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
全面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一方面政府要在制度结构上做调整,降低参保门槛,扩大覆盖面,对特困人员进行以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补贴;另一方面强化政府监督执法职能,改进服务,建立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特点的参保方式。
灵活就业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形成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缓解目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这将带来难以预料的城镇贫困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可以大大提高他们抵抗各类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的程度,进而降低他们的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这对于我们改变当前储蓄过度、国内需求不足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从长远来讲,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灵活就业人员中相当大比例的农村人即将成为城里人,那么尽快建立这些人的社会保障对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推动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体系。本文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涵义、特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可以初步确定为:具有城镇户口和相对稳定经济收入,自愿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
确定这个范围,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国家对养老保险实施范围主要界定为城镇企业职工,考虑灵活就业人员一般都具有城镇户口,所以养老保险实施范围外延适度扩大,外延周延至具有城镇户口的人员;二是在法律法规没有对灵活就业人员做出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具体规定前,应当强调参保行为的自愿性;三是参加养老保险应当履行缴费义务,体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四是外延适度扩大,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矛盾,促进就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五是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增强基金实力,平衡当前支付缺口;六是社会部分成员向社会全体成员过渡、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过渡的前瞻性探索。
二、完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关系基本思路 1.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和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要求,与时俱进,实现一个突破(社会保险关系依附劳动关系)、抓好两个群体(单位正常参保群体和社会灵活就业群体)、做到三个创新(思想观念、政策制度、管理模式),达到四个目的(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定社会基本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基本原则
——健全完善区域性养老保险统一政策体系。按照国家养老保险基本制度总体要求和政策法规具体规定,根据灵活就业基本特征,适度调整区域性养老保险政策,扩大覆盖范围,涵养基金费源,稳定社会关系,关怀弱势群体。
——尊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意愿。运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广泛告知各项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平和效率相对应,保障水平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充分尊重灵活就业人员基本意愿和个人选择。
——构建适应灵活就业要求的养老保险管理模式。注意研究灵活就业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开设养老保险专门窗口,运用银行、邮局计算机管理系统,构建跨地区行业辐射性强、方便快捷的养老保险基金结算系统和个人帐户管理系统。3.主要政策措施
① 放宽参保条件,扩大参保范围。从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看,目前参保的范围比较窄,确实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和灵活就业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为了构建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经济社会新秩序,有必要对现行养老保险政策进行调整完善。适当放宽参保条件,扩大参保范围。将具有城镇户口和相对稳定经济收入,自愿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这样,当前社会生活中反映较为强烈的参保难的问题,就可以随着养老保险调整政策的出台逐步得到解决。②实行个人申报,明确法律关系。养老保险政策适度调整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方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要由过去管理各类企业变为既管理各类企业,又管理社会各类参保人员。
因此,应该结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特征研究制定新的管理办法。笔者认为,灵活就业人员应该实行个人申报制。具体讲,就是灵活就业人员持个人有效证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参保手续。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按照当地规定的个人缴费比例,在60%-300%幅度之间,自主选择缴费额度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个人申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灵活就业群体建立单独的个人缴费数据库,动态管理和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记录。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在办理参加养老保险手续时,必须了解有关政策规定并做出个人选择,因而就应该对选择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实行个人缴费申报制,有利于明确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界定准确清晰的养老保险法律关系,有利于建立适应灵活就业条件的新型养老保险管理模式,有利于推动当前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符合社会保险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国家基本做法,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改革计发办法,提高待遇标准。目前,国家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限、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有的地区新闻媒体对劳动保障政策理解、把握不够准确,片面地强调缴费年限满15年就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下岗职工、出中心人员、失业人员和企业其他分流人员,损害了这部分社会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因此,调整养老金政策规定,延长缴费年限,增加激励机制,是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具体讲,就是借鉴国家税务征缴机制中超额累进税率办法,国家通过调整养老保险政策,将现行缴费年限15年提高到20年。同时,明确在规定缴费年限下限20年基础上,每多交一年,相应递进不同的计发比例,实行差额比例递进。
