20xx年,我校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后,为了更好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联合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沙市十一中、长沙市三十七中、仰天湖小学和黄兴小学,组建课题实验学校,共同致力于本课题研究。

(二)研究意义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系统构建,可以拓展研究者的视野,更好的贯彻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总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开发和校本实施,对于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2、系统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当代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心理学基础;

4、现代课程论的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三、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景,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本课题中的“系统构建”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按照“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空间拓展和方式融合”的指导思想进行整合设计,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层次性、丰富性。

“横向沟通”是指学校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把握好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共同价值追求;要注意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延伸,开发不同领域之间交叉、整合的课程内容;要在每个主题活动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充分挖掘每个主题中所蕴涵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要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各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15

一、计划形成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在县局和乡教育组的引领下开始起步,九月底,教育组成立综合实践可的中心教研组,我校的刘建芹和李晓辉两位老师是其中的成员,十月初,我们开始谋划活动方案,与此同时也查找了相关理论,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本学期为了搞好起步,以便总结经验,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分为了中、高两个年级组,并分别制定了活动计划,乡教育组给予了肯定。

二、主题活动的初步尝试情况

1、科学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整合尝试

六年级的《我学蒸馒头》活动,在讲科学课本第六课《生活中的真菌》,讲到平时家里常用的酵母也是真菌,也可以食用,为了让学生体会真菌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而生成的主题。目前学生已将自己的成果陆续拿到学校,已进入评价与成果展示阶段。这个活动应当属于劳动技术教育的范畴。

五年级的《家庭调查》,是结合科学课本第十课活动2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剪切图片或拼接图来完成,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植物和动物,从而让学生更加珍爱自然。此活动已进行完毕,效果良好,尤其是展示几个做的不错的同学的成果时,看出学生从中获得的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活动课的结合

依据三四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当前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我校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要求,生成的《我的小账本》这一主题,目前正谋划准备实施。

三、对学生综合实践课的评价情况

我校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成长记录袋,真实记录学生在活动过程的做法与想法,五六年级已基本成型,对学生的成果在评价过程中也进行了照相,这样做也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为以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留下相关材料。

四、阶段总结

上述关于计划的形成和所谓的主题活动,还不能完全称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能算是它其中的一部分,关于主题的确定,主要还是以教师提出的研究主题为主,没有让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转化为主题的过程,至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则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还有总结交流阶段、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档案袋的利用等诸多方面等亟待研究探索。

五、存在的困惑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教师有一个执着的精神,怎样营造这种精神的氛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问题之一。

2、相关教师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3、综合实践课的路子还摸不清,怎样才能指导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值得探索。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格式

    珍惜粮食,争做“光盘小达人”的调查报告 浙江嘉兴市嘉善县大云中心学校沈诗逸 缪敏霞 何旭涛 叶鹏程 赵申聪 一、 调查背景 有些同学在吃午饭时抱怨饭菜不合味口,没吃几口便一......

    2015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2015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第1篇:综合实践活动报告——社会服务 班级:八年级18班 组长:王国雷 组员:陈建、宋相佚、李雨航、刘东傲、任帅 时间:2015年5月1日—5月25日 一、活动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精选]

    研究治理左家湾河道污染 研究时间:2011年3月17日~4月1日 学校:垣曲县铜矿峪学校 班级:八年级二班 指导教师:田群涛 小组成员:刘璐琳(组长)、顾旭彤、王 若瑜、谷晨、王朝刚 活动涉......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研究治理大辛店河道污染 研究时间:2012年2月15日~ 学校: 班级: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活动涉及相关学科 地理、生物、思想品德、综合实践 调查活动背景 镇在最近几年里发展较快,但......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范文)

    以生为本 体验成长 ——《七嘴八舌话野菜》主题活动实施总结 活动背景 1.我校生源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虽然他们来自农村,但是很少有走进田园进行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报告(学生)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我叫史子梦,是确山县双河镇初级中学八四班学生,有幸参加英语老师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活动的名称为英语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活动小组主要成员是史子梦,......

    综合实践活动究报告

    《让校园更洁净》的调查与研究 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希望小学 组长:刘嘉俊 成员:王潇 曹酌 田伟亮 指导教师:兰明明 【选题背景】 我们的学校非常美丽,曾被评为秦皇岛市花园......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一、选题原因我镇19个村庄有一半的土地轮作花生,近几年,花生在七、八月开花下针及荚果膨大期,常常发生叶片黄叶现象,叶片大小无明显改变。如不及时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