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更加坚强的桥梁和纽带

时间:2019-05-13 17:5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更加坚强的桥梁和纽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更加坚强的桥梁和纽带》。

第一篇: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更加坚强的桥梁和纽带

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更加坚强的桥梁和纽带

(2004年10月9日)包 秦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开始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党的执政说到底是代表工人阶级实施对国家的领导,党的执政能力说到底是工人阶级的意志和力量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实现能力。

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工会工作的对象,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是执政党力量的源泉;工会组织本身,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支柱;工会工作的能力,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工会的各项职能,与党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全部密切相关,本身就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新时期工会工作如何定位,新阶段工人运动如何定向,本身就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工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中,必须有新的思考、新的作为、新的建树、新的贡献。

一、在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中,工会组织要服务第一要务,协调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表现为领导发展的能力。按照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品质的内在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要求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首先站在社会经济关系变化发展的最前沿,为服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协调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要看到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诸链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关系,协调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标志着生产力要素的良性配置,标志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适应,是党提高领导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

1、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决定了党执政的目的和手段,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在中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劳动人民自己的事业,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主力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党提高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工会组织具有与职工群众血肉联系的天然优势,具有动员和组织职工群众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优良传统,必须在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担负起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职责。当前,工会的群众经济工作,要更具时代性,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特点,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协作、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要创新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形式和方法,全局性的劳动竞赛活动,要设计好载体,打造工会系统的名牌;基层工会要根据市场需求,实事求是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短距离、小指标竞赛,使之更有活力、更具特色,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把聪明才智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凝聚到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上来,动员广大职工共创伟业,共谋发展,共享改革发展的文明成果。

2、最大限度地构筑企业职工双赢格局,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党的十六大明确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都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引导发展好。按照一个“主要实现形式”和两个“毫不动摇”深刻内涵,今后不论何种所有制的企业,都要建立新型企业制度,都要实现资本与劳动以及其它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内在要求,劳动与资本的市场配置,必须实现“双赢”,这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工会必须致力于建立协调劳动关系新机制,在宏观层面上,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以协商的形式建立起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等方面的社会规范,兼顾政府、企业、职工三方利益,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省级三方协调机制应继续从宏观上、源头上、总体上对劳动关系加以调控和规范。市(地)以下各级三方协商机制主要应立足本地实际,抓住主要矛盾,切实解决现实劳动关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普遍存在的三方缺位问题。在微观层面上,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形式的协调劳动关系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矛盾,正确处理相互利益关系,共谋企业发展。当前,要以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建制工作;要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要强化上级工会的代表和服务,深入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要通过加强机制建设,促进集体合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妥善处理劳动关系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3、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活力,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资本的活力源于市场的简单利润率,劳动的活力源于劳动力价值的复杂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活力,既是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的目的,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积极做好源头参与,依法作为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发挥作用;已经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股份制企业,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不断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规范运作。要积极探索职工以技术、发明、突出贡献等要素参股的方式和途径,积极探索与资本运营相适应的劳动力科学配置、流动、联合的实现形式。要坚持推广和创新首席工人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在岗位序列中设立首席工艺师、首席班长、首席作业手,大力培训选拔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并赋以继续教育、加薪升职等优先权,使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职工在企业层面就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承认和尊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新型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建立起促进职工岗位成才的长效机制,作为确保职工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激发职工群众首创精神的重要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二、在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中,工会组织要推进民主管理,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作为桥梁和纽带,工会在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中,要站在群众组织和政治组织的高度,为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职工群众选举、知情、参与、监督等民主权利。

1、大力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其他新兴社会组织中工会的组建,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支部建在连上”,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石,当前,非公经济组织和其他新兴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如何确保党和工会基层组织的建立健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目前,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有的基层党组织不健全,相当多数尚未建立;即使已经建立的,党的基层组织也已经不再以生产资料的代表者身份出现,不再参与或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领导和活动方式也必须相应转变。这种新的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如何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呢?我们已经做出的现实选择是__党工共建互动,即“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以使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共创机制,共同活动,优势互补,做到双向联动、相互促进。通过实行工会组织中的党建联络员制度,在组建工会的同时就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创造条件。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工会服务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长远战略,作为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有效措施,长期抓好抓出成效。同时,要吸收大量新兴产业职工、外商投资企业职工、民营企业职工、新经济组织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把他们当作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当作新兴产业大军,自觉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要采取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以及联合工会等新型组建形式,为他们进入工会组织,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创造条件。

