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案例与反思
《快乐的冬天》教学案例和反思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从大自然的变化中感受气温降低,要注意保暖御寒,增进身体健康。增强对严寒中坚守工作岗位的人们的尊敬和热爱。2.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搜集,课中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冬天的自然常识。
3.行为与习惯:通过交流讨论和模拟表演,使学生懂得怎样在寒冷的冬天保护自己的身体。以身边冒着严寒的人为榜样,学习他们做一个不怕寒冷,坚强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1)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和观察冬天的特点,感受季节的变化。(2)搜索有关动物、植物过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课件出示图片,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请你仔细观察,图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喜欢?(学生自由交流)冬天虽然寒冷,但雪后做雪的游戏却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冬天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快乐的冬天。(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活动一 感受冬天(一)同学们,冬爷爷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感觉到它,发现它了吗?根据你以前的观察,谁来说说冬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咱们周围的事物都有什么变化?(二)学生交流资料(天气变冷,衣服加厚,树叶落地,河流结冰以及燕子南归,青蛙、蛇冬眠,甚至还有的同学搜集到了黑熊冬天藏在洞里。)
(三)同学们,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冬天的知识,真不简单,老师也搜集了部分冬季的资料,请大家一起看,老师结合资料进行讲解。(冬天到了,人们换上了厚厚的棉衣,小河被冰雪覆盖住了,燕子、大雁等侯鸟早在秋天便带着孩子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去了,青蛙、蛇等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光滑,没有毛和羽毛,它们身体的保温能力差,于是就躲在温暖的泥土里冬眠了,就这样不吃不喝睡上整整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再醒过来,狗熊、松鼠都躲进温暖的洞里了,猫、兔等动物在冬天不用特别保暖,因为它们早已换上厚厚的毛,这身冬装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保护,松树等植物冬天在树叶和树皮的表面分泌出一层蜡质,就像穿了一层皮外套,这层皮外套既能御寒又能防止水分的蒸发,落叶树落光了身上所有的叶子,这样便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使自己安然越冬。)
看了这些图片,你觉得冬天的大自然怎么样?(神奇有趣)活动二 保护身体
世界万物发生了大的变化,就连咱们班的同学都:怕外面寒冷不到户外玩或是冬天早上懒床。说到这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吹,树上的叶子落了,地上的草变枯黄了,天气真冷啊!大公鸡,喔喔叫天天起得早。它请小鸟早早起,小鸟说:“太冷了,太冷了,我只能钻在鸟窝里。”他请小猪早早起,小猪说:“太冷了,太冷了,我要睡懒觉。”它请孩子早早起,孩子早早起来了,在院子里又跑有跳,做早操。大公鸡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一)小鸟、小猪不喜欢到外面活动,不注意保护身体,那他们会变得怎样?(越来越冷,身体越来越弱。)如果我们小朋友不保护身体会怎样呢?
