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地区期货经营机构委托居间人从事居间经纪活动自律管理规则
深圳地区期货经营机构委托居间人从事居间经纪活动自律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期货经营机构委托居间人从事居间经纪活动,维护期货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合同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及《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是深圳地区期货经营机构委托居间人从事期货居间经纪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本规则所称期货经营机构是指注册地在深圳的期货公司及异地期货公司在深圳设立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 本规则适用于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单位会员。
第二章 期货居间人
第四条 期货居间人是指,为委托人报告订立期货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期货合同的媒介服务的法人或自然人。
第五条 法人期货居间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二)最近两年无违法、违规记录;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自然人期货居间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最近两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记录;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期货经营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成为本公司和其他期货经营机构的居间人。
第八条 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得成为本单位与期货经营机构订立期货合同的期货居间人。
第九条 居间人应当独立承担基于居间经纪关系所产生的民事责任。
第三章 居间委托规则
第十条 期货经营机构委托居间人从事居间经纪活动,应当审查居间人的资格条件,并要求居间人提供以下资料文件:
(一)法人居间人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和授权委托书;
(二)自然人居间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近期2寸免冠照两张;
(三)协会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 居间人应当填写申请表,申请表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居间人基本情况;
(二)业务范围或者从业经历;
(三)从事期货居间活动的经历和现状。
第十二条 期货经营机构委托居间人从事居间经纪活动前,应当向居间人出示本规则,签订居间合同。
第十三条 居间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二)委托事项;
(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五)违约责任;
(六)解决争议的办法。
第十四条 期货经营机构、居间人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居间关系,但居间合同另有约定除外。
第十五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于接受居间人的居间申请和解除居间委托的三个工作日内,向协会备案。居间人的备案材料应当通过协会的网站向会员公示。
第十六条 因居间经纪关系发生纠纷的,当事各方均可提请协会进行调解。
第四章 居间行为规则
第十七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明确告知居间人的非本期货经营机构工作人员的身份;不得向居间人提供任何可能使客户对居间人与本期货经营机构关系产生误解的身份证明文件,包括介绍信、名片等;同时,应明确提示居间人不得擅自向所服务的客户发出容易使其对上述关系产生误解的信息。
第十八条 期货经营机构不得向居间人提供可能造成同业恶性竞争的条件,并如实代缴各项税费。
第十九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向居间人解释有关期货业务的规则,并向有需要的居间人提供专业知识培训。
第二十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向居间人明示或在合同中约定以下居间行为准则:
(一)诚实守信
1.应向客户告知自己的真实身份;
2.应如实向客户介绍期货经营机构的情况;
3.应如实向客户介绍期货交易的特点和风险;
4.应如实向期货经营机构介绍客户的情况。
(二)保守秘密
居间人应保守期货经营机构的商业机密,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三)合规服务
居间人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严格履行居间合同约定的义务,严禁从事以下行为:
1.欺诈客户;
2.越权代理;
3.在期货经营机构经营场所外为客户提供集中交易的场所;
4.以期货经营机构的名义设立经营服务网点;
5.贬低或者诋毁其他期货经营机构或居间人。
第二十一条 居间人不得成为其介绍的客户的交易指令下达人、资金调拨人或交易结算报告确认人。
第二十二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客户服务制度和对居间合同的稽查制度,跟踪有关客户的交易情况,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客户反馈。
第二十三条 居间人发生恶性违规事件或因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期货经营机构应及时向协会和深圳证券监管局报告。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四条 期货经营机构违反本规则、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协会予以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在协会内部通报批评,并报深圳证券监督管理局。
