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健同志在第十九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沈健同志在第十九次全省高校 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11年1月29日 8:30,东郊国宾馆 5号楼紫光厅)
同志们:
第十九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是经省委批准,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召开的。这次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作了部署。会议统一了思想,交流了经验,明确了任务。省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省委常委杨新力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人切实加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组织部对《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行了深入解读。省委领导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央的要求,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殷切期盼,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对于我们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
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把握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形势
中央、省委把高校党建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教强省的大局中来部署;各地、各高校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准确把握新形势对高校党的就提出的新要求。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各项工作,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即将正式启动。同时;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科教兴省战略提升为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高校党委、院(系)总支、教工和学生支部三级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等均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科学统筹高校党的故和中心工作之间的关系。落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战略任务,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键;实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前五年工作目标,高等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高校履行职能、完成使命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引领和保障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要认真把握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高校党建工作总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穿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提高质量,把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水平贯穿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把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办学活力贯穿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维护稳定大局,把和谐校园建设贯穿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把巩固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贯穿高校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优良党风引领,把培育大学文化贯穿高校党建工作始终。
三要清醒认识高校党建必须着力处理好的突出问题。目前,高校党建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
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高校党委和行政职责分工不明确、议事决策程序不规范,合力谋划发展的能力不强;少数高校领导对党组织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深,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缺乏创新活力,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够健全,党组织对党员的服务保障措施不够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效果不佳;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比较薄弱,队伍不稳、动力不足;一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党在高校师生中的形象,干扰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各高校党委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研究高校党建工作规律,深刻分析本校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扎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中央和省委关于高校党建的决策部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坚持整体推进、寻求重点突破,不断提高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重点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着力提升高校党委领导改革发展能力,在发挥领
导核心作用上下功夫
2010年,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出台了《关于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各高校要根据《意见》要求;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健全完善高校领导体制。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改进领导方式,发挥好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思想引导、组织推动的领导核心作用。要致力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升高校党委领导能力。省委教育工委今年将组织建设一批学习型高校党委示范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委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着力做好学校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党委负有对事关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做出决策的重大职责。当前,国家与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十二五”已经开局,各高校要紧紧把握“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发展战略等事关发展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把提高质量、内涵发展这一核心任务落实到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都要努力在各自层次和领域争创一流。要加强战略和政策研究,科学编制、启动实施好学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要与国家和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与学校发展实际相吻合。要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推动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要注重塑造大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真诚合作的良好氛围,培育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发挥大学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等功能,将其内化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做到既引领科学技术发展,又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
二要着力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委要抓住历史机遇,把健全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深入研究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并积极组织落实。要进一步科学界定党政职责,党委重在把方向、谋全局,避免陷入具体事务从而削弱党委统筹全局的能力。党委要支持校长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要为校长开展工作保驾护航,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行政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校长要向党委负责,认真完成党委的各项决策任务,实现党委制定的各项战略意图;充分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教授参与学术事务决策和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并善用巧用教授的专业智慧和影响力治理学校;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
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各方力量相互制衡、密切合作、协调运转的良好局面。
三要着力抓好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条例》将原来的“干部工作”拓展为“干部和人才工作”;强调了高校党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使命。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正常退出机制。加强对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历史的系统教育,提高年轻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培养提高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广网络培训和在线学习,提高干部培训质量和效益。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的评价导向,既重视科研人才、也重视教学人才和管理人才,增强党组织在青年人才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将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抓紧抓好。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一般应占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的1%左右。完善公开选拔、公推直选、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办法,加大教
育培训力度,通过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理论学习等方式提高他们做好党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加强政策引导,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研究制定党务工作者的人事管理办法;切实增强党务干部的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全面贯彻落实《条例》,在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下功夫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制度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是高校党的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今年我省将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条例》的实施办法。各高校要根据《条例》和实施办法要求,对党建工作的制度规定进行认真梳理,查摆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校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条例的细则,保证《条例》的规定逐项落到实处。
第一,切实发挥好院系党组织作用。高校的院(系)已经成为大学内部的管理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院(系)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层级。《条例》正式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为院(系)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扩充了院系党组织的职责范围,使院(系)党组织发挥作用和履行职责有了明确的制度保障。省委教育工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院系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各高校要加强对院系党
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一是要不断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运转形式、决策程序、参会范围、研究事项等具体内容;要通过公推直选、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方式选好配强院系党政领导班子,对院系党政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考核,推动院系党政密切配合;切实发挥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二是要切实加强。软实力。建设。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发展先进组织文化,着力把握方向、整体规划、利益协调、监督落实、促进和谐,激发师生创造热情,重制度建设推动科学管理;重队伍建设树良好师德。重群团建设凝聚人心;抓好“软实力”建设,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使学院软硬实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三是要不断深化院系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有条件的高校可在院系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度,加强二级教代会建设,积极在院系层面探索教授治学与民主管理的新路径。第二,要不断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活动方式。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体工程抓紧抓好。一是要致力于完善党支部设置形式。适应高校内部教学、科研、管理改革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及时调整党支部设置。要把教工党支部设在教学、科研、管理业务工作实体上,大学生支部设置要与年级和专业结合,稳定学生党支部结构。要本着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适度缩小党支部规模。二是要
致力于建设高素质党支部书记队伍。注重从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落实党支部书记相应待遇,加强党支部书记培训。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教工党支部书记汪永进同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完善了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树人工作法”,被省委表彰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各高校要认真学习经验;注意选拔培养优秀党支部书记;及时总结凝炼基层的好做法并予以推广。三是要致力于创新党支部工作内容和方式。要把教学、科研、管理的中心任务和党支部工作融合在一起,着力为教师创造良好发展空间,凝聚教职员工优质高效完成工作目标。要引导教职工党员增强改革意识,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建言献策,做改革的支持者、推动者。大学生党支部工作要着力于带好优良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多开展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增强支部凝聚力,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c四是要注重强化指导激励。各高校要通过完善党支部目标管理、经费支持、立项资助、评优激励等方式加强工作指导,树立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支部的鲜明价值导向。
第三,要精心锻造优秀党员队伍。党组织的先进性要通过每一位党员来体现,党组织的各项任务要靠每一位党员来落实,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实现需要发挥每一位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确保党员发展质量。20年,省委教育工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和《江苏高校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人提出了规范党员发展的培养衔接、教育培训、计划总结、正常退出和监督检查等五项制度。今年,省委教育工委将组织全省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检查。目前,全省党员发展总数的50%左右均来自高校,各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健全党员质量保障体系;要在校内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检查和院(系)之间互查。要加强在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建立健全校、院领导培养联系优秀人才制度,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中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引导他们既做优秀人才教学、科研的引路人,也做优秀人才政治上成长进步的引路人。二是要确保党员教育管理取得实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构建多层次多渠道、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完善党员于部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切实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党员。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使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及时将流动到本校的党员编入党