冬天天气变化极快,很容易感冒,前一段时间很多同学感冒生病在家,一是自己身体难受,第二是父母跟着担心,最重要的一点是落下所学的课程。
(二)师:冬天的天气很冷,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吗?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呢?(板书:保护身体)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轮流在组内介绍御寒、保暖的好方法。谁来说说,冬天到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身体。(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时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围巾;还可以用取暖器、考火、开空调等;还要多运动,多锻炼身体)
过渡:天气冷了,我们要穿上毛衣、棉衣等保暖衣服;出门时,还可以带上围巾、帽子、手套等,要利用我们身边的取暖用具,例如:开空调、开暖气、使用热水袋等,此外,还要加强锻炼,运动可以使身体变暖和,运动可以使增强体质。
(三)在学校里最好用哪种方法保护我们的身体?(多运动、多锻炼身体,如跑步、跳绳、踢毽子、做操、游戏等)老师给大家几点建议:(出示)冬季运动要注意:1.跑步时不能张着嘴 2.运动出汗,不要立即脱衣等。3.回教室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课中操。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活动一下。播放《健康歌》学生一起做运动。通过活动,你感觉怎么样?是啊,锻炼一下身体,我们就不觉得冷了。
活动三 不怕寒冷
1、过渡:冬天里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在超市里仍能看到新鲜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你知道它们从哪儿来吗?大家看,(农民伯伯在种植蔬菜)在哪里种菜?(温室大棚)老师介绍温室大棚技术:新一代农民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造了温家大棚,这样,在冬天,即使棚外地冻天寒,棚内却依然暖如春天,所以在冬天我们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2、冬天到了,交警叔叔又在什么呢?当时的天气怎样?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啊?同学们,你想对交警叔叔和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3、同学们,在你身边有不怕寒冷、冒寒工作的人吗?他们又是怎样工作的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其实,不怕寒冷,坚持工作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老师结合课件进行讲解),在严寒中坚守岗位的民警,为人民服务的公安战士,为大家清扫街道的清洁工人,清理大棚积雪的农民伯伯,不怕寒冷的建筑工人,顶风冒雪的边防战士们„„
5、看了这些在风雪中不怕寒冷,坚持工作的人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6、同学们,你愿意做一个不怕寒冷,勇敢坚强的小学生吗?你打算在冬天里怎么做呢?请大家跟老师读儿歌。出示儿歌:“冬天来到了,北风呼呼叫。小鸟钻进窝,小猪睡懒觉。我们好学生,天天起得早。跑跑又跳跳,身体暖和了。”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老师希望咱们班的每个孩子都成为不怕寒冷,勇敢坚强的小勇士。
四、拓展活动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比一比谁做得好,准备评比出咱们班里冬天里的“小勇士”。大家有信心吗?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一起迎新年》的第一个主题《快乐的冬天》。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活动使孩子了解冬天是四季最寒冷的季节,大自然发生了变化:气温降低,树叶落地,河水结冰„„发现更多属于冬季的自然现象,在寒冷的天气里要让孩子了解一些御寒常识,增进身体健康。以身边冒着严寒工作的人为榜样,学习他们不怕寒冷坚持工作的精神。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发现属于冬季的自然现象;了解一些御寒常识,增进身体健康;以身边冒着严寒工作的人为榜样,学习他们不怕寒冷的精神。
在活动前,我让学生先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和观察冬天的特点搜集有关动物、植物过冬的资料,使学生获得对冬天的初体验同时也把已有经验进行了整理。活动开始,我就引导学生交流体验和观察到的现象及搜集到的资料,使学生了解到了有关冬天的信息。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如:天气变冷,衣服加厚,树叶落地,河流结冰以及燕子南归,青蛙、蛇冬眠,甚至还有的同学搜集到了黑熊冬天藏在洞里。激起了学生展示、学习的兴趣。
然后在活动中我展示课件“冬景图”,让学生再次感受冬天天气的寒冷,感受到冬天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自然过渡到了一个“大公鸡早锻炼的故事”,启发孩子们明白冬天到了,如果就不加强锻炼,就会生病,感冒,身体越来越差,让你给学生意识到保护身体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讨论“天气冷了,应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使学生掌握如何在寒冷的冬季保护自己的身体。尤其是结合学校,提出一些锻炼身体的好办法,教师顺机提出几点忠告。活动进行到此,有些孩子就出现了走神说话的情况,我就借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健身操,一是为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锻炼的好处,懂得保护身体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感受农民伯伯、警察叔叔和身边的人不怕寒冷坚持工作及图片中中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辛苦工作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从心中树立榜样,学习不怕寒冷的精神。本环节,又将活动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孩子们谈到了生活的许许多多的人,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到了父母、老师、清洁工人、邮递员„„正是由于这些人的辛苦工作,他才能这样平安的幸福的坐在教室里学习,大家在此刻畅所欲言,发自内心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诉说了自己最想说的话,孩子懂得了幸福,明白了感恩,孩子们的情感也激发到了最高潮。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交流在这个冬天,打算怎么做,进而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布置准备评选冬天里的“小勇士”,以督促学生将愿望付诸到行动上。因而做到了《品德与生活》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再将知识与技能回归到指导行为与习惯上去。
