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津县法院进一步健全制度措施 加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
利津县法院进一步健全制度措施 加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
近年来,利津县法院坚持“主动作为、能动司法、指导有力、对接有序”原则,不断加大指导人民调解力度,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来,该院指导辖区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纠纷2831起,调解率达90%,履行率达95%。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指导制度,规范指导工作程序
一是建立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机构。成立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指导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考评,协调解决指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推广经验,确保指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建立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协作机制。与司法行政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基层调解网络建设、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工资支付、诉调对接、联系机制、业务咨询服务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理顺工作关系,畅通指导渠道。
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乡镇党委、司法行政部门每季度联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得力、衔接有序。
四是建立信息通报反馈制度。每月由指导人民调解办公室向乡镇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通报审判动态,通报最新法律法规;各人民调解组织反馈调解工作开展情况、通报民事纠纷排查信息。
五是建立资源共享制度。充分发挥司法资源优势,组织法官编写典型案例提供给基层组织,供参考借鉴。人民调解组织将案件当事人、处理结果、过程等基本情况逐案进行登记,定期报送法院,提高法院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人民调解能力
一是完善集中培训制度。联合司法行政部门制定人民调解员培训方案,每年举行两次集中培训,重点放在提高人民调解员专业知识、调解技能和解决人民调解经常出现的问题上,确保人民调解合法规范进行。
二是完善观摩指导制度。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人民调解员轮次观摩庭审制度,让他们亲身体验法庭审案的氛围、程序,了解、掌握法官调解民事案件的方法和技巧。观摩结束后组织召开座谈会,由法官和调解员相互交流经验体会,增强庭审观摩的实效性。
三是完善个案指导制度。人民调解协议被法院判决变更、撤销或被确认的,以书面方式将确认无效、变更、撤销的理由告知原调解委员会,并提出具体司法建议,帮助改进工作,提高调解水平。
四是完善实地指导制度。每年选择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且人民调解委员会难以调处的案件,实行巡回就地办案,同时邀请人民调解员、村社干部和群众旁听,达到宣传法律、教育群众、推动和支持人民调解组织工作的目的。
五是完善相互约请制度。建立案件约请机制,法院和调解组织可根据处理案件的具体情况,相互邀请法官、人民调解员参与到彼此案件的调解中去,充分利用合力和各自优势妥善处理纠纷。
三、规范业务对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
一是成立调解中心,明确职能作用。与司法行政部门协调配合,在法院立案大厅及派出法庭设立调解中心,由司法行政部门指派专人主持调解工作。调解中心负责处理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小额债务纠纷等案件,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案情需要邀请法官协助调解。
二是规范处理程序,推行案件分流。在立案大厅显要位置制作人民调解流程图,引导当事人进入人民调解程序;当事人立案时,告知原告可申请人民调解,法院也可依职权将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对原告不同意申请、被告经传唤不接受人民调解或规定时间内调解不成的,及时转入立案程序。立案后,经审查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审理庭室经当事人同意或认为确有必要的,将案件委托给调解中心处理,并全额退还案件受理费。
三是规范审查机制,推进人民调解。审理中涉及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确认的,对合法有效的调解协议予以确认;对确属应予变更、撤销或确认无效的,依法纠正。当事人申请将人民调解协议制成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予以准许。对具有合同效力和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权利人请求依照督促程序执行的,优先快速办理。近三年来,该院先后对18份调解协议书的效力进行确认,确认率达90%以上;根据当事人申请,对25起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债务人发出支付令。(
第二篇: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措施落实成效明显
省机场集团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简报
第 56 期
省机场集团公司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2009年8月28日
整改工作扎实推进措施落实成效明显
目前,集团公司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正积极稳妥地深入推进。整改工作立足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和发展环境,围绕“走科学发展之路,创安徽民航之业”主题和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分类别明确整改项目、目标、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定整改时限。通过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方案,细化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在集中整改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积极不懈的努力,争取了安全专项整治省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落实到位,并积极推进相关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由于安全工作业绩突出,集团公司在2005—2007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民航“安康杯”劳动竞赛优胜单位的基础上,今年8月份又被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二是在抓生产、保增长、促发展方面,集团公司大力开拓市场,不断开发和增加新的航线航班。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各项运输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合肥机场1—7月份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78.6万人次、货邮
1.5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5%和7.1%。黄山机场各项航空运输指标增幅也较去年同期全面上升,在经历了多年下滑徘徊后,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在正式开通合肥—首尔国际航班后,经多方
努力,合肥—台湾直航航班将于9月4日正式开通,为安徽与台湾两地人民的往来架起了空中桥梁。
三是在文明创建方面,伴随合肥骆岗机场改扩建工程于今年上半年竣工投入使用,整个机场面貌焕然一新,极大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和窗口形象,圆满保障了在合肥胜利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受到了安徽省长王三运等领导的充分肯定,集团公司因此而荣获“中博会”优秀集体奖。此外,在合肥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合肥机场重点对候机楼前交通进行了集中整治。今年以来,集团公司还获得首届安徽十大强省品牌(单位)和合肥市卫生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
四是在群众关注的“民生”方面,重点解决了一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防暑降温费向一线倾斜;解决了职工食堂就餐难以及聘用制员工党团关系接收、发展、加入工会及其生活医疗、计划生育待遇等问题;在“民航家园”建设中,现场解决有关问题,促成该项目按时完工交房并敦促相关单位重视解决业主入住后反映出来的问题。
五是着力解决一批企业运行中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如:整合合肥、黄山机场经营性资源;根据合肥机场分公司综合保障部物资设备管理职能的调整,对集团公司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结合省委八号文件精神的贯彻,制定了《集团公司党委议事规则》、《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的实施办法(试行)》、《集团公司党务公开制度》、《集团公司党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等制度。
报:省属企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属企业学习实践活动第一
指导检查组。
