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携手渡,铸我鹿山新辉煌”总结

时间:2019-05-13 17:4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年风雨携手渡,铸我鹿山新辉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年风雨携手渡,铸我鹿山新辉煌”总结》。

第一篇:“十年风雨携手渡,铸我鹿山新辉煌”总结

“十年风雨携手渡,铸我鹿山新辉煌”

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一.活动前期准备: 本次团日活动是围绕十年鹿山这一核心思想来开展的。当我接到这个主题时,我觉得鹿山十年校庆刚举办不久,大家应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母校,我们的鹿山。鹿山是个奇迹,我们作为鹿山的一员应该更好地发展鹿山,再创鹿山辉煌。二.活动经过:

十一月二日下午两点半大家在四栋楼下集合,清点好人数后大家畅谈鹿山的辉煌并做了游戏,游戏结束后大家写下对鹿山的祝福并集体拍照留念。班干清点好人数后活动结束。三.活动得失:

1.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同学之间的感情在活动中得到了升华。2.活动准备充分,策划详尽周密。

3.活动影响认识深入,大家对鹿山有了更深的了解,团结协作。4.但这次团日活动也有不足之处,因为我是第一次组织团日活动,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活动中积累经验,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团支部对于此次活动的总结,虽收获颇丰也存在不足。后期总结讨论,我团支部让同学们了解了鹿山,激励同学们发展自己,不断创新,团结奋进,共同开创美好的鹿山,让鹿山的明天更美好。

税务

112团支部

2012.11.08

第二篇:风雨十年铸辉煌(改2)

(片花)岁月如歌,吟唱着难忘的时代旋律;流年似水,跨越了十个寒暑春秋。十年风雨兼程,十年乘风破浪,一切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成就今天的--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推出片名)风雨十年铸辉煌

——大理旅游集团十周年巡礼

概述篇:崛起的力量

2002年9月26日,对于大理的旅游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大理州旅游产业的国有龙头企业——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肩负起了全面增强大理州旅游业综合实力,促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使命。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公司已发展成为云南省知名的旅游企业,注册资本由初始的2,10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7,727.56万元,运行资金从XXX万元,增加到XXX万元,在职员工从XX人,增加到1433人。

2006年,经大理州委州政府的积极引荐,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增资入股,公司实力进一步壮大。集团目前拥有八家分公司、四家子公司、两家控股公司。下辖洱海公园、洱海游船、天龙八部影视城、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蝴蝶泉公园、南诏风情岛、苍山洗马潭索道、宾川鸡足山等多个著名景区。业务范围涵盖: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旅游交通服务;旅游咨询;提供旅游餐饮、娱乐、酒店服务;广告服务;旅游房地产经营;旅游电子商务;影视投资及拍摄;索道营运服务;园林绿化、绿地养护;营业性演出等诸多领域。十年风雨兼程,十年自强不息,使集团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它如同一艘远洋的巨轮,正航向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一流旅游产业集团。

发展篇:腾飞的翅膀

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是大理旅游集团的成长与见证。在这10年的历程中,大理旅游集团始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大理建设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世界上特别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这一战略目标,努力争当大理旅游二次创业的排头兵,在桥头堡建设中发挥好滇西旅游的“引擎”作用。

2002年——2007年:整合规范市场,夯实基础的成长时期 2002年9月26日,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03年1月25日,大理旅游集团下属分公司成立。2005年12月30日,“蝴蝶泉公园景观改造一期工程”竣工。2005年 12月14日,公司与大理州人民政府联合摄制的30集电视剧《大理公主》,作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的献礼剧隆重开机。2006年3月30日,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苍山索道分公司成立。2006年7月12日,崇圣寺开光大典隆重举行,海内外108位高僧大德齐聚大理,共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2005年5月24日-2006年9月,集团进入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资产重组,完成了集团从租赁资产经营到自有资产经营的重要转变。2006年11月24日,“大理旅游杯”首届世界女子职业围棋锦标赛在大理揭幕,实现了旅游文化与围棋文化的完美结合。2007年11月21日,大理苍山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

