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抢抓新机遇建设副中心 努力实现宝鸡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发展
抢抓新机遇建设副中心 努力实现宝鸡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发展
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丁
琳
(2010年5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好!今天与各位相聚在第四届大关中发展论坛,一起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思路、共谋发展,感到很荣幸。借此机会,我想从四方面就宝鸡市进一步推进关天规划的实施情况,向大家作以汇报和交流。
一、高点定位,借势发力
2009年6月,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第一次将宝鸡纳入国家层面进行规划,把宝鸡定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这对于推动宝鸡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园林特大城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宝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规划》要求和宝鸡实际,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高点定位,提出了“一核心、一枢纽、三基地、两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一核心”,就是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一枢纽”,就是超前建设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立体交通网络,使宝鸡成为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西部交通枢纽;“三基地”,就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姜炎周秦文化基地,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配套能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工业强市,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中心;“两示范区”,就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使科技创新能力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位居经济区前列。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力争3800亿元,市区人口达到1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居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
宝鸡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络发达,位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是连接中原、西南、西北的重要门户,这是宝鸡建设西部乃至全国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宝鸡工业基础雄厚,在钛及钛合金、石油装备、航空安全、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等产业优势明显,这是宝鸡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坚实基础;宝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人文景观荟萃,这为宝鸡建设姜炎周秦文化基地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宝鸡科技优势突出,是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今年又跻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这是宝鸡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的有力支撑;宝鸡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框架已经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这为宝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提供了承载平台和制度保障。我们将抓住有利时机,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借势发力,实现宝鸡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
二、抓住关键,重点突破
(一)规划引领。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在实施宝鸡副中心城市发展中,我们成立了决策咨询委员会,邀请中国一流专家指导,聘请国家一流机构谋划,科学制定了《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意见》,修编了宝鸡特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了经济社会综合指标和五个专项指标体系,为关天规划的全面实施理清了发展思路、确定了战略方针、明确了突破方向、制定了发展措施。
(二)项目带动。关天规划明确宝鸡重点建设的项目有32个,我们精选了28个,作为贯彻落实规划的首批项目强力推进。这些项目为宝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围绕这些项目和关天规划实施,我们在今后十年分批谋划重大前期项目530个,总投资2408亿元,为关天规划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有力抓手。
(三)园区支撑。宝鸡虽然工业基础雄厚,但整体发展市强县弱。面对现状,我们以园区发展为突破口,强化园区的支撑作用。一是创新园区体制。我们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作用,由其托管其周边6乡镇,扩大了辐射带动面;对省级蔡家坡开发区管委会升级,将蔡家坡作为宝鸡副中心重点建设;成立了法门寺景区管委会和文化旅游产业管委会,着力突破文化旅游产业;对各县工业园区实行单独考核,激励其快速发展,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关天经济区产业发展示范区。二是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近两亿元,用以支持重大战略项目前期工作、文化旅游产业和园区发展。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机构,做大做强金融总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工具,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资金提供强大的吸引力,支持宝鸡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发展。三是全面启动科技统筹示范区建设。通过建设一批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提升整体开发水平,建立科技转移中心,就地转化科研成果,积极主动承接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努力把宝鸡建成关天经济区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
(四)扩大合作。我们组织筹办了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发展论坛,先后与西安、渭南、天水、咸阳等地市进行互访交流;召开了关天经济区贯彻落实《规划》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座谈会;举办了关天经济区文化合作与发展活动,有效加强了与经济区“七市一区”的合作交流,为宝鸡与经济区各地市共同发展、实现多赢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三、创新举措,科学推进
关天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深入、有效地实施,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思路,创新举措,科学推进。
(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力推动。首先推进由外向内转变。把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不断拓展国内市场,为关天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推进由城市向农村转变。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以高新区、蔡家坡、凤县等区域为试点,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第三是推进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以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市为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第四是推进模仿向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宝鸡制造业的产品竞争力,推动“宝鸡制造”向“宝鸡创造”转变。第五是推进一域领先向全面发展转变。围绕宝鸡强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促其由强变大。
(二)以重点区域开发辐射带动。重点推进高新区率先发展,高起点建设科技新城,促进高新区由投资驱动向创新推动转变;加快蔡家坡建设国家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实施一批园区配套项目,增强产业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使高新区和蔡家坡开发区率先崛起。同时,加大县域工业园区的开发力度,促进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促其超常规发展。
(三)以优势产业升级全面拉动。一是推动百亿企业集团加速崛起。支持石油机械、石油钢管、秦川机床、宝钛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核心企业聚集。完善大企业培育体系,形成大企业群体,努力在全市形成12户百亿元大企业集团。二是全力打造战略支柱产业。将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机床工具、有色金属冶炼、能源化工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支撑产业精心培育,倾力打造几个千亿元级和五百亿元级的工业支柱产业。围绕大企业加工配套,引进、培育、聚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群体,构筑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提高工业集约化水平。三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航空安全装备、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核电材料制造等新兴产业,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板块。
(四)以科技创新有效促动。从2010年起,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等全方位服务,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由市财政资助,大力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建设关天经济区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设立产学研专项基金,建立市技术转移中心,发展行业协会和科技中介机构,统筹科技资源,重点建设国家级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打造“中国钛谷”。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小巨人”,形成上市融资梯队。
(五)以城市建设发力撬动。一是完善城市区域布局。加快实施“北上、南移、东扩”战略,拉伸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10年内使宝鸡建成区面积扩大60平方公里。二是超前建设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宝平宝汉高速、合凤高速宝鸡段等高速公路和西宝客运专线、宝鸡南客站、麟北运煤专线等铁路以及宝鸡支线机场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宝鸡环城高速、城市轻轨等项目,形成城市快速道路干线。三是聚集城市人口。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全面落实创业各项扶持政策,推进全民创业;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措施,为在宝鸡创业发展和安居生活的人们创造更加优越、舒适的环境。
四、加快关天经济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支持宝鸡强化交通枢纽地位。铁马秋风大散关。宝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部交通咽喉,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全国政治、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国家交通规划体系建设中涉及宝鸡项目较少,使宝鸡的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弱化。关天规划提出宝鸡要建设成为经济区副中心,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宝鸡的交通枢纽地位亟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今后的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中,应把宝鸡放在突出位置予以考虑。
二要加大对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持。目前经济区内除西安外,在区域的各个节点上,还没有一个辐射带动作用强劲的城镇群。宝鸡在地理上正好处于西安至天水的中心位置,建设为副中心城市,对于辐射带动经济区西翼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宝鸡目前无论是从发展基础、发展质量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上,都具有建设成为副中心城市的突出优势。因此,要从经济区空间布局和整体发展考虑,突出对宝鸡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支持,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要支持建立适合区域特点的融资体制。资金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针对西部地区特殊情况,建议支持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保障机制和融资平台。比如在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方面,按照现行上市条件和审批标准,西部地区能够利用这种便捷融资渠道的企业很少。可以结合实际,对经济区企业制定上市条件,提高融资比例,切实解决经济区企业发展资金问题。也可以针对西部地区企业设立“关天经济区发展基金”,成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村镇银行等地方中小银行机构,专门为西部地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回望历史,大调整必定带来大机遇;展望未来,大关中必将实现大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开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第二篇:关于支持宝鸡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调研报告
关于支持宝鸡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宝鸡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陇海、宝成、宝中铁路、连霍高速交汇于宝鸡,是连接陕甘川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关天经济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产业和交通优势明显。国家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宝鸡率先发展,将宝鸡建成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加快宝鸡发展事关我省建设西部强省大局。近年来,宝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民生、生态建设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已经站在比较高的发展台阶上。但按照国家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与在区域发展的重要地位,宝鸡如何实现新的跨越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存在瓶颈和问题亟待突破。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宝鸡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生产基础雄厚,周秦文化、佛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应给与足够支持,突破瓶颈,重点把宝鸡建设成世界一流高端制造业中心、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创建幸福宝鸡,使之成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甘宁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成为关天经济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一、基础与优势
