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企联姻一线牵 互促共赢“双支持”5篇

时间:2019-05-13 16:4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企联姻一线牵 互促共赢“双支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企联姻一线牵 互促共赢“双支持”》。

第一篇:党企联姻一线牵 互促共赢“双支持”

党企联姻一线牵 互促共赢“双支持”

****制帽有限公司党委

企业简介:****制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生产ME、阿迪达斯、新地球等世界著名品牌帽子的台资企业,现有职工近万人。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入库税金4000万元,同比增长均超过50%,综合实力世界同行排名第一。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等领导曾到公司视察指导。

近年来,企业党委坚持在双支持中求突破,在双发展中求共赢。2011年,共有312名员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06人被列为入党积子。公司党组织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企业被市委表彰为‚十佳‘双支持双达标’非公企业‛。

一、紧扣中心,努力将党组织的战斗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运转过程中,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中心。对于企业党组织而言,党组织的战斗力,不仅来源于自身的先进性,还来源于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来源于党组织活动必须紧扣企业中心。

1、融合触动,实施党建渗透工程。在非公企业尤其是在台资企业,业主普遍对党的概念比较模糊,存在不理解甚至排斥现象,业主对党组织的了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此,党组

织主动作为,每年初,都能贴紧公司生产经营、职工培养、企业文化等需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报请业主审阅。每次党组织活动之前都及时向业主汇报工作方案和计划,听取业主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让其感受到党组织开展活动重点是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且开展党组织活动主要利用业余时间,采取分散、小型、多样的形式,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在开展活动时,积极邀请业主列席,让业主对党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流程有了直观的感受。通过党组织的主动融合,业主对党组织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对党组织的态度也开始逐步转变,由不关心逐渐转变为时不时的过问一下,偶尔也能主动了解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企业主的支持,使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成为了可能。

2、示范带动,实施榜样工程。针对产品全部外销,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的实际,公司党组织在全体党员职工中提出了‚视客户为亲人、视订单为绿卡、视验厂为考场‛的口号,严把产品质量关,使产品的合格率、优良率均达到100%。开展‚破记录、争第一、扛红旗‛活动,教育员工爱岗敬业、以厂为家、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掌握一流管理技术,形成与国际接轨人才队伍,2011年9月份党组织组织全员参加劳动竞赛,其中15项打破了公司和同行的纪录。党组织成立当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

3、载体推动,实施服务提质工程。实践表明,非公企业党组织有为才能有位,越是与企业实际比较贴近、与党员职工生产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组织活动,就越会受到各方的支持和欢迎,越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党组织开展活动,始终坚

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设计活动载体,不断探索企业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的途径,牵头推行了5S管理模式,带领员工开展以‚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寸布、一根针、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仅此一项每年为公司节约600多万元。安全生产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私企老板非常重视,针对员工60%以上是农民,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的实际,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2010年8月,一批美国订单数量大,时间紧,职工连续2天加班加点,倦怠情绪有所漫延,对此,党组织抽调党员成立突击队,带头冲在第一线,并积极做好其他职工劝导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生产任务。

二、先锋引领,努力将党员的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个标杆。企业党组织积极鼓励和引导党员率先垂范作表率,带头创先做标杆。

1、倡导立足岗位作奉献。在党员职工中开展了‚两带头‛活动,要求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做工作的带头人,做员工的带头人,通过开展‚先锋工程‛,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举措,促进党员为企业多作贡献,争做表率。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公司党组织优先向上级党组织进行表彰推荐。2011年党委书记顾永佳同志被评为市‚五一劳动模范‛。近几年,公司 ‚十佳员工‛的评比中,党员员工占了80%以上,公司党员75%以上为技术和管理骨干,有党员参与的技术创新占60%以上。

2、倡导创先争优比奉献。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开展了‚四有四无‛(即:重要岗位有党员、紧急任务有党员、重大创新有党员、创新大奖有党员,党员无违纪、党员无次品、党员无浪费、党员无事故)、‚我为企业献一策‛等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为公司征集到‚金点子‛62条,推动企业进行技术革新23项,创造经济价值600多万元。老党员方仰贤先后为公司推行十多项技改创新项目,为公司节约资金50多万元。

3、倡导团结一致克时艰。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着力培育企业精神,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为引导员工积极向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企业遭遇困难时,首先站出来的就是党员。在近年的金融风暴中,公司党组织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坚守工作岗位,和企业共度难关,较好的稳定了企业职工情绪,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党员和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三、真情关注,努力将党组织的公信力转化为促进企业党建的支持力

企业党组织的高效服务和不懈努力,赢得了企业主的充分信任,企业主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业主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我们公司的党员是最优秀的员工,我们公司的党组织是最先进的组织‛。

