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总结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总结
大塘小学 王磊
本学期,我兼任六年级音乐课,本着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优化音乐课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创造作准备。
在“应试教育”时期,由于受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及学校设备条件的影响。音乐课虽然较语文、数学等知识性的课有趣些,但仍然受到“重知轻能”的思想束缚,至使音乐课的教学一直陷入“教师带,学生跟”的泥潭里,并逐步演变成“为唱而教,为教而学”的“唱歌课”。这种不但枯燥泛味,而且严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教学也毫无积极性可言。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大相径庭。为此,我慎重选择了“愉快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主动学习。为较快的顺利实现学习兴趣转变这个目标,我因势利异的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愉悦”特牲,加上经常采用出其不意的教学创意,很快的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对音乐课有常上常新的感觉,我屏弃了“一本教材,一张嘴”进教室的旧法,不断的变换引用收音机、影碟机、甚至多媒体电脑等教具辅助教学。同时,在授课中,不在限于教会学生唱,而是把识谱知识、音乐欣赏、音乐舞蹈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用为教学任务。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让学生自始自终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多种基本手段的综合表现,他是有由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而成的。同时,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音乐语言传递给人们。因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爱、恨、哀、乐等情感,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耳”、用“心”、用“感情”去欣赏音乐。如从高亢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爱国之情;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可以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敬业精神的鼓舞;从各种曲调悠扬的动听的“民歌、山歌、小调”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演奏及创作产生欲望。这种欲望,既包含了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也包含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创新的动力。
三、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
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插上助飞的羽翼,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想象是学生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独立建构新形象的过程,音乐作为一种以时间上的流动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的艺术形式,无论在时间、空间及物质形态上都有广阔的想象余地。想象作为创新的基础,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每当上新课之时,我都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三种“奇想”。一是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想象这首歌曲用什么乐器伴奏更理想;三是想象改变曲调、唱法或者更换歌词会同样动听吗?在三次奇想中,要求学生做到“异中求同”,即方法、形式不拘一格,但要求给人有“美”的感受。这种开放式的想象,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创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识。
五、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坚定信念,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据研究证明,手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感想的无畏精神和坚定到底的意志品质都有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站立起来学习。并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取得想象理解用手表达情感;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十个手指演奏乐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完善美的过程,无论是管乐器、弦乐器、还是打击乐器都离不开双手的实践训练。即使是同一首曲子,也可以因为手的指法,手指移动快慢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学生在训练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在这样不断重复的练习探索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创新精神。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而且为许多学生及家长所重视。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各种功效也被广泛认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歌曲,从而产生的情感交融,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净化人的心灵,而且可以用来陶冶人的德性,具有德育功能;通过思维的实践,可以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发展,具有益智功能;通过音乐语言动作的协调配合,可以促进身体机制的协调发展,具有健体功能。这些功能得以综合发挥,即形成了推动时代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然,要实现这种能力的完美培养,还有待于我们在教育中不断努力探索。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总结
2017-2018学第一学期六年级(2)班
音乐教学总结
加巴小学:马得晶
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在教学工作中做出大量努力,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不足:对于学生的肆意课堂的行为掌控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注意把握尺度。增强幽默力量。
三、教学研究
为了使自己在教学水平及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学期,我加强了自身素质的培训,先后参加了音乐教学对音乐学科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从每一节音乐课教学开始,我都以打造一节优质课这样的理想来入手,对于每节课我都提前做了相当大、相当多的准备;其次,平时的教学反思,为科研铺就平坦大道,教学围绕科研,教学更要再此之外包含它,这样有了内部的圆心,做多大的校验和科研它都还像是一个圆。
总的说来,本学期的音乐工作做的比较满意,虽然也还有不足之处,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中,我会奋起直追、找出不足、认真改进、努力提高,我想我一定会把音乐工作做的更出色。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音乐总结
三穗县城关第一小学2017至2018学第一学期
六(2)班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现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回顾及取得成绩
1、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
2、培养了学生初步分辨节拍、听辨不同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的能力,并运用体态、线条能够做出反应。
3、培养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能够在自己的的表情动作的配合下演唱歌曲,并了解中国及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4、培养了学生创作的能力,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陶冶了学生情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培养了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6、在教学中,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了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了成思想教育。
二、本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情况
在第三单元《蓝天向我们召唤》一课中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第六单元《奥林匹克风》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三章学校体育 第十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第十八条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第十九条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第二十条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并根据条件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
三、存在问题
大多数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音乐基础,是一个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大部分学生表现欲强烈, 集体合作意识增强,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是个别学生还存在胆小不敢“出头”的现象,特别是在变声期,很多学生不敢唱歌。
四、下步设想
在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好过渡时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5、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7、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一学期已接近尾声,回忆一学期来的点点滴滴,虽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我将在今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争取在下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六年级音乐上册总结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兼任六年级年级音乐课,本着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音乐教师已有一个学期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优化音乐课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创造作准备。在“应试教育”时期,由于受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及学校设备条件的影响。音乐课虽然较语文、数学等知识性的课有趣些,但仍然受到“重知轻能”的思想束缚,至使音乐课的教学一直陷入“教师带,学生跟”的泥潭里,并逐步演变成“为唱而教,为教而学”的“唱歌课”。这种不但枯燥泛味,而且严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教学也毫无积极性可言。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大相径庭,必须全面纠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慎重选择了“愉快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主动学习。为较快的顺利实现学习兴趣转变这个目标,我因势利异的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愉悦”特牲,加上经常采用出其不意的教学创意,很快的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对音乐课有常上常新的感觉,我屏弃了“一本教材,一张嘴”进教室的旧法,不断的变换引用风琴、口琴、收音机、影碟机、甚至多媒体电脑等教具辅助教学。同时,在授课中,不在限于教会学生唱,而是把识谱知识、乐器伴奏、配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舞蹈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用为教学任务。让学生既长知识又长能力,让学生自始自终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发现学生们不但对上音乐课的兴趣明显增强,而且还激发了他们对语、数等多门功课的兴趣。原来,他们把对音乐课学习的热情情不自禁地