2007年——2012年:实施重大项目,助推发展的跨越时期 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集团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推动品牌建设,以项目的大发展带动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促进大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2006年底至2010年,集团累计投入3162.97万元,完成了三塔公园5A景区提升改造项目。2011年9月4日,崇圣寺三塔国家5A级景区正式揭牌,标志着大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果。

2011年3月15日,大理至成都直航,大理-重庆航线相继复航,集团主动承担起航线的营销宣传、线路产品促销、新航线的开通准备工作,打通了滇西中心城市的空中瓶颈。2012年3月25日,大理—北京航线开通首航,缩短了边疆民族地区与首都的空中距离。

2011年9月3日,累计投资2亿元的鸡足山景区提升改造一期项目顺利完工,为把鸡足山打造成集佛教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国家5A级景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11月1日,累计投入资金3.32亿元的苍山大索道开始试运营,打造了大理旅游的新亮点,提升了大理旅游的产品品质,将大理旅游从“洱海时代”延伸到“苍山时代”。

按照大理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集团还充分利用好大理“大山、大水、大文化”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使大理一次又一次的成为媒体的焦点。

2010年11月12日至14日,2010年中国·大理首届“苍山杯”户外运动邀请赛在大理成功举办,为广州亚运送去了遥远的祝福。2011年8月29日集团与政府共同出资拍摄的纪录片《大理・一见钟情》,在洛杉矶举行了首映仪式,成为大理继电影《五朵金花》,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之后又一经典的影视文化及旅游宣传的成功案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理旅游集团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对经营理念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2010年11月23日,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云南省旅游局扶持享受优惠政策的昆明“16大”旅行社签订了《2011年景区经营合作协议》,为大理旅游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稳固树立起引导全州、甚至是滇西旅游市场的龙头作用。

艰苦创业不辍耕耘,奋力拼搏硕果累累。大理旅游集团的不断奋进使得公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司成立10以来,营业总收入从2002年的XXX万元、上升到现在的XXX万元;接待游客总量从2002年的XXX人次,上升到现在的XXX人次;为国家上交税额从2002年的XXX万元,上升到现在的XXX万元;利润总额从2002年的XXX万元、上升到现在的XXX万元;【柱形图】

集团下属风花雪月文化传播公司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十一五”云南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崇圣寺被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1年11月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景区分会,大理旅游集团、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被表彰为“2011优秀会员单位”;2012年3月,大理旅游集团被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表彰为“2011纳税先进单位”。

自强不息以兼济天下。在公司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国有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2011年集团投资1600多万元,完成了公益性项目“洱海之恋”大型针头音乐喷泉的建设,献礼建党90周年。在社会赈灾救灾、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活动中,大理旅游集团累计捐资达200多万元。解决本地近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周边景区社区、村镇的村民增收、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期声:副州长或州旅游局领导 旅游业是我州的支柱产业,大理旅游集团的成立实现了大理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强联合。长期以来,大理旅游集团积极配合州、市、度假区各级政府部门完成好各项城市营销、文化建设、旅游宣传工作,使大理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品质得到较大的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州旅游二次创业的进程。】

回顾十年的艰苦历程,十年的辉煌业绩,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每一个人无一不激情澎湃、志气高昂。他们用坚强的信念在十年的时间里,锤炼出了一支锐意进取的旅游行业标兵。

【同期声:公司老员工采访 从2002年集团成立初期我就进入公司,十年来,我与公司一同成长,共同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中间有汗水有艰辛也有欢乐,看着公司一天天发展壮大,我觉得很骄傲,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展望篇:奋进的方向

回望过去,大理旅游集团的每一个步伐,都深深地镌刻在大理的旅游发展史上。远瞩将来,他们还拥有着美好的明天。

【同期声公司总经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十二五期间,我公司将继续继续走大集团、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规模化经营之路,成为大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建设滇西旅游集散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头羊,积极推进公司上市工作,将大理旅游集团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的品牌企业。】

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再次吹响。在新的事业征途中,大理旅游集团这艘旅游航母将再度起锚扬帆,乘风破浪,更行更远。

