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昌推广: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各类矛盾创和谐
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各类矛盾创和谐
中共宜昌市伍家岗区委
从2008年开始,我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决策等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风险预测评估化解工作机制在规避风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由“保稳定”到“创稳定”的转变。截止目前,未发生一起影响当地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赴省进京上访数量大幅度下降。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平安县市区和宜昌市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单位,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一)把握三项原则,增强风险评估的严密性
我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2008年针对一些重点工程项目中的不稳定问题开始试行的。我们在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时,将以人为本、利于发展、民主法治三个原则贯穿始终。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宜万铁路、汉宜城际铁路、城东大道等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在我区兴建,征地8856亩,搬迁村居民2482户,涉及1.5万余人,7300余人失去土地,成为“种田无土地、社保无资格、工作无岗位”的三无人员。如何确保拆迁工程顺利,做好处于急剧转型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生产生活问题的特殊群体的工作,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我们立足于早预见、早调研、早着手,对以上重点工程的拆迁工作进行了风险预测评估。根据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对涉稳风险进行了五方面评估预测:一是部分农民要求高额补偿问题;二是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三是失地农民的建房问题;四是失地后养老保险问题;五是征地补偿资金的管理问题。上述风险属共性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针对预测评估出来的稳定风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居住社区化、就业非农化、保障社会化、受益多元化、待遇市民化”的目标和思路,详细研究制定工作预案,探索出“和谐拆迁、合理补偿、集中安居、充分就业、社会保障、留地发展”的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在较好解决被征地农民民生问题的同时,为城市建设和项目落户腾出了发展空间,使征地拆迁工作成为促进发展的“和谐工程”。对群众要求提高房屋补偿费标准、分配征地补偿费等诉求及时答复处理,坚持拆迁的“实施主体不变、补偿标准不变、各项责任不变”,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确保动迁事项顺利实施。对村民的保障问题,我们通过建议议案、邀请市直相关部门调研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市政府出台了《宜昌市城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目前,符合条件的4327名失地农民全部办理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1503人已开始受益,665名村民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启动了9个村民集中安置小区建设,总建筑面积52.4平方米,可安置被征地农民3846户1.5万人,同时每年举办被征地农民专场招聘会,“送岗位、送技能、养服务”进村入户,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近年来已转移9684人次,努力争取村级发展预留地836亩,30%的村年经常性收入突破100万元,共联村年集体收入突破400万元。
二是坚持利于发展的原则,把促进发展特别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城东大道是宜万铁路、新火车东站的配套建设项目,也是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的重点骨干工程。该工程道路红线范围内涉及房屋拆迁422栋,总建筑面积15.76万平方米,其中居民663户,面积4.34万平方米,还有28家单位和企业,面积约11.32万平方米。工程计划2008年底全部完工,任务艰巨,拆迁难度大,时间紧迫,为了加快工程建设,区委政府组建工作专班,从机关、街道抽调12名责任心强、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同志组成,采取召开动员会、座谈会、走访重点人群、问卷调查、媒体公示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东大道建设对拓展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实力,促进宜昌发展、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的重大意义,争取基层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坚持民主法治的原则,把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相结合。南北天城开发项目为我市航运建设新村旧城改造项目,辖区居民廖正秀因租住房屋被强制拆迁,其女刘明芳先后两次进京、三次赴省、屡次到区上访,谩骂哭闹,漫天要价。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如果处理她的问题稍有松动,旧城改造中涉及到的46户居民的安置补偿政策将全部“反水”,为此,我们坚持做到政策口径上下一致,思想工作协调一致,处理意见前后一致,一方面积极向省市信访部门、市政府驻京办、驻汉办反映风险评估情况,解释政策依据,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在对其非正常上访进行批语教育、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最终实现“稳定一个、稳固一方”的目标。
(二)、实施三类评估,强化风险评估的针对性
根据评估范围确定的评估对象,在制定评估方案时,准确把握评估重点,实行分类评估。
一是实行合法性评估。由区法制办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该重大事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是否有充足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依据是否合法。为了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管理,2006年区政府出台了《伍家岗区征地补偿费管理办法(试行)》,随着新形势的变化,部分村民上访要求将征地补偿费分光吃尽,对此区委政府进行风险评估,决定对试行办法进行修改,出台了《进一步规范征地补偿费使用与管理的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土地补偿费全额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不得用于村级办公和偿还债务,并纳入乡“双代管”中心社会保障专户,对个人的现金补偿以银行存折的形式发放给被征地农民手中。
二是开展可行性评估。对我区招商引资项目如三峡物流中心项目、现代物流中心二期、工业园区内裕波纺织工业园、中南像胶项目等由区发改局或其他主管部门牵头,会同项目建设单位及涉及的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评估,主要分析评价该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是否正确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批、核准、备案的法定程序;是否进行严谨周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编制的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政策出台的时机是否成熟,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基本具备;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密性,并与周边地区相关政策基本协调一致,不会导致相关地区、行业群众的互相攀比。
