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报关员考试复习三星考点:海关行政复议制度
一、海关行政复议制度的概述
(一)含义
海关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海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海关的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由海关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该具体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二)特征
1、海关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不服海关所作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
2、海关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是对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
3、提起海关行政复议的主要原因是被海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海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的权益;
4、海关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的上一级海关;对海关总署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海关总署申请行政复议。
(三)作用
1、维护和监督海关依法行使职权
2、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原则
1、合法原则:包括复议的主体合法、复议的程序要合法、复议的法律依据要正确等
2、公开原则
3、公正原则:包括用法律依据正确、裁决适当、解决矛盾和争议且不得回避与不作为三个方面。
4、及时原则
5、便民原则
6、有错必纠原则
二、海关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海关行政复议的范围(掌握)
1、对海关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范围
(1)对海关作出的罚款,没收货物、物品、运输工具,追缴无法没收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的等值价款,没收违法所得,暂时停止或者取消给予特定减免税优惠,暂停或者取消与办理海关手续有关的经营资格,暂停报关员的执业或者吊销报关员的执业证书及其他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对海关作出的收缴有关货物、物品、违法所得、运输工具、特制设备决定不服的;
(3)对海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4)对海关作出的扣留、封存、冻结财产及扣留、封存帐簿、单证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5)对海关收取担保的具体行政行为;
(6)对海关作出的强制执行措施不服的;
(7)对海关确定纳税义务人、完税价格、商品归类、原产地、适用税率和汇率、减征或者免征税款、补税、征收滞纳金、计征方式、纳税方式、纳税地点以及其他涉及税款征收的具体行政行为;
(8)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海关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或行政审批事项,海关未依法办理的;
(9)对海关检查运输工具和场所,查验货物、物品或采取其他监管措施不服的;
(10)对海关作出的责令退运、不予放行、责令改正、责令拆毁和变卖等行政决定不服的;
(11)对海关稽查决定或者其他稽查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12)对海关做出的企业分类决定以及按该分类决定进行管理的措施不服的;
(13)认为海关未依法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或者对海关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服的;
(14)认为海关未依法办理接收报关、放行等海关手续的;
(15)认为海关违法收取滞报金或者其他费用,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16)认为海关没有依法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的;
(17)认为海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18)认为海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典型试题:
下列情形中,可以向海关申请行政复议的有:(2006年试题)
A.对海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B.认为海关违法收取滞报金的
C.对海关税则归类有异议的
D.对海关关于该企业的分类不服的
答案:ABCD(二)海关行政复议的管辖
海关行政复议实行上级复议的原则,即对海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海关的上级海关为复议机关。对海关总署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海关总署申请行政复议。
(三)海关行政复议的相关程序(掌握)
1、海关行政复议的申请:
(1)申请人
(2)被申请人: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
(3)第三人
(4)申请的期限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海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申请方式
2、海关行政复议的受理:
海关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对复议申请进行审核。
如果海关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在5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海关行政复议的审理
(1)审阅复议材料和全案卷宗材料;
(2)核对证据材料,调查研究,收集证据;
(3)审查原海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是否有法律依据,适用法律是否准确;
(4)审理后,复议机关对复议案件提出处理意见。
4、海关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
