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制度
学生会制度
化州市第二中学学生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化州市第二中学学生会是校学生处领导下全校学生的群众组织,是校党委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条:学生会基本任务
1、遵守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发展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加强我校职业教育。团结和引导各民族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奋发成才,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突出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通过正当民主渠道,反映学生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参与涉及各族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学校事务的管理,维护广大同学的具体利益,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
3、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倡导和组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契机,以我校职业教育为导向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突出学生特色的课外活动,努力为我校学生进步与成才创造条件。
4、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学秩序,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5、加强同全国各中等院校学生会联系,增进交流与合作。
第三条:学生会宗旨是为同学服务;口号是“自立、自强、自创、自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学生会的指导方针。
第二章 会员
第四条:凡学校在籍学生承认本会章程,通过学生会纳新程序,均可成为本会会员。
第五条:会员的基本权利
1、通过符合本会章程的民主程序参与本会的重大任务;
2、对本会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实施监督;
3、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六条:会员基本任务
1、积极参加本会举行的各种活动。
2、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完成本会的各项任务。
第三章 组织和职权
第七条:本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原则,在校学生处领导和指导下依照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本组织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八条:学生会全体成员代表大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学生会全体成员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由学生会主席团提议,并得到内部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人数通过,可以提前或推迟举行。
学生会全体成员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议和批准学生会的工作报告;
2、讨论和决定本会的工作任务;
3、修改本会章程和工作条例;
4、选举产生校学生会。
第九条:学生会全体成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校学生会主席团行使职权。学生会由学生会主席团全权负责。学生会主席采取任命制,由学生处报校务委员会批准任命。
校学生会主席团行使下列职权:
1、学生会全体成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决议,决定校学生会的重大事项;
2、选举校学生会副主席、部长;
3、主持开展全校性学生活动;
4、召集学生会全体成员代表大会;
5、领导各班学生工作。
第十条:校学生会主席行使下列职权:
1、在学生会全体成员代表大会和学生会主席团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和主席团的决议,主持校学生会的日常工作。
2、召集校学生会主席团会议。
第十一条:校学生会设立学习部、生活部、卫生部、体育部、宣传部、宿管部、卫生部、广播文娱、礼仪部、爱心社,负责相应的具体工作。各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若干名。
第四章 各班委会
第十二条:班委会是校学生会在各班级的基层组织,接受校学生会的工作领导。
第十三条:各班要按照校学生会的工作要求设置相应的机构。
第十四条:各班委会在各班班主任指导下,依照校学生会章程和各自的章程条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本章程经本次学生会全体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生效并实施。
第十六条:本章程解释权属于校学生会主席团。
化州市第二中学学生会
2009年3月14日
第二篇:护送学生制度[范文]
双凤坳中学安全护送学生制度
我校地处公路边,门口道路机动车辆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危险。为了广大学生的安全,加强学校规范管理,严格组织学生安全离校,特制定教师安全护送学生制度。
一、领导值班:值班人员放学时须提前10分钟到学校大门组织学生放学,一人通过广播告知学生注意安全,反复喊话。
二、门卫在放学铃响后,打开电动大门让学生离校,不得让任何接送学生的车辆开进学校载人。
三、政教处工作人员和当天值日领导必须到校门外护送学生离校。
四、班主任在周五放假时,必须强调回家路上的安全:及时回家,不在学校逗留;不在公路追逐、打闹;不乘“三无”车辆等。
五、所有学生都乘座安全车辆离开学校后,门卫关上电动大门,打开小侧门,护送学生的领导和老师才可离校。
政教处 2011.9.3
第三篇:学生评价制度
壮 岗 二 中
学 生 评 价 制 度
对中学生品德进行评定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定,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并检查德育工作的情况,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一)评定的领导与管理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唐聿民,组员:程守森 张
波 闫家习李尚宝 朱礼周 陈庆阳。
2、具体工作由学校考勤办组织实施。
(二)评定的内容与标准
学生品德评定内容与标准以《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要求、内容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制订具体标准。
根据《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的操行等级可分别评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优秀:对评定内容规定的诸方面都做得很好,或在某些方面有突出好的表现。
良好:对评定内容规定的诸方面基本能做到。
及格:对评定内容规定的大部分基本做到,或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有严重缺点,或虽有错误,但已改正。
不及格:对评定内容规定大部分不能做到,或在某些方面有严重错误,或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且不接受教育,无改正表现。
(三)评定的原则与方法: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根据评定内容的基本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优缺点,防止片面性。
2、实行民主评定的方法。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考核评价中的作用,又要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并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对学生的意见既要重视又要引导,防止压制民主或放任自流。
3、操行评语由班主任负责,在学生个人小结和小组评议的基础上写出。在每一学期末,班主任对学生个人小结、小组评议签署意见,学年写出评语。在评语中要指出优点、缺点、努力方向,以表扬为主。对犯有错误受到学校记过以上处分或处分未撤销的,其主要错误或处分均应如实写在评语中。对受到校级和校级以上部门表彰奖励的,其事迹和表彰情况也应写在评语中。
操行等级由班主任在征求学生和任课教师意见基础上评定。学期末初评,学年末总评。
4、凡由原学校转出或毕业的学生,到新的学校或工作岗位后,一年内在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等方面有严重问题,根据具体情况严肃处理。
壮 岗 二 中
学 生 评 价 制 度
政 教 处
第四篇:学生评价制度2016
安阳乡五一中心小学 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
2016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构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进而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现遵循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依据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它将是我校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学生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通过对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科学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通过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和谐发展,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个非学业性的评价。如果只采用分数或等级等量化的东西来对它进行评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只有根据它的过程性、发展性的特点,采用诸如成长记录袋等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4.日常表现和标志性发展结合的原则
评价既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标志性绩效,又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5.以促价促发展的原则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重在未来,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