第二十五条 协会对违反本规则的期货居间人,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协会内部通报批评或者通过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公开通报批评等措施;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由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由协会法律事务部修订,经协会理事会通过并报深圳证券监督管理局备案后实施。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自2007年8月6日起实施,《深圳地区期货交易居间人自律管理规则(试行)》同时废止
第二篇:山东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居间人自律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居间人自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辖区内期货居间人行为,防范因居间人行为不当引发的违规风险及经营风险,促进辖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依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国期货业协会会员自律公约(修订)》等有关规定,参照《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并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居间人是指与期货经营机构签订居间合同,为其提供订约或者订立期货经纪合同机会,按照约定由期货经营机构支付报酬,并独立承担基于居间关系所产生的民事责任的自然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山东辖区内期货经营机构及居间人。采用居间人经营模式的期货经营机构应结合本办法,制定本机构居间人管理制度、居间人档案管理制度、居间人培训制度、回访制度及相关业务流程。
第二章
资格及培训
第四条 居间人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年满18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及其他不良记录;
(三)非证券、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
(四)非期货公司从业人员;
(五)取得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
(六)国家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五条 居间人与期货经营机构签订居间协议后,方可从事居间业务活动。
第六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对居间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对不具备规定条件的人员或存在不确定风险事项的人员,期货经营机构不得与其签订期货居间协议。
第七条 居间人只能与一家期货经营机构签订期货居间协议。第八条 期货公司与居间人签订居间协议后,应及时将居间人相关信息以书面形式报送山东省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报送的信息内容应包括居间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学历学位、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编号、服务机构名称、签订合同日期等。
第九条 居间人应参加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或其他监管机构组织的培训,并定期参加由协会统一组织的后续培训,后续培训内容包括:期货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居间人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等。
第十条 居间人后续培训每期应不少于16学时,其中期货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居间人职业道德及行为规范的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第十一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对期货居间人的后续培训效果进行跟踪测试,及时将培训效果情况反馈至协会。
第三章 信息管理
第十二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要求居间人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学历学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居住地址、银行账号、从业经历、最近两年有无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处罚情形、一寸彩色照片、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签字留样等,其中,银行账号户名应与居间人姓名一致。
第十三条 居间人应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如有虚假,期货经营机构应解除与其签订的居间协议并及时向协会报告。
第十四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建立居间人信息档案,对居间人及其业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居间人信息档案除包括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居间人基本信息外,还应包括居间人培训情况、客户投诉处理情况等内容。
第十五条 期货居间人与期货经营机构建立、终止居间关系或相关登记信息发生变化时,期货经营机构应当自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协会备案。
第十六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完善客户回访制度,通过现场询问或电话回访等方式直接向客户了解居间人业务开展情况。对于交易异常、亏损严重的客户,期货经营机构应及时进行客户回访。
