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2014(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6:3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20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2014》。

第一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201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

【法规标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

【颁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2014-9-22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工作,总结和吸取应急处置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改进应急准备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除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以外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第三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应当按照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进行。第四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和监督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或授权、委托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以下统称事故调查组),分级负责所调查事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派出工作组协助下级人民政府事故调查组进行应急处置评估。

第六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单独设立应急处置评估组,专职负责对事故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事故调查组应急处置评估组组长一般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人员担任,有关单位人员参加,并根据需要聘请相关专家参与评估工作。第七条 应急处置评估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听取事故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现场指挥部)事故及应急处置情况说明;

(二)现场勘查;

(三)查阅相关文字、音像资料和数据信息;

(四)询问有关人员;

(五)组织专家论证,必要时可以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技术鉴定。

第八条 事故单位和现场指挥部应当分别总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向事故调查组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提交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一)事故基本情况;

(二)先期处置情况及事故信息接收、流转与报送情况;

(三)应急预案实施情况;

(四)组织指挥情况;

(五)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

(六)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

(七)现场管理和信息发布情况;

(八)应急资源保障情况;

(九)防控环境影响措施的执行情况;

(十)救援成效、经验和教训;

(十一)相关建议。

事故单位和现场指挥部应当妥善保存并整理好与应急处置有关的书证和物证。第九条 应急处置评估组对事故单位的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响应情况,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信息报送情况等;

(二)先期处置情况,包括自救情况、控制危险源情况、防范次生灾害发生情况;

(三)应急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四)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情况;

(五)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执行情况;

(六)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装备、物资储备、资金保障等方面的落实情况。第十条 应急处置评估组对事发地人民政府的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响应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后信息接收、流转与报送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情况;

(二)指挥救援情况,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资源调动情况、应急处置方案制定情况;

(三)应急处置措施执行情况,包括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应急资源保障情况、防范次生衍生及事故扩大采取的措施情况、防控环境影响措施执行情况;

(四)现场管理和信息发布情况。

第十一条 应急处置评估组应当向事故调查组提交应急处置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应急处置基本情况;

(二)事故单位应急处置责任落实情况;

(三)地方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责任落实情况;

(四)评估结论;

(五)经验教训;

(六)相关工作建议。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组应当将应急处置评估内容纳入事故调查报告。第十三条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应当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改进和加强日常管理、应急准备及应急处置等工作。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驻地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对本辖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情况进行总结,并收集典型案例,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十五条 生产安全险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成立事故调查组的,依照本办法执行;未成立事故调查组的,由现场指挥部或事发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到事故危险状态消除期间,为抢救人员、保护财产和环境而采取的措施、行动。本办法所称的生产安全险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对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但损害未达到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的事件。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

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总结和吸取应急处置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消除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安全监管部门牵头调查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以下简称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第三条 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全省应急处置评估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处置评估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第四条

应急处置评估工作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

(一)省级人民政府成立的调查组,负责对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二)设区市人民政府成立的调查组,负责对较大事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三)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成立的调查组,负责对一般

事故的应急处置评估工作。

第五条

上级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的应急处置进行评估。

第六条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于每年1月15日前将上一本地区应急处置总结和评估情况报上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

第二章 应急处置总结

第七条

事故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成立的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在事故救援结束后应当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总结,完成应急处置工作总结报告,及时提交事故应急处置评估组。

第八条

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事故单位情况;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类型及原因情况。

(二)事故信息接收与报送情况。主要包括:事故报告及续报情况;事故信息接收与处理情况;应急值守情况。

(三)应急处置组织与领导情况。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及组成情况;应急救援小组成立及组成情况。

(四)应急预案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预案启动、实施情况;应急预案衔接情况。

(五)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参与应急处置救援队伍、人员及装备等情况;救援工作开展情况。