(1)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
行政复议机关应该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2)复议决定的种类
A.决定维持
B.决定被申请人限期履行法律职责
C、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D.变更决定
E.撤销决定
第二篇:2011报关员考试复习三星考点:海关事务担保
一、海关事务担保的概述
(一)海关事务担保的含义(了解)
是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本人或他人办理特定的海关事务或者从事海关特许的经营业务,经海关同意,以规定的方式,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或者承担责任的法律行为。
(二)海关事务担保的性质(了解)
1、履行性
2、惩罚性
3、补偿性
(三)海关事务担保的作用(了解)
二、海关事务担保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海关事务担保的适用
1、海关事务担保的范围
(1)通关事务担保(重要考点)
①办理进出口货物申报纳税手续时,征税要件不明确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要求先予放行货物的
②报关时不能交验有关单证,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要求放行货物,后补交单证的
③正在办理减免税手续,货物已运抵进口口岸,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申请凭税款担保办理货物验放手续的
④因不可抗力或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不能按期缴纳税款在办理相应手续,在实际进出口时,纳税义务人要求海关先放行货物的
⑤暂准进出境货物、进境修理货物、出境加工货物、租赁进出口货物,特殊情事下旅客携带履行自用物品的
⑥无代价抵偿货物进口或出口,原进口货物尚未退运出境或放弃交由海关处理的,或者出口货物尚未退运进境的
⑦进口货物收货人申请减免滞报金期间申请现行提取货物的
⑧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便捷通关措施的
⑨反倾销初裁决定确立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要求提供担保作为临时反倾销措施的。
(2)保税事务担保
①申请人经营海关监管货物运输、仓储等业务的
②经营企业或加工企业涉嫌走私、违规,已被海关立案调查、侦查,案件未审结的,或者因为管理混乱被海关要求整改,在整改期,经营企业提供相当于应缴纳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保证函申请予以备案的
③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租赁厂房、设备或者首次开展加工贸易或者办理加工贸易异地备案或者加工贸易手册申请两次或两次以上延期的,经营企业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银行保函后申请予以备案
④加工贸易货物已进口,但企业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手续提交的单证与事实不符,企业不申请退运,而是向海关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银行保函后,申请继续履行合同。
(3)涉案担保
①纳税义务人在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内有明显的转移、藏匿其应税货物以及其他财产的迹象的;海关责令纳税义务人向海关提供税款担保的;
②缉私、稽查查获的执行风险较大的追征或补征税款情事的;
③受海关处罚的当事人或者其他法定代表人、主要运输工具负责人在出境前未缴清其应缴的罚款、违法所得和依法追缴的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的等值价款的。
④知识产权权利人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或收发货人请求海关放行嫌疑侵犯专利权货物的
③经过初步裁定倾销、补贴成立,国务院主管部门公告决定要求提供担保的产品
⑤有违法嫌疑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无法或不便扣留的;
2、实行总担保的海关事务担保范围
(1)申请经营海关监管货物运输、仓储及报关等特殊业务的
(2)同一被担保人申请对一定期限内发生的多次海关监管行为提供担保的
(3)ATA单证册项下暂准出口货物,由中国国际商会统一向海关总署提供总担保
(4)汽车生产企业办理登记备案后,根据汽车零部件进口计划,在汽车零部件进口前向企业所在地海关提供税款总担保
(5)获准实施便捷通关措施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与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签订“适用便捷通关程序担保书”的
(6)经海关同意,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向海关提供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0万元的总担保
(7)网上支付银行担保,由银行对纳税义务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申请缴纳的进出口税费提供的总担保。
3、免予适用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可以免除担保的,则可免除担保。“免除担保”优先于“凭担保放行”
4、不予适用
国家对进出境货物、物品有限制性规定,应当提供许可证件而不能提供的,法律规定不予办理担保放行手续。
(二)担保人的资格及担保责任(了解)
1、担保人的资格
2、担保人的担保责任
(三)担保的主要方式(重要考点)
1、人民币、可自由对换的外币
2、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单
3、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出具的保函(保函、ATA单证册)
4、海关依法认可的其他财产、权利
单选题(05年考题)
担保人可以以下列财产、权利向海关提供担保()
A、人民币存单 B、各种外币 C、政府主管部门的保函 D、中国人民银行的保函
答案:A
(四)海关事物担保的实施
采用担保资金和担保函
1、担保资金与担保函的使用
(1)担保资金的使用
①保证金,适用下列8种情形(重要考点)
A、海关尚未确定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原产地、进口货物物品数量等征税要件的;
B、正在海关办理减免税审批手续的;
C、申请延期交纳税款的;
D、暂时进出境的;