2、大力推进和深化职代会制度建设,保证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力。企事业单位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在这里,直接表现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工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有效载体就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它是保证职工民主权力的基本途径,也是被我国《公司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实践证明,职代会制度在完善企事业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充分表达民主意愿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和纠错改正机制上,在建立和完善保证基层领导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对基层权力运行制衡和监督机制上,能够发挥并且应该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深化和推进职代会制度建设,首先要严格坚持企业改组改制和主辅分离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经职代会讨论通过,整体改制方案也要经职代会充分讨论,这是改革的逻辑底线,也是改革中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起点。其次要坚持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审议签订集体合同,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改制企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情况向职代会报告的制度,真正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协商权、监督权。再次要适应股份制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不断完善和发展职代会制度的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操作程序、审议内容等实质要素,使职代会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提高基层的民主治理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后,防止基层权力结构及其运行的异化,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加强厂务公开制度建设,是增强基层民主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经济上保证企业管理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是在政治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工会承担着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当前,继续加强和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特别是要提高在非公企业、困难企业、事业单位搞好厂务公开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规范化建设,把ISO质量认证体系纳入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使之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发展;第三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厂务公开要向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大宗物资采购销售领域延伸,改进运行机制,突出实效性。要加强基层民主管理理论研究,认真分析厂务公开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动厂务公开向纵深发展。

三、在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中,工会组织要创新并弘扬劳模精神,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工会在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中,肩负着以先进的文化武装职工队伍,以武装起来的职工队伍推动发展的历史重任,必须站在党建设先进文化坚强助手的高度,把与时俱进地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作为自己的伟大责任,以此影响和带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创新和社会文化创新。

1、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大力培养技能型、专家型职工群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新型的产业大军,当务之急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技能型、专家型的新型职工队伍,带动工人阶级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把建设学习型组织与提高职工自身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和阵地优势,在各行各业开展争创“创新示范岗”、争当“创新能手”活动,努力促进激励职工终身学习的长效机制建设;要发挥工会组织工作、群众经济工作、宣传教育工作、职工技协工作等部门的合力作用,在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人才战略中,参与政策制定,切实把加强职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党和政府人才战略体系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之中;要坚持和完善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评比表彰等传统的激励方式和方法,努力探索新的形式和途径,促进更多的既有知识又有技能、既奉献汗水又奉献智慧、既熟悉市场经济又掌握现代操作工艺的大批“金领”(高级蓝领)脱颖而出。

2、创新劳模精神,与时俱进地发展工人阶级时代先进性。劳模精神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与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相适应,劳模精神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工会在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中,必须努力培养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但关键是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现阶段的劳模精神究竟是什么精神,其时代特点的本质何在?从上个世纪30年代我党领导苏区经济建设开始,经过40年代的大生产运动、50年代和6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直到上世纪后30年的现代化建设,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都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劳模精神的时代特点应该体现在解放思想、敢于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顽强拼搏、忘我工作、廉洁自律的奉献精神,追求理想、崇尚科学、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大力倡导和宣传创新的楷模、创业的楷模、知识经济时代复合型人才的楷模。要在深化改革中,协调各方继续把关爱、扶助劳模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知识崇高、人才宝贵的良好氛围,使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真正变成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追求。

3、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与社会生产劳动关联最为密切的精神动力,是直接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结合的最具活力的亚文化系统。工会组织的工作对象是作为劳动者的人,在建立和创新企业文化中,肩负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过去我们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有很多值得继承;面对新的形势,也有许多必须创新。着眼于增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把握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点,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要求,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二是要坚持激励为主,把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提高员工素质互为目的的原则,在建设企业利益共同体中打造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精神,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努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协作、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四是要坚持虚功实做,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研究不同职工群体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努力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四、在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中,工会组织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机制,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工会组织处于职工群众这个重要群体利益表达者和维护者的地位,处于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地位,在协调经济关系、建立和谐社会中,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肩负着党组织和职工群众寄托的双向使命。在社会变革和进步中,准确反映职工的诉求,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努力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1、反映职工的诉求,当好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近3亿职工队伍,是社会稳定最坚实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最可靠的强大力量。工会组织在团结和影响职工队伍这支重要力量中发挥作用的现实途径,就是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社会生产、社会分配、文化发展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更好地反映职工群众的诉求。要全面落实 “依靠”方针,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进城务工农民和新型就业群体在内的全体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要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不断创新突出履行维护职能的方式和途径,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抓住劳动者就业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分配关系、劳动合同等关键环节,更新维权理念,创新维权方式,拓宽维权领域,反映职工诉求,为职工提供服务,引导职工的思想行为,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为创建和谐社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2、在深化改革中有效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改革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劳动作为被解放的要素同时也必须作为被更加关注的要素。在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中,工会组织担负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职工群众要求、促进各种社会利益协调发展的任务,这是工会在建立和谐社会发展机制中的特殊使命。按照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承受程度相协调的总体受益原则,积极依法参与企业改革和改组改制的全过程;按照发挥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的要求,积极促进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按照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积极发挥人大、政协等组织中工会代表和委员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努力加强对职工的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按照工会支持改革、服务发展的原则,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改革意识、风险意识、创业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好职工最关心的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利益。