1、推行平等协商,打造互动平台。为加强交流沟通,企业建立了‚企情沟通日‛制度,建立平等协调机制,广泛听取党员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一平台,公司为所有员工投了

‚五保‛,按时按标准配发劳动防护用品,公司每年为此支出800万元。开设网上活动平台,定期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党员学习交流提供方便。

2、开展爱心互助,打造关爱平台。企业主支持党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建立了‚党员爱心大使‛团,要求每名党员从身边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关心他人,传递爱心,并对84名‚爱心大使‛给予每月80元的补助。同时,设立‚党员爱心基金‛,经常组织党员职工为弱势群体、灾区捐款,累计捐款达110余万元。

3、坚持党建优先,打造保障平台。企业不仅在经费、党组织活动场所上给予全力保障,在选拔任用、表彰奖励上也给予党员优先考虑。原组织活动室是租赁厂房,而且于2011年底到期。2012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在公司厂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总经理王顺贤就主动安排了新的党组织活动室,目前党组织活动室是公司位置最佳、装修最好的办公室,面积达90平方米,装修费用达2万多元,党员活动室成了公司党员开展活动和对外接待的一个窗口。对党组织的每次活动经费都实行实报实销,对生产一线的党员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的岗位补贴,先后有27名党员走上公司中层以上管理岗位。去年‚七一‛期间,为全体党员发放总价达1万多元的毛毯、定做了4000多元党员纪念卡。

第二篇:地企党建交流发言材料:创新地企党建 实现互促共赢

X区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兴建的工业城区,现有国有企业X家(其中央企X家,省企X家)。为更好的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X区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X同志关于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五个两”的要求,以巩固提升“河X党建计划”为统领,以实施“X”党建工程为载体,积极探索,在全市率先建立国有企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十联十共”工作模式有效推动地企党建合作交流。

一、组织联建,机构共组。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成立专门课题组对辖区国企党建、基层党建、地企党建有关情况开展调研,深入X个基层社区、X个国有企业,走访群众和职工X余人,发放调查问卷X余份,召集办事处、社区和X余家国企有关负责同志交流座谈,切实掌握了情况、找准了问题、吸纳了建议、明确了方向。二是及时召开座谈会。X月X日,区委组织相关部门和办事处、社区等单位负责人,以及X、X重工、XLYC、XX、X集团、X重工、X耐等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负责人开展党建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加强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党建工作合作进行了交流讨论,听取意见建议,为促进地企党建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三是制定工作规范。建立了地企党建联席会X分会,成员单位包括X个国有企业党组织,X个办事处党工委和X个社区党组织。分别于X月X日、X月X日,召开X国有企业党建联席会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明确了联席会议职责、任务以及共驻共建内容,并就国企党建工作进行了交流。

二、事务联商,决策共议。

一是制定议事规则。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联席分会议事规则,逐项明确了议事原则、参会范围、议题来源、讨论方式、表决程序、纪要签发、过错追究等有关事项。二是突出问题导向。会议召开前由秘书处负责收集上会议题,各议题提交单位负责做好调查研究并提供可行性建议,对于会议商定的一致意见,以《会议纪要》形式分解下达到相关责任方,并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三是强化督促检查。两办督查室对会议决定事项进行梳理归口,印发《督查周报》至地企相关责任单位和领导,同时建立动态台账、逐项销号。根据督查事项办理情况,对各单位量化打分,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确保议定事项能够及时有效落实。

三、党员联管,队伍共带。

一是在职党员日常管理“无死角”。探索建立以企业党组织为主、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协助的管理机制,建立在职党员信息档案,社区党组织根据国有企业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开展环境整治、治安防范、便民服务、帮困助残、法律援助等社区服务活动,形成“X小时之内管理在单位、X小时之外奉献在社区”的良好氛围。二是离退休党员移交管理“不断档”。按照“就地、就近”和有利于退休党员管理的原则,由地企双方联合组建离退休党支部,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通过开展送暖、送学、送政策等活动,解决参加组织活动难的问题。三是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不失联”。为流动党员建立数据库和管理明细台帐,及时更新数据库,实行实时动态管理,并对党员进出、沟通联系、参加组织生活、党费交纳等进行规范管理,严防失联党员出现。

四、设施联用,资源共享。

一是盘活场地资源。由地企双方联合对辖区企业空闲场地资源统一进行摸底登记,协商场地有效整合利用的办法,如长安路办事处与X集团达成协议,通过对一托X号生活区活动中心改造后,将成为周边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党建共享活动中心。二是利用红色资源。与辖区国有企业沟通对接,充分利用X的农耕博物馆、X重工的X纪念馆、X耐的X事迹展览馆等国有企业红色资源,打造X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形式。三是挖掘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利用X、X和杨奎烈在X企业生活工作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教育资源,丰富完善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菜单,让辖区党员通过开放式组织生活,实地学习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以红色先进事迹教育党员,以红色精神感召党员,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