(六)主要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应急处置方 — 2 —

案制定情况;应急处置措施执行情况;防范次生衍生事故及事故扩大采取的措施情况;应急处置信息发布情况。

(七)救援成效。主要包括:搜救遇险、遇难人员及医疗救治情况;成功救险人数情况;挽回财产损失、保护物资价值、重要设施情况;避免次生衍生事故及事故扩大情况。

(八)经验教训。主要包括:应急处置的经验和教训。

(九)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对于企业自救方面及对于政府实施救援方面的建议。

第三章 应急处置评估程序

第九条

事故调查组成立应急处置评估组,具体负责应急处置评估的实施。

第十条

应急处置评估组在事故调查组直接领导下,由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评估工作。

第十一条

应急处置评估应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应急处置评估。

第十二条

应急处置评估评估程序:

(一)听取事故单位和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的情况汇报;

(二)勘查现场;

(三)查询相关文字、录音、录像记录;

(四)询问有关人员;

(五)组织相关专家鉴定。

第四章 应急处置评估内容

第十三条 应急处置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事故信息接收与报送情况。主要包括:信息接收与报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有迟报、瞒报、漏报等情况。

(二)事故单位应急准备及先期处置情况。主要包括:应急处置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应急处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救援队伍、救援装备、物资储备、资金保障等的落实情况;事故发生后先期处置情况。

(三)政府及有关部门日常监管及应急响应、组织施救情况。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是否完善;制度建设、日常管理、应急联动等的落实情况;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处置措施、次生衍生事故防范、信息发布、事故报告等工作情况。

(四)应急预案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的启动和执行落实情况;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五)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应急救援队伍是否足够;应急救援装备是否满足救援条件;应急救援保障是否到位;应急物资补充是否到位等。

(六)主要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应急处置方案是否完善科学;应急处置措施是否执行到位;是否采取防范次生灾害和衍生事故的措施,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及时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七)救援结论。主要包括:应急处置是否成功、事故是否扩大等。

(八)经验教训及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下一步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

第十四条 应急处置评估组在事故调查组规定的时限内提交评估报告,由事故调查组审核后作为独立内容统一纳入事故调查报告。

第五章 奖 惩

第十五条

应急处置评估结论应作为责任追究依据,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事故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 根据评估结论,对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政府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各地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和《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充分发挥政府及其行业(系统)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在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援,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旦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减少负面影响,维护我市的安全与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包括: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矿山、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及危险化学物品、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建筑及其他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三、救援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及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3、属地为主,各方支援。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以属地为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作用。

4、快速反应,措施果断。一旦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迅速启动救援预案,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装备和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处置的科学性、权威性。

6、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事故单位应尽快尽早组织力量全力施救,并尽最大可能为社会各方救援力量创造施救条件。

四、机构设置和任务

市政府成立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处置指挥部,总指挥由市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相应工作的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和所在县(市、区)政府县(市、区)长担任。成员由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公安局、安监局、总工会、交通局、建设局、质监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卫生局、监察局、教育局、水利局、电业局、国土资源局、科技局、劳动保障局、旅游局、环保局、民政局、财政局、气象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煤管局、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领导以及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政府等领导组成。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挥较大以上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研究决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和有关重大事项,督促协调抢险救援工作有序进行,表彰抢险救援中

有功人员,对抢险救援中失职或不服从工作安排人员给予惩处。

指挥部下设8个应急处置工作组,各组组长由指挥部指定。

1、综合协调组。由市政府办、安监局、监察局等部门和事故单位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及事故所在地县(市、区)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指挥部的事务工作,收集汇总救援情况并协调各工作组的救援行动,传达指挥部的指示、决定。

2、宣传报道组。由市、县(市、区)宣传部组成,主要任务是:对外发布事故和救援等相关情况,宣传事故施救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和《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充分发挥政府及其行业(系统)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在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援,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旦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减少负面影响,维护我市的安全与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包括: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火灾、矿山、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及危险化学物品、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建筑及其他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三、救援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及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3、属地为主,各方支援。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以属地为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作用。

4、快速反应,措施果断。一旦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迅速启动救援预案,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装备和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处置的科学性、权威性。

6、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事故单位应尽快尽早组织力量全力施救,并尽最大可能为社会各方救援力量创造施救条件。

四、机构设置和任务

市政府成立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处置指挥部,总指挥由市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相应工作的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和所在县(市、区)

