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2012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东联中心校教研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即将结束,我镇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常规教研管理
1、本期在罗校长的亲自带领下,加强了对各教研组教研活动落实的检查力度。学期初,各个教研组制定的教研计划都经过组内充分讨论、教科室审查、校长复查几个环节。所以制定出来的计划都是切实可行,都能在实施在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配合教务处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本学期每周由教导处组织了好几次教学业务检查。检查内容为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学生的作业为主。在检查“六认真”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研活动开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由教研组长及时要求相关老师进行整改。
3、坚持教师听课公示制度。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听课达15节以上,以达到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对教师的听课进行每月登记公示制度。对中层干部、校级干部也同样进行公示。
4、结合我县“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加强音、体、美学科的教学管理。在“创特”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推广学校大课间活动,推进学生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从时间、场地、器材等多方面给予保证,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并注意安全教育,使音、体、美教学体现出新的特色。在本学期团委和学生会联合举办数期黑板报、数学竞赛都比较成功,书法组、体育组、音乐组等兴趣小组的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5、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发挥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的作用。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指导督促检查教师使用现代电教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抓好了理、化实验工作,保持实验室和仪器的卫生,为师生服好务。加大图书室的管理、开放力度,加强学生对课外文学名著的阅读,使学生不断扩大了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抓教研,促进质量的提高
1、抓好继续教育。继续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我镇教参加2011远程教育全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教师自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优秀的教育刊物和教育论著,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丰厚教师文化底蕴。
2、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采取集体研讨方式,重点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教研组、同组课任教师互谈互评,相互借鉴,做好个人备课。本期理化组、英语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特别好,得到校长的肯定。
3、公开课教学。各教研组精心组织好本组学科教师开展公开课、汇报课活动。公开课,课前能集体备课,课后认真分析、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听课后认真参加讨论,做好评课工作,写出听课感受。每次公开课都做好、上课、评课工作,并做好教研组活动记录。
三、本学期发现的问题
备课组活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的合作意识不强,教学教研气氛不够浓郁,教学行为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和规范。
东联镇中心校
2012年7月
第二篇:2012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辽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一学期来,教研工作在局领导的重视下,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我们在工作前认真谋划,在工作中注意反思,在工作后进行阶段性的回顾总结。现将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及所取得经验与反思总结如下:
一、强化队伍建设,优化工作和服务形象
教研员是教研工作的执行者和指导者,因此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优化工作作风和服务形象,势在必行。教研员要加强思想修养和专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加强对学校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促进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教师的劳动,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善于同教师一起总结、提炼和推广有益的教学经验。
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教研员队伍建设,本学期每周一由李凡主任对教研员进行业务和素质的培训学习,进而形成一支适应课改需要的教研员队伍。