五、活动联办,载体共推。

一是资源共享。通过社区党组织与国有企业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共同研究确定共驻共建方案、实施项目、推进措施等,协商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目前,全区参与共驻共建党组织X个,其中国有企业党组织X个,先后实现共享的场地、物资等资源X个(处)。二是活动联搞。每季度由区委组织部组织辖区国有企业开展党建观摩交流活动,每个国企选取本单位X个工作思路清晰、活动阵地丰富、工作机制健全、特色亮点鲜明、工作业绩出色的基层党组织作为观摩点,通过现场实地观摩、查阅党建资料、观看党建工作宣传片等方式全面了解观摩点的党建工作情况,观摩结束后各国企党组织负责人围绕观摩点基层党建的内容,与同领域其他观摩点党建工作认真进行对照比较,开展互评,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提出改进意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三是服务联抓。充分发挥共驻共建作用,严抓服务企业,优化发展环境,解决共建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发展,办事处与驻区企业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针对与企业相关的民生工程,X集团、大唐X热等企业积极发挥共建单位职能作用,促成X棚户区改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等惠民项目有序开展,实现了服务社区、服务居民和助推企业发展的双赢。

六、服务联动,发展共进。

一是完善服务制度。深化地企合作,完善联系企业首席服务官、四大班子领导定期走访、企业安全生产日等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服务中心“一条龙”建设,认真做好“三供一业”分离工作,依法打击各类涉企违法案件。二是服务企业发展。开展企业闲置厂房楼宇统计招商工作,定期印发《X区闲置厂房楼宇招商手册》,帮助企业共建招商渠道,增加租金收入,促进资源的再利用、业态的再丰富;将辖区企业的产品(技术)进行登记造册,编发为《企业产品(技术)供需名录》,分发给辖区大企业、限上工业企业、重点民营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确保企业之间信息畅通、资源共享。三是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发展环境优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比如,在推进小游园建设工作中,X、X、X轴等国有企业积极提供闲置空地,主动投入资金建设,为小游园建设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小游园建设工作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全市小游园建设现场会也在X召开。

七、平安联创,和谐共处。

一是加强平安星级创建。联合辖区企业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小区星级创建活动,由地企双方党组织共同制定《星级考核细则》,并推行星级回馈激励机制,切实提升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加强矛盾排查化解。积极探索地企党组织负责人联合接访机制,每周一由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联合接访,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理信访问题。三是加强信访源头治理。积极配合做好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工作,最大程度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定期开展信访积案集中排查化解活动,在企业成立群众诉求受理部门,解决群众合法诉求。

八、人才联姻,发展共谋。

一是打通人才融合通道。及时将国有企业退休党员干部吸收到社区党组织中,发挥其企业党建工作优势。鼓励企业聘用退居二线的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务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为不断提升企业党建专业化水平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打通人才交流通道。大力推进地企“人才培养一体化”建设,由企业和地方各自根据工作需要分别提出挂职岗位,共同就岗位人选进行考察确定,互派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挂职锻炼,形成地方和企业党组织共选、共育、共用人才的新机制。三是打通人才引进通道。利用国有企业人才集聚优势,面向辖区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招募授课志愿者。截至目前,共招录X名授课志愿者,进一步充实了我区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授课教师队伍,增强了开放式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九)信息联通,平台共筑。

一是党员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全区党员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建立了党员信息库,通过数字化统计、分析党组织活动情况和党员个人工作、生活情况,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后,将会实现多种类、跨部门、多业务电子台帐的自动填报和汇总功能,切实减轻党务部门和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二是“三社联动”信息系统。综合利用政务通、服务通、活动通、社区动态等功能,将地企双方党建工作信息进行公开公布,促使企业能够及时掌握中央、省、市最新政策信息和区委、区政府中心重点工作,区委能够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三是志愿者服务信息系统。依托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积极开展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需求与服务资源的精准对接,及时发布社区、企业各类志愿服务的倡议、通知公告、动态等,为企业党员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十、品牌联创,互促共赢。