政府县(市、区)长担任。成员由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公安局、安监局、总工会、交通局、建设局、质监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卫生局、监察局、教育局、水利局、电业局、国土资源局、科技局、劳动保障局、旅游局、环保局、民政局、财政局、气象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煤管局、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领导以及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政府等领导组成。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挥较大以上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研究决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和有关重大事项,督促协调抢险救援工作有序进行,表彰抢险救援中有功人员,对抢险救援中失职或不服从工作安排人员给予惩处。

指挥部下设8个应急处置工作组,各组组长由指挥部指定。

1、综合协调组。由市政府办、安监局、监察局等部门和事故单位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及事故所在地县(市、区)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指挥部的事务工作,收集汇总救援情况并协调各工作组的救援行动,传达指挥部的指示、决定。

2、宣传报道组。由市、县(市、区)宣传部组成,主要任务是:对外发布事故和救援等相关情况,宣传事故施救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

3、安全保卫组。由市、县(市、区)公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保护现场,维护施救现场秩序,防止和控制有关事故责任人逃逸和进行资产转移。

4、抢险施救组。由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公安局等有关单位,事故所在县(市、区)有关部门、事故单位、市政府专家、有关专业抢险施救队伍负责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制定并落实施救措施,组织排除险情,抢救遇险人员和物资,阻止事故扩大,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医疗救护组。由市、县(市、区)卫生部门和事故所在地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和专家对伤者实施救治,全力挽救生命,出具死亡证明。

6、后勤保障组。由市政府办、交通局、经贸委、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事故所在县(市、区)有关部门和事故单位等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供应事故抢险施救所需器材、设备,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生活保障。

7、事故调查组。由市安监局、总工会、公安局、监察局、市政府专家组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协助上级进行事故调查。

8、善后处理组。由市民政局、劳动保障局、事故所在县(市、区)政府及事故单位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及时、妥善处理死亡人员的遗体、遗物,接待安抚伤亡人员亲属,协调筹措伤亡人员的赔偿金和医疗费用,以及疏散人员的安置。

五、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一)事故报告

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所在地党委、政府和安监等有关部门,有人员伤亡和仍有险情的,应同时报相关医疗救护机构和专业抢险队。事故所在县(市、区)政府和安监局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组织施救,并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和市安监局报告。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发生时间、详细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险情)。

3、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4、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

市政府办、安监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领导汇报,市领导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

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如需启动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和专业抢险救护队伍赶赴事故现场。(市委总值班室电话:2323136,传真:2338218;市政府总值班室电话:2322584,传真:2321561;市安监局值班电话:2328366,传真:2328603。矿山救护与省煤电公司联系,电话:2502559,火灾报警电话:119,医疗救援急救中心:120,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2)。同时,按规定向上一级报告。

(二)现场保护

1、根据需要设立隔离区,布防隔离带,必要时对相关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2、指定车辆停放位置和救援物资存放场所。

3、根据事故性质检查进入事故现场人员防护用品和设备,禁止违禁品带入事故现场。

4、在施救过程中需要移动现场物品的,要详细做好记录。

六、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牵头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做好各类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各类较大事故的发生。具体要求如下:

(一)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主要内容包括:

1、应急救援工作基本任务、应急防范重点区域和单位。

2、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的设置和任务,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任务。

3、应急救援的准备和快速反应的方法步骤。

4、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和善后工作具体规定。

5、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等物资的保障。

6、应急救援工作请示报告程序。

7、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和人员的通讯联络方法。

8、预防事故发生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9、应急救援奖惩制度。

(二)落实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物资和医疗器材、药品的储备。

(三)建立必要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专业救援力量。

(四)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应急救援作用。

市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由专项整治牵头部门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查同意后下发。即:煤矿事故由市煤管局负责;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事故由市安监局负责;电力电网事故由市经贸委负责;民爆物品、烟花爆竹事故由市公安局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危险物品运输事故由市交警支队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由市交通局负责;渔业生产事故由市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农机事故由市农机管理总站负责;工业卫生中毒事故由市卫生局负责;火灾事故由市消防支队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由市质监局负责;建筑施工及城镇燃气事故由市建设局负责;旅游安全事故由市旅游局负责;学校安全事故由市教育局负责;龙岩市经济开发区事故由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

