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报告3
就业报告3 现在的就业形式在这里我不像多说,大学生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在调查过程当中了解到,现在大学生也正视到了这一点。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那么大学生就业究竟面临怎样的难题那?具体请看调查报告
下面是调查过程:
据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就拿计算机行业来说吧。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
一是不同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平衡,名牌大学、工科院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热,而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冷。
二是用人单位热,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表现冷。从社会总体需求来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很多单位急需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的单位是高薪引进,有的单位则是降格以求。而现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不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为学计算机专业是高投入,在找工作时应该得到高的回报,习惯于和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攀比,导致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报酬相距甚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一般用人单位表现出极为冷淡,有的甚至“宁愿失业,也不要找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三是学校热,用人单位冷。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动跑市场、跑职场,为学生找就业的门路。但由于高校师资队伍老化、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毕业生,对毕业生表现为冷。
四是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就业时热,而能力差的同学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在机关、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在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企业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就业时非常抢手,而素质一般的学生在就业时就显得十分困难。
总儿言之,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在,经过一个假期的调查和了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据了解,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名校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名校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作为一名大学生,“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所以他们很苦——这是我的感觉。两天的时间中,我接触了很这样的“校漂族”,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他们真的很苦!我感觉到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拮据,而更大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从心底里我佩服这些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二篇:2014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4大学生就业报告:建筑专业最高薪平均4757元
[摘要]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按就业率为大学专业颁发“红绿牌”:建筑学就业率98.3%,毕业后半年平均月薪4757元,成“最幸福专业”;法学专业连续7年登“红牌”专业榜。
□记者王灿实习生冀佳佳
阅读提示|报志愿选专业是挑热门还是冷门,是让不少考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都会关注一下“红黄绿牌”专业。
昨日,第三方数据机构麦可思发布了《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统计了去年毕业的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等指标的排名情况,并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
学建筑最幸福
统计显示,建筑学是2013届大学生最幸福的专业,无论是就业满意度、就业率还是毕业生月收入均排名第一,成为今年大学生就业的“第一绿牌”专业。
就业率较高的前50个专业中,建筑学以98.3%的就业率高居榜首。而后依次为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护理学专业等,都是理科专业。
就业率较低的前10个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90%,专业以基础学科居多。如,物理学专业以85.3%的就业率排名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被炒得火热的法学、动画学以及艺术类的音乐表演专业,此次都入围了就业率最低的10大本科专业。
而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建筑学以毕业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其次是金融学、软件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都超过了4000元。
冷热无常莫“跟风”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何面对“冷”和“热”的纠结呢?
“其实专业‘冷’和‘热’并不绝对。”我省某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冷门专业也出炙手可热的学生,热门专业也不一定就好就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需要刻意扎堆或回避。
冷和热是相对的,院校也有冷热,专业也有冷热。以前热的专业现在未必热,以前冷的专业现在特别火,一定要放长远看专业冷热,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看专业。该负责人表示,像以往国贸、计算机都是热门专业,但如今却成了就业率低的专业。“学生应该预估四到六年,甚至六到八年以后的人才需求趋势,结合自己的发展、性格特点、职业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适合自己的就是好专业。”他建议学生在报志愿时,要遵循自己的兴趣。了解清楚自己为什么学,喜欢什么,今后如何应用等。
【相关链接】
“红黄绿牌”专业有哪些
2014本科红牌专业(最不被看好的)
生物科学与工程 法学 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 动画学 美术学 艺术设计 体育教育
2014本科黄牌专业(需要预警的)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英语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4本科绿牌专业(最被看好的)
建筑学 地质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采矿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车辆工程 城市规划 船舶与海洋工程 审计学
第三篇:2014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4大学生就业报告:建筑专业最高薪平均4757元[摘要]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按就业率为大学专业颁发“红绿牌”:建筑学就业率98.3%,毕业后半年平均月薪4757元,成“最幸福专业”;法学专业连续7年登“红牌”专业榜。□记者王灿实习生冀佳佳阅读提示|报志愿选专业是挑热门还是冷门,是让不少考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都会关注一下“红黄绿牌”专业。昨日,第三方数据机构麦可思发布了《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统计了去年毕业的各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等指标的排名情况,并列出了最不被看好的红牌专业、需要预警的黄牌专业和最被看好的绿牌专业。学建筑最幸福统计显示,建筑学是2013届大学生最幸福的专业,无论是就业满意度、就业率还是毕业生月收入均排名第一,成为今年大学生就业的“第一绿牌”专业。就业率较高的前50个专业中,建筑学以98.3%的就业率高居榜首。而后依次为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护理学专业等,都是理科专业。就业率较低的前10个本科专业就业率均低于90%,专业以基础学科居多。如,物理学专业以85.3%的就业率排名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被炒得火热的法学、动画学以及艺术类的音乐表演专业,此次都入围了就业率最低的10大本科专业。而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建筑学以毕业后半年平均月收入4757元高居榜首。其次是金融学、软件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都超过了4000元。冷热无常莫“跟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何面对“冷”和“热”的纠结呢?“其实专业‘冷’和‘热’并不绝对。”我省某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冷门专业也出炙手可热的学生,热门专业也不一定就好就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需要刻意扎堆或回避。冷和热是相对的,院校也有冷热,专业也有冷热。以前热的专业现在未必热,以前冷的专业现在特别火,一定要放长远看专业冷热,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看专业。该负责人表示,像以往国贸、计算机都是热门专业,但如今却成了就业率低的专业。“学生应该预估四到六年,甚至六到八年以后的人才需求趋势,结合自己的发展、性格特点、职业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适合自己的就是好专业。”他建议学生在报志愿时,要遵循自己的兴趣。了解清楚自己为什么学,喜欢什么,今后如何应用等。