送:集团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分(子)公司党组织、集团公司机关各基层党组织。
第三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广东省司法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工作之间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职能,整合社会调解资源,节约诉讼成本,化解社会矛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应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诉调衔接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息诉止争、案结事了。
二、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工作应遵循依法、自愿、高效、便民的工作原则。
三、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应成立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联络工作。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应建立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交流信息、总结经验、解决和协调有关问题。
四、为保障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有效运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全省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
五、全省各基层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全省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负责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
六、对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在立案前应向当事人释明人民调解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作用,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以人民调解方式先行调解。
七、对不具备起诉条件或不属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围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当事人到人民调解工作室接受调解。人民调解工作室应积极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做好当事人的引导和息诉工作。
八、对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不成、当事人坚持起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优先进行立案审查。
九、全省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对于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纠纷部分,在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委托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
十、全省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对于正在处理的案件,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经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工作室协助调解。
十一、经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应及时进行审查。
十二、对参与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和协助调解的人民调解员,由人民法院根据调解业绩给予适当补助。
十三、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对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绩效考评。对诉调衔接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
附件一:开展诉调对接工作指引 附件二:有关诉调对接文书样式
样式1:《人民调解建议书(原告适用)》(样式)样式2:《人民调解建议书(被告适用)》(样式)样式3:《委托调解函》(样式)样式4:《委托调解确认书》(样式)样式5:《调解情况复函》(样式)样式6:《协助调解函》(样式)
附件一: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引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广东省司法厅
关于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引
为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规定,制定本指引,供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参照执行。
一、衔接方式
1.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衔接方式包括: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
2.对于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且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清晰、争议标的额不大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含人民法庭,下同)在立案前应当向当事人释明人民调解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以人民调解方式先行调解。
3.原告同意先由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并在《人民调解建议书》上签字确认的,人民法院应当暂缓立案,并将签字确认的文书副本交付人民调解工作室。
4.经人民调解工作室通知,被告也同意由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可以进行诉前调解。5.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进行诉前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进行立案审查。
6.对于诉前调解的案件,人民调解工作室应当制作《调解情况复函》,及时将调解结果反馈给人民法院。
7.当事人同意委托调解的案件,应当填写《委托调解确认书》,并由人民法院向人民调解工作室出具《委托调解函》及移交案件主要材料复印件。
8.当事人不同意委托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9.经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主持调解的人民调解员应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公章。
10.人民调解工作室对接受委托调解的案件,不管调解结果如何均应当制作《调解情况复函》,并及时将有关案件材料一并移送至委托调解的人民法院。
11.委托调解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从相关材料移送之日起算。当事人愿意继续调解的除外,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12.人民法院对于正在处理的案件,根据案件的需要,经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向人民调解工作室发出《协助调解函》,邀请人民调解员协助调解。人民调解工作室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指派人民调解员协助调解。
二、效力衔接 13.经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14.经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达成的具有债权内容的调解协议,经过公证依法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拒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5.当事人持已经生效的人民调解协议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经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十七章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16.人民法院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应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17.经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达成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调解协议,当事人共同要求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及时进行审查。如人民调解协议不存在可变更、可撤销或无效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在5日内出具民事调解书,且不收取案件受理费。
18.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变更、撤销人民调解协议或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无效的案件,可以通知人民调解工作室具体参与调解的人民调解员旁听庭审,并及时将审理结果告知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工作室,必要时可以向人民调解工作室提出司法建议。
三、工作保障