七、奖励与责任追究

在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一)出色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工作成绩显著的。

(二)防止或抢救事故灾难过程中,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

(三)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四)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在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一)不按规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二)不按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

(三)拒不执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中不听从命令、不服从指挥,或在应急救援时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

(四)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物资的。

(五)阻碍应急救援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七)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

(八)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的。

本预案从颁布2009年10月16日起施行。《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龙政综[2006]304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201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报告[推荐]

201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处置工作报告

一、我厂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能力规范应急处置管理。

二、加强有关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培训配备必要的应争救援器材。

三、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加强培训及流一指挥。组长:

成员:

四、组长流一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工作制定救援方案及重大决策实施。

年月日

第五篇:AQ-T9009-20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指南

AQ/T9009-2015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以下简称演练评估)的目的、原则、类型、内容以及工作程序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所开展的应急演练评估活动。演练评估组织及实施单位可根据演练形式、演练规模和复杂程度参照本标准进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 9007-201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3.2

事故情景

accident scenario

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或有害因素而预先设定的事故状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波及范围以及变化趋势等)。3.3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与报告、指挥与协调、应急通讯、现场处置等活动。3.4

应急演练评估

emergency exercise evaluation

通过观察、记录演练活动以及分析演练资料,对情景设计与准备、参演人员对情景事件响应的适宜程度、应急预案的执行及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利用及其适用性等内容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3.5

评估员

evaluator

参加应急演练评估活动并且实施评判的人员。3.6

观察员

observers

允许进入演练现场并演练活动中没有响应任务,但可以向控制人员或评估人员提出建议的人员。总则 4.1 评估目的

应急演练评估目的主要包括:

a)发现应急管理单位应急体系建设是否完善,应急制度和标准是否健全、体系运转是否顺畅;

b)发现应急预案在应急状态下的执行情况及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c)发现应急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掌握应急处置措施的程度并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d)发现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是否能熟悉各自工作职责,并能够有效协调联动和相互配合;

e)发现应急物资、装备等方面的准备是否充分或满足应急工作需要,进而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并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4.2 评估依据

应急演练评估应参考以下依据: a)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b)演练部门或单位的应急预案;

c)演练部门或单位的相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或管理制度; d)相关事故应急救援或调查处理的材料; e)其他相关材料。4.3 评估程序

应急演练评估工作应按照评估准备和评估实施、评估总结的程序来开展。5 演练评估组及其人员要求 5.1 评估组 5.1.1 评估组构成

应急演练活动应成立评估组,评估组由若干名评估人员构成。评估组应选定评估组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组织演练评估工作。针对规模较大、演练地点和参演人员较多或实施程序复杂的演练,可设多级评估组,评估组长可下设评估小组组长。5.1.2 评估组职责

评估组负责设计演练评估方案和编写演练评估报告,对演练准备、组织、实施及其安全事项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估,及时向演练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根据演练需要,可负责对演练现场安全保障方案的审核。5.2 评估人员基本要求

评估人员可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带有考核性质的演练评估工作,演练评估人员若与演练组织单位或参与人员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不宜参加演练评估工作。演练评估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a)应经过专门的演练评估培训,熟悉演练评估方式和方法,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b)能够正确执行国家有关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熟悉并掌握国家应急演练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

c)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有诚实、客观、公正和专注工作态度; d)能够了解应急演练活动的实施过程并熟悉演练活动文件的内容; e)服从评估工作安排并能够对本人的评估结论负责。6 演练评估内容

6.1 演练总体评估 主要评估以下内容:

a)演练目标设置: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设置科学、合理;

b)演练的事故情景设置:事故情景是否符合演练单位实际,是否有利于促进实现演练目标和提高演练单位应急能力;

c)演练流程:演练设计的各个环节及整体流程是否科学和合理;

d)参与人员表现:参与人员是否能够以认真态度融入到整体演练活动中,并能够及时、有效完成演练中设置的角色工作内容;

e)风险控制:对演练中风险是否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制定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6.2 具体评估内容 6.2.1 预警与信息报告