回顾在课堂上的表现,孩子们出色的发挥,精彩的表达,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和自信。在执教的过程中,学生因为我的精心设计而生情,而我因为孩子知识的广博而佩服,因为孩子稚气的话语而大笑,又因为孩子善良的爱心而感动„„
当有个孩子用非常别扭的土话说“我妈说了,不管刮风下雨都要上学,就是天上就是下刀也要去上学"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人都笑了;当有个孩子说他看到最后的画面,眼睛都湿润的时候,当有人想对父母、老师说声谢谢的时候,当有的孩子想到父母每天辛苦操劳的时候„„我和在场的老师都感动了!我庆幸,我的这节课给每个参与的孩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欣喜,我的孩子们在这节课上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孝顺,懂得了关爱他人,懂得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坚强。
情感是人世间很美的字眼,而我们的品德课教学就是一门培养孩子具有良好情感的学科,我庆幸,自己从事了这门学科,我从中收到了快乐,我为孩子们的成长而快乐,为孩子们学会感恩而快乐,为孩子们的纯真美好的心灵而快乐,我会继续这份培养孩子美好情感的学科教学,继续营造属于我和孩子的快乐。
第二篇: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一年级)
《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一年级)
8、在餐桌上
南京市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于农
一、教材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八课。
二、设计思想: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引导儿童从小懂得热爱生命,获得快乐生活的情感和意识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目前德育课题研究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在上《在餐桌上》这一课时,我注重培养学生愉快积极地生活,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知道早、中、晚三餐的学问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在教学中力求体现生活性、活动性和平等对话三个方面。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到不挑食、营养全面对小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2、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同时引导其养成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知识,知道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但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通过活动让儿童知道应如何文明就餐。
4、过程与方法:通过剖析、互评一日三餐的食谱,让学生认识到合理的一日三餐是很重要的;在通过辨析认识到就餐时文明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让儿童知道应如何文明就餐。
五、教学难点
通过辨析认识到就餐时文明的重要性
六、教学准备
1、“自助餐”的一些图片(和实物模型)
2、文明就餐的投影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唤醒体验
1、教师述:要想身体壮,一日三餐要吃的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在餐桌上吃饭的话题。同学们,你们平常一日三餐喜欢吃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饮食情况。
[点评:这一个环节的师生对话,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让低年级学生说自己的生活是他最感兴趣的,他们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快乐的事情。对话不仅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教师从中了解了学生平时的饮食状况,为下一步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吃自助餐 ” 探究体验
3、教师述:看来,同学们平时喜欢吃的食物真是种类繁多。不过平时你们的一日三餐都是由家里的大人准备,你们想不想自己安排呢?
[点评:创设生活情境:自己来安排一日三餐。由于学生在家都是由家长解决吃饭问题,因此这个情境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渴望体验的情感。]
4、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食物,我们来吃自助餐。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食物。
5、出示图,认识有关食物并给食物分类:
你认识这些食物吗?谁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6、简介食物中所含的营养,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知识。
(1)、这些食物中的米饭、面食属于主食,它们含有丰富的淀粉,给我们的身体成长提供了主要的营养。
(2)、哪些是水果? 哪些是荤菜?哪些是蔬菜?(师生对话简介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
(3)、听说今天有的同学还带来了一些蔬菜,谁愿意把带来的蔬菜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课堂实录:
生一:这是黄瓜。
师:吃黄瓜有什么好处?
生一:吃黄瓜可以美容。
生二:这是我喜欢吃的西红柿。
师:你对西红柿有什么了解?
生二:人们一开始不敢吃,以为它有毒。后来有一个勇敢的人尝了尝,人们才敢吃。师:你知道西红柿有什么营养吗?
