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结教训 找准根源 强化举措努力提升队伍管理正规化建设水平
2011年半年工作形势 研判会会议材料之四
总结教训 找准根源 强化举措 努力提升队伍管理正规化建设水平
***公安消防大队
在全市“安全管理百日会战暨纪律教育学习活动”期间,队伍管理态势相当严峻的形势下,五华大队依然发生安全事故,反映出大队执行力不强,在队伍管理上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问题、漏洞较多。事故发生后,五华大队全面透析问题找根源,强化举措, 努力提升队伍管理正规化建设水平。
一、存在问题
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深层次暴露出大队党委在抓队伍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重视不够,对骨干要求不严,管理不力,尤其在安全防事故工作中存在严重漏洞和薄弱环节:
(一)对队伍管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今年以来,支队党委认真贯彻部局、总队关于队伍管理的一系列会议和文件精神,在抓队伍管理和安全防事故工作上态度十分坚决。按照总队部署,支队于7月1日至10月10日在全市消防部队开展“安全管理百日会战”活动,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开展此次
式上很重视,效果不明显,各项制度在执行时走了样、在贯彻中变了形、在落实上打了折。事故的发生说明我们在抓落实上往往满足于制度了解了、开会讲过了、检查看过了,对部队是否及时落实整改缺乏很好的跟踪和督促。大、中队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在职不尽责,自身要求弱化,考虑部队工作少,思想工作不细,管理工作不严格,对存在的隐患和苗头发现不及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缺乏敏感性、预见性,存在着以个人感情和私人关系代替制度原则,把一味迁就照顾作为调动官兵工作积极性的方法,甚至以迁就照顾代替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为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二、采取的措施
事故发生后,大队党委“一班人”认真思索,决心下大力气,下真功夫,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加强队伍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遏止和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官兵人身安全,确保部队高度稳定。
(一)认清队伍管理形势,在思想认识上下功夫。一是开展一次队伍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大队结合实际,制定了《**公安消防大队开展纪律教育作风整顿实施方案》,从7月29日至8月31日,大、中队集中开展以“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解决日常管理和执勤
好重点人员八小时外的管理。
(三)严格队伍管理奖惩,在落实制度上下功夫。一是严格士兵请销假制度落实。士兵请假白天不远离驻地请假2个小时以内的由中队值班干部审批,超过2个小时不超过8个小时的严格落实大队值班干部审批,其他情况一律报支队审批;晚上无特殊原因一律不可以请假外出。二是严格外派人员审批制度落实。大队需借用中队司机或者士兵,由中队干部进行分派,并填写派车单、人员外出申请等。三是严格大队检查指导制度落实。大队领导对中队干部及战士出操、值班站岗、早晚检查进行不少于2次检查,及时掌握情况。不定期对中队执勤备战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中队车辆器材维护保养、人员在位、内务卫生、物品摆放情况存在问题,落实跟踪整改。同时,大队还制定出台了《**公安消防大队二〇一一年执勤岗位练兵奖惩规定》,落实月考核制度,真正达到以考促训、以训促管的目的。四是严格落实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大队每月进行队伍形势、思想形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及时查找部队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落实整改。
三、几点启示
大队党委“一班人”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深深感到,每一个安全事故的发生,反映的是新形势下队伍管理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官兵思想的影响和部队内部教育管理的松懈。要避免事故的重演,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必须着眼于长远抓根本,打基础,挖
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社会的不断发展,部队官兵素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部分官兵由于受社会上错误思潮和丑恶现象的影响,滋长了一些消极的思想意识,成为部队安全稳定的腐蚀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官兵,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结部队的实际情况,针对官兵的思想特征和心理现状,多开展让官兵听之受益、学之可用的教育活动,抓住最核心的,打牢最基础的,解决最需要的,切切实实解决官兵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存在的现实思想问题,帮助官兵矫正不良心理,提高修养,完善品格,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
(四)必须高度重视对特殊岗位兵员的教育管理。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们在特殊岗位兵员教育管理上还存在漏洞。特殊岗位的兵员身份特殊,大多是中队长助理、从事内勤岗位的战士,他们个人支配的时间多,工作很难纳入中队管理干部的视线,思想上容易放松要求,行为上容易失去监督,是重大的不稳定因素。特殊岗位对象不能游离于正规的教育管理秩序之外。我们必须针对特殊岗位兵员的工作特点,采取专人负责、随机教育、个别谈心、加强内部监督和不定期抽查等办法,扩大教育管理的覆盖面,确保不漏一人。
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一记“当头棒”,是一响“震心鼓”,我们深刻地看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我们将在支队党
第二篇: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努力塑造交警良好形象(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经验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现有民警76人,事业单位工人36人,下设6个科室、4个中队。大队党总支有党员81人(其中民警党员60人,工人党员21人),下设9个党支部。担负着全市1200余公里道路,45000余辆机动车,近50000名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几年来,东港市交警大队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领导下,在省、丹东市交警机关的热情帮助和指导下,凭着对党、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贯彻《辽宁省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纲要》,强化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努力塑造交警的良好形象,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跻身于全省交警系统的先进行列,受到上级充分肯定。
1999年,大队被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授予全省交警系统唯一的“正规化建设示范大队”称号;连续三年被省总工会、省公安厅等五个单位授予“人民满意单位”、“人民满意服务示范优秀单位”、“人民满意标兵单位”称号;2000年,大队被省公安厅授予“创建平安大道活动先进集体”、“连续三年交通秩序整顿先进集体”称号;大队党总支多次被丹东市委授予“先进党总支”称号;1997年至2002年,连续六年大队被丹东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文明窗口单位”称号;连续七年被丹东市公安局授予“人民满意科所队”;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4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我们在抓队伍正规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提高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思想理念