期货经营机构应本着“独立制衡”的原则安排客户回访等相关工作,确保客户回访及相关工作的结果客观、真实、有效,防止责权冲突、徇私舞弊等行为。
第十七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建立健全期货居间人信息查询、公示制度,在营业场所公示本机构期货居间人的姓名、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编号、业务权限以及居间人照片等信息,在公司网站上公示期货居间人姓名、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编号、业务权限等信息,并保证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第十八条 居间人信息应当通过协会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主要内容包括居间人姓名、性别、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编号、居间人服务的期货经营机构名称等。
第四章 行为规范
第十九条 居间人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按照居间协议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客户与期货经营机构签订期货经纪合同,不得损害客户与期货经营机构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居间人从事居间业务期间,应参加本办法第九条以及期货经营机构组织的培训。
第二十一条 居间人应与期货经营机构签订居间协议,居间协议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双方名称或姓名;
(二)委托事项;
(三)双方权利和义务;
(四)居间人的基本行为规范
(五)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六)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
(七)协议终止和解除方式。
第二十二条 居间人应为期货经营机构保守商业机密,为投资者保守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二十三条 居间人从事期货居间活动时,应当向客户明示其居间身份及业务范围,并由期货经营机构工作人员指导客户在开立期货账户时签署居间人关系确认书。居间人关系确认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居间人定义及与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
(二)居间人行为准则;
(三)居间人基于客户利益上的禁止行为;
(四)居间人信息查询方式;
(五)向客户提示居间人领取佣金返还;
(六)国家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四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将使用的居间协议、居间人关系确认书向协会备案。
第二十五条变更居间人应重新签订居间人关系确认书,期货经营机构应禁止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换其居间人。
第二十六条 居间人禁止从事以下行为:
(一)以期货经营机构名义开展业务,包括以机构名义设立经营服务网点或为投资者提供集中交易的场所,以机构名义招聘人员、印制名片或宣传资料,代表期货经营机构与客户签署任何协议等;
(二)利用居间人身份从事非法活动,包括进行变相融资、非法集资活动等;
(三)从事越权代理行为,包括代理投资者办理开销户、资料变更、密码重臵等业务手续;
(四)故意隐瞒投资期货的风险或夸大期货投资的收益,向投资者提供虚假资料,诱骗投资者从事期货交易,或使用诋毁其他公司、其他居间人的手段来招揽投资者;
(五)对投资者进行期货买卖的收益或损失做出承诺,与投资者约定分享利润或共担风险,以获取佣金为目的鼓动投资者频繁交易等行为;
(六)同时为两家(含)以上期货经营机构从事居间业务,或将同一客户向多家期货经营机构介绍;
(七)接受客户委托,代理客户从事期货交易;
(八)其他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禁止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居间人采用团队模式运行的,其居间团队每个成员必须符合本办法对居间人管理的要求,不得出现挂靠在一个居间人名下的情形。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加强对期货居间人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期货居间人管理办法,办法中应明确如下事项:
(一)期货居间人的职能、业务权限;
(二)期货居间人的从业准则、禁止行为以及考核制度;
(三)期货居间人从业风险和道德风险内控制度;
(四)期货居间人培训制度和淘汰机制;
(五)期货公司、营业部对居间人的管理职责;
(六)期货公司合规或稽核部门对本机构居间人执业行为的内部稽核制度。
期货经营机构应将居间人管理制度报协会备案,同时抄报山东证监局。
第二十九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该建立居间人业务台账,台账至少包括:居间人姓名、客户姓名及账号、客户权益、手续费支出、手续费返还数额、代扣税金、客户阶段盈亏等内容。该台账应该逐月登记,保存期根据各机构的档案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但最低不少于5年。
第三十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异常交易和操作监控制度,采取技术手段,对期货居间人介绍的客户的账户进行有效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的,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第三十一条 居间人在居间活动中发生违反期货经营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自律规则或者法律、行政法规、监管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规定行为的,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居间协议的约定,追究其责任,并及时向协会报告。居间人不再符合条件的,期货经营机构应当解除居间协议。
