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P2P网贷企业调查表填报说明
P2P网贷企业调查表填报说明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表一)
第一部分:填报要求
1.填报机构首次报数须填报截至填报日期的最新数据。2.本表填报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以上小数;数量单位为“个”、“人”。3.本表填报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mm-dd”,如“2015-1-31”。4.本表填报电话格式统一为“区号-电话号码”或“手机号”。
第二部分:指标解释
1.公司全称:指填报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公司全称。
2.公司简称:指填报机构对外简称或常用简称,如有多个简称,以分号分隔。
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指填报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后获得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若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则填写组织机构代码。
4.公司注册资本:指填报机构在公司登记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的注册资本。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管理部门依法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5.实缴注册资本:指填报机构已实际出资的资金总额。
6.公司注册地:指填报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公司地址。
7.公司经营地:指填报机构实际开展经营的地址,如有多个经营地,以分号分隔。8.公司成立时间:指填报机构注册成立的日期,即营业执照上的公司成立日期。9.公司经营期限:指填报机构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存续期间。
10.公司经营状态:指填报机构目前公司经营状况,分为开业、停业、注销、吊销。若为停业状况,应补充说明原因。
11.公司法定代表人:指填报机构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姓名、身份证号。12.公司经营范围:指填报机构于工商登记注册部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13.公司联系电话:指填报机构的联系电话。14.公司投诉电话:指填报机构的投诉电话。15.公司传真号:指填报机构的传真号。
16.公司在职人员人数:指在填报机构工作,由填报机构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休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员工,包括正式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临时聘用人员等的人员总人数。
17.正式员工人数:指和填报机构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取得填报机构人事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手续的工作人员总人数。
18.公司实际控制人:指对填报机构具有实际控制权利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姓名或名称。
19.公司股东名称:指填报机构股东在公司登记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全称。
公司股东占股比例:指填报机构股东持有股份占填报机构全部股份的比例,单位为百分比。
20.公司董事长及董事:指填报机构的董事长及全部董事姓名及身份证号,以分号分隔。21.公司监事长及监事:指填报机构的监事长及全部监事姓名及身份证号,以分号分隔。22.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指填报机构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填报机构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姓名、职务及身份证号,以分号分隔。如张三(经理)(身份证号);李四(副经理)(身份证号);王五(财务负责人)(身份证号)。23.公司官方网址:指填报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填报机构在互联网上的访问地址。
24.平台名称:指填报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名称,存在多个平台的,以分号分隔。
25.平台网址:指填报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在互联网上的访问网址,存在多个平台的,以分号分隔。
26.平台上线时间:指填报机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的时间,存在多个平台的,以分号分隔。27.平台ICP备案号:指填报机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依法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备案的ICP备案号。
28.平台APP名称、微信公众号、微博:指填报机构依法注册并使用的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名称及网址。
29.资金存管机构名称:指填报机构已开展资金存管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名称,若无银行业存管金融机构,请填写已合作的第三方存管机构名称。30.担保方名称及担保总额:指为填报机构已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平台上开展业务提供担保的机构或自然人名称及对应的担保总余额,多个担保方的用分号分隔。本项填报格式统一为:机构名称xxx(总余额xxx万元),如:张三(15万元);李四(20万元)。31.小额贷款公司及总余额:指持牌小额贷款公司于网络借贷信息平台上开展借贷业务或债权转让等业务的总余额,多个小额贷款公司的用分号分隔。本项填报格式统一为:小额贷款公司名称xxx(总余额xxx万元),如:A小额贷款公司(15万元);李B小额贷款公司(20万元)。
32.线下门店总数:指填报机构开设或委托、授权开设的,用于对外宣传、营销、推介、开展交易等场所数量。(包括未经填报机构委托、授权,但对填报机构进行或其业务进行宣传、营销、推介、开展交易的场所)
33.线下门店所在地及分布情况:指填报机构开设或委托、授权开设的线下门店所在地区及数量。所在地区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范围,多个线下门店的用分号分隔。(包括未经填报机构委托、授权,但对填报机构进行或其业务进行宣传、营销、推介、开展交易的场所)本项填报格式统一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数量),如:北京市(3);河北省(1)。
34.分支机构总数:指填报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分支机构总数。填报机构需将所有分支机构按分支机构
(一)、分支机构
(二)、┈、分支机构(X)的次序依次填报,每一家分支机构填报内容参照下文35至42点要求。
35.分支机构全称:指填报机构的分支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公司全称。36.分支机构所在地:指填报机构的分支机构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公司地址。
37.分支机构成立时间:指填报机构的分支机构注册成立的日期,即分支机构营业执照上的分支机构成立日期。
38.分支机构负责人:指填报机构的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姓名、身份证号。39.分支机构联系电话:指填报机构的分支机构的联系电话。40.分支机构投诉电话:指填报机构的分支机构的投诉电话。41.分支机构传真号:指填报机构的分支机构的传真号。
42.分支机构员工人数:指填报机构的分支机构的员工总人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产品及运营情况调查表(表二)
第一部分:填报要求
1.填报机构首次报数须填报截至填报日期的最新数据。2.本表填报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以上小数;数量单位为“个”、“人”。3.本表填报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mm-dd”,如“2015-1-31”。4.本表中,统计为年度数据,指统计期间全年数据。