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是1987年由原来的交通监理所和公安交警队合并后组建的。由于当时的条件和现状所限,民警的法律知识匮乏,执法水平低下,“稀拉松”的现象较为突出,路检路查只知道撕票罚款,执法态度粗暴;对交通事故现场出警不及时,办案拖拉;办公条件简陋,装备落后;在执法中以管人者自居,以执法者自骄的特权思想膨胀,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满意率低。
1995年10月,江泽民同志为济南交警题词“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之后,在全国迅速掀起了学习济南交警的热潮。大队决心以此为契机,以抓好正规化建设为突破口,彻底改变过去陋习,树立交警的新形象。
首先,我们大队一班人率先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公安机关是准军事化管理的纪律部队,交警是公安机关的最大窗口,如果没有管理的正规化和执法的规范化,将直接影响队伍的执法形象,将大大降低各级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将失去执法机关的职能,长此以往将失去整体战斗力,溃之以溃。要改变交警的面貌出路在哪里?班子一致认为要从队伍的正规化抓起,强化“四化标准,即“行动军事化,内务统一化,着装规范化,卫生清洁化”。
其次,强化中层领导干部的正规化建设意识。为了改变中层干部的陈旧观念,大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实地考察和借鉴外地抓正规化建设好的做法,拓宽视野。先后由大队长带队到河北、葫芦岛交警部门进行考察学习,由教导员带领大队中层领导到济南交警学习,由副大队长带领中队长、指导员到大连市、庄河市交警考察学习,学习正规化建设、目标管理考核、窗口服务的经验。通过考察学习引起了中层干部的共鸣,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更加坚定了抓好队伍建设的信心。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大队开座谈会,就如何加强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听取他们的谰言。
再次,在全大队民警中开展了“我当交警为了谁?”、“我为交通管人民,还是我为人民管交通”为主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澄清了模糊认识,使全体民警淡化了管的观念,强化了服务理念;摒弃了管人者自居的思想,树立了为民服务的意识;改掉了游击流寇式习气,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要务,达成了以优质服务赢民心,以良好形象获满意的共识。
二、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1、结合实际制定规范措施,实施全面考核。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大队借鉴外地交警好的经验,结合我们的队伍建设和工作实际,制定了《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正规化建设标准》,从班子建设、廉政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工作、环境建设、内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量化了具体标准,明确了从大队长到民警的各岗位责任制28项。同时制定了《民警道德纪律行为若干规定》、《内部管理规定》、《窗口服务规范》、《外勤民警执勤执法规范》等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的落实,大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了考核细则,实行科室,中队对民警进行日考勤、周考核、月评比;大队对各科室、中队进行月考核,季评比,半年排一次名次。在考核中,实行了警务监督提示卡,对一般苗头性问题用警务监督提示卡进行提示,累计3次被提示的按考核标准或《丹东市局局规》扣分。
2、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改善条件,力争标准化建设。
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装备器材和办公环境的硬件建设,立足设施建设力求标准化,管理力求配套规范化,对外力求形象化。从1995年以前固定资产不足1000万元,到现在的将近3000万元。相继投资近500万换建了大队办公大楼,并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投资60万元,为3个公路交警中队兴建了各300余平方米均为二层楼的办公楼和“五小工程”,使中队实现了警营化标准;投资100余万元建立全省县级市中一流水平的集接警、监控、指挥、勤务管理、信息查询、通讯于一体的交通监控指挥中心;投资1500余万元修建了全封闭停车场和具有现代化标准的全自动机动车检测中心和驾驶员培训中心;投资60余万元建立了一站式一条龙车管业务大厅,以其公开、快捷为民办事受到赞誉;投资40余万元为车管、事故处理、政工、文秘、违章处罚及公路交警中队配备了微机,实现了办公微机化,建立了事故、车辆和驾驶员档案室,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投资170余万元更新了执勤车辆,使全大队车辆总量达到了45台,保证了工作执勤用车;同时又投资30余万元,对警营进行了绿化、美化。2002年大队被东港市政府评为绿化、美化工作先进单位。另外,大队还建立了健身房,组建了蓝球队,群众体育工作多次被省、市、县体育局评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3、统一规范,全警达到整齐划一。
在抓队伍正规化的建设中,班子成员坚持不讲客观,讲主观;不讲体制,讲机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到:着装与民警一样要求,打扫卫生与民警一样动手,整理内务与与警一样标准,值班值宿与民警一样到位,组织纪律与民警一样遵守。大队班子成员到科室中队,坚持从起居作息、穿衣戴帽、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理内务的点滴小事抓好日常养成,培养民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行动统一、步调一致的顽强战斗作风。多年来,上下班实行打铃制,中午食堂就餐铃声未响没有一个人进食堂提前就餐;上下班实行统一考勤,民警无迟到早退现象;麻将、扑克、象棋远离了机关和基层中队,就连节假日、双休日和晚上值班时,从未有过在值班室打麻将、玩扑克、下象棋的现象。
三、以队伍的正规化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几年来,大队始终把抓正规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高效率的工作作风,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真事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个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每一标准。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实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一是爱人民,解难点,强化形象服务。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塑造交警良好形象,看作是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全体民警中大力提倡形象服务。在机关中推行“五个一”服务,即:一接电话问好,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开水暖心,一句好话相送。在办公大楼门庭设置了办事指南,全员实行首接、首问负责制。在外勤民警中提倡纠正违章先敬礼,使用文明用语,开展人性化执法,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几年来,执勤民警在纠违时,遇到过多期违章者不接受处罚,动手撕扯民警的行为,有时把执勤民警警服扣子扯掉,有的抓伤民警的脖子,但为了维护交警形象,我们民警都能把握态度,不搞野蛮执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受到围观群众的好评,违章者受到群众的谴责,也受到了治安处罚。