二、抓好常规管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月份,进修学校共进入11所中小学校随机听课。相关教研员在聂校长和李主任的带领下走进学校,走入班级通过分别听课、分头评课、集中研讨、现场研究对策为教师排忧解难,提出建议并及时传递教学改革动态和信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有实效的服务和专题教研指导:从课堂入手,让学生在启发式教法中思维,在多边合作的学法中探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发挥教研员的组织、协调、引领作用;促进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区课堂教学质量。
三、研究课堂教学,探索教学的新模式
课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作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特别是令老师和学生都头痛的作文。所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为此本学期我们在上学期搞情景作文和兴趣作文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作文教学。采取走出去,学进来,用实际的原则具体做法如下:
(一)、外出学习
1、时
间:2012年3月13日
2、参加人员:进修学校6人,一小12人,二小12人,三小11人,共计41人。
3:地
点:四平迎宾小学
4、具体内容:(1)、作课教师
课
型
年
级
课
题
张秀芝
作文指导课
六年
《 老师的故事》
陈
娜
作文讲评课
五年
《寒假趣事》
(2)、小结:四平迎宾小学为我区上了两节原汁原味的两节作文课,从教学设计到教者的授课都能以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意志、人格、技能等能力,课堂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点拨到位。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二)、区内座谈
2012年3月19日结合听课内容举行区内教学座谈。聂校长对区内一小、二小、三小听课教师进行专题辅导,进修学校相关人员也参加了座谈,聂校长说:“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情境教学,在具体的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中她建议:
1、教给观察法、举一反三。
2、指导从说到写、降低难度。
3、教给修改方法、培养习惯。
4、重视讲评艺术、激发兴趣。在具体上课时她建议:
1、重视作文的生成过程。
2、重视作文写法指导。最后强调写好作文必须注重写作素材积累。只要多阅读多积累、作文就不苦不难了。最后聂校长布置下一步任务:一小六年作文指导讲评课,二小五年作文指导讲评课,三小三、四年作文指导讲评课。
(三)、区内观摩
4月25日——27日举办了小学作文教学观摩课活动。分别在辽河区一、二、三小拉开了帷幕。出席本次会议的有进修学校主要领导和全体教研员;一、二、三小主要领导;以及相关教师共计19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作课教师分别为一小孙万红和郑金影;二小赵春艳和陈永刚;三小郭丽军和赵鑫鑫。他们通过学生游戏,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巧妙创设意境,由浅入深的引导;完全落实了学、练结合的规律,从教材中汲取营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三节作文指导课突出了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能写、会写、乐写的主题;三节作文讲评课突出了培养学生欣赏作文的情趣,能力,并通过赏析逐步让学生学会评改习作的方法,体验赏文、评文、改文的愉悦的主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全体听课教师都十分投入。可以说这六节课上得“实际、高效”,是成功的作文课。
课后进修学校李主任作了精彩点评,聂校长对下一步的全区优质课评选工作进行了布置。
(四)、全面展开
为了推广此次作文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师作文课教学水平,各校语文教师3——6年级每人一节作文教学公开课。学校自己组织评委,最后推选人员参加下一步的优质课评选。
(五)、参课评选
5月21日——31日进行优质课评选活动。进修学校成立7人评委组对参加优质课评选的各校教师(街里每校2名、农村每校1名)进行当堂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在取平均分就是参评教师的最后得分。最后全区30%人发优质课证书。
通过这次作文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我们感到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进而也提高了我区作文教学的质量。
四、配合教育学院,搞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教育学院承担了地区普通中学、中专技校、重点小学等的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培训及部分新师资的培养任务,是省一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因此配合落实教育学院的各项工作,以便提高我区教育教学。我们小教部主要做了两项工作:
1、迎接四平学院对我区一小、三小、团山子学校的检查评估。三天来在聂校长的带领下相关的教研员全程跟踪辅助检查评估和学习评课等。深受学院领导赞赏。
2、落实学院布置的数学学科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接到通知及时传达,按照要求参加评选。我区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市学院领导的好评。
五、做好期末检测,保证优质的教学质量
为了检验全区的教学质量,增强题库含量,提高教研员业务能力。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依照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继续开展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活动,我校领导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出题要点、标准等情况。要求教研员要依据教材难易适中、突出重点、覆盖面全、体现新课改,特别强调要附加每题的来源,最后做好自检自查保证试卷的质量。教研员们在编写过程中肯下功夫,深深感到只有把教材翻烂,才能出题有根,才能保证试题质量。为公正检验我区教学质量起到了有力保障,也使教研员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检测手段也加强了薄弱学科的教学管理,促进了各学科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了各学科教学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进修学校