支部,积极主动做好流动到校外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三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做表率的作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教育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带头圆满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发挥好普通党员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目前,高校专兼职党务工作队伍人手相对紧张;要研究建立广大普通党员志愿承担部分党务工作机制,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党务工作者队伍人手不足与党建工作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又可以调动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好党员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作用。要在总结志愿服务、结对帮扶。互助共建、支教助学等好做法的基础上;搭建多样服务平台,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在服务师生、奉献社会中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
(三)全力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在以党内民主引领校园民主上下功夫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民主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牢固树立党员主体意识,把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积极稳妥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以发展党内民主推进校园民主。一是要不断完善高校党委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
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严格规范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决策内容、程序、范围和方式等,明确责任,对参与决策人的意见如实记录,推行无记名投票等表决方式,从制度和程序上使决策机制更加合理科学。科学合理确定党委会列席人员,根据会议议题,适当吸收专职干部、教授和教职工党员代表列席党委会议,充分发挥各个方面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要善于运用民主方式形成共识;增进领导班子团结,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是要稳步落实完善党员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省委教育工委正着手研究制定我省高校党代会代表任期制的实施意见,规范切合高校实际的党代会代表任期制运行方式,明确党代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和办法,为代表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发挥好党代表联系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反映广大党员意见和建议。三是要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介绍办法,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完善党内基层选举制度。加强党务公开,把党务公开与校务公开有机结合,完善公开制度,创新公开形式;党内事务及重大决策广泛听取
党员意见,健全完善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拓宽广大党员参与监督的途径和渠道,更加重视研究制定具体严密、操作性强的程序性制度,保证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进行党内监督的实效。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四)全力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上下功夫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高校党委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统一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思想上不放松,工作上不懈怠”,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一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理论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社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高校师生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命运,认识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断筑牢思想防线。毫不动摇地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严禁在高校传播宗教、发展宗教组织、建立宗教团体。要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意见》,从教育引导、阻断渠道、依法处理三个关
键环节入手,决不给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校园传教提供可乘之机。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传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加强对课堂、讲坛、讲座等的管理,加强对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的管理,完善高校涉外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程序;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二是要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机构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完善思想认知和实际表现相结合的考试考核办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丰富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水平。抓好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近期要集中抓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教育,各地各高校要积极主动邀请省部级党政负责同志、省委讲师团成员宣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形势政策报告,解答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化高校师生对全会精神的学习理解。要围绕全会提出的有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挥高校优势,组织科研力量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大学生解决
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具体的实际问题。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改进后勤服务特别要稳定饮食价格、办好学生食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继续强化辅导员双重身份、落实双重待遇、实现双线晋升。
三是要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维护校园稳定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改革形势越复杂、发展任务越繁重,越要把维护稳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坚持以党风带学风促校风,着力提高党员师生的党性意识,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育、政策、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方法,着力解决学术不端、教风不正等现象,倡导教书育人、严谨求实的良好风气,对学术不诚信采取“零容忍”政策。对师生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要耐心沟通、及时引导。对校园内发生的矛盾纠纷,要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学校党委要认真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主要领导对学校稳定工作负总责;发现问题特别是出现群体性事件时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指导。要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严格规章制度,加强规范管理。要主动加强对影响学校稳定因素的分析研判和把握,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服上下功夫
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是促进校园和谐的经常性保证,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常性要求。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半年多来;各高校坚持以推动事业发展为主题;创设多样载体,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做贡献,取得良好成效。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抓落实,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的管党责任,发挥好领导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夯实事业发展的组织基础,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推动江苏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要结合中心工作拓展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和内容。要通过把学校中心工作的关键环节项目化,不断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和内容。各高校要根据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党员学生等不同群体的特点,继续广泛开展“教书育人先锋岗”、“科研攻关创新岗”、“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岗’创建等特色鲜明的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当先锋、作贡献。要结合今年工作目标,扎实开展新一轮公开承诺,落实领导点评制度,把日常点评与定期点评结合,每半年对基层党组织及其书记进行一次点评,推动每个支部、每位党员
更好地完成承担的任务,使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成效体现在事业发展的成果上。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重点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机制、高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内民主建设机制、党支部作用发挥机制、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机制等六项党建工作机制,形成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要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省各高校要结合中央、省委关于庆祝建党90周年的活动部署,结合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的“学党史,树理想信念;学典型,树人生标杆”的“双学”活动要求,广泛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宗旨、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今后的奋斗目标和重大部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组织广大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史知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全省高校开展“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辅导员和管理服务人员”评选;在大学生中评选“学习之星、服务之星、创新之星”,结合“三最”、“三星”评选开展征文和演讲比赛,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要抓住庆祝建党90周年的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注意深入挖掘选树、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身边的先进
典型,使广大党员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营造创先争优活动的浓厚氛围,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造一流业绩的热情和干劲。
三是要扎实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根据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研究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自2011年一季度开始,到2012年三季度基本结束。通过动员全省 28万党员教师率先践行师德规范、模范开展教书育人,推动全省教育战线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优化制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切实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造就一支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将于3月初召开全省教育系统“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党的十八大前。在创先争优活动总结中,对师德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教师进行集中表彰。各地各校要围绕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主题,切实找准本地本校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公开师德承诺,公开
岗位职责规范、党员形象标识,坚持挂牌上岗,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以学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省教职员工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四是要深化党群共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立场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建带群建创先争优,是深化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形成党组织和党员带动、工青妇组织和群众积极参与的齐争共创局面。省委教育工委日前出台了《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党建带群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党建带群建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构建学习型群团组织、加强基层党群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群团组织工作机制,发挥好群团组织作用,各高校要认真贯彻执行。高校党员领导于部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院、系(所)和学生班级中去,到教学科研服务一线去,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依靠广大师生办学,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尊重广大师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各级党组织在创先争优过程中,活动情况要适时向群众通报,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和反映,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适时组织党员和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评议,提高活动的公信度。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会议结束后,各地各高校要抓紧学习传达,狠抓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一要及时汇报传达。要及时向本地、本部门党委(党组)汇报会议情况,重点是汇报杨新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高校要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条例》,学习领会本次会议精神,校党委书记要亲自上党课,解读《条例》,明确下一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任务,统一全校师生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二要迅速组织落实。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委书记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的职责意识。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规划,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通过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工作业绩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作
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今年下半年,省委教育工委将派出专题调研组,深入高校进行督查,了解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情况。省委教育工委将完善公办高校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出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达标考核办法,选派党员干部到民办高校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和政府教育督导专员,推动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兔年春节即将来临,在此我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大家向全省高校党员干一部和广大师生员工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阎家欢乐、万事如意!