民警坚持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的意识。大东中队指导员刘晓东,参警多年一直战斗在一线。在平凡的三尺岗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群众誉为“为民排忧解难的好交警”。2003年被丹东市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政法干警”。
大队常年坚持做好扶贫和献爱心活动,仅去年大队与6个“三扶”对象结成帮扶对子,76名民警每人与一名“三扶”对象结成对子,民警为其捐款39850元,为特困基金会捐款3500元,为儿童慈善一日捐捐款1300元。99年以来,全大队为帮扶对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约20余万元。
二是查民情,解疑点,强化警务公开。实行警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有利于公开、公正、公平执法,有利于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因此,我们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必、四快、五公开、一透明”。“三必”即: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四快”即:出警快、现场勘查快、责任认定快,处理结案快;“五公开”即:公开办案程序、公开责任认定、公开事故调解、公开对责任者处罚、公开收费标准;“一透明”即:建立事故公开听证厅和调解厅,允许当事人家属、亲属参加听证,坚持办案透明度。几年来,在事故处理工作中没发生败诉和国家赔偿案件。
在车管工作中,建立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的业务大厅,把办理车辆业务、办理驾驶证须知、收费标准、业务流程、服务承诺用大型电子显示屏和公示板向群众公开,每年办理各种车管业务3万余件(次)做到了件件无差错。
在违章驾驶员处罚中,建立了执罚站,实行执罚分开,把违章处罚程序、处罚标准、处罚结果等向群众公示,从而杜绝了乱罚款,处罚随意性的问题,达到了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处罚的目标。
三是帮人民,闪亮点,强化便民服务。针对各科室、中队的岗位特点,大队制定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和《窗口单位服务规范》,普遍提倡大事小事认真办,能力事情马上办,疑难事情尽力办,特殊事情上门办,一切事情依法办。中队普遍建立服务站,备有急救物品和简易修车工具等,窗口单位做到“六有”,即:有办理业务流程图和须知,有收费项目及标准公示板,有桌椅笔墨,有饮水设施,有咨询台,有意见箱和举报电话。
在事故处理中,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由等当事人上门结案为主动登门结案。每年对那些行动不便的当事人,登门结案30余起,受到群众好评。
在车管工作中,大力推行微笑服务、限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专递服务。对企业生产用车实行上门检验,每年为红星集团、二运公司、大鹿岛等十几个单位上门检车300余台;每年为偏远地区两轮摩托车、农用三轮车登门上牌照800余台,登门为驾驶员考试20次、3000余人。
在外勤民警中实行对持有“平安卡”的大型国有和私营企业的生产车辆以及外商来港投资车辆,一般违章以教育为主,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严重违章按简易程序处理;对外埠车辆因道路不熟造成违章,教育后,执勤民警负责引路护送。
四是信人民,找缺点,强化群众监督。为使各项工作得到群众和社会有效监督,大队设立了警务公示板,把全体民警的照片、职务、具体单位向群众公示,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向社会公布承诺和投诉及举报电话。制定了对群众举报处理规定:凡是群众举报民警服务态度存在问题,一经查实,第一次予以黄牌警告,第二次调离原工作岗位并按《局规》扣分,取消当年评优资格,第三次送市局培训班培训并列为不适应民警。通过抓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和内部管理,使民警自觉遵守各项规章,维护集体荣誉正气浓厚,六年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大队和交(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警中队每年坚持召开1-2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辖区乡镇领导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各科室根据业务的特点走访共建单位、有车单位、交通事故当事人、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村等,诚恳征求意见,扎实改进工作,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予以解决。
以上是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在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具体做法,与其他单位相比还有很多差距。我们有决心,按照全国“二十公”、省“十九公”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审视自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我,坚持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高标准,为把东港交警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过得硬的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三篇:加强基础管理 努力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加强基础管理 努力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综合站党支部、董群江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石,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头,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抓好班组建设,企业的安全才有保障,企业的发展才有根基。
炼铁综合站目前有职工71人,其中男职工39人,女职工32人,技师3人,高级工11人,班组5个,其中二级班组2个,合格班组3个。主要负责原燃料、生铁的取样、分析化验以及电气、仪表和计算机的管理工作。近年来,综合站积极践行“粗料细做,科学炼铁”理念,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班组建设成效明显。两年来,生化班组成功晋升为二级班组,微机组荣获公司“创争”先进班组。
综合站的班组与普通操作班组相比有其特殊性,不仅有管理危化物品的化验室,也有管理着全厂计算机网络的微机组,班组管理内容多,影响面广,抓好班组建设意义重大。现将综合站班组建设相关工作介绍如下:
一、以抓“两基”管理为手段,进一步规范班组建设。
抓基础。基础指的就是基本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班组建设的基础,完善的制度是车间、班组管理的强有力武器。综合站在抓班组建设中十分重视制度建设。检化验工作直接为高炉、烧结提供生产依据,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综合站建立了完善的抽查考核制度,每月对检化验班组进行抽查,全年对抽查结果合格率进行考核和奖励。危化物品管理是化验班组的管理重点,尤其在北京奥运会、建国60年庆典以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期间,必须确保危化物品的严格受控。为规范管理,综合站重新修订并完善了危化物品“五双”管理制度、试剂领用登记制度、废液处理制度等;对实施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列入班组考核。微机组管理着全厂近250台计算机和庞大的网络系统,设备点多面广,为加强计算机设备管理,主管牵头建立了完善的点检制度,并对执行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完善了仓库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电子台帐。各班组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站领导参加联系点班组会议,内容包括安全学习,工作总结等等,微机组还利用每月一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抓基层。基层就是指班组及其所在的工作环境。班组环境是组员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班组建设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2008年开始,综合站以“5S”活动为契机,以仓库管理为重点,对班组现场管理进行提升。化验室有X荧光仪、原子吸收仪等高端仪器,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还有成百上千种试剂、仪器需要存放;微机组不仅有自己的备件仓库,还是炼铁厂的核心服务器所在,是计算机管理的中心。站里积极为班组管理创造条件,并为班组定制了架子、柜子,各班组积极行动,尤其是微机组发动组员克服困难,对多年形成的备件仓库进行彻底清理;专门开辟了独立的机房,使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站里还成立了检查组,由站领导、主管、安全员等组成,每月对班组进行综合检查,重点是现场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列入奖金考核,做得好的给予奖励。班组现场管理得到有效提升和保持。