地企党建工作探索出的成果能否保持、模式能否推广、影响能否扩大,关键在于特色党建品牌能否打响。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通过打造地企党建工作“三个品牌”,协同带动机关党建、非公企业党建、两新组织党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同步提升。一是活动载体品牌。以“一办一特色、一企一品牌”为目标,在充分整合重二社区“党旗下的邻里情”、中钢X耐“我的耐火情”、X重工“大工匠精神”等成熟党建品牌基础上,探索建立更多地企之间、企业之间党建共建共促的新模式、新做法、新品牌,并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先进党建品牌的典型示范作用。二是组织生活品牌。在严格落实原有组织生活制度基础上,充分整合X、X和X等名人故居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特色红色资源,进一步探索开发创意组织生活项目,打造具有X特色的开放型组织生活品牌。三是党员先锋品牌。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形式,深入开展争做探索创新、爱岗敬业、专业人才、敬老爱亲、老有所为等方面标兵为主要内容的先进评选活动,与国有企业联手培育和造就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创先进、赶超先进的正确导向和浓厚氛围,充分发挥特长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篇:以赛促学,校企合作,互惠共赢

以赛促学,校企合作,互惠共赢

摘 要: 在国家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和全面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开展的社会化培训工作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开展社会化培训工作的过程,提出以赛促学、订单式培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加强过程管理等提升培训工作的措施与建设思路,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社会培训工作成效,拓展教育职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社会培训 校企合作 互惠共赢

一、实施背景

(一)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

徐州是我国知名的工程机械之乡及江苏省的老工业基地,工程机械产品和装备制造一直吸引着国内外专业人士的眼球,成为国内工程机械领域的风向标,一直以来“大而不强”是困扰徐州工程机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加快整个工程机械产业升级的速度和产品转型的脚步,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整体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徐州工程机械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要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数控技术的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水平的显著提高,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类型、知识与能力结构等要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徐工集团作为徐州工程机械行业的核心企业,成立24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地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一直以来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特别重视组织员工参加省市全国的技能大赛,把平时技能训练和竞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全员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促进全员素质技能的全面提高。

(二)示范校建设。

2012年,徐州高级技工学校正式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启动,以五个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突出三个服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项目组在实施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中,始终奉行“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建设理念,改变现有社会培训工作中培训方式内容单

一、影响范围小、培训成效低等问题,大力探索数控专业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技能竞赛选手指导集训等多元化培训内容,打造社会培训品牌,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推动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

二、主要目标

(一)打造社会培训品牌。

围绕徐州老工业基地数控专业人才素质急需提升,以社会培训需求为先导,开展技能培训鉴定、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培训、竞赛选手集训等各类培训,年培训量在100人以上,在徐州地区打造社会培训品牌。

(二)促进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改革。

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培训活动,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从过去单一的交流方式转化为人才培养、校企开发、教科研等互惠共赢全方位的合作机制,为专业建设系统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

(三)拓展教育职能,发挥社会辐射作用。

利用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之优势,以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对培训对象进行订单式、多样化培训,加强培训过程管理,跟踪记录,从而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社会培训业务板块,通过规范培训程序,提高培训质量,拓展教育职能,带动徐州地区数控专业人才素质的提高,发挥社会辐射作用。

三、实施过程

(一)充分挖掘,深化调研。

为主动追踪数控技术更新步伐,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对接,贯彻实施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数控加工技能人才社会化培训项目建设,需要对数控加工技能人才需求进行广泛的企业调研,提炼数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为基础,确定数控技术人才社会化培训目标定位、从业范围和职业能力、职业课程的设置,更好地实施数控加工技能人才的社会化培训。

为使调研结果具有广泛代表性和科学性,本次调研活动共走访数控技术应用较广泛的行业――工程机械、汽车、模具、数控机床等制造业重点企业:徐州协鑫硅材料有限公司、徐州工程集团、徐工研究院、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等徐州地区的20余家加工企业,与企业人事部门领导、车间管理人员、一线员工等进行座谈、问卷调查、沟通访谈等,一方面通过对现有社会培训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工作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调研,获得企业数控技术应用情况,企业现有技术人才的学历状况、人才来源情况,企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岗位类型(工种)及人才需求情况,企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成长规律等方面的信息,以掌握社会、行业及企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变化趋势;通过了解企业生产设备概况对比校企设备差异,寻找培训优势之所在,掌握企业员工培训构成及各自需求,为接下来的培训工作给予明确的方向指导。此外,在进行企业调研的过程中,就企业员工培训与相关企业进行洽谈,达成初步共识。

(二)培训与需求对接。

经过前期的企业调研和认真分析调研结果,我们发现,企业对于员工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较为全面,不仅要了解产品工艺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设计软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知识,更强调其知识能力的应用性,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职院校发展社会化企业员工培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实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跟踪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及时掌握专业理论前沿知识,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等等。但是潜在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化培训优势,转化为社会化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必须具备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以及将其付诸实施的执行力。通过分析企业培训对象的构成及各自的培训要求,利用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之优势,以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对培训对象进行订单式、多样化培训,合理制订培训教学计划,对培训对象进行理论、技能培训,加强培训过程管理,真正与企业需求对接,提升培训成效。