6.诚信、公正、公开的原则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因此评价要实事求是,要诚信公正,让学生通过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发展的目标和信忣。
三、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主要由综合素质评价和考试成绩两个方面组成。其中综合素质由公民道德与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部分组成;考试成绩由学生学科课程过程性成绩和学业水平监测成绩两部分组成。
综合素质评价五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为: 1.公民道德与素养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2)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3)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4)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具有社会责任感。(5)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6)诚实守信,举止文明,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2.学习态度与能力
(1)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2)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3)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水平,养成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4)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5)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3.实践与创新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态度认真,效果显著。(2)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初步养成在实践中发现、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3)敢于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有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意识。
(4)认真对待实验课程,动手能力强。4.运动与健康(1)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3)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身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审美与表现
(1)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3)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美、行为美。
六、评价办法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根据评价标准,学期末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和写实性评语,评价信息由班主任登录在我校学生发展性评价记录手册上。
(二)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分别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
(三)除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一学期来的成长表现做出写实性评价。写实性评价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地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以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 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班主任还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等方式向家长介绍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并介绍学生的表现情况。请学生家长根据以上情况和对学生的日常了解,提出评价意见。
七、评价结果的运用
(一)等级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起,在学期末反馈给家长。
(二)每学期的等级评价结果要作为评优评先、奖励表彰的重要依据。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推荐区级、市级三好学生时,要将学生的等级评价结果作为重要依据。
(三)可以根据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情况,评选各类个性发展突出的优秀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激励。
八、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要求
(一)实施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现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班主任、课任教师、学生、家长要充分认识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意义,本着评价内容科学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
(二)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任,教导、政教、班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委 员会。委员会要依据本方案,组织评价实施,监督评价过程,处理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委员会下设由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与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参与的评价小组。
(三)要把改革学生评价制度作为加强德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利契机。教师和学生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要将评价作为引导学生温习过去、总结反思的教育过程,发挥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反馈信息,逐步建立、完善科学诚信的评价机制,评测结果要及时予以公开公示。
第五篇:学生评价制度
学生评价制度
为了让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定向功能,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缓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竞争,为学生发展全面素质创设条件。
一、评价内容:
1、评价科目:品德与日常行为规范、语文、数学、常识、体育、音乐等学科。
2、评价方式:实行“学科等级+个性特长+激励评语”的三维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突出情感、意志能力的培养和文明言行的形成。等级是指学科学习成绩达到的程度,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
二、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遵循教学规律,改革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偏颇做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2、差异性原则。在承认学生身体心理、家庭影响、个性特征、智力发展等诸方面存在实际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学生的特长,从而提供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3、整体性原则。用“等级+特长+评语”的方法,从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解决只重智育而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素质发展不全的问题。
4、期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师有信心,学生有希望。教师的评语要注满“师情”,透出一个“爱”字,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重视“鼓励”的教育功能。
5、模糊性原则。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文化课考试,量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改较精确的百分制为较模糊的等级制,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及兴趣、意志、个性、态度和习惯等智力因素不易量化的项目,一律采用操行评语定性评价。
三、评价方法与步骤:
(一)操作方法:
1、评价的时间。等级评价和特长评价以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评定,评语以平时记载与期末记评为主要依据。
2、评价的手段。“等级、特长、评语”三类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哪些方面做得较好,需要发扬,哪些方面比较薄弱,有待提高,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区分等级,指明努力方向的目的。
3、评价的方法: A、等级评价:
(1)报告单中取消百分制,对学习成绩、操行等级(道德认识、行为、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均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种。
(2)改革考试方法,实行笔试、口试、操作试与闭卷、半开卷和开卷相结合法。(3)考试的组织实行一学期二次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试卷上必须写明等级,教师把学生考试成绩按一定的量化标准规定等级。(4)操行等级评比,由班主任综合评定。B、评语评价:
(1)评语评价,主要围绕学生学习兴趣、意志、个性、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展开,突出全面性、针对性、期望性,力求准确化、情感化、规范化。(2)评语评价的基本模式是“优点+鼓励”。用第二人称称呼学生,指出学生的闪光点,用亲切的语气正面鼓励学生克服不足,指明方向,提出希望。(3)评语评价由班主任负责,在中高年级可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征求意见、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