第二部分:指标解释
1.累计交易总额:指通过填报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完成的年度交易总金额。
2.累计交易笔数:指通过填报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完成的年度交易总笔数。
3.累计借款人数量:指借款人通过填报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成功借款的年度借款人总数。
4.累计出借人数量:指出借人通过填报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成功出借资金的年度出借人总数。
5.平均借款额度:指用当年累计交易总额/累计借款人数量计算的平均借款额度。6.平均借款期限:指用借款项目总期限/借款人数量计算的平均借款期限。
7.平均投资额度:指用当年累计交易总额/累计出借人数量计算的平均投资额度。8.平均投资期限:指用当年累计投资期限/累计出借人数量计算的平均投资期限。
9.借贷余额:指截至报数年度末,通过填报机构已经上线运行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完成的借款总余额。10.平均借款成本:指借款人因借款所付总成本/借款人数量计算的平均借款成本。借款所付总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居间服务费用、管理费、手续费等全部费用。
11.平均投资回报:指用出借人已获得投资利息/出借人数量计算的平均投资回报。12.平均满标用时:指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撮合项目募集时长总和/项目数计算的平均满标用时。
13.前十大借款人待还金额占比:指在平台撮合的项目中,借款最多的前十户借款人的借款余额占总借款余额的比例。
14.最大单一借款人借款金额占比:指在平台撮合的项目中,借款最多一户借款人的借款余额占总借款余额的比例。
15.关联关系借款余额:关联关系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间接控制、重大影响的企业、自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主要股东,指持有或控制网络信息借贷中介机构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或间接控制企业,指直接或间接持有企业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
16.存管余额:指填报机构通过第三方存管机构管理平台交易资金的总余额。
17.线下交易总额:指填报机构未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而是通过线下方式完成的撮合交易的总金额。
18.逾期金额:指合同约定到期未归还本金或利息的融资本金余额。19.逾期笔数:指合同约定到期未归还本金或利息的融资的笔数。20.逾期率:指用逾期金额/借款余额计算出的逾期率。21.不良金额:指逾期90天(含)以上的融资本金余额。22.不良笔数:指逾期90天(含)以上的融资的笔数。23.不良率:指用不良金额/借款余额计算出的不良率。
24.代偿金额:指因融资方违约等原因第三方(非融资方)代为偿还的总金额。25.代偿笔数:指因融资方违约等原因第三方(非融资方)代为偿还的笔数。26.个体网络借贷: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余额。
27.网络小额贷款:指填报机构通过自身或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余额。
28.互联网其他债权类融资:其他债权类融资包括但不限于垫付及应收账款、保理、融资租赁、委托贷款等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实现的融资余额。
29.互联网金融产品转让融资:指变更金融产品认购(购买、借款)合同的金融产品持有人(所有权人、债权人)的金融产品全部或部分转让的余额。
30.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权转让融资:指在不变更金融产品认购(购买、借款)合同的金融产品持有人(所有权人、债权人)情况下,对金融产品收益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的金额。31.债权转让:指变更借款合同的债权人,对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的余额。32.债权收益权转让:指不变更借款合同的债权人,对债权收益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的余额。33.其他金融产品及收益权转让:指除债权转让外的其他金融产品的转让,以及金融产品收益权的转让余额。
34.互联网第三方金融产品投资:指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通过委托投资方式或者直接购买第三方金融产品进行资金投资的业务,包括委托投资和第三方金融产品直接投资的余额。本项所指金融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保险产品、资产管理计划。
35.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售:指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直接发售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保险产品、资产管理计划的余额。
36.股权众筹融资:指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开展的股权融资业务的余额,包括股权众筹融资业务和非公开股权融资业务。
37.互联网实物众筹融资:指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开展的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健康设备、特色农产品、影视艺术项目等的融资业务的余额。38.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业务:指填报机构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业务的余额。
39.其他互联网融资:指除业务种类中规定类型之外的新金融业态的余额。
40.流动性资金需求:指借款人为购买固定资产、短期流动性需求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借款的借款余额。
41.消费性资金需求:指借款人为购买汽车、耐用消费品或进行装修、旅游等用途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借款的借款余额。
42.校园网贷:指借款人身份为学生,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借款的借款余额。
43.房地产配资:指借款人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借款资金的用于购买住房等房地产配资项目的借款余额。
44.高风险融资:指借款人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借款资金的用途为投资股票、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融资项目的借贷余额。网络借贷中介机构机构社会贡献及创新发展情况表(表三-1)
第一部分:填报要求
1.填报机构须填报截至填报日期的最新情况,余额填报截至2016年3月末数据。2.本表填报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以上小数;数量单位为“个”、“人”。3.本表填报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mm-dd”,如“2015-1-31”。
第二部分:指标解释
1.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小微企业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企业。
2.支持三农贷款余额:三农贷款指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贷款。3.支持国家重点扶持领域贷款余额: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包括智慧能源、协同制造、公共服务、高效物流、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
