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火灾与燃烧
第二部分
灭火基础知识
第三部分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分类及储运要求
第四部分
火灾中的救护
第五部分
小结 火灾与燃烧
一、火灾及其危害: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可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化为乌有;
●污染大气,破坏生态环境;
●可使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化为灰烬,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毁灭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损失;
●涂炭生灵,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
二、燃烧与火灾: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1、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三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2、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三、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四、燃烧中的几个常用概念:
1.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2.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3.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
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
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5.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6.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
▲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蒸气的燃烧,因此,液体是否能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
▲液体火灾危险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分为甲类(一级易燃液体):液体闪点小于28摄氏度;乙类(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摄氏度;丙类(可燃液体):液体闪点大于等于60摄氏度三种。7.固体的燃烧特点:
▲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燃烧方式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五、热传播的途径和火灾蔓延的途径: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1.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
2.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3.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火灾在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的主要蔓延途径有:
建筑物的外窗、洞口;突出于建筑物防火结构的可燃构件;建筑物内的门窗洞口,各种管道沟和管道井,开口部位;未作防火分隔的大空间结构,未封闭的楼梯间;各种穿越隔墙或防火墙的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未作防火处理的通风、空调管道等。
六、燃烧产物及其毒性:
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
灭火基础知识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二、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
灭火器是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器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几类。
二、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
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
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并有一定的电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更适宜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可燃液体的火灾。即其适用范围是A、B类火灾和低压带电火灾。
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嗽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以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在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二、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1)灭火器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不得接近火源,环境温度应在-5+45度之间。(2)灭火器每半年应检查一次重量,用称重法检查。称出的重量与灭火器钢瓶底部打的钢印总重量相比较,如果低于钢印所示量50克的,应送维修单位检修。(3)每次使用后或每隔五年,应送维修单位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应与钢瓶底部所打钢印的数值相同,水压试验同时还应对钢瓶的残余变形率进行测定,只有水压试验合格且残余变形率小于6的钢瓶才能继续使用。
二、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
干粉灭火器:以液态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灭火器内干粉灭火剂喷出进行灭火。
它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等。由于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因此也能扑救带电设备火灾。这种灭火器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油库及交通等场所。
适用范围: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二、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
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拨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体表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喷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内燃烧时间过长,容器壁温已高于被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复燃的现象,可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二、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1)灭火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并取用方便的地方,环境温度-5—+45度为好(2)灭火器应避免高温、潮湿和有严重腐蚀场合,防止干粉灭火剂结块、分解。(3)每半年检查干粉是否结块,储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如系储压式则检查其内部压力显示表,指针是否指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已在红色区域,则说明内部压力已泄漏无法使用,应赶快送维修部门检修。
(4)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再充装,再充装时,绝对不能变换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即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不能换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5)每次再充装前或灭火器出厂三年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对灭火器筒体和储气瓶应分别进行。其水压试验压力应与该灭火器上标签或钢印所示的压力相同。水压试验合格后才能再次充装使用。
(6)维护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修理、再充装应送专业维修单位进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特性、分类及储运要求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约有2200余种,详见“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
第1类:爆炸品;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3类:易燃液体;
第8类:腐蚀品;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
第9类:杂类。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消防注意事项:
1.严禁超量灌装,防止钢瓶受热。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其原因除剧毒、易燃外,还因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因此,内容物性质相互抵触的气瓶应分库储存。例如,氢气钢瓶与液氯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均不得同室混放。易燃气体不得与其他种类化学危险物品共同储存。此外气瓶应直立放置整齐,最好用框架或栅栏围护固定,并留出通道。
3.油脂等可燃物在高压纯氧的冲击下极易起火燃烧,甚至爆炸。因此,应严禁氧气钢瓶与油脂类接触,如果瓶体沾着油脂时,应立即用四氯化碳揩净。