E、进境修理和出境加工的;
F、因残损、品质不良或者规格不符,纳税义务人申报进口或者出口无代价抵偿货物时,原进口货物尚未退运出境或者尚未放弃交由海关处理的,或者原出口货物尚未退运进境的;
G、对缉私、稽查查获的执行风险较大的追征补征税款情事的;
H、其他按照有关规定应当收取税款保证金的情形。
②风险担保金包括(重要考点)
A、对实施联网监管的相关加工贸易企业收取的风险担保金;
B、对加工贸易货物物品备案征收的风险担保金;
C、对同一经营单位申请将剩余料件结转到另一工厂收取的风险担保金;
D、对从事转关运输的企业收取的风险担保金;
E、对加工区之间往来的货物物品不能按照转关运输办理的企业收取的风险担保金;
F、对进口货物收货人在申请减免滞报金期间因故需先行提取货物收取的风险担保金;
G、对租赁进出口货物物品收取的风险担保金;
H、其他按照有关规定收取的风险担保金。
③抵押金包括(重要考点)
A、对无法或者不便扣留的货物、物品或者运输工具收取的等值抵押金;
B、对受海关处罚,在出境前未缴清罚款、违法所得和依法追缴的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的等值价款的当事人收取的抵押金;
C、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收取的抵押金;
D、其他按照有关规定收取的抵押金;
(2)担保函的使用
除上述须用担保资金申请担保的外,担保人均可以保证函方式申请担保。
在实施保证函担保时,因担保人所要担保的情况不同,在实际使用时,对担保人的身份亦有相应的要求。
2、担保的作出
(1)担保申请
凡符合申请担保条件的货物,由担保人向办理有关货物进出口手续的海关申请担保,由海关审核并确定担保的方式。
(2)提供担保
① 担保资金的交付
以担保的资金方式申请担保的,应按下列规则交付(了解)
A、当事人向海关办理资金交付手续应通过银行转帐,无法办理银行转帐或金额较小的以现金交付。
B、海关担保资金金额一般应按人民币计算收取。对能开设外汇(钞)帐户的币种,可按其本位币收取,退还时按原币种退还。
②保证函的交付
以保证函方式申请担保的,由担保人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填写保证函一式两份,并加盖担保人印章,一份交海关备案,一份留存。
3、担保的销案
担保人必须于规定的担保期限届满前,凭“海关保证金、风险担保金、抵押金收据”或留存的保证函向海关办理销案手续。在担保人履行了向海关承诺的义务后,海关将退还担保人已缴纳的担保资金,或注销已提交的保证函。至此,担保人的担保义务将予以解除。
对以担保资金方式提供担保的,其退还须按下列规定办理:
(1)当事人在担保期内履行纳税义务的,海关业务部门应自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办理退款手续。退款应通过银行转帐办理,无法办理银行转帐的可以退还现金。
(2)自退还通知书开出之日起超过60天当事人未来办理退款手续的,海关业务部门负责发布公告。自公告之日起超过90天当事人仍未来办理退款手续的,海关视同放弃资金上缴国库。
4、担保人的法律责任
对未能在担保期限内向海关办理销案手续的,海关采取以下措施:
(1)以担保资金担保的,海关应自担保期满3个工作日内办理担保资金的扣缴入库手续,缴库后尚有结余的,按规定退还原当事人。
(2)按《海关法》第60条的规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3)按《海关法》第61条的规定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第三篇:2011报关员考试复习三星考点:旧机电产品
一、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主管部门:商务部
发证机构: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各省级以及商务部授权的其他省会城市商务厅(局)、外经贸委(厅、局)
(一)管理范围
1.2008年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消耗臭氧层物质和重点旧机电产品。
(1)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口许可证:由各地外经贸委(厅、局)、商务厅(局)签发;在京中央管理企业的进口,由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签发。
(2)重点旧机电产品:由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负责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工作。
2.2008年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47类。
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配额招标和出口许可证管理。
(1)玉米、小麦、棉花、煤炭、原油、成品油六类商品的出口许可证,由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签发。
(2)大米、玉米粉、大米粉、小麦粉等31类商品的许可证由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签发。
(3)铟、钼、消耗臭氧层物质、锌、部分金属及制品由各地方发证机构签发。
(二)办理程序
1.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
在组织该类进出口应证商品前,经营者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领进出口许可证,可通过网上和书面两种形式申领。
发证机构自收到符合规定的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发进(出)口许可证。特殊情况下,进口许可证最多不超过10个工作日。
2.进口重点旧机电产品
进口前经营者应事先向主管部门申领进出口许可证,可通过网上和书面形式申领。
申领时应由旧机电产品进口的最终用户提出申请,并且申请企业应具备从事重点旧机电产品用于翻新(含再制造)的资质。
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
(一)商品范围:
1.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范围
2008年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商品包括:一般商品、机电产品、重要工业品。
列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的商品,在办理报关手续的时候,要向海关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
2.免交许可证的情况:6种(重点,参见教材P62-63)(二)办理程序
1.进口属于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货物,收货人在办理海关报关手续前,应向所在地或相应的发证机构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并取得自动进口许可证。