二、以抓班组骨干培养和配备为切入点,积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加快骨干培养,做好新老交替。班组长是工人的排头兵和领头雁,班组长能否胜任,班组人员结构配备情况,直接影响到车间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综合站对班组长的培养十分重视。近年来,随着班组长年龄增大,站里把新老交替工作及早提上日程,并对目标人选进行长期考察,大胆使用年轻骨干,给她们压担子,同时也增加班组活力。近两年来,刘陵、钱迎寒等年轻人先后得到提拔。使班组管理得到较好提升。合理配备骨干,促进班组管理。站里对班组骨干的配备十分重视,尤其是三个化验室,站里通过组员的合理流动,不仅使员工的技术更加全面,而且在班组人员紧张时能相互帮助。最近生化要上荧光仪,站里把经验丰富的原化技师许华峰调到生化组,使生化组的技术力量得到大大加强。
三、以全员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抓手,推进“创争”活动深入开展。综合站从转变员工思想观念入手,改变只有操作工才能提合理化建议的观念,树立管理维护人员也能总结先进操作法的思想,努力把全员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建设成为员工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年初,站里通过召开专题动员会议,明确技术创新活动内容,并把任务分解给各班组,班组再把目标落实到组员,做到班组有目标,组员有任务。管理组员工转变观念,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全年构成合理化建议16条,高玉矿全年提合理化建议6条,被厂部评为提合理化建议积极份子;全站合理化建议构成条数从2008年的23条增加到2009年的32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先进操作法一直是综合站各班组的软肋,也是推进“创争”活动的难点,为此,综合站发动技术主管集体讨论课题,再把任务分配到各班组,在马为卿、姜翠霞等两位主管的带头下,班组长、骨干积极行动总结先进操作法,综合站从无到有,2009年完成了4项先进操作法,两项获公司二等奖,两项获厂三等奖。综合站还通过组织化验工技术比武,提高组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去年有三位员工通过技术比武取得了高级工资格证书。微机组员工取得了公司计算机技术比武第5名。利用员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这一平台,“创争”活动在综合站得到蓬勃开展。
2010年内外部形势将更加严峻,综合站在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将积极推进管理升级,通过抓好班组建设,更好地促进综合站各项管理工作上台阶。
加强组员学习,细化班组管理 一号高炉值班室、程文虎
一号高炉值班室是炼铁厂三星级班组,现有员工11人,其中本科3人,大专3人,中专1人,高中3人。现有技能等级:高级工4人,中级工5人,中高级持证率82%。2009年4月荣获2008公司“学习型”班组创建奖。
自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以来,一号高炉值班室全体组员,把以自主性学习提升素质,以融入式举措拓展视野,细化基础管理、力争经济运行作为2009年我们班组建设的目标,达到在实践中能干,在发展中能创,不断提升班组学习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执行力,最终实现班组创新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遭受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我们钢铁行业的重创,公司积极寻求出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因此,2009年的原料质量一降再降,对我们高炉的的操作增加了难度,如何在原燃料变差条件下仍能保证炉况顺行,解决好遇到的“困难期”;怎样能够持续的激发职工参与创建的激情和热情;如何将职工和班组融合成真正命运的共同体;对我们2009年班组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以“创争”活动为有效载体,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从班组的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根据公司整体环境和班组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来对班组进行建设。
严格管理,提高技能,以人为本,自主提升
我们的组员自主学习创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自我超越和学习创新活动有了深层次的发展,已经将过去的“工具性”的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的工作观,将过去的“严格管理”转化为如今的“自主管理”,将以前的“组织学习”转变为现在的“自主学习”,感受到我们的组员正以满腔的热情,不断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和更强的学习能力。
加强技术管理学习,为经济运行保驾护航
为了降低成本,稳定质量,我们从细节处着手,加强技术管理学习。首先开好每周例会,对一周来高炉炉况的变化及操作进行分析与小结,积极开展经验交流,并针对相应炉况制定相关应急措施。每周制定一周操作方针,规定铁水物理热、炉渣碱度等参数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其次,通过每周例会提高班组学习效果。组织组员进行定期学习,针对一周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最佳方案。同时我们规定碰到特殊情况必须及时向上级反映,杜绝自作主张。
三、完善班组管理制度,促使管理升级
结合我们的生产任务重,组员变动多,管理幅度大等情况,及时调整我们的班组结构,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对班组的学习制度、岗位职责、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和考核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制定精细的考核制度,以考核制度为动力,调动组员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制定了环境卫生考核制度、生铁质量考核制度、交接班考核制度、安全承包制度,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对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量化标准,强化考核,严把“毫米关”,以动态过程控制来全面提升达标水平。
及时整改隐患,狠抓现场管理
围绕厂今年“六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值班室工长积极开展和参加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带头做好隐患检的检查整改工作,能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判断出是哪方面的原因,做到及时处理,而不影响高炉生产,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财富,为确保高炉生产正常,在设备点检上和设备维护保养上都做出不少努力,先后多次发现隐患,首先是在设备点检过程中能及时发现主皮带胶接处的裂痕重大隐患,得到及时的处理,避免了一起重大设备的事故。其次针对一号高炉炉顶喷水雾化不理想、氢气过高的情况,向相关科室打专题报告,通过技术和设备的整改,消除了该安全隐患。还有针对一号高炉炉前铁口烧氧气时发生皮管爆炸的安全隐患,积极向车间与有关科室反映,配合生产科和安环科组织召开分析会,最终消除了该隐患。
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来激励组员创新目标