(三)订单式培训,注重综合素质。

徐工集团作为徐州工程机械行业的核心企业,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一直以来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组织员工参加省市全国的技能大赛,把平时技能训练和竞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全员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带动全员素质技能的全面提高。要针对此开展社会培训,就要根据技能竞赛、选手集训的特点及需求入手,进行订单式培训,专门制订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及内容,注重选手理论知识、工艺设计、软件操作、技能加工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培训选手在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培训成效获企业好评。

(四)教师与专家对接。

通过开展社会化培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为教师和企业专家提供很好的交流平台,开展工作任务提炼、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模式、技能竞赛集训等方面的探讨,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条件保障

(一)硬件保障。

自建校以来,学校领导尤其重视实训设备等硬件办学设施的资金投入,数控工程系是学院设备最多、最为先进的系部。拥有现代化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模具制造实训中心和数控机床维修实训中心,有多种系统的数控车床28台、数控加工中心17台、普通车床80余台及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机床和注塑机床等,价值2000多万元。新型数控实训中心于2009年投入使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类型齐全,此外还拥有多媒体机房、一体化教室等先进电教设施,充分具备开展数控加工技能人才、竞赛选手集训的先决条件。

(二)软件保障。

开展社会培训工作,数控工程系多年的办学经验和办学实绩证明其在软件上的优势显著。数控工程系多名教师获“五一劳动奖章”和“技术能手”称号,具有数控专业高级技师10人,高级职称7人,历年来多次组织选手参加省市全国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多次申办技能竞赛,曾获第二届数控技能大赛江苏赛区突出贡献奖,对技能竞赛的选拔机制、竞赛题型及选手培养方式、内容有充分认识,在徐州地区享有极高声誉。

五、实际成效

(一)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带动作用。

1.锻炼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开展社会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与企业专家的交流,互帮互助,提炼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锻炼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验证教学改革方向及成效。

通过开展社会培训工作,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培训内容设置等方面验证教学改革方向;通过开展培训,评价考核学员学习成效,分析总结培训成效,从而将培训所得经验运用于教学改革中。

3.建立全面深入的校企合作机制。

从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员工培训,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参与教学改革,联合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工作任务提炼、校企文化对接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亲密合作,建立了互惠共赢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示范校期间,聘请了9名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7家企业完成了301名企业员工培训,多次组织学生和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签订了多个冠名班协议定向培养,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制定了数控专业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配套教材。

(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校企互惠共赢。

企业员工通过培训学习,理论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真正适应企业生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适应优化产品制造水平的要求,提升企业竞争力,校企合作互惠共赢,长效发展。

2.促进徐州高技能人才水平,振兴老工业基地。

徐工集团作为徐州工程机械行业的核心企业,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一直以来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组织员工参加省市全国的技能大赛,把平时技能训练和竞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与徐工集团在技能竞赛选手集训、员工技能提升等方面紧密合作,带动全员素质技能的全面提升,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徐州高技能人才水平,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作出贡献。

(三)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以企业员工培训需求为先导,独创性地在徐州地区展开技能竞赛选手集训、员工素质提升等内容,打造社会培训品牌,追求培训方式内容多元化、订单化,为其他院校开展社会化培训、拓展教育职能提供参考借鉴。

六、体会与思考

社会培训的开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锻炼了师资队伍,深化了校企合作,推进了示范校项目建设,但还需要改进评价机制,规范培训程序,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社会培训的层面还比较低,稳定性、长期性有待考验,中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任重道远,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努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扶持力度,搭建合作平台,建立激励机制,更好地开展中职院校的社会培训活动,更好地为企业人才培养、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2010]9号.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2]赵晓东,边颖.高职院校发展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3]庞明秀.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机制研究[J].科教纵横,2012,(12).[4]高灿.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之现状分析[J].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11.[5]秦娟兰.谈“订单式”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利与弊[J].职教新观察,2009,(2).[6]张俊亮.职业院校社会培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职业与教育,2009,(11).[7]吴学玲.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实践与建议[J].中国培训,2010,(9).[8]常兴华,尹力卉.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课题):数控加工技能人才社会培训途径探索。

第四篇:江西奉新县:“三点一线”助力非公党建与发展“双促共赢”

江西奉新县:“三点一线”助力非公党建与发展“双促共

赢”

2014年02月11日16: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奉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抓组建、壮队伍,重保障、强服务,不断提升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发展“双促共赢”。目前,全县150家非公企业已实现党组织全覆盖。2013年,全县非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1.5亿元,工业产值占全县比重90%以上,非公企业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96%。