(一)城市建设与管理、生态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宝鸡是我省城市经济转型最早的市(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从拓展空间为主逐步向做大规模、做优环境、完善功能、提升品位转化,积极实施东扩南移北上战略,形成五大功能分区,特大城市框架雏形初具。截止2010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92.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5万,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城镇化率46%,森林覆盖率达到53.7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连续保持全省第一。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最适合人居的生态园林城市,先后获得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环境优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众多国家级荣誉称号。在全省率先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无间断、无缝隙、全覆盖、高效化。近年来,许多周边城市来宝鸡居住和创业的人数持续增加,宝鸡吸纳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宝鸡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生态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二)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准的产品与技术。宝鸡工业基础雄厚,汽车及零部件、有色金属、石油及铁路装备等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研发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很多产品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宝鸡石油钢管、宝鸡石油机械公司是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国内行业中规模最大、制造能力最强的研发和制造企业,其产品和研发能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宝成仪表的航空仪表、烽火通信的通讯雷达、凌云电器的陀螺仪等航空产品,是我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宝鸡技工”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知名的劳务品牌。
宝鸡钛材加工、技术水平及生产能力均居全国第一,素有“中国钛谷”之称。宝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具备国际一流的装备水平和加工能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钛材加工基地,市场份额占国内市场85%以上,承担着中
国90%以上高端钛材产品的生产任务。国核锆业的核级锆材生产线填补了我国核级锆材制造技术的空白。宝鸡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宝鸡佛文化、周秦文化和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宝鸡是周秦文化发祥地,华夏文明的源头,周原、周公庙、钓鱼台等历史遗址密布。法门寺具有“世界佛都”之称,供奉着全世界唯一的佛指真身舍利,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成为陕西继秦兵马俑之后的又一张国际人文名片。太白山是秦岭主峰,自然生态资源独特,“太白积雪六月天”自古就是关中八景之一。宝鸡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世界意义。
(三)区域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地位突出。宝鸡东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西邻装备制造业聚集地天水,北靠陇东能源基地平凉、庆阳,南通汉中、西南,是连接陕甘川宁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毗邻区域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备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资源聚集吸纳能力。发挥其制造业优势,与西安错位发展的条件日趋成熟。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天水相近,近年来两地企业合作步伐加快,并呈现出以宝鸡为主、加速整合的趋势,周边地区的一些同质产业逐步向宝鸡聚集。随着交通的改善,宝鸡对甘肃、宁夏、四川的影响也持续增强。依托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工业重镇的产业优势,2007年启动建设了陈仓物流园建设,是全省三大物流园区之一,进展顺利。宝鸡以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初步建立了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体系,关天经济区主要的物流节点正在形成。
(四)社会民生迈上新台阶。2010年宝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40元,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03元和935元。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体系完善、转换自由、便捷高效的“大社保”宝鸡模式,为全国创造了经验,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并在全国推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建成,乡镇卫生院改造和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就业保障服务网络基本完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大幅提升,民生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综合分析宝鸡的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多种基本要素,宝鸡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基础很好。
二、问题与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不足是主要矛盾。“十一五”期间,宝鸡年均增速为14.6%,低于全省14.9%的0.3个百分点,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10.6%下降到了9.7%,占关天经济区的经济比重从2005年的15.6%下降到14.7%。2010年,宝鸡经济增速分别低于咸阳、渭南0.1和0.6个百分点,生产总值低于西安、咸阳,居关天经济区第三、全省第四。地方财政收入38.8亿元,仅占全省的4%。
2、产业不大不强是关键问题。宝鸡拥有一批具有世界水准的产品和技术,但产业规模不大、集群聚集作用不强,大集团发展与带动不足,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工业优势没有充分显现。2005年-2009年,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从47%增长到48.6%,增长1.6个百分点,而咸阳工业产值占比增长了4.1个百分点,铜川增长了8.8个百分点。产业创新支撑乏力,宝鸡作为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到目前还没有一所综合性工科院校。
3、开放不够是主要差距。“十一五”期间,宝鸡没有新的企业上市,招商引资额偏小,大项目不多。2010年,我省引进外省投资2414.9亿元,西安、咸阳分别突破800亿元和400
亿元,宝鸡仅为266.6亿元,仅占全省的11%。全省利用外资18.2亿美元,西安超过15亿美元,咸阳、商洛突破5000万美元,延安同比增长超过4倍,榆林超过l倍,宝鸡为2106万美元,比2009年减少了1494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8.9%,低于西安、咸阳。
4、交通枢纽地位有所弱化。随着国家新一轮大交通网络的形成,特别是京昆高速、西安-平凉高速公路均绕开宝鸡,西安-平凉铁路、西汉高速铁路也绕开宝鸡,宝鸡交通优势弱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占全省的二十分之一,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航空处于空白。历史上形成的通达西北、西南的区位优势不再明显,交通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基本思路与目标定位
基本思路:
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要以巩固工业优势地位、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端制造业中心、建设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根本途径,以科技创新、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为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园林特大城市,创建幸福宝鸡,使之成为陕甘宁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成为我省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支撑,成为关天经济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增长极。
战略定位:
1、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中心,打造国际知名高品质“宝鸡制造”品牌。重点建设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品牌生产基地,走德国、日本高品质制造之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作为保障。理由如次:第一,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进入世界第二,但要成为世界强国,如此巨量经济再走低附加值、资源高消耗的发展道路难以为继,必须要从消费品制造大国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国转变,从产品制造大国向品牌制造大国转变,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第二,关天经济区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的战略经济区,宝鸡作为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对国家崛起承担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从而对宝鸡的目标定位必须要站在国家发展层面来确定。第三,世界对特大城市一般定位为:复合型国际化大都市、主要金融中心、重要制造业中心、主要交通运输节点等类型。宝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准的产品与技术,工业基础雄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有条件做成世界级的高端制造业中心,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宝鸡制造”品牌。同时,可以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2.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享誉海内外顶级的佛文化、周秦文化和生态旅游胜地。依托西安但不依赖西安,重点发展具有世界意义的法门寺佛文化旅游、周秦文化旅游和秦岭生态旅游。理由如次:一是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化繁荣是国家崛起的标志。二是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后,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文化旅游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量。三是宝鸡有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法门寺在佛文化中具有世界性、至高性、唯一性。炎帝文明和周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是全世界华人的精神家园。太白山集秦岭主峰、森林公园、温泉疗养等诸多生态旅游元素,是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身疗养的理想目的地,有条件建成国际知名的户外休闲运动和养生保健复合型的5A级景区。所以,把宝鸡建设成世界一流、享誉海内外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既
是宝鸡发挥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具有现实基础。
3、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创建幸福宝鸡。加快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分类施保、覆盖城乡的大社保宝鸡模式;创建全国创业示范城市,培育和打造有宝鸡特色的劳务品牌和技工品牌;构建渭河两岸生态人居景观带、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景观带、北坡生态休闲景观带,分层次把宝鸡建成国家生态市和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区,在西部率先建成既有园林城市、又有秀美乡村,既处处见绿、又随处见景,成为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生态园林城,建成吸引四海宾朋、汇聚天下资源的创业洼地和幸福之城。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经济总量的12%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10亿元和75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5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500和10000元。城镇化率达到60%,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5%,社会事业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初步形成大宝鸡城市圈和周边城市一体化经济圈,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在西部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
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比2015年再翻一番,城镇化率达7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6%。力争使宝鸡在关天经济区除西安大都市之外经济总量最大、产业结构最优、财税增收最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最多、城镇化水平最高;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体系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在西北领先。建成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品牌生产基地,加强创新型城市、西部综合性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等保障体系形成,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制造业中心,高品质“宝鸡制造”品牌享誉世界。建成世界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享誉海内外顶级的佛文化、周秦文化和生态旅游胜地。建成国内一流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成为具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城市,成为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幸福宝鸡。
四、对策建议
(一)支持宝鸡建设世界一流高端制造业中心,打造国际知名高品质“宝鸡制造”品牌
1、支持宝鸡建设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支持宝鸡建设渭河沿岸工业长廊,加快建设国家级机电设备出口、数控机床、铁路装备、轨道交通、输变电设备基地和西部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引进能带动产业链的高端技术大项目,引导机床工具、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等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项目向宝鸡集中,鼓励相关企业在宝鸡建设生产基地,提升装备制造业集群化水平,增强产业竞争能力。鼓励建立宝鸡航空装备产业园。将宝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太阳能风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和传感器生产基地。支持宝石钢管、宝石机械、秦川机床、中铁宝桥、陕汽集团、宝光集团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2、支持宝鸡建设国家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钛金属复合材料、合金材料、各类型材、核级锆材以及中间合金,不断开拓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形成千亿元级钛产业集群,打造“宝鸡•中国钛谷”,建设世界著名、国内一流的新材料基地。支持5000吨钛熔铸
技改、钛及钛合金残废料处理生产线技改、大吨位自由锻生产线技改。支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宝钛集团建立宝鸡 钛技术应用研究院。
3、支持宝鸡建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品牌生产基地。支持西凤酒、太白酒扩建技改和宝鸡卷烟厂、宝鸡啤酒提高产能。支持西府小吃、民间工艺等地方特色品牌做大做强。
4、支持宝鸡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宝鸡设立内陆保税区,规划建设出口加工区,建设宝鸡陆港新城。加大省服务业引导资金对宝鸡的投资力度,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5、推进开发区升级和园区建设。支持宝鸡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支持蔡家坡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长青工业园、渭滨工业园等升级为省级开发区。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发展高效节能、脱硫、脱氮、脱硝技术产业。积极实施城市矿产基地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等示范工程,支持凤县、太白等重点区域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7、设立宝鸡高端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到201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宝鸡制造业集群发展和园区建设。优先保障高端制造业土地需求,适当降低土地出让金标准。
(二)支持宝鸡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享誉海内外顶级的佛文化、周秦文化和生态旅游胜地