4.第三方存管余额:第三方存管机构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或第三方存管机构。5.贷款金额是否小额分散:小额分散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借款人借款的平均借款金额法人及其他组织借款未超过100万元(含),个人借款未超过20万元(含)。6.信息披露情况:请填报机构根据本机构信息披露内容以文字形式简要列明。7.投资者保护措施:请填报机构根据本机构对投资者保护的情况以文字形式简要列明相关措施。
8.信息技术创新措施:请填报机构根据本机构信息技术创新情况以文字形式简要列明相关措施。
9.其他创新措施:请填报机构根据本机构实际经营情况对机构其他创新措施以文字形式简要列明。网络借贷中介机构其他情况调查表(表三-2)
第一部分:填报要求
1.填报机构须填报截至填报日期的最新情况。2.本表填报日期格式统一为“yyyy-mm-dd”,如“2015-1-31”。
第二部分:指标解释 1.平台自融或变相自融:是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撮合或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人是网贷平台自身的行为。
2.平台提供担保: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出借人提供担保的行为,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定金。
3.平台承诺保本保息:是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出借人(投资人)做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的行为。
4.平台设立资金池: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资金的行为。5.平台线下营销: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或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营销、推广等行为。第三方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6.平台发放贷款: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行为。7.平台期限拆分: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将同一借款人的同一笔借款拆分为多个期限进行撮合的行为。
8.平台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的行为。如存在以上行为,请列明法律依据。9.平台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如存在上述行为,请列明法律依据。
10.平台虚构借款人及借款标的、夸大或误导宣传等情形: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虚构借款人及借款标的向出借人募资或存在夸大、误导宣传等情形的行为。
11.平台借款用途投向股票等证券市场:指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撮合的借款资金用途投向股票、期货、场外配资等证券市场。
12.平台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指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开展的股权融资业务,或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开展的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健康设备、特色农产品、影视艺术项目等的融资业务。
13.平台集中度高于10%:指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与平台撮合贷款总余额之比高于10%。14.平台债权转让、类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指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开展的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或类资产证券化行为。
第二篇:《2014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填报说明
附件2
《2014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填报说明
一、调查范围
1.企业范围界定。所有企业纳税人,都在此次减免税统计调查范围内,包括已确认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纳税人和未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纳税人。企业分支机构等也包括在内。
2.减免税概念界定。减免税指税法规定对某一部分特定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包括税率式减免、税基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三类。具体包括已申报已审批、非申报非审批的征前减免和退库减免。其中,征前减免包括所得税加计扣除减免、欠税抵顶减免、对个体工商户提高起征点减免等;退库减免包括税务部门审批办理的先征后退(即征即退)、财政部门审批办理的流转税先征后退减免;不包括出口退税。
3.时间范围界定。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内享受的各项减免税。
4.减免方式界定。此次调查的减免税具体分为征前减免和退库减免两大类。“征前减免”指未征收入库而直接减免的税款;“退库减免”指已征收入库但通过审批办理的退库减免,包括由税务部门审批办理的即征即退减免、税务部门其他退库减免和财政部门审批办理的流转税先征后退减免。
5.税种范围界定。此次调查只涉及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管理的各税种,不包括各种非税收入,也不包括关税、船舶吨位税以及海关代征的进口产品税收。
二、表列项目解释
1.“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按税务登记的相关内容填写;“登记注册类型(代码)”、“所属行业(代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如企业有多个主营项目,则按其当期实际减免税数额最大的行业填列。
2.“当期销售(营业)额”为企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当期利润总额”为税前利润,以上均从企业利润表产生。
3.“当期应缴税金”和“当期实缴税金”根据企业财务数据填报。“当期应缴税金”指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各项税金;“当期实缴税金”指企业当期实际缴纳的各项税金,包括缴纳以前欠税。表中“当期应缴税金”和“当期实缴税金”应分别根据国税、地税征管税种,加总后填报。
4.本表“当期实际减免税额”指当期企业实际享受的减免税。其中“征前减免”指未征收入库而直接减免的税款(含抵减);“退库减免”指已征收入库但通过审批办理的退库减免,包括由税务部门审批办理的即征即退减免、税务部门其他退库减免和财政部门审批办理的流转税先征后退减免等,已审批,但当期实际未退库(或抵减)的,不统计在当年。
5.“企业享受减免税起始时间”,指纳税人享受某项减免税政策的起始。如某项减免税政策的法律规定有效执行为2010年起,而某纳税人从2011年开始享受这项减免优惠政策,则在该栏应填“2011年”(不填月份)。
三、填表方法
1.《2014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由企业纳税人分户填报。若企业纳税由国、地税共同管理,则需根据国、地税所管税种,分别计算,分别向国、地税机关填报。
2.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纳税人填报《2014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时,应对照《2014年减免税分类及代码表》,并根据所享受的具体减免税政策,逐项计算、逐项填报。首先,应确定所涉及的减免税税种;其次,确定该税种下所涉及的减免项目大类和小类,以及具体的减免税政策文号和减免代码;最后,根据具体减免税政策规定,计算后填报。
如某企业享受多项减免税政策,有的政策涉及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税种,填报时,应分别计算以上各税种所涉及的具体减免税政策的减免税额,然后在《2014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的“项目”纵栏下分行逐项填报。