一、抓住“关键点”,形成共建意识,激发党组织和企业“两头热”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组织覆盖面低、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弱的问题,奉新县从健全机制与调动业主积极性出发,高位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1、高位推动,健全抓管体系。县委对非公党建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负责规划、指导协调、督查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构建了县委、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工业园区党委和有关乡镇党委的三级领导体系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税务、工商联等部门密切配合,企业主管部门党组织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明确了每名县委常委联系一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县34名县级领导联系57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县委常委每月不少于两次下企业调研指导党建工作,帮助解决问题,形成了县委重点抓、业务部门指导抓、主管部门直接抓、企业党组织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2、强力宣传,激发业主热情。针对业主中党员少、形成共识难的问题,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与非公企业主“结对交友”活动,并采取办培训班、开恳谈会等方式,学习领会中央、省、市有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文件精神,并向业主明确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职责是服务企业发展,打消业主的思想顾虑。同时,通过县电视台、《奉新通讯》等媒介大力宣传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打造的生动事例,并带领业主现场参观金源纺织、恒昌棉纺等党建工作搞得好的企业,通

过这些企业业主的现身说法带动其他业主支持党建工作。还明确把企业党建工作情况作为企业和业主评先评优、享受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有20余名企业业主或出资人当选为市、县“两代表一委员”,有18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先进个人,以上措施充分调动了业主对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热情,形成了企业上下共抓党建的良好导向。

3、加大投入,强化工作保障。县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向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通知》等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主体和人员、经费等保障。园区党委与业主协商,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由企业提供了不少于50平米的活动场所,并配齐桌椅板凳、资料柜等办公用具,每个支部达到有场所、有牌子、有桌椅、有公章、有党旗、有版面的“六有”标准。明确规定从财政列支、党费返还、税前扣除等方式,确保每个非公企业支部每年不少于3000元活动经费,并落实了每个企业500元党务工作者津贴,为企业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找准“着力点”,创新工作方法,达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该县在推进非公制企业党建工作中,不断拓展组织覆盖面,大力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因企制宜,多轮驱动抓组建。结合《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和查验工作,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活动,认真排查“隐形”党员,让党员亮明身份。县人劳局联合工业园区党委、乡镇党委,不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积极推荐党员就业,引导企业优先招收党员员工。同时,采取服务单位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办法,指导企业做好组建支部的前期工作,加速组建步伐。群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与群团组织之间实行人员交叉任职,工作相互支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桥梁作用,构建起“党群互动”的工作格局。园区企业全部建立了工会,规模以上企业都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女工相对集中的企业建立了女工委组织。目前,全县153家非公企业已全部建立党组织,其中:党总支2个,单独组建党支部98个,联合党支部19个。57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组建率达100%。

2、拓宽渠道,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在党组织书记的配备上,做到“内挖”与“外引”并重,既从企业选择党性观念强、懂经营、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党员,特别是管理层人员作为党组织书记人选;又面向社会,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离)休党员干部、党员复退军人、大专院校党员毕业生中公开选聘,通过企业申请、自愿报名、公开选拔、岗前培训等程序,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需要的党组织书记人才库。并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采取专家授课、典型讲学、外出参观、专题讨论等形式,切实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中现有专职书记61名,其中:交叉任职的24名,选派的37名。近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党务工作者700多人次。

3、注重质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县委出台了《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党员五年规划》,采取签发责任书、发展党员专题述职、年终统一考核等措施,并按照“把生产经营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骨干”的要求,大力推行“四推三定双培”发展党员工作法,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全县每年发展非公企业员工入党人数达20多人,特别是工业园区每年发展非公企业党员15名以上。在壮大党员队伍的同时,通过岗位锻炼、集中培训、结对帮扶等手段,加大教育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党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恒昌棉纺织公司女党员杨传芬通过岗位练兵,业务技能不断提高,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模称号。近三年来,全县非公企业共发展党员6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3名,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培训1000多人次。

三、紧扣“结合点”,提升服务水平,实现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齐促进” 该县注重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努力找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落脚点,着力营造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1、围绕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发展。始终将服务非公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重头戏,坚持“引导不主导、参与不干预、协调不强制、监督不包揽”的原则,认真开展了各项服务工作,在工业园区成立社区,把社区服务功能导入工业园区,建立了党员活动中心、投资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和警务综治服务中心等4个服务中心与教育培训中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员工就医难及周边关系

协调难等问题。同时,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实行了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开展了以“为企业增效、为党旗增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使党员成为员工中的骨干,党组织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发展。江西金源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积极协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使企业不断壮大。目前,金源的业主又先后组建了宝源彩纺、华春色纺、中国织材三家纺织企业,发展成了江西最大的纺织集团,并在香港成功上市。