2.收货人可通过书面申请,也可通过网上申请。发证机构自收到符合规定的申请后,应当予以签发自动进口许可证,最多不超过10个工作日。
3.对于已申领的自动进口许可证,如未使用应当在有效期内交会发证机构,并说明原因。
4.自动进口许可证,如有遗失,应书面报告挂失。原发证机构经核实无不良后果的,予以重新补发。
5、对于自动进口许可证自签发之日起1个月后未领证的,发证机构予以收回并撤销。
(三)报关规范
1.自动进口许可证的有效期为6个月,仅限公历内有效。
2.原则上实行“一批一证”管理,对部分可实行“非一批一证” 管理,在有效期内可以分批次累计报关使用,但累计使用不得超过6次。
3.对于散装货物溢短装数量在货物总量正负5%以内予以验放。
4.对原油、成品油、化肥、钢材的散装货物,溢短装数量在货物总量正负3%以内予以验放。
三、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管理
(一)管理范围
1.主管机构:商务部
2.发证机构: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和受商务部委托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为发证机构。
(二)办理程序
1.经营者在进出口前获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后,凭批准文件到所在地发证机构申领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在京的企业向许可证局申领)。
2.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实行网上申领。
3.发证机构收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和相关材料并经核对无误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签发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或出口许可证。
(三)报关规范
1.进出口时经营者应当主动向海关出具有效的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
2.当海关对于进出口的货物是否属于两用物项和技术提出质疑,经营者应按规定向主管部门申请进口或者出口许可。或者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不属于管制范围的相关证明。
3.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口许可证实行“非一批一证”和“一证一关”制
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实行“一批一证”和“一证一关”制
4.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年,跨使用时,在有效期内只能使用到次年3月31日,逾期发证机构将根据原许可证有效期换发许可证。
商务部正式受理后20日内决定是否批准进口申请,如需征求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意见,商务部在正式受理后35日内决定是否批准进口申请。
(四)报关规范
1.进口许可证有效期1年,当年有效,需跨使用时,最长不得超过次年3月31日。
2.出口许可证的有效期最迟不得超过6个月,且有效期截至时间不得超过当年12月31日。(2008年教材变动的地方)
3、不得擅自更改许可证证面内容
4、进出口许可证实行“一证一关”、一般情况下实行“一批一证”制度。如要实行“非一批一证”,发证机关在签发许可证时在许可证的备注栏中注明“非一批一证”字样,但最多不超过12次。
5、对于大宗、散装货物,溢装数量不超过进口许可证所列进口数量的5%,其中原油、成品油溢装数量不得超过其进出口许可证所列数量的3%.6、国家对部分出口货物实行指定出口报关口岸管理
(1)锑及锑制品指定:黄埔海关、北海海关、天津海关为出口报关口岸
(2)轻(重)烧镁出口许可证由大连特办签发,指定大连、天津、青岛、天津、长春、满洲里为出口报关口岸。
(3)甘草指定天津海关、上海海关、大连海关为出口报关口岸;甘草制品指定天津海关、上海海关为出口报关口岸。
(4)蚕食类(参见教材62页)
(5)以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复出口方式出口的锯材(参见教材62页)
四、废物进口管理
(一)管理范围
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管理。环保部制定、调整并公布了《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及《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对未列入目录内的固体废物禁止进口。
(二)办理程序
1.向环境保护部提出废物进口申请获取《废物进口许可证》
2.进口废物运抵口岸后,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凭环保部签发的废物进口许可证受理报检,合格的,向报检人出具《入境货物通关单》。
3.海关凭《废物进口许可证》、《入境货物通关单》办理通关手续
(三)报关规范
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口列入上述管理范围的废物,均须事先申领《废物进口许可证》
1.向海关申报进口列入国家《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的废物,报关单位应主动向海关提交有效的废物进口许可证、口岸检验检验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及其他有关单据。
2.向海关申报进口列入国家《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的废物,报关单位应提交有效的废物进口许可证、口岸检验检验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及其他有关单据。
3.对未列入上述目录内的或虽列入上述目录内但未取得有效“废物进口许可证”的废物,一律不得进口和存入保税仓库。
4.废物进口许可证实行“非一批一证”管理。
5.进口废物不能转关,只能在口岸海关办理申报进境手续。(废纸除外)
五、进口关税配额管理
2008年我国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有:小麦、大米、玉米、棉花、食糖、羊毛及毛条;
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的工业品有:尿素、磷酸氢二铵,含氮磷钾三种肥效元素的矿物质及化学肥等三种农用肥料。
(一)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