第三十二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在每年1月31日之前,向协会报送上辖区内期货居间人的管理报告,同时抄报山东证监局。报告应当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一)上与期货居间人有关的管理制度、内控机制和技术系统的运行和改进情况;
(二)上期货居间人数量的变动情况,报告期末期货居间人的数量及在总部、期货营业部的分布情况;
(三)上期货居间人居间协议执行情况、期货居间人报酬支付和合法权益保障情况;
(四)上与期货居间人有关的客户投诉和纠纷及其处理情况,当前可能出现集中投诉的事项、形成原因及拟采取的化解措施;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第三十三条 协会应根据收集的居间人信息建立居间人诚信档案,并根据居间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况采取处罚措施。诚信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居间人的基本信息;
(二)居间人服务的期货经营机构名称;
(三)居间人违反禁止行为事项;
(四)居间人被客户投诉事项;
(五)居间人后续培训情况;
(六)其他影响居间人诚信的信息。
第六章 处罚措施
第三十四条 协会对辖区内期货经营机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期货经营机构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
第三十五条 因居间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期货经营机构与其解除居间协议的,五年内辖区内期货经营机构不得与之签约。
第三十六条 期货经营机构违反本办法的,协会将视情节轻重,对机构或相关责任人员处以警告、协会内部通报或建议山东证监局对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等处罚。
第三十七条 居间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及时向协会报告,并提供相应证据,协会除记入居间人诚信档案外,将视情节轻重处以警告、协会内部通报、协会网站公示、通知期货经营机构解除居间合同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其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期货业协会负责修订并解释。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协会理事会通过后执行。
第三篇:期货居间人自律管理承诺书20110517
期货居间业务管理自律承诺书
为防范期货居间业务风险,保护本期货营业部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本期货营业部就期货居间业务管理承诺如下:
一、本期货营业部所签约的期货居间人是独立承担基于居间关系所产生的民事责任的主体,不是本期货营业部的正式员工。
二、本期货营业部所签约的期货居间人须符合如下条件: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从事期货居间业务的专业能力;诚实守信,签署《期货居间人自律承诺书》,近2年内无严重违法违规记录;本期货公司及营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本期货营业部在审查期货居间人条件合格后,方与其签订期货居间合同。在期货居间合同中明确约定以下内容:期货居间合同的有效期限;期货居间人若存在损害本期货营业部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违反期货居间人自律承诺的行为,本期货营业部即刻解除期货居间合同,并有权扣减应发返佣;期货居间合同内容与法律法规相冲突时,期货居间合同自行终止;期货居间合同期满或因其他原因终止后,本期货营业部停止向期货居间人返佣等。
四、本期货营业部将所签约的期货居间人信息以及期货居间人与正式员工身份和法律责任的区别等信息在营业场所予以公示,便于投资者知晓。本期货营业部每月将新签订和解除期货居间合同的期货居间人姓名等信息向青岛证券期货业协会备案。
五、本期货营业部按照约定向期货居间人提供报酬,如实代扣代缴各项税费。
六、本期货营业部对所签约的期货居间人(青岛地区投资者)的最高返佣比例不超过净手续费的50%。
七、本期货营业部加强对所签约期货居间人的规范管理和合规教育,加强诚信考评和记录;加强期货居间团队建设,变松散型管理为紧密型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尤其为既合规又有发展潜力的期货居间人提供与正式员工等同的学习培训机会和交流平台,努力提高期货居间人业务素质。1
本期货营业部不许可期货居间人与投资者签署全权委托协议;发现所签约期货居间人违反自律承诺的,立即与其终止合作协议,并及时报告青岛证券期货业协会。本期货营业部不与其他期货经营机构举报的失信期货居间人签署期货居间合同。
八、本期货营业部要求期货居间人所介绍的投资者在开户时签订《期货居间人身份确认书》,并提供《青岛证监局致期货投资者的一封公开信》,对其进行关于期货居间人的特别风险提示,使其明确投资者与期货居间人之间的任何约定所产生的结果均由其双方自行承担民事责任。
九、本期货营业部建立居间投资者期货账户异常交易监控制度和回访制度,指定人员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对期货居间人介绍的投资者进行回访录音,提示期货居间人代理操作、密码丢失等风险。
十、本期货营业部建立投资者投诉和纠纷处理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居间投资者投诉纠纷。
十一、本期货营业部违反上述自律承诺的,自愿接受如下处罚:
(一)由青岛证券期货业协会予以通报批评,并向其他期货经营机构致道歉;
(二)由青岛证券期货业协会建议青岛证监局记入本期货营业部高管人员诚信档案;
(三)由青岛证券期货业协会建议青岛证监局向本期货公司总部通报,甚至建议本期货公司总部更换本期货营业部负责人。
十二、本期货营业部关于期货居间业务的自律承诺自即日起生效。附件:期货居间人自律承诺书
承诺人:
日期:年月日
第四篇:江苏地区期货居间业务自律管理规则
江苏地区期货居间业务自律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期货居间人行为,保护期货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合同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及《江苏省期货业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是江苏地区期货经营机构及期货居间人开展期货居间业务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本规则所称期货经营机构是指注册地在江苏的期货公司及异地期货公司在江苏设立的期货营业部。
