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置帮教工作年终考评细则(本站推荐)
安置帮教工作年终考评细则
(50分)
一、成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以文件为准)计1分。
二、有办公室,有招聘,帮教工作制度上墙,有专人负责计1分。
三、年初有工作规划,年中、终有工作总结,并及时上报计2分。
四、做好今年回归人员衔接工作按要求建立起管理档案,登记表内容要全,要真实,要有对象本人、家属或所在单位、村委会干部的联系方式,经核实无误的计2分。当年没有回归人员的乡镇、办事处本项不扣分。
五、对近5年内的在管刑释解教人员,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按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起个人管理档案和台帐,要有对象本人、家属或所在单位、村委会干部的联系方式,并输入电脑进行信息化管理计5分。该项考核将抽查10个档案,根据记载的联系方式予以电话核实,凡缺一份个人管理档案或经核查出现联系人有一个对象不知的现象,本项不计分。
六、做好对2005年以前的刑释解教人员综合评估,办理好评估鉴定、释教或延期管教手续的计2分。
七、根据安帮办下派的管理对象名单进行联合大排查统计活动的计10分。上半年排查的人数少于总对象的50﹪的扣5分。对确查无此人的,不造好花名册及时上报区安帮办的扣2分。对排查出来的外来刑释解教人员,没有建立管理档案落实帮教措施的扣2分。对已确认的管理对象名册,司法所和派出所两家不一致的扣1分。
八、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切实加强管理工作的计2分。没有建立分类管理档案的扣1分。
九、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开展“创无重新违法犯罪乡镇办事处”活动,实现刑释解教人员无重新违法犯罪,重新犯罪率不高于3%,无刑释解教人员参与重特大刑事犯罪的计5分。出现一名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扣2分,扣完为止。
十、村、社区有专人负责管理释解教人员,有相关资料、情况明、底 子清,并协助落实帮教措施的计2分。(考评时各抽查1—2个村或社区,被抽查单位只要有一个不合格,该项不计分)。
十一、积极扶持和引导刑释解教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多条途径就业。对有经商条件和能力的,积极协助他们协调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附有相关图像资料,并及时上报的计5分。每个乡镇、办事处一年不得少于1人,多一个加2分。
十二、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帮助老弱病残和生活特别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低保”、“五保”或困难补助等社会保障措施,积极开展困难户走访慰问活动,附有相关图像资料,并及时上报的计5分。每个乡镇、办事处一年不得少于2人,多一个加2分。
十三、积极为涉及纠纷的刑释解教人员调处矛盾纠纷和提供法律服务,并将调处、服务情况及时上报区安帮办。经核实后,每一件加2分。
十四、全面启用安帮工作信息管理软件,提高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的计2分。
十五、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的计6分。每个乡镇办事处全年信息材料不得少于6编。其中典型材料不得少于1编,并附有相关图像资料。少1编信息扣2分,少典型材料的扣4分。
xx区安帮办 xxxx年x月x日
第二篇:安置帮教考评细则
黔南州2010刑释解教人员
安置帮教工作考核细则
一、发挥社区矫正的积极作用(2分)
考核内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县(市)要做好社区矫正对象与安置帮教对象的衔接工作。
要求:各县(市)对试行社区矫正的社区中的社区矫正对象是否将安置帮教工作前置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如为社区矫正对象落实帮困扶助措施、为社区矫正对象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落实相关政策优惠措施等。(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填写附表1)
二、刑释解教人员衔接机制的建立(30分)
(一)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系统(5分)
1、各县(市)安帮办和司法所全部开通中央安置帮教信息系统。(2分)
2、各县(市)利用中央安置帮教信息系统开展拟释放人员相关信息的传递工作情况。(3分)
要求:今年监所通过系统传递要求核查的人数,各县(市)核查后通过系统反馈给监所的人数,用表格方式体现如下内容:姓名、年龄、罪错、拟释放时间,核查情况等。(填写附表2)
3、都匀市除上述1、2项外,需要另外报送自今年10月1日“贵州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系统”试点县工作开展以来的工作情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①截止上报之日,全市已开通“贵州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 帮教信息系统”数,含市安帮办及各司法所)。
②各司法所到公安派出所签收的监狱、劳教所、强制戒毒所拟释放人员数。
③各司法所协助到监狱、劳教所、强制戒毒所接回人员数。④各司法所对返乡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数。⑤各司法所对返乡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数。
(二)建立“三无”人员必接必送工作机制(7分)
1、各县(市)安帮办收到监所送达的“三无”人员相关信息后,是否在规定的时限内反馈监所得2分。(按时反馈得满分,未按时反馈适当扣分,未反馈不得分)并填写附表3。
2、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派人按时到监所接人得2分;(安排按时接人得满分,未安排接人不得分)并填写附表4。
3、对回到原籍的三无人员按规定进行妥善安置得2分;(按规定安置得满分,未安置不得分)并填写附表5。
4、对不愿随接返人员返回的要当场进行登记,了解其行踪得1分。(当场登记得满分,未登记不得分)并填写附表6。
(三)建立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人员的衔接机制(5分)