④延伸特殊政策,解决遗留问题。对现在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只要是过去在企业曾经从事过特殊工种,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政策应该自然延伸执行。不能以解除劳动关系为由,拒绝为这些曾经从事过特殊工种的灵活就业人员连续计算和折算缴费年限。在具体办理过程中,需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当事人的有关档案材料进行审核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最终确认审批。
⑤延长缴费年限,保护弱势群体。对于参加养老保险时间较晚或参加养老保险时年龄偏大的灵活就业人员,有的确实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一般情况下,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直接退还当事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的个人部分;
对于参加养老保险时间较晚或参加养老保险时年龄偏大的灵活就业人员,确实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能否探索建立一种灵活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认可制度。比如实行经济性延长缴费年限的办法。即允许根据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当年职工平均工资和自己选择的缴费标准,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一次性趸缴的方式延长缴费年
三、改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与建议
据有关部门推算,中国到2035年前后城镇灵活就业人口将大幅增加,而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如果有关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无疑会加大养老保险的收支不平衡状况,增加财政负担的压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一方面能提高失业就业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解决当前中国养老保险扩面难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尽早作出对策,笔者认为,中国当前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正如上面分析,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除了与收入低有关外,与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也有相当关系,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考虑到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特点,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媒体的媒介作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灵活就业人员宣传有关养老保险的知识和政策,最好用真实的生活案例去感染他们,这项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应该有人长期负责。另一方面,针对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接触媒体报道的机会少的事实,应该定期抽调专业人员,印制宣传材料,依社区为依托,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听专题宣传讲座。
2.加快中国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政策的研究和推行
中国部分省市已经在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在实施过程中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也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些经验和教训汇总起来,通盘考虑中国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保障范围、筹资模式、给付水平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标准,既考虑全国的统一性,又考虑部分地区的灵活性。这些政策和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要为落后地区保留一个缓冲期。具体到每一项的建议:(1)在保障范围上,应该取消户籍制度方面的严格规定,特别是中国用工备案制度已经从2007年开始施行,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把握灵活就业的工作情况,在确定参保资格方面只考虑其工作时间长短,一旦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接纳其入保。(2)在筹资模式方面,缴费基数可以将平均工资的60%的下限再下调一些,以达到大多数灵活就业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基数,缴得起保险费。缴费期限现行的有月、季度、年三种选项,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不稳定性再加上突发事件的发生,有些很难当年按时缴纳保险费,所以建议缴费期限可扩大到两年,尽量避免出现非参保人本人意愿所导致的“断保”。(3)在给付水平上,参照城镇职工的给付办法这一做法不妥,一方面是社会保障中权利与义务对等这一原则,个人的缴费与支取水平不能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均衡的话,会影响一部分人的缴费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将加大财政的支付困难。具体的做法按缴费水平分档,每一档都有各不相同的支付公式。
3.统一业务口径与标准
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形式多样,收入不稳定、流动性强,使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难以准确掌握他们的就业和收入信息以及参保缴费记录,所以异地接续工作很难操作。为了便于他们的流动,我们是否应该从银联卡的流通上得到启示,制定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记录卡,以及填报标准,而且像身份证一样全国通用,这样灵活就业人员无论在哪个地方,哪个行业就业都可凭借出示此卡继续缴费,这样即简化了转账手续,免去了灵活就业的转账烦恼,也减轻了经办机构的工作量。随着金保工程在全国的覆盖,全国信息平台的无限沟通建成,养老保险记录卡的使命也将宣告结束。
四、总结
改革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以接纳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其中,一方面提高灵活就业方式的社会认可度,缓解中国当前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剂良药。但是建立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体系,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既不能操之过急,贻害了整个养老保险体系,又不能思前怕后,错过了制定政策的最佳时机。应该在个人承受力和国家财力两个方面进行权衡,设计出科学的制度,尤其是缴费率和养老金替代率要保持适度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保证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早日实现。
4.3 增加灵活就业人员收入
一方面,政府要以市场为导向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免费技能培训或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适应市场的要求,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加强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一个专门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的市场平台,为其更好的提供就业信息,减少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增加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率,参加其收入。