第三篇:携手十年风雨路 团结奋进创辉煌

携手十年风雨路

团结奋进创辉煌

——和硕县第一中学民汉合校十周发展历程回顾

2011年是和硕县第一中学民汉合校十周年,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坎坷、挑战与困难中,学校上下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在负重中不断前行,终于迎来了今天的发展成就,从2005年至2011年连续七年,学校高考上线率连续七年始终保持在80%以上,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卫生红旗单位”、州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民汉合校工作先进集体”、“绿色学校”、州级“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县级“优秀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模范先进集体”等许多区、州、县级荣誉称号。

只因为从危机和困难中走来,才觉得今天的成就不易。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不仅彰显了学校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办学理念和精神,特别是对今天决心努力再创新高的和硕县第一中学各族教职工来说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民汉合校初期,不仅办学条件简陋,而且因为生源流失、师资 缺乏,学校遭遇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2001年,我县本着集中办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原则,将原来的汉族一中、蒙古族二中和维吾尔族三中合并成为和硕县中学,成为全县唯一一所民汉合校的完全中学。合校初期,作为校址的原和硕县一中只有一栋2400多平方米的旧教学楼,学生桌椅板凳缺乏、破旧,教师还在使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陈旧办公桌,大部分办公桌都比使用它们的年轻教师“年龄” 都大,因为只有一栋陈旧的教学楼,教室有限,虽然名义上合校了,但是维文班级还是在原来三中平房教室当中上课,学生还是在四面漏风的平房中住宿,教学办公生活条件都非常简陋。比办学条件的更紧迫的是合校以后年级多、班级多、民族多,规模骤然增加,原来三个学校原来都有不同的办学特点和管理方式,怎样让合校以后管理融合、观念融合。与此同时,民汉合校初期,正值全州兴起大办高中的热潮,州域内市县学校纷纷扩大办学规模,引进高中师资人才,形成了严峻生源竞争、师资竞争局面。简陋的办学条件、有限的师资力量、不高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合校以后没有及时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在这场竞争中学校迅速处于被动,陷于劣势,合校以后的2003年,学校终于陷入办学以来前所未有的危局:因为师资流失而导致当年高三毕业班在高考前最关键的几个月,有些课程没有教师上课,不多的高三学生被迫转学,造成了和硕一中发展历史上2003届高三学生断档。突发的局面一下震动了全县,传遍了全州,全校各族教师十分痛心、着急,学生、家长一时也对县一中失去了信心,社会各界在拷问:和硕一中怎么啦?这所全县唯一的高中究竟能不能继续办下去?由此学校也陷入了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在挫折和困境中,锻造出一个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不仅使学 校在危难中振兴,也为教育系统培养了许多管理人才

在和硕县第一中学发展的危难时刻,2003年8月,县委县 人民政府果断调整的学校领导班子,选调具有十几年基层学校管理经验的邵玉龙同志和在县教育局从事多年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热沙来提〃买买提同志担任党政主要领导,组建新的的学校领导班子。上任之时面对上级领导殷切的重托、学校涣散的人心、社会各界失却的信任,他们倍感压力。他们首先从凝聚人心、重振信心入手,诚恳地和每一位教师座谈,从广大教师的期待中找到了学校发展的动力和希望。健全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新整理出台了一大批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较好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经过努力使学校的局面不仅很快稳定下来,各项管理逐步走向正规。要管理好这样一所刚刚民汉合校的完全中学,必须培养一支有一支多民族组成的管理队伍,只有一只好班子才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很快经过选拔一批年轻富有朝气同时又具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虽然来自汉、维、蒙不同民族,但是他们互相学习,实际工作中注意团结协作,很快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使学校管理水平迅速提高。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培养,这批当年学校的中层管理骨干,先后有7人走上一中、二中、一校等学校的校级领导岗位,为和硕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宝贵的管理人才。还有一些中青年教师在经过学校的历练以后,走上了其他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岗位。直到今天,注重培养年轻干部、骨干教师成为学校发展和重要理念之一。

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师生办公、教学、住宿、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和先进学校差距逐步缩小。