1.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为全球配额,主管部门为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海关凭着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各自授权机构向最终用户发放的、并加盖“商务部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证专用章”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证专用章” 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证”办理验放手续。
2.“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证”实行“一证多批”制,最终用户需分批进口的,凭“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证”可多次办理通关手续,直至海关核准栏填满为止。有效期为每年1月1日起至当年的12月31日,如需延期,应向原发证机构申请办理换证,但延期最迟不得超过下一年2月底。
3.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的申请期为每年10月15日至30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分别与申请期前1个月在有关报刊及网站上公布每种农产品下一进口关税配额总量,关税配额申请条件及产品的税则和适用税率。
(1)食糖、羊毛、毛条由商务部公布并由商务部授权机构负责受理本地区内申请
(2)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由发展改革委公布并由发展改革委授权机构负责受理本地区内的申请。
(二)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的工业品
1.化肥进口关税配额为全球配额,商务部负责全国化肥关税配额管理工作。关税配额内化肥进口时,海关凭进口单位提交的“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证明”,按配额内税率征税,并验放货物。
2.商务部负责在化肥进口关税总量内,对化肥进口关税配额进行分配。商务部于每年的9月15日至10月14日公布下一的关税配额数量。申请单位应在当每年的10月15日至10月30日向商务部提出化肥关税配额的申请,商务部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化肥关税配额分配到进口用户。
第四篇:2011报关员考试重要考点:海关行政处罚制度
2011报关员考试重要考点:海关行政处罚制度
海关行政处罚
一、海关行政处罚概述
(一)海关行政处罚的含义
指海关根据法律授予的行政处罚权利,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海关法律、行政法规、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走私行为和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
(二)海关行政处罚的性质
海关行政处罚作为一种行政制裁行为。
(三)海关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了解)
1、公正公开原则
2、法定原则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救济原则
救济手段包括: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
二、海关行政处罚制度的基本内容(重点)
(一)海关行政处罚的范围
1、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走私行为
(1)走私行为(重要考点)
①未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②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③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单证、印章、账册、电子数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
④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单证、印章、账册、电子数据或者以伪报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料量等方式,致使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脱离监管的;
⑤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擅自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运出区外的;
⑥有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的其他行为的。
(2)按走私行为论处的行为(2种)(重要考点)
①明知是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的;
②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船舶及所载人员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运输、收购、贩卖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没有合法证明的。
与走私人通谋为走私人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海关单证的,与走私人通谋为走私人提供走私货物、物品的提取、发运、运输、保管、邮寄或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的共同当事人论处。
2、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重要考点,教材463页所列举的行为要熟悉。)
3、由海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
(二)海关行政处罚的管辖
1、海关行政处罚由发现违规行为的海关管辖,也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海关管辖。
2、两个以上海关都有管辖权的案件,由最先发现违法行为的海关管辖。
3、管辖不明确的案件,由有关海关协商确定管辖,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上级海关指定管辖。
4、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由海关总署指定管辖。
(三)海关行政处罚的形式(掌握)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走私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违法所得