带到了语文、数学各科学习及日常生活之中。这说明: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多种基本手段的综合表现,他是有由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而成的。同时,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音乐语言传递给人们。因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爱、恨、哀、乐等情感,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 学生学会用“耳”、用“心”、用“感情”去欣赏音乐。如从高亢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爱国之情;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可以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敬业精神的鼓舞;从各种曲调悠扬的动听的“民歌、山歌、小调”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演奏及创作产生欲望。这种欲望,既包含了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也包含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创新的动力。
三、要注意培养、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也是创造性的原动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完成好的“课题”。根据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并在空气中传递的这个原理。我先放影了“人是如何发声的”录像片,在顺着这一原理,帮助学生培养出“锣鼓、笛、琴是如何发音”的好奇心;接着,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根锯“吹、拉、弹、奏”等到不同使用方法去尝试制作几种小乐趣。不久,有的学生带来了“柳叶笛、草迪、土吉它、竹梆子”等乐器十余种,也有的学生图省事不动脑筋,随意找来一些破瓶罐作为“打击乐器”充数。对此,我不但没有批评,而是很耐心的指导他们加以改造。使之能够打击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这一举动,不但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还为学生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初步形成了创新精神。
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插上助飞的羽翼。想象是学生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独立建构新形象的过程,音乐作为一种以时间上的流动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的艺术形式,无论在时间、空间及物质形态上都有广阔的想象余地。想象作为创新的基础,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每当上新课之时,我都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三种“奇想”。一是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想象这首歌曲用什么乐器伴奏更理想;三是想象改变曲调、唱法或者更换歌词会同样动听吗?在三次奇想中,要求学生做到“异中求同”,即方法、形式不拘一格,但要求给人有“美”的感受。这种开放式的想象,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创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如在“锣鼓、风琴、梆子、二胡”等乐趣伴奏;还有的同学采用不同的节奏、旋律及音色来演奏。课堂上不但妙趣横生,而且在这种大胆的想象、实践中培养出了学生的创造力。
五、让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坚定信念,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据研究证明,手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感想的无畏精神和坚定到底的意志品质都有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学生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手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站立起来学习。并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取得想象理解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制作一些乐器给歌曲配乐、配节奏。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十个手指演奏乐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完善美的过程,无论是管乐器、弦乐器、还是打击乐器都离不开双手的实践训练。即使是同一首曲子,也可以因
为手的指法,手指移动快慢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学生在训练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在这样不断重复的练习探索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创新精神。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而且为许多学生及家长所重视。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各种功效也被广泛认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歌曲,从而产生的情感交融,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净化人的心灵,而且可以用来陶冶人的德性,具有德育功能;通过思维的实践,可以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发展,具有益智功能;通过音乐语言动作的协调配合,可以促进身体机制的协调发展,具有健体功能。这些功能得以综合发挥,即形成了推动时代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然,要实现这种能力的完美培养,还有待于我们在教育界中不断努力探索。
银河小学 四年级 武东瑞
2014年12月
第五篇: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总结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兼任六年级年级音乐课,本着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音乐教师已有一个学期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优化音乐课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创造作准备。
在“应试教育”时期,由于受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及学校设备条件的影响。音乐课虽然较语文、数学等知识性的课有趣些,但仍然受到“重知轻能”的思想束缚,至使音乐课的教学一直陷入“教师带,学生跟”的泥潭里,并逐步演变成“为唱而教,为教而学”的“唱歌课”。这种不但枯燥泛味,而且严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教学也毫无积极性可言。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大相径庭,必须全面纠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慎重选择了“愉快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主动学习。为较快的顺利实现学习兴趣转变这个目标,我因势利异的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愉悦”特牲,加上经常采用出其不意的教学创意,很快的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是多种基本手段的综合表现,他是有由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而成的。同时,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音乐语言传递给人们。因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爱、恨、哀、乐等情感,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 学生学会用“耳”、用“心”、用“感情”去欣赏音乐。如从高亢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爱国之情;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可以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敬业精神的鼓舞;从各种曲调悠扬的动听的“民歌、山歌、小调”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演奏及创作产生欲望。这种欲望,既包含了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也包含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创新的动力。
三、“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插上助飞的羽翼,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想象是学生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独立建构新形象的过程,音乐作为一种以时间上的流动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的艺术形式,无论在时间、空间及物质形态上都有广阔的想象余地。想象作为创新的基础,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每当上新课之时,我都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三种“奇想”。一是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想象这首歌曲用什么乐器伴奏更理想;三是想象改变曲调、唱法或者更换歌词会同样动听吗?在三次奇想中,要求学生做到“异中求同”,即方法、形式不拘一格,但要求给人有“美”的感受。这种开放式的想象,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创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识。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而且为许多学生及家长所重视。音乐教育的意义和各种功效也被广泛认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歌曲,从而产生的情感交融,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净化人的心灵,而且可以用来陶冶人的德性,具有德育功能;通过思维的实践,可以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协调发展,具有益智功能;通过音乐语言动作的协调配合,可以促进身体机制的协调发展,具有健体功能。这些功能得以综合发挥,即形成了推动时代发展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然,要实现这种能力的完 美培养,还有待于我们在教育界中不断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