不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纳税人,必须将调查表上半部分“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当期销售(营业额)”、“当期利润总额”等14项信息全部填写完整,并将《2014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交回主管税务机关。
3.《2014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的“项目”纵栏,只须对照《2014年减免税分类及代码表》填写相关的减免代码,不须填写具体的文件名称或文件号。
4.《2014年减免税分类及代码表》对现行减免税政策进行了列举,并在有关税种下分为若干减免税项目,供计算填报时参考。同时在每个税种的“支持其他各项事业”大项目下,都设置了“其他税收优惠”小项目,以备补遗。如果企业所享受的减免税政策未被列举,请将该减免税额填入相关税种下的“其他税收优惠”项目。
四、征前减免税额计算公式
为便于对征前减免税额的计算,现列举一些基本计算公式,供参考。
1.一般纳税人正常征收时
免征税额=免税销售额/(1+适用税率)*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
2.一般纳税人简易办法征收时
减征税额=货物销售额/(1+适用税率)*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货物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
货物销售额/(1+适用税率)*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货物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0时无意义。
3.小规模纳税人
免征税额=免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
4.其他
(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优惠
减征税额=应纳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优惠
减征税额=含税销售额/(1+3%)*(3%-2%)
(3)纳税人销售旧货,适用按照简易办法依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优惠
一般纳税人的减征税额=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的减征税额=含税销售额/(1+3%)*(3%-2%)
1.从价征收减免税额=销售额×税率×减免幅度
2.从量征收减免税额=减免数量×单位税额
(三)企业所得税
1.税额式减免方式下
减免税额=应缴所得税额×减免幅度
2.税率式减免方式下
减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法定基本税率-适用税率)
3.税基式减免方式下
对于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所得,企业应按照25%或其他适用税率,一律转化为减免税额后填报。鉴于所得税税前扣除内容很多,有些政策文件是按行业甚至按企业下发的,难以一一把握,难以给出统一的计算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纳税人自行填报。
(四)营业税等地方税种
1.税额式减免方式下
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减免税额=应缴税额×减免幅度 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减免税额=减免计税依据×适用单位税额
2.税率式减免方式下
减免税额=计税依据×(基本税率-适用税率)
3.税基式减免方式下
减免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第三篇:沈阳市地税局《2012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填报说明
沈阳市地税局《2012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填报说明
一、调查范围
(一)企业范围界定
所有企业纳税人,都在此次减免税统计调查范围内,包括已确认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纳税人和未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纳税人。
1、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纳入调查范围,填报《企业减免税调查表》,“登记注册类型”选为“190 其他内资企业”。
2、对于分支机构的统计调查,只要有税务登记的,则需要进行统计。如果分支机构由总机构统一进行核算和纳税的,则由总机构统一填报减免税信息,分支机构按照没享受过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纳税人进行填写。
3、下列单位不纳入此次调查范围:只纳费不纳税企业、临时征收户籍(即系统中税务登记以L、BY等结尾的企业)、注销企业和非正常户企业。
(二)减免税概念界定
减免税指税法规定对某一部分特定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包括税率式减免、税基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三类。具体包括已申报已审批、非申报非审批的征前减免和退库减免。
(三)时间范围界定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内实际享受的各 项减免税。
(四)减免方式界定
此次调查的减免税具体分为征前减免和退库减免两大类。“征前减免”指未征收入库而直接减免的税款,包括所得税加计扣除减免、欠税抵顶减免、对个体工商户提高起征点减免等。“退库减免”指已征收入库但通过审批办理的退库减免,包括由税务部门审批办理的即征即退减免、税务部门其他退库减免和财政部门审批办理的流转税先征后退减免。
(五)税种范围界定
此次调查只涉及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管理的各税种,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建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不包括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和文化事业费。
二、表列项目解释
1、“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按税务登记的相关内容填写;“登记注册类型(代码)”、“所属行业(代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如企业有多个主营项目,则按其当期实际减免税数额最大的行业填列。
2、“当期销售(营业)额”为企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当期利润总额”为税前利润,以上均从企业利润表产生。
3、“当期应缴税金”和“当期实缴税金”根据企业财务数 据填报。“当期应缴税金”指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各项税金;“当期实缴税金”指企业当期实际缴纳的各项税金,包括缴纳以前欠税。
国地税共管户表中“当期应缴税金”和“当期实缴税金”应根据地税征管税种加总后填报,不包括国税征管税种。
4、本表“当期实际减免税额”指当期企业实际享受的减免税。已审批但当期实际未退库(或抵减)的,不统计在当年。
国地税共管户表中“当期实际减免税额”,仅包括地税征管税种,不包括国税征管税种。
5、“减免税代码”,由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纳税人对照《2012年减免税分类及代码表》填写相关的减免代码。填报时,企业应根据所享受的具体减免税政策,逐项计算、逐项填报。
首先,应确定所涉及的减免税税种;其次,确定该税种下所涉及的减免项目大类和小类,以及具体的减免税政策文号和减免代码;最后,根据具体减免税政策规定,计算后填报。如某企业享受多项减免税政策,有的政策涉及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税种,填报时,应分别计算以上各税种所涉及的具体减免税政策的减免税额,然后在《2012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的“项目”纵栏下分行逐项填报。
《2012年减免税分类及代码表》对现行减免税政策进行了列举,并在有关税种下分为若干减免税项目,供计算填报时参考。同时在每个税种的“支持其他各项事业”大项目下,都设 置了“其他税收优惠”小项目,以备补遗。如果企业所享受的减免税政策未被列举,请将该减免税额填入相关税种下的“其他税收优惠”项目。
6、“企业享受减免税起始时间”,指纳税人享受某项减免税政策的起始。如某项减免税政策的法律规定有效执行为2001年起,而某纳税人从2005年开始享受这项减免优惠政策,则在该栏应填“2005年”(不填月份)。
三、填表注意事项