2012年6月12日
第三篇:2017下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立足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园所园本教研
——榆次区第二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为了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锤炼业务技能而专门设立的“实践场”,引导教师在集体反思、分享和评价的过程中获取前沿的教育信息、拓展实践经验、凝聚团队的专业智慧。在过去的一学期,我园的教研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教师的大力配合下,立足实际,借鉴园本教研中所倡导的思想,扎实有效的开展园本教研工作,注重教师队伍的分层培训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幼儿园发展的新路,我们围绕学期初制订的教研工作计划,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以园本教研为主线,以年级组教研为主要阵地,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建立园本教研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学观摩制度、备课听课制度、师徒合作式研究制度、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建立交流制度、教研组工作职责等,以制度规范教研工作,并由教研室主抓教研活动的落实,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求实创新保证教研活动的丰富开展
教研室定期督促、分析、调整教研计划和教研活动,探索多种形式的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教学观摩、集体参与式讨论、实操练习、集体备课、一课多研、骨干教师讲座、案例评比、外出学习心得分享、诗歌朗诵、读书分享交流、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等形式,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研环境和学习氛围,让老师体验教研活动的快乐,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实现“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教研形式,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性循环。
三、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保证教研活动的顺利实施
我园的各项计划已经形成 “一条龙”体系:园务计划——保教计划——教研计划——年级组计划——班级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使得全园保教工作有一个整体的目标,避免了杂乱与盲目,体系的建立保证了教研活动的顺利实施。
四、“全”“实”“活”使园本教研“接地气”
日常的教研活动是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的专业提升平台,我们在明确园本教研的价值的前提下,首先从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入手,一方面激发教师的研究意识、交流意识、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确保教师个人和教研团队的共同发展。具体而言,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是做到“全”,教研活动内容面向全体教师,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联系自身实践进入问题情境,允许教师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的困惑或者观点,使教研组能整体地、全面地把握解决问题的要素和分析重点。
二是做到“实”,我们的教研活动研究的是真问题,以问题的解决为线索展开讨论话题。帮助教师梳理实践中的问题,引导教师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借助工具书的学习,使讨论不断的深入。
三是做到“活”,教研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实用性强。为了不断形成团队合作的教研氛围,我们开展“体验式教研”构建园本教研共同体研究,开设“教研话题预告栏”等,使教研的形式更加贴近教师的需求。
五、“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的的成长
1.资源配对,双向选择
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其成长速度、发展水平影响着幼儿园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如果能能在成长之初为其选择一位合适的“导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骨干教师有的在课堂教学方面比较擅长,有的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丰硕,有的在班级管理和幼儿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基于此,幼儿园鼓励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发展需求自由搭配、确立师徒关系,从而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2.优势互补,互助发展
一是师傅在向徒弟传授各种经验、技能时,需要严格遵循理解结合实际的原则,遇到具体问题时,不仅要清楚地告诉徒弟怎么处理、会有哪些结果,必要时可以进行示范性指导,让徒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产生“师傅传授”与“徒弟学习”的真实效果。
二是建立平等的关系。幼儿园促使全体师徒达成共识:师徒之间必须确立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关系,比如:师傅和徒弟在“一课三研”活动中,应共同设计教学环节、制作教学课件、准备物质材料等。在徒弟开展教学活动时,师傅通过“照相、录音、”等形式记录教学片断,在进行共同分析、共同商议过程中,最终提升徒弟的执教能力和师傅的指导能力。
