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科普品牌简介
雏鹰课堂---青少年的健康家园
---XX社区品牌科普简介
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社区开展科普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来,XX社区结合辖区实际,以发挥社区“五老”人员作用,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为切入点,紧紧依托社区电教中心、市民科普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场所,深入开展社区科普益民计划,重点打造了社区雏鹰课堂科普品牌,有效带动了青少年家庭及社区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一、社区创建雏鹰课堂背景
XX社区2001年成立,现有居民1778户,5276人;老年人1180人,占总人口的22%,其中“五老”人员110人,占老年人口的9%。社区内居住中小学生近600名,占总人口的11%。
由于辖区内居民小区建成较早,部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较远,忙于工作奔波的居民忽略淡化了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个别家长想教育好孩子又不知如何培养,严惩打骂、溺爱娇纵等现象层出不穷,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实际情况,社区组织辖区五老人员(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开办了雏鹰课堂,为辖区家长和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学教育,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关心青少年成长
(一)基础设施完善。雏鹰课堂位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楼,包括电教中心、电子图书阅览室、青少年活动中心、书画室、市民科普学校。其中图书室配备阅览电脑2台,图书3000册;科普学
校配备桌椅30套,远程教育终端1台;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备有绘画桌1张,科普宣传书画约50副,乒乓球台,健身器材,象棋、跳棋等20副,无偿为青少年提供使用。同时,按照社区科普工作整体计划,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免费进行书法绘画等辅导,培养青少年兴趣爱好。
(二)教学队伍健全。社区雏鹰课堂由15名素质较高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五老“人员组成,根据所长安排相应的课程表,对家长和青少年进行教育和辅导,其中,青少年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并参加活动。
(三)科普活动丰富多彩。自雏鹰课堂创建以来,社区共进行科普知识、亲子教育、生理健康、文明礼仪教育16场次,受教育人员达10000余人次;依托雏鹰课堂,社区还成立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法制教育宣讲团,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共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法制学习12次;聘请社区民警、司法局退休干部李英明来授课,讲解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开展知荣明耻,学唱“八荣八耻大家唱”和“红歌”比赛活动,举办各类文艺演出6次,深受辖区居民家长的好评。
三、优化教师队伍,真情关爱后代
一是随着雏鹰课堂的作用发挥,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居民的肯定,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参与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
二是通过开展各类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社区青少年中没有刑事犯罪、没有打架斗殴、没有习练迷信组织。
三是利用节假日把学生儿童组织起来,开展了多次“我为小区做贡献”的平安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是社区的退伍军人,XX、XX、XX、XX等参加了社区义务巡逻队,使社区的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大家都说:“自从有了义务巡逻队,社区的治安情况明显好转,我们住得更安心了。”
雏鹰课堂充分发挥出了“五老”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也为雏鹰课堂的扩大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篇:万平社区科普品牌活动简介
万平社区科普品牌活动简介
为更好的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我们把科普工作列入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成立科普领导小组,由主管科技工作的副镇长任组长,社区党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二是将科普工作列入党总支部议事日程,将科普融入社区建设,综合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全年工作规划之中,三是制订了社区科普工作制度,将工作分解到各个成员,使科普工作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责任到人,承担起对辖区居民普及科学知识,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职责。建立社区科普活动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面积达160多平方米,全部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社区扩大服务范围,活动中心内有棋牌室,安置了扭腰机,跑步机等健身器材,添置了电脑1台,电视,DVD等多种电教硬件,让社区科普硬件上得到长足的提升。
一、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带动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弘扬先进文化,创建科普示范社区,让居民有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空间。各居民小区都开辟了科学健身广场,在贤湖休闲广场,建设了多个健身点,安置健身器材,如扭腰机,跑步机,对社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同时,还经常性的开展科普展教,科技咨询,科普文艺演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系列科普活动,邀请科普专家现场解答社区居民提出的问题,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由于科普思想深入到每个家庭,各项活动全面开展,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科普理念不断增强,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多次主题鲜明,科学文明,方便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通过积极组织社区 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合力,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主要活动贴近生活,服务举措群众满意