4.4 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现在灵活就业人员转移接续的难点就在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碎片化,应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一个具有能够容纳全国人员的社会保障信息的的信息平台,通过计算机联网和信息平台,可以实现社会保险信息的跨区域交流,使符合条件的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养老保险等社会险种的参保续保,来解决人员在流动时的跨城乡,跨城市,跨省与省之间的养老保险的参保续保问题。结论
通过分析阜新市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状况的调查资料,对阜新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阜新市灵活就业人员在参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在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养老保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难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希望以上研究能对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在参加养老保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有所帮助,希望有关部门对此问题给予重视,进而解决这部分群体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
第二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申请书
申 请 书
本人现申请从基本养老保险(年
月起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
申请人(签字):
****年**月**日)或基本医疗保险(
第三篇:探讨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
探讨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导致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二个,首先是国有企业改革促使大量职工下岗失业,其次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最后是规模庞大的高校毕业生,使得城镇灵活就业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已成为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已成为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所面临的新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灵活就业者与社会保险相关政策之间缺乏制度联系,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他们难以纳入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为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其中的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本文对灵活就业人员做了明确的界定,分析了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管理的现状、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措施建议。关键词:灵活就业社会保险制约因素措施建议
一、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界定
灵活就业是我国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一个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非正规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相对应的概念。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在2002年撰写的《我国灵活就业问题研究报告》,对这个概念做如下界定:灵活就业是指在正规就业形式之外的其它就业形式,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一个或者儿个方而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也就是说,灵活就业是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都不固定,就业形式多元化,就业变动弹性较大,是与我国以往占据主流的正规就业相对的一种新兴的就业方式。目前我国城镇的灵活就业人员主要是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图纸设计、美术编辑、财会审核、中介服务者等高层次的自由职业者,也包括非全日工、临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一般劳动者,还包括自己成立企业既当老板又当员工的劳动者。按照雇佣关系的紧密程度,可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分为三大类。
1.自雇型。自雇型也称自营就业,主要是个体、合伙经营者以及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主。他们拥有雇主和雇工双重身份,所投资的事业一般具有投入较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特点。这种就业形式在西方各国都大量存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造成大量工人下岗,自雇型就业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调查分析的数据显小,自雇型就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可能占到灵活就业的50%,就业人员主要是城镇的农民工和城镇下岗失业的年轻人。
2.受雇型。受雇型是指受雇劳动就业者与经济实体较为密切的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这种就业形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具体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等形式。非全日制就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就业形式,一般指少于法定的或集体合同规定工时的就业。临时就业主要包括短期就业、季节就业、承包就业、传呼就业等。其共同特点是,劳动者并非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而是根据雇用性质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定期限的临时合同。派遣就业是指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就业合同,由公司派往用人单位工作,并由公司支付工资和提供福利待遇。远程就业是指劳动者利用互联网、计算机、传真机、可视对讲机、便携式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在远离中心办公室或生产场所独立完成工作,但能通过使用新技术进行交流的就业方式,主要存在于一些发达国家。日前我国受雇劳动就业中,非全日制就业和临时就业是主要的灵活就业形式。
3.自由型。自由型就业是指劳动者不受雇于任何单位,而是根据自身技能、特长与相关单位建立技术、技能服务关系,接到任务后往往独立完成,以工作量计算并获取报酬。选择这种就业方式的多为各类专业人员,如图纸设计、美术编辑、财会审核、翻译、导游、保险推
销员、自由撰稿人、中介服务者等。独立就业在发达国家是一种重要的灵活就业形式,而在我国该就业形式还只是起步阶段,无论相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其它的就业形式,其就业人数都要少得多。灵活就业的优点:一是用工灵活,灵活就业人员或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通过提供劳务建立劳务关系;二是工作时间灵活,如短期工、季节工、劳务工、派遣工、小时工以及弹性就业等各种时间段的就业;二是劳动报酬灵活,可为计时、计件或以其它方式获得劳动报酬;四是就业岗位灵活,可在一定时期的不同时间段为多个用人单位或多个居民家庭提供服务。灵活就业的缺点:一是缺乏劳动报酬标准;二是缺少劳动保险福利;二是劳动安全没有保障;四是职业培训处于空白;五是缺乏社会归属感。}2]
二、灵活就业人员杜会保险关系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灵活就业群体用工形式多样,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非正规部门就业,即劳动标准(劳动条件、工时、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生产组织管理及劳动关系运作达不到正规企业标准的就业,集中在小规模私营企业、个体、家庭作坊等单位就业;二是存在于正规经济部门中有别于传统正规形式的就业,如临时用工、季节工、承包工、劳务工、小时工、派遣工等:三是个体经营业主和合伙经营人;四是独立服务型就业,如市场小商贩、家庭小时工和其他打零工者;五是自由职业者,如以独立身份出现的经纪人、广告人、律师、撰稿人、演员、歌手等。六是身兼多种就业形式的人员。