4.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曝晒,严禁受热。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明灯。库房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
5.气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无明显外伤;附件齐全;封闭紧密,无漏气现象;超过使用期限不准延期使用。
6.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溜坡或横倒在地上滚动等。搬运时不可把钢瓶阀对准人身,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跌落。搬运氧气瓶时,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7.储运中钢瓶阀门应旋紧,不得泄漏。储存中如发现钢瓶漏气,应迅速打开库门通风,拧紧钢瓶阀,并将钢瓶立即移至安全场所。若是有毒气体,应戴上防毒面具。失火时应尽快将钢瓶移出火场,若搬运不及,可用大量水冷却钢瓶降温,以防高温引起钢瓶爆炸。灭火人员应站立在上风处和钢瓶侧面。
8.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应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拦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9.为了便于区分钢瓶中所灌装的气体,国家有关部门已统一规定了钢瓶的标志,包括钢瓶的外表面颜色、所用字样和字样颜色等,应按照规定执行。
10.各种钢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技术检验。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严重腐蚀或其他严重损伤,应提前进行检验。11.平时在储运气瓶时应检查: ⑴、气瓶上的漆色及标志与各种单据上的品名是否相符,包装、标志、防震胶圈是否齐备,气瓶钢印标志的有效期。
⑵、安全帽是否完整、拧紧,瓶壁是否有腐蚀、损坏、凹陷、鼓泡和伤痕等。⑶、耳听钢瓶是否有“咝咝”漏气声。
⑷、凭嗅觉检测现场有否强烈刺激性臭味或异味。
二、易燃液体消防注意事项:
1.闪点低于23℃的易燃液体,其仓库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0℃,低沸点的品种须采取降温式冷藏措施。大量储存(如苯、醇、汽油等),一般可用储罐存放。储罐可露天,但气温在30℃以上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机械设备必须防爆,并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2.装卸和搬运中,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作业时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
3.一般不得与其他化学危险品混放。实验室少量瓶装易燃液体可设危险品柜,按性质分格储放,同一格内不得混放氧化剂等性质相抵触的物品。
4.热天最好在早晚进出库和运输。在运输、泵送灌装时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运输易燃液体的槽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有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的静电。5.绝大多数易燃液体的蒸气具有一定的毒性,会从呼吸道侵入人体造成危害。应特别注意易燃液体的包装必须完好。在作业中应加强通风措施。在夏季或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空气中毒蒸气浓度加大,更应注意防止中毒。
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1、易燃固体的消防注意事项:
(1)有些品种如硝化棉制品等,平时应注意通风散热,防止受潮发霉,并应注意储存期限。
(2)对含有水分或乙醇作稳定剂的硝化棉等应经常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发现损坏要及时修理;要经常检查稳定剂干燥情况,必要时添加稳定剂,润湿必须均匀。搬运时应特别注意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3)在储存中,对不同品种的事故应区别对待。如发现赤磷冒烟,应立即将冒烟的赤磷抢救出仓,用黄砂、干粉等扑灭,因赤磷从冒烟到起火有一段时间,可以来得及抢救。但如发现散装硫磺则应及时用水扑救;而镁、铝等金属粉末燃烧,只能用干砂、干粉灭火,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以及二氧化碳。
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2、自燃物品的消防注意事项:
自燃物品种类不多,在化学结构上无规律性,同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组成不同,又导致性质的不同,因而引起自燃的原因和如何防止自燃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物资的安全。有关要求,有下列几点:(1)黄磷在储运时应始终浸没在水中;忌水的三乙基铝等包装必须严密,不得受潮。(2)应结合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和季节气候,经常检查库内及垛间有无异状及异味,包装有无渗漏、破损、及时妥善处理。
(3)运输时应按各类品种的性质区别对待。铁桶包装的一级自燃物品(黄磷除外)与铁器部位及每层之间应用木板等衬垫牢固,防止磨擦、移动。
三、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3、遇湿易燃物品的消防注意事项:
(1)此类物品严禁露天存放。仓库必须干燥,严防漏水或雨雪浸入。注意下水道畅通,暴雨或潮汛期间必须保证不进水。
(2)库房附近不得存放盐酸、硝酸等散发酸雾的物品。
(3)钾、钠等活泼金属绝对不允许露置在空气中,必须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容器不得渗漏。
(4)不得与其他类化学危险品,特别是酸类、氧化剂、含水物资、潮解性物资混储混运。(5)雨雪天如无防雨设备不准作业。运输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6)电石桶入库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对未充氮的铁桶应放气。
(7)此类物品灭火时严禁用水式、酸碱、泡沫灭火剂;活泼金属火灾还不得用二氧化碳灭火。
四、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消防注意事项:
⑴仓库不得漏水,并应防止酸雾侵入。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混存混运。
⑵不同品种的氧化剂,应根据其性质及灭火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库房分类存放以及分类运输。
⑶储运过程中,力求避免磨擦、撞击,防止引起爆炸。对氯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等物更应特别注意。
⑷仓库储存前后及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清扫、清洗。严防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五、毒害品和腐蚀品:
毒害品和腐蚀品的主要危险性是毒害性与腐蚀性,但有些也同时具有火灾危险性,因此在注意防护的同时也应加强防火、防爆工作。火灾中的救护
火灾自救——火场逃生十三决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火灾自救——火场逃生十三决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小
结 防火防灾
安全第一
努力工作
生活幸福!
第二篇:消防基础知识
消防基础知识
1.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四懂四会、五个第一”的内容是什么? 答:四个能力:(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2)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3)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4)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四懂:(1)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2)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3)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4)懂得逃生巯散的方法。
四会:(1)会使用消防器材,(2)会报火警,(3)会扑救初起火灾,(4)会组织疏散逃生。
五个第一:(1)第一时间发現火情,(2)第一时间报警,(3)第一时间扑救初起火灾,(4)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备,(5)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2、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如何使用干粉灭火器?
答: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简记: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
4、使用干粉灭火器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冲准火焰根部加压喷射,不可过高(2)距离火焰2至3米喷射(3)站在火焰的上风方向喷射(简记:上风向2-3米处冲火根喷)
5、灭火器压力表如何辨认?
答:压力表指针指向绿区为压力正好合适;压力表指针指向黄区为压力过大;压力表指针指向红区说明压力不足。(简记:绿区好、黄区大、红区小)
6、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答:(1)打开消火栓门,如有按钮则按下内部火警按钮。(2)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3)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4)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简记:按报警、接枪带、开阀门)
7、向 “119”报警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报警人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失火场所的准确地理位置;尽可能地说明失火现场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地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报警内容简记:起火时间、特征、大小、火场人员、物品、行车路线)
8、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是什么?