2、围绕双方权益,促进企业和谐。把关心爱护员工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对困难员工的结对帮扶制度,认真落实“三必访”和“四必谈”制度,即员工生病住院、因公伤残、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党组织必访;员工违纪处理、思想异常、工作调整、执行任务前后党组织必谈”。同时,组织党员干部下车间、进班组、到一线,了解员工愿望和诉求,维护员工的正当权益,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出资人与员工之间的纠纷,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在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去年以来,非公企业党组织共走访困难党员143人,慰问物品、金额合计3.1万元,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208件。

3、围绕提升品味,培育企业文化。把培育企业优秀文化作为非公党建工作的关键内容,组织文化、广电、工会等部门,开展电影下乡、文艺进企业、谷雨诗会、科普图书送员工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团结职工群众的作用,在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了书法协会、篮球队、业余文工团等各类社团,经常组织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晚会、卡拉OK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用先进文化影响和凝聚员工,使员工树立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共同价值观,有效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飞宇集团把文体活动与员工的培训结合起来,激发了员工科技创新的热情,研发出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竹家具、竹工艺品,走俏市场,使竹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县工业园区被评为“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先进园区”、“2013年江西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第五篇:56、川东电缆公司:坚持三融入三促进 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

坚持三融入三促进 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

一、产生背景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加强,取得显著成绩。但对于达州这种偏远山区来说,非公有制企业仍属于党建工作新领域,工作基础薄弱,新情况新问题多,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到位‛: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主管部门和党务工作者,对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存在不知‚抓什么、怎么抓‛的现象。个别非公企业业主,对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担心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束缚企业自身发展,存在不重视、不支持党建工作的现象。

(二)工作力度不到位。有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负责人‚重经济、轻党建‛,没有很好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人职责。个别党建工作指导员业务不熟悉,指导党建工作乏力。有的行业归口管理和属地管理的边界划分不够明晰,‚条块‛分离,‚管人‛、‚管事‛与‚管组织‛脱节。

(三)措施方法不到位。有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未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有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较少,对党员和职工缺乏凝聚力。有的非公企业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有的甚至长期不接转组织关系。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无固定活动阵地。

面对矛盾和困难纷呈的形势,面对客观与现实的迫切需求,达州市‚两新‛党工委深刻认识到,必须创新方法、树立典型、加强引领,开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格局。通过锁定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40多年的党建工作经验优势,派驻党建指导员搭建‚破冰‛平台,公司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总结提炼出了以‚组织融入、队伍融入、思想融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和谐稳定、促进企业形象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三融三促‛党建工作法,有效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真正把组织资源转化成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了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共进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三个融入,筑牢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地位。始终把企业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深化组织融入、队伍融入和思想融入,不断推进企业效益最大化与党建功能最优化同频共振。一是推行组织融入。坚持‚哪里有企业管理,哪里就有党组织‛,围绕生产管理架构,设立1个行政党支部、1个销售党支部、1个研发党支部、2个车间党支部和10个党小组,把支部延伸到公司每个层级,实现‚层层设置党的组织‛目标。坚持党群共建强凝聚力,党组织建设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建设同步,形成党群工作一体化推进格局。二是推行队伍融入。公司董事长李永辉兼任党委书记、各高层管理干部兼任各支部书记,改变了以前公司党组织‚无力无权无足轻重‛局面,实现了‚选优育强党组织书记‛目标。推进‚党企交叉任职‛,13名党组织成员全部兼任企业高级管理层干部,并用10万元年薪聘请1名专职副书记,从体制上保证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实行党员‚三向培养‛,把19名业务 骨干培养成党员、把43名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21名党员骨干培养成班组长、销售经理等管理层干部。三是推行思想融入。对党员开展学理论、学先进、学法纪‚三学习‛,对职工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意识、法制观念 ‚三教育‛,印发‚口袋读本‛1000余册,实行‚错时集中学习+工闲分散学习‛,促使党员职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今年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视频、QQ群和微博等新型手段,组织党员在网上开展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推动党员始终保持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八小时内当好爱岗敬业的单位人,八小时外当好文明守纪的社会人。