第二篇:沈健同志在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沈健同志在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同志们:
今天,省教育厅召开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研究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全面部署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大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水平,推动全省基础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高水平普及1 5年基础教育‛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完成,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二)基础教育内涵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以优先投入保障优质发展。二是基础教育优质水平稳步提高。三是基础教育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紧扣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队伍建设,转变育人方式,努力使各种要素都能有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全省积极推介体现课改精神、具有江苏特色的优秀教改成果。创新义务教育质量测试分析。与国家项目组合作,完成了测试与问卷结果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逐市进行反馈和分析,指导各市针对存在问题,逐项整改,健全保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组织基础教育系列论坛,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突出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反思,有效促进了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促进了广大教师坚守课堂、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组织了中小学10个学科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四是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取得新的进步。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中小学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去年11月,省教育厅专门召开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江苏教育科研的特色、优势和品牌,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十一五‛期间,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设立了30多项重大招标课题。李吉林老师主持的《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国际教育学术界有广泛影响。洪宗礼老师主持的《中外母语教育比较研究》,不仅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而且发挥了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在2011年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审中,李吉林老师和洪宗礼老师的研究成果均获一等奖,南京师范大学鲁洁老师获得终身成就奖,此外我省还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15项,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三。
(三)基础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二、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各项重点任务
201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重点任务。各地要密切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工作计划,把每项工作按时序进度分解到学校、分解到部门、分解到岗位、分解到人头,务必做到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确保全年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全力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水平。
(一)突出“融入”和“全过程”,着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要按照中央颁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指导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当前,要着重在改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两方面下工夫,遵循青少年的成长和认知规律,确定不同年龄段学生德育的内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探索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有效育人途径,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二是加强专题研究和队伍建设。要组织精干力量,围绕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校园文化的环境育人功能、社会实践的道德体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干预作用、班主任的人生导师作用以及优化全社会的德育工作环境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抓紧研究制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相关文件。要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加强全体教师德育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及‚五老‛和身边道德楷模等的独特作用。三是切实加强对学生发展的科学指导。对学生发展进行科学指导,是中小学的基本职能,也是现代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的一项基本服务,更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在现有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围绕提高心理素养、增进学习能力、加强自我认知、了解周围环境、开展生涯规划等进行科学指导,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服务社会的意识,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适应社会需求、科学规划生涯。四是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抓紧研究制订《江苏省校外教育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校外教育工作,切实增强校外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创建工作,精心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有效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等在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突出“普惠”和“普及”,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学前教育仍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苏北地区、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必须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一是全力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行动计划已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国家将围绕推动计划落实组织开展专项督导评估。省里也将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考核,对按序时进度扎实推进的地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进展缓慢、力度不够、政策措施不到位的县(市、区),将给予扣减专项资金、通报批评等处理,同时还要提请上级党委政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地务必按照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任务,逐条逐项研究工作措施、细化配套政策、落实任务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确保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行动计划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按照省政府去年批准印发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和与各市政府签订的创建目标责任书,全省各县(市、区)到2015年都必须达成示范区建设目标。各地要对照示范区建设各项指标,按照创建目标责任书的约定,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全面统筹推进,狠抓工作落实,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省教育厅将根据省政府印发的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精心组织首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申报评审工作,同时抓紧研究制订评估办法,全力推进示范区创建,加快提升学前教育水平。三是着力健全经费和质量保障机制。要围绕强化经费保障,着力完善公办幼儿园经费保障机制、民办幼儿园经费扶持机制、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确保支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地区,要勇于探索,先行一步,积极实施免费一年学前教育。要围绕提高质量,着力健全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幼儿园教师编制和职称管理制度、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落实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推动各类幼儿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四是切实避免‚小学化‛倾向和园际差距扩大。要切实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坚决贯彻落实《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深入学习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行业标准,贯彻‚保教并重、游戏为主‛的原则,把规范一日活动作为幼儿园管理的关键环节,把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作为保育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严格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严禁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各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检查,对于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要限期整改。要着力缩小园际差距,这是我省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各地要将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根据人口规模和城乡差异合理规划幼儿因布局,着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每个乡镇至少要建成1所不低于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切实办好不低于省合格园标准的村幼儿园。同时,切实落实农村幼儿园运转经费、师资配备及待遇等方面措施,建立农村学前教育长效发展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着力缩小城乡和园际学前教育差距。
(三)突出“优质”和“均衡”,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采取多种措施,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标准。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是要确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标准,明确今后发展方向。各地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加强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努力解决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二是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点在农村,重点在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省政府已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列入2012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项目,明确提出要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省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规划,周密组织,精心实施,同时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着力办好一批实事项目,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根据近年来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今年首先从最薄弱的乡镇初中入手,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为引领,推动改善办学条件;以贯彻实施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为契机,看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农村初中学科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教教育质量,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和城乡差距,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整体水平。三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去年,省政府与教育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备忘录,印发了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规划,近期还将印发全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价主要指标和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省教育厅也正在研制具体的评估办法,并在今年对首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县(区)组织评估。各地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示范区在推进校长、骨干教师合理流动,教师师德建设、业务水平提高,‚填低谷‛、‚筑高原‛、‚造高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四是落实弱势群体帮扶措施。要按照‚纳入规划、政府主导、多种模式、明确分工、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的思路,围绕‚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我保护、学会交往‛的目标,健全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和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及家长、学校、社会联络机制,切实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和管理。实施民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支持、规范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发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订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启动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扩大高中特殊教育招生规模,推动特教学校举办学前教育。
(四)突出“多样”和“特色,推进普通两中教育改革发展。总体而言,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稳定期,教育模式进入转型期,管理水平进入提升期,但也存在办学目标和发展模式单一,学校面貌高度趋同、同质化、单一化等突出问题,必须以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着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优质特色发展。一是继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深入总结课程改革的成绩与经验,找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完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着力推进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倡导小班化和分层教学,坚决消除超班额现象。进一步加强课程基地建设。课程基地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省里将在建好已有38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基础上,新建50个左右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同时加强课程基地建设的培训研讨、指导督查。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和改革力度,确保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取得预期成效。二是扎实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普通高中教育是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阶段,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目前,全省共有18所普通高中参与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省教育厅将继续大力支持这些学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共同实施面向部分高中学生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使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学有余力、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高中学生得到更合适的教育和培养。省里将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意见,各地也要指导学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试点办法,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开展好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工作。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有关地区和学校要在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着力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探索尝试多样化、特色化办学途往,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努力提升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要大力支持学校彰显办学特色、发挥传统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特色课程,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形成一大批文化内涵丰富、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活动富有创意。的特色高中。