答:(1)通报火情(2)按职责分工引导疏散(3)保证疏散照明(4)稳定现场人员情绪(5)作好必要的疏散准备(6)引导疏散(7)清点人数(8)保护好已疏散人员的安全。
9、消防自救常识及火场逃生方法:
第一:熟悉环境,临危不乱。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平日就要做到了然于胸;而当身处陌生环境,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在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火场。
第二: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时,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但不是地下室》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等通往室外逃生。
第三: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最重要,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服或寻找、搬运贵重物品上。已逃离火场的人,千万不要重返险地。
第四:简易防护,掩鼻匍匐前进。火场逃生时,烟雾大的情况,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匍匐撤离,以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另外,也可以采取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后,再冲出去。
第五:善用通道,莫入电梯。规范标准的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的逃生楼梯、通道或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千万要记住,高层楼着火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第六: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此时,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人员达到。
第七:传送信号,寻救援助。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第八: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火场上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惊跑和用手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是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就更有效。
第九: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的楼层或地面逃生。即使跳楼也要跳在消防队员准备好的救生气垫或4层以下才可考虑采取跳楼的方式,还要注意选择有水池、软雨蓬、草地等方面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跳楼虽然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第三篇:消防基础知识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火灾发生的条件: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发生的条件也就是燃烧发生的条件。
什么是燃烧
可燃物与氧化剂(氧)作用发生的放热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三个典型特征:化学反应、放热、有光(火焰)烟雾>
一、燃烧条件和燃烧充分条件
1、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
凡能在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如:木材、煤炭、纸张、汽油等。一般情况下,如:铁、铜都不能燃烧,但铁在纯氧中能发生剧烈燃烧;铜在氯气中也能发生剧烈燃烧;铝本身不燃烧,但铝粉不但燃烧,而且飞扬在空气中与氧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还会发生爆炸。
(2)氧化剂<助燃物>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也称助燃物。如:空气中的氧,常见的氧化剂有氯气、氟气、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另外还有些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璐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能自动释放氧,不需要外部氧化剂作用就能燃烧。如:乒乓球、硝化纤维胶片、硝化棉等。
(3)引火源<温度>
温度即为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或热源。常见的如:明火焰、电火花、高温发热体、静电火花、碰撞火星等。在外界无引火源时,可燃物所蓄热量达到其自燃点时,燃烧也会发生。
2、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等于燃烧必然发生。在各必要条件中,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包括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如果可燃物的浓度达不到一定要求,燃烧是不会发生的。如:60%白酒能在空气中点燃,而38%的白酒却很难点燃,在室温下用火源去点汽油和煤油,汽油一点就着火,而煤油却不燃烧。这就是由于可燃物的浓度达不到燃烧的要求。它们各自蒸发出的气体浓度不同。2)一定的氧化剂的含量<助燃物的数量>
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氧化剂的数量要处于一个适当的比例范围内。就像居民家庭中使用的可燃气体灶具的风门要调到适当的位置,火才能达到最佳燃烧状态。经试验,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6%时,燃烧就会停止。因此现代科技,就专门研究,降低场所内的氧含量,而且人还能生存。注氮控氧防火技术就是根据此原理而 研制出来的防火技术。
(3)一定的点火能量<要有足够能点燃可燃物的温度>
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着火源或温度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否则燃烧便不会发生。因为不同的可燃物,它们被引燃所需要的能量和温度是各不相同的。点火能量越小的可燃物,越易引燃,也越危险。
(4)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相互作用(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燃烧不仅要具备三个条件,并且还要满足相互之间的数量比例,同时必须使三者相互作用,否则燃烧也不能发生。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由燃烧所需的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因此,灭火的方法可分为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四种方法。•
1、冷却法;
•对灭可燃物而言,他满之所以燃烧,其条件之一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温度达到了各自的着火点。因此,对此一般的可燃固体,将其温度冷却到燃点一下;对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电一下,燃烧反应就会终止。•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火灾,主要是发挥水的冷却作用,通过大量吸取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因而水是实施冷却法灭火的最常用、最经济实惠的灭火剂。此外,泡沫灭火剂中含有大量水分,也是冷却法灭火的重要灭火剂。
•针对燃烧需要温度的条件,降低着火所需要的温度,使燃烧停止。如果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温度以下,并隔绝外来热源,它就不能产生足以维持燃烧的气体或蒸气,燃烧反应就会被迫中止。•
2、隔离法:
燃烧需要有可燃物,采用多种措施将之隔离或分散开。把可燃物与火焰以及空气隔离开来,使其难以相互发挥作用,燃烧反应就会终止。如转移可燃物、关闭有关阀门,切断可燃气体与可燃液体的通道。另外,通常用泡沫灭火剂将泡沫覆盖燃烧体或固体的表面,把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也就是扑灭燃油等可燃物质火灾的重要方法。•
3、窒息法:
各种可燃物的燃烧,一般都要在其最低空气浓度以上的条件下进行,低于此浓度时,就阻止这个条件的作用,使燃烧不能持续。燃烧需要助燃物,当空气中氧气浓度降至12%左右,燃烧就会熄灭。例如二氧化碳,水蒸汽、氮气等灭火剂就是应用窒息法灭火的。
4、化学方法(抑制法):吸收、消除燃烧区的自由基,从而导致火焰的熄灭。
利用现代灭火剂喷到着火区,使之参与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消失,使燃烧反应终止。
三、火灾的蔓延途径
火灾发生后,由于燃烧或热解的作用,会产生大量气体、热量和可见烟等燃烧产物。这些燃烧产物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扩大蔓延。
(一)热及其传播方式
火灾发生后,由于燃烧或热解的作用,会产生大量气体、热量和可见烟等燃烧产物。这些燃烧产物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扩大蔓延。
燃烧是一种化学放热反应,热是燃烧的产物之一,而热又是新的燃烧形成的条件。
1、热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高温部位向低温部位传递的过程。而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
2、热对流:指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气体对流、液体对流。它实际是一个冷热交换的过程。
3、热辐射:指以光束和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二)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
建筑物火灾从起火部位向别处蔓延的主要途径有:
1、内墙门、洞口
2、外墙窗口
3、楼板上的孔洞和各种竖井管道
4、房间隔墙
5、突起楼梯、隔壁的管线和缝隙
6、闷顶
四、建筑物防火的基本措施
为有效防止火灾在建筑物中扩大蔓延,针对火灾蔓延途径,现代建住防火工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筑耐火等级
2、装饰装修材料控制
3、防火间距
4、防火分区
5、防烟分区
6、采暖、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措施
7、火灾报警和扑救设施
8、安全疏散设施
五、火灾及分类
(一)火灾定义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分类
1、《火灾分类》(GB/T 4968-2008 2008年11月4日发布 2009年4月1日实施)
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三)什么是灭火剂?