三是开展可控性评估。对宜万铁路、汉宜城际铁路、宜昌火车东站、城东生态新区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可控性评估,由风险评估责任主体牵头,会同应急办、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对该项目是否会引发较大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群众有何较强烈的要求;是否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隐患进行评估。同时对重大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进行预测,对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具体,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否能保证切实有效地处置群体性事件进行评估。总投资20亿元的宜昌万达广场项目,是宜昌市近年来最大的商贸项目,占地近130亩,总拆迁面积7.8万平方米,内有19家单位,274户居民和479个商户,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迁任务,我区组建了服务专班,从城建、规划、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抽调机关工作人员20多人,并根据《宜昌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制定了《宜昌万达广场房屋拆迁维稳应急预案》,对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组织领导及职责、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分类、群众体事件应急措施、工作要求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同时广泛发动街道社区,组建信息员队伍,遇到群体性事件苗头及时向上反映,对重点人员、重点人集中上访按照应急预案,成功化解和劝阻了多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坚持三个不动摇,提高风险评估的实效性
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评估事项做出实施、暂缓实施、暂不实施的决策。对虽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经评估决定实施的事项,落实解决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对存在较大矛盾和稳定隐患,经评估决定暂缓或暂不实施的事项,及时研究对策,化解矛盾,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实施;对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亟需实施但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的事项,落实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为确保决策、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和项目建设、改革举措的顺利推进,我们全程跟踪评估事项,在执行中严格坚持“三个不动摇”。
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不动摇。宜万铁路、宜昌火车东站、汉宜城际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征地强度、拆迁难度、受影响和安置人口强度都前所未有,区委、政府要求在拆迁过程中坚持阳光拆迁,严把政策补偿标准。加大政策宣传解释力度,做到拆迁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补偿标准公开和安置结果公开,将拆迁安置相关的政策法规、补偿标准、建设规划、项目情况、安置条件等详尽编入安置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并把房屋丈量、确认产权、腾房签约、补偿金额、优惠办法等拆迁信息全部公布于众,真正把政策交给群众,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决抵制无理取闹、漫天要价行为,依法拆迁、阳光操作,确保在拆迁政策执行上公平、公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处理拆迁矛盾、解决拆迁纠纷和群众反映的重点、热点问题,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难事巧办。对困难被拆迁户,坚持依法拆迁、有情操作,通过民政救济、困难救助、社会保障等手段,帮助其解决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上述工程开工以来,未发生一起群体事件、越级上访和进京上访事件,实现了拆迁零投诉、零上访,确保了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二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不动摇。为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区委、政府先后成立城东大道建设、宜万铁路、万达广场项目、龙盘湖旅游度假村项目、宜昌现代物流中心、三峡物流中心等9大服务专班,每个专班分别由3至4个单位驻村包点,负责政策宣传、思想动员、实物认定、矛盾化解、补偿兑现、搬迁入住等。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规定:凡应进行评估的事项,有关决策的提出部门、政策的起草部门、项目的报建部门、改革的牵头部门以及其他责任部门和街乡,是负责组织实施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有权做出决定的机构是负责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论的责任主体。其中,涉及到区级领导协调的重大事项,由分管领导协调组织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或责成有关部门、单位牵头实施评估;多部门职能交叉而难以界定评估责任主体的,由区级分管领导或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和协助部门责任。属于执法部门依法按程序受理的案件,由该执法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稳定风险评估;属于事前已形成不稳定问题,政法部门事后介入或经协调介入的,稳控责任以属地管理街乡、单位为主,政法部门予以配合。
三是坚持部门联动整体推动不动摇。今年 7月,宜昌市启动龙盘湖旅游度假村项目建设,该项目是我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水电旅游名城、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的功能性项目,共需拆迁房屋286栋,需要搬迁住户237户、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12家,被拆迁房屋面积共计90485.84平方米。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区委、区政府组建工作专班,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制订了《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和应急工作预案,做到“ 一风险一预案”,确保各项风险点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要求区建设、国土、规划、工商、税务、环保、街道和伍家乡等部门和单位,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等企业加强部门联动、互通信息、协同作战,目前,拆迁进展顺利,社会治安良好,没有出现过一起因拆迁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