19.人民调解工作室可以在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立案大厅设立人民调解窗口。20.全省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人民法庭应为人民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窗口提供工作场所及必要的办公设备,并为其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便利。
21.对于身体健康、政治素质较高、具有较丰富调解工作经验并自愿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退休法官,经原任职人民法院推荐,人民调解委员会可聘任为人民调解员,派驻到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
22.人民调解工作室应对诉前调解、委托调解、协助调解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相应的台帐制度和档案制度。
23.人民调解工作室调处成功的纠纷可作为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完成的工作量。
24.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人民调解工作室配备的人民调解员应不少于两名。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人民调解员应自觉遵守所在人民法院的有关作息、保密工作等规章制度。
25.经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后又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曾经参与调解工作的人民调解员不得担任该案件的人民陪审员或诉讼代理人。
26.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建立人民调解指导员制度,指派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人民调解指导员,负责与人民调解工作室的日常联系和业务指导工作。
27.人民调解指导员可以就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提供咨询,但不得就纠纷的处理发表具体意见。28.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定期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人民法院应当配合司法行政机关,选派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参与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
29.人民法院应当定期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庭审。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理的民事案件,人民调解员主动要求旁听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30.人民法院对于政治素质高、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民调解员,符合人民陪审员法定条件的,可以依法提请任命为人民陪审员。
第四篇:20091204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法院调解和解工作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法院调解和解工作的指导意见
粤高法发[2009]88号
2009年12月4日印发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法院调解和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最大程度地促进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维护我省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有关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精神,结合我省法院调解和解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
第一条 深入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把调解和解作为首选和最佳的结案方式,尽量通过调解和解方式处理各类纠纷。除涉及公告送达或者没有调解可能等特定情形可直接裁判外,原则上都要优先考虑以调解和解方式处理。同时,要妥善处理调解优先与依法裁判关系,坚持依法调解、自愿调解,禁止违法调解、强迫调解以及为片面追求调撤率而弄虚作假、久调不判、以拖逼调等情形。
第二条 深入落实“全程、全员、全面”调解原则,将调解和解工作贯穿于立案、一审、二审、再审、执行、信访等全过程,形成人民陪审员、法官、庭长、院长共同参与调解的人员层级,鼓励有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参与协助调解,将司法调解从民商事案件领域,扩大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轻微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案件。
第三条 加强立案调解。根据案件受理情况,配备专门人员,设
立“立案调解中心”,将立案调解贯穿于诉前保全、立案、执行立案、申诉和申请再审立案、信访接待等各个环节。在立案审查阶段送达《调解建议书》,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案件受理后,积极促成审前调解结案,从源头上减少进入庭审案件的数量。
第四条 深化民事调解。重点强化劳动争议、借款合同、婚姻家庭、买卖合同、人身权等受理数量较大案件的调解,着力解决涉及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案件调解难问题。支持相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依法调处民事纠纷。及时研究解决调解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进一步提高各类民事案件调撤率,到2011年底,全面实现全省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民事一审案件调撤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的指标要求。
第五条 强化刑事调解和解。明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轻微刑事三类案件为刑事调解和解工作对象和重点。加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民事部分的调解力度。轻微刑事案件依法尽可能适用缓刑。对能够悔罪、认罪,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属谅解,并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被告人,量刑时适度从宽,一般不顶格量刑。
第六条 推进执行和解。根据不同案情采取灵活执行方式,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慎用、巧用、敢用执行强制措施,以强制执行措施促成执行和解。对需要采取搜查、扣划等强制手段取得被执行人财产的,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向申请人履行债务,通过采取互相让步的和解方式解决。
第七条 注重行政协调和解。按照“坚持合法审查,促进执法完善,依法规范撤诉,力求案结事了”原则,加大与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的协调沟通力度,提出协调和解参考方案,促成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达成和解,和谐解决行政争议。
第八条 健全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对接机制。加强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指导,加大调解方法创新,大力开展邀请调解、委托调解、联合调解。发挥社会多元调解主体作用,根据案件不同类型特点,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以及个人参与、协助或主持调解,积极调处各类纠纷。经过人民调解、行政和解达成的协议,经当事人申请,各级法院应依法立案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出具司法确认书,赋予诉讼调解的法律效力,并把这类案件计入法院调解结案数。
第九条 完善调解激励机制。省法院适时修订《全省中级法院综合考核办法》,将刑事调解和解、行政和解、执行和解等项目纳入考核范围,提高调撤工作在各中院综合考核中的分值权重;进一步完善司法统计内容,对各地法院开展调解案件数量、调撤率等定期通报。各中院应相应修订对辖区内基层法院考核办法,强化各类案件调解和解工作考核。各级法院要建立健全完善审判绩效考核机制,将调撤率、信访率、办结案件社会效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业绩考评和目标管理,采取表扬、给予奖励、授予调解工作能手称号、将调解业绩作为评先评优和晋职晋级的重要考量因素等方式,鼓励引导法官多调解、快调解。
第十条 加大调解保障工作力度,对因加强调解而减少诉讼费的法院,省法院考虑运用诉讼费转移支付政策,提供补贴。加强与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妥善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不得为多收诉讼费减少调解结案。各级法院要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物质装备等方面给予调解工作支持,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着力解决调解队伍人员不足、经费短缺、配套机制不完善等实际问题。
第十一条 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原则,各级法院研究室承担调解工作组织协调职责,研究推广加强调解工作的新举措。各业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承担开展和加强各项调解工作的具体任务。上级法院要加大对下级法院调解工作指导力度,不断提高调撤率和服判息诉率。
第五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