1、公安派出所将拟释放人员列为重点人口,司法所对拟释放人员建立帮教档案得2分;(按规定列为重点管理得满分,未列管不得分;建立帮教档案得满分,未建立不得分)
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填写附表7。
2、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按规定派人或动员相关人员按 时到监所接人得2分;(按时接人得满分,未安排接人不得分)
填写附表8。
3、对不愿随接返人员返回的要当场进行登记,了解其行踪得1分;(当场登记得满分,未登记不得分)
填写附表9。
(四)建立“三假”人员衔接工作机制(6分)
1、原办案公安机关、县安帮办、民政局协调负责派人按时到监所接人得2分;(按时接人得满分,未安排接人不得分)
填写附表10。
2、对不愿随接返人员返回的要当场进行登记,了解其行踪得2分;(当场登记得满分,未登记不得分)
填写附表11。
3、公安机关将此类人列为重点人口,县安帮办负责落实帮教措施得2分。(按规定列为重点管理得1分,未列管不得分;落实帮教措施得1分,未落实不得分)
填写附表12。
(五)建立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的衔接工作机制(1分)
1、公安机关要为此类人员专门建档,列为重点对象得1分。(按规定列为重口管理得满分,未列管不得分。没有此类人员的得满分)
(六)建立一般帮教对象的衔接工作机制(2分)
1、乡镇综治工作中心派人或联系相关人员按期到监所接人 得1分;(安排按时接人得满分,未安排接人不得分)
填写附表13。
2、对不愿随接返人员返回的要当场进行登记,了解其行踪得1分。(当场登记得满分,未登记不得分)
填写附表14。
(七)建立贵州籍在外省服刑在教在戒人员的衔接工作机制(1分)
各县(市)安帮办在省外监所送达的贵州籍拟释放人员的相关信息后,要向监管场所及时反馈信息。(按时如数反馈得满分,未及时如数反馈适当扣分,未反馈不得分)
填写附表15。
(八)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异地流动管控机制(1分)
对尚在帮教期内外出务工的刑释解教人员,流出地司法所要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刑释解教人员务工地司法所,并书面委托务工地司法所、务工单位落实帮教措施。(开展工作得满分,未开展工作不得分)
如开展此项工作,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九)建立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2分)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工作基地的建设和认定工作。(开展工作得满分,未开展工作不得分)
请提供安置协议、用工合同、帮教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并 填写附表16。
三、刑释解教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11分)
(一)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和就学问题(5分)。根据省有关单位的工作意见,开展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失业登记、困难认定、提供就业援助、就业扶持、落实责任田(林)、解决低保、临时救助、对刑释解教人员自主创业给予政策扶持和信贷支持、享受国家统一的促进就业税收政策、录用符合用工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国家普惠政策以及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就学等工作。(开展相关工作得满分,未开展不得分)
填写附表17。
(二)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社会保险政策(6分)
1、符合申领失业保险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案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得2分;(开展工作得满分,未开展不得分)
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认可的名单。
2、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或享受相应待遇得2分;(开展工作得满分,未开展不得分)
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认可的名单。
3、按当地规定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2分。(开展工作得满分,未开展不得分)
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认可的名单。
四、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工作(25分)
(一)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5分)
各级安帮组织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和文化教育。(组织开展活动得满分,未组织开展活动不得分)
提供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的相关简报、信息、照片等。
(二)推进社会帮扶(10分)
1、各级安帮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扶活动得5分;(组织开展活动得满分,未组织开展活动不得分)
是否组织过工、青、妇、关协、个协等部门开展帮扶活动,开展过何种帮扶活动。
2、各级安帮办对辖区内的刑释放解教人员按每人一档的要求建立帮教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帮教工作并做好记录得5分。(按规定建立档案并做好帮教记录得满分,建立档案未做帮教记录或记录不全适当扣分,未建档案不得分)
提供全年本县(市)刑释人员数和解教人员数,建档数,并提供刑释和解教人员帮教档案复印件各1份。
(三)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资料库(5分)
各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对辖区内的刑释解教人员要建立登记台帐,做到底数清。(建立拟释放人员数登记台帐、辖区实有刑释解教人员登记台帐得满分,未建立不得分)
提供台账复印件。