4、撤销报关企业和海关准予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储存、加工、装配、寄售、展示等业务的企业的注册登记,取消从业资格,暂停从事有关业务或者有关执业
5、取缔未经注册登记和未取得报关从业资格从事报关业务的企业和人员的有关活动
(四)海关行政处罚的程序
1、一般规定(考点)
(1)案件移交
海关发现的应当由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刑事侦查部门处理的违法行为,应当制作案件移送函,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刑事侦查部门处理。
(2)双人办案
调查时,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且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
(3)回避
办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①当事人的近亲属
②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 本案有利害关系
③与本案当时人有其他关系,可以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2、案件调查
(1)立案
(2)调查取证
(3)调查中止和终结
(4)案件审查
(5)告知、复核和听证(参见教材466-467页熟悉举行听证的范围。听证费由海关承担)
3、行政处罚的决定(了解)
4、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1)执行
海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向海关提出申请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申请。海关受到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决定。执行完毕的期限自处罚决定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不得超过180日。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海关可以采取下列主要措施:
①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海关的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或者向人们法院提取诉讼的,海关可以将扣留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变价抵缴、或者以当事人提供的担保抵缴,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事先通知当事人)
③海关可以制作阻止出境协助函,通知出境机关阻止当事人或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出境。
(2)中止执行
(3)恢复执行
(4)终结执行
5、简单案件处理程序(2010年教材编排顺序作了调整)
(1)简单案件的含义
对行邮、快件、货管、保税监管等业务现场及违法事实清楚,违法情节轻微的案件,经现场调查后,可以当场制发行政处罚告知单的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案件。
(2)简单案件程序的适用()
①②(了解)
③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携带货币进出境,金额折合人民币20万元以下的④其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案件货物价值在人民币20万以下,物品价值在人民币5万元以下的。
(3)适用简单案件程序的告知、调查取证和制发行政处罚告知单
(4)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制发
(5)适用简单案件程序的终止:
①海关发现新的违法事实,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的②海关对当事人提出的陈述、申辩意见无法当场进行复核的③海关当场复核后,当事人对海关的复核意见仍然不服的④当事人当场依法向海关要求听证的海关行政申诉制度(2010年新增内容)
一、海关行政申诉制度概述
(一)含义
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海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是不服海关行政复议决定但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向海关提出申诉的行为。这是对已经丧失行政复议和诉讼救济权利的当事人,本着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再给当事人一次陈述理由、申辩意见的机会。
(二)海关办理申诉案件的基本制度(了解)
申诉成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之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寻求法律救济的重要途径。
(三)海关行政申诉制度的作用(了解)
二、海关行政申诉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海关办理申诉案件的范围(重点)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海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向海关提出申诉请求的案件;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海关行政复议决定但在法定期限内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向海关提出申诉请求的案件;
3、海关有关部门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信访、投诉,如涉及海关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行政复议决定的合法性问题,由申诉人按规定提出申诉要求而转送海关申诉审查部门的申诉案件。
(二)海关办理申诉案件的管辖
1、申诉案件的管辖海关(重点)
申诉人可以向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复议决定的海关提出申诉,也可以向其上一级海关提出申诉。对海关总署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复议决定不服的,应当向海关总署提出申诉。
2、海关申诉审查部门
(三)海关办理申诉案件的程序
1、申诉人提出申诉申请
2、海关受理申诉申请
(1)海关受理申诉的时限
海关申诉审查部门收到申诉人的书面申诉材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2)海关受理与不予受理的处理规则