(四)建立三大机制,增强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结合各方面收集掌握的情况,对评估事项实施的前提、时机及后续社会影响、配套措施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论证研究,制定相应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是建立信息汇集分析报告工作机制。强化稳定重大问题情报信息捕捉搜集渠道和手段,充分发挥基层信息联络员的作用,对收集群众心理情绪、权益诉求、社会保障等可能引发不稳定的信息,综合研判,分门别类建立资料台帐,为预测评估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严格落实稳控责任制,完善稳控工作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区、街乡、社区(村)三级稳控作用,强化日常巡查、假日巡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的巡查,坚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调处化解工作机制。在排查、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规模大小,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整合资源、充实力量,做好各项保障准备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自下而上逐级排查与边排查边调处相结合,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上报”制度,重点时期实行“周排查周报告制”,敏感时期实行“日排查日报告制”,对经风险评估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对汇集和排查梳理出来的突出问题,各单位认真研究分析,拿出具体调处化解意见,按受理、交办、承办、督办、销帐程序,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调处化解,重大问题实行领导包案调处。针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突发性、紧迫性、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破坏性等特点,建立健全了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或突发事件,能做到快速反应,早介入、早决策、早平息、早疏导,及时果断依法妥善处置,有效控制局面,及时平息事态。上半年,全区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46个,全部按程序进行了交办。
三是建立督查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政领导、综治信访部门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稳定信访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对排查出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发出抄告单,限期改进;对在规定期间内问题未解决的,发出督办单,督促加大力度解决;问题仍未解决的,发出黄牌警告书,并责成存在问题单位的领导负责解决。对涉及地方解决的问题,建立情况通报、协商调处等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的落实。取得的成效:
——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把重大事项晾晒在最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项目审批管理程序,切实落实项目所涉及的环境保护、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了群众合法利益。
——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评估过程中,通过广泛征集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在决策层和普通民众之间搭起一个立体的互动桥梁,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了政策透明度,提升了区委、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了维护稳定的工作实效。2008年以来,我区先后对宜万铁路、汉宜城际铁路、城东大道、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劲森照明、金都市场、万达广场、龙盘湖旅游度假村、居民安置小区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及时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预测评估,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有效避免和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切实增强了维稳工作的实效。
——确保了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形成后,有关责任部门根据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举措,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有效组织实施。针对部分群众不必要的顾虑,着力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对项目的认知度;针对苗头性不良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得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第二篇: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验材料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导致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到社会稳定,当地政府常常疲于应付。自2005年初起,四川省**市探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决策等进行事前评估,不能使绝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情、不能得到绝大多数百姓支持的事情坚决不做,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了由“保稳定”到“创稳定”的转变。200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影响当地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赴省进京上访数量大幅度下降。——变“保稳定”为“创稳定”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近年来,因企业改制和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十分集中,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4月28日,**市锦华棉纺厂的1000多名职工因不满企业改制中的一些问题,还曾阻断公路,冲击铁路,企业被迫停产,事件震动了全省。
回顾当年,**市政法委书记魏福民表示,以前地方政府没有算好“稳定账”,往往因时间紧、任务重,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没等安排好就仓促上马,想抢时间、抓效率,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许多工程因群众不满而被迫停工,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政治损失。
**市开始反思社会稳定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探求出一条从疲于奔命的“保稳定”到政府主动“创稳定”的社会和谐之路。2005年初,针对当时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些重大建设工程,**市建立了重大工程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四川省率先出台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明确规定新工程项目未经稳定风险评估不得盲目开工,评估出的严重隐患未得到妥善化解不得擅自开工。
2005年9月,**市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风险评估机制逐渐应用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决策。2006年2月,建立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制度》,要求在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办法出台之前,均要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尽可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因决策失误或时机不成熟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