(四)探索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解除程序(2分)。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对帮教转化效果明显、就业安置有着落、较好融入社会且已刑释解教满三年的安置帮教对象,经共同评估,适时解除安置帮教。(按规定开展帮教解除工作得满分,未遵照有关程序开展解除工作适当扣分,未按规定开展帮教解除工作不得分)
提供评估记录和帮教解除工作记录复印件并填写附表18。
(五)经过开展安置帮教工作,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3分)。(达到标准得满分,未达到控制标准不得分)
提供全年刑释解教人员数和重新违法犯罪数并填写附表19。
五、组织领导(32分)
(一)加强领导(5分)
县(市)党委政府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基层平安建设和各级领导干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列为重要内容得满分,未列不得分)
提供责任状复印件。
(二)安帮办建设(6分)
1、每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安帮办)必须配备或明确有专人负责安置帮教工作得3分;(每所均有人从事安帮工作得满分,没有人从事安帮工作按每所0.1扣分,扣完为止)
现有司法助理员人数及是否明确为安帮工作站人员。
2、每个司法所配备计算机、安装中央安置帮教工作软件并上网运行得3分。(达到要求得满分,未达到要求按每所0.1扣分,扣完为止)
现有司法所数、司法所配备电脑数、司法所电脑安装中央安置帮教工作软件并上网运行数。
(三)经费保障(5分)
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机构工作经费、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经费、安置帮教志愿者工作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落实了所有经费得满分,落实部分经费按比例计分,未落实经费不得分)提供列入财政预算的文件和拔款通知书。
(四)齐抓共管工作机制(5分)
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中央十一部委的分工,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职得满分,未认真履职适当扣分)简要说明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情况。
(五)安置帮教基层基础工作(2分)
乡镇(街道)综治委(办)要协助党委、政府,通过综治工作中心平台和机制,加大对安置帮教工作的指导协调力度。(认真履职得满分,未认真履职适当扣分)简要说明乡镇(街道)综治委(办)此项工作开展情况。
(六)完善考核奖惩机制(5分)
1、各县(市)综治办和安帮办将安置帮教工作列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内容,并将考评结果向党委政府报告得2分;(开展工作得满分,未开展工作不得分)提供各县(市)综治工作考评细则复印件。
2、各级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把安置帮教工作与责任单位、责任民警的工作实绩考核、晋级晋职和奖惩挂钩得1分;(开展工作得满分,未开展工作不得分)提供各县(市)公安局和司法局相关制度、规定的复印件,签订责任状的复印件。
3、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造成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的地方,符合有关规定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得1分;(按规定办理得满分,未按规定办理不得分,未出现实行一票否决的情况得满分)提供相关规定和执行情况。
4、对责任人实行责任倒查得1分。(对应追究人员进行了追究得满分,未追究不得分,没有出现应追究情况得满分)
(七)舆论引导宣传工作(4分)
1、各县(市)安帮办每年向省安帮办上报信息简报、专项材料不少于6篇得1分;(按规定上报得满分,未按规定上报差一篇扣0.1分)
2、重视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调研及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得1分。(开展工作得满分,未开展工作不得分,典型经验材料被省 级以上单位(含省级)采用推广,每采用一条加0.1份,加分总数最多不超过0.5分)
第三篇:安置帮教工作基本知识
安置帮教工作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安置帮教工作
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国家规定期间内(刑满释放后5年内、解除劳动教养后3年内)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
二、安置帮教工作负责部门
区以上政府部门设立含有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民政、财政、人事、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国土房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十七个职能部门的安置帮教领导机构,下设安置帮教办公室;各街(镇)设立安帮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立帮教小组;组成辖区内的三级帮教网络开展工作。
三、安置帮教工作的范围 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
(一)接收监狱、劳教单位移送的有关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通知书及相关档案材料;
(二)引导、扶持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就业或协助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三)参与对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
(四)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并做好预防措施,减少他们重新违法犯罪。
四、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
安置帮教对象是刑满释放后5年内、解除劳动教养后3年内的释解人员,对没有生活出路(通常是指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要重点进行教育和帮教。