•灭火剂是指能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或对燃烧反应过程起负催化作用,使燃烧终止的物质。换而言之,用于灭火的介质即为灭火剂。为什么需要灭火剂?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要使燃烧现象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
•关于灭火原理,有两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解释。•一种是从物理角度解释的热理论,•要使燃烧反应中止就必须破坏燃烧三角形,使三个燃烧要素无法同时具备。•一种是从化学角度解释反应条件的链锁反应理论。
•只要能引发链锁反应,就能使燃烧发生;只要能够破坏链锁反应的反应链,就能使燃烧中止。
1、水:主要是靠冷却和窒息作用灭火,缺点是不能带电灭火,会产生水渍和污染。不能扑救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也不能扑救熔化的钢、铁水和熔化的玻璃火灾。
2、泡沫:同水相同。主要扑救燃烧性液体火灾最佳。普通泡沫不能扑救醇、酮、醛、醚类火灾,应采用抗溶性的泡沫灭火剂。
3、干粉:主要是化学抑制和窒息作用。目前使用的BC型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燃烧性液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气设备等火灾;而ABC干粉灭火剂除同上外,还适用扑救可燃固体火灾。
4、二氧化碳:主要是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但缺点是有人的场所不适合,室外效果不佳。
(四)如何扑救初期火灾
•扑灭初期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场致人死亡的最重要一环。火灾初期阶段,燃烧面积小,火势较弱,在场人员如能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就能在尚未形成灾难之前迅速将火扑灭。据有关资料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有70%以上是由在场群众在火灾形成的初期阶段扑灭的。
•从国内一些火灾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火灾都是因为初期时扑救不利,逐步蔓延成灾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惨重的人员伤亡。由此可见,扑灭初期火灾,阻止火势发展,对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至关重要。
•发生火灾时,要及时使用本单位(地区)灭火器材和设备进行扑救。有手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水喷淋灭火系统的应立即启动(局部火灾启动区域灭火系统,避免大面积水渍损失)。有消火栓、水带、水枪的地方,应尽快接上水带和水枪接口,打开消火栓进行灭火。有灭火器的地方应尽快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六、灭火器
1、什么是灭火器?
灭火器是一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它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火灾,控制蔓延。原理:它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
2、为什么需要灭火器? •它能有效控制初起火灾。
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很少的人力和消防器材工具就能把火扑灭。
3、灭火器种类及使用
适用于不同物质的火灾,其结构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
灭火器的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有: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一、干粉灭火器:
1、干粉储压式灭火器(手提式)是以氮气为动力,将筒体内干粉压出。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映而灭火。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有的还能扑救固体火灾。
•干粉灭火剂包括:BC干粉灭火剂、ABC干粉灭火剂以及D类火专用干粉灭火剂。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撕去头上铅封,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喷粉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回。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由于干粉容易飘散,不宜逆风喷射。
干粉推车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开启扳直伐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注意保养灭火器,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每年要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如有接块要及时更换;每年检查一次药剂重量,若少于规定的重量或看压力表如下掉气压,应及时充装。二、二氧化碳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做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即鸭嘴式)的灭火器,使用时先拔去保险销,一手持喷筒把手,一手紧压压把,二氧化碳即自行喷出,不用时将手放松即可关闭。注意手指不宜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应及时充气和更换。
三、泡沫灭火器
目前主要是化学泡沫,将来要发展空气泡沫,泡沫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防止空气进入。它最适宜扑救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电器火灾。
使用时先用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两次,就有泡沫喷出。对于油类火灾,不能对着油面中心喷射,以防着火的油品贱出,顺着火缘根部的周围,向上侧喷射,逐渐覆盖油面,将火扑灭。使用时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以防万一发生危险。
筒内药剂一般每半年,最迟一年换一次,冬夏季节要做好防冻、防晒保养。
★金属钾、钠、镁、铝和金属氢化物等物质火灾,禁上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这些物质的性质十分活泼,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燃烧。
★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隔绝空气,窒息灭火,而干粉灭火器属化学灭火,通过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火熄灭。用于粉灭火器灭火时,喷嘴要对准火源上方往下扫射;而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喷嘴要从侧面向火源上方往下喷射,喷射的方向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使二氧化碳能迅速覆盖着火源。
七、火场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1、平时要了解、掌握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清楚了解住宅周围的环境,并熟悉逃生路线。在出入公共场所时,要注意观察疏散出口的方向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位置并确保门和窗户都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打开。
2、大火来临时要迅速逃生,千万不要贪恋财物,以免失去最佳的逃生时机。在逃生途中,要尽量减少所携带物品的体积和重量。逃离火场后,在火灾扑灭前不要冒险返回火场。
3、在火场逃生中,应正确估计火势发展和蔓延的势态,不得盲目采取行动。如火势不大,应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朝安全出口方向逃离。
4、取道楼梯,禁用电梯。火场逃生时不可乘坐电梯,因为电梯井容易侵入、聚集烟气,切电梯一旦断电就等于断了逃生之路,应迅速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六、火场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5、身上起火,千万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弯腰或匍匐前进;应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一起到降温和过滤烟雾的作用。
6、楼房发生火灾,可以利用疏散楼梯逃生自救。当楼梯内侵入大量烟气而无法逃生时,可通过走廊、屋顶寻找另外疏散通道,也可退至阳台或屋顶平台等待救援。
7、发现屋外起火,要先试一试房门是否发烫,如果发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此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8、若所有逃生路线都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可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六、火场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9、切记千万不要盲目跳楼。3层以下的楼房可利用绳索或把床单、窗帘等撕成条、结成绳,紧拴在窗框或暖气管等固定物上,从窗户逃生。高层住户最好在家中配备缓降器、绳索等逃生设备。