1、《2012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由企业纳税人分户填报。若企业纳税由国、地税共同管理,则需根据国、地税所管税种,分别计算“当期应缴税金”、“当期实缴税金”和“当期实际减免税额”,分别向国、地税机关填报。特别是企业所得税,应根据税款所属税务机关报送,不能同时向国税和地税报送。
2、不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纳税人,须填写“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行业”、“登记注册类型”、“联系人”和“联系电话”项目,将《2012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交回主管税务机关。
四、征前减免税额计算公式
为便于对征前减免税额的计算,现列举一些基本计算公式,供参考。
(一)企业所得税
1、税额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应缴所得税额×减免幅 度
2、税率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法定基本税率-适用税率)
3、税基式减免方式下
对于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所得,企业应按照25%或其他适用税率,一律转化为减免税额后填报。鉴于所得税税前扣除内容很多,有些政策文件是按行业甚至按企业下发的,难以一一把握,难以给出统一的计算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纳税人自行填报。
(二)营业税等地方税种
1、税额式减免方式下
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减免税额=应缴税额×减免幅度
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减免税额=减免计税依据×适用单位税额
2、税率式减免方式下
减免税额=计税依据×(基本税率-适用税率)
3、税基式减免方式下
减免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沈阳市地方税务局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2014年企业集团税收调查表(填报说明0513
2014年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调查
填报说明
一、填报要求
1、本次企业集团税收调查的范围包括:公司总部、企业集团和企业集团核心企业、上市公司。其中:公司总部是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心,也是指该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最高管理机构,企业集团和企业集团核心企业是指注册成立的企业集团总部或核心企业,上市公司是指在境内和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
2、公司总部、企业集团和企业集团核心企业应汇总(合并)填写各成员单位经主管税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2013年和2014纳税申报表、企业财务报告、所得税汇算清缴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
3、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税收调查表中财务数据应该包括该集团国内外所有成员的合并(汇总)财务数据,有合并财务报表的,应该填报合并财务报表相关信息,没有合并报表的,应填报汇报财务报表信息;涉税信息指在国内缴纳税收相关汇总数据。
4、境内成员单位表仅需要填报国税局纳税人识别号和企业名称以及地税局纳税人识别号和名称。所有公司总部、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仅需填报下一级成员单位的相关信息。公司二级机构且有下一级成员单位的,纳入本次调查的,应该报送本级机构以及下属成员单位相关信息。
5、境外成员单位是指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外成立、参股和控股公司或者机构。我国企业在境外成立、参股或控股公司和机构的均应该填报境外成员单位相关信息。
6、上市公司按照纳入合并报表企业的范围,汇总所有企业涉税指标和其他统计指标。在国内上市的企业不需要填报财务指标。
7、单位:千元,不保留小数位。数字之间不要书写分号分隔符等其他符号。
8、信息表中所有可选择项不得手工填写。
税收调查表填报口径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 1.企业名称
按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企业名称全称填写,不得简化。
2.组织机构代码
该指标通过安装时的注册信息自动计算生成。3.行政区划代码
指企业所在地区的六位行政区划代码。4.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代码
执行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标准。按企业主要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类。
5.登记注册类型代码 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或变更登记时的注册类型,按国统[1998]200号和国统办 [1999]2号执行。
6.调查类型
(1)集团母公司(集团总部);仅有相应集团的管理职能,却没有实际经营业务的集团总部机构。
(2)集团母公司(核心企业);(3)上市公司非企业集团;(4)既是上市公司又是集团总部;(5)既是上市公司又是核心企业; 7.上市区域
仅需选择上市公司调查类型的企业填写。(上市区域为深市和沪市的不用填写财务数据)8.股票代码
仅由在沪市和深市上市的公司填写。9.上级企业代码
本级企业直属上级的组织机构代码。如果一个企业法人在两个以上行政区划内独立纳税的,本级企业直属上级的税务登记证上的全称填写,不得简化。
10.上级企业名称
按照本级企业直属上级的组织代码证上的全称填写,不得简化。
11.成员单位的个数 指全部成员单位的个数。12.其中:境外成员单位的个数 指境外成员单位的个数。13.填报人
指填报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调查表的人员或负责人。14.联系电话
指填报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调查表人员的电话。15.企业地址
指企业所在地的详细地址。16.主管税务机关
本指标系统自动计算。17.是否执行合并财务报表 选择“是”或“否” 二.资产负债类指标 1.资产总计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期末实际拥有或者控制的,并预期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各项资产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合计”栏的金额填写。
2.流动资产合计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栏的金额填写。
3.货币资金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写。
4.交易性金融资产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金融资产。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写。实行旧会计准则的企业不需要填写本指标。
5.应收款项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等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本项目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写。
6.存货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期末各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等。本项目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而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写。
7.非流动资产合计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期末非流动资产的实际价值。本项目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合计”或“长期资产合计”栏的金额填写。
8.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科目填写。实行旧会计准则的企业不需填写。