五、释解人员回归报到程序
(一)离开监所之日起30日内,持《刑满释放证明书》或《解除劳动教养证明书》到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和所属街(镇)安帮办(司法所)办理报到手续;
(二)接受户籍所在地帮教工作小组管理并建立帮教措施。
六、释解人员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释解人员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入学、招考不受歧视。对符合条件申请报考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或各类职业学校的,教育部门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准许报考;符合录取条件的,学校应当予以录取,不得歧视。对符合就学、复学、升学规定,本人要求继续上学的,教育部门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给予办理。
七、释解人员在安置就业方面享有的权利
(一)释解人员回社区(农村)的,由落户地的街道、镇人民政府负责接受,享受与其他居(村)民同等的待遇。保留职工身份或未解除劳动合同的释解人员原则上由原单位安排就业。原单位被撤消的,由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商请劳动、人事、安置帮教工作机构予以安置;不适宜回原单位工作的,由原单位商请劳动、人事和安置帮教工作机构适当安置。
(二)释解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尽赡养、抚养义务的人,或者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社会救济,符合条件的,当地民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救济。
(三)释解人员入监所前已参加失业和养老保险的,可以在当地失业、养老保险机构办理就业登记,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失业和养老保险待遇。
八、安置帮教工作的意义
安置帮教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帮助、教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回归社会的系统工程,深入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对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是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并顺利融入社会的重要措施。
九、安置帮教的工作原则
(一)、安置工作原则
贯彻给出路、“不歧视”、“不嫌弃”的原则。
(二)、帮教工作原则
1、人道主义原则
2、个别化原则
3、法制原则
4、社会化原则
5、教育挽救原则
十、安置帮教工作的作用
1、安置帮教工作是维护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2、安置帮教工作是预防减少犯罪的重要措施
3、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对提高监狱、劳教所的改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一、安置帮教工作立法的必要性
1、对安置帮教工作立法是保护刑释解教人员权利的需要
2、对安置帮教工作立法能解决现实的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安置帮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3、对安置帮教工作立法能有效预防犯罪
十二、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必须正确认识安置帮教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二)、必须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
1、要掌握与其本质工作相关的基本知识,对自己的业务知识要精通
2、在工作中要端正心态,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要对安置帮教工作的整个工作系统有清晰而深刻的了解
(三)、个人能力方面的要求
1、社会交往能力
2、组织能力
3、决断能力
十三、安置工作的含义及重要性
安置工作是指对刑释解教人员予以就业前的过渡性安置。安置是对刑释解教人员安其身,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
十四、帮教工作的内涵
安置帮教工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刑释解教人员予以就业前的过渡性安置;二是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教。
十五、帮教的形式
帮教的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家庭亲属帮教
2、合同帮教
3、承包帮教
4、帮教小组帮教
十六、刑释解教人员的学习制度
1、建立政治学习制度
2、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法律、法规培训
3、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十七、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1、对刑释解教人员要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帮教协议书、解除劳教通知书或刑满释放、考察表、经济补助记录、安置情况记录、撤销帮教书以及其他书面材料。
2、要一人一档,统一编号,分类存放,排放整齐,妥善保管。
3、档案由内勤负责保管,要爱护档案,不得任意拆选、撕页、涂划、剪贴等。
4、档案一般不让外人查阅,确需查阅时,须经所长批准。借阅和利用档案,必须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严守保密纪律。
十八、刑释解教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1、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2、规范失调,举止失范
3、变态人格,行为异常
十九、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构成