在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立足社区,突出重点,抓好资源整合,推出了形式多样,次次讲究实效的服务举措万平社区经常组织居民参观崇尚科学,禁止毒品的图片展。邀请律师深入基层,社区,为居民解答法律疑难,进行法制宣讲活动,使群众进一步了解国家所赋予的法律权利,并能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科普队伍建设,营造科普浓厚氛围
社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紧密结合居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万平社区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工作志愿者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共驻共建协调会等4个群团组织,聘请农民技师,中小学教师,老干部等各居民代表组成的志愿科普宣传员,长期活跃在社区居民群众中间,有效地强化科普队伍建设。在不同时期肩负不同岗位,他们热爱公益事业,热心科普宣传工作,每季度集中在社区科普学校举办知识产权讲座,内容涉及:果树栽培,草莓种植,饮食保健,优生优育等等,通过学习使他们增长科普知识通过他们宣传工作辐射整个社区,使科普知识进千家万户。为宣传科普读物,社区定期制作科普橱窗,宣传板报,内容紧贴生活实际,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科普宣传内容每月更换一次并派专人负责。利用社区科普画廊,定期出版科普知识板报,墙报,内容有:科学小常识,优生优育,避孕,生殖保健知识,环境保护知识,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积极反对邪教的科普教育知识。积极向居民宣传,介绍科技发展动态及各类科普小知识,为居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提供方便,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学习科普知识产权,在社区内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的新氛围,此外,在“科技周”,科普宣传日之际组织辖区内支部党员,部分外来人口以讲座形式传播科学思想,普及身边科普知识。此举深受居民的欢迎。
第三篇:双南社区品牌科普工作简介
扎实创办社区科普大学 精心打造社区科普工作新“品牌”
——双南社区品牌科普工作简介
近年来,我们在“科教进社区”活动中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区科普工作的新途径,通过大力创办社区科普大学,推动科普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组建了一支以离退休科普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科普大学教授队伍。科普大学的创建开辟了社区科普教育的新领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创新意识,大力抓好办学工作
2010年初,我们在总结以往科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决定面向社区创办社区科普大学,主要抓了四个环节: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辟办学场所。我们把社区原有的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和办公场所开辟为教室。充利用分驻区单位有效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辖区居民科普学习的积极性。
2.招贤纳才,精心选拔和组建教师队伍。我们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社会招聘等形式,招收科普志愿者,选拔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中的优秀人才组建了科普大学教授队伍,还吸引一些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在职人员报名参与,满足了科普大学对不同专业教师的需要。
3.广泛动员,吸引社区居民入学求知。一是广而告之。发布招生简章和媒体宣传,动员社区群众免费参加学习。二是按需设课。努力贴近居民生活实际,开设大家欢迎的专业课程。三是要求合理。在课程安排上避免过频过勤,日常管理上注意张弛有度,为学员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四是快乐学习。经常举办恳谈会、联谊会等活动,在社区干部、教师和学员队伍中建立团结、互助、融洽的氛围。
二、整合社会力量,确保社区科普大学长效发展
面对科普大学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本着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以发展促规范的理念,及时做好教学管理工作,逐步推进教学系统化和管理规范化。
1.注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一是精心组织教学。推出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系统化教学与随机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形式多样化、内容通俗化、知识系统化原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为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还以文体活动、演讲、参观、竞赛和工艺制作、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二是加强教学研究。经常组织教师及有关专家,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和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市区两级科协定期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收集学员反馈信息,对教学工作进行跟踪问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2.实施规范管理,推动科普大学运行有序。近年来,社区科普大学不断完善机制,确立管理规范,使社区科普大学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做到了组织有机构、管理有专人、办公有场所、办学有章法,使社区科普大学初步导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双沟镇双南社区居委会
2012年5月3日
第四篇:科普社区品牌工作方案
创新务实,全力推进“科教进社区”
科教进社区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有这样一些认识:
一、创新思路,精心谋划“科教进社区”
“科教进社区”是通过开展各种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科学意识和鉴别能力,破除愚昧思想和落后习俗,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科学思想在社区广泛传播,使科学精神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从而达到提高居民素质,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的目的。
1、找准切入点,探索社区“科教”之路