六、立足专业发展需求 实施落地培训
(一)聚焦问题,找准专业发展的“切入口”
我们坚信有效的专业培训必然是“落地”(实实在在)的培训,而满足需求是“落地”的关键。为了清晰地了解教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我们实施“调研先行”的策略,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卷,采用小组和个别座谈等方式,重点聚焦每一位教师的专业需求,了 解他们在日常班级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对教师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形成培训菜单。初步了解教师的专业需求后,我们开始思考让培训切实满足教师的专业需求的关键点和措施,如围绕“怎样写好案头”“怎样做好新入园幼儿的班级常规”“如何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主体学习活动要求的环境”“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即时评价”等问题,开展了相应的专题培训活动;又针对教师理论水平薄弱,不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游戏活动不知道如何介入等问题,我们为其量身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幼儿游戏的分类》、《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专门的教研培训,并采用教师问答等形式加强教师的印象,从而帮助教师优化日常的教育教学,逐步推进和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二)聚焦差异,以资源整合促进专业的发展
在常规的园本教研教研和培训活动中,经验型教师和新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常常导致培训过程顾此失彼,既影响培训的成效,又容易挫伤新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对此,我们为经验型教师和新教师前线搭桥,在培训中加强两者支架的沟通和交流,将教师专业资源整合为园本培训的“助推器”,让“差异”的劣势成为“取长补短”的优势,帮助教师获得专业的发展。
对于不同层面的教师群体来说,“需要”和“被需要”能够有效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实现双赢甚至多赢。架设利用好这个桥梁,能够发挥全体教师实践的优势,实现园本培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激发新教师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专业能力。
(三)聚焦实践,以教学现场促进专业成长
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是原本培训中最常见、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使之成为“实践培训活动”的领路人,立足教学活动现场,为新教师提供全程的实践指导,有效地避免了原有培训活动中互动方式和培训内容单一的缺陷,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采用科学匹配组合的方式组织骨干教师与新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小组,结合新教师实际教学活动现场对其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优化、教师技巧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点评,提供适当的修改建议,为新教师之后的实践活动设计做好参谋,帮助新教师树立现场反思意识。
七、以共同愿景为指引,聚全园之力做好园本课程
戏剧课程我园的园本课程,园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取得效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首先我们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注重将教师的个人理想、职业发展与幼儿园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形成共同的愿景。其次我们充分发挥园本教研的职能,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每次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度的剖析,寻找优点和缺点,在共同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对戏剧课程进行反思和研究,不断打磨课程的细节,优化课程的方案。再次让全体教师参 与到课程的开发、设计、组织、实施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价值。最后我们集聚“内力”成立“戏剧特色教研组”,制定戏剧特色三年发展规划;与具有戏剧特色的园所、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专业力量,开展戏剧理论培训、现场观摩、专业讲座,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戏剧课程的实施能力。
总之,我园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园本教研活动,达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目的,通过“教”增进“研”的深度和广度,在教研中审视、反思和总结,不断追求自身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一致性。
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园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园本教研和培训会真正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榆次区第二幼儿园
2018.01
第四篇:2012学下学期音乐教研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2012学下学期音乐教研工作总结