班组将提合理化建议这一要求,作为对组员个人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并设立鼓励专款。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人人参与这项活动,积极为班组生产、管理出谋划策。2009年合理化建议10条以上,其中有3条构成公司合理化建议
以QC活动来提升组员的创新能力
班组的QC小组定期组织活动,主动承接一些攻关课题,集中集体智慧,体现团队的创造能力,确保高炉的稳定顺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8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发表中,值班室QC小组荣获炼铁厂一等奖,公司一等奖,省质量小组成果发表会一等奖。2010年3月再次荣获炼铁厂QC成果评比一等奖。
积极培养新人 积极开展“自我培训”和“名师带徒”活动。为了培养年轻组员,对新进组员安排老师傅 “传”、“帮”、“带”,组织班组员工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实现知识和技能共享,做到能者为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炉内炉外工长进行角色互换,要求每位工长能“里”能“外”,并且在一至两年期间培养出一个当班工长。
营造班组学习气氛
为满足大家求知发展的需要,班组还设立了读书柜,里面摆放着所有工会和班组购买以及组员捐赠的各类图书,它们中有先进人物事迹介绍、思想读本、班组管理类书籍、高炉操作工艺类工具书,使组员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时可以及时查阅,并了解国内同类型高炉技术指标,寻找差距。组员的读书学习氛围构筑了我们班组的一道亮景。同时,重新策划《班组学习园地》,使大家对班组的生产和工作情况以及组员的表现一目了然,使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班组的各方面,为提高班组管理打下基础,我们在《学习园地》还增加了技术交流、个人愿景等内容,激励组员争当技术能手和学习标兵,为班组争光,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认真开展工业游,树立杭钢新形象
加强班组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实现文明清洁生产,做到主控室操作台物放有序,操作室窗明几净。操作人员劳保用品穿戴整齐,行为规范得体,组织组员因地制宜的美化工作环境。结合厂清洁生产工作,做好环境综合治理,配合车间不断改善炉前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使一号高炉工业旅游顺利开展。
十、营造亲情文化氛围,推动班组和谐建设
班组着眼于建设融洽、和谐、奋进的亲情文化,以亲情筑起 爱心家园,以亲情凝心聚力,推动班组建设。在每个组员心中竖起“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意识,使班组内形成“团结+和谐”,“健康+进取”的团队氛围,让每个人都融入班组这个大家庭,共同体验大家庭的欢乐和温暖,共同分担大家庭的困难和压力,共同承担大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学习型班组不仅是要实现现有的目标,而且还要继续通过共同设定更高的目标而超越实现现有的目标,追求持续提高自己的绩效。2008年我们的指标跨入同类型高炉前列,2009年因处理炉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对2010年123万吨的生产目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班组建设为基础,把目标完成,也有决心冲击125万吨的年产量。
高炉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原料车间值班室、吴欢强 原料值班室主要负责三座高炉原、燃料的计划、组织和供应,全面负责生产、安全、环保、质量、协调上下工序的工作及调度工作。现有组员14人,大专学历8人,高中和中专学历6人,党员7人,团员4人,其中厂聘技师一名。近年来,我们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原料车间的生产实际,以“推行精细化管理,探索最佳供料模式”活动为契机,通过精细化管理,以适应原、燃料品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做到了不错料,不亏料,不混料,从而确保了三座高炉的供料。
原料值班室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活动以来,在2008年获得了厂QC成果发表三等奖;今年年初,获得了厂先进操作法二等奖;10月20日,原料车间进行了皮带工技术比武,小组包揽了前三名,并有九名组员获得了中级工证书,中级工持证率达到了70%。通过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我们着力提升组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使小组的每一名组员都充分认识到了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立起了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创新学习的理念,大家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理顺了工作和学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执行力和团队的凝聚力,确立了争创“三星级”班组的工作目标,形成了一个人人关心集体,人人为生产献计策的良好氛围。
首先,形成创建共识。班组每月组织大家学习《细节决定成败》、《方法总比问题多》等书籍,在小组内部营造起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组织了一次全体组员参加的创建学习型班组大讨论,通过讨论,让大家对学习型班组的性质和要素和基本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对创建学习型班组有了一个大体的思路,增加了学习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其次明确目标,具体思路,实施创建工作。我们以“推行精细化管理,探索最佳供料模式”为契机,实施创建工作,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提升学习能力:在鼓励个人业余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的同时,在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实现放料资源共享;每月进行一次学习座谈,总结大家的学习经验,并提出针对性意见;每季度请车间领导做一次专题讲座,提高大家的工作能力。
二、丰富手段,提升工作能力:小组除了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增加大家的业务知识同时,今年还参加了一次技术比武,经过赛前紧张的培训,认真的学习,我们包揽了这次比武的前三名,使大家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荣誉,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了工作能力。
三、完善考核制度,提升工作质量:为了充分调动大家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在车间领导的支持下,坚持日常检查考评与机制激励并行,工长做到运筹帷幄,精心完成日常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做好日常记录,把好进厂原燃料的数量、质量关,加强系统管理、杜绝混料,确保供应的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为高炉服务,我们在去年提出了“上一个班为下一个班打好基础”的工作理念,每个班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为下一个班备好料,打好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下一个班为上一个班提缺点“活动,工长们在每月的班务会上踊跃发言,给上一个班提缺陷,进行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把平时的学习工作表现和月度奖金分配、评比等奖励相结合,营造了浓郁的积极工作氛围,保证了工作质量。最后是保持效果,强化能力,促进创建工作。我们在每项工作实施以后,都注意找准着重点和结合点,环环相扣,保证了最有效的工作效率。班组组织员工深入开展“问题”管理“零缺陷”活动,充分发动员工查找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整改措施,精心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电脑操作人员规范、安全地启动和停止供料程序,在启动程序前做好确认制工作,细心操作,供料时在关注电脑上料位数的同时,还要通过摄象头密切注视皮带运行,做到不错料、不混料、不亏料,以保证高炉的顺行。为客观地评价过去,全面地提炼经验,准确地找出差距,促进今后的各项工作,我们小组恢复了每周一次的周会,在每周一的早上全体组员进行讨论,对上周的问题做一个细心总结。经过全体员工精心组织牢固树立上一班为下一班服务的思想,上下同心不但攻克了临涣焦炭和918专列接卸的难点,还提高了车皮的直供率,节约了接卸成本,为公司展开新局面开拓了机会,并给我们不断挑战新的困难夯实了基础。