1、中央、省级、市级、县级综治委委员及各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人,他们是安置帮教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
2、成员单位包括司法行政、公安、民政、建设、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人员。
3、各街道、镇及社区、居委员会从事安置帮教工作的人员。
4、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有关社会团体成员。
5、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志愿者。
二十、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
(二)、社会经济权利
1、劳动权
2、接受物质帮助的权利
3、合法财产权
(三)、婚姻家庭权
(四)、受教育权
(五)、事业发展权
二十一、对刑释解教人员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服刑、在教人员正确认识社会的形式政策,在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以后积极投入新生活。
2、有利于巩固改造成果,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二十二、对刑释解教人员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法制教育
1、法律基本知识教育
2、具体部门法的教育
(二)道德教育
1、为人民服务道德观教育
2、集体主义道德教育
3、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4、社会公德教育
5、职业道德教育
6、家庭美德教育
(三)形式教育
1、国际形式教育
2、国内形式教育
(四)、政策教育
1、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教育
2、刑事政策教育
(五)、理想前途教育
二十三、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基本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也是导致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3、刑释解教人员改造不彻底。
(二)主观原因
部分刑释解教人员好逸恶劳、贪图享乐、铤而走险,渴望暴富,是重新违法犯罪最主要的主观原因。
二十四、预防违法犯罪的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有力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和机制
2、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
3、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
4、大力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
5、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的保障机制的落实 二
十五、安置帮教工作的工作制度
1、责任制
2、例会制度
3、登记建档制度
4、衔接制度
5、重点人口管理制度
6、协调配合制度
7、培训学习制度
8、考核检查制度
9、信息通报
10、统计制度
11、撤帮制度
二十六、安置帮教组织工作职责是什么
(一)对回归我区刑释解教人员,做好建档入户登记,及时协调基层建立帮教网络,认真做好信访解答和工作处理。
(二)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做到情况熟、人员底数清,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具体困难和问题。
(三)对基层帮教组织的帮教和安置就业,做好协调指导和工作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协调全区企事业单位做好刑释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
(四)负责做好基层帮教组织骨干成员的工作业务培训,提高熟悉掌握党和国家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方面的文件精神,法律、法规,工作程序和政策水平。
(五)积极努力创办好过渡性的安置实体,逐步建立起“三无”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基地。
(六)积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协调、扶持刑释解教人员做好自谋职业,自我安置和外出发展、做好思想引导。
(七)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摸排工作,搞好回访考查,抓住工作重心,及时推广在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和经验,表彰鼓励先进。
(八)认真组织,做好赴监狱劳教(少管)场所的社会帮教团、主动协助监所、做好服刑在教人员的认罪服法和教育改造工作。
(九)认真做好工作统计报表,为上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二十七、安置帮教工作程序是什么
(一)准备阶段
1、通知接受: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县司法局)收到《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应当在一周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街乡司法所);
2、建立个人档案:街乡司法所根据预防通知书对帮教对象进行登记并对帮教情况进行纪录;
3、建立帮教小组:每一名释解人员均成立一个相应的帮教小组,小组成员由责任民警、居(村)委会和释解人员亲属等组成,帮教小组在街乡司法所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实施阶段
1、申报户口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持刑满释放证明、解除劳动教养证明到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报道,并按照规定办理入户手续;
2、落实见面教育,谈话、家访;
3、司法所指导帮教小组开展工作;
(三)重点监控:司法所和帮教小组对列入重点人管理范围的释解人员要重点管控。
二十八、做好安置帮教工作意义有哪些?
