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反思
林思忠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化研究”是我们学校搞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动手、动脑、体验等实践手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一轮的课题研究活动开展到现在已经有三个月了。在这一阶段内,我们班的同学实践热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学们的身上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中,我也体会到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
一、提 高 参 与 的 趣 味 性
轻松愉悦的活动气氛是萌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为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上,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了“找春天”、“看山”、“我喜欢的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同学们参与的兴趣一直很高。为了不使活动龙头蛇尾,我在班级墙壁的刊板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栏目——《自主实践小标兵》,有力的保障了活动的延续性。我利用晨会的时间,向同学们讲明了这个栏目的意义:“自主”就是不用老师布置,不用爸爸妈妈提醒,自己能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是必须亲自参加,亲自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谁做到以上两条,并且能保质保量写好实践日记,谁就能在“自主实践小标兵”这一栏目里加一分。经过长期的积累,谁加的分越多,谁就有资格评为学校的“实践小标兵”。这个栏目一创办,马上就有同学早上主动拿着实践日记向我“耀功”,我及时地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在晨会上大力的表扬了这样的孩子,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又有许许多多的孩子主动拿着实践日记来找我。慢慢地,“自主实践小标兵”栏目里的分越来越多。至今,我们班的实践活动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氛围,并有以下两批同学被光荣的评上了学校的“实践小标兵”:孙小惠、曲凡瑜 刘亚琳、韩佳林、孙一鸣、姜晓宇、魏小添、孙琳、吴心怡、于祝平、张芯铭、王传文、宫迅、赵益琛、孙旭、王一旭、曲茂华、赵梦瑶、李鹏程、王茹、孙子瑜、鲁子林、赵梦晨、孙林、崔健、王君杰、祝小钦、李佩纳。其中,刘亚琳、孙小惠、曲凡瑜三位同学被评为两次“实践小标兵”。他们站在领奖台上,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在拍照的那一刹那,我也感到了无比的欣慰。
二、突 出 活 动 的 综 合 性
在活动的地点、方法和方式中及活动结果的展示中,我还特别突出了“综合性”。活动地点有的在家里,例如“学做一道菜” 和“学做家务活”;有的在学校里,例如“一帮一”、“我为学校的花坛换新衣”等活动;有的在社区里,例如“我当小楼长”、“环保小卫士”、“车棚护卫队”等活动。在活动形式中,“我和妈妈比童年”孩子们主要采用的是口头访问的形式; “交通规则知多少”主要让孩子搜集资料;“捡垃圾”主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体验劳动的艰辛。在活动成果展示中,有的孩子准备了影集;有的孩子端着整本的活动日记;还有的孩子捧着五颜六色的活动小报。
三、重 视 活 动 的 实 效 性
在《市场调查有无污染食品》的活动中,第一次的活动效果并不理想。调查结果大致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学生到夜市上看到了有污染的食品。例如羊肉串,它是一种受污染的食物,并且烤羊肉串时还会污染环境。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学生能主动地告诉卖羊肉串的叔叔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第二种类型是学生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看卖食品的摊点周围有没有污染源。比如说附近有垃圾箱的卖食品摊点,如果一阵风吹来,食品就会受到沙土的污染;第三种类型是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调查,他们只是单纯的向卖食品的叔叔阿姨询问所卖食品是否有污染,如此一来,没有一个人告诉这些学生自己所卖的食品有污染。因此这样的学生调查结果就是空的。当看到这一结果后,我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是老师没有给予学生具体详细的活动方法,二是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动脑,没有自主发展的意识。于是,我又把这次活动重新安排了一下,努力引导学生用眼睛看一看,用嘴巴问一问,用脚走一走,用心想一想„„学生又重新做了一次调查,活动效果比较不错。尤其是班上的孙一鸣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她是我们班平时最不起眼,学习最普通的一位同学。她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夜市被烤羊肉串的油烟笼罩着,垃圾飘的满地都是。这样羊肉串不仅受到了污染,而且还污染了城市环境。于是,我对一位卖羊肉串的叔叔说:‘叔叔,你这样做会污染环境的。’叔叔不耐烦地说:‘你快走开。’ 我又走了几家,他们有的赶我走,有的不理我。看来想制止他们并不容易。我想,我们小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做个环保小卫士。”从她的日记中,我能感觉到她在这次活动中的确用心去做了。她能在实践活动中自主自主实践、自主发展,并且能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四、发 挥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调查“家乡新变化”的实践活动中,先让同学们自己通过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询问家乡有哪些新变化,最后让同学们设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家乡又是什么样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给学生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兴趣。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有的在实践日记中畅所欲言,有的用美丽的画笔把自己的家乡勾画的无比美好。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交叉活动,通过“发展”途径进行“提高再造”的训练,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学生兴趣盎然地画着心目中的家乡,虽然他们的画笔是那么的稚嫩,但是他们能积极参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喜欢和热爱。
在实践活动的组织中,我也遇到过疑惑:例如在“交通调查”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有的行人闯红灯,上前告戒他要遵守交通规则,可是有的行人根本不听或嗤之以鼻。还有在“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有的人把垃圾丢在垃圾箱外面,当孩子们告诉人们不要这样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置之不理。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及时的向孩子做出合理的解释,可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造成莫名其妙的疑惑或伤害。久而久之,可能会使部分孩子失去活动的信心。