主要包括:

a)演练单位根据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及时预警;

b)演练单位内部信息通报系统快速建立,并及时通知到有关部门及人员; c)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程序; d)能够快速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

e)当正常渠道或系统不能发挥作用,演练单位应能及时采用备用方式和补救措施完成预警和通知的行动;

f)所有人员及部门联系方式均是最新的并联系有效。6.2.2 紧急动员

主要包括:

a)演练单位依据应急预案快速确定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及等级;

b)演练单位根据事件级别,采用有效的工作程序,警告、通知和动员相应范围内应急响应人员;

c)演练单位通过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人员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设施; d)演练单位应能适应突袭式或非上班时间以及至少有一名关键人物不在应急岗位的情况下的应急演练。6.2.3 事故监测与评估

主要包括:

a)演练单位在接到事故初期报告后,能够及时开展事件早期评估,获取紧急事件的准确信息;

b)演练单位能够采取措施持续监测紧急事件的发展,科学评估其潜在危害; c)向有关应急组织及时报告事态评估信息。6.2.4 指挥和协调

主要包括:

a)承担指挥任务的指定人员应负责指挥和控制其职责范围内所有的应急响应行动; b)现场指挥部能够第一时间内成立,选址合理、标志明显并及时进行运作; c)建立层级指挥体系,各级响应迅速;

d)现场指挥部配备了充足的人员和装备以支撑应急行动; e)采取了安全措施保证指挥部安全运转;

f)现场指挥部与指挥中心信息沟通畅通,并实现信息持续更新和共享。6.2.5 事故处置

主要包括:

a)应急响应人员能够对事故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提出处置措施科学、合理; b)应急响应人员处置操作程序规范,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及预案要求; c)应急响应人员之间能够有效联络和沟通,并能够有序配合,协同救援; d)现场处置过程中能够对现场实施持续安全监测或监控。6.2.6 应急资源管理

主要包括:

a)演练单位应展示其根据事态评估结果,识别和确定应急行动所需的各类资源,同时联系资源供应方;

b)应急人员能够快速使用外部提供的应急资源,融入本地应急响应行动; c)应急设施、设备、地图、显示器材和其他应急支持资料足够支持现场应急需要。6.2.7 应急通讯 主要包括:

a)演练单位的通讯系统可正常运转,并能与相关岗位的关键人员建立通讯联系,通讯能力满足应急响应过程的需求;

b)应急队伍至少有一套独立于商业电讯网络的通讯系统,应急响应行动的执行不会因通讯问题受阻。6.2.8 公共关系

主要包括:

a)所有对外发布的信息均通过决策者授权或同意并能准确反映决策者意图; b)指定了专门负责公共关系人员,主动协调媒体关系; c)对事件舆情持续监测和研判,并能对负面信息妥善处置。6.2.9 人员保护

主要包括:

a)演练单位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协调有关方面,以选择适当的公众保护措施; b)应急响应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或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

c)针对事件影响范围内的特殊人群,采取适当方式发出警告和采取安全保护。6.2.10 警戒与管制

主要包括:

a)关键应急场所的人员进出通道受到管制; b)合理设置了交通管制点,划定管制区域; c)为有效控制出入口,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6.2.11 医疗救护

主要包括:

a)应急响应人员对伤害人员采取有效先期急救;

b)及时与场外医疗救护资源建立联系求得支援,并通知准确赶赴指定地点; c)医疗人员应能够对伤病人员伤情作出正确的诊断,并按照既定的医疗程序对伤病人员进行处置。6.2.12 现场控制及恢复

主要包括: a)评估事故对人员安全健康与环境、设备及设施方面的潜在危害,制定针对性的技术对策和措施,降低事故影响;

b)对事故现场产生的污染物能够有效处置;

c)划定安全区域,有效安置疏散人员并提供后勤保障;

d)现场各项保障条件能够满足事故处置和控制的基本需要。演练评估准备

7.1 演练评估的需求分析

制定演练评估计划之前,应做好演练评估的需求分析,初步确定评估工作的内容、程序以及拟采取的方法。演练评估需求分析应依据演练计划、演练方案等文件进行。7.2 成立评估机构和确定评估人员