支持法门寺、太白山国家5A级景区建设,形成特色旅游精品线路,把宝鸡打造成为世界佛教文化朝拜游览胜地、中华文化始祖朝圣游览胜地、周秦文化游览胜地、关中饮食文化品尝与民间艺术品展示基地。充分发挥宝鸡深厚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优势,扩大宝鸡社火、凤翔泥塑等民间艺术品牌影响度。支持宝鸡申报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加大对宝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项目和资金扶持。
(三)支持宝鸡建设国内一流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创建幸福宝鸡
1、以“北上、南移、东扩”为引领,拉大宝鸡副中心城市框架。向北重点开发蟠龙塬新区,并将凤翔撤县建区,并入宝鸡市区;向东重点开发宝鸡高新区三期、陈仓物流园区、蔡家坡片区;向南重点开发新客运火车站片区和秦岭北麓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形成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相呼应的区域中心城市。
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信息化、物联网建设。完善数字城管系统,将宝鸡打造成“智慧城市”。
3、支持宝鸡城乡统筹发展。鼓励宝鸡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蔡家坡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长青、法门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支持宝鸡创建国家生态市和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区
4、适度增加宝鸡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加快宝鸡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批进程,保障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用地。
(四)支持宝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瓶颈制约
1、加快西宝、宝兰铁路快速客运专线、宝中铁路复线建设,建设渭河南货运专线,形成新的铁路十字骨架。推进宝鸡支线机场建设。尽快开工建设银(川)重(庆)线宝鸡到汉中段高
速公路。将连霍高速宝鸡过境线改道渭河南岸纳入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彻底解决连霍高速穿城而过的问题。支持宝鸡环城高速和5个枢纽立交的建设,实现高速公路与市区通行的快捷转换。加快法门寺专用高速公路等建设。支持宝鸡-九寨沟高速公路规划立项。
2、加快建设引红济石、石头河引水、银洞峡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提高宝鸡市供水保障。大力实施渭河综合治理,加快渭河宝鸡段堤防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标准。进一步优化和加强电网结构,推进天水—宝鸡、宝鸡—西安南—渭南75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
(五)支持宝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1、支持宝鸡加强工艺创新,构建高品质制造为特征的大量生产与销售体系;支持宝鸡重视产品创新,发展技术世界领先、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和尖端新材料产品。
2、鼓励引导适合宝鸡产业结构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就地转化。加快宝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建设,“13115”等科技创新项目优先向宝鸡倾斜。
3、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并逐步升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大力支持军工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民品。按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大型民用项目,促进军转民项目快速发展。
4、加快引进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培训机构、标志认证机构,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支持宝鸡文理学院建设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支持校企合作,建立一批工科专业院校。建立省内高校、科研单位与宝鸡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将宝鸡建设成为高校和科研单位实训及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5、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设立引进高端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培养和引进钛材料、高铁装备、石油装备、数控机床、电子信息、航空安全等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
(六)支持麟北煤田开发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将宝鸡建成全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加快永陇矿区麟游区郭家河、崔木、招贤、园子沟、丈八等煤田开发。支持麟北运煤专线、合凤高速宝鸡段、宝中铁路复线建设,形成新的能源大通道。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的煤化工企业,做大长青煤化工园区。参照省上支持榆林的做法,加快资源税改革,在优惠政策剩余期限内,将宝鸡上缴中央留省的麟游区煤田“两权价款”20%部分的一半用于麟游区煤田深度开发。
第三篇:抢抓新机遇 谋求快发展 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抢抓新机遇 谋求快发展
为建设富裕文明 生态宜居 开放和谐的新型工业旅游城而努力奋
斗
——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9日)
孙京民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 会议和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今年任务,表彰奖励过去一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奋发有 为的精神、开拓创新的举措、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会上,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新成绩,见证新发展,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开局良好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 按照县十 三次党代会和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一三五”工作总思路,以“抓转型、重民生、促跨越”为目标,更加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更加 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经济实力实现新增长。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8.36亿元,同比增长15.2%;限 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 成100.1亿元,增长23.2%;财政收入完成23.77亿元,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6亿元,增长2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93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5 6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46亿元,增长17.3%,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期间的转型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工作取得新发展。规划建设了历山农业观光园和大槐树农业生态园,发 展蔬菜大棚1.05 万亩、池栽莲藕2000亩,林下养殖5800亩、林下种植8000亩、果品采摘300亩。省、市重点工作观摩会对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规模,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积极推广旱作小麦地膜覆盖技术,全面完成8万亩的覆盖任务,成为全省的示范样板;小麦最高单产705.9 公斤,为全省第一,粮食总产首次突破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6 600万元,完成了30个推进村的规划编制和“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发展“一村一 品”专业村79个;投资3395万元,新建、改造防渗渠道310公里、建筑物1385件。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全县各村、乡镇、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利用五个月 的时间,大打了一场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攻坚战,并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街巷硬化 3800公里,便民连锁店330个,农村文化体育场333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39.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实现全覆盖,实现了“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
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建设 “四位一体、统 筹推进”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大招商”战略,积极推行“三个三分之一”招商工作法,全年签约项目25个。赵城煤焦化深加工园、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辛村新型建材工业园和 秦壁高新技术工业园四大园区产业聚集度不断增强,华翔精密制造二期、恒美陶瓷城一期、铭宇化工H—酸单纳盐、三维焦炉煤气解吸返送等项目建成投产;飞虹微纳米光电、亿明LED、虹翔MO源、普泰发泡铝、双银电热膜二期、三维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等项目具备生产条件;山西焦煤60万吨烯烃、陆合300万吨焦化、山水200万吨水泥等项目有序推进。
第三产业实现新进展。全面推进“五个大槐树”发展战略,聘请资深专家对 全县旅游业进行 总体规划,为构筑特色鲜明的大旅游格局奠定了基础。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大槐树民俗饭店投入运营,广胜寺景区道路、居民还迁楼等相关配套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成功举办大槐 树寻根祭祖节、三月十八庙会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门票收入2 800万元。商贸服务繁荣发展,闽晋国际四星级酒店、红胜龙家居广场和新银河、京星等大 型购物商场相继投入运营,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蓬勃兴起。
城乡功能得到新提升。水、电、暖、气、路、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800万元,完成15个村1.7万人的饮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4852万元,完成赵城、甘亭变电站扩容和常青变电站建设工程;投资4800万元,实施了集中供热扩容工程,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 ;新增天然气用户1800户;投资2500万元,完成古槐南北路整治改造、五一渠路面硬化和城西强排站建设工程;投资2941万元,完成了赵城至兴唐寺公路一期工程;滨河东路及飞虹中 街还迁工程进展顺利;全县移动用户发展到39万户、互联网用户5万户,城网数字电视全部平移。
生态环境有了新改观。始终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对高耗能企业采取了节 能措施,拆除 3户企业的落后产能设施,不断加大工业“三废”防治力度,全年削减二氧化硫569.3吨、氮氧化物918.6吨、化学需氧量1270.7吨、氨氮49.2吨、工业粉尘227.2吨、工业烟尘800吨,超额完成了市下达指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8%。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年造林3万亩,植树428万株,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5天,一级天数达 到59天。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建 设的复评验收; 洪洞一中、二中、山焦小学顺利搬入新校区;东方幼儿园、山焦中学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高考二本以上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1380人。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县人民医院主体工程 完 工,25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6.73%。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大槐树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广电大楼完成主体工程,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发展。努力拓 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人数375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1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人次。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各类参保人数达到53万人。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发放城乡低保和各类救助金8000余万元,为农村低收入家庭发放取暖用煤15.8万吨,广胜寺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欢颜新区廉租住房进入装修阶段,农村危房改造完成400户,落实住房租赁补贴1246户2 13万元,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社会管理得到新加强。全面启动了“六城同创”活动。对主要街道、城中村、背街小巷的环 境卫生以及广告牌匾、灯箱路标、交通秩序等进行集中整治,有效解决了乱堆乱建、乱停乱 放、乱贴乱画等问题。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栽植各类乔灌木5万余株,建成区绿化覆盖 面积达到650.2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4.5%,为创建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百日安全大检查”和“春雷”、“打非”等专项整治行动,对全 县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民爆物品、森林防火、食品药品、地质灾害、校车安全等行业和领域进行了重点排查,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 体平稳。建立健全信访机制,畅通信访渠道,积极推行“事前预警防范、事中处置化解、事后反馈关怀”三段式信访工作模式,解决了一批信访难题,清理了一批历史积案,化解了一 批信访苗头,打击了一批恶性上访,及时有效的化解了各类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后开展了禁赌禁毒、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实施“天眼”二期工程,对县城区主干道路进 行了全天候视频监控。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得到加强。同时,审计、人事、宗教、统计、气象、人防、档 案、防震减灾、文物保护、史志研究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同志们,我们工作所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份收获、每一项荣誉,都离不开省、市的坚强 领导、科学决策,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的勤奋敬业、不懈付出,离不开全县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一年来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洪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洪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抢抓新机遇,谋求快发展,实现转型跨越,我们信心百倍 今年是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 之年,是 全面推进“扩权强县”的起步之年,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推进转型跨越,我们面临着不进则退的挑战,必须直面应对。一是经过“十一五”期间,特 别是2011年的快速增长,全县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主要经济指标基数攀高,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存在较大压力;二是三次产业中,农业比较效益和工业新型化程度依然较 低,旅游业、服 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发挥出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能力不足,承载能力不强,优惠政策不够全面,承接产业转移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四是作风建设有待加强,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办 事效率低下、工作主动性不够的现象仍然存在。