对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决定予以受理,并制发受理申诉决定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不予受理:(重点)
①申诉针对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复议决定不是海关作出的;
②申诉事项已经人民法院或者行政复议机关受理,正在审查处理的;
③申诉事项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的;
④申诉事项已经其他海关作为申诉案件受理或者处理的;
⑤申诉事项已经海关申诉程序处理,申诉人重复申诉的;
⑥仅对海关制定发布的行政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决定提出不服的;⑦请求事项已超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办理时限的;
⑧其他依法不应受理的情形。
(3)转送其他海关处理
符合海关办理申诉案件规定,但需要转送其他海关处理的,应当将申诉材料转送相应海关,同时书面通知申诉人,由接受转送的海关办理。
3、海关审查申诉案件
(1)申诉案件的审查内容
申诉审查部门应当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决定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2)申诉案件的审查方法
申诉案件的审查,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调查情况、听取意见必要时可以采用听证的方式。
(3)申诉案件的审理人员(重点)
①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决定的经办人员不得担任申诉案件的审理人员。
②申诉人认为申诉案件的审理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有权申请该审理人员回避。审理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
③审理人员的回避由申诉审查部门负责人决定;申诉审查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其所属海关负责人决定。
4、申诉案件的撤销、撤诉
(1)申诉案件的撤销
海关在受理申诉之后,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发现有上述“决定不予受理”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申诉案件,并书面告知申诉人。
(2)申诉案件的撤诉
申诉案件处理决定作出前,申诉人可以撤回申诉,撤回申诉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诉人撤回申诉的,海关应当终止申诉案件的审查。
5、申诉案件的处理决定
(1)海关作出处理决定的时限(重点)
海关应当在受理申诉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复杂的案件,经申诉审查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2)海关处理决定的种类
海关经对申诉案件进行审查,应当分下列情况作出处理决定:
①决定维持,驳回申诉人的申诉请求;
②海关有不履行法定职责情形的,决定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或者责令下级海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③原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违法;需要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由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重新作出:
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B.适用依据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
D.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E.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④原复议决定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决定撤销,由原复议机关重新作出复议决定。
(3)申诉案件处理决定的送达
对申诉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应当制发法律文书,加盖海关行政印章,并在7个工作日内将法律文书送达申诉人。
(四)申诉人的救济途径(重点)
申诉人对经申诉程序改变后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仍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海关行政裁定
一、海关行政裁定概述
(一)含义(了解)
(二)适用范围:(重点)
1、进出商品的归类
2、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确定
3、禁止进出口的措施和许可证件的适用
4、海关总署决定可以适用行政裁定的其他海关事务
(三)作用(了解)
二、海关行政裁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海关行政裁定制度程序
1、海关行政裁定的申请
(1)申请人:应当是在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货物经营单位或其代理人。
(2)申请的期限和方式(重点)
①应当在货物拟进口或出口的3个月前向海关总署或者直属海关提交书面申请。②一份申请只包含一项海关事务。
③申请人不得就同一项海关事务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海关提交行政裁定申请。
(3)申请书的主要内容(了解)
(4)提交申请书及其他申请资料的要求(了解)
(5)商业秘密的保护(了解)
2、海关行政裁定的受理
应当由海关总署或海关总署授权机构受理。
(1)初审
(2)资料移送
自接受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移送海关总署或总署授权机构。
(3)受理机构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该申请。
海关不予受理的情形,要掌握(参见教材482页)
3、海关行政裁定的审查
审查机构应为海关总署或海关总署授权机构。
4、海关行政裁定的作出(重点)
受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裁定。