从就业人员身份看,灵活就业人员主要由以下人员构成:一是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主要从事上述第一、第二和第四类工作,或个体经营。二是部分知识阶层和部分新毕业大学生及部分城市青年。三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与传统正规就业方式相比,灵活就业形式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劳动关系不固定、收入不固定、工作时间不固定和岗位不固定。机制灵活、流动性强、就业门槛低是灵活就业群体的突出特点。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各地普遍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一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通过制定政策规定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二是缴费基数自主选择.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上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100%-300%之间自主选择缴费基数.三是降低缴费比例。如济南、潍坊、德州三市规定,个体私营、自由职业者、下岗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18%,均低于国有企业参保缴费比例。济南市同时规定,由国有企业改为民营企业以及实行股份公司制的民营企业,按国有企业规定参保。四是个人账户统一由经办机构管理,账户规模为缴费工资的11%;养老金的计发,缴费满15年及以上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省或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标准为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不满15年的个人账户本息一次性支付。各地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建立、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如建立专门服务窗口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成立专门的社会保险业务代办机构为托管档案的下岗失业人员代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通过单位代管,未解除合同但在企业之外灵活就业的人员允许个人缴纳全部社会保险费等。虽然开展了不少工作,但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山东省东营市灵活就业人员达4383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仅5838人,占灵活就业人员的13.3%;德州市市直目前有9937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占灵活就业总人数的37%;潍坊市档案托管人员45775人,有25732人参加了社会保险,占代管档案人数的56%,人才交流中心代管档案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约为40%。总的来看,灵活就业群体参保率低是普遍现象。
三、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正规用人单位“固定”就业形式设计的, 致使现阶段社保经办机构在政策法规和灵活就业人员在办理社会保险事务, 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在进入灵活就业领域后, 存在着“断保”“续保”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表现为:
(一)缺乏专门的法规和相应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
在现行的法规政策体系中, 没有关于灵活就业的专门规定, 已有的一些相关法规政策不够系统和全面;灵活就业尚未纳入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对于灵活就业方式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 已有的涉及灵活就业问题的规划操作性不强。所以, 社保机构对就业形式多样化难以应对, 原先流畅的办事渠道变得堵塞, 简单问题变得复杂, 如果仍沿用过去的法规和管理措施, 就难以应对灵活就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尽管少数地区已经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做了专门规定, 但从总体上看, 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将灵活就业人员排斥在外。这是制约灵活就业方式发展的重大障碍。
(二)政策制度的负向激励作用
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与待遇脱节, 直接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心理预期。有的省市规定,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从制度设计上看, 由于缴费基数的大小和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基础养老金没有影响, 以及在同一缴费基数下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养老金总额影响不显著, 必然产生促使灵活就业参保人员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 尽可能缩短参保期限的负向激励作用。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年限满15 年者, 退休时可以领取养老金。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年龄结构较轻, 许多人认为退休离自己还很遥远, 不如趁年轻积累一部分收入, 待退休前15 年开始参保也不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在断保以后不立即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等临近退休前几年再重新开始缴费, 以补足15 年的缴费年限。
(三)保障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
过去占参保人员大多数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队伍逐年萎缩, 取而代之的是迅速扩大的非公有经济实体的就业群体。这些人员较多采用非全日制, 非固定单位, 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由于这些人员工作不稳定, 收入不确定, 加之缺乏专门针对灵活就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使社保经办机构难以了解、掌握用人单位的经营现状、职工人数、职工收入等基本情况。从劳动者角度看,因为没有信息服务, 劳动者得不到有关信息, 培训和相应服务, 很多准备创办小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得不到创业培训和有关咨询服务, 劳务派遣公司等劳务服务组织尚不发达。此外, 由于有关部门在提供小额信贷时, 担保条件限制多, 手续繁杂, 许多微型企业, 个体工商户或其它类型的灵活财经论坛就业者创业融资困难。由于现行社会保障管理制度是针对传统正规就业方式设定的。这一制度要求社会保障关系的建立以正规劳动关系的确立为先决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直接面对的是各个企业, 而不是参保职工本人, 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较弱, 不适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因为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 而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关系的管理应是一种动态、灵活、敞开方式下的“精细化”管理, 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较高。
(四)参保人员结构与实际就业结构严重失衡