10、利用避难间。在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置有避难间,发生火灾时,短时间内无法疏散到地面的人员,行动不利的人员,可暂时疏散到避难间。•
11、创造避难间。对于没有避难间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内通道已被烟火封锁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创造避难间。如果房间中烟雾不大,就要关闭所有门窗,将靠近燃烧一侧的门窗封死,然后用湿毛巾等将所有的孔洞堵死,并向地面和门窗泼水降温,同时淋湿房间的一切可燃物,以争取时间,等待救援。避难间不是“保险箱”。避难间无疑是在无路可逃时采取的暂时性避难手段,不能保证长时间和绝对安全。所以,不要在能疏散的情况下不疏散而创造避难间避难。而且,避难间要选择在有水源又利于同外界联系的房间。
火场逃生的原则
1、树立坚定的逃生信念。•
2、争时间,抢速度。
3、逃生路线的选择要心中有数。
4、根据情况,灵活处理逃生、报警和灭火的关系。•
5、不要滞留在没有消防设施的场所。
6、避免形成聚堆、拥挤和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发生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7、针对不同情况,充分利用楼内各种消防设施。•
8、发扬团结友爱、舍己救人的精神。
第四篇:消防基础知识
1、消防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灭初期火灾、组织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3、三懂、三会、三知:三懂: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三会:指挥报火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疏散逃生。三知:一知灭火器存放地点、二知消防栓的位置、三知电源的位置。
4、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性:室内装修、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用电设备多,不易控制;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扑救难度大。
5、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防止火源。
6、灭火的基本措施:冷却法、抑制法、窒息法、隔离法。
7、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
8、通常使用灭火器的种类: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
9、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火点附近站在火场的上风头1下保险销2手握紧喷管3一手握紧压把4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适用范围: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电器设备和忌水燃烧等物品的初级火灾。1211灭火器的使用范围:适用于电器设备,各种装饰物等贵重物品的初期火灾扑救。
10、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当发生火灾时,找到离火场距离较近的消火栓,打开消火栓箱门,取出水带,将水带的另一端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另一端接好水枪,拉到起火点附近,打开消火栓阀门。
11、报警程序:报告火警时,一要沉着冷静,一定要讲清楚失火处的地址(街道名、门牌号),并讲明周围明显建筑物或道路标志。二要简要讲清火灾原因及火势大小,如燃烧面积有多大,有无被困人员,是几楼着火,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以及燃烧物品。三要说出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便于消防指挥中心及与你联系,不要急于挂断电话,要冷静回答接警人员的提问。四要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12、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要求对员工岗位防火检查频次要求是:班前、班后进行消防检查。具体内容是: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13、人身衣服着火怎么办:(1)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2)就地翻滚把火压灭
14、怎样扑救电器设备的火:电气设备发生火灾,首先切断电源。在带电情况下,可用二氧化碳,1211和干粉灭火器扑救。但应注意不要让人身的任何部分接触带电体,并注意通风。
15、水不能扑救哪些火灾:不能扑救带电、油类、水溶性物品和遇水起化学反应的火灾。
16、五不准:(1)不准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违反禁令;(2)不准影响疏散指示和安全出口的辨认与使用;(3)不准擅自改变消防设施;(4)不准在消火栓内摆放杂物,遮住门栓;(5)不准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17、发现火情后怎么办:发现火情后,要沉着镇定,第一次发现火灾的员工就近使用灭火器灭火,并大声呼叫周边员工报警、增援;距电源近的员工需及时切断电源;据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灭火栓灭火;距电话火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单位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机构报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立即引导顾客向安全地点疏散。
18、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方法:(1)沉着冷静,稳定现场人员情绪;(2)首先引领群众疏散,严禁自行逃生;(3)用呼唤、喊话等方式向现场人员通报起火位置;(4)向现场人员指引安全出口位置并引导疏散路线;(5)向现场人员提示正确的逃生方法;(6)劝说现场人员快速撤离及劝阻已撤散人员返回火场。
19、火场自救逃生基本技能:八要八不要:一要此路不通某他路,不要只认来时一个门;二要头脑冷静想办法,不要惊慌失措无主张;三要迅速扑灭初期火,不要火已及身惊慌跑;四要湿巾捂鼻严防护,不要毫无防护慌逃生;五要团结协作互关照,不要拥挤踩踏伤他人;六要固守待援防烟气,不要盲目开门火烧身;七要巧用他物智自救,不要傻等待救慌跳楼;八要迅速果断离险境,不要羞涩恋财返火场。20、消防安全大检查是:指发现消防危险隐患及时整改、落实消防安全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火警电话:119
消防控制室:8119
管理部办公室:8808
办公室:8000
第五篇:消防基础知识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 火灾与燃烧
一、火灾的危害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是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火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火又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的灾害,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火用电的不断增多,由于人们用火用电管理不慎、或者设备故障、或者放火等原因而不断产生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以下列出近年的一些重大特大火灾案例:
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为迎接自治区教委工作检查,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由克拉玛依市教委组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柱灯烤燃纱幕而引起火灾,当时七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打开,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经济损失211万元,其中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
1994年11月27日下午1时30分,辽宁省阜新市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艺苑歌舞厅营业时由于一17岁男青年点烟后将燃烧的报纸随手扔到沙发座下,造成特大火灾,死亡233人、烧伤20人。1995年12月8日晚21时40分,广东省广州市装修豪华的“广涛阁芬兰浴”大楼发生火灾,烧死18人,经济损失145万元。
1993年8月12日22时左右,北京十大商厦的隆福大厦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9万元,34人受伤。
1998年5月5日下午5时35分,北京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由于电铃线圈过热引起大火,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
1991年5月30日凌晨3时30分,广东东莞兴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灾事故。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
1989年3月5日下午3时许,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发生泄露着火,引起储罐爆炸,造成44人伤亡(其中死亡11人,消防人员7人、液化气站工作人员4人)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山东省黄岛油库雷击引起火灾,火灾中发生喷溅、爆炸,造成死亡19人(消防官兵14人、油库职工5人),伤78人(消防官兵66人、油库职工11人),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并因原油流入海洋使130公里海岸线受到污染,海产品损失和清理污染也需要数千万元。