通过创建学习型班组,我们立足本职,认真开展创建工作,提高了每位组员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了班组的管理水平。今后,我们要不断完善班组管理,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在每位组员心中牢固树立起“今天的工作比昨天做得更好”的工作意识,把工作做的更上一层楼,为杭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班 组 建 设 要 注 重 落 实 90平米烧结值班室、邵宏斌
1、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管理。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和改进生产一线班组管理,班组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提升。而我们烧结值班室班组是生产指挥和操作合一的班组,针对烧结的实际情况,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把班组建设活动与实际攻关课题有机的结合,在班组创争中就必须抓好具体落实。
2、一是抓好生产一线班组现状调查摸底的落实,通过调查摸底不但要详实掌握班组人员的特长,而且要掌握班组人员的爱好,包括班组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政治面貌结构以及优势所在、劣势所在,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提供客观依据,打好基础。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利用了年轻人员多,学历相对较高的优势,使他们充分发挥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利用之长处,一年来,我们进行分析和实践克服了烧结原料成分变化大的困难,烧结矿合格率达90%,转鼓指数确保76%以上,固体燃料消耗同比去年下降0.5kg/t。
3、二是抓好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实施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反复酝酿、广泛讨论的方法,制定出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实施办法。在制定实施办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出特色、彰显个性、力求能用管用、切实可行、防止泛化、一般化。在这项落实中,我们充分调动了组员的积极性,对实际生产中总结出了先进操作法两个和合理化建议数十条,在操作过程中都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体现了管用性。
4、三是抓好班组管理制度的完善,重点制定和完善好《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班组质量管理制度》、《班组自主创新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把制度管理真正延伸到班组每个人,为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奠定扎实的基础,推进班组管理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具体规定了中控三班操作参数,对工长制定了每班巡查的标准化路线和规定,扫除盲点,为生产,设备正常运作提供了保障,对安全、质量、设备所发生的问题考核做到了有规章制度可依。
5、四是狠抓工长和中控员后备建设的落实,采取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三结合方式,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库,促进现任工长与后备工长的互动和共同进步。根据中控队伍的现状及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格结构,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抓好导师带徒,建设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会管理、能干成事的工长队伍。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动员大家多学技能知识,小组技能鉴定率达100%,并涌现出“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比武第一名,烧结工技师。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6、五是狠抓创建学习型班组的落实,积极推行班组文化管理。创建学习型班组应重点抓好理念文化的制定和灌输,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出了班组的理念识别,以此来改善组员的心智模式,增强组员对班组的认同。与此同时,重点推行5S行为管理,改善组员的行为方式,使组员时时处处按标准作业、按规范作业。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利用每周生产例会的机会,进行班组文化管理的灌输,使组员有危机感,最终实现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
7、六是抓好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落实。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把班组建设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方式方法上,设定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奖惩措施。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把生产指标落实到工班,工班落实到个人,小组提取5%的奖金灵活激励,大大提高了组员的积极性。通过以上的五个落实保证了我们在2009年中班组建设有效的运行。在这基础上,我们面对2010年的目标,我们班组还要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紧紧抓住“科学烧结,经济运行”来进一步搞好班组建设,使班组形成一个战斗的集体、和谐的团队、温暖的家庭、人才的摇篮而继续努力。
第四篇: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去年以来,******街道办事处从强化社会管理入手,不断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平安建设工作实现了“两低两高”(刑事发案低、信访量低,破案率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高)的工作目标,较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一、制定方案,全面部署
为化解社会矛盾,凝聚城市建设合力,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找准平安建设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党工委研究论证、到外地实地考察、召开社区“两委会”、辖区部门负责人会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出台了《关于建设平安和谐新**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建设平安和谐新**动员大会,会议开到居民小组长,进行了全方位的动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注重树立典型,分别召开平安和谐新社区宣传现场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强力推进,每个社区均按照要求高标准地建设了平安和谐新社区宣传长廊,宣传教育人;发掘先进典型,典型感召人;排查管控高危人群,建立常态化管控机制不漏人,平安和谐新汝宁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二、强势宣传,营造氛围
为广泛营造“平安和谐新***”建设氛围,增强群众主动参与意识,达到预期效果。我街道采取宣传一条街、发放入户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7个社区均建设了“平安 1