(五)突出“内涵”和“质量”,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质量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永恒主题和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也是人民群众对满意教育的根本追求。各地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积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把促高质量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根本,突出重点,综合施措,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教育部前不久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之中,不久也将颁布。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育评估和考试命题的根本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各地各校务必认真学习贯彻。要精心组织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省级层面着力组织好以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培训者培训‛,各地主要抓好校本培训和个体研修,确保新课程标准顺利实施。二是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监测工作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监测的范围要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要重视监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要继续组织好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分析与反馈、指导工作,抓紧建立我省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点。三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依靠。要继续开展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去年举办的首届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了学习借鉴的平台、实践锤炼的平台、研讨交流的平台、展示成就的平台,深受广大青年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和学校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要通过比赛,在全省基础教育学校营造刻苦钻研业务、苦练教学基本功的浓厚氛围,激发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促进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结合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推动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四是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进一步深化中考制度改革。要在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同时,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中考改革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逐步推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相结合的招生方式。要严格中考改革方案审批制度,今年起,各市中考方案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不得组织实施。五是高度重视教育科研。要坚持科研兴教,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健全教育科研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积极开展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及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答疑解惑、出谋划策、破解难题,为推动教育科学决策、提高教育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三、加大依法治教力度,不断提高规范办学水平自2009年以来,我省坚持以‚五严‛为突破口,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集中开展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过努力,全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不规范办学行为显著减少,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在少数地区和学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行为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各地各校要从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加大依法治教力度,着力构建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依法治教的重大意义。加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着力解决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维护教育正常秩序的迫切需要和必然举措。加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当前,由于受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和陈旧的人才观影响,少数地区和个别学校未能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教学难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违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迫切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遵循教育规律,严格依法依规,切实规范办办学行为,着力引导中小学校认真贯彻部署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是解决好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现实需要。2009年以来,全省规范办学行为持续深入推进,节假日集中补课、下达升学指标等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响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与此同时,义务教育择校、分重点班等顽疾尚未根治,校外补课、有偿家教等问题越发突出,不规范办学行为甚至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校必须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管理、综合施措,切实加强依法治教、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努力为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学校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办学行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成为教育系统内外的共同愿望。近年来,我省就规范办学行为集中力量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教育系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不断巩固‚五严‛成果,既要坚持省级统筹、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注重强化督查、严肃问责,更要坚持依法治教,标本兼治,切实将规范办学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努力构建起引导和促进规范办学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重点,着力提升规范办学的法制化水平。近年来,国家及省的—批教育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已正式发布并将于今年3月1日开始生效,有力地推进了全省依法治教进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切实提高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全力推动规范办学水平的提高。一要着力规范学前教育。《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省级学前教育条例,对于推动我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各地要以学习贯彻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在公益、普惠的基础上再努力扩大优质幼儿园资源,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切实规范保教行为,不断提高保教质量。特别要严格对照《条例》要求,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年检、评估、督导等多种途径,坚决遏制和查处幼儿园‚小学化‛等违规办园行为。二要切实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要不断规范招生行为,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考试、测试、面试,不得要求学生提供各种学科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并将其作为入学条件和依据。要着力规范竞赛活动,不得违规组织学生参赛。坚持阳光分班,不得借各种名义违规编班。新生入学编班的程序要做到公正合理,公开透明,努力保证平行班之间的学额数量、教师配备、教学条件等相对均衡。严禁借奥赛班、特长班、兴趣班、实验班、双语班等名义设臵或变相设臵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内容,不得增加课程难度和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严格执行考试规定,市、县(市、区)教育局或教学研究部门组织的教学质量调研,只能按学号随机抽样,不得整班、整校、整区域集体测试,抽测科目两年一次,抽测成绩不公布、不排名,仅可通过教学质量分析的形式向学校进行反馈。要着力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切实贯彻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时间生在校活动总量,学校及班主任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到班。不得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组织学生校内、校外集体补课。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不得超量超时布臵作业。学校要对学生作业总量进行总体协调和严格控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四要坚决防治违规从教行为。要以学习宣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为契机,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心在学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决遏制有偿家教。加强学校教学工作制度建设,坚决杜绝教学无计划、上课不备课、作业不批改等违反教学常规的现象。教师不得要求、建议、暗示学生到校外补课或购买教辅材料。坚持师德师能并重,认真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及以下学校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的各项要求,坚持将规范办学、师德表现等作为校长、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领导,确保依法治教工作取得实效。依法治教,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我们要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松懈和畏难情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务求取得实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加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县级政府要把此项工作列为‚以县为主‛管理的重要内容,抓紧研究制定本地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加强管理,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首先做到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并积极引领和带动学校提高依法治教水平、规范办学行为。二要强化监督管理。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加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纳入教育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健全督导检查机制,督促各地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要强化目标考核。从今年起,省教育厅将把加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的成效作为教育系统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辖区内中小学存在不规范办学行为且未能高度重视、有效制止和纠正的市、县(市、区)教育部门进行通报批评。严格实行校长问责制。在各类评先评优中,实行规范办学‚一票否决‛。各地要根据本次会议的要求和部署,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抓好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工作,努力推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同志们,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事关长远、意义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把握新趋势 强化主抓手 突出着力点 营造好氛围
胡金波在2 0 1 2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春色惊心又一年‛。我省在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建园速度‛势如破竹、‚优质均衡‛局部突破、‚课程基地‛渐行渐明、‚素质教育‛破难而进、‚队伍水平‛不断提升、‚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改革项目‛先试先行、‚教育现代化‛步伐明显提速,保持着‚争先发展、领先发展、率先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程度并未随着投入幅度的增大而同步提高,教师的内在动力并未随着绩效工资的实现而有效激发,素质教育并未随着综合改革的深化而明显见效,基层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抱怨程度并未随着机关作风的改进而有所降低。
因此,越是强调‚优先发展‛,越要更加冷静。认清‚决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失误导致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勤俭干事业、用好每分钱,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越是强调‚育人为本‛,越要更加清醒,不忘以学生的生命存本、以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本、以奠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展为本;越是强调‚促进公平‛,越要更加理性,坚持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公平‛、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公平‛、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公平‛;越是强调‚提高质量‛,越要更加智慧,主动改革‚接受性学习‛、大力拓展‚研究性习‛、科学增加‚体验性学习‛;越是强调‚改革创新‛,越要更加自觉,突出以‚优先改革‛促进‚优先发展‛、以‚深改革‛引领‚科学发展‛、以‚完善改革‛推动‚持续发展‛。我省基础教育进入了发展提速、内涵提升、质量提高的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广大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期待程度、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的支持程度、基础教育工作者对基础教育规律认识把握的程度均是前未有的。我们必须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真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沈健厅长昨天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趋势,强化主抓手,突出着力点,营造好氛围,力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和进展。
一、把握新趋势
(一)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现代化”走向“建设现代化”的趋势。
我省基础教育现代化‚渐行渐近,渐近渐明‛。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实质就是基础教育‚现代性‛的提升过程,基础教育‚现代性‛的核心价值就是‚自由、创新、快乐‛。恩格斯说:‚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旧社会的本质区别。‛自由是‚在必然性基础上的人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活动,即对必然(客观规律)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竭的动力‛、‚是人类智慧开出的最美丽花朵‛,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系于想象、成于实验‛、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过程,是‚定势‛的解脱和心智的‚放飞‛。‚快乐是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快乐是最高的善‛,‚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动因,也是生命愿意成长的原因‛。我们应自觉地把这些体现‚现代性‛、核心理念落实在基础教育‚建设现化‛的过程之中,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二)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未来”走向“引领未来”的趋势。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改革管理》一书中说到:‚对于未来,我们只知道两件事:未来不可知;未来与现在不同,同时也与目前的预期不同。‛他强调‚预测未来是自找苦吃‛,但‚不为未来做准备,就准备出局‛。约〃奈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预测中国将‚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既要解决实现‚有教无类‛困扰,又要破解推进‚因材施教‛的烦恼,真正地实现全发展与充分发展、因材施教与因需培养、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