9.投资性房地产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则根据资产负债表“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填写,实行旧会计准则的企业不需要填写。10.长期股权投资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持有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填写。实行旧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长期投资”科目余额填写。
11.固定资产(净值)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实际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净值。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科目填写。实行旧会计准则的企业应等于“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的差。
12.在建工程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固定资产的新建、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
13.负债合计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实际负担的,并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有义务。本指标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负债合计”项目填写。
14.流动负债合计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必须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流动负债合计数,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合计”项目填写。
15.交易性金融负债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采用短期获利模式进行融资所形成的负债。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填写。实行旧会计准则的企业不需要填写。
16.应付票据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票据”科目填写。
17.应付帐款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本指标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科目填写。
18.预收账款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是在企业销售交易成立以前,预先收取的部分货款。本指标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项目填写。
19.非流动负债合计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须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1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长期负债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长期负债合计”或“非流动性负债”项目填写。
20.长期借款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本指标根据企业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科目填写。
21.股东权益合计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本项目应等于“资产合计”减去“负债合计”的差。
(三)主要财务指标 1.营业收入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2.营业成本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营业收入时应结转的直接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根据企业汇总(合并)利润表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填写。
4.销售费用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本项目根据企业汇总(合并)利润表的“销售费用”科目填写。
5.管理费用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根据企业汇总(合并)利润表的“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写。
6.财务费用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经营过程中,为进行资金筹集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根据企业汇总(合并)利润表的“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写。
7.资产减值损失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实行旧会计准则的企业不用填写。
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指标应根据集团汇总(合并)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写,如为净损失,本项目以 “-”填写。
9.投资收益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以各种方式投资所取得的回报。本项目应根据集团汇总 10(合并)利润表“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填写;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写。
10.营业利润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利润。由系统自动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11.营业外收入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本项目应根据 “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填写。实行旧会计制度的企业应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的合计数填写。
12.营业外支出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填写。
13.利润总额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在前加“-”号填写。由系统自动得出,计算公式“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四)其他指标
1.平均职工人数(单位:人)11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填写本企业截止本全部职工平均人数,独立核算企业填报。(年初职工人数+期末职工人数)/2取整,本指标不得为空。
2.本年累计为职工支付的薪酬(含社保基金)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填写与本企业职工人数同口径的本累计薪酬总额。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及其计提的各种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实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应付职工薪酬”本期贷方发生额填写。实行旧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本指标口径分析填写。
3.本年累计计提折旧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本年固定资产实际累计计提的折旧。本指标应根据“累计折旧”科目本年累计发生额填写,不含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等情况下转出累计折旧金额。
4.本年对境外投资额