第二章 期货居间人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期货居间人是指期货经营机构工作人员以外,受期货经营机构委托,为期货经营机构开发客户,期货经营机构向其支付报酬的自然人。第四条 期货居间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四)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最近三年无严重违法、违规记录;
(六)取得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的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 下列人员不得成为期货居间人:
(一)被金融监管机构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禁入期未满的人员;
(二)最近三年内因违法、违规行为被撤销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的人员;
(三)因违法、违规行为被开除的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
(四)其他不适合成为期货居间人的人员。第六条 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下称法人)的工作人员不得成为本单位与期货经营机构订立期货合同的期货居间人。
第七条 期货居间人应当独立承担基于居间经纪关系所产生的民事责任。
第三章 居间委托规则
第八条 期货经营机构委托居间人从事居间业务,应当审查居间人的资格条件,并要求居间人提供以下资料文件:
(一)身份证复印件;
(二)近期2寸免冠照二张;
(三)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四)协会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九条 期货居间人应当填写申请表,申请表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居间人基本情况;
(二)业务范围或者从业经历;
(三)从事期货居间活动的经历和现状。
第十条 期货经营机构委托居间人从事居间业务前,应当向居间人出示本规则,签订书面委托合同。
第十一条 居间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住所和联系方式;
(二)委托事项;
(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五)违约责任;
(六)解决争议的办法。第十二条 期货经营机构、居间人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居间关系,但居间合同另有约定除外。
第十三条 期货经营机构与期货居间人开发的客户签订期货经纪合同,应当向客户书面声明期货公司与期货居间人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期货居间人的职责、期货居间人报酬的来源及计算方式、期货居间人不得代理客户进行期货交易等事项,并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解释和说明。书面声明应由客户签字确认。
第十四条 期货经营机构不得委托其他期货经营机构的期货居间人为本机构期货居间人。
第十五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于接受居间人的居间申请和解除居间委托的三个工作日内,将居间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书编号向协会备案。居间人的备案材料应当通过协会的网站予以公示。
第四章 居间行为规则
第十六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明确告知期货居间人的非本期货经营机构工作人员的身份;不得向居间人提供任何可能使客户对居间人与本期货经营机构关系产生误解的身份证明文件,包括介绍信、名片等;同时,应明确提示居间人不得擅自向所服务的客户发出容易使其对上述关系产生误解的信息。
第十七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向期货居间人明示或在合同中约定以下居间行为准则:
(一)诚实守信
1、应向客户告知自己的真实身份;
2、应如实向客户介绍期货经营机构的情况;
3、应如实向期货经营机构介绍客户的情况;
4、履行期货风险告知义务:应如实向客户介绍期货交易的特点和风险。
(二)保守秘密
居间人应保守期货经营机构的商业机密,保守客户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三)合规服务
居间人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严格履行居间合同约定的义务,严禁从事以下行为:
1、欺诈客户,以不正当手段开发客户,对期货投资作夸大不实的宣传,隐瞒期货交易风险,诈骗客户参与期货交易;
2、越权代理,代理客户进行期货交易或者接受客户委托,担任客户的指定下单人、资金调拨人或交易结果确认人;
3、在期货经营机构经营场所外为客户提供集中交易的场所;
4、以期货经营机构的名义设立经营服务网点;
5、委托他人开发客户;
6、贬低或者诋毁其他期货经营机构或居间人;
7、其他损害客户利益或者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第十八条 期货经营机构向期货居间人提供居间报酬的最高返佣比例不得超过净手续费的40%,并由期货经营机构如实代缴各项税费。
第十九条 期货经营机构须加强对居间人的日常管理。一是加强对居间人的培训,提高居间人的业务知识水平;二是加强对居间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尽早防范因居间人为个人利益导致经纪纠纷而给期货经营机构及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第二十条 期货公司应当建立客户回访制度,定期对期货居间人开发的客户进行回访。客户交易出现异常情况的,期货公司应当及时回访。
第二十一条 居间人发生恶性违规事件或因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期货经营机构应及时向协会和江苏证监局报告。
第二十二条 协会建立期货居间人信用风险档案,记录期货居间人信用风险行为并向会员公示。