3、监督党和政府关心职工群众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和谐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灵敏高效的政策运行反馈机制。工会作为政治组织和群众组织,切实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提高监督能力和监督水平,是党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履行职能的要求。工会的依法监督,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关心的重点、基层和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影响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难点,着力促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的落实。一是围绕政府促进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点,认真履行职责,按照“一清五送两监督”的工作要求,促进职工就业、创业和社会扶持、社会保障政策的到位。二是围绕每一时期的社会热点,建立和完善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安全生产信息反馈和劳动关系、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灵敏高效地掌握、研究和反馈企事业单位执行有关政策、法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三是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定期推动和配合人大、政府、政协及社会各方面对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党委汇报,并通过政府联席会议、三方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四是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各级地方和企业职工群众监督委员会,对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建立通报、公示和举报制度。

五、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各级工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政治组织和群众组织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搞好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预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力量源泉在人民群众之中,在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有神圣使命的伟大的工人阶级之中。站在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和纽带的立场上,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一个坚强的政治组织和群众组织,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履行社会职责的能力,这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自身建设任务对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更好地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能力,是各级工会组织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必须解决的课题。

1、努力把工会建设成让党放心、职工群众拥护、社会各界满意的新型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然要求工会提高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能力。根据中国工会的性质和特点,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的总体目标必须定位在让党放心,让职工群众拥护,让社会各界满意,把党的领导原则和群众检验标准、社会认可程度统一于提高工会自身能力的建设中。一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级工会组织,不断提高广大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坚持把思想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工人运动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工会干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提高广大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围绕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创新工会干部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落实和完善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二是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廉有为的要求,把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执行党的工运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领导集体。各级工会领导班子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抓大事、顾全局、管本行,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完善工会领导机关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高效运转和整体合力,提高科学作为的能力;要加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工会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深化工会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对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工会工作实际,一是为努力把那些职工群众公认、公道正派、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工会领导岗位上来,要积极探索和推广基层工会主席委派制、直选制,真正把职工群众拥护又热爱工会工作的人充实到基层工会主席岗位上。二是改善工会领导机关干部队伍结构,着眼于党的工运事业的长远战略,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工会干部,形成工会领导机关合理的干部年龄梯次配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三是按新时期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劳动关系专家的要求,大力加强干部的政治素质教育,增强干部的社会活动本领,提高干部的研究、协调、处理劳动关系能力,探索工会干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工会干部队伍。

3、改革并完善工会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工会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工会要加大三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规范并完善工会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制度,探索重大事项全委会决策体制,坚持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建立和完善在全委会和常委会闭会期间的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推行会务公开。二是充分发挥会员代表的作用,在工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建立起各级工会组织与会员代表经常性的联系制度,形成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使代表更好地反映职工诉求。三是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进县级工会和基层工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程向纵深发展,全面建设“六好”工会(领导班子结构好、干部队伍素质好、工会职能履行好、经费收缴管理好、劳服事业发展好、会务现代化建设好),切实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

4、始终保持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群众组织,工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天然的,但作为社会政治组织,这种天然的血肉联系必须在社会的政治实践和经济生活中经常保持。一是广大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意志,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不脱离职工群众。二是坚持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重实际、说实话、求实效,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特别注意为困难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坚持促进送温暖工程和联系困难职工制度的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三是转变活动方式、精简会议文件,减少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切实做到工作重心下移,经常置身于职工群众之中,与他们交心贴心,休戚与共;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多听取一线职工和基层工会干部的意见和要求,使工会系统的工作作风有个根本性的改观。四是加强工会领导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形成教育与制约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激励与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工会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常萦律己之念,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长期考验。

第二篇:党课讲稿-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走在前列当好标杆

党课讲稿--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走在前列当好标杆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组织召开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专门围绕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进行学习,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7月3日至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核心命题、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我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实践动力。

可以说,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根据领导干部上党课的要求,今天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我以“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走在前列当好标杆”为题,结合自己的一些所学所思,与大家做个交流学习。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牢牢把握提高政治能力这个根本,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

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政治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每个党员来说,政治问题关系党性原则。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才能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畏惧、毫不动摇,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坚如磐石。