回顾一年来区音乐艺术教研工作,我们认为“春播良种秋华实”是有大道理的。由于我们能严格贯彻上级精神,努力学习、拓展思路,为学校、教师提供良好服务,做好实施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的指导、检验等工作。特别是音乐教研会骨干们团结合作、辛勤耕耘因此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现将本完成的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把握关键,挑战难点,抓好师资队伍的培训。
1、认清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重点)
三个级别的培训收效大。一是组织区音乐中心组、课改骨干先行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给予最大的奖励是组织他们到西安等地参加“全国音乐教学骨干培训学习”的机会。现在他们已成了区、以及市的教学培训者。能独挡一面下基层讲课辅导。(20人)
二是组织中层教学骨干—科组长、教办音乐专干参加广州市及深圳市各级重要的国家级北师大培训(柯达伊教学法研究培训等)(56人)
三是组织工作不满一年的新教师精心培训。新教师有干劲易接受新观念,避免走弯路,强调不培训不上岗。已办二期,校长反馈意见好。
2、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的重构挑战(难点)
新课程、新教法中评价的正确使用是难点。在“发展性教学评价”过程中注意挑选的课例在评价研究方面有突破性、选材好、教法新颖、过程评价有亮点,富于特色。易于大家模仿学习,兼顾不同学年段、不同课型、不同性别及风格特点,举一反三。
二、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活动
1、选择优秀教材,为我区所用。
在众多的新教材中,中小学部分我们都选择了国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雷雨声教授主编的《走进音乐世界》。
2、完成省市布置的优秀录象课例评选活动。
我们的做法是分三个层面:*校基层面—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新教材的实验活动,人人上一节公开课,体验参与亲口尝试教学过程中改革的甜、酸、苦、辣。*教育办层面—观摩交流组织新课程的研讨,推出两名代表参加区的举办音乐新课程、新教法优秀课例评比活动。*区级新课程新教法研讨课。为全区音乐教师提供学习观摩交流的机会。在层次不同的实践中许多年青的教师得到锻炼、在成长。教研室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接受挑战的好机会。
在广泛发动、参与、基础上,选出最优秀的课例(初中二节、高中2节、街教办4节、东圃、沙河教办各2节)拍成录像后挑选了五节课例于6月10日准时送市教研室评选。
三、以科研促教研(三项重点)
1、抓好校本教研的课题试点工作
音乐学科校本教研点有龙口西小学、吉山小学、同仁民办小学。主要根据学校校本实际情况,辅助性共同开展研究活动。重点是抓科组建设、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的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等要求:目前开展有成效的是龙口西学校,校领导重视艺术工作,科组建设完善,短短二年内音乐艺术工作以走在区前例。学校艺术团赴香港协和学校演出成功,体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另二间农村学校因选点欠妥,成效不大。
2、成功举办“广州市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暨天河区中小学班际器乐教学成果展评会”。我区在引入小器乐入课堂教学方面,以校为本,扎实推进课堂器乐教学工作。(棠下学校、先烈东学校、华阳学校、骏景中学已被省课题组列为省重点课题组实验点的学校)本次成果展示有23支队伍参加,并设大会器乐论文交流。台上台下互相观摩、师生反响极好。市专家评委在点评时极力赞扬我区音乐艺术工作敢为人先,抓的扎实有成效。并由专家推荐有两支队伍准备参加今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研讨会”示范项目。
3、继续完成区教育科研“十五”课题。
弘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吟唱经典古诗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音乐课题实验工作已进入中期,参加课题实验的学校师生共同努力进取心强,他们将课堂古诗歌曲的新教学探讨,延伸到课堂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效率,这种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受到许多小学生和家长的支持。本学期计划将古诗词音乐歌曲教学与书画创作、了解古代的服饰艺术、传统纹饰、民俗风情等知识,让学生在积淀深厚的中华经典文化中吸收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培养鼓励更多教师在新教材、新教法上将传承与创新并举,推出好课例。
四、完成相关艺术工作
1、举办合唱作品征集活动,为广州市第十届学校合唱节提供新合唱作品。提倡儿童歌曲的创作。
2、推荐输送校民乐团参加广州市“柏斯杯”民乐大赛。
3、协助做好市承办的国际儿童舞蹈节工作,推荐本区少年儿童艺术精品参加展演。
4、协助各校做好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工作,积极配合新课程督导检查团下校调研,认真进行三查:音乐设施设备、音乐档案材料及教案设计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调研报告提供给学校和主管领导参考。在音乐中心组等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为天河音乐教学改革工作做出贡献。
五、需改正之处(存在问题)
1、民办学校师资队伍急需大调整、教学质量低下要正视。
2、学科教科研经费不足,尽快建立有关的中心组激励机制。、区教研室要给教研员们有一定的自主权。(选点问题)
一、德、能、勤方面:坚持四项原则、三个“代表”为宗旨,不断加强政治、及业务学习。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与教研室荣誉与共,与室内、区教师融和相处。辛勤耕耘做到满勤,听课评课已达标,工作效率高,教研服务意识好。认真做好工会工作,正直诚实、敢于为教职工争取权益及时做好服务工作。如教代会、旅游、提案等。
二、挑战难点 力争做个名副其实的教研员
(一)、把握关键,挑战难点,抓好师资队伍的培训。
1、认清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重点)
三个级别的培训收效大。一是组织区音乐中心组、课改骨干先行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给予最大的奖励是组织他们到西安等地参加“全国音乐教学骨干培训学习”的机会。现在他们已成了区、以及市的教学培训者。能独挡一面下基层讲课辅导。(20人)