1988年1月7日,272次列车因旅客郭中奇违章带入的易燃易爆品油漆泄露,郭点烟后随手扔掉的火柴梗引起火灾,造成死亡34人、伤30人,6节车厢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49万元。
由以上火灾事故可以看出,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它能烧掉茂密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化为乌有,还污染了大气,破坏了生态环境;能烧掉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工厂、仓库、城镇、乡村和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化为灰烬,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能烧掉大量文物古建筑等许多人类文明,毁灭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损失;甚至还涂炭生灵,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
因此,如何正确的使用火和防止火灾的发生,是我们生活生产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燃烧与火灾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mJ,乙醚为0.19mJ,甲醇为0.215mJ。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而对于有焰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三、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火灾的定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四、燃烧中的几个常用概念
1.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2.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3.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
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亦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最后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
5.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同系物中异构体比正构体的闪点低;同系物的闪点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其沸点升高而升高。各组分混合液,如汽油、煤油等,其闪点随沸程的增加而升高;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低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木材的闪点在260摄氏度左右。闪点的意义:(1)闪点是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2)闪点是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依据;(3)闪点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4)以甲、乙、丙类液体分类为依据规定了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置等;(5)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
6.燃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一切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7.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该物质的自燃点。
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是:(1)氧化发热;(2)分解放热;(3)聚合放热;(4)吸附放热;(5)发酵放热;(6)活性物质遇水;(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
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
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液体、气体的情况;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的颗粒度:固体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自燃点越低;受热时间:可燃固体长时间受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8.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
9.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蒸气的燃烧,因此,液体是否能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在不同类型油类的敞口贮罐的火灾中容易出现三种特殊现象:沸溢、喷溅和冒泡。
突沸现象: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不断向液层内传热,会使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100℃以上的重油、原油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突沸现象。能产生突沸现象的油品称为沸溢性油品。
液体火灾危险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分为甲类(一级易燃液体):液体闪点小于28摄氏度;乙类(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摄氏度;丙类(可燃液体):液体闪点大于等于60摄氏度三种。
10.固体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燃烧方式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阴燃: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会阴燃,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堆垛的煤、草、湿木材等。
五、热传播的途径和火灾蔓延的途径 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火灾发展蔓延、能量传播的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量传播有以下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1.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导热系数愈大、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
2.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3.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火灾在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的主要蔓延途径有:建筑物的外窗、洞口;突出于建筑物防火结构的可燃构件;建筑物内的门窗洞口,各种管道沟和管道井,开口部位;未作防火分隔的大空间结构,未封闭的楼梯间;各种穿越隔墙或防火墙的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未作防火处理的通风、空调管道等。
六、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
(一)爆炸的概念
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1.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
2.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
(二)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爆炸下限小于百分之十的气体划分为甲类气体,少数爆炸下限大于等于百分之十的气体划分为乙类气体。
(三)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1.爆炸极限值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
2.初始温度高,爆炸极限范围大;初始压力高,爆炸极限范围大;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大。混合物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升。