……)
(4)、教师小结:我们平时要适当地吃一些荤菜、水果,要多吃蔬菜,营养全面,身体才更健康。
[点评: 本课教学要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知识,所以先让学生认识吃自助餐所供选择的食物并根据其所含主要营养成分的不同大致分类,使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介绍从家里带来的自己最喜欢吃的蔬菜。教师相机引导对话,通过对话使学生了解平常吃的蔬菜中有哪些营养。]
7、教师边讲述方法边示范:
(1)老师今天不仅带来了食物,还带来了几个盘子(指认早餐盘、中餐盘、晚餐盘),我们把一日三餐要选的食物分别放进不同的盘子里。
(2)老师早餐喜欢吃鸡蛋,我就用绿色的线把鸡蛋与早餐盘连起来,并且在盘中画一个箭头,表示把鸡蛋放进了早餐盘中。中午红红的太阳当头照,我们就用红色的线选中餐;晚上天黑了,我们用黑色线选晚餐。
8、比一比谁的安排最合理。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选择情况。
9、说一说,评一评。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作业。
(1)评早餐
师生对话设计:你的早餐选了哪些食物?为什么这样选择早餐呢?
引导生生对话:看了他的选择,听了他说的理由,你们觉得他选的合理吗?你们有什么想对他说的?
针对学生发言进一步引导对话:听了**同学的发言,你同意不同意他的说法呢?你还
有什么看法呢?
(结合学生发言让学生懂得早餐选择要合理,不能浪费)
(2)评中餐、晚餐
师生对话设计:你的中餐、晚餐选了哪些食物?为什么这样选择中餐、晚餐呢?(相机引导对话:你为什么不选**菜?你为什么两次选**菜?)
引导生生对话:听了他的说法你们觉得他的中餐、晚餐的选择合理不合理?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针对学生发言进一步引导对话:听了**同学的发言,你同意不同意他的说法呢?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结合学生发言,让学生懂得不偏食,不挑食,所获取的营养才全面。)
10、教师小结:我们的一日三餐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营养要全面,身体才更健康。
11、再次选一选,简评是否合理。
12、课外延伸:一日三餐的学问可真大呀,吃得科学合理,身体才会更健康那么你想不
想把这学问告诉爸爸、妈妈呢?你准备怎样告诉他们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呢?
(三)、“文明用餐 ” 表达体验
1、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怎样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但你们知不知道用餐时还要注意一些什么呢?看图,评一评。
师生对话设计:看了他们吃饭时的表现,你想夸夸谁?你想提醒谁?
指名学生上台根据图发言。
引导生生对话:你同意不同意他的发言?你想怎么说呢?
2、教师小结:用餐时不文明,不仅吃不好,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文明用餐。
(四)、总结
餐桌上的学问可真多呀,不仅要吃得科学合理,还要讲文明,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吃出健壮的身体。
八、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他提出“做中学”,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真经验促进发展。我在教学时注重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课。
一、教学体现活动化,活动化教学体现在充分了解儿童。课的一开始,我让他们充分交流
平时的早、中、晚三餐都喜欢吃什么?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充分的了解了每个学生,而且所有的儿童觉得我们每天所吃的三餐是不一样的,并且都有着不同的学问呢,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欲望。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活动化教学体现在课上的呈现形式的多样。课前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内容,我选择与教材相关的一些可研究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根据低年级年龄特点还不具备独立实践活动的能力,我就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我的教学中实施,让他们真正地学到一些有用东西,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从而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比如:早、中、晚三餐的学问的渗透。知道了早餐的学问是“吃得好。”了解到中餐要“吃得饱,晚餐要“吃得少”。
二、教学体现生活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活。新课程提出,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生活的人。我在组织这次活动时,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活动深入、延续,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晚餐要吃的少,还可适当吃些水果来补充维生素。从而能科学地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如果教师还是象以往那样死板地空头说教,学生不仅兴趣全无,而且根本达不到效果。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自然、自我和各种社会的经验,才能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更好地做生活的主人。
三、教学体现平等对话,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课堂要成为对话的平台。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新课程还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重视体验式学习,通过体验让每一个个体都亲历学习过程,引起心灵的震撼、内省和反思,使学习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精心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设计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讨论,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具有了重新建构的意义。
总之,要想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需要教师不断去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过程从形式走向生成,从粗糙走向细腻。从而使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充满生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
1、雷阵雨经常发生在(B)。
A.春天B.夏天C.秋天
2、在马路上吃完香蕉,香蕉皮应(C)。
A、扔进附近的垃圾桶。B、随手扔在地上
C、扔在人行道上。
3、保护眼睛,以下错误的是(B)。