为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市进一步建立了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解决机制、涉稳重要信息报送及报道机制、社会舆论汇集分析和维稳形势预测预警机制、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应急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四个五”工程构建科学工作体系
社会矛盾往往错综复杂,排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一些政策和机制要落实、得实效十分困难。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从内容到办法、从目的到责任追究等,都建立了完整、周密、细致的政策规定和工作体系,极具操作性,具有普遍适用意义,概括起来可称之为“四个五”工程。
第一个“五”是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的内容:合法性,其决策是否符合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所涉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充足;合理性,看其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前提条件,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可行性论证,时机是否成熟;环保问题,有无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是否有相关部门的环保鉴定;社会治安,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不稳定事件,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第二个“五”是风险评估的五步工作法:第一步,确定评估对象,全面掌握情况。要求对拟定的每个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收集相关文件资料、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等方式掌握评估对象基本情况;第二步,分析预测,评估风险。要对事项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作出准确预测;第三步,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与决策建议、政策草案、项目报告、改革方案一并报送有决定权的机构商定;第四步,根据评估结论,作出实施、暂缓实施或暂不实施的决定;第五步,各级维稳办负责抓好本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化解工作的督促和协调,同时设置信息员,及时发现、化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个“五”是五种责任追究措施:一是检查述职。发生逾300人群体性事件和辖区群众赴省50人以上、赴京6人以上集体上访等情况的,辖区或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作专题述职及书面检查;二是一票否决。凡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取消责任部门、县区及主要领导当年评优、评先资格;三是组织处理。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四是纪律处分。对构成违纪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五是追究刑事责任。对玩忽职守、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个“五”是构建五大和谐关系:和谐的党群干
群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警民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
——改革力度加大 发展速度加快 社会稳定程度提高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市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从源头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两年来,**市的改革力度加大了,发展速度加快了,社会稳定程度大大提高了。
2006年,**市群众赴省进京上访批次和人次,与2005年相比均下降了50%以上,2007年又呈大幅度下降趋势。2005年至今,**市实施了160多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决策事项,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没有一个工程因群众不满而停工。2005年12月,**市人民医院准备实行改制,接到医院改制的报送方案后,**市相关领导和部门对改制行动进行了风险评估。在民意调查中发现,许多职工还根本不知道医院要改制,部分职工对未来去向意见很大,对社保问题也不满意,情绪很大。由于时机不成熟、条件不成熟,**市有关部门对医院的改制方案作出了“暂不执行”的决定,防止了可能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第三篇: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验材料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导致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到社会稳定,当地政府常常疲于应付。自2005年初起,四川省**市探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决策等进行事前评估,不能使绝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情、不能
得到绝大多数百姓支持的事情坚决不做,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了由“保稳定”到“创稳定”的转变。200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影响当地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赴省进京上访数量大幅度下降。——变“保稳定”为“创稳定”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近年来,因企业改制和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十分集中,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4月28日,**市锦华棉纺厂的1000多名职工因不满企业改制中的一些问题,还曾阻断公路,冲击铁路,企业被迫停产,事件震动了全省。回顾当年,**市政法委书记魏福民表示,以前地方政府没有算好“稳定账”,往往因时间紧、任务重,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没等安排好就仓促上马,想抢时间、抓效率,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许多工程因群众不满而被迫停工,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政治损失。**市开始反思社会稳定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探求出一条从疲于奔命的“保稳定”到政府主动“创稳定”的社会和谐之路。2005年初,针对当时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些重大建设工程,**市建立了重大工程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四川省率先出台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明确规定新工程项目未经稳定风险评估不得盲目开工,评估出的严重隐患未得到妥善化解不得擅自开工。2005年9月,**市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风险评估机制逐渐应用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决策。2006年2月,建立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制度》,要求在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办法出台之前,均要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尽可能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因决策失误或时机不成熟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为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市进一步建立了群众利益保障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解决机制、涉稳重要信息报送及报道机制、社会舆论汇集分析和维稳形势预测预警机制、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应急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四个五”工程构建科学工作体系社会矛盾往往错综复杂,排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一些政策和机制要落实、得实效十分困难。