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级会计实务2017新大纲会计职称考点总结第一章第八节
第一章 资产
第八节 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
一、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概述
1、固定资产概念和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不像存货是为了对外出售。这一特征是固定资产区别于存货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
(2)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期限较长,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一特征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期超过一年,能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2、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综合分类,即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等综合分类,可把企业的固定资产划分为七大类。
①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②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③租出固定资产 ④不需用固定资产 ⑤未使用固定资产 ⑥土地
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为了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取得、计提折旧和处置等情况,企业一般需要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
企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发生减值的,还应当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进行核算。
2、固定资产的取得(1)外购固定资产
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①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在购入的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安装调试成本等,作为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入进行安装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支付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企业以一笔价款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该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资产的成本。
(2)建造固定资产 ①自营工程
企业自行组织工程物资采购、自行组织施工人员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领用工程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 达到预定状态,确定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②出包工程
出包工程是指企业通过招标方式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组织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企业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建造承包商结算的进度款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工程完成时,按合同规定补付的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固定资产的折旧(1)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 ①固定资产原价; ②预计净残值;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④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②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月,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③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①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②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③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④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 ×100%=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3)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4、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销售费用”科目。
5、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4)保险赔偿等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①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②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如为贷方余额,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6、固定资产的清查(1)固定资产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①盘盈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②结转为留存收益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固定资产盘亏 ①盘亏固定资产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②报经批准转销时: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7、固定资产减值
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是历史成本,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因此,期末必须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注意: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二、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注意:自用的房地产和具有存货性质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1、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并以经营租凭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此类。对于以经营租凭方式租入土地使用权再转给其他单位的,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这类土地使用权很可能给企业带来资本增值收益,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也就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3)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包括自行建造或开发活动完成后用于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建筑物是企业已经与其他方签订了租赁协议,约定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一般应自租赁协议规定的租赁期开始日起,经营租出的建筑物才属于已出租的建筑物。通常情况下,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如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这里的空置建筑物,是指企业新购入、自行建造或开发完成但尚未使用的建筑物,以及不再用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且经整理后达到可经营出租状态的建筑物。
2、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1)自用房地产。自用房地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如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厂房和办公楼属于固定资产;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作为存货的房地产,通常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这部分房地产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货,其生产、销售构成企业的主营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与企业的其他资产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存货性质的房地产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在实务中,存在某项房地产部分自用或作为存货出售、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情形。如某项投资性房地产不同用途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应当分别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例如,甲房地产开发商建造了一栋商住两用楼盘,一层出租给一家大型超市,已签订经营租赁合同;其余楼层均为普通住宅正在公开销售中。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层商铺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应当确认为甲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其余楼层为甲房地产开发商的存货,即开发产品。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
1、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为了反映和监督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后续计量、处置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进行核算。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企业主营业务的,应当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相关的损益。
2、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1)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按照取得的实际成本:
借: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下)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
贷:银行存款(2)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建造完工后:
借: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下)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
贷:在建工程
(3)内部转换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
①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或公允价值,应:
借: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下)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情况下)
贷:开发商品
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情况下)
②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其在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或者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等,借记“累计折旧”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贷方余额情况下)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借方余额情况下)。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1)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按期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需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注意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减值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企业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
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账务处理。取得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3)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且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条件的情况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4、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出售、转让按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金额处理:
取得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处置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处理: 取得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处置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结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如果存在原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也一并结转。按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第二篇: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 会计概述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二)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四)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五)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六)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要求(七)掌握对账与结账的方法(八)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九)掌握账务处理程序(十)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十一)熟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十二)熟悉会计等式
(十三)熟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十四)熟悉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
(十五)熟悉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要求
(十六)熟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十七)熟悉财产清查的处理
(十八)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和目标(十九)了解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二十)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二十一)了解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二十二)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二十三)了解会计账簿的启用
(二十四)了解财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二十五)了解财产清查的分类(二十六)了解财务报告及其目标(二十七)了解财务报表的组成
第二章 资产
[基本要求]
(一)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现金清查
(二)掌握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
(三)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四)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五)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六)掌握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清查
(七)掌握原材料、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的核算
(八)掌握固定资产的核算
(九)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
(十)熟悉无形资产的内容
(十一)熟悉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十二)了解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三章 负债
[基本要求]
(一)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二)掌握职工薪酬的内容及短期薪酬和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三)掌握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的核算
(四)熟悉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五)熟悉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基本要求]
(一)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
(二)掌握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
(三)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
(四)熟悉利润分配的内容
(五)熟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概念及内容
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基本要求]
(一)掌握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确定
(二)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
(三)掌握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四)掌握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账务处理
(五)掌握营业成本的组成内容及核算
(六)掌握税金及附加的内容及核算
(七)掌握期间费用的内容及核算
(八)掌握利润的构成及其主要内容
(九)掌握营业外收入、营业外之处的核算内容及其账务处理
(十)掌握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十一)掌握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及账务处理
(十二)熟悉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十三)熟悉劳务开始并完成与同一会计期间、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等情况下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
(十四)熟悉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第六章 财务报表
[基本要求]
(一)掌握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二)掌握利润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三)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内容、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四)熟悉附注的作用、主要内容
第七章 管理会计基础
[基本要求]
(一)掌握管理会计概念与目标
(二)掌握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内容
(三)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
(四)掌握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
(五)掌握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六)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七)熟悉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八)熟悉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九)熟悉管理会计案例库(十)熟悉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十一)熟悉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十二)熟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十三)熟悉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及账户设置
(十四)熟悉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第八章 政府会计基础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政府会计主体
(二)掌握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及目标
(三)掌握政府会计核算一般要求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四)掌握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五)掌握事业单位会计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核算(六)掌握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的核算(七)熟悉政府会计改革的任务和标准体系(八)熟悉政府财务报告
(九)了解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十)了解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原则(十一)了解政府决算报告(十二)了解事业单位会计特点
(十三)了解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构成、编制
第三篇:2018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预习考点(三十)
2018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预习考点(三十)
第一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概述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提示】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对接。
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应通过“实收资本”科目核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本”科目核算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二、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
(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1.有限责任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提示】“资本(股本)溢价”一般是新投资者加入时为了补足资本的增值额或资金的质量差异而多付出的资金,而企业在初始投资时一般不会出现。
【例】欢乐科技时代有限公司
小包总提出注资5000万元,占实收资本5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50000000
贷:实收资本——小包
50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45000000
新投资者加入时为了补足资本的增值额或资金的质量差异而多出的金额。
【举例】甲、乙、丙共同投资设立A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00元,甲、乙、丙持股比例分别为60%,25%和15%。按照章程规定,甲、乙、丙投入资本分别为1200000元、500000元和300000元。A公司已如期收到各投资者一次缴足的款项。
【答案】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实收资本——甲
1200000
——乙
500000
——丙
300000
【延伸】一年之后如果有丁准备加入,同意出资50万元,占实收资本为25万元。则A公司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实收资本——丁
25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50000
2.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
发行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举例】B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5元。假定股票发行成功,股款50000000元已全部收到,不考虑发行过程中的税费等因素。B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答案】
借:银行存款
50000000
贷:股本
10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00000
应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金额=50000000-10000000=40000000(元)。
3.发行费用的处理
属于溢价发行的,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发行费用从溢价收入中扣除;溢价金额不足冲减的,或者属于面值发行无溢价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①
盈余公积②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③
贷:银行存款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委托乙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2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值4元,按协议约定,乙证券公司从发行收入中提取2%的手续费,甲公司发行普通股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万元。(2014年、2015年)
A.6000
B.5840
C.5880
D.6160
【答案】B
【解析】企业发行股票的收入大于面值的部分需要计入资本公积,发行股票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需要从溢价收入当中扣除,冲减资本公积。甲公司发行普通股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2000×4-2000-2000×4×2%=5840(万元)。
【例题•单选题】某上市公司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5元,支付手续费20万元。该公司发行普通股计入股本的金额为()万元。
A.1000
B.3980
C.4980
D.5000
【答案】A
【解析】计入股本金额=1000×1=1000(万元)。
【例题•单选题】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乙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面值总额4000万元,发行总额16000万元,发行费按发行总额的2%计算(不考虑其他因素),股票发行净收入全部收到。甲股份有限公司该笔业务记入“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为()万元。
A.4000
B.11680
C.11760
D.12000
【答案】B
【解析】该笔业务记入“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16000-4000-16000×2%=1168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5680(16000-16000×2%)
贷:股本
4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1680(16000-4000-16000×2%)
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非现金资产,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入账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和在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入账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例题•判断题】企业接受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认资产的价值和在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并将其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答案】√