二是组织中层教学骨干—科组长、教办音乐专干参加广州市及深圳市各级重要的国家级北师大培训(柯达伊教学法研究培训等)(56人)
三是组织工作不满一年的新教师精心培训。新教师有干劲易接受新观念,避免走弯路,强调不培训不上岗。已办二期,校长反馈意见好。
2、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的重构挑战(难点)新课程、新教法中评价的正确使用是难点。在“发展性教学评价”过程中注意挑选的课例在评价研究方面有突破性、选材好、教法新颖、过程评价有亮点,富于特色。易于大家模仿学习,兼顾不同学年段、不同课型、不同性别及风格特点,举一反三。
(二)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活动
1、慎重选择优秀教材,为我区所用。在众多的新教材中,中小学部分我们都选择了国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雷雨声教授主编的《走进音乐世界》。
2、完成省市布置的优秀录象课例评选活动。
校基层面—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新教材的实验活动,人人上一节公开课。*教育办层面—观摩交流组织新*区级新课程新教法研讨课。*区新教材研讨课。
(三)以科研促教研
1、抓好校本教研的课题试点工作
音乐学科校本教研点有龙口西小学、吉山小学、同仁民办小学。主要根据学校校本实际情况,辅助性共同开展研究活动。重点是抓科组建设、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的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等要求:目前开展有成效的是龙口西学校,校领导重视艺术工作,科组建设完善,短短二年内音乐艺术工作以走在区前例。学校艺术团赴香港协和学校演出成功,体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另二间农村学校因选点欠妥,成效不大。
2、成功举办“广州市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暨天河区中小学班际器乐教学成果展评会”。我区在引入小器乐入课堂教学方面,以校为本,扎实推进课堂器乐教学工作。(棠下学校、先烈东学校、华阳学校、骏景中学已被省课题组列为省重点课题组实验点的学校)本次成果展示有23支队伍参加,并设大会器乐论文交流。台上台下互相观摩、师生反响极好。市专家评委在点评时极力赞扬我区音乐艺术工作敢为人先,抓的扎实有成效。并由专家推荐有两支队伍准备参加今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研讨会”示范项目。
3、继续完成区教育科研“十五”课题。
(四)完成相关艺术工作
(五)需改正之处(存在问题)
1、正视民办学校师资、教学质量问题。
2、工作中要克服急噪情绪。
3、加强理论、新教材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
第五篇:下学期教研师训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下学期教研师训工作总结
下学期教研师训工作总结
一、工作思路回顾
2013-2014下期,我校两校区教研师训工作以市教育局 “三万工程”、“131工程”、“国培计划”、《学校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市教育局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以及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意见为指导,在“绿润生命、盛及未来”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实施“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精细化管理”策略,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切入点、三项工程、十个载体”的工作思路,树立“六自精神”,坚持“双不越级”原则,突出教研师训工作”精细化管理”.以教育
教学研究为教师培训主渠道,教研教改活动为平台,学科名师工程、蓝青工程、教师梯级团队建设工程载体,大力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途径,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了学校课程改革进程。
(工作思路解读)
围绕一个中心:课堂模式改革
找准两个切入点:学科课型研究、课堂教学观察
实施三项工程:名师工程、蓝青工程、梯级教师团队建设工程
依托十个载体:专家引领、专题培训、教学科研、十课活动、校际互动、读书活动、论坛沙龙、竞赛活动、网络平台、成果展示
二、常规工作介绍
1.教师培训
(1)薄弱教师指导
教科室以“蓝青工程”为重要载体培养年轻教师。本学年,两个校区共有结对教师30对。一学年来,主要从以下
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第一,在每学期初召开了结对教师工作会,布置好每学期的工作任务,坚持进行月考核,月通报,督促年轻教师及时完成任务。第二,以课堂为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结对教师全年上公开课68次,课后及时评课议课,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第三,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全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12人次,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第四,以结对教师“十个一”任务为载体严格严格要求青年结对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2)骨干教师培养
教科室坚持开展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一学期来,组织36人次市级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14人次参加山东课改培训;开展学校教学骨干课改展示课、研讨课31节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业务培训,促进了骨干教师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增强了骨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和指导能
力。
(3)教师通式培训
教科室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适时开展教师通式培训活动,把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等知识能力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本学期开展的主要教师通式培训活动达11次(课改示范活动、培训汇报活动)。