(四)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2.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1)颗粒的尺寸;(2)粉尘浓度;(3)空气的含水量;(4)含氧量;(5)可燃气体含量。颗粒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氧吸附也越多,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越长,爆炸危险性越大。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越小、引爆能量越高。随着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浓度范围扩大。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性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3.粉尘爆炸的特点:(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七、燃烧产物及其毒性
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氢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二氧化碳、HCH、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
第二章 灭火基础知识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
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二、几种常用灭火剂和灭火器
(一)几种常用灭火剂
1.水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廉价的灭火剂,由于水具有较高的比热(4.186J/g℃)和潜化热(2260J/g),因此在灭火中其冷却作用十分明显,其灭火机理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水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产生水渍损失和造成污染、不能用于带电火灾的扑救。
2.泡沫灭火剂:是通过与水混溶、采用机械或化学反应的方法产生泡沫的灭火剂。一般由化学物质、水解蛋白或由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添加剂的水溶液组成。通常有化学泡沫灭火剂、机械脘基泡沫灭火剂、洗涤剂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窒息作用,即在着火的燃烧物表面上形成一个连续的泡沫层,通过泡沫本身和所析出的混合液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以及通过泡沫层的覆盖作用使燃烧物与氧隔绝而灭火。泡沫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水渍损失和污染、不能用于带电火灾的扑救。
目前,在灭火系统中使用的泡沫主要是空气机械脘基泡沫。按发泡倍数可分为三种: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的称为低倍数泡沫;在21---200倍之间的称为中倍数泡沫;在201---1000倍之间的称为高倍数泡沫。
3.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主要是化学抑制和窒息作用灭火。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灭火剂外,常用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灭火剂两大类,如碳酸氢钠干粉、改性钠盐干粉、磷酸二氢铵干粉、磷酸氢二铵干粉、磷酸干粉等。
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的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烧物质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发生化学抑制和负化学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末落到可燃物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并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一层覆盖层,从而隔绝氧窒息灭火。干粉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对于精密仪器火灾易造成污染。
4.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灭火剂,在自然界中存在也较为广泛,价格低、获取容易,其灭火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主要缺点是灭火需要浓度高,会使人员受到窒息毒害。
5.卤代烷灭火剂其灭火机理是卤代烷接触高温表面或火焰时,分解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通过溴和氟等卤素氢化物的负化学催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大量扑捉、消耗燃烧链式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破坏和抑制燃烧的链式反应,而迅速将火焰扑灭;是靠化学抑制作用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卤代烷灭火剂主要缺点是破坏臭氧层。目前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有1211和1301两种。1211灭火剂的分子式为CF2ClBr,是目前国内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卤代烷灭火剂。1211灭火剂是一种低沸点的液化气体,具有灭火效力高,毒性低,腐蚀性小,久储不变质,灭火后不留痕迹,不污染被保护物,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但其化学稳定性较好,对大气中臭氧层破坏较严重,为此国际上先进工作国家已开始淘汰。我国在2010年后也将予以淘汰。1301灭火剂的毒性较低,在卤代烷灭火剂中毒性是较低的一种,因此可在有人状态下使用,但1301的稳定性比1211灭火剂更好,对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更大,因此也是要被取代的产品。
(二)几种常用灭火器简介
灭火器是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的目的。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灭火器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几类。
1.泡沫灭火器:指灭火器内充装的为泡沫灭火剂,可分为化学泡沫灭火器和空气泡沫灭火器。
化学泡沫灭火器内装硫酸铝(酸性)和碳酸氢钠(碱性)两种化学药剂。使用时,两种溶液混合引起化学反应产生泡沫,并在压力作用下喷射出去进行灭火。空气泡沫灭火器充装的是空气泡沫灭火剂,它的性能优良,保存期长,灭火效力高,使用方便,是化学泡沫灭火器的更新换代产品。它可根据不同需要充装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聚合物泡沫、轻水(水成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等。
泡沫灭火器的适用范围是B类、A类火灾;不适用带电火灾和C、D类火灾。抗溶泡沫灭火器还可以扑救水溶性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化学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靠近火场,在距着火点10米左右,将筒体颠到过来,一只手握紧提环,另一只手握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及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内壁,使泡沫沿容器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将燃烧的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燃烧范围。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进行灭火。在使用过程中,灭火器应当始终处于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化学泡沫灭火器的维护保养要求:
(1)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并取用方便的部位。不可靠近高温或受日光曝晒以防碳酸氢钠分解,冬季要防冻,并定期检查喷嘴是否堵塞,使之保持通畅。
(2)每年定期检查碳酸氢钠溶液是否失效。检查方法是从筒体内取出三份碳酸氢钠溶液,在瓶胆内取出一份硫酸铝溶液,将两种溶液迅速一起到入量杯内,看产生的泡沫是否大于四份溶液体积的6倍以上。如小于6倍,则应更换灭火剂。
(3)每次更换灭火药剂或使用期已满二年以上的,应每年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该灭火器试验压力的1.5倍,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并在灭火器上标明试压试验日期。
空气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距着火物6米左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只手紧握喷枪,用力捏紧开启压把,打开密封或刺穿储气瓶密封片,空气泡沫即可从喷枪中喷出。灭火方法与化学泡沫灭火器相同。但与化学泡沫灭火器不同的是,空气泡沫灭火器在使用时,灭火器应当是直立状态的,不可颠倒或横卧使用,否则会中断喷射;也不能松开开启压把,否则也会中断喷射。空气泡沫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1)灭火器应当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并取用方便的部位。环境温度应为4~40度,冬季应注意防冻。
(2)定期检查喷嘴是否堵塞,使之保持通畅。每半年检查灭火器是否有工作压力。对储压式空气泡沫灭火器只需检查压力显示表,如表针指向红色区域即应及时进行修理;对储气瓶式空气泡沫灭火器,则要打开器盖检查二氧化碳储气瓶,检查称重是否与钢瓶上的重量一致,如小于钢瓶总重量25克以上的,应当进行检查修理。