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提供资料表明, 在全国2.4 亿的城镇从业人员中, 国有集体等正规单位人数逐年减少, 而在个、私部门灵活就业达1 亿多人, 但这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 据调查在全国大部分省市, 在国有、集体的正规就业人员中, 80%以上的人员都参与了社会保险, 包括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正规就业参保率都达90%以上。以天津市为例, 截止到2002 年占全市就业人总数30%的国有、集体的从业人员, 80%都办理了社保关系, 而占就业人员总数70%的在个、私等非公企业的从业人员, 大部份都游离于社会保险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对在新闻媒体从事灵活就业人员的专项调查中, 被调查对象50%现在和以前都没有办理过任何社会保险, 而在媒体行业工作的以前有70%左右未办理社会保险, 并有60%以上的从业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众所周知的情况是: 媒体单位在我国具有特殊行业性质, 从业人员与舆论权利密切相关, 可以获得普通人得不到的东西, 媒体的编辑和记者还被社会广泛称为“无冕之王”, 某种程度上还垄断着一定的话语权。那些受教育程度低和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在普通行业, 脏、苦、累行业的一般从业人员, 其社保状
况只能是更差。
四、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措施建议
(一)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1)放宽参保条件, 扩大参保范围。目前, 国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范围, 主要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可以规定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2)要设定适中的缴费费率, 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费率为18%, 其中7%的缴费进入社会统筹, 11%的缴费进入个人账户。(3)缴费年限与基础养老金挂钩, 激励参保人员延长缴费年限。譬如, 缴费期为15 年的, 退休时领取基础养老金的80%, 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 基础养老金提高一个百分点。(4)允许延长退休年龄。对于那些达到法定年龄而缴费年限不满15 年的参保人, 若本人能够继续工作, 又有缴费意愿, 允许延长缴费年限, 推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5)实行个人申报, 明确法律关系。笔者认为, 灵活就业人员应该实行个人申报制。具体讲, 就是灵活就业人员持个人有效证件, 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参保手续。根据上职工平均工资标准, 按照当地规定的个人缴费比例, 在60%一300%幅度之间, 自主选择缴费额度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个人申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灵活就业群体建立单独的个人缴费数据库, 动态管理和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记录。(6)开设专门窗口, 方便缴费人员。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是“一单一人、单独办理”现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该尽快开设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窗口。具体讲, 可以与邮局、银行等机构联系, 运用其覆盖宽泛、网点密集的技术优势, 将邮局和银行的营业网点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缴费延伸窗口。
(二)做好医疗保险工作
(1)灵活选择缴费基数。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 总体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 仍然可以允许其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2)灵活处理遗留问题, 使社会保险关系得到接续。比如, 欠费企业的离岗职工可与企业签订协议。先由个人补缴全部欠费并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其中企业补缴的部分, 由企业按协议规定的方式向参保者偿还, 若本人自愿, 亦可由其交纳全部欠费。(3)灵活的缴费方式。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选择按月, 按季或按年交纳社会保险费。(4)灵活的缴费地点。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地点变更后, 可随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转移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工伤保险方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督促用人单位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从根本上解决这类群体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后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问题, 落实工伤保险待遇。
(三)争取政府优惠扶持政策。
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愿意参保, 只是无参保能力。地方政府应视不同灵活群体给予不同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建立常规性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推动他们参保、续保, 促进其就业。如推广大连办法, 养老保险缴费费率为18%, 本人缴费8%, 其余10%由政府补贴, 补贴最长期限为5年。
(四)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
不少灵活就业人员虽然有参保积极性, 但由于对社会保险缺乏必要的了解而未能参保, 这就要求社会保险部门与地方保险机构做好衔接、协调工作,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要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宣传,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努力营造重视并支持灵活就业、依法保护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7
(五)完善管理措施
首先, 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细致的管理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不断强化工作措施, 细化管
理办法, 增强管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在做好原有参保职工社会保险关系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特点的社会保险管理办法, 分类指导, 灵活推进。其次, 要实行灵活就业人员多点缴费方法。在有条件的地区, 职业介绍, 人才交流, 档案代管等机构或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都可以作为缴费点, 服务对象到一家机构就可以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有关机构之间要做好衔接, 协调工作。代办机构发展缓慢的地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从优化服务的角度着眼。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或工作岗位,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第三, 要完善技术支持手段。社会保险经办, 代办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和机
构内部计算机网络建设, 完善数据库, 做到灵活就业人员随到, 随交, 随记账, 随办转移。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建立与连接, 是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孔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法治与社会,2010(8)
2.贾丽萍.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7(1).