和谐新社区”宣传长廊,制作宣传版面750平方米;发放平安建设小册子12000本,入户宣传明白纸65000张,印制**居民行为规范小册子8000册,便民联系卡、警民联系卡14500份。同时,我们把“平安和谐新**建设”与“树正气、提精神、聚民心、促发展”全民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了全民主题教育启动仪式、民间文艺汇演、我读经典谈体会、先进事迹报告会、**志愿者在行动、传箴言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主题教育与平安和谐新**建设的双推进。
三、分类管理,载体推动
为力求做到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该街道根据居民的日常表现,对辖区居民划分“优秀、良好、较差”三个等次,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廉政党课、唱红歌、文艺汇演、小手拉大手、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大游行等多种载体,强力弘扬正气,对优秀分子,全方位表彰了一批凝聚民心的好组织、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人民信赖的好公仆、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和睦家庭等模范典型,用先进典型感召广大群众,引导激励高危人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促进高危人员的转化。目前,对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和睦家庭等进行了表彰,并举办了先进事迹报告会,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先进人物大游行活动。对较差的,尤其是把高危人群细化为社区服刑人员、“两劳”回归人员、有劣迹人员、吸毒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缠访闹访人员、习练邪教人员等不同群体登记造册,已统计高危人
群158人,分别落实了稳控责任人。
四、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街道综治办建立健全了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档案,确保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两劳”回归人员、有劣迹人员、吸毒人员、留守儿童、重症精神病人、组织策划集体上访或缠访闹访滋事人员、习练邪教人员等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档案,切实做到不漏登、不脱管。对上述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目标管理,并与各个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城区三个派出所落实社区服刑人员,有劣迹人员、吸毒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的管控措施。2010年,公安派出所针对辖区吸毒人员盗窃电动车现象,开展了三次专项打击活动,打击处理32人,今年打击处理7人。信访办、各社区及派出所加大了对组织集体访、非访、缠访、闹访滋事人员的排查和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工作秩序。民政、教育、各社区健全了本辖区重点人员特殊群体的档案,积极配合有关有关部门做好管控工作,落实社区留守儿童帮扶责任人,在思想教育、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爱,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对重症精神病人落实包保措施,督促其监护人加强管护,严防其危害社会,全年强制送精神病院救治5人。司法所落实“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措施,尽最大限度解决其融入社会、就业等问题。民政和社会保障所要对重点人员、特殊群体中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尤其是加大了重症精神病人的救助力度,采取救济、低保等方式给予救助。目前,我街道已排查出的高危人群158人,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管控措施,落实了包社区班子成员、职能站所责任人员、社区干部、高
危人员家属“四包一”责任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解决高危人员城市低保35人,落实涉法涉诉人员救助金5000元,上访困难群体救助金13000元。
第五篇:创新举措 分类推进 努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县市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材料)
创新举措
分类推进
努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
近年来,××市按照××市决策部署和要求,围绕“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有效运作,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成效
三年来,全市共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36个,其中:实施郑州市项目32个,自主建设项目4个,共涉及55个行政村的3.15万户、13.2万人。截止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社区9个,正在建设社区27个,累计完成投资24.7亿元,共建成农民新居1.87万户,总建筑面积270.9万平方米,现已拆除房屋的农户4377户120万平方米,搬迁入住社区农户达到6589户26774人。据统计,原村庄占地1.6万亩,新址规划占地5200亩,可节约土地1.08万亩。8月31日,河南日报理论版整版专题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样本为题,介绍了我市的经验和做法,社会反响强烈,安徽省宁国市、漯河市临颍县、洛阳市孟津县等兄弟单位前来参观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健全机制谋发展。我们坚持把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臵。一是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铁良多次深入基层进行新型城镇化工作调研,市长××亲临现场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市人大、政协等主要领导也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我们还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专门成立了新型城镇化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牵头挂帅,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指挥部下设三个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督导等事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先后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和相关委局负责人,到新乡、浙江、南京等地考察学习,聘请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为全市作了题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报告会,多次举办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使基层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破除了农村传统的建设模式,主动由单体单层分散建设改变为多层高层联片集中建设,由单调呆板的建筑样式改变为新颖美观的建设风格,由过去的几代人盖房一代人居住改变为现在的一代人盖房几代人居住,有效提高了建设质量和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建立健全责任制的同时,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评价干部政绩、评先表优、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凡新