A、坚持做眼保健操。B、用脏手揉眼睛。
C、连续看书一个小时,休息片刻。
4、口渴了,最好要喝(A)。
A、开水B、自来水C、碳酸饮料
5、保护环境,正确的做法是(B)。
A、折小树。B、不随地扔垃圾
C、随地吐痰
6、保护牙齿,正确的做法是(C)。
A、多吃糖果B、掉牙时用舌头舔牙。
C、按时涮牙。
7、春天在哪里(B)。
A、柳树发芽B、青蛙还在睡觉。
C、果实累累。
8、下面做法正确的是(B)。
A、乱扔垃圾B、认真听讲C、与同学打架。
9、新学期,我想(C)。
A、天天睡懒觉B、多看电视
C、上课认真听讲。
二、填空
1、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在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放鞭炮、贴春联等
习俗。
3、世界残疾人日是每年的12月3日。
4、两队白衣兵,形状像玉米,守住红城门,唇舌紧相
依。这个谜语的谜底是嘴巴。
5、水就像地球妈妈的乳汁一样,每个人的生
命都离不开它。
6、过马路绿灯亮时,我们可以通过。
7、儿童节是每年的六月一日。
8、苹果、橘子、香蕉、梨都叫水果。
9、青菜、萝卜、黄瓜、豆角等都叫蔬菜。
三、判断
1、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
2、小明放学后在马路上踢球。(×)
3、小树要用热水浇,用冷水浇不卫生。(×)
4、我们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5、红灯亮了,我们可以过马路。(×)
6、在公共汽车上,我们应该主动给老人让座。(√)
7、雷雨来了,我们躲在大树下。(×)
8、多吃零食可以帮助我们长身体,对我们成长有益。
(×)
9、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四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2014年春季学期)
本学期承担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将该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中,尽职尽责。教学中,按照大纲要求,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认真钻研教材,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使他们养成了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树立了安全意识,形成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教学中,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生活技能。根据-1-
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设计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并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勤劳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好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4年7月6日
第五篇: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课程,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型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回顾以往的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拿到了新教材时,一开始还很茫然,不知如何去教。细看时觉得新教材与以往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新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慢慢地,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的方法去教学生。接下来我就谈一谈我用了新教材之后的一点感受。
《手拉手,交朋友》是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一篇课文,一年级的儿童是刚从幼儿园进来的,此时的儿童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的,他们将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其中首先要碰到的是如何熟悉环境,认识老师和同学,并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学校生活的愉悦。于是,我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游戏,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游戏,在游戏中,让小朋友懂得班内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见到老师和同学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时,我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上,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
《我与春天在一起》这一活动教学时,我则是站在尊重学生学习独立性的立场上,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前,我先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春天,让学生通过找找、看看、读读、写写、画画、唱唱跳跳、剪剪贴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带着独立学习的成果进课堂与师生交流、探讨、合作。学生们有的带来了找到的资料,有的带来了自己画的春天图画或剪贴的作品,有的边歌边舞。与此同时,学生们还说到了春的节气,春天里的节日,春天的草木花鸟,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显现着独立学习的魅力。
上完这些课,我反复琢磨,总结出几条小经验: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做,教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大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行为。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课后要反思。不论是老师或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的结束时,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让反思成为下一次课取得成功,进步的前奏。第四,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并采取生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品德与生活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我们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和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