面对扩权强县,我们迎来了争先进位的机遇,必须牢牢把握。就国家层面看,中央确定了“ 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从省市看,随着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的全面展开,一 批重点转型标杆项目建设,在产业升级、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方面先行先试,政策支撑将更加有力,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深化,转型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从全县看,我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赋予了我们在财政管理、项 目申报、证照发放、土地利用、环评审核、税管权限调整等九个方面的扩权政策,为我们提升县域经 济社会自主发展和管理能力,实现超常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预期效益将逐步显现,对经济发展的牵动力进一步加大;更重要的 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发扬洪洞精神,人心思上、人心思干、人心思进,更加坚定了我们大步向前的发展信心。
根据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扩权强县”试点县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一三五”工作总思路,强力推进“六 城同创”活动,突出抓好社会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作风建设五个重点,着力打造全省发展速度、人气、人才、人和、人居、开放六个“第一大县”,实现经济社会 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开放和谐的新型工业旅游城而努力奋斗。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我县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是:生产总值完成170.2 亿元,比上年增长15%;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1.3亿元,增长23%;财政收入完成28.8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63元,增 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31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1亿元,增长18.6%。 约束性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2%和1.3 % ;氨氮排放量下降1%;工业烟尘、粉尘排放量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5%。 上述奋斗目标是我们在深入分析经济形势、认真研究面临困难、科学研判发展机遇的基础上 提出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团结拼搏,就一定可以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六城同创”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的全方位创新
“六城同创”活动是县委、县政府根据形势发展和新时期洪洞提档进位的需要,作出的重要 战略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扎实推进“六城同创”活动的决定 》,充分借鉴繁峙、屯留、攸县等地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真正把“六城同创”活动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凝聚发展合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下最大决心,尽最大努力,抓出最大成效。
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方面,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广告牌匾、交通秩 序、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 活动,重点抓好主次干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整治,城区范围要在6月底前达到创建标准,年内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为“六城同创” 整体 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县城建成区为创建核心,辐射大槐树、广胜寺、赵城、万安、明姜、辛村、甘亭、曲亭等乡镇开展“城乡共创”,对农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 倒垃圾污水等现象进行全面清理整治,今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刷写墙体广告、标语,一律喷刷灰白色;16个乡镇每个乡镇确定一个农村,积极创建县级卫生先进村;筹资2828万元,完成赵城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打造全县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样板。同时,要建立保洁服务组织,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为常态化工作。
省级环保模范城创建方面,大力整治结构性污染,突出抓好重点领 域和企业的节能降耗,坚 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项目审批,从源头上把好关;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完成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和赵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城区集中供热面积新增40万平方米,天然 气扩户3000户,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一级天数达到80天以上,综合污染指数保持在1.5以下,确保年内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实现创建目标。
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方面,全力实施“大城建”战略,加快城市扩容 提质步伐,不断拓展城市 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一批城市建设标志性工程。筹资3.3亿元,完成汾河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一期工程,打造一川绿水、两岸锦绣的城市画卷;筹资2.5亿元,完成恒富西街建设工程;筹资5000万元,完成涧南东街建设工程;筹资50亿元,启动东城经济商务区建设工程,搭建商贸一体化服务平台;筹资3800万元,完成涧河大桥建设工程。同 时,坚持宜绿则绿、宜栽则栽的原则,全力实施主干街道、单位庭院、公共场所的绿化和沿街单位的阳台绿化、拆墙透绿改造工程。以“一日游”旅游通道沿线绿化和景区造林为重点,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全年植树300万株,造林2万亩。 国家平安县创建方面,引深“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 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开展“民爆物品整治、校园周边安全、矛盾纠纷排处、治安重点乱点整治和综治干部培训 ”五大专项活动。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技术和装备设施保障,努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卫生、校车安全、森林防火、公共聚集场所等行业 和领 域的安全隐患排查,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继续推进“三段式”信访工作模式,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建立健全打防管控的长效机制,完善联防报警与监控系统,重 点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年内创建成为省级平安县。
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方面,尽快完成《洪洞县旅游总体规划》编 制工作,以景区建设为重 点,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功能。要成立专业的旅游开发服务公司,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信息指示系统,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强化职业培训,提高营销专业化水平,为游客创造文明、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国家文明县城创建方面,要广泛开展生活礼仪、职业礼仪和社交礼 仪等常识教育,引导广大 干部群众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全民健身运动,每天少开一会车,多走一步路,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新方式;要大力开展基层文明创 建活动,把创建文明社区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基础性工作,切实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文明城市全民创”的良好氛围。
(二)以招商引资为引擎,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的大力度实施 坚持把加强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实施“大招商”战略,牢牢把握全省扩权 强县试点县和全市转型发 展综改区建设示范县的重大机遇,坚持“四位一体”抓好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吸引更多有利于转型的生产要素进入高新技术、新型能源、现代物流、旅游开发等领域。扎 实推进“三个三分之一”招商工作法,坚持大活动招商造声势、小团队招商求实效、以商招商促配套的招商理念,积极推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瞄准沿海发达地区、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国内外大企业、大客商,开展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合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力实施“大农业”战略,认真落实各项支 农惠农强农政策,以农业 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完善农村设施为基础,不断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坚持精品产业抓规模,规模产业抓档次,特色产业抓实效。重点抓好大槐树农业 生态园建设,继续推进历山农业观光园二期工程,投资3.7亿元,建成露天蔬菜1万亩,池栽 莲藕1400亩,林下养殖5000亩,林下种植8000亩,果品采摘2500亩,要把两个园区建设成为 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完善的效益农业集聚区。同时,要抓好智能温控育 苗大棚、莲藕加工厂等建设项 目;积极做好秦壁、曹家庄两个省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投资2000万元,完善广胜寺三条沟、赵城新庄和南街三个百亩日光温室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延秋蔬菜1万亩。严格耕地保护,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10万亩,旱作小麦地膜覆盖稳定在8万亩。积极发展规模健康养殖,抓好万安金裕生猪、赵城佳慧肉牛、辛村洋河肉羊、龙马野森山鸡等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 业,年内番茄制品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达到6万吨生产能力;鑫基商贸农林循环经济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建成一条生产线。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储运 和市场体系,规范流通秩序,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升“四化四改”、“五个 一”建设标准;投资1000万元,发展5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积极发展农村沼气,新增户用沼气500户。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11万元,实施洪安涧河综合整治及汾 河险工险段除险工程;投资1474万元,完成机井配套改造259处、管灌建设280公里,实施苑川、南李村、长安堡三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2300万元,完成 淹底土地整理1.2万亩;投资1280万元,建设甘亭高标准农田1万亩;投资1500万元,完成3 万口人的饮水提质工程。
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全力实施“大园区”战略,充分发挥园区承 载作用,加快项目落地入 园,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煤炭行业方面,要确保年底6座矿井投产运营,力争原煤产量达到1200万吨。焦化行业方面,投资8亿元,完成陆合300万吨新型煤化工项目一期主体工程;投资3.1亿元,完成山焦20万 吨甲醇改扩建项目;投资4亿元,全力推进焦煤60万吨烯烃项目;投资5000万元,完成三维2.5万吨叔碳酸乙烯酯项目。新能源行业方面,投资6.5亿元,加快实施飞虹微 纳米光电项目,年内投产达效;投资6890万元,完成亿明LED项目;投资9800万,完成尧天L ED一期 工程;投资1600万元,完成俊明生物柴油生产线建设工程。装备制造业方面,投资2亿元,完成华翔格力精密机械加工项目,形成2200万件的生产能力;投资1亿元,完成三一重工机械再 制造项目。建材行业方面,投资6.5亿元,完成山水200万吨水泥生产线主体 工程;投资1亿 元,实施恒富美尔美陶瓷项目扩建工程,形成15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投资3.5亿元,实施宝鸡亿润陶瓷建设项目,年内建成2条生产线。同时,积极筹建园区办,修订完善园 区规 划,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配套完善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筹资2.5亿元,完成赵城、辛村工业园循环路的路基、桥涵建设工程;筹资1.8亿元,完成甘亭工业园5公里道路建设及供水一期工程;筹资1900万元,完成秦壁工业园循环道路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推动作用,按照企业小循环、园区大循 环模式,强化园区关联性企业的分工协作,提高上下游产品配套链接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全市“百公里汾河生态城镇经济走 廊”发展规划,完成滨河 东路南延工程,打通洪洞、临汾河岸走廊,使洪洞真正成为临汾的后花园。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和领域,投资3亿元,实施五洲集团五星级度假村项目,年内 完成土建工程;投资1.8亿元,建成 新丽都、龙信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投资6000万元,完成恒通建材、裕华农贸等市场的扩建工程。同时,要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既要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也要发展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既要发展信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也要
发展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努力促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三)以扩大就业为重点,全面推进民生保障的宽领域覆
全力实施“大民生”战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最大 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提高城乡居民满意度,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引进和发 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各类 服务业,鼓励企业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3500个;积极推行就业培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贷款等优惠措施,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低保对象、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就 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实现就业1500人;努力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健全完善面向 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提高农民工、失业人员、城乡退役士兵和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完成各类培训12万人次,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980人。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生活有来源、致富有奔头。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 众在教育、医疗、社会保 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深入推进教育提质。继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筹资4500万元,完成东方幼儿园建设工程,9月1日投入使用;筹资1000万元,完成辛村、明姜、赵城三个 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筹资1600万元,完成洪洞二中新教学楼建设工程;筹资1.5亿元,完成职业中学建设工程;筹资480万元,完成特殊学校建设工程。不断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和教 学质量,继续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三年任务的70%;力争高考二本以上达线 人数增长16%以上。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加强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要加快完成搬迁工作,投入使用;投资900万元,完成县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大槐树、万安、龙马、堤村4个乡镇卫生院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加快推进城镇人口网格化管理,严肃处理干 部超生问题,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抓实社会保障。加快统筹城乡社会 保障体系建设,年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达到3万人,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达到6万人,失业保险达到1.3 万人,工伤保险达到1.8万人;投资1800万元,完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投资350万元,完成玉峰老年公寓建设工程。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投资1.9亿元,新建廉租住房300 套、公共租赁住房120套、经济适用房2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484套,加快推进广胜寺2000套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赵关公路二期、赵克路、洪淹线道路拓宽改造 工程。同时,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认真做好人事、统计、科技、人防、气象、档案、老龄、应急管理、防震减灾、文物保护、妇女儿童、史志研究等工作。