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落后的,一律不得评为先进和优秀,通过奖惩机制的建立健全,在全市掀起了围绕新型农村社区、人人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重点促进提水平。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分类推进,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本着理念超前、布局科学、设计新颖的原则,按照结构合理、外观雅致、环境优美的要求,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从村庄选址布局到房屋建筑外观、从道路设计到绿化植被、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设施都做了详尽规划和高水平设计,较好地处理了当前与长远、单体与总体、生活与生产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分类指导。首先,积极推进合村并点。对于具备多村联建的村庄,按照城市社区标准,选择适当位臵,实行多村联建;不具备多村联建的,按照相对集中、资源共享的要求,进行分片建设。如:来集镇实行三村联建,将杨家门、韩家门、来集等三个村的2500户近万人统一安臵、集中居住浮山雅居社区。目前,一期工程共建成农民新居1162户,二期工程规划建设的990户正在加紧施工,计划2012年底前全部建成,届时将成为我市乃至郑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亮点;其次,积极推进合村并镇。充分利用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等资源,把新农村与中心镇统筹规划、一体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如:超化镇按照超前规划、高标建设、一步到位的要求,加快推进黄固寺中心社
区建设,将黄固寺、周岗、申沟、李坡等四个村的3200户13500人统一合并、集中安臵在黄固寺中心社区中,镇区面积由原来的7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镇区常驻人口由原来的4万人增加到7万人以上的中心镇;第三,积极推进移民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集中建设移民住宅区,把全市31个贫困村群众分期分批统一安臵,彻底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袁庄扶贫开发区已累计投资1.6亿元,共建成住宅楼74幢20万平方米,搬迁入住群众2052户8200人,成为河南省扶贫开发的样板工程。
(三)政府引导,部门支持,多方共建聚合力。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帮扶”的办法,多方整合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政府引导。三年来,市财政拿出资金1.5亿多元,重点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奖补,各乡镇财政也拿出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社区工作。二是部门支持。按照“预算不变、渠道不乱、用途不改、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年来,市直有关部门共确定扶持项目100多个,累计投资3亿多元。三是实行党员干部和企业帮扶。选择“双强”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激励他们主动出资捐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开展“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实施 “以工支农”建设模式,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年来,全市民营企业家和“双强”干部自愿出资捐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累计捐
资5亿多元。
(四)政策扶持,保障用地,流转土地富农民。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解决社区建设用地,切实搞好土地流转,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一是政策激励。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对入住社区农户给予5万元购房贷款贴息,专题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土地供给和住房分配等事项提出了具体要求,有效解决了建设中存在的标准不高、方法不活、制度不统一、运做不规范等问题,另外市财政还安排了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补。二是保障用地。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充分利用山荒地、丘陵地、废弃地、拆旧建新等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同时不断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倡住宅向多层、高层发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据统计,我市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原村庄占地1.6万亩,新址规划占地5200亩,预计可节约土地1.08万亩,目前,全市集中流转土地5万多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来集镇郭岗村将全村1470亩耕地集中流转,成立了鸿运农机合作社,并投资750多万元,建设了村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用来养鱼、种菜,初步形成了种养产业链,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完善设施,整治村容,改善环境变面貌。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
设,真正让农民群众共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按照水、电、路相配套,功能、景观、生态相统一的要求,重点加强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文化健身、游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搞好村庄功能配套,实现公共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二是整治村容村貌。针对我市资源型县(市)存在的脏乱差问题,从2009年2月份开始,投资2.86亿元资金开展了“清洁家园、美化乡村”百日行动,清理垃圾杂物,拆除违章建筑,完善环卫设施,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配备环卫工人6000名,每月发放不低于300元工资,极大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去年我市又借势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加大投入,严格整治标准,今年我市又再次掀起深化“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及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综合整治活动高潮,努力把我市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新村镇。同时,针对采石场滥挖滥采、破坏生态、污染环境问题。2009年综合整治了全市300多家石子厂,2010年以来又深入开展了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引导采石行业科学有序发展,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深受群众拥护。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一化带三化”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政府引导、分类实施、稳妥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合村并镇并点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有效运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
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