合校以后的几年,正值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科教兴县”的战略,开始加大教育投入,2002年新建了一栋2700平方米的教学楼,2004年新建了一栋学生公寓,2006年又投资新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实验综合楼,使得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生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冬天再也不用靠生炉子取暖。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以后,考虑到很多学生来自农牧区,家庭经济困难,学校一方面主动降低了住宿费,另一方面为每间位制作了储物柜,统一配发了床单、被套、烟缸等生活用品。学校也想方设法自筹资金,改善教学、办公、生活条件,先后安装了六个高标准实验室,均达到自治区一类实验室标准,建成了现代化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监控系统,建成了教师电子备课室7个学生多媒体教室,现在学校已经拥有257台教学和办公用计算机,具备了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功能。运动场、篮球场、水冲式厕所、学生餐厅等教学生活附属设施齐全。在2009年“两基”迎国检当中,新建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根据民汉合校的特点,建成了“十二木卡姆”“马头琴”“电子琴”等特色音乐教室,音乐教室配备了两台钢琴,为培养学生才艺设臵了100多平米宽敞明亮的舞蹈排练室,体育器材种类齐全。这些教育教学设施和器材,基本满足了教学和工作需要。

与此同时,学校也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开展对贫困学生 的帮扶工作,使他们安心学习。除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企业设立奖学金、师生为特困学生捐款献爱心等形式外,还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为许多家庭苦难学生就学提供帮助。仅2011年,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等发放了各类助学资金就达到近百万元,是困难学生家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温暖,也实现了学校不让一个学生因贫辍学的诺言。

科学谋划学校发展、准确定位学校方向,形成切合实际的 办学理念,不仅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也使学校近几年 获得了较快发展

学校领导班认识到,和硕县第一中学作为一所民汉合校的完全中学,必须立足县域实际,准确定位学校发展方向,经过充分总结学校民汉合校以后几年办学经验,学校确立了“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一个突破”的发展思路,即:初中义务教育以实现巩固提高“两基”为重点,维、蒙民族教育以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为重点,高中以实现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的突破“为目标,经过几年努力,“两基”巩固提高取得了新的成果,继2009年顺利通过国检以后,今年9月再次准备迎接自治区督导检查,双语教学也顺利推进,除原有的蒙文双语班外,今年九月学校又开始迎接维文初一双语班,一批接受了脱产培训的双语骨干教师已经学成归来,成为学校推进双语教学的主力和骨干。

与此同时高中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在校生人数由民汉合校 初期的三百多人增加到2011年九月的一千多人,维文初中可以保证所有毕业学生全部升入高中汉文,汉文高中更是由2003年的流失断档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由当年的每个年级两个平行班,到2006年发展到每个年级四个平行班,到2010年学校领导班子又审时度势,进一步扩大汉文高中招生办学规模,汉文高中由原先的每个年级四个平行班增加到六个平行班。2010、2011连续两年在生源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按计划顺利完成了招生任务,使县域内很多低分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得以升入高中继续学习,满足了许多家长和学生接受更高质量教育和就近求学的需要。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学校高考上线率连续七年始终保持在80%以上,一批优秀学子被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名校录取,更多的农牧民子弟从这里走进了大学校园,圆了大学梦。

常年坚持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使民族团结像春风化雨,融入每个人的心间,把学校也造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

作为民汉合校的一所多民族学校,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首先领导班子成员身体力行,在各项工作中注重团结协作,在各民族传统家假日期间一起到各族教职工家中进行走访慰问活动。在日常工作当中也十分注意创造机会让各族师生接触了解,增进感情,例如学校按年级安排各民族教师交叉坐办公室,各民族班级之间相互结对子,在文体比赛当中混合组队参赛等。在民族团结教 育当中学校党总支统筹安排,学校各部门各组织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行民族团结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德育处统一安排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征文及黑板报比赛;“结对子班级”之间和各民族教职工之间的文体联谊比赛;教务处组织“双语口语”大赛等活动,每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都要组织全校教职工推荐评选一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各民族师生就像生活在一个团结、幸福、和谐的大家庭当中,2011年5月学校也被授予县级“民族团结模范单位”。