(四)以旅游开发为纽带,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
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精品辐射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大力发 展文化旅游事业,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按照“五个大槐树”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历 史、民俗、休闲等文化内涵,不断创新旅游文化活动,使城市文化、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 相互促进、繁荣发展。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以“根祖文化”为特色,积极做好大槐树景区三期规划编制、国家5A级景区创建及大槐树旅游演艺中心策划等工作,重点启动游客服务中 心、生态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努力打造老家寻根祭祖和亲情体验的大旅游产品;深入推进广胜寺景区拓展改造工程,加快实施还迁楼、北环街、集中供热、污水处理 等景区配套工程,全力打造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生态旅游新城;启动实施以恢复旧县衙、商业旅游步行街及广场等为主要内容的明代监狱景区 拓展提升工程。积极推行“一票通”、“一条线”、“一日游”管理模式,以大槐树、广胜寺、苏三监狱 为节点,捆绑串联历山、乾元山、青龙山等多个景点,完善出行线路,延长旅游周期,打造 “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
全力推进文化事业。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依托“大槐树”这一 得天独厚的特色文化资源 优势,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和包装推介力度,将大槐树祭祖、“三月三”、洪洞道情、通背缠拳等地方传统文化,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文化品牌。继续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年 内完成投资3.5亿元的大槐树文化中心主体工程;继续扎实推进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的配套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业、文化演出和娱乐业、艺术品交易业等特色文化产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具有洪洞特色、国家水准的文化品牌,使洪洞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感染力、软实力日益增强,不断扩大。
(五)以作风转变为突破,全面推进目标任务的高效率落实 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领导是关键,作风是保障,根本在落实。各级各部 门要进一步增 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问事问效问责为主要手段,认真整治衙门作风,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工作落实。一是要以创新的发展思 路抓落实。全县上下要牢牢抓住扩权强县试点县这样一个有利于实现超常规发展的 有力支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一步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省里对扩权强县试点 县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的考核要求非常严格,大家一定要切实增强主动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做好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衔接和沟通,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二是要以务实的精神风貌抓落实。要大力弘扬洪洞精神,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不讲困难、多干实事,在实干中求实效、在落实中出实绩,营造心无旁骛抓经济、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工作氛围。要把更多的 时间和精力放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做到思 想上不松防线,纪律上不碰红线,做人上严守底线,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三是要以严格的考核机制抓落实。要对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量化,引进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创新考核内容、拓宽考核领域,提升考核标准,使考 核手段更科学、考核办法更具操作性、考核结果更加真实可信。今年,县委、县政府在年终考核中,将加大奖优罚劣力度,实行“末位淘汰”,对那些不想作为、不能作为的干部,坚 决请他们“腾位让贤”;对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要让他们有舞台、挑大梁,真正做到动真碰硬,令行禁止。
同志们,洪洞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已经站在了科学跨越的新起点,迈上了和谐崛起的新征程。机遇前所未有,形势催人奋进,前景激荡人心。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昂扬奋进,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开放和谐的新型工业旅游城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在2005年全县工作会上的讲话(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同志们:
这次全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去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准确把握形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根据**实际,相继提出并认真实施了“五轮驱动”、“做好三个中心,做到四个着力”、建设“三力**”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开发为载体,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子。全县上下抢抓机遇,负重拼搏,经济发展一年一个新变化,一步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4年,全县经济经受了经济环境偏紧、持续干旱、煤电运力紧张等一系列比预料中大得多的困难的考验,主要经济指标呈较大幅度增长,多项指标增幅创近年或历史新高,实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区强县的良好开局。在这样一个新起点上,怎样正确看待和把握发展形势,不仅关系到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更关系到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当前的形势,要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积极变化,标志着我县的发展已进入新的跃升期。近年来,我县不仅经济总量不断壮大,而且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经济发展正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一是经济发展的势头迅猛,为我们奠定了跃升的基础。地方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与“九五”末的2000年相比,2004年地方生产总值增长了43.7%。市对县经济社会目标管理考评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去年,地方财政收入、外经外贸、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县属规模以上工业比增56.3%,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9.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比增28.4%,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6.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一年。这些经济指标都是在基数和增幅相对较大的基础上取得的,来之不易。二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为我们提供了跃升的平台。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新上项目看,去年签约项目中,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有36个,占项目总数的39.6%。投资上亿元的**水泥、**实业相继落户**,**火电、**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这些重点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必将促进大发展。从载体上看,**工业园区初具规模,承接、辐射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园一年多来,已成功签约项目15 个,合同总投资3亿多元,有10 家企业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亿多元,7家正式投产,去年完成产值6500万元。随着龙厦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莲花工业园区凭借良好的交通、区位和土地存量优势,发展潜力将更加强大,招商引资的势头将更加强劲。三是全县上下谋发展、抓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我们创造了跃升的条件。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气氛更加浓厚。各级领导班子亲力亲为,各级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应对复杂和困难局面的本领不断提高,展示了应有的精神风貌;各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垂直管理部门,都能围绕中心,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加快**发展献计出力,提供优质服务。更为可贵的是,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人想发展、处处议招商”的氛围逐步形成。这些都充分说明,广大干部群众想事业、谋事业和服务事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上下以加快发展为己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我县经济的发展进入新的跃升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保持这些良好的势头,我县经济必将发展得更快、更好。
(二)经济发展中暴露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表明了我县的发展已进入新的转型期。我县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这个时期,也是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凸现的时期。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短腿问题比较严重。在三次产业中,工业的主导地位不突出,第二产业比重过低,占38.5 %,分别低于全省、全市11.4和5.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偏大,占23.6 %,分别比全省、全市高出12.4和2.5百分点。从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县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非资源型经济占的比重极小。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基本上是依赖矿产和水力资源生存发展的资源型工业,“资源型”企业占了规模以上工业的绝大多数,且集中在水电、煤炭、水泥制造等行业。受气候、电力等客观因素影响,这些“资源型”企业减产,影响工业经济和财政的增长,去年仅棉电就影响了全年生产总值4个百分点左右。二是粗放经营的问题突出,经济效益不高。我县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不高、生产工艺落后,在资源开发中,还停留在“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这种单向物质流动经济,资源利用率低,基本上是粗放的、一次性利用,资源浪费严重;农产品品质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业严重滞后,基本上还停留在直接出售农产品上,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经受不住因销路等问题的冲击。三是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由于对生态规划重视不够,生态建设没能与生产开发同步实施,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矛盾纠纷的根源,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阻碍了小康生活的进程。如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部分地表水资源遭到破坏,矿区灌溉用水、人畜用水难等问题日益凸现;部分企业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污染了水源,影响饮用水安全。养猪污染问题也十分突出。全县现有大大小小的养猪场千余家,基本没有采取环保措施,有95%以上的养猪场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有的还建在居民区,噪音、恶臭等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上述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工作上的差距,也是我们今后要着力破解的主要矛盾。只有正确认识差距,积极主动地推进经济转型,才能顺应新的形势,加快前进步伐。
(三)从上到下日益凸现的大好形势,预示着我县的发展将进入新的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面临许多良好的机遇。一是宏观环境有利。纵观世界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向亚太地区转移也进一步加快。从国内来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据权威机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8%左右,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最富活力的地区之一,全国经济要保持高速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这对我县资源型经济必将产生非常直接的拉动效应。从全省、全市看,省委、市委提出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生态型经济枢纽”的战略决策,强调区域内的分工合作和一体化发展,强调区域内各系统、各领域、各个要素资源的整合,实现区域内之间、城乡之间、山海之间的大跨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融合,有利于我县充分发挥人力、矿产、森林等资源优势,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参与区域分工合作,为我县优化结构、创新体制、加快发展拓宽了空间。二是上级政策宽松。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其核心仍然是压缩长线生产,扶持薄弱环节,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我们县的工业主导产品煤炭、旋窑水泥、电力等都是国家急需的,都是“保”的对象,这对我们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是难得的机遇。此外,中央将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有利于我们争取项目,扩大投资,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去年以来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加快老区、贫困地区发展和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等政策措施的效应已开始显现,发展环境更加宽松,为我县争取政策、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提供了机遇。三是自身条件较好。随着**铁路的开通、交战公路和三条省际公路的全面改造、“两纵一横”公路干线等级的提升、农村路网建设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龙厦高速的全线贯通,**与沿海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融入”、“对接”的瓶颈问题已经突破,沿海地区绿色腹地和休闲度假后花园的功能将进一步显现。同时,有较扎实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在加快发展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有全县干群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行动,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吸引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成为新兴产业和制造业的重要承接地。我县经济社会必将在今后一段时期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只要全县上下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措施,化成绩为信心,变压力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求实创新,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要突出工作重点