指汇总企业集团或国外上市公司单位本年通过设立(独资、合资、合作)、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投资的金额。
(五)国内税收指标 1.已缴税收合计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调查实际缴纳的各项税收之和。本指标由系统自动计算。2.年末欠税余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根据期末实际欠税余额填写。
(1)增值税指标 1.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本按适用税率和按简易办法征收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销售总额。
2.销项税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调查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
3.进项税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调查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4.期末留抵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
5.已缴增值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调查已缴纳的增值税之和。
6.增值税欠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增值税额,根据期末实际欠缴增值税余额填写。(2)消费税指标 1.计征消费税销售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内销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包括视同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实行从量定额征收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可参考其增值税计税销售额填写。
2.已缴消费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消费税之和。3.消费税欠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消费税额,根据期末实际欠缴消费税余额填写。
(3)营业税指标 1.计征营业税收入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因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代扣代缴的营业额。
2.已缴营业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营业税之和。3.营业税欠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营业税额,根据期末实际欠缴营业税余额填写。
(4)企业所得税指标
1.利润总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系统直接取第55列“利润总额”数值。
2.纳税调整增加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未计入利润总额的应税收入项目、税收不允许扣除的支出项目、超出税收规定扣除标准的支出金额,以及资产类应纳税调整的项目,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本期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等。
3.纳税调整减少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计入利润总额,但税收规定可以暂不确认为应税收入的项目,以及在以前进行了纳税调增,根据税收规定从以前结转过来在本期扣除的项目金额。
4.不征税收入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计入营业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中的属于税收规定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5.免税收入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并入利润总额中核算的符合税收规定免税条件的收入或收益;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 15 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6.减计收入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销售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按10%的规定比例减计的收入。
7.加计扣除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当年实际发生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安置残疾人员和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符合税收规定条件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一定比例的加计扣除金额。
8.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
9.应纳所得税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根据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乘以所得税率计算出的理论上应纳所得税额。
10.减免所得税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按税收规定实际减免的企业所得税额。包括小型微利企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政策的企业,其实际执行税率与法定税率的差额,以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11.抵免所得税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其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12.应纳税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当期的应纳所得税额。13.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当期的实际应纳所得税额。14.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按照税收规定本年已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
15.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指企业各成员单位指企业各成员单位当期应补(退)的所得税额。补缴填正数,退税填负数。
(5)其他税收指标 1.已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城市维护建设税之和。2.已缴资源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资源税之和。3.已缴土地增值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土地增值税之和。4.已缴房产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房产税之和。5.已缴车船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车船税之和。6.已缴烟叶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烟叶税之和。7.已缴城镇土地使用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城镇土地使用税之和。8.已缴印花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印花税之和,含代缴证券交易印花税。
9.证券交易印花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代缴证券交易印花税之和。