1.接受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投资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举例】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于设立时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合同约定该机器设备的价值为2000000元,增值税
进项税额为340000元。经约定,甲公司接受乙公司的投入资本为2000000元。合同约定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相关分录如下:
【答案】
借:固定资产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0
贷:实收资本——乙公司
20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40000
【例题•多选题】A有限公司收到B企业作为资本投入的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原价为100万元,已提折旧60万元,投资合同约定该设备价值为50万元(假定该价值是公允的且不考虑增值税),占注册资本40万元,则下列关于A公司会计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A.A公司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40万元
B.A公司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50万元
C.A公司应当确认的资本公积为10万元
D.A公司应当确认的资本公积为20万元
【答案】BC
【解析】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非现金资产,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入账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接受存货投资时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即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例题•单选题】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资转入的原材料一批,账面价值100000元,投资协议约定价值120000元,假定投资协议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该项投资没有产生资本溢价。甲公司实收资本应增加()元。
A.100000
B.117000
C.120000
D.140400
【答案】D
【解析】甲公司实收资本增加=120000×(1+17%)=140400(元)。
【举例】乙有限责任公司于设立时收到B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部分)为1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000元。B公司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假设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该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不考虑其他因素,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乙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分录如下:
【答案】
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实收资本——B公司
117000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四篇:2018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预习考点(二十六)
2018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预习考点(二十六)【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业务中所支付的增值税,按规定能够作为进项税额予以抵扣的有()。
A.一般纳税人采购生产用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B.小规模纳税人采购生产用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C.一般纳税人购入生产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D.一般纳税人购入工程物资购建厂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答案】ACD
【解析】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3月2日从境外购入一批原材料,以银行存款支付进口环节增值税29万元,当月取得海关《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稽核比对,则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B.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C.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D.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答案】B
【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环节交纳的增值税应经过稽核比对无误后方可抵扣,所以支付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
【例题2】沿用【例题1】,2016年6月10日,该公司购进一幢简易办公楼,并于当月投入使用。6月25日,纳税人取得该大楼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认证相符,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8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80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答案】
借:固定资产
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800【88000×60%】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35200【88000×40%】
贷:银行存款
888000
(3)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购进的货物等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应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
基本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等
待取得发票并经认证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提示】此部分内容与第一章第三节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月末无法取得发票及账单注意区分。此处为有准确的货物清单,只是没有取得抵扣凭证(例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能够根据清单或有关合同价格暂估。而第一章存货处是没有取得货物清单。各位考生注意区分。
【例题•单选题】下列税金中,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B.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C.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
D.一般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答案】B
【解析】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
【例题3】沿用【例题1】,2016年6月25日,该公司购进原材料一批已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款项也未支付。随货同行的材料清单列明的原材料销售价格为260000元,估计未来可抵扣的增值税额为44200元。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260000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44200
贷:应付账款
304200
下月初,取得相关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6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442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认证。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应付账款
304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4200
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44200
银行存款
304200
(4)进项税额转出。企业购进的货物由于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改变用途(如用于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能再抵扣,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提示】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
【例题4】沿用【例题1】,2016年6月份,该公司发生进项税额转出事项如下:
(1)10日,库存材料因管理不善发生意外火灾损失,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成本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34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0
(2)18日,领用一批外购原材料用于集体福利消费,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60000元,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2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70200
贷:原材料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200 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发生应税行为(销项税额)
(1)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按照不含税收入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提示】发生销售退回的,应根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会计上收入或利得确认时点先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应将相关销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待实际发生纳税义务时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简易计税)”科目。
【例题5】沿用【例题1】,2016年6月份,该公司发生与销售相关的交易如下:
(1)15日,销售产品一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0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给买方,款项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2)28日,为外单位代加工电脑桌500个,每个收取加工费80元,已加工完成。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4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46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
(2)视同销售。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等,税法上视为视同销售行为,计算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①集体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对外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③(以实物)支付(分配)股利
借:应付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④对外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成本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税价或公允价或市场价×17%)【提示】如果企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先按公式“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还原为不含税销售额,再按不含税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例题6】沿用【例题1】2016年6月份,该公司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自行建造职工俱乐部。该批产品的成本为200000元,计税价格为300000元。
借:在建工程
251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企业在建工程领用自产的产品的销项税额=计税价格×适用税率=300000×17%=51000(元)。
6月25日,用一批原材料对外长期股权投资。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600000元,双方协商不含税价值为75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877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7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7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600000 贷:原材料
600000 4.交纳增值税。企业当月交纳增值税(预交),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
基本账务处理:
(1)交纳当月应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交纳以前期间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例题7】2016年6月份,甲公司发生销项税额合计为261800元,进项税转出合计13600元,进项税额为85350元。该公司当月应交增值税计算结果如下:
应交增值税=261800+13600-85350=190050(元)
当月,该公司银行存款交纳增值税1500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5.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