今年是“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承启之年,也是全面融入沿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区强县”的提速之年。根据中央和省、市的部署,结合**实际,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调整经济增长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区强县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工作中,要着力推进“三个转变”,重抓“四个第一”:
(一)在工作思路上,要推进“三个转变”
根据目前**发展处在转型期的客观实际,要着力在经济增长方式、城乡结构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转变,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对于仍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体、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来说,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要集约开发资源。在项目开发中,我们提出要坚持“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并举,重点发展非资源型产业”,这并不是不要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好资源,是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特别是我们欠发达地区,没有利用好资源、做好“短线”产业,就不可能很好的发展“长线”产业,做强非资源型产业。因此,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矿业经济,依然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紧抓不放的重点。关键是要深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治理整顿,强化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现资源的综合、集约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做强做大矿业经济。目前,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差;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如何把资源优势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在县十届二次全会上,县委提出**要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矿产品精深加工带”,就是要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在资源精深加工上做文章,要坚持“先规划、多保护、深开发、精加工”的原则,充分依靠科技进步,高效益、规模化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具有深加工能力的企业对矿产的开采和综合利用,严禁审批采矿规模过小、破坏资源环境、安全没有保障以及季节性开采的采矿申请。对规模较小的,应通过兼并联合,逐步实行规模集约开采。如水泥产业要积极按照国家鼓励发展旋窑水泥的要求,抓好旋窑水泥厂的建设,改变小而散的水泥生产局面,真正做强做大水泥产业,提升**水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煤炭产业要走联合改造的路子,彻底关闭非法小煤窑,使煤炭产业“规模、规范、安全、有序”发展;石材产业要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大型精深加工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开采和加工石材,对加工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的石材加工企业进行关闭整顿,真正打响“**红”石材品牌。另一方面,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工程。要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切实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首先,要坚持以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按照“一手抓龙头,一手抓群体,开放带动,集群发展”的思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工程,重点培育产值超5亿、超亿元和超5000万元的骨干企业,发挥这些企业对产业群体的带动作用。密切关注企业发展,为企业成长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企业产权联合,促使成长性强的企业快速健康成长,确保每年都有一批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要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要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通过采取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培育煤炭、水泥、电力集群。要发展接续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把非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沿海产业转移的契机,努力提高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县制造业中的比重。要壮大工业园区,拓展产业集聚空间。要充分利用土地存量优势,突出抓好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把好企业入园关,设置一定的进入园区的条件和门槛,凡新上的工业项目,原则上都要按照产业布局规划进入园区。要注重提高入园企业的产业关联度,着眼于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延伸,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和集聚效应,注重对沿海产业转移的整体性承接,使相关联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园区成为工业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其次,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领导力量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优先投入、农业龙头优先发展。坚持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以城乡统筹的理念抓农村、以项目农业致富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要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种养业要从量的扩张向质量提升上转变,在加快发展“六大特色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引进优质品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重点实施生产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农业投入无公害化的“三化”工程,提升农产品质量品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在龙头产业上求突破。农产品的增值主要来自加工、销售环节,而加工、销售主要靠龙头企业来拉动。目前,我县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不多,带动能力不强。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出台扶持龙头企业政策的机遇,争取上级支持,同时通过实行导向性价格补贴等措施,鼓励外商和民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发展和扶持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农民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等形式的“龙型”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要在劳务经济上找出路。要坚持内转外输、全民创业的原则,一手抓劳务输出,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开展农民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做好用工信息服务,促进供需见面,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手抓就地安置,要大力扶持“分散加工、统一收购经营”模式的竹木、藤器等加工企业,解决农村“4050”劳动力就业问题。要激发全县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潜能,发动千家万户就业、发展庭院经济、家庭手工业,扩大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第三,要用工业管理模式推进旅游业发展,不断壮大第三产业。要把旅游业作为打造**品牌、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向深层次推进。要按照“明确定位、整合资源、做强特色、强化营销”的思路,推进旅游业规范化开发、标准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要明确方向,科学开发。要在全国范围内审视**旅游,精心打造优势景点,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景区要以走向世界为目标,景区开发要请世界知名、国内资深的旅游专家进行规划,按规划逐步实施,不能留下任何遗憾;“**”景区要与国家森林公园***配套开发,按照休闲度假的市场定位,突出特色。要加大投入力度,抓紧配套完善,丰富景区内涵,提升管理档次。要认真研究旅游资源的整合问题,鼓励各景点以产权为纽带,整合资源,打造精品,避免出现“各自为战,互搞内耗”的现象。要强化营销,扩大宣传。改进推介方式,协调处理好景点与旅行商社之间的利益关系,把旅行商社培育成为景点销售的主体。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推介“**”旅游品牌,着力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
2、要推进城乡结构由二元型向一体化转变。城乡结构转变是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基础。目前,我县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城乡之间在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卫生医疗和教育整体水平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就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带动能力的提高,增强县城和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逐步构建一体化的城镇支撑体系,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要在县城建设上建管并重,凸显龙头带动效应。县城是县域范围内各类资源和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区强县,首先要体现在县城建设这个龙头上。目前,县城这个龙头还没有真正“舞”起来,对县域经济带动和辐射的能力较弱。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加快县城发展。要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建立城建监察动态巡查、失职追究制度。要千方百计突破财政投入不足的瓶颈制约,努力形成政府主导推动、多元化参与、市场运作的经营格局,以大投入实现县城的大发展,促进物流的集聚,使县城真正凸显“融入厦漳泉、对接珠三角”的区域功能。当前,重点要加快南门街改造进程。南门街旧城改造,是提升县城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利民工程”,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得到了广大群众包括绝大部分拆迁户的支持。但目前仍有少数拆迁户迟迟不肯签约,甚至以非法手段向政府施压、以达到无理的要求。在南门街改造拆迁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好事要做好”的指导思想,整个拆迁程序是合理合法的,所做的工作也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在推进南门街改造问题上,县委、县政府态度非常明确:一是决心不动摇,决不能因为极个别涉迁户未签约而影响整个大局。二是力度不减小。在做好依法强制拆迁的同时,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使未签约的居民能支持旧城改造。二是要在集镇建设上点面结合,促进集镇内涵的提升。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平台。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是互相促进的,经济发达地区,大都走城镇化推进工业化的道路。要继续加强集镇的整体规划,盘活城镇存量资本,全面推行城镇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作,着力打造“福三线、抚适线”两条亮丽风景线,驱动全县集镇的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同时,要转变农民“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的旧观念,最大限度地吸纳人口、资金,促进城乡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三是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适度超前,构建城乡快速联接通道。道路基础设施是加快“融入厦漳泉、对接珠三角”的有形通道,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工程。今年要重点做好漳永高速支线和乡村道路硬化建设。漳永高速支线已列入省交通厅编制规划,境内走向已经明确。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高速**段先行实施,使**迅速融入**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要加快乡村道路的硬化建设步伐,拓宽融资渠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采取银行贷款和民间集资等多种形式,全面实施乡村道路硬化改造工程,力争两年内全面完成乡村道路硬化工程。
3、要推进生产生活环境由单一的环境治理型向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并重转变。生态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取向。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和开发,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一是要抓住生态规划这个龙头。规划是政府重要资源,是生态型经济发展的龙头,必须紧紧抓住。在编制“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时,要把发展生态规划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发展生态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生态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坚持把重大生态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做到规划先行,绝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二是要建好生态文化这个载体。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化建设好了,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增强了,生态建设就可以形成一股合力。要强化生态理念,切实把生态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目前,我县生态文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难度大,困难多,基础薄弱,要抓住最关键的基础工作进行突破,把发展生态文化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在全县推广改变生活陋习、建立新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素质的综合系统工程,从与老百姓利益最密切的地方着手,着力搞好“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等“四化”活动。要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总结推广“莲塘读书社”经验,扶持建立村级文化设施,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使全县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三是要把握生态保护这一关键。保护生态也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作为根本任务和保障措施。要以优化资源利用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加大对矿区废水、厂矿排污的监控力度,净化空气,清洁水源。要加强养殖业的规划指导,强化项目审批,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对现有的养猪场要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加强对不符合规划、整治不达标的,要坚决关闭。要加大对山地开发的规划,进行植被恢复性种植。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严禁乱砍滥伐的问题。去年以来,由于新上过多的木材加工企业,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加上煤价上涨,一些农民砍柴作燃料,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要建立健全审批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林木生产审批要严格把关,根据木材实际生产能力,关闭一些木材加工企业。要加大打击乱砍滥伐力度,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打击盗伐、超指标砍伐和非法收购林木的行为,保护“青山绿水”,避免水土新一轮的流失。
(二)在具体工作措施上,要突出“四个第一”
明确了战略重点,只是从宏观上把握了今年经济工作思路。要实现加快发展的目标,还要在微观上落实,关键是要加大力度,强化举措:
1、要坚持把扩大开放、推进项目开发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大力抓好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开发,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跃式发展。一是要强化招商的责任。责任决定态度,态度影响工作。在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级干部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直接影响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的成效。目前,乡镇和部门项目开发工作不平衡,“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招商格局未根本改变;一些职能部门在服务项目过程中,存在推诿、扯皮等现象,工作合力没有形成。究其原因,就是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招商引资的热情与内在动力。新的一年,我们切实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举措来抓。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工作责任,制订好工作目标,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要抓好“一班人”,推动“一层人”,带动“一群人”。县领导要身先士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并督办分管部门、挂钩乡镇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自加压力,把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作为振兴经济、为民办实事的硬举措来抓。要全面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强化目标管理,把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作为衡量各级班子和干部政绩的第一指标,纳入量化目标考核体系,严格奖惩,特别是要加大“罚”的力度,真正使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有“触动”。同时,要加强检查督办力度,对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每季度至少听取一次汇报,集中研究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要破解招商的难题。用地、用煤、用电、融资难是制约项目开发的突出问题。要立足当前,抓紧做好适应性调整,进一步加大要素制约破解力度。用地方面,国家对农转用地实行严格的指标控制,我们的用地空间被大大压缩和限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要认真做好土地收储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调控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用地管理,盘活存量土地,加大用地清查,加强宅地整理,依法处置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破产和关停并转企业、学校撤并后的公共或闲置土地,抓好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渠道拓展用地空间。用煤方面,受煤炭价格暴涨的制约,项目开发和企业发展也因此受阻,一些项目如兴鑫二期工程推迟上马。为缓解用煤紧张的局面,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保证煤炭需求。要坚持政府管总量、管流向,从市场准入、规费、税收调控煤炭价格,确保县内工业、民用和烤烟用煤有较合适的价位。电力方面,按照有关部门预测,今年电力紧张已成定局。要坚持建电、管电、节电三管齐下,进一步增强抗缺电能力,加快22万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步伐,加强电力调度,严格限制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和企业用电,确保重点企业用电。融资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银企座谈会制度,搭建银企发展平台,坚持内外并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做好本地银行工作,激发他们支持地方建设的积极性;加强联络与沟通,积极向上级银行、外地银行争取资金。贷款融资尽量向重点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倾斜,努力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周转资金困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等问题。三是要把握招商的原则。从我县项目布局看,当前我县项目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结构问题。要坚持“内资外资一起引,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同时要突出招商重点,引进一些效益好、拉动力强、无污染的项目,尤其要在抓重大项目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引进大的生产性项目、大的产业集群核心项目,以促进投资的大幅度增长。要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项目开发引导,深化项目的可研论证、规划和编制工作,注重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有利于形成产业链的项目。要突出抓好非资源型项目,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污染少,对地方经济拉动力大的项目,促进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创新招商的方式。招商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招商的成效。要树立“乡情就是资源”的招商理念,尽快摸清在外经商人员情况,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建立广泛的招商网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要坚持以人为本跑招商,健全“县级领导挂帅、乡镇部门联动、社会力量补充”的招商机制,在发动全民招商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招商,整合招商资源,组建专门招商机构,成立专业招商队伍,进行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努力拓宽招商的渠道,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招商实效。
2、要坚持把深化改革、激发体制活力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动力。体制性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向改革要办法、找出路,在改革创新中逐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当前,要重点在投融资和干部体制改革上力求新的突破。一是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县把资本运营作为我们抓工作的突破口,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通过组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和干部信用担保中心,先后为企业和干部担保了8500万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资本运营在许多领域有待突破,投融资还存在融资渠道不畅、投资对政策性资金依赖大、缺乏投资主体等体制性障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提高“三个比重”:在投资来源中,要进一步提高民间资本的比重。目前我县民间资本积极性不高,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量的比例较低。要继续全面清理对民间投资的歧视性规定与政策,减少投资审批程序,放宽产业准入限制,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产品领域投资,不断提高民间投资的比重。在投资资本中,要进一步提高产业投资的比重。要以产业发展为龙头,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大幅度提高产业投资比重,千方百计集中资金投入工业园区,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财政性投资中,要进一步提高间接投资比重。要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政府性投资要逐步向公共产品领域集中,进一步降低财政直接投资的比重,更多地运用补贴、贴息、参股等间接投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要发挥财政信用担保功能,放大政策性融资的影响和作用。二是要加大干部管理使用体制改革。目前,干部队伍中朝气不足,不求有功、活力不够,但求无过、“守摊子保位子”的思想比较突出,创新精神不强,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这些问题,固然与一些干部的思想作风有关,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干部“能下”的反激励机制。新的一年,要从制度上寻找突破口,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每个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探索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干部“能下”的淘汰机制,使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干部思想“不安”,四平八稳的干部位子“不稳”,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领导干部正常交替更新的机制,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突破,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继续做好干部巡视工作,不断深化完善干部巡视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队伍。与此同时,要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要坚持把优化环境、增强发展引力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素。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少数单位和部门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三乱”现象时有发生;少数群众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对外来投资者持排斥、不合作态度。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对外开放的形象。要继续把优化环境作为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营造最具吸引力的“环境磁场”。一是要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在政策优势日益弱化、外来投资者日益务实的今天,良好的服务环境对招商引资更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要积极推行审批制度改革,变“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提高项目落地的速度,全力推行以无偿代办服务、全程跟踪服务、制止“三乱”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服务”。特别是要做好落户企业的保护与服务工作,要建立服务企业例会制度,提前介入解决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提出的服务要求,政府部门要及时回应,将问题解决在一线。要建立人大、政协、企业主评议制度,抓好正反典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以商引商、以商招商。二是要大力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要继续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力度,坚决打击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建设更加公正、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侵害投资者、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企业周边环境和重点项目建设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公正司法,让更多的创业者在**安心做事、放心创业、开心生活。三是要大力营造诚信开明的人文环境。“诚信也是效益”。加快**发展,必须加强诚信建设,引导全县人民以诚做人、以信招商,倡导“讲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会风气,打造以个人诚信为基础,以企业诚信为主体,以政府诚信为保障的**新形象。强化“人人都是创业主体、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真心待人,真诚合作,坚定投资者的信心。相对于社会诚信,政府诚信更加关键,更加重要,只有政府诚信,才能带动社会诚信。所以党委、政府要说话算话,既要慎重承诺,更要一诺千金。已出台的政策要坚决兑现,已下发的文件要坚决落实,营造一个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的环境,真正把**打造成商务成本的“洼地”、行政服务的“高地”和投资创业的“福地”。
4、要坚持把统筹兼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求。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在主攻经济增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新时期客家精神,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力度,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二是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要把科教工作作为振兴**经济的“先行工程”,突出抓好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二个战略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确保今年通过省“双高普九”检查验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有效整合职业技能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技能教育的整体层次,打造“农民技工大县”的教育培训平台。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发挥科技的带动和提升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要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要不断巩固提高计生工作水平,发挥好利益导向作用,继续推行村(居)计划生育奖励和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二女户”夫妇奖励扶助金制度,进一步提高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力争进入全省计生工作先进县行列。要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巩固提高“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成果,切实把年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要健全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体系,强化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四是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从总体上看,我县的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我们的基层基础工作比较扎实、比较有效,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妨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有的甚至造成不良影响。要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提高认识社会矛盾、分析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为加快发展创造安定、祥和、有序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增强同“法轮功”斗争的政治敏锐性,采取措施、加强防范,确保社会政治安定。要认真落实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票否决制”,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社区”等平安创建活动。特别是要针对当前刑事犯罪、“六H彩”以及城区周边山头、麻将馆聚众赌博猖獗的问题,要坚持“打防并举”的方针,建立严打长效机制,对刑事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要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特别是对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苗头和隐患,要及时掌握动态信息,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三、要狠抓工作落实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狠抓落实。