(一)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
(二)安置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三)安置帮教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维护社会主义人权的需要。
二十九、衔接工作的含义
安置帮教的衔接工作主要是指在刑释解教人员即将刑满释放、解除劳教、融入社会以前,监狱、劳教部门与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相互配合,完成其由受监狱、劳教等部门强制监管向受社会化管理和帮助转变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三
十、过渡性安置的渠道 过渡性安置有如下七种渠道:
1、对原有工作单位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应主动与原单位协商,争取让原单位接收;
2、对原单位没有工作单位或原单位无力接收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机构应鼓励扶持他们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或争取让其他单位接纳他们;
3、对农村刑释解教人员应及时划分责任田,有条件的可安排到乡镇村办企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安排其亲属抚养、赡养或由当地政府予以适当救济;
4、积极向有关单位推荐有一技之长的刑释解教人员,鼓励其竞争上岗;
5、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条件;
6、对没有资金、生产资料和技术或年老体弱、孤独无依靠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组织和乡镇(街道)、居(村)委会共同设法安置;
7、由各级安置帮教部门共同创办过渡性安置点或安置实体,安排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得刑释解教人员就业。
第四篇:安置帮教工作职责
安置帮教工作职责
一、负责拟定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规划、计划和工作总结等。
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督促、指导辖区内的村、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置帮教组织及工作运行机制。
三、全面掌握镇服刑在教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每年进行一至二次的清理、摸清底数、列出名单,为顺利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奠定基础。
四、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有关刑释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的文件规定,与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接纳管理工作。
五、负责组织协调区的有关职能部门和村、社区居委会,做好本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帮助、引导和扶持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六、负责组织召开安置帮教站组成人员会议,沟通情况,定期分析街道安置帮教形势。
七、负责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的信访接待工作。
八、完成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或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五篇:安置帮教工作自查报告
.0………………
班玛县司法局文件
班司发(2011)36号
班玛县2011年安置帮教工作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文件精神,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安排,坚持“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工作原则和“教育、挽救、感化”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全县的和谐稳定,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自查: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年初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全年工作重点,制定了工作安排意见,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要求全县各乡镇安置帮教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同时对各乡镇司法所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安置帮教工作相关制度,确保了我县安置帮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思路、全面落实安置帮教各项措施
安置帮教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大局,为此,我县高度重视刑事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探索管理创新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安置帮教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县共有29名刑释人员,其中今年新回归社会的1人,均已安置并帮教。
1、做好衔接、信息处理工作,及时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县安置帮教办公室接受到监狱、劳教所、看守所寄回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资料后,及时登记造册、分类、建立人员花名册,把信息资料传递到乡镇,要求乡镇政府做好衔接、建档、评估和安置帮教工作,尽量防止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对各监狱发来的新收监罪犯基本信息做好协查核实、信息反馈工作,2、多措并举、增强帮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按照“就地消化、妥善安置、给予出路、保障生活”的原则,我局积极与各相关部门衔接配合,切实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认真开展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调查摸底
为提高服刑在教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切实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服务、救助工作,我局认真开展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情况调查摸底。各乡镇对照服刑人员基本信息名单,通过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到各村进行了解,深入到服刑人员家中进行走访,及时掌握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的基本情况,详细了解服刑人员子女的生活状况、就学就业情况,切实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实际困难,为促进服刑人员安心改造搭建起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对我县今年以来安置帮教工作的自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上级的要求、同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目标、同刑释人员内心的迫切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最后,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真正用心去关怀刑释解教人员,用行动去落实安置帮教的每一项措施,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我们一定能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做得更好。
班玛县司法局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抄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委政法委、州司法局、县委政法委苏才华才让书记、县人大才让卓玛副主任、华多副县长
抄送:县委办、县政府办、公安局、检察院、法院
班玛县司法局办公室 2011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