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从内容到办法、从目的到责任追究等,都建立了完整、周密、细致的政策规定和工作体系,极具操作性,具有普遍适用意义,概括起来可称之为“四个五”工程。第一个“五”是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的内容:合法性,其决策是否符合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所涉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充足;合理性,看其是否适应大多数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前提条件,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可行性论证,时机是否成熟;环保问题,有无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是否有相关部门的环保鉴定;社会治安,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不稳定事件,是否有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第二个“五”是风险评估的五步工作法:第一步,确定评估对象,全面掌握情况。要求对拟定的每个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收集相关文件资料、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等方式掌握评估对象基本情况;第二步,分析预测,评估风险。要对事项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作出准确预测;第三步,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与决策建议、政策草案、项目报告、改革方案一并报送有决定权的机构商定;第四步,根据评估结论,作出实施、暂缓实施或暂不实施的决定;第五步,各级维稳办负责抓好本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化解工作的督促和协调,同时设置信息员,及时发现、化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个“五”是五种责任追究措施:一是检查述职。发生逾300人群体性事件和辖区群众赴省50人以上、赴京6人以上集体上访等情况的,辖区或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作专题述职及书面检查;二是一票否决。凡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取消责任部门、县区及主要领导当年评优、评先资格;三是组织处理。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四是纪律处分。对构成违纪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五是追究刑事责任。对玩忽职守、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四个“五”是构建五大和谐关系:和谐的党群干群第四篇: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调查报告
近年来,**省**市探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决策进行事前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社会矛盾,实现了由“保稳定”到“创稳定”的转变。
“凡是群众不受益、不支持的事,坚决不做”
**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人口密集、经济欠发达,因企业改制和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十分集中,过去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魏福友说,以前往往因时间紧、任务重,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没等把存在的矛盾摸清并处置好就仓促上马,想抢时间、抓效率,结果却是欲速而不达,一些工程因群众不满而被迫停工,不仅造成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也不好。
2005年初,针对当时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些重大建设工程,**市出台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制度》,明确规定凡新开工工程未经稳定风险评估不得盲目开工,评估出的严重隐患未得到妥善化解不得擅自开工。
新出台的规定,立即在实践中发挥出了积极效应。当年,**市船山区对“猫儿洲”立项整体开发,考虑到涉及2700余名村民整体搬迁,存在不稳定事件隐患,市里邀请了国家、省、市、区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最终,这个项目被改为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开发,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认可和支持。
2006年,尝到了“甜头”的**市又进一步完善了风险评估机制,建立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制度》等八项工作机制,要求在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办法出台之前,均要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评估。
“所谓风险评估,就是群众不受益、不支持的事,坚决不做!”魏福友说。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共对281件重大事项进行评估,群众拥护并顺利实施156件占56%,暂缓实施33件、占12%,完善后实施68件、占24%,被否决的24件、占8%,经评估后实施的重大事项没有发生较大影响稳定问题。
“否决还是实施,每一次评估都要讲科学”
重大工程、改革、决策涉及利益面广,问题错综复杂,科学评估尤为重要。为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经过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从内容到办法、从目的到责任追究等,都建立了一套完整、周密、细致的政策规定和工作体系。
魏福友说:“否决还是实施,每一次评估都要讲科学。否则,也可能会损害老百姓利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为确保风险评估科学性,在开展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市始终坚持着“五步走”:第一步,确定评估对象,全面掌握情况;第二步,分析预测、评估风险;第三步,形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第四步,通过对显性风险、潜在风险和可能诱发风险的因素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系数,提出四级预警的分类处置意见,作出不准实施,暂缓实施、分步实施、准予实施的决定;第五步,各级维稳办负责抓好本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化解工作的督促和协调。
2008年12月,**市射洪县水电气安装部门要求提高安装费用。作为一项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决策,**市立即对此展开风险评估。
12月25日,市物价部门举行了听证会,邀请消费者、经营者、其他利益相关方、专家学者参加,接着又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最终认定,提价依据不充足、群众满意度测评支持率很低、方案不详实、配套措施不完善,否决了提价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风险评估机制,**市还规定,对贯彻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机制不力、酿成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要坚决实施责任追究。如“凡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取消责任部门、县区及主要领导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等。