(二)行政裁定的法律效力(重点)
行政裁定与海关规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关境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对于裁定生效前已经办理完毕裁定事项的进出口货物,不适用该裁定。
(三)行政裁定的撤消与失效
1、海关行政裁定的失效
海关行政裁定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中的相关规定发生变化,影响行政裁定效力的,原行政裁定自动失效。
2、海关行政裁定撤销(由总署撤销)
(1)原行政裁定错误的(2)因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文件不准确或不全面,造成原行政裁定需要撤销的(3)其他需要撤销的情形
海关总署撤销的行政裁定对已经发生的进出口活动无溯及力。
(四)异议审查
进出口活动的当事人对海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并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行政裁定持有异议的,可以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的同时一并提出对行政裁定的审查申请。
第五篇:2011报关员考试复习三星考点:报关企业管理
一、企业注册、登记
1、递交单证:
(1)报关企业注册:
①专业、代理、自理报关企业注册登记申请书;
②有关部门批文:
专业:海关总署的批准文件;
代理: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经营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运输工具代理业务的文件;
自理:1)外商投资企业递交主管部门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2)非外商投资企业递交外经贸主管部门核发的进出口经营权批件或《自营进出口权登记证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代码登记表》;
③企业合同、章程及其批复;
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工商确认章;⑤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和开户银行帐号;
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帐册设置情况;
⑦报关注册企业法人签字备案申请书(自理报关企业注册需递交),法定代表人及其授权的主管报关业务的负责人和拟任报关员的姓名、联系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专业、代理报关企业需递交);
⑧《企业情况登记表》、《企业管理人员情况表》;
⑨报关企业印章、报关专用章(直径在4CM内中英文对照的圆形或椭圆形章),企业负责人或主管报关业务的负责人的印章的备案文件;
⑩《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北京报关员考试
(2)加工生产企业办理海关登记:
①加工生产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
②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承接加工业务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正本及复印件;③外经贸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正本及复印件;④加工生产企业的《税务登记证》正本及复印件;
⑤《企业情况登记表》、《企业管理人员情况表》及《对外加工生产企业登记作业单》;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本及复印件;
⑦地方外经委出具“无进出口经营权”证明;
⑧企业章程(股份制企业递交);
⑨海关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文件。
2、工作流程:
3、时限承诺:
1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报关企业异地备案
1、递交单证:
(1)转外关区备案
①专业、代理报关企业需提供海关总署同意办理异地报关备案的批复;
②《报关备案申请书》
③《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正本及复印件;
④《企业情况登记表》;
⑤报关企业印章和报关专用章印模;
⑥海关认为需要的其他材料。
(2)外关区转入备案:
①备案企业出具的委托书或企业介绍信;
②企业递交该企业注册地海关制作的备案关封。
2、工作流程:
(1)转外关区备案
(2)外关区转入备案
3、时限承诺:
(1)转外关区备案:当场办结。
(2)外关区转入备案:当场受理,待总关监管处告知备案好后当场办结。
三、报关企业年审
1、递交单证:
(1)非外商投资企业
①经外经贸部及授权机关年审的《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正本及复印件;
②年审报告书;
③《报关注册登记证明书》正本;
④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贴本通过年审标识的营业执照正本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⑤专业、代理报关企业递交工作总结;
⑥代理报关企业递交年审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批准证书》;⑦其它资料。
(2)外商投资企业
①联合年检报关书复印件;
②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本资产负债表核损益表复印件;
③《报关注册登记证明书》正本;
④其它资料。
2、工作流程:
3、时限承诺:当场办理。
四、报关员注册、备案、年审
1、递交单证:
(1)已在海关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拟聘用报关员的申请;
(2)《报关员注册申请书》、《报关员情况登记表》、《办理报关员条码卡申请 表》;
(3)《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正本及复印件;
(4)申请注册人所在企业的人事证明及佣工劳动合同;
(5)申请注册人有效的身份证件正本及复印件;
(6)报关员资格证书正本及复印件;
(7)申请注册人的免冠彩照(大一寸)二张;
(8)报关员随报关企业一起办理异地报关备案,应提供报关员证及复印件、报关员情况登记表、报关员签字等文件;
(9)报关员须随所在企业每年按时参加海关年审,须提供报关员资格证、报关员 证、报关员条码卡、《报关员年审报告书》;
(10)其它文件
2、工作流程:
3、时限承诺:当场办理(条码卡由监管处办理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