“科教进社区”是“四进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科教”这篇文章,在社区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找准社区的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社区科普教育是单向的,社区群众是单纯的受教育者。随着现代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化,科普教育的形式也要不断的更新。科技以人为本,把科普教育与体现群众意愿,服务群众生活结合起来,使群众成为参与者、受益者,在教育和参与中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熏陶,提高素质。芙蓉区火星社区组织的“科普纳凉晚会”,岳麓区望月湖等社区组织的“家庭科普知识竞赛”,雨花区红旗、赤岗等社区组织的“科普文化广场”,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科普活动是把科教融入社区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把住这个环节,“科教进社区”活动就能顺利开展。
2、以点带面,推进科教“进”社区
长沙市有356个社区,面广量大。我们以“树典型,抓示范,创建科普文明社区”作为推动“科教进社区”的动力。在全面推广岳麓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抓好科普文明城区、社区创建,在区层次上,确定雨花区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单位,在社区层次上,各区确定一个社区为省级,二个为市级创建单位。雨花区科协注重典型示范,下大力气抓好科普文明社区的创建,区领导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纳入全区十大工作,并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下发了《雨花区科普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方案》,每年从科技计划项目中拿出10万元作为政府引导性投入,重点扶持1个科普文明社区。为了选好创建典型,他们采取申报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由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创建方案,并邀请省、市科协、区委、区政府领导对申报创建的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使扶持的创建典型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各区在创建工作中注意抓好典型,通过典型示范作用推动科普文明社区创建,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工作新局面。
3、整合资源,做活“社区”文章
“科教进社区”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社区的积极组织,驻区单位的热情投入,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能很快见到成效。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驻区单位的积极性,是推进“科教进社区”的有力保障。雨花区提出的“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共建机制,在“科教进社区”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雨花区牛婆塘社区在省级科普文明社区创建试点中,发挥共建机制作用,成立“科普文明社区共建理事会”,与驻社区的国防科大政治学院、省化工院、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局等单位签定“资源共享协议”,利用驻区单位的资金,完善了社区科普长廊、图书室等科普设施。各共建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组成社区讲师团,深入社区有针对性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技能培训和科普小发明讲解等活动,向居民推出了“科普教育系列套餐”,社区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今年七月被省科协授予“科普文明社区称号”。
二、创新方法,把科技融入社区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聚集地,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组合,提高居民素质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问题。社区的主体是居民,他们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素质差异。因此,社区的科普教育不能等同学校的基础教育,而是渐进式、持续的终生教育。区别对象,因人施教,不断丰富科普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在教育的内容上,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通过科普教育,培养科学精神,并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社区居民在不断学习中提高素质。
1、依托教育阵地,开展“三式”教育
充分发挥中小学、市民学校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施教。一是开展“直接式”教育。对有学习欲望的居民,利用驻区中小学和市民学校,组织他们进课堂学习,根据他们的要求,请相关专家直接授课,传授科技知识。二是开展“释疑式”教育,针对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组织专家编写科普资料,释疑解惑。芙蓉区凌宵社区与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开展卫生健康知识科普,根据社区的实际编写科普读物,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问题,深受居民欢迎。三是开展“引导式”教育。利用科普橱窗、板报、广播和电教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知识传播,使居民在生活中不断接受科普知识,从而逐步提高素质。
2、依托活动载体,开展特色科普教育
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市民学校、科普画廊、科普文艺、科普竞赛等多种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宣传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使市民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和运用科学,使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实现了文明社区建设的目标。东塘街道办事处投资制作了300多块1米见方的科普展板,在所属社区之间交流,每个居民楼栋半个月更换一次展板,居民常看常新,把科普进大院、进家庭落到了实处。岳麓区望月湖街道有9个社区,社区居民成分比较复杂,主要由原菜农户、拆迁安置户、外地购房户、区属企业职工组成,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文明社区建设的重点。街道党委把科普列入工作目标,通过街道科协经常组织各种科普活动,使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全部社区没有一个人练“法轮功”,而有一种浓厚的互相学习、邻里互助、注重环境的良好氛围。科普融入社区工作,其基础性、核心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依托科普设施,开展科普宣传