一条条“铁令”,成了“悬”在领导干部头上的一把“利剑”,也使“风险评估”成为**市家喻户晓的一个词汇。“现在啥事都要风险评估,改个桥梁名字都要听听我们的意见。但只要能通过评估的,那绝对是能让我们受益的,肯定要支持!”49岁的船山区月山村村民罗贤丰说。
“民生配套”让风险评估插上“双翼”
**市维稳办主任侯贤松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变“保稳定”为“创稳定”,是“源头维稳”的一种表现形式,但风险评估只是针对重大项目和决策。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市还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民生政策,以解决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给“风险评估”插上了“双翼”。
在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中,**市倾力打造了“政务服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和“群众接待中心”。如今,这三个中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政务超市、幸福驿站、群众之家”。
**市52岁下岗工人袁晓林的爱人余芝兰不久前得子宫肌瘤住院,花了3000多元钱,23岁的女儿袁希待岗在家。惠民帮扶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给他们申请了每月70元的困难补助金,并安排他们的女儿参加技能培训,帮助她顺利找到了一份工作。
**市总工会副主席何春林说,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也是把稳定工作前移,杜绝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
与惠民帮扶中心
一样,有了市政务服务中心,过去群众对政府部门办事低效的抱怨也越来越少了。四川中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彭彩林说:“去年8月,公司融资要办相关证明。过去,开证明要跑好几个部门,至少要1至2周。现在有了政务服务中心,才用了半天时间,就全都办好了。”
据了解,为推进社会稳定,构建
第五篇: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定海区委维稳办
【实施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日益突出,牵制了党委、政府大量工作精力。为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制约因素和稳定风险,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推进“两创”总战略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定海区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有效办法,于2008年开始推行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定海区该项工作在2008年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交流,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实践科学发展观十大重点课题”之一。
【基本做法】
——深入开展调研。2007年初,区委、区政府就把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为一项重要课题列入调研计划,由区领导牵头组织维稳办、政研室、公安分局、发改局和有关乡镇、街道负责同志,对全区稳定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方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定海区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并于2008年1月正式组织实施。
——健全组织机构。为加强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统筹协调,专门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维稳、信访、法制、发改等20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组织开展工作,将风险评估结果报区委、区政府,由区委、区政府决定是否实施重大事项。各有关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按照各自职能和权限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区委、区政府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和区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管理,列为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相应责任追究办法,对贯彻执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力、酿成重大不稳定事件的,按照《浙江省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领导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暂行规定》,由上一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行政法规、规章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玩忽职守、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科学实施评估。
1、明确评估内容,实施科学评估。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凡需经区委、区政府决定的,关系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关系较大范围群众切身利益调整的重大政策,关系相当数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关系相当数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就业、医疗改革、企业改制、行政性收费调整等敏感问题,都属于应当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大事项。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采取分级评估。对情况复杂、易引发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重大事项,经区委、区政府或领导小组指定,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评估。对存在风险、可能引发群众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其它重大事项,由风险评估责任主体自行组织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包括合法性评估、可行性评估和可控性评估。
合法性评估:主要由区法制办牵头,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该重大事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是否有充足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依据是否合法。
可行性评估:主要由区发改局或其他主管部门牵头,会同重大事项涉及的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主要分析评价该事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是否正确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批、核准、备案的法定程序;是否进行严谨周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编制的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重大事项实施或出台的时机是否成熟,相应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基本具备;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密性,并与周边地区相关政策基本协调一致,不会导致相关地区、行业群众的互相攀比。