第二十三条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在每年1月31日之前,向协会报送期货居间业务自律管理报告。报告应当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与期货居间业务有关的管理制度、内控机制和技术系统等的运行和改进情况;
(二)本期货居间人数量的变动情况,报告期末期货居间人的数量及在期货营业部的分布情况;
(三)本期货居间人委托合同执行情况、期货居间人报酬支付和合法权益保障情况;
(四)本公司对期货居间人相关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和接受培训的人数以及下一的培训计划;
(五)本与期货居间人有关的客户投诉和纠纷及其处理情况,当前可能出现集中投诉的事项、形成原因及拟采取的化解措施。
协会须对期货经营机构报送的信息、数据及时汇总后,报送江苏证监局。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四条 期货经营机构违反本规则,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协会予以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在协会内部通报批评,并报江苏证监局。
第二十五条 协会对违反本规则的期货居间人,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协会内部通报批评或者通过协会网站公开通报批评等措施;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由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经协会理事会通过并报江苏证监局备案后实施。第二十八条 风险保证金等其他管理规范另行规定。第二十九条 本规则自2009 年 月 日起实施。
对于《关于江苏地区期货居间业务自律管理规则》的问题说明
1、居间人信息的保密性应当如何处理?如何做到居间人个人信息不泄露,防止期货机构间互相挖角导致的恶性竞争。在规则中明确,协会只需要期货经营机构提交居间人的姓名、身份证信息和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编号(以上信息在协会网站上予以公示),其他信息由各期货经营机构保管,在协会无需备案,因而,不存在信息泄露的问题。
2、需要确定新老居间人取得从业资格证的时间截点。自本规则正式实施日起,新增居间人必须取得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原已签约居间人自规则实施日起一年内必须取得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第五篇:关于吉林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居间人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吉林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居间人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加强对辖区期货经营机构期货营销活动的管理,保障期货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维护辖区期货市场经营秩序,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吉林省期货市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在期货经营机构从事客户招揽业务的,与期货经营机构签订居间合同,其收入与其所招揽客户资金量、交易量挂钩的期货经营机构营销人员为期货经营机构期货居间人。
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通过期货居间人依法合规地开展客户招揽、客户服务、产品销售业务等期货经纪业务营销活动。期货居间人代理期货经营机构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活动的,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及本《指导意见》。
二、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及管理能力开展期货经纪业务营销活动,建立健全期货居间人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对其执业行为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保证期货居间人具备期货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防止期货居间人在执业过程中从事违法违规或者超越业务权限、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的行为。
期货居间人在期货营销活动中,因执行所属期货经营机构指令或者利用居间人身份违反交易规则的,所属期货经营机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期货经营机构期货居间人应当通过吉林省期货业协会组织的期货居间人从业资格测试,具备规定的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在吉林省期货业协会注册登记,并取得该会颁发的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期货营销活动。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证书:
(一)曾受到刑事处罚者;
(二)曾因违反有关金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而受到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未满三年者;
(三)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或市场禁入期限未满者;
(四)党政机关﹑军队的现职人员;
(五)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开除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期货业协会、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和被开除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六)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的其他不宜从事期货业务的人员。