(4)教师国培
根据国家教师培训工作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远程培训、集中短期示范培训、置换培训、专题培训等活动。到目前为止,组织5名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国培”远程培训,1名教师参加“国培”短期集中培训,4名教师参加“国培”置换培训。150名教师赴山东参加由“创新国基教育”组织的“第十六届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培训活动。
2.教学研究
教科室坚持以教学研究为专业平台,努力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加强教研组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
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本学期各教研组开展自主教学研究、专题学习、质量分析等活动10余次,开展校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116节次,开展区级及以上优质课、说课、技能展示研讨27节次。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各教研组初步形成了主题课型教学模式。
3.教学科研
进一步规范了各级科研课题管理,突出科研成效;积极开展了围绕课堂模式改革的全员微型课题研究申报,全校各教研组共申报课改微型课题30项;推荐4项课题参加自贡市2014年课题立项;组织市级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感恩教育塑造学生优秀品德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开展结题工作,组织省级课题《教师梯级团队建设实践策略研究》开题工作;积极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参加国家、省、市论文竞赛。一学期来,共推荐77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市级及以上论文竞赛。教学科研工作
有效提升了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4.科技创新活动
教科室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本学期组织48人次学生参加四川省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组织112人次学生参加第五届四川省少年儿童“争当小小实验家”竞赛活动;组织5人次学生参加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活动;组织10人次学生参加环保部环境小记者项目2014年新闻作品大赛活动;组织7人次教师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辅导员科技创新指导能力。
5.校本课程
认真规划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差异化发、特长化展得。(本学期因安排大批教师赴山东培训,未集中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三、特色工作展示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开展主题课型教学研究
为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科室从课堂教学入手,开展主题课型教学模式研究活动。一是在开学前,各教研组根据本学期各年级教学主要内容,拟定各年级研究的主题课型模式,在教研组计划中明确研究的课型、研究的目标、实施教师、研究步骤等内容。二是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各教研组组织教学骨干、青年教师等各梯级教师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主题课型教学展示、研讨活动。三是及时组织主题课型研究的交流、评议、小结、提炼、整改等活动,总结主题课型研究活动。三是提炼主题课型教学基本方式,通过教研组讨论、教育教学理论和规律借鉴,以简讯、教学案、导学案等载体反映研究的结果,形成共识。四是实验性开展主题课型教学方式推广工作,不断总结和提升,逐步做到模式化、规范性。五是组织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年级组织参与主题课型研究的指导、检查、考核工作,提升
主题课型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炼主题课型教学模式
主题课型模式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相对形成该课型教学基本的、有效的、科学的、成型的、可推广的教学方式。为此,各教研组在前期主题课型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较为深入的讨论、总结、提炼,形成主题课型教学模式。本学期19个教研组开展主题课型教学研究活动,初步提炼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主题课型成果报告22份,多数成果报告总结提炼出了某一主题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基本环节。如中学语文在阅读教学课型中总结的基本教学模式:激趣导入-交流预习-品读感悟-拓展延伸;小学数学低段组计算教学模式:“导(创设情境,巧妙引入)-探(自主学、合作学)-展(交流、点拨)-练(及时性练习与拓展性练习等)-结(总结和评价)”;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模式:“一化五环”(一体优化设计、五环:时政追踪-课堂导入-自主学习及基础巩固-合作探究、释疑点评-盘点收
获,课堂总结)。
3.制定主题课型评价标准
针对主题课型模式研究,各教研组配套制定了主题课型教学评价标准19各教研组共制定20份主题课型评价标准。主题课型评价标准实行分数量化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学实施的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课程改革思路等方面的评价,提高了主题课型教学模式探究的针对性。
4.组织课改培训汇报交流