为了搞好“四进社区”工作,全市社区全面实施“七个一”工程(即建一所市民学校、一个社区中心、一个图书室、一个健身场、一支文艺宣传队、一支志愿者队伍、一个高标准科普橱窗)。各社区把科普长廊、图书室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科普目的的重点工作来抓。目前,全市科普画廊总长度达到2000多米,建设资金投入达800多万元,科普活动室、阅览室等科普设施逐步配套。咸嘉新村社区投入20多万元建成了长达120余米的科普画廊,对居民进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他们与周边的湖南商学院等单位协作,利用科普画廊开展科普宣传,举办“文明社区反邪教-法轮功批判”展览,吸引社区居民观看,增强了广大居民识别反科学、伪科学的能力,形成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围。
三、创新特色,高标准打造社区科技品牌
不同的群体构筑的不同社区,也体现不同的社区特点。挖掘社区的深刻内涵,通过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赋予不断创新的活力,形成社区的特色和品牌。
1、树精品意识,打造特色科普街
在“科教进社区”工作中,各区都把中心街道科普画廊、社区科普宣传栏和科普活动中心三大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采取政府引导、驻区单位共建或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来实现。1998年望月湖我市第一个大型科普画廊建成后,各区科普画廊建设进入高潮,在设计形式、建设风格上不断创新,成为各街道的亮丽风景线。芙蓉区采取科技项目投一部分,社区共建形式集一部分的方式,集资30多万元,在火星镇建成“现代科技知识”、“计划生育知识”、“国防科技知识”、“生态与环境知识”、“健康教育生命科学知识”的高标准、高规格具有现代科技特色的科普画廊群,使整个社区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全市20多个社区的特色科普街成为了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科普与文艺结合,形成独特的科普文化广场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文艺为媒,把科普教育融入文化活动中,是“科教进社区”活动中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天心区在贺龙体育场组织的“科普之夏”广场系列活动,居民自排自演科普教育节目,举办各种展览和竞赛活动,每次都有成百上千群众参加。芙蓉区利用“五一市民广场”在该区的优势,以“牵手芙蓉”为主题,每个周末由各社区编排节目演出,演出中穿插科普知识竞答,吸引群众参与。这种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活动,提高了文化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了文化活动的知识品味。科普文化广场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成为了社区科技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力地推动了“科教进社区”。
3、志愿服务,夯实“科教进社区”的基础
“科教进社区”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要取得整合效应和持续效果,需要社会各方面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支持。建立稳定的科技队伍,是搞好各项活动的保证。今年,我们重点开展了科普愿者队伍建设工作,对年满18周岁以上,热心科普事业,志愿社区服务的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居民,组织他们参与各社区的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发挥他们在“科教进社区”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充分发挥各区科技顾问团专家教授在活动中的作用,邀请他们到社区举办科普讲座和报告会,进行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何继善、刘筠等一批院士也参加到社区科普活动中来,他们与望月湖二小开展科学家与小学生“大手拉小手”活动,激发了小学生的科学热情,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目前,我市近万人参加了各个社区、学会、协会组织的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活跃在基层社区,服务于社区居民,有力推动了“科教进社区”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通过特色科普活动的开展,使社区科普内涵不断深化,“科教进社区”也找到了较好的结合点,由于贴近群众的需求,激发了社区群众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了社区科技氛围。
“科教进社区”活动是文明城市创建中蓬勃兴起的新生事物,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各种科普活动,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使科普工作的基础性、社会性、群众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科普工作的显示度。做好这项工作,也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今后,我们将继续抓好“科教进社区”工作,加强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和活动创新,争创一流工作水平。
第五篇:社区科普设施简介
XX社区科普设施简介
为了更好的开展好科普教育工作,近几年,XX社区在上级的支持下,充分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促进科普宣传。
1、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基础投入。
科普经费是保障科普活动的主要经费来源,在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组织网络的同时,增加科普投入。为加强改善科普工作的手段和条件,我社区通过多种渠道融资,尤其是街道办事处支持与辖区单位及企业在科普方面给予资助,为科普进社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社区科普设施
(1)、面积为363平米的科普文化中心。科普文化中心内配有200平米的多功能宣传厅一间,80平米的排练厅一间,60平米的科普阅览室一间,20平米的电子阅览室一间。现图书室藏书已达到2000余册,其中科普书籍达到1000余册。藏书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界以及热心群众的捐赠。文化中心现在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规范,并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
3、科普活动场地
社区现有面积达300平米的科普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成为了居民群众参与科普活动以及开展科普锻炼的场地。社区还设有科普长廊11米,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同时设有排球场,乒乓球台、棋牌活动室,LED显示屏及50寸电视。每日,每周,每月都有相关活动展开,并定期播放以健康知识,防灾减灾知识为内容的科普宣传电影。宣传画,宣传标语,科普专栏都在各个活动场所设置,这样既充分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体生活,也使社区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自然吸收科学文化生活知识。这种方法更有助于群众对科普知识的自然接受。社区以此为阵地,展开各类科普工作,使科普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