(三)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世界”走向“融入世界”的趋势。
当年,马克思在分析印度的历史时曾指出,‚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他曾预言:在各国经济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文化生产也将走向世界性。‚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教育是‚独特的精神生产‛,她是依托现有的人培养未来的人,她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教师的有效教学意味着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强,教师的成功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快乐进步,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此,必须强调共同基础和个性发展目标,强调横向分类的办学模式所体现的教育公平,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强调提供专业的学生发展指导。
(四)把握基础教育由“面向实际”走向“立足实际”的趋势。
我省去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860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正处在将强未强、将富未富、发展了还没有发达的转型阶段。因此,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反映在基础教育领域就表现为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与教育单一化培养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优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激发基础教育自身办学活力与现有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在坚持‚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未来‛的价值取向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只有当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境界‛的时候,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只有当为学生发展提供各得其所的教育的时候,教育才能成就未来。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不忘‚办好每一所学校‛是良心所系,时刻不忘‚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是责任所在,时刻不忘‚教好每一名学生‛是本领所为。
二、强化主抓手
(一)强化以“公益普惠”为主抓手,突出“先中之先”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把大力优先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作为‚贯彻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突破口‛,这是学前教育的属性所使然、国际教育现代化的经验所启迪、人民群众的诉求所期待、解决基础教育发展‚短板‛所要求。发展学教育,必须事业规划在先、布局优化在先、投入保障在先、务实落在先,在确保‚三个增长‛的前提下,使学前教育经费占比逐年提高。重点在于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认真贯彻《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扎实推进‚五年行动计划‛,有序实施学前教育普及与提高工程、省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展示范区建设。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性质,只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设立条件、保育教育质量达到同类公办幼儿园水平,受政府委托和资助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并执行同类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民办幼儿园均可视为普惠性幼儿园。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去年,《光明日报》网站收集了某直辖市各小学‚幼升小‛入学试题,不少网友跟帖称:题目‚很难‛、‚很雷人‛。如‚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们认为小明是谁?‛、‚有1到9九个数,请问是按什么把它们分成1、3、7、8;
5、9;2、4、6,三类呢?‛考答案是:‚姚明‛、‚按同一声调分为一组‛。面对如此试题,连成人可能都很犯难,无怪乎网友要惊呼‚雷人‛了。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以举办强化班、兴趣班、特长班、试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严禁给幼儿布臵家庭作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格控制班额,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
(二)强化以“优质均衡”为主抓手,凸显“重申之重”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满足群众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为可爱‛的基础教育的新期盼,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方向性和制度性要求。—要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共同展机制。要把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优质学校与弱学校共同提高作为重要政策取向,建立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通过整合、重组、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促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机制。二要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按照‚七个一样‛的要求,认真总结示范区实行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以及优化校长和教师的统筹调、定期交流的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把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制度性成果,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三要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评价体系。将义务教育整体优质水平、均衡发展水平、资源共享水平等评估检查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
(三)强化以“特色多样”为主抓手,破解“难中之难” 史伯在《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普通高中的发展也是如此。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受教育者全面生活的普通教育,是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是基于准成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是具有多重使命的素质教育,这就是普通高中‚难中之难‛之所在。高中的多样化源于物质世界的差异性、社会需求的广泛性、时代发展的多性、办学主体的能动性。《纲要》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作阐述:一是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多样化。如公办高中、民办高中、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高中,甚至‚科学高中‛、‚人文高中‛、‚数学高中‛、‚外语高中‛等特色高中全方位发展。二是学校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创造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有选择的可能性和自性,以满足不同潜质、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今年将有条件地开展新型综合高中、特色高中建设试验,鼓励普通高中走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探索建立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互通立交桥。研究制定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所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计划,支持试点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强化以“关心关爱”为主抓手,落实“特中之特” 特殊教育是充满爱心和人性闪烁的教育,是教育事业的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是构建和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一是继续提高普及水平。通过努力使残疾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疾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5%,适度扩大随就读规模,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二是实施特味教育师资提升工程。安排专项经费,完善特教教师培养培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托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建设‚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三是建立稳定有效的特殊教育办学经费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采取措施优先落实特教教师待遇,不断改善其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特殊教育校生均用经费标准,保障特教学校特别是农村特学校正常运转并得到发展。
三、突出着力点
(一)着力“德育为先”。‚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教育的第一使命是‚让人更像人,让人更高大‛。陶行知曾说‚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张维迎在《市场制度道德》认为‚道德只能在市场中实现。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说假话不脸红‛,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知道:一个人在面对外部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在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镜子‛。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既需要‘窗子’,更需要‘镜子’‛,‚教的失败往往表现在教育效果的失败上‛。因此,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务实开好全省中小学德育大会,研究探索把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校管理的措施和办法。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小学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注重价值引导与自主学习、分层实施与统一要求、实践体验与知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二)着力“能力为重”。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是传承性教育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使学生继承和掌握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规范为价值导向、以刚性必修课程模式为体、以他主接受性学习为重要实现途径。这种模式确有使基础知识牢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优势,但这种模式是以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牺牲相当数量学生的兴趣为代价。马克思曾问普鲁士当局:‚你们并不要求玫瑰和紫罗散发出同样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形式呢?其实,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教育是引导,不是去左右;教育是影响,不是去支配;教育是感染,不是去教训;教育是故事,不是作宣传;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教育是描绘,不是去制图;教育是超越,不是去苟同;教育是神往,不是去规定;教育是……不是……‛。‚教育是最具有人类良心、最纯洁、最壮美的事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克服‚重传承而轻创新、重选拔而轻选择、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刚性而轻弹性、重灌输而轻探究、重他主而轻自主‛的弊端,‚给学生以自由,有自由才有选择;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给学生以主动,有主动才有进步;给学生以探究,有探究才有创新‛。毕飞宇在小说《推拿》写道‚理解力比想象力重要,想象力的背后是智慧,理解的背后是情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的‚第一目标‛。切实抓好‚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各项试点工作,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因施教,注重知行统一。
(三)着力“体美俱进”。‚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人说艺术是‚一门独特的技艺‛、‚—首优美的诗‛、‚一张民族的脸‛。我认为:艺术就是‚呈人之美‛,呈‚可见之美、可感之美、可悟之美‛,使人‚一目不忘、一时不忘、一生不忘‛。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通过‚传授知识、提升能力、走向体验、启迪感悟‛而‚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因此,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是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研究证明,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大脑右半球的潜能,在培养直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1960年苏联卫星上天,引发了美国对教育反思,随即制定了‚曼哈顿零点计划‛,把艺术教育作为育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因此,切实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时不我待,开好中小学艺术教育现场推进会,推进艺术教育常态化、生活化和制度化。同时,强化用‚体育来培养精英‛的意识。体育一方面把复杂的生活简化,给了学生一个‚通俗本‛,让学生有亲历的经验,让学生事先理解许多事后才能理解的东西;另一方面又真实直观模仿着生活中的竞争。在美国中学里,往往最出风头不是功课好的书呆子,而是校园‚体育明星‛。因此,必须认真贯彻实《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努力实现省政府提出的‚三升一降‛目标,会同省体育局组织开第二轮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启动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试点工作,举办江苏省第二届学生阳光体节,对全省普通高中体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积极做好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体育艺术卫生和国防教育省域达标试点‛准备工作。
(四)着力“课程标准”。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认真抓好学习,开展全员培训,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修订后课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根据修订后印发的各学科课标准,组织教科书的修订和审查工作。指导广大教师依据程标准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结合各地实际,整合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全面部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宣传、培训和教研工作,切实解决好师资实验仪器设施设备配备等条件保障问题,确保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
(五)着力“改革创新”。古人云:‚尊新必威,守旧亡‛。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改革过程就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创新过程。一是继续推进我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5项基础教育改革任务,通过边试点边总结,力争有所突破。二是以普通高中学历信息网络认证和电子学籍注册为抓手,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三是把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为重要抓手,逐步建成优质教育资源库,加强名师、名校、特色优势学科等教学资源开发,做到在网上可以随时查阅。四是加强课程基地建设,在抓好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基础上,今年再建一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五是推进百所‚E学习‛学校试点,探索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为‚电子书包‛开发提供支撑。六是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包括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六)着力“能力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充分认清教育投入是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严格落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比例,确保今年超过18%。不断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渠道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附加费等要按规定全部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不得因此而减少其他应由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加强队伍建设。制定义务教育学校与学前教育师资均衡配臵标准,评选江苏十佳师德模范,高质量完成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完成招收600名男幼儿免费师范生任务。强化督导职能。完成对扬州、淮安、州所辖24个县级政府的督导和13个县(市、区)中小学教育装备、普通高中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进一步健全规范办行为日常举报受理与督导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飞行督查‛;完善督导责任区建设,组织对新增补的省督学专题培训。建立督导约谈和问责机制。落实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