10.已缴车辆购置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车辆购置税之和。11.已缴契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契税之和。12.已缴耕地占用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耕地占用税之和。13.已缴其它税收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已缴其它税收(包括所有税种的滞纳罚和查补税收)之和。
(6)其他
1.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代扣代缴本单位职工的个人所得税之和。
2.代扣代缴其他税收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除个人所得税外代扣代缴的其他税收之和。
(六)进出口税收 1.已缴进口环节增值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之和。2.已缴进口环节消费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缴纳进口环节消费税之和。3.已缴关税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缴纳进出口关税之和。4.实际收到出口货物退税额(填写负值)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退税金额,填写负数。
(七)各项收费
1.教育费附加(含地方教育费附加)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含地方教育费附加)之和。
2.文化事业建设费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缴纳的文化事业建设费之和。3.社保基金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缴纳的社保基金之和。4.其他收费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除以上三类收费外缴纳的其他收费之和。
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成员单位明细表(国内)仅需填报下一级成员单位的国地税纳税识别号和企业名称。本表为变长表,用点击鼠标右键的“增加行”添加相应行次。也可以根据成员单位导入方法说明,将EXCEL格式的数据导入到本变长表内。
企业集团及上市公司境外成员单位情况表
填所有的境外成员均需要填报本表。本表为变长表,用点击鼠标右键的“增加行”添加相应行次。
1.企业名称
按填报企业注册登记的企业名称全称。2.投资国家
指企业登记注册所属国家或者地区。3.行业
参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标准划分。按企业主要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类。
4.投资总额
是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资金总额,包括对外投资缴付或认缴的注册资本和相关借款。
5.投资比例
本企业对外投资占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6.营业收入
该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本年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7.利润总额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投资国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加“-”号填写。
8.资产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投资国期末实际拥有或者控制的,并预期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各项资产合计数。
9.股东权益
是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投资国期末的股东权益额。
10.年末职工人数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投资国截止到本年末全部职工人数。
11.已缴税收
指企业集团和或上市公司在投资国缴纳的所有税收合计。
12.已缴政府性费用
指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在投资国向政府缴纳的除税收以外的所有费用。
第五篇: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表、填报说明和有关审核公式的说明(2011.06.21)
一、调查表修订内容:
1、将表三行125“其他减免所得(包括年应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修改为“其他减免所得”。
2、将表三行153“其他减免所得税额”修改为“其他减免所得税额(包括年应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
二、指标填报说明修订内容:
1、关于表三行125:
修订前:
行125 其他减免所得(包括年应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指税法规定的其他减免所得。包括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因执行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而少计算的所得额的一半(财税〔2009〕133号)。根据《税收优惠明细表》(纳税申报表附表五)行32填列。
修订后:
行125 其他减免所得:指税法规定的其他减免所得,但不包括年应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计算的应纳税所得哦。根据《税收优惠明细表》(纳税申报表附表五)行32填列。
2、关于表三行153:
修订前:
行153 其他减免所得税额:指除行145至行152之外的其他减免所得税额。根据《税收优惠明细表》(纳税申报表附表五)行33分析填列。
修订后:
行153 其他减免所得税额(包括年应税所得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指除行145至行152之外的其他减免所得税额。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因执行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而少缴纳的所得税额(即其所得与10%的乘积)也计入本行(财税〔2009〕133号)。
3、关于表四行128:
修订前:
行128 其他减免所得小计:指除表三行112至行124的减免所得之外的其他减免所得。行128=表三行125。
修订后:
行128 其他减免所得小计:指除表三行112至行125的减免所得之外的其他减免所得。
4、删除表四行129说明中的“根据《税收优惠明细表》(纳税申报表附表五)行32填列。”
三、对表三审核公式中的以下公式进行修改:
将表三审核公式第368-370行(在软件表三审核公式窗口中显示在左下角的行数,非报表中的行数):
IF C(138)>0 THEN C(98)<=300000
2:享受20%税率的小型微利企业其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应超过30万元。
3:C(138);C(98)
修改为:
IF C(138)>0 THEN C(138)<=300000
2:享受20%税率的小型微利企业其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应超过30万元。
3:C(138)
四、对表五审核公式中的以下公式进行修改:
将表五审核公式第164行:
IF Z7>=“3” THEN E(80)>0 AND E(81)>0 AND E(82)<>0 AND E(83)<>0
修改为:
IF Z7<=“3” THEN E(80)>0 AND E(81)>0 AND E(82)<>0 AND E(83)<>0
五、对表间审核公式中的以下两个公式进行修改:
1、删除表间审核公式184-187行:
2、将表间审核公式第243行(在软件表间审核公式窗口中显示在左下角的行数,非报表中的行数,下同):
D(129)>=C(138)*0.5-0.01 AND D(129)<=C(138)*0.5+0.0
1修改为:
IF C(138)<=30000 THEN D(129)>=C(138)*0.5-0.01 AND D(129)<=C(138)*0.5+0.01 ELSE D(129)=03、删除表间审核公式246-249行:
4、增加表间公式:
C(153)>=D(129)*0.2-0.01
2:表三行153其他减免所得税额应大于或等于表四行129年应税所得不超过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的所得额与其适用税率20%的乘积。
3:C(153);D(129)
按照以上修改,参数相应进行了调整,随邮件重新发送,尚未布置的省市请用新参数进行布置,已布置的省市请指导地市按照上述说明进行修改或更新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