秉承“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校 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作为办学理念,以办“和硕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把各项创建活动和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结合起来;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结合起来,通过全校性创建活动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卫生红旗单位”、州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民汉合校工作先进集体”、“绿色学校”、州级“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县级“优秀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模范先进集体”等许多区、州、县级荣誉称号。这丰硕的成果,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当中,也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有特色 的教育教学活动:“值周班制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校园文化周”给学生展示才艺提供了舞台,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模拟法庭”用学生自己演绎法庭庭审过程林带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校园开放周”让家长走进校园使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新生入学军训和国防教育”是新生一入学就接受国防教育、培养集体意识、养成纪律观念。“快乐体育运动会”、“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了激情与活力。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成为学校办学的亮点和特色。

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不断调整师资结构,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建设当作促进学校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根据各民族教学工作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师资机构,有计划的通过多种形式补充师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05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通过选调、招录、特岗等方式新增专任教师六十多人人,基本解决了部分科目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汉维蒙三个语种的师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特别是汉文师资队伍从合校初期6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二十多人,师资力量由当年的十分紧缺、甚至难以开齐部分课程,到现在基本上各科教师都能够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新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专业对口率等达到100%。在教师数量增加的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 的在职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学历,每年寒暑假,都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分期、分批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为推进双语教学,学校有计划的选派多名位素质较高、基础较好的年轻教师到北京、上海、南京、乌鲁木齐等地进行骨干教师脱产培训。现在都已学成归来成为双语教学骨干。学校还积极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双语”教学光盘等资源推广“双语”教学工作。通过少数民族教师的全员培训、校本培训,少数民族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通过不断努力,目前学校初中教师任职条件达标率、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以上,校级领导、部门领导先后有多人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校长书记上岗培训班”“德育骨干培训班”等,为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新的发展蓝图,我们感受到了肩上的责 任,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近几年,在“两基”的到巩固提高的同时,普及和发展高中教育成为各地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处在跨越式发展时期的新疆也提出要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巴州也明确提出城镇高中入学率要达到90%的入学率目标。在此形势下,和硕县一中又处在发展的转折性关头,面对州上、库尔勒市一些重点高中做大、做强;环顾周边县属高中已基本分立办学,和硕县第一中学民汉合校完全中学的办学体制显然在今后的竞争中处在不利地位。就在此时,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今年8月及时作出决策,决定提早实现我县高中分立办学的目标,目前已经初步完成和 硕县高级中学的选址工作,基本落实了学校建设资金,学校教学设施设计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力争下半年正式开工建设。

消息传来,全体师生倍感振奋,和硕县一中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美好的蓝图,我们决心继续努力,发扬无私奉献、不断进取的精神,为和硕教育事业再创新的辉煌!

第四篇:卫生监督十年路 风雨兼程铸辉煌

卫生监督十年路 风雨兼程铸辉煌

时间: 2010-09-14 来源: 浙江 被浏览次数: 7 文章录入: 张峰

卫生监督十年路 风雨兼程铸辉煌

——记浙江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十周年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北接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曾经的“资源小省”到如今的“经济大省”,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浙江模式走向世界。

浙江,犹如天下奇观钱塘潮,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而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总在默默地付出,为保障浙江经济健康发展,保障浙江五千多万人民的身体健康,义无反顾。他们,就是战斗在浙江卫生事业战线上的卫生监督员。

自2000年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以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浙江省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执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执法手段不断创新和推广,监督覆盖面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成绩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逐步建成了职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系建设】

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迎来了卫生体制改革的春天。决定要求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

2000年初,国务院八部委《关于城镇医药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相继出台,标志着新时期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省卫生厅深入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要求,从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预防为主”和“两为”的卫生工作方针。成立了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两项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工作。

2000年6月29日,根据省编委《关于撤销省卫生防疫站 组建省卫生监督所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批复》文件,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成立,从此揭开了我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新篇章。

通过积极稳步的实施,至2002年底,浙江省省本级、11个地市和87个县市区级卫生监督所全部挂牌成立,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组建任务。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促使新体制高效、灵活运转。

2002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经验交流会暨全国卫生监督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上,浙江的卫生体制改革受到了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发展,农村对于基层卫生监督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了切实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的执法力度,2005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卫生监督派出机构373家,形成了一个由省、市、区卫生监督机构为主体,乡镇卫生监督为补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巩固城市、覆盖乡村”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农村卫生监督执法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村居民得到与城市同等的卫生安全保障。