(七)着力“教研先行”。‚教研先行‛是‚以‘先行之见,求‘先见之明’,以‘先见之明’得‘先见之行’‛的过程;是走在教学前面、引领有效教学,融入教学过程、指导有效教学,反哺教学实践、提升有效教学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教研力‛就是教师的‚教学力‛、校长的‚办学力‛、学校的‚发展力‛、区域的‚教育生产力‛。面对教研内容变化快、教研手段更新快、教研要求提升快、教研成果推广快的现实,‚教研先行‛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具有时效性、富有创新性。一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贴近学校,完善校本教研; 立足区域,开展连片教研;依托技术,推进网络教研。二要创新教研工作机制。建立基本规范,完善运行机制,落实推进机制,加强质量监控。三要创訢教研组织领导。加快建立起以各级教研机构为骨干、以高校基础教育研究机构为指导、以中小学为基础、社会性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体系。把教研经费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预算,逐步加大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积极改善教研工作环境,提高教研保障水平。启动实施教研室‚达标创优‛工程,明确教研室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并接受教育行政的委托,承担教学管理的任务,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为课程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课程教学资源中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中心。
四、营造好氛围
(一)营造“善谋敏行”的好氛围
‚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干事创业既要‚善谋‛,也要‚敏行‛。‚善谋‛是‚敏行‛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善谋‛的‚敏行‛,可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若要‚善谋‛,必须‚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只有眼界宽,才能把握大势、把握全局、把握规律;只有思路宽,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只有胸襟宽,才能凝心聚力、风清气顺、和谐奋进。当前,我省基础教育变化之快、变动之广、变革之深,远远超出人们的意料。这些变化变动变革,既带来新的机遇,也构成了新的挑战;既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增添了新的压力。我们应当看到:江苏基础教育在高普及率基础上,保持高巩固率难度极大;在高成本基础上,保持高投入约束极多;在高期待基础上,保持高满意度任务极重。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普及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不能满足于已有巩固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率先发展的理性认识;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满意率,必须深化对我省基础教育持续发展的理性谋划,坚持争先创业、领先创新、率先创优,加强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实践探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使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切合客观实际;既反映基层诉求,又表达群众意愿,全面提升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二)营造“求真务实”的好氛围
‚求真务实‛是指求‚认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之真、务‚践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之实。江苏实现基础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目标催人奋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尤其需要我们提振精气神,舍得下苦功,奋力求作为,全力抓落实。立足‚站得高‛、顺势而进,着眼‚抓得准‛、蓄势而发,聚焦‚落得实‛、乘势而上。否则,再好的部署也会落空,再好的目标也难实现。因此,必须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多做少说、崇尚实干,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应自觉按照省委罗志军书记要求的那样,‚成绩面前不懈怠,奋发有为抓落实;任务面前不推诿,强化责任抓落实;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创新抓落实;矛盾面前不回避,敢于担当抓落实‛,努力营造一种锐意进取、敢担责任、昂扬向上的好风气,造一支责任心强、执行力强、感召力强的好队伍,形成一个层层负责、一抓到底、创先争优的好局面
(三)营造“和谐共进”的好氛围 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这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不忘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第一要求、稳定是第一责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基础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坎上,人民的好公仆,主动深入学校、深入师生,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了解教情校情,破解改革难题,化解发展矛盾,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促进学校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办惠民生、解民忧的好事。认真研究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筹兼顾,激发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做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释和化解工作,讲清政策,说明道理,防止引发事端。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五严‛规定,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审慎从严控制学校撤并,严格布局调整程序,妥善解决学校撤并遗留问题。探索校车服务管理有效办法,杜绝农用车、拼装车、问题车接送学生行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发现在早,处臵在小,确保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任重道远,完成今年基础教育各项重点工作时不我待。马克思教导我们‚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毛泽东告诉我们‚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理解他,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感觉他‛,爱迪生提醒我们‚世间没有一种具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苦劳动而能够得到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不断‚受教育‛,加深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发扬‚艰苦辛勤劳动‛的精神,就一定能够书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江苏人民的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
第三篇:沈健同志在全省高校学习实践
沈健同志在全省高校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4月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金省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会 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活动研讨会精神,总结前一阶段金省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活动情况,对学习实践活动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全省 高校以新的面貌和作风,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这次会议,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室的领导和指导下召开的。省委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副主任、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焦建俊同志 亲自主持会议。下面,我简要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研讨会精神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动已经全面展开。为进一步把握方向、交流经验、加强指导,确保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4月1日,中央在京召 开省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讨会。中共中央政 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出席会议,并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就更好地推进省属高校学习实践 活动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陈希同志也分 别作了重要讲话。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负责人介绍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经验。中央学习实践活动 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负责同志、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 小组成员及办公室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办公室分管负责同志、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参 加了会议。
李源潮同志强调指出,高校担负着为科学发展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搞好高校的 学习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必须紧密联系高校改革发展实际开展 学习实践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 教育,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李源潮同志对如伺 搞好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四点要求。
第一,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高校特点。李源潮同志强调,高校在科学发展中承担的任务、党员和干部 队伍的状况与党政机关有很大不同。高校的学习实践活动,要 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来开展,活动主题的确定,实践载体的设计,活动的方式方法,都要体现学校的特点。对于党政机关在第一 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搬 照套。高校的学习实践活动,要紧密联系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 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严峻挑战,学习领会中央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政策,引导大家树立信心、迎 难而上,团结一致、共克时艰。要紧密联系高校改革发展的实 际,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 人才的需求、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进一步解放 思想、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推动学 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紧密联系高校知识分子密集、学生 党员多的实际,增强广大干部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认同、政治认同和感情认同。要紧密联系当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形势和任务,组织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通过各种形式,为地方和企业应对危机、克服困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特别要千方百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要深入细致 地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各项工作。
第二,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是学校、院系两级领导班 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李源潮同志强调,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重 点是各级领导班子,特别要注意解决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 思想作风问题。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调研,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 握高校发展规律,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积极推进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改革。要认真查找和解决在党 性党风党纪刀面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头讲党性、重品 行、作表率,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力量,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普通党员,主要是正面教育,认 真学习中央规定的必读书目,积极参与提出科学发展建议和分 析评议意见,立足本职模范地做好工作,在师生员工中起先锋 模范作用。
第三,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要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效。李源潮同志强调,高校知识分子密集,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止和 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思想的实 际问题和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保证活动取得实效。要采取 符合不同对象特点、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学习,认真学好中央 规定的必读书日。学习讨论要紧密联系学校科学发展实际和党 员干部思想实际,重在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实际应用,重在解放思想、形成发展共识。在学习要求上不要搞一刀切,不要对普通党员撰写学习心得和读书笔记作硬性要求。要讲成 本、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文山会海。要坚持进度服从 质量,把握好节奏,与教学统筹兼顾,不要不问效果地赶时问、抢进度。
第四,要深入高校调查研究,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李源潮 强调,全国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省属高校有2100多所,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区别情况、分类指导。要加强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领导有力,指导有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才 能健康发展。省、部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指导检查组都要 注意深入高校调查研究,了解活动的实际展开情况,了解党员 干部和教师学生的实际反映,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把学习实践活动搞成党内外赞成、干部群众满意的活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活动中创造的新鲜经 验,坚持典型引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宣传推广典型要实 事求是,用事实说话,不说过头话。
中央专门召开省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讨 会,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亲 切关怀。全省高校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 的新要求和新部署,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 署上来,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确保全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 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全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