第四篇: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硕博毕业生月薪期望值翻倍
今天,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发布。与2010年相比,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都增加了一倍。
此次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是连续第三年发布,相比前两年的调查结果,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上趋于缓和。而在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中,硕士学历的人群压力感受最强烈。就业压力·人群
硕士最高压 为就业“被考研”
今年不同群体的就业压力调查结果显示,硕士人群压力感受最强烈,博士生压力感也有增加趋势,而本科生则有所下降,专科生没有明显变化。
专家点评:对于“高压硕士”现象,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表示,很多学生躲避就业,或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被考研”,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对于所选择的专业兴趣不够、动力不足,因此就产生了明显的压力感。
就业压力·取向
六成直接就业 考研“缩水” 六成被调查者表示,毕业后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而两成的被调查者选择自主创业,仅有一成的被调查者选择考研。
专家点评:硕士生过高的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能力并无显著提高之间的冲突,也会导致压力感持续居高不下。目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形式上做了相应调整,不再选择考研,而更倾向于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或自主创业。
熊汉忠表示,考研只能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盲目考研不是解压的正确方法。
就业压力·月薪
“本硕博”期望值均涨一倍
在今年的调查结果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猛涨的“期望月薪”。参与调查的人群“期望月薪”随着学历的增高而明显增加。
去年只是专科生的“期望月薪”增加了500元,本科生、硕士生几乎没有变化,博士生甚至还下降了500元。
而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人群的总体“期望月薪”都有了明显提高。除了专科生增加幅度相对较小(500元)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都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左右。
同时,相对缺乏社会经验的低年级(1至3年级)在校生的“期望月薪”均高于应届毕业生与往届毕业生。而尚未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期望月薪”相对最低。
专家点评:熊汉忠分析表示,今年大学生“期望月薪” 的涨幅高,从一定程度上说并非漫天要价,这与物价、住房成本等上涨有一定关系。另外,金融危机后经济回暖,部分人才市场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加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出台提高职工待遇等政策,普遍的“期望月薪”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各学历阶段
﹃期望月薪﹄
学历 2010年 2011年
专科生近2000元近2500元
本科生 2500元 4500至5000元
硕士生 3000至3500元 6000至6500元
博士生 4500至5000元 9000至10000元
本版文/记者 周超
制图/周建文
就业压力·性别
女性就业压力高于男性
调查显示,女性的就业压力高于男性,尤其在情绪、生理两项指标的压力体验得分明显高于男性。对于不同性别的求职者来说,家庭与学校的压力来源感受基本相同。而从社会与个人压力源看,女性求职者感受到的压力略高于男性求职者。
女性被调查者在情绪、生理以及行为三项指标上的压力体验得分都相对较高,尤其在情绪指标上的体现更为明显。专家点评:女性就业压力高于男性,主要与目前就业中还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有关。另外,这与女性的敏感特质也有一定关系。
就业压力·应对
多消极应对压力 变“怨妇”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而其中仍在失业的往届毕业生,以消极方式应对压力最为突出。
专家点评:熊汉忠表示,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归因仍存在“怨妇”现象。更多的被调查者把就业压力归因于社会(用人不公)、家庭(帮助不大)、学校(指导乏力)等外部因素,而忽视了内部因素(自我努力不够、自身不够优秀)的影响,说明他们的责任心与自身的实际就业竞争力等个人素质还有待加强。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4月1日至5月4日
主要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包括在校生、应届毕业生、尚未入职往届毕业生、已入职往届毕业生。还包括部分硕士生、博士生
回收问卷:11419份
有效问卷:8821份
调查机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是一家隶属于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国内首家专门从事压力管理服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机构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报告
班级:11应用电子1姓名:xxx学号:117303123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在全球经济危机严峻挑战下,这一问题尤显突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原因
社会原因:① 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是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空间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竞争。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但由于用人制度、保障制度、经费困难等方面影响,从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这些地方的渠道不畅,从而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个人原因:①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现在企业不缺劳动力而是缺少那些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学里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知识的匮乏,经验的不足,大学生必定四处碰壁,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②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许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提高了一定要找个有头有脸的工作,但市场就业岗位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有些人宁愿蜗居大城市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就业。
以上种种原因,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难。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本科大学生照样为争厕所管理员而挤破了头。那么就不能改便如此现状吗?有了问题就必然有对应解决的办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决对策:
政府方面:①通过创业教育、政策优惠,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②发展经济,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岗位。③加强对欠发达地区政策扶持和资金援助。改善地方用人制度、户籍制度,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坏境。个人方面:①不做井底之蛙。不能贪图一时的闲逸,荒废了大学几年宝贵时光。不要抱着上大学就是“混张文凭”的观念,要跳出校园看社会,从而定位自己,扎实学习好所学专业,用知识武装自己。② 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肯做一件事,你必然会有所收获。要学会剖析自己,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等等,切勿好高骛远。
就业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信心到社会中竞争,我想“就业难”既然是已定事实,我们不能改变现状,那只能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梦想,但大多数人的梦想最终都成了幻想。我们不能等着政府去改善社会的就业环境,也不能成为幻想主义者。从现在开始认清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因为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