可控性评估:主要由风险评估责任主体牵头,会同应急办、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对该事项是否会引发较大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是否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群众有何较强烈的要求;是否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隐患进行评估。同时对重大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进行预测,对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具体,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否能保证切实有效地处置群体性事件进行评估。
2、规范评估程序,细化评估措施。在评估程序上分为5个环节:一是确定评估事项。需要组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事项由风险评估责任主体按照规定的评估范围确定,或由区委、区政府及领导小组指定,或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议确定。二是制定评估方案。决定重大事项进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程序后,风险评估责任主体着重了解掌握评估对象基本情况,准确把握评估重点,制定评估方案,报领导小组同意后,适时组织评估。三是组织开展评估。风险评估责任主体及部门围绕评估事项的合法性、可行性、可控性及其他相关问题,深入实地、深入群众,了解掌握情况,收集直接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后,认真全面分析评估,特别是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逐项分析,评估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矛盾冲突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激烈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评估时间一般为1个月,涉及事项有特殊时限要求的,可按要求另行确定时限。四是作出评估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及部门汇总各方面收集掌握的情况及各职能部门的评估意见,深入讨论、分析评议和科学论证,提出总体评估结论,形成评估报告。依照法定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据评估结果,对评估事项作出实施、暂缓实施、暂不实施的决定,报领导小组审定。对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重大事项,组织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将听证结果报区委、区政府,由区委、区政府统筹决定,同时将有关评估资料一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五是落实维稳措施。对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后,重大事项所涉部门及乡镇(街道)对虽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评估认定可实施的重大事项,及时研究落实解决矛盾问题的具体措施;对存在较大矛盾和不稳定隐患的,经评估认定暂缓实施和暂不实施的重大项目,及时研究对策,化解矛盾,待时机成熟后实施;对符合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亟需实施但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的重大事项,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严防涉稳重大事件发生。
3、落实动态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列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各乡镇(街道)、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高度重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把它作为源头防范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信息情报上,主管或实施部门设立信息直报点和信息直报员,确保信息灵敏、畅通,一旦出现重要情况超前防范、迅速处置。监督管理上,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委维稳办等部门督促重大事项责任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及时研究制定评估对象的维稳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促进源头防范工作取得实效。
【成效评价】
——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把重大事项晾晒在最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项目审批管理程序,切实落实项目所涉及的环境保护、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及合法利益。
——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评估过程中,通过广泛征集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在决策层和普通民众之间搭起一个立体的互动桥梁,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了政策透明度,提升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
——增强了维护稳定的工作实效。2008年以来,定海区先后对特种船舶制造项目、城区教育学区划分等一批重大事项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及时对可能出现的不稳
定因素进行预测评估,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有效避免和解决了事项开展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切实增强了维稳工作的实效,促进了社会和谐。
——确保了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形成后,有关责任部门根据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举措,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有效组织实施。针对部分群众不必要的顾虑,着力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对项目的认知度;针对苗头性不良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得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创新亮点】
——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维稳工作的新路子。
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使党委、政府对重大事项的把握更加全面,决策过程更加透明,决策结果更加科学,从而紧紧抓住影响稳定的主要矛盾,对容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进行全面预测,针对重点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并实行全面的跟踪处理,有效防止因决策、政策、项目的失误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的发生,是切实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维稳工作实效性的新路子。——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载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和捍卫者,我们必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维稳工作的始终。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重大事项是否可能引发危害社会稳定事件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到慎之又慎,不出纰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保稳定、促发展、创和谐的新举措,也是推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