3月2日全省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以来,全省高校各级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高度 重视、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全体党员积极参与、自觉融入,学习实践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署及时到位。省委教育工委高度重 视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将其作为今年的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 要议事日程,及早谋划准备。在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直 接指导下,早在去年10月,省委教育工委王要负责同志就带队 赴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试点高校进行学习调研考察,深 入谋划我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还通过一些会议,对高校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早作准备、早作安排的要求,同时通过一些形式对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党办、妇织部门负 责人进行相关工作培训。省委教育工委成立了高校学习实践活 动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了翔实的实施方案。省教育厅领 导每人确定l所高校作为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分赴各校参加 学校动员大会、开展情况调研、提出指导意见。省委学习实践 活动领导小组向高校派出了9个检查指导组,加强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督查指导。厅党组选派9名熟悉高校情况的机关职 能处室主要负责人,担任厅领导联络员,同时兼任各指导检查 组的副组长,全程参与指导高校学习实践活动。为切实加强分 类指导,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除按常规设立若 干工作机构之外,还专门设立2个工作协调组,分别指导和督 促普通高校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办实事、民办高校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各高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实践 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超前谋划,做到“思考在前、调研在前、筹划在前、指导在前”,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二是广泛深入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在年初召开的第十七 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们就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 作了初步动员,明确要求全省高校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 提前做好各项准备。3月2日,省委教育工委在省委动员大会 之后即召开全省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全面部署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全省高校根据省里的统一安排和 要求,立即行动,迅速部署。到3月13日,参加全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94所高校全部动员完毕,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全面 启动,开局良好。各高校的党政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学习热情 高涨,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广大师生员工倍加珍惜这一推动学 校改革发展的难得契机,主动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以及推动学 校科学发展献计献策,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 想基础。
三是强化理论学习,务实思想基础。各高校领导班子和院 系部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举办专 题报告会、组织学习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学习中央印发的两个《读本》、学习胡锦涛总书记 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根据省 委活动办的要求,专门邀请省委党校及高校的理论专家为高校 干部师生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理论辅导报告。省教 育厅主要负责同志在全省为高校师生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专题辅导报告。各高校围绕 “推动科学发展,建设高教强省”主题,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按照省委提出的“四个清醒四个 不为”的要求,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高校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 中都紧密联系学校实际,紧紧抓住“科学发展上水平”和“服 务地方作贡献”这两个关键开展工作,初见成效。
四是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舆论氛围。省委教育工委在江苏 教育网开设专题网站、在江苏教育报开设专题栏目,统一编发 学习资料,定期编印工作简报。各高校从学校实际出发,紧密 贴近师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在学习载体、实践载体和宣 传载体上大胆探索,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报、校园网 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大力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 各个阶段的工作要求,确保广大党员人人参与、广大师生员工 人人知晓,确保每个党员都知道自己如何参与活动、怎样才能 做好。同时还通过电子大屏幕、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渠道,创 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切实保障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扬州大学、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探索通过网络邮箱、手机短信、飞信、QO等多种途径,及时将学校党委的统一部 署传达到在外顶岗实习的师生党员和流动党员。苏州大学等高 校通过开通“在线学习中心”,向学校党员干部在线提供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专题视频课程和文字辅导资料。
五是突出实践特色,活动初显成效。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突出实践特色,指导高校对照实际找差距、依据 实践订措施。省委教育工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普通本科 院校、高职院校、民办高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应着力解决的问 题分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94所高校广大党员对开展学习实践 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高度认同,对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坚决拥护,对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和宪出特点普遍赞 成,对本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指导思想以及要 解决的突出问题普遍清楚。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的积极 性空前高涨,倍加珍惜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难得机遇,群策群 力、共同谋划、形成共识,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 涵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 定性。截止3月31日,全省各高校已征集到10000多条意见和 建议,初步查找出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党员 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360个。各 高校普遍注重联系学校和所处地区实际,发挥自身学科和人才 优势,找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切入点,办实事,作贡 献。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 等高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和措施,有的已经初见成效。高校服务地方作贡献呈现新局面,取得新成效。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就民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 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了相关 工作机制。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出了一期简报,介绍了江苏重视加强对民办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的做 法。
总的看来,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省高校既不折不扣 做好“规定动作”,又从高校实际出发,注重学习实践活动形 式和方法的创新,开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自选动作”,创新学习载体,扩大学习效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 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还存 在一些需要注意和研究的问题。比如,有个别学校过于注重形 式,口号多、文件多、会议多,有的高校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 硬性要求,有的高校联系自身实际还不够,有的高校学习实践 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有的高校活动载体形式还 不够丰富等。对这些问题,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在下一步工 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新要求和新 部署
中央省属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讨会,对当前和 今后一个阶段如何搞好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 任务和中心工作,把中央的新要求和新部署贯彻落实到学习实 践活动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精心翊织、扎实推进,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扎实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绝不辜负中央的希望,绝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
第一,要一以贯之地把深入学习贯彻始终。把深入学习、统一认识贯彻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是中央对学习实践活动 提出的明确要求。学校党委要在前一阶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规定的必读书目,深入学xxx省委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大意 义的认识,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促进 广大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新高度,推进科学发 展的能力实现新提高。要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 化,引导党员师生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 理解,充分认识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突破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问,增创发展新优势,从而把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 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推动实践。对学生党员,要推进科学发展观进课堂,在思想政 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堂中强化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要把 理论学习与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以爱 国王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党员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 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要注意针对不同对象特点,通过论坛、讲 座、网络、办培训班、集体研讨等灵活多样的力式组织好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要一以贯之地把解放思想贯彻始终。解放思想是党 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把握社会变化新规律的锐利思想武 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在实践上的每 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 大进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江苏高等教育一向注重既解放思 想又实事求是,一直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提高。江苏高等 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过程。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 说明,思想解放的深度、改革开放的力度、开拓创新的程度,往往决定着发展的实际进度。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更加符合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加快 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思想共识。要以科学发展为 主题,以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平台,使广大党员、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把思 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凝聚科学发展的共识。第三,要一以贯之地把解决问题贯彻始终。实践性是这次 学习实践活动的显著特点,而解决突出问题是突出实践特色的 落脚点。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问题要对照实践来进行、制 定措施要以实践为依据、解决问题要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 要以实践作标准。全省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突出的两个重点 目标归根到底靠实践来实现。第一个目标是推进高校自身科学 发展。推进高校科学发展上水平,要通过对照实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措施,才能实现新发展。另一个目标是服务地 方做贡献。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为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障碍作为突出问题,努力为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办一两件有影响的实事,这本身就是实践。全省高校要 精心设计开展实践活动的载体,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 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 结合起来,与解决党性党风党纪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 合起来,把实践特色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省委教育工 委的《实施方案》对学习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问题从本科院校、专科院校、民办院校三个层次分别提出原则要求。但是具体到 一个学校、一个单位,到底哪些问题最突出、哪些问题最需要 解决、哪些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都可能不尽相同。这就需 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要抓住那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当前具备整 改条件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整改,办 一些群众迫切需要办的实事。对每所高校而言,共同的要求是 必须努力做好科学发展上水平、服务地方作贡献、应届大学毕 业生就业和维护校园稳定工作。
第四,要一以贯之地把完善机制贯彻始终。形成科学发展 的长效机制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标志。各高校要根 据中央和省委关于科学发展的要求,积极适应高校内外部形势 变化对加强管理、科学发展和依法治教提出的新要求,修订完 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努力解决制度缺失等突出问题,使各项制 度更加充分地体现科学发展要求。要健全完善落实制度的工作 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强工作检查考评力度,确保制度得到有效 贯彻落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抓住有利时机,早谋划、早 启动,抓住制定和完善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的有关制度 和规定,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问题解决,并及时将解决问题的 好做法、好经验固化下来,使成功经验系统化、感性认识理性 化、有效做法制度化,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领导,推动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健康开展
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担负着为科学发 展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全省高校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和中 心工作,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重 要性的认识上来,统一到中央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形势的分析 上来,统一到中央对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明确要求上来,进一步在紧密联系高桉实际上下工夫,在注意以校、院(系)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上下工夫,在坚持典型引 路上下工夫,在力戒形式主义上下工夫,在加强领导和指导上 下工夫,努力使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经得起党检验、经得起人民 群众和师生员工检验、经得起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检验。