(一)要满腔热情干事业。干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热情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只有对事业满腔热情,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上,投入到加快发展的实践中。一是要转变作风促落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仅要有新的思路,更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目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工作不落实,必然引起群众的反感,同时也助长浮夸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尚空谈,力戒飘浮,真正把本领用在加快发展上,用在为民谋利上,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上。领导干部既要懂全局,又要管本行,把对全局的思考和决策分解为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抓,抓具体,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月月有安排,季季有进度,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只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才能树立起领导干部带领群众推动工作、干事成事的良好形象。二是要解决问题求实效。要继续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抓手,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善于抓住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当前,我县发展的势头在加快,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日益增多,既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上的矛盾,还有资源约束带来的压力。这些困难和问题互相交织,对我们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现实的考验。我们在分析解决当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时候,要善于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在战略上、从长远上去探索研究,既要治标,更重治本,寻求根本之策。要牢牢把握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把抓紧做好“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工作,当作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组织规划编制,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更具科学性、指导性。要注重实际运作。加快**发展不是没有好的思路、好的举措、好的办法,而是在运作层面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两年省委、省政府围绕加快发展,推出了项目带动、县域经济等六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配套政策和一系列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政策措施,这些都要求各级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去运作、去落实。学会运作、善于运作,要善于学习,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上级的决策部署;要敢于突破,从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和做法中解放出来,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要富于创造,把县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区强县的各项决策部署,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落实;要讲求时效,把握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工作。三是要率先垂范作表率。党员干部是一面旗帜。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书”。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群众注目的焦点,能不能以身作则,直接影响党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作好表率,要敢说一句“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归我负责”,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领一级干,以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影响社会,带领群众。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同志,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带头创新创业,带头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二)要满怀深情关心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尊重群众,对群众动真感情,群众才会拥护我们,支持我们。因此,我们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方面,要树立“实”的形象。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团结带领群众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只有经济发展了,群众收入增加了,乡村面貌改变了,基层干部才能真正树立起好的形象,基层工作才能真正具有说服力、影响力、凝聚力。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既要善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又要善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典型引路和依法治理的办法,帮助群众化解思想问题和其他疑虑,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把群众更好地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推进发展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要树立“廉”的形象。廉洁是对干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干部的形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优良的作风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腐败的风气则具有巨大的涣散力和破坏力,使人民失去信心,无心进取。广大县乡干部处在工作的最基层,直接面对的是群众。群众对党是否信任,对社会主义是否信仰,很大程度上是从干部的身上去感受、了解的。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严以律己,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树立一面凝聚和引导群众的旗帜。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执行中纪委关于领导干部“五个不许”的要求,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继续加大力度,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要把党员干部参赌问题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查赌不力的要追究其责任,参赌党员一律先免职,深挖赌博后面的职务犯罪。要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年”各项活动为契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廉政典型,使“干净干事”、清正廉洁的先进典型,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标杆。
(三)要倾注真情爱护干部。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层干部队伍状况如何,基层工作成效怎样,直接关系到中央大政方针和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一方百姓的小康大业和一个地区的长治久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关心、支持基层工作,真正重视理解、关心、保护广大基层干部。一是要理解。当前,在新旧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的冲突,增加了基层工作的难度和压力。特别是乡村基层,事情最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干部身处基层,任务最重,不仅要对上负责任,而且要对下有交待;不仅要对外树形象,而且要对内给实惠,特别是村支书,既是党的干部,又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国家的、村里的、农民的,三者利益有时很难兼顾;条件最苦,乡镇村基层条件差,虽是一方官员,但苦于干事没票子,招商没路子,无法造福一方,成为有劲无处使、有力无处下的“轻官”。这些基层干部的苦衷,县委是理解的。各级党政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做好工作,切实为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难题、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二是要关心。基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是能人,但经济待遇普遍较低,且因为工作耽误了不少外出赚钱的机会。从工资待遇看,村干比国干差,乡镇比县直差,一般部门比垂直部门差,一句话,福利低,付出和回报存在较大反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改善基层干部生活条件作了较大的努力,乡镇干部工资全部由县财国库统一发放,村居干部补贴由县财转移支付,在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今后,各级党政要继续为基层多办实事,排忧解难,认真解决乡村干部的基本待遇和工作条件,特别是各乡镇应尽量把有限的资金向基层一线倾斜,各类补贴一定要按时足额到位;要在政治上爱护,尽量创造条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和培养教育,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提拔重用,使他们振奋精神,满腔热情地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三是要保护。乡村干部工作、生活在最基层,碰到的难题和问题也较多,处在矛盾的焦点上。现在,群众民主意识增强,思想十分活跃,敢想、敢议、敢争,在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上,难以处理好情、理、法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往往会引起不明真相群众的误解,甚至有个别别有用心(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人歪曲事实、造谣中伤、到处乱告状。为此,基层干部也受了不少委屈。对这个问题,县委明确提出,只要不谋私利,出自公心,不违背大政方针,就要理直气壮地支持、保护好我们的干部,使广大的基层干部能敢于放开手脚,大胆闯大胆干,积极投身于加快发展的各项实践中。
同志们,今年的目标已经确定,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区强县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王东明在达州广安调研时强调 发挥优势 抢抓机遇 保持定力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更好更快发展
王东明在达州广安调研时强调 发挥优势 抢抓机遇
保持定力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更好更快发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东北经济区发展。上个月28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成都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工作汇报,要求树立融入成渝、辐射陕甘的发展思想,加快打造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加快打造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新兴增长极。6月10日至11日,王东明又专程前往达州市、广安市调研指导,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更好更快发展。
两天时间里,王东明深入秦巴山区腹地的城镇乡村、园区企业,前往达州市万源市秦巴商贸物流园、花萼绿色食品公司、开江县庆丰机械公司、城普新区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现场,广安市城市规划馆、经开区宏威高新材料公司、华蓥市工业新城、华金润实业公司、兄弟时代电子科技公司、国雅电子科技公司等,详细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生产经营、特色品牌培育、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情况,与基层干部群众、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在万源市花萼绿色食品公司,王东明仔细察看公司以富硒珍珠花菜为原料生产的茶叶、食用油、调味品等产品。“珍珠花菜一年几熟?产量有多大?丰产期持续多久?”“带动了多少农户、每户能增加多少收入?”“产品销售和市场反响怎样?”王东明问得十分详细。得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等模式带
动3万多农民就业增收,产品远销韩日等国家,王东明说,特色农业带动农户增收效果明显。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优势,大力推广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特别是要做好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这两篇大文章,更好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真正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增收。针对企业负责人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王东明叮嘱市县有关负责同志要及时研究这类共性问题,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予以支持,扶上马再送一程,帮助重点企业、龙头企业渡过难关。
开江县是国家五金工具生产基地县,普安工业集中区内集聚了一批五金工模具企业。王东明来到庆丰机械公司组装车间和加工车间,察看农机具生产线和各类产品,对传统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实现转型升级的做法予以肯定,勉励企业进一步抓好产品质量,积极拓展市场,实现产销两旺。位于开江县城普新区中心地段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坚持产城一体理念,正加快建设特色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电影院、餐饮文化设施等,已吸引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在听取城普新区和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后,王东明说,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要创新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统筹推进特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完善县城功能,着力增强县城和小城镇集聚产业、承载人口、吸纳就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努力走出具有四川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近年来,华蓥市工业新城先后入驻电子信息企业46家,今年1—5月产值大幅增长90%。王东明来到中小企业孵化园区,接连考察了华金润实业公司、兄弟时代电子科技公司、国雅电子科技公司等,察看企业自主研制的4G手机、高清电视、平板电脑、移动电源、智能机器人等产品,详细了解新一代无线充电、家电智能控制、远程信息资源共享等前沿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情况,对园区和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校企联合、组建产业联盟等做法予以肯定。王东明说,华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说明只要坚持“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就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要敏锐把握新趋势新动态,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强产业协作和就地配套,做好市场开拓工作,努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培育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要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方向,加快发展
电子商务,更好地推动“四川造”电子信息产品“走出去”。
在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世界500强企业正威集团投资200亿元建设的宏威高新材料公司,仅10个月就建成投产,目前各项业务发展顺利。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向王东明介绍了下一步集团布局四川的战略构想,王东明希望正威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加大在川投资布局力度,带动引导更多知名企业来川投资兴业,提升我省新材料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考察中,王东明强调,川东北经济区在我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大力转方式调结构,既注重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又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增强发展后劲。要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全力以赴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继续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活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切实把依法治省各项部署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入川80周年。调研期间,王东明还前往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考察,了解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展和万源保卫战等情况,要求保护传承好红色文化,让“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继续激励后人。
省委常委、秘书长吴靖平,副省长甘霖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