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会继续发扬前一阶段取得成功的经验,努力把活动的质量再提高一个档次。尤其要引导学生多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多做一些社会公益劳动。例如,让孩子到车站去义务服务,让孩子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让孩子到社会上卖报培养生存社交能力,让孩子到医院给病人献爱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真正的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与反思
在此次“尝试做家乡风味面食”活动中,我们班分为凉皮组、烩麻食组、油泼辊棍面组、饺子组、煎饼卷菜组,共五个小组。虽然活动没有电视上热闹,但也别有一番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发展的巧梁。只有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能力正真得以发展。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帮助,是我们指导教师应该做的。“学生能做的事情,绝不包办代替。”这是我作为指导老师的一贯宗旨。所以,在这些此活动中,我大胆放手,让同学们亲自实践常用面试的制作加工过程,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教师的作用是学生服务”,在本次活动中,我积极为学生提供条件。如做家长的工作,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培训”工作。在刚开始时,由于我们有向家长解释清楚,有些家长不理解说“有书不好好念。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又多哈用。”后来,经过不断努力,我终于做通了家长的思想工作,是家长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取得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深深认识到现在的孩子实践能力太差,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论什么事都是父母包办。通过这次活动好多同学也知道妈妈每天为自己做饭不容易、很辛苦。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学习之余也可以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好多同学把自己的饺子、凉皮、煎饼拿到学校给老师吃,还说“自己做的东西就是好吃”,有的同学还要亲自表演呢!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自理能力得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得以提高,了解新事物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小组合作精神得以体现,明白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团结的集体没有办不到的事。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新课改下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我认为最重要是应该放下架子,作学生的合作伙伴,和学生一起成长。
新的教育思想是建开放的学校,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正好似优异的尝试,教师只有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红字倒下,积极探索,才能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年级一班指导教师:马青林
2010年9月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让学生自主活动
四二班刘立新
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自主与探究。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参与、去探究。“问题意识”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同时,这一问题的提出又毫无疑问来自学生,是学生为了解决属于自己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探究过程,所以说,这一课程更多的侧重学生的活动方式,更多的是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实践活动的探究性。重在实践的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同于班会和思品课,班队会和思品课是由班主任老师确立主题,来教育学生澄清是非、提高认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的一项活动课程。这种课程侧重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并更多的是要突出其教育的目的性,学生只是课堂的“被活动者”。而综合实践课是充满探究意识、充满自主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当中,需要教师的相关指导,特别是实践活动中有关方法的指导,这些方法不是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必须要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活动中内心有学会这项技能的需求。否则,学生只是这节课的“被活动者”,没有需求可谈。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日常的班队会以及思品课上,都缺乏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探究意识的体现,不是学生自己要开的班队会所有的一切都是教师统一安排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活动。所以,这样的课程只能是单一的班队会、思品课,而不是发自学生内心想去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2012-5
第四篇:综合实践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可以说这两次综合实践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主题的确定到小组的自由组建,从采访调查到整理资料,成果展示等都由学生自主操作,我只是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完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了他们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
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并不以成败论英雄,并不在乎学生的“作品”、“成果”质量的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发现与体验,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现在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感受到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由衷喜爱,比如,他们会在周五问我,老师,这个周末我们搞个什么实践活动呢?我问:“你们喜欢活动吗?”他们回答:“喜欢”。我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热切的期待。