五、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对拟聘用期货居间人的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对不具备规定条件的人员,期货经营机构不得聘用其从事期货营销活动。
六、期货经营机构与期货居间人的居间合同中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期货经营机构的名称和期货居间人的姓名;
(二)期货居间人的业务权限;
(三)开展营销业务的期间;
(四)期货居间人服务的期货经营机构;
(五)期货居间人的基本行为规范;
(六)期货居间人的报酬计算与支付方式;
(七)双方权利义务;
(八)违约责任。
七、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加强期货居间人的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执业前培训应当不少于40个小时,其中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时间不少于20个小时。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对期货居间人执业前培训的效果进行测试。
八、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在与期货居间人签订居间合同前,应组织其参加由吉林省期货业协会组织的执业培训并经测试合格后,为其向吉林省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申请执业注册登记。完成执业注册登记并与期货经营机构签订居间合同后,相关人员方可开展营销活动。
九、吉林省期货业协会收到期货居间人执业注册申请后,经审查合格,予以登记注册并颁发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证书。执业注册登记事项包括期货居间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营销工作权限、执业期间、服务的期货经营机构和查询与投诉电话等。
吉林省期货业协会在进行资格审查时,就期货居间人从业经历、诚信情况进行必要性审查,必要时应向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征求意见。
期货经营机构应按季度就期货居间人登记注册情况向吉林省期货业协会报送报表,吉林省期货业协会将情况汇总后,送吉林监管局。具体注册登记管理办法依吉林省期货业协会相关规定执行。
十、期货居间人相关执业事项发生变更的,期货经营机构应当自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吉林省期货业协会申请期货居间人执业信息变更。
期货经营机构停止期货居间人从事期货营销活动或与期货居间人终止居间关系的,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收回该期货居间人的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证书,并自上述决定做出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吉林省期货业协会注销该人员的执业注册登记,同时及时通过有效方式进行公示。违反上述规定的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对自身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十一、期货居间人同一期间只能与一家期货经营机构签定期货居间合同,不得同时与其它期货经营机构签定期货居间合同。期货居间人因变更执业机构重新向省期货业协会申请注册登记的,申请登记时,原执业机构应对该期货居间人最近一年执业情况出具鉴定意见。
十二、完成执业注册登记、取得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证书并与期货经营机构签订居间合同后,期货居间人方可执业。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纪守法、勤勉尽责、廉洁自律、文明服务、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业务权限规定,应当做到:
(一)向客户出示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证书,向客户明示自己的职责;
(二)通过适当方法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并按照期货经营机构投资者教育工作要求,做好权限内的投资者服务工作;
(三)如实向客户说明期货的功能和风险,使投资者充分认识了解期货业务的风险特征;
十三、期货居间人在执业过程中,可以根据期货经营机构的规定,从事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活动:
(一)向客户介绍期货经营机构和期货市场的基本情况;
(二)向客户介绍期货投资的基本知识及开户、交易、资金存取等业务流程;
(三)向客户介绍与期货交易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证监会规定、自律规则和期货经营机构的有关规定;
(四)向客户传递由期货公司统一提供的研究报告及与期货投资有关的信 3 息;
(五)向客户传递由期货公司统一提供的期货类金融产品宣传推介材料及有关信息;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证监会规定期货居间人可以从事的其他活动。
十四、期货居间人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严禁出现下列行为:
(一)代替客户办理账户开立、注销、转移,交易或者资金存取、划转、查询等事项;
(二)干涉或代为决定客户的开、转、销户,干涉客户自主交易行为;
(三)挪用客户资金、以客户名义或利用客户账户买卖期货;
(四)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客户的信息,或者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期货买卖;
(五)与客户约定分享投资收益,对客户期货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期货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
(六)采取贬低竞争对手、进入竞争对手营业场所劝导客户等不正当手段招揽客户;