按照本标准第5.1和5.2的要求,成立演练评估组和确定演练评估人员。7.3 选择评估方式和方法

演练评估主要是通过评估人员对演练活动或演练人员的表现进行的观察、提问、听对方陈述、检查、比对、验证、实测等获取客观证据的方式进行。

根据演练目标的不同,可以用选择项、主观评分、定量测量等方法进行评估。一般采用检查记录表和评分表形式,对演练文件以及实施的全过程是否满足演练设定要求进行评估和打分,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演练中体现的优点和长处,以及演练发现的问题及不足。

7.4 编写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 7.4.1 编写评估方案

为提高演练工作质量,应编制演练评估方案。演练评估方案通常包括:

—— 演练信息:应急演练目的和目标、情景描述,应急行动与应对措施简介等; —— 评估内容:应急演练准备、应急演练流程、参与人员表现、协调联动等内容; —— 评估标准:应急演练定性或定量化的评估内容及要求,应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评估程序: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评估过程做出的程序性规定; —— 附件:演练评估所需要用到的相关表格等。7.4.2 制定评估标准 演练评估组召集有关方面和人员,根据演练总体目标和各参与机构的目标以及演练的具体情景事件、演练流程和技术保障方案,商讨确定演练评估标准和方法。演练评估应以演练目标为基础。每项演练目标都要设计合理的评估项目方法、标准。

为便于演练评估操作,通常事先设计好评估表格,包括演练目标、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和相关记录项等。7.5 培训评估人员

演练组织或策划人员应向演练评估人员介绍演练方案以及组织和实施流程,评估人员可依据演练方案与演练策划人员进行交互式讨论,明晰演练流程和内容。同时,评估组内部应组织评估人员的培训,主要围绕下列内容展开:

a)演练组织和实施的相关文件; b)演练评估方案;

c)演练单位的应急预案和相关管理文件; d)其他有关内容。7.6 准备评估材料、器材

根据演练需要,准备评估工作所需的相关材料、器材,主要包括演练评估方案文本、评估表格、记录表、文具、通信设备、摄像或录音设备、计算机或相关评估软件等。8 演练评估实施

8.1 演练现场观察和信息收集、记录

根据演练评估方案安排,演练评估人员在演练前进入相应的评估位置,做好开展观察和记录演练信息和数据的准备(如准备演练评估表格、以及计时、照相、录音和摄像等设备),通过仔细观察演练实施及进展情况,及时评判演练预定目标实现情况并记录演练过程中发现的各种突出问题、情况。8.2评估组内部交换意见

演练结束后,演练评估组长召集评估人员召开会议,综合对演练活动的评估意见。在会议上,评估人员之间可对各自演练评估记录及发现内容进行交换意见,分析演练中的重大发现或突出问题,分析演练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演练表现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本次演练提出相关整改建议或改进措施。9 演练评估总结 9.1 演练现场点评

评估小组内部交换评估意见后,评估人员或评估组负责人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不足及取得的成效进行点评。9.2 编制书面评估报告 9.2.1 报告编写要求

书面评估报告的编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a)评估人员针对演练中观察、记录以及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依据评估标准对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并撰写书面评估报告;

b)评估报告重点对演练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演练目标的实现、参演人员的表现以及演练中暴露出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等进行评价;

c)评估报告应提出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要求和意见。9.2.2 报告主要内容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下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2014(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2014(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

    哈德市人民医院 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 市卫生局: 我院按市卫生局文件(哈卫政【2013】256号)《转发国务院安委【2013】8号、哈消安【2013】17号、哈消安【2013】......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上海恒好食品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 目的 为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企业形象,对出现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需实施应急处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 目的 当突然发生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及时做出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推荐)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物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1、适用范围:本单位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整个过程中突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准备和响应。 2、组织领导:本单位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关键加工环节食品操作规程示范 关键环节食品加工规程 为规范餐饮服务自身经营行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包......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5篇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 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9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2011年6月15日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