一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我们党的郑重选择、人民的郑重选择。高度重视维护党的权威和革命领袖的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才能更好维护党中央团结和集中统一,凝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智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同心同德、团结一心、步调一致的坚强中央领导集体;才能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智慧激发出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赢得胜利的生动局面。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核心权威,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核心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自觉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要自觉筑牢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能力,筑牢理想信念是必修课。看一名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强不强,首先要看其是否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也是领导干部校准政治方向的指南针。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就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认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脱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只有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与忠实实践者,我们才能在政治上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三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把讲政治贯彻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客观地说,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面临的“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对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与此同时,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不是天生具备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终身课题。我们所说的讲政治,不仅需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还需要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在实践中加强政治历练提高政治能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作为锤炼坚强党性、增强政治本领的必修课,贯穿于履行使命任务、投身“四个伟大”新实践的全过程。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在驾驭复杂局面中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政治风浪中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敢于同各种违反党性原则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从自身做起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增强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行动自觉,敢于刀口向内,严于解剖自己,不断校正义利观、事业观、权力观和政绩观。

第二,要牢牢把握涵养政治生态这个关键,始终牢记身份讲党性。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涵养政治生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深入贯彻这一要求,就是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党员党性意识,不论身处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牢记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只有时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保持本色,履行职责。

一要加强党性修养。党性集中于信念、体现于作风、贯穿于实践,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职务的提升而自然提高。现实中,少数领导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在执行民主集中制上走形式、打折扣,对组织安排部署的事情执行不到位、不彻底。我们要牢记“组织入党一阵子、思想入党一辈子”,把党性修养当作终身课题,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经常性举办理论读书班,重点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学会运用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始终做到对党的理想高度认同、对党的信仰忠贞不渝、对党的要求坚决恪守,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要在坚守党性原则、锤炼政治品格、提高思想觉悟、加深道德修养等方面做好表率、走在前列,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于党。

二要严肃党内生活。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最光荣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明显、最重要标志。从严从实落实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谈心谈话、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等制度,通过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如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按时足额交纳党费等具体事项,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和纪律优势。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以高度的党性觉悟和担当精神开展自我批评,大胆地进行灵魂解剖,向组织交心、向群众交底,真正做到胸襟坦白。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把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基本规矩立起来。特别是党内“一把手”,要深刻学习理解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正确把握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认真落实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三要严守党规党纪。“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思想言行的具体规范,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我们党始终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保障。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规党纪,是对党绝对忠诚的直接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制定完善一系列党内法规,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重塑了党内政治生态,使每一名党员都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每名党员涵养政治生态,就是要把党规党纪作为铁律来执行,真正从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慎待爱好,讲求品位格调,把握尺度底线,做到爱之有度、好之有道。要守住小节,坚持小处不随意、小事不随便。要纯洁交往,多交良师益友,切实以友励志、以友正行。要带头接受监督,真心接受组织监督,把组织的教育、管理看成关心爱护,积极参加学习,经常汇报思想,自觉接受批评。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的批评、意见看成前进动力,举一反三、有偏就纠。

第三,要牢牢把握强化政治担当这个核心,始终忠实履职讲责任。

能否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去,是检验和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对党忠诚、有无政治担当的重要标尺。具体到每名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担当最根本的就是要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就是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和气度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做时代的劲草真金。

一要敢于担当使命。我们的事业能够创造今天的辉煌,是靠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干出来的。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这是对担当精神最好的诠释。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转化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使命、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要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敢于承担风险,主动挑重担、扛大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管长远,聚精会神干那些周期长、见效慢,但有利于蓄底气、增后劲的事;干那些费劲大、落实难,但对基层长远建设有益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事。

二要敢于担当责任。责任成就事业、决定成败、推动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遇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全党同志要有所作为、有所进步,要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XX工作无小事,常常是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因此,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到我们具体工作中,在工作认识上,就是要坚决杜绝马虎应付、推诿扯皮思想,树立精益求精、勇于担责的工作责任感,敢于直面调整改革和转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积极研究对策措施,把棘手的事办妥、把难办的事办好,全面提高把关定向、创新发展的实际能力。在工作措施上,就是要强化执行,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韧劲,以钉钉子的精神,把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工作结果上,就是要大胆创新实践、抓出工作成效,切实沉入基层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固化经验和做法,善于将工作创新实践上升到制度和机制层面。

三要敢于担当困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和人民新的万里长征,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绕着走、回避困难的想法是要不得的。要敢于迎难而上,毫不回避地顶住困难、担当困难、解决困难,努力做到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问题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要勇于革新理念,敢于向影响和制约XX发展的各种传统陋习开刀,向XX建设中存在的顽症宣战,努力破解工作任务重、落实打折扣、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把分管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以过硬政治素质支撑起应有的政治担当。

同志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走在前列、当好标杆,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不断提高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和本领,共同谱写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篇章!

谢谢大家!

下载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更加坚强的桥梁和纽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工会建设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更加坚强的桥梁和纽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