(3)每次更换灭火剂或者出厂已满三年的,应对灭火器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水压强度合格才能继续使用。
(4)灭火器的检查应当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应由取得维修许可证的专业单位进行。
2.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的蒸气压将二氧化碳喷出灭火。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不留痕迹,并有一定的电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更适宜于扑救600伏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可燃液体的火灾。即其适用范围是A、B类火灾和低压带电火灾。
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嗽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以防止手被冻伤。灭火时,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在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般由两个人操作,使用时由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燃烧处,在离燃烧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顺时针方向旋动手轮,并开到最大位置。灭火方法与手提式的方法一样。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1)灭火器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不得接近火源,环境温度应在-5+45度之间。
(2)灭火器每半年应检查一次重量,用称重法检查。称出的重量与灭火器钢瓶底部打的钢印总重量相比较,如果低于钢印所示量50克的,应送维修单位检修。
(3)每次使用后或每隔五年,应送维修单位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应与钢瓶底部所打钢印的数值相同,水压试验同时还应对钢瓶的残余变形率进行测定,只有水压试验合格且残余变形率小于6的钢瓶才能继续使用。
3.卤代烷灭火器:凡内部充装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器统称为卤代烷灭火器。常用的有1211和1301灭火器。
1211灭火器利用装在筒体内的氮气压力将1211灭火剂喷出灭火。由于1211灭火剂是化学抑制灭火,其灭火效率很高,具有无污染、绝缘等优点,可适用于除金属火灾外的所有火灾,尤其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计算机、珍贵文物及贵重物资仓库等的初起火灾。1 1211灭火器在使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肩扛灭火器将灭火器带到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握在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处,如灭火器无喷射软管,可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将喷嘴对准燃烧处,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当被扑救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点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快速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中燃烧,应对准火焰左右晃动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喷射流跟着火焰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但应注意不能将喷流直接喷射在燃烧液面上以防止灭火剂的冲力将可燃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扑救可燃固体物质的初起表面火灾时,则将喷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当火焰被扑灭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不让其复燃。1211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窄小空间的室内灭火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撒离,因1211灭火剂也有一定毒性,以防对人体的伤害。
1211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1)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及取用方便的场合,环境温度应在-10?+45度之间为好。
(2)不要存放在加热设备附近,也不应放在有阳光直晒的部位及有强腐蚀性的地方。
(3)每隔半年左右检查灭火器上显示内部压力的显示器,如发现指针已降到红色区域时,应及时送维修部门检修。
(4)每次使用后不管是否有剩余应送维修部门进行再充装,每次再充装前或出厂三年以上的,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与标签上所标的值相同,试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5)如灭火器上无内部压力显示表的,可采用称重的方法,当称出的重量小于标签所标明重量的90%时,应送维修部门修理。在实际购买时应选购有内部压力显示表的1211灭火器为好。
1301灭火器:1301灭火器内部充入的灭火剂为三氟一溴甲烷,分子式为CF2Br,该灭火器、剂是无色透明状液体,但它的沸点较低,蒸气压力较高,因此1301灭火器筒体受压较大,其壁厚也较厚,尤其应注意不能将1301灭火剂充灌到1211灭火器筒体内,否则极易发生爆炸危险。
1301灭火器的使用和维护
130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与1211灭火器相同,但由于1301灭火剂喷出成气雾状,在室外有风状态下使用时,其灭火能力没有1211灭火器高,因此更应在上风方向喷射。其维护方法也与1211灭火器相同,可参见1211灭火器。
4.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以液态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灭火器内干粉灭火剂喷出进行灭火。它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等。由于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因此也能扑救带电设备火灾。这种灭火器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油库及交通等场所。
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除可用于上述几类火灾外,还可扑救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在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气瓶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按逆时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置式储气瓶的或者是储压式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拨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灭火。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体表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喷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内燃烧时间过长,容器壁温已高于被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 易造成灭火后复燃的现象,可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
(1)灭火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并取用方便的地方,环境温度-5?+45度为好
(2)灭火器应避免高温、潮湿和有严重腐蚀场合,防止干粉灭火剂结块、分解。
(3)每半年检查干粉是否结块,储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泄漏。检查二氧化碳储气瓶,应将储气瓶拆下称重,称出的重量与储气瓶上钢印所标的数值是否相同,如小于所标值7克以上的,应送维修部门修理。如系储压式则检查其内部压力显示表,指针是否指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已在红色区域,则说明内部压力已泄漏无法使用,应赶快送维修部门检修。
(4)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再充装,再充装时,绝对不能变换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即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不能换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5)每次再充装前或灭火器出厂三年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对灭火器筒体和储气瓶应分别进行。其水压试验压力应与该灭火器上标签或钢印所示的压力相同。水压试验合格后才能再次充装使用。
(6)维护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修理、再充装应送专业维修单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