但是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展示课上,大多数孩子激情洋溢,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风采,个别孩子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参与其中,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呢?我还在思考。难道是孩子动手能力弱,没有机会,从而失去兴趣?还是对主题不感兴趣?还是不适应小组间合作?还有就是很多孩子一说查资料,就想到上网,这是好事,但是家里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有的孩子让奶奶晚上带着去亲戚家查,于是家长就说老师给留的“作业”太难了,这样就造成了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误会,其实还有很多途径搜集资料的。
我们是农村小学,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本学期,四(1)班围绕着主题《我的游戏我做主》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将本学期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一,主题的生成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九成以上不爱参加运动。他们不爱玩、不会玩,更谈不上创造性地玩,超重、肥胖、近视等现象屡见不鲜。闲暇时和节假日,他们热衷于看韩剧捧超女,沉溺于上网络打电玩,偏爱于阅读动漫书、口袋书,出现了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和周围同学相处不和谐等不良倾向。传统游戏多为集体活动,运动量大,富有情趣,游戏规则又可潜意识地教育学生如何与伙伴相处。因此,有必要让传统游戏回归儿童生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矫正学生人际交往的误区,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传统游戏是农村课程资源的一朵奇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视发掘、保护、开发、利用这一乡土资源,必将极大的丰富学校的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密切学校、家庭、社区的关系,协调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二,活动的实施
1,“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要使传统游戏进入学生视野,让他们觉得好玩,就要用心地去挖掘整理带着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
首先,通过图书、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收集、整理滚铁环、跳皮筋、玩陀螺、丢沙包、跳房子、下对角棋、舞狮子、划龙船、赛龙舟、耍猴拳等已消逝在学生视野的传统游戏。以摘抄资料、绘示意图、写读书笔记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采访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传统游戏的种类和玩法。学生自拟采访提纲,写出采访笔记,整理游戏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第三,请相关专家做报告,讲述体育、卫生、健康知识,了解游戏的健康价值;讲述游戏的起源、发展、变化、衰落的历史(如足球起源于宋朝的蹴鞠,武术起源于华佗的五禽戏),通过当小记者采访,写听后感等方式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最后,针对专家报告,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就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卫生健康知识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办奥运知识专刊,开疾病防御主题班会,进一步使游戏进入学生生活。
2,“我的游戏我做主”
要让传统游戏在学生中流行,还要让他们会玩,善于玩。
首先,引导学生对收集的游戏进行统计、整理和分类。如跳类有跳房子、跳皮筋、跳绳。针对学生的体质和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保证人人参与。其次,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做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游戏工具的制造方法。至于玩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尝试中摸索,在体验中成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感受幸福,在合作中学习相处。第三,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一道具制作方法,统一游戏规则,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快乐十分钟”活动,放手让学生玩。全员训练,提高游戏的训练水平。
3,“盛夏的果实”
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玩得有收获,玩出成果,进而爱玩。
首先,举行传统游戏比赛,过传统游戏节。学生自己想点子,自己策划组织,人人参与,改变以往运动会、艺术节只有骨干分子参与的局面,使人人得到展示的舞台,在合作游戏中享受游戏的快乐。其次,将传统游戏带入社区,如春节期间组织舞狮队、高跷队给社区拜年,端午节参与社区划龙舟比赛。学校的游戏节也可以采取亲子游戏的形式进行。第三,举行传统游戏、现代体育知识竞赛,深入探究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
4,“希望”
要让传统游戏进入儿童生活,还要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编、创新游戏,使学生玩出新意,玩出成就感。
学生的创新可以是改变游戏的工具及制造方法(如陀螺由木制变成其他材料制作),也可以是改变游戏的玩法(如踢毽子),或者是将几种游戏结合创编出新游戏(如跳皮筋与歌曲结合),或者是自己创造出独特的游戏种类(如奥运操,看不见的跳绳等)。要让传统游戏散发出时代气息,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此外,也要深入挖掘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使棋文化、武术文化、球文化等游戏文化形成独立的综合实践课程。
三,活动反思
1,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善于挖掘、整理“传统游戏”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及课程开发。有了资源意识,漫山遍野都是可用之材,顺手拿来的短棍,石头,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工具。
2,要大力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使“传统游戏进入儿童生活”的研究系列化,系统化,使校本活动形成特色。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把农村中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多采的风俗人情、掌握各种技能的人才等课程资源引入课堂。
3,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广泛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的参与。学校应当冲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增强社区的教育意识,主动争取社区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活力。
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心得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