在加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浙江省整合卫生监督资源,由乡镇卫生管理员、社区责任医生和村卫生联络员组成的卫生监督执法协管网络,履行《浙江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规定的工作任务,起到协助和服务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作用。卫生监督对重点监管对象监测率达到100%。

十年光阴流逝,从新生到自立、规范,浙江卫生监督已发展成了职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到位的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成为浙江省公共卫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能力建设】

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优、执法水平强、办事效率高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是保证卫生监督执法公正性、树立卫生监督良好社会形象的关键。

浙江省一是严把入门关。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参照公务员录用制度,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从思想修养、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严把卫生监督队伍入门关。二是注重在岗培训。通过实施《2001-2010年浙江省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规划》和“十百千”工程,开展在岗职工跨学科继续教育,积极培养兼具预防医学和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主动与国内外先进的卫生执法相关机构建立伙伴关系,追踪先进管理方法,培养监督执法业务骨干人才。截止2010年初,全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编制4147名,在岗4188名,每万服务人口监督人员数为0.79人。全省卫生监督员中,高级职称占7.97%,中级39.94%;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2.58%。预防医学专业占33.32%。浙江省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素质已提前达到卫生部2010年底的规划要求。

浙江省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是按照“先建后畅”的思路进行的,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起步阶段,全省各级财政投入3.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卫生监督工作的启动、各项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的投入。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规范阶段,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人事厅等部门出台相关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标准,提出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财、物“三位一体”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要求。以省级财政为例,2000—2009年,先后投入设备、车辆等基本装备配套8100万元。又从2008 年起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建设。这些政策和投入为卫生监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

【卫生监督与执法】

十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卫生监督机构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依法履行监督执法职责,抓住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高危场所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狠抓违法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有力的保障了浙江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的正常卫生秩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卫生监督一是抓重点,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龙头,对全省范围内的各类食品企业、学校企业食堂以及餐饮单位开展重点监管。二是抓自律,浙江省在12000多家餐饮业中推广(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常法”管理。三是抓整治,在2007年近4个月的食品专项整治中,浙江省部署开展了“十万餐饮、百日整治”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受到吴仪副总理和全国检查组的好评,国务院检查组给予了“浙江省的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和信息公示制度建议在全国推广!”的评价。近10年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的平均合格率为92.48%。浙江省的食品监督监测合格率基本保持在83.5~86.6%之间。全省食物中毒有逐年下降趋势,从2001年全省食物中毒发病率59.42人/10万下降到2009年的26.66人/10万,年平均下降8.43%。

职业卫生以服务企业、服务浙江经济发展为目标,重点加强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开展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和职业病危害专项监督检查。2006年浙江省卫生厅在全国率先制定下发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使用指南》。用尽可能简单易行的方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之中,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截止目前,全省已申报职业危害企业24034家,培训企业负责人3万多人次,13701家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促进了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以粉尘、苯、铅、二甲基甲酰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采矿、铸造、石棉制造、制鞋、彩印、蓄电池、制革、化工等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为重点的“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防治万家企业行”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增强企业自律行为,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参与、共同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

在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中,浙江省以技术支撑部门为依托,加强协调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了卫生行政部门总抓、疾控部门业务指导、监督机构负责督查、医疗机构抓好落实的“一体三位”传染病防治工作模式。执法对象由医疗机构扩大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学科研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涉及传染病防治的各类机构;执法内容从疫情报告、医疗废物管理、消毒管理、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落实等,延伸到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艾滋病防治的监督执法工作不断深入,改变了既往卫生监督机构对艾滋病防治的“被动介入”局面,提高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计划生育等部门综合防控艾滋病的密切配合协作程度。几年来,传染病防治工作年监督覆盖率均达到100%。

医疗卫生监督针对浙江省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开展监督检查,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非法采供血专项行动,共取缔非法行医窝点18208家次,查处违法、违规医疗机构和项目6609家次,没收违法所得162.1万元,行政罚款1392.3万元,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家,移送案件306件,经人民法院以“非法行医罪”判刑59人。