(二)坚持三个促进,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两个作用‛。创新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引导广大党员员工、普通职工克服工作态度消极、时冷时热等问题,努力为公司发展立新功、为党的建设‚有所为‛作表率,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科学快速发展。一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公司党委通过重大决策共同商议、企业管理全面参与、奖惩激励创先争优,组织带领职工围绕企业发展献计出力。针对企业经营理念、计划等重大事项,向企业管理层提出意见建议,促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近年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管理,党组织会议与管理层会议‚双向进会‛,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在党建的有力支撑下,现代管理理念日益成熟,使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GB/T28001等国际体系认证。公司党委建立完善党员和一般职工表彰激励、责任追究等系列规章制度,对每一位党员,按照每月50 元的标准作为‚党员贡献奖励金‛,同时按照每月、每季度设置生产奖、贡献奖、安全奖等各种奖励。二是促进企业和谐稳定。通过思想引领、文化熏陶、价值认同,进一步形成了企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关爱帮扶聚人心、文化建设提精神、联席会议维权益,营造平等、和谐、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采取组织培训、师傅帮带等方式,帮助103名党员职工成长为管理人才、生产能手。开展走访慰问、交心谈心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和问题65件。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党组织活动场所,投入400多万元打造党员职工之家。在出现矛盾纠纷时,由企业党组织召集,妥善协调各方利益,构建了和谐劳动关系。2014 年,企业在工资落实、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多次受到上级肯定,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三是促进企业形象提升。公司党委用‚质量是生命、诚信是支撑、形象是品牌‛激励约束党员和职工群众,推动客户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的提升。通过督促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带动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企业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经常性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照章纳税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召开‚金点子会议‛,强调精细化管理,帮助企业打造品牌。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活动,组建由11名党员骨干为主体的‚智囊团‛,为企业创新发展献计490余条。引导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社会责任沟通方式和对话机制,主动承担对顾客、对员工、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热心参与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支持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福利事业。

(三)实现三个提升,做到党建与企业发展同步提速。‚三融三促‛工作法使企业党组织核心地位不断提升,激发了党员活 力,凝聚了企业员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已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长足动力。一是公司党建活力全面提升。党的活动阵地建设规范化、制度建设系统化和活动开展常态化,成为了达州市非公企业党建典型样板。公司党组织延伸组建到班组,覆盖率达100%,47名员工递交入党志愿书,57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辉说:‚通过‘三融三促’提振了公司发展信心,凝聚了发展力量,企业已经完全离不开党组织了。‛二是公司发展动力全面提升。催生公司‚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核心价值理念,促使公司形成了‚和衷共济、开拓进取、争创一流、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推动了品牌战略、规模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实施。公司先后获得‚电线电缆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四川站‛、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殊荣,‚黑象‛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三是公司社会形象全面提升。引导公司‚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参与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支持教育、卫生等公共福利事业,捐款捐物达1600余万元,党员职工结对帮扶困难群众530多户。今年,‚9.13洪灾‛公司成立‚抗洪抢险突击队‛和‚物资输送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用大无畏的精神和身先士卒的勇气,排险情、搏洪流,共转移群众89人,并积极投身灾后重建,捐款捐物共计100余万元,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极大提升。

三、经验探讨及启示

(一)经验探讨。‚三融三促‛党建工作法,一是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破除党建工作空中楼阁的虚幻理念,有效破解如何促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互动 的困境和瓶颈。川东电缆公司探索实行的‚三融三促‛党建工作法,实现了阵地建设规范化、制度建设系统化和活动开展常态化,成为了达州市非公企业党建典型样板,带动了全市非公企业党建示范园的建设,助推形成了全市非公企业党建百花竞放的崭新局面。二是调动了党员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破解如何发挥好非公企业党员和职工主观能动性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难题。创造财富是企业责任,用好财富也是企业责任。川东电缆公司党委积极引导企业及广大员工在困难群体、关键时刻中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回报社会,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三是‚三融三促‛党建工作法,激发了非公企业自身内动力,有效破解非公企业如何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解决了企业只重经营不重党建的困境。‚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核心价值理念,促进了川东电缆公司‚团结拼搏,创新超越‛,深化了公司‚质量兴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了品牌战略、规模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实施。

(二)启示。‚三融三促‛党建工作规范为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党建队伍是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要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目标,要加大对党组织书记和其他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和经济激励,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的党建专职队伍。川东电缆公司创新选人用人模式,大胆将优秀党员培养成党组织书记、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并逐渐成长为专业党务工作骨干,公司党委成立以来,已成功 培养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30余名。二是创新载体是关键。要注重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载体,通过全面营造文化氛围、大力建设组织阵地、积极倡树先进典型、精心开展主题活动,使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鼓舞人、凝聚人、激励人的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党建文化。公司党委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三层楼1000余平米的党员职工之家。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大力实施‚金点子工程‛,大力推进‚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车间‛和‚党员示范企业‛建设,促使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三是促进发展是根本。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必须要把围绕中心、推动发展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职工聚心聚力、推动发展。公司党委‚三融三促‛党建工作法运用以来,党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已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和长足动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2014年以来,完成总产值28580万元、入库税金1158万元。

下载党企联姻一线牵 互促共赢“双支持”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企联姻一线牵 互促共赢“双支持”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