3.尹文耀,叶宁.中国灵活就业人口发展及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2009(7).
4.燕晓飞.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8)
5.张士斌,梁宏志.金融危机下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09(6)
6.吕学静.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与思考[J].学习论坛,2005(12)
7.谢勇,李放.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意愿的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2009(5)
8.王虎峰.灵活就业人员对医保政策的回应性研究[J].人口研究,2009(5)
9.邓大松等.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海天出版社,2000.10.徐立安.灵活就业的理论,实践及发展思路[J].市场经济研究,2003,(5).
第四篇:灵活就业人员代缴社会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代缴社会社会保险
什么是灵活就业人员?
有一类没有固定的工作、失业或再就业的人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包括在各级档案寄存机构寄存档案的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辞职人员、自谋职业人员,档案寄存期间经劳动人事部门批准退休人员,已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的未就业人员,从事个体劳动的人员,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
个人没有找下稳定工作,但又想缴纳保险,该怎么办呢?
山西启航人资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平台,帮你代缴社会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是不是五险都可以交?
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在缴纳保险时,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
1.国家规定,这类人员在缴纳养老保险时只需缴纳20%,其余8%国家给予优惠。
2.未达到退休年龄与原国有企业解除关系等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以从当地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时起按城镇个体劳动者的参保办法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并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统筹结合”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3.超过法定退休人员,可以按照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补缴从当地实行缴费开始至法定退休年龄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利息,原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代缴个人社会保险,个人应该准备哪些资料呢?
1.身份证复印件
2.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
3.开社区证明(必须是非农户)
注:社区证明中必须有这三个条件:一是无固定单位;
二是属于灵活就业;
三是有能力缴纳养老保险
4.居住证(如果不是本市户口的,需办理,必须是原件和复印件)个人参保的比例是多少呢?
这个分为三个等次(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缴纳,以2013年为例)
1.按社平工资的100%,一年缴纳8988元
2.按社平工资的60%,一年缴纳5392.8元
3.按社平工资的40%,一年缴纳3592.2元
国家给予优惠政策,自己是不是在享受的时候就会相对要少点呢?不是的,在享受的时候仍和有正常在职职工享受的比例一样
在医疗保险方面,基金是如何划入的?(以2013年为例)
45岁以下的为2.8%,一年能享用815元
46--50岁的为3.9%,一年能享用1135
50岁以上的为5%,一年能享用1455元
如果是公务员辞职后想要交社会保险,之前工作期间的社保还用补缴吗?
这个是不用的,在工作期间的社保视同缴纳,就从辞职后开始缴纳,前面的年限进行累计
如果是在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辞职,缴纳保险时所带资料和新参保一样吗?
除了要带新参保的资料外,还必须得有保险转移单
在什么情况下,国家会终止社保补贴?
已经领取社会保险补贴的灵活就业人员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停止社保补贴:
(一)已领取个体工商经营执照;
(二)被用人单位招用;
(三)中止就业;
(四)未缴纳社保费;
(五)未按规定进行就业登记;
(六)享受社保补贴期限满3年。
第五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条件
享受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条件及申领程序
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条件:
1、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的人员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通过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就业且当年签订灵活就业协议、已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555”人员。
2、享受政策期限以身份证年龄为准,女性从年满45周岁、男性从年满55周岁下月开始享受补贴,女性年满50或55周岁、男性年满60周岁及特殊工种、病退等人员,自办理退休手续下月起停止享受补贴。
3、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符的,以身份证年龄为准。
4、正在享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税费减免等补助政策以及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得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申领程序: 首次申请:
1、身份证复印件
2、户口本复印件
3、社区出具的《灵活就业证明》
4、《个人申请》
5、《灵活就业协议书》
6、社保个人缴费票据原件7、2寸蓝底免冠照片4张
8、本人身份证和建行卡(折)复印件
9、《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