(七)泄漏客户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八)为客户之间的融资提供中介、担保或者其他便利;
(九)为客户提供、设立非法的服务场所或者交易设施,或者通过互联网络、新闻媒体等各种方式(包括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如QQ群、博客等)面向不特定公众擅自开展、变相开展期货投资咨询活动和从事客户招揽等活动;
(十)与网吧、期货投资咨询软件商合作开发客户;
(十一)委托他人代理其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等活动;
(十二)损害客户合法权益或者扰乱市场秩序的其他行为。
十五、各期货经营机构应加强对期货居间人的管理,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期货居间人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至少要明确规定以下事项:
(一)期货居间人的职能;
(二)期货居间人的业务权限;
(三)期货居间人的从业准则;
(四)期货居间人的禁止性行为;4
(五)期货居间人考核制度;
(六)期货居间人从业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内控措施;
(七)期货居间人的培训制度和淘汰机制;
(八)期货公司、营业部对期货居间人的管理职责。
各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将期货居间人管理制度报吉林证监局和吉林省期货业协会备案。
十六、各期货公司在对期货居间人执业行为实施有效的集中统一管理基础上,可以根据期货营业部地域情况、期货居间人业务行为特点授予期货营业部管理职责。
各期货营业部应按照本公司期货居间人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服务于本机构的期货居间人日常执业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公司各项风控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期货公司应当与期货营业部合理分工,做好期货居间人的管理工作,不得以营业部自主管理为由,分工不明,相互推诿管理责任。
十七、期货经营机构接受居间人招揽的客户,要保证客户知情权。在开户环节,要采取积极措施向客户申明期货经营机构、客户与居间人的关系,明确告知客户居间人的职责,并要求客户签订风险告知书,确保客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十八、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期货居间人信息查询、公示制度,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本机构期货居间人的姓名、业务权限、从事期货营销业务期间及期货居间人证书编号等信息,同时保证客户能够通过电话或者互联网络的方式随时查询期货居间人的上述信息,能够通过现场和互联网络的方式查看期货居间人的照片。
十九、期货经营机构应建立客户回访机制,内部控制部门应指定人员定期通过面谈、电话、信函或者其他方式对期货居间人开发的客户进行回访,充分了解期货居间人业务开展的合规性,同时做出完整记录,并于每季度末形成期货经营机构期货居间人业务合规性考核报告,报送吉林证监局和吉林省期货业协会。
合规考核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季度与期货居间人有关的管理制度、内控机制和技术系统的运行和改进情况;
(二)本季度期货居间人数量的变动情况;
(三)本季度期货居间人执业情况;
(四)本季度期货居间人执业前培训和后续职业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和接受培训的人数以及下一季度的培训计划;
(五)本季度与期货居间人有关的客户投诉、纠纷及其处理情况,当前可能出现集中投诉的事项、形成原因及拟采取的化解措施;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负责客户回访的人员不得从事客户招揽和客户服务活动。
二十、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异常交易和操作监控制度,采取技术手段,对期货居间人所招揽和服务的客户账户进行有效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的,立即查明原因并按照规定处理。
二十一、期货经营机构应采取有效手段向客户公示本机构期货居间人投诉渠道,保证在营业时间内,有专门人员受理客户投诉、接待客户来访,并采取积极态度,及时妥善处理,记录在案,同时将有关情况报送吉林省期货业协会备案;情节严重、涉嫌违法违规的,及时报告吉林证监局。
二十二、期货公司应建立合理的期货居间人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期货居间人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客户服务工作,防止期货居间人为完成考核指标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影响期货经营机构正常经营秩序和市场稳定的情形发生。
二十三、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期货居间人档案,实现期货居间人执业过程留痕。期货居间人档案应当记载居间人的个人基本信息、期货从业资格状态、业务权限、从事营销业务期间、服务的期货营业部、执业前及后续职业培训情况、执业活动情况、客户投诉及处理情况、违法违规及超越业务权限行为的处理情况和绩效考核情况等信息。
二十四、期货居间人的执业行为涉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监管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期货公司应当及时报告有关监管机构或者行政管理部门;涉嫌犯罪的,及时向有关司法机关举报。
对于不具备期货居间人执业资格条件的期货居间人,期货经营机构应当禁止其继续从事期货营销活动,并将相关情况向吉林证监局、吉林省期货业协会报告。
二十五、期货公司员工在本公司内兼职从事期货营销业务的,参照本指导意 6 见管理。
二十六、凡在吉林省聘用居间人开展期货营销活动的期货经营机构均适用本规定。对违反本规定聘用居间人开展期货营销活动的,我局将通过责令整改、监管谈话等监管措施严肃处理;涉及违法的,将依法立案稽查。
二十七、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如中国证监会发布相关规定与本意见有冲突,以中国证监会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