针对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学校保证培训经费、联系培训基地、提供培训时间的基础上,教科室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课改专题培训。其中,组织150名教师分7批次赴山东参加由“创新国基教育”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培训活动。为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目的,此项培训活动做到每批次培训前召开参培教师培训要求工作会,明确培训的目标、要
求、完成的培训任务、培训安全等事宜;培训中做到各小组每天撰写培训简讯、记载心得体会、发布培训图片、小组讨论交流;培训结束后撰写心得体会、开展课改实践、教研组培训体会交流等活动;教科室组织全校性培训交流、展示活动。参加山东课改培训教师共撰写培训简讯44篇,心得体会140篇(后勤服务人员未交体会),教科室组织参培教师全校交流8人次,课改展示课5人次,19个教研组开展了组内“山东课改培训专题交流”活动。培训活动的严肃纪律、严密组织、严格要求有效提高了培训的效益,推动了我课程改革工作。
(二)教科室精细化管理
1.精细的工作计划
教科室工作做到每学期制定宏观工作意见、每阶段制定针对性工作措施、每星期讨论编制具体工作日程,落实工作时间、低段、人员、完成要求等。教研师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主次、有公示开展。
2.高效的专业管理
为便于教研师训工作管理、检查、统计、考核,教科室分管领导、处室领导、处室职员做到团结一致,分工合作,主动工作,职责明确;教科室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管理软件平台,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管理,进一步提高教科室工作效率。
3.务实的工作检查
教科室对布置的工作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督促、有通报。使每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停留于工作布置,更重要工作的开展和检查督促,保证工作质量。
4.公正的工作考核
教科室制定了教研师训的相关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各项工作按制度和标准进行量化、定性考核,各项考核以工作的日常检查记载为依据,避免主观考核结果出现,考核结果在全校公示,考核结果与相应奖惩挂钩。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5.接地的工作总结
教科室对每学期(学年)、各工作阶段、每周进行工作总结(小结),工作总结以工作过程、检查记载等一手材料为依据,实事求是、务实避虚、重点突出。做到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整改推进,促进工作质量提高。
6.积极的工作宣传
为有效加强学校工作的宣传,扩大学校的积极影响,教科室坚持就教研师训工作及时宣传报道。一是坚持一事一简讯,大事必通报制度。二是依托网络平台,及时宣传工作动态,目前教科室管理“绿盛教研”“校园在线”两个网络平台,对学校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提高了学校的知晓率,学校、教师的教研师训相关的大部分工作可在网络平台上查询,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四、主要成绩汇报
一学期来,在学校及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教科室的精细化管理和务实执行以及各教师的辛勤付出,学校教研师训等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1.打造良好的教研团队,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教学研究氛围浓厚,主题课型模式初步提炼,教师课改意识和能力得以提高,课程改革与实践有序推进。
2.教学科研成绩突出。我校6个市级微型课题荣获市级奖励(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三个区级课题荣获市级奖励(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一个区级课题荣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4个课题被高新区推荐参加自贡市2014年课题立项申报。77人次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论文竞赛并获奖。
3.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本学期我校教师参加区级以上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8名教师获市一等奖、3名教师获市二等奖、1名教师获市三等奖、10名教师获区一等奖、2名教师获区二等奖。李京津、尤洋、龚媛将代表自贡市分别参加生物、小学科学、美术教师技能竞赛。
4.师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丰硕。
参加四川省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学校获省优秀基层奖,两件作品获一等奖,五件作品获二等奖,五件作品获三等奖,9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参加第五届四川省少年儿童“争当小小实验家”竞赛活动,学校获团体一等奖,20人获一等奖,44人获二等奖,58人获三等奖,8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参加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活动,一件作品获优秀奖;参加环保部环境小记者项目2014年新闻作品大赛活动,一件作品获二等奖,一件作品获三等奖。
五、主要问题查找
一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者层次不高,视觉不广,对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
二是学校新进教师、新分配大学生培训任务重、培训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在专业发展的指导上不能有效督促。
三是梯级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
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五是教师教育的过程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监督落实。
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教科室
二〇一四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