月度终了,企业应当将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对于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对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提示】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代表留抵税额。
(2)“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代表期末结转下期应交的增值税。
(3)“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代表多交增值税。
【例题8】沿用【例题7】,月末,该公司将尚未交纳的其余增值税税款40050元结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4005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0050
次月初,该公司交纳上月未交增值税40050元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0050 贷:银行存款
40050
【例题·单选题】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月销项税额合计120万元,进项税额80万元,进项税额转出5万元,预缴增值税10万元,则月末的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A.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B.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C.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D.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答案】C
【解析】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120-80+5-10=35(万元),月末应将35万元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
小规模纳税人的账务处理
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征收,按照销售价款(不含税)的3%的征税率征收。
小规模纳税人从一般纳税人处购买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其销售的货物一般纳税人也不得抵扣进项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除外)。
销售货物(服务)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交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举例】某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产品一批,开出的普通发票中注明的货款(含税)为20600元,增值税征收率为3%,款项已存入银行。
【答案】
借:银行存款
2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00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20600÷(1+3%)=20000(元);
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20000×3%=600(元)。
【例题•判断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入有关货物的成本。()
【答案】√
【解析】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货物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存货成本。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第五篇: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二章)
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二章 负债
[基本要求]
(一)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
(二)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其核算
(三)掌握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四)熟悉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五)熟悉应交税费的内容、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
(六)熟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考试内容]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一般按其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类。
1.流动负债是将在1年(含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是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第一节 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企业应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短期借款的取得及偿还情况。
第二节 应付及预收款项
一、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企业应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应付账款的发生、偿还、转销等情况。
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或接受劳务所产生的应付账款,应按应付金额入帐。应付账款附有现金折扣的,应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应付款总额入帐。企业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二、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是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应通过“应付票据”科目核算应付票据的发生、偿付等情况。
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应当按其票面金额作为应付票据的入帐金额。企业开出、承兑的带息票据,应于期末计算应付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三、应付利息
应付利息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企业应当设置“应付利息”科目核算按照合同约定计算的应付利息的发生、支付等情况。
四、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与应付账款不同,预收账款所形成的负债不是以货币偿付,而是以货物偿付。
企业应通过“预收账款”科目核算预收账款的取得、偿付等情况。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也可不设“预收账款”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和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企业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使用等情况。注: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修订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一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本节内容未按此准则进行调整。
(一)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二)发放职工薪酬的处理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支付职工福利费、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或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借记“应付职工薪酬一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相关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四节 应交税费
一、应交税费的内容
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
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总括反映各种税费的交纳情况。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二、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一)一般纳税企业
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交纳、退税及转出等情况,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并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内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二)小规模纳税企业
小规模纳税人应当按照不含税销售额和规定的增值税征收率计算交纳增值税,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不享有进项税额的抵扣权,其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入有关货物或劳务的成本。因此,小规模纳税人只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专栏。
企业购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比照小规模纳税人进行处理,发生的增值税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对于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的企业,期末,按规定当期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厂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对于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的企业,期末,按规定当期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三、应交消费税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消费税”明细科目,核算应交消费税的发生、交纳情况。
四、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营业税”明细科目,核算应交营业税的发生、交纳情况。
五、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
对于除上述税金以外的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企业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第五节 应付股利及其他应付款
一、应付股利
应付股利是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应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企业确定或宣告支付但尚未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股票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
二、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是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企业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其他应付款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
第六节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
企业应通过“长期借款”科目,核算长期借款的借入、归还等情况。
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当按以下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第七节 应付债券及长期应付款
一、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是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
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一一利息调整”科目。对于按面值发行的债券,在每期采用票面利率计算计提利息时,应当按照与长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其中,对于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其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其按票面利
5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通过“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应付债券按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异较小时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按照与长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则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应付债券到期,企业支付债券宇息时,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和“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应付利息”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是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企业应设置“长期应付款”科目,用以核算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和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时应付的款项及偿还情况。
(一)应付融资租赁款
应付融资租赁款是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应付款,是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向出租人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按期支付融资租赁费时,借记“长期应付款一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
企业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帐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即按所购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支付购买价款时,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