学校卫生监管中,浙江省卫生厅会同省教育厅在全省联合开展了“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深入学校、课堂,举办学校食品安全及卫生知识讲座;督促学校建立完善相关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卫生档案,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意识和素质。通过深入开展“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建立学生卫生档案率平均为91.72%,浙江省学校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逐年上升,已由2001年的34.20%上升到了目前的100%。

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主要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卫生许可管理,对化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开展化妆品卫生质量的抽检。2007年5月,浙江省查处“杭州美韵女子护肤健身有限公司”等大型连锁美容院违法在产品中添加了“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案,卫生部也将该案件向全国进行通报,并要求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该系列产品进行严肃查处。

为提高了卫生监督的执法效能,扩大卫生监督工作的影响面。浙江省积极开发卫生监督信息化系统、打造信息宣传平台。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2007年完成了包括行政许可、日常监督、行政处罚等子系统的“浙江省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建设任务,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内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中统一使用,发挥了全省卫生监督信息的共享作用。

真金不怕火炼,在面临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浙江卫生监督以其迅速的卫生应急响应能力以及扎实的卫生应急救援能力,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0特大地震。灾情发生后,浙江卫生监督在第一时间内抽调精兵强将连夜赶赴灾区,对灾区进行卫生应急救援。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半月内,浙江卫生监督所在青川、南坝的救援队共累计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718人,检查辖区内政府主办安置点332个次,灾民50488人次。浙江卫生监督在救灾中的表现,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灾区人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回顾与展望】

十年光阴荏苒,浙江卫生监督用自己的工作成绩谱写出了一曲曲华丽篇章。十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下,浙江省卫生监督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先进、全国卫生十大案件处置优秀、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等,取得了一次次新的发展和跨越。餐饮业“五常法”、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职业卫生台帐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网络等一系列浙江卫生监督创新模式受到了卫生部以及全国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赞誉,造就了“浙江经验”,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2009年,政府机构改革,食品安全职能调整为浙江卫生监督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浙江卫生监督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以及省卫生厅的指导部署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以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为重点,夯实基础,不断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切实推进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关注民生、服务“两创”,继续加大“民生问题”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全力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效能,为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第五篇:十年风雨铸辉煌继往开来谋新篇(延边州局)

十年风雨铸辉煌继往开来谋新篇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成立10周年

座谈会

9月16日上午,延边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白山大厦召开成立1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前,高勇、臧友维、李兴国、徐基生、西门顺基、马景峰、韩元翔等领导接见了全州食药监系统“十大岗位模范”、“十大办案能手”、“十大业务标兵”全体人员并合影留念。

座谈会上,州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延杰以“十年风雨铸辉煌继往开来谋新篇”为题做了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全州系统成立10年来的光辉历程。并且与来宾交流了10年来监管工作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一同展望系统未来发展之路。田延杰局长表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全州系统在认真总结以往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延边州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需求与目前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监管形势仍旧不容乐观。全系统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分析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积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要以更加执着的责任意识和

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开创全州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局面,努力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省局臧友维副局长对延边州局这10年来的工作业绩、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延边州局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指出下一步延边州局要做到“七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重在提高责任素质、人格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二是更加注重科学监管,把好监管的重点和关口,以人为本,注意执法监管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更加注重机关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创造性和服务一线的自觉性,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执行力;四是更加注重廉政建设,强化管理,严格要求,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特别对评审、申报、处罚等重点环节要加强监督,杜绝权钱交易,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五是更加注重紧贴大局,服务发展,坚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六是更加注重建家立业,按照国家规定,搞好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和工作条件;七是更加注重内外协调,积极打造药监队伍新形象,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西门顺基回顾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十年来不平凡的历程,并充分肯定了延边州局十年来得工作成绩:一是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二是监管工作扎

实有效;三是服务经济作用不断增强;四是部门形象不断优化。

参加此次座谈会的还有:州人大副主任徐基生,州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韩元翔、延边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景峰、州直机关党工委副书记姜兴延,省局有关领导,州局班子成员,州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八县(市)局局长、30名“十佳”人员,餐饮服务单位及药品生产、批发、使用单位代表等。

(州局办公室闫皓恺)

下载“十年风雨携手渡,铸我鹿山新辉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年风雨携手渡,铸我鹿山新辉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