第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学习实践活动是学校党建工作的 重中之重,关系学校改革发展大局,涉及学校方方面面,事关 师生切身利益,高校党委行政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如果认 识不高,部署不周,督促不力,学习实践活动很难取得实效,甚至会流于形式。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学习实践活动 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作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党委书记和党员校长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校党委班 子成员要结合工作分工建立联系点,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征求意见,带头开展谈心,带 头分析检查,带头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整改落实,以实际行 动为广大党员师生作出表率。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把改革创 新精神贯彻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在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规定 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从组织形式、学习力式、活动形式、教育途径等方面大胆创新,使学习实践活 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第二,要加强分类指导。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省委教 育工委的《实施方案》对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从本科院校、专科院校、民办院校三个层次分别提出了原则要 求。但是具体到一个高校、一个部门、一个院系,到底哪些问 题最突出、哪些问题最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哪些问题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解决,都可能不尽相同。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既要根据省委及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 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方法步骤进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又要从本校、本院系的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什么 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做 到一校一案、一院(系)一案,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学校党委要统筹考虑不同党员群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在重点抓好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实践活 动的基础上,对普通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流 动党员等,进行分类指导,提出不同要求。各检查指导组都要 注意深入高校调查研究,了解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展开情 况,了解党员干部和教师学生的实际反映,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共性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检查到位、指导有 力、取得实效。
第三,要精心谋划下一阶段工作。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前一 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各高校要根据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 要求,经省委批准后方可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分析检查阶段是 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阶段,直接关系到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 实效,各高校要超前谋划、精心准备。一要精心准备民王生活 会。民主生活会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 评,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进一步理清发展思 路,明确工作举措。二要精心准备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撰 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充分运用前一阶段深入调研、开展 解放思想讨论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这个重点,敢于触及问题、剖析原团,提出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三要精心准备群众评议活动。组织群众评议要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 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设计评议内容,并采取适当形式在一 定范围内公布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接受师生员工监 督。
同志们,在省委和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 下,全省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 端。全省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 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 地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高教 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沈建同志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沈建同志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18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议。这是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以来,我省继2006、2007年之后召开的第三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回顾总结近年来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的成绩,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的成绩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05方案”)实施以来,尤其是2008年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以来,全省高校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教育部要求,结合我省高校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力有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颁布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工作。
一是行动迅速,部署周密。2006年8月和2007年1月,我省两次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对新课程方案的实施进行全面部署。2008年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召开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发后,我省又及时召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会议,对学习贯彻全国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每年召开的全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都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行重点部署。二是建立机构,强化管理。省教育厅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从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聘请42名专家教授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各高校也结合本校实际,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明确了政策措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高。省教育厅坚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纳入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规划。各高校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做到时间、经费、质量三保证。一是精。组织省级培训。在积极选送骨干教师参加中宣部、教育部示范培训和国内考察的同时,安排专项经费扎实开展省级教师培训。2006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700余万元,连续在省委党校举办了 19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累计培训1300余人次。同时,每年暑期我省均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二是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过程中,注重创新培训方式,将专家辅导与一线教师示范教学结合起来,将综合性学术报告与专题性研究报告结合起来,将知识讲授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增强培训实效。我们在承担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班的基础上,每年组织省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于教师国内参观考察和实践活动。三是扎实开展校内培训。各高校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培训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会和教学观摩等形式,组织对本校的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并形成制度。同时,积极利用暑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培训、考察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各高校高度重视为广大教师提供独立钻研、相互观摩交流的平台。一是开展专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各门新课程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教学方式和方法,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列出专项,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申报,开展研究。二是评选“精彩一课”。在2007年教育部“精彩一课”、“精彩教案”和“精彩多媒体课件”评选的基础上,我省将评选的第一批爿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精彩一课”全部列入 2008年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金项目的重点委托项目;进行资助研究。20年,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精彩一门课”、“精彩教案’和“精彩多媒体课件”评审中,我省有5个项目(全国共58项)获得教育部立项资助。三是组织理论研讨。依托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师培训中心,定期编辑出版《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通讯》,免费供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交流。依托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职高专分会,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讨交流、社会考察、成果评奖等活动。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机制逐步完善。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有关要求,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规范化建设。本着“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多个专家调研组集中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40余个,参加座谈人数达500余人。在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下发了《江苏省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标准(试行)》和《江苏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标准(试行)》,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推进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学评估督查机制。坚持把新课程实施工作列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列为评价和衡量学校以及领导班子工作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教育教学、思想政治工作等检查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取得明显实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高校和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凝聚着在座各位的辛劳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
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第一,各级领导重视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的重要前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力量。领导重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摆上应有的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才能得到保障,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得到保护和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不断改进。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能力结构、教学方法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提升教师的素质就成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键。提升教师素质,把好入口关是一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研修培训也是重要途径。第三,良好的保障条件和激励措施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保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的“弱势’地位,需要在教师培训进修、社会考察、申请科研资助、评优评奖、职称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以更多的保障和激励,必要时还要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得到保障,工作得到充分认可,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相比,与新形势的发展相比,与广大学生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尚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
是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仍不平衡,少数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的思想认识还没完全到位,工作推进力度不够,落实措施不够有力。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机构建设严重滞后于上级要求,各校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立二级机构上存在畏难情绪,机构建设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推进,专任教师编制、人员配备还没有完全按照中宣部、教育部文件要求落实到位。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还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四是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缺少既有渊博知识、人格魅力,又有教学热情的大师级人物。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离教育部提出的要“使新课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正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要求
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工作要求、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必须全面认清和准确把握形势,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富有成效。准确把握形势,既要看到严峻的挑战,更要看到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工作抓出实效。
(一)要深刻领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高度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把其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
建设者的一项战略任务,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下发一系列重要文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切实加强领导。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在地位和作用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二是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三是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在工作思路上,强调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为支撑,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以宏观指导为保证,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五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强调既要提高教师地位,又要加强教师管理,严把政治关、业务关和师德关,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中央的这些精神和要求,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原则要求、工作重点和方式方法。当前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把中央的精神和要求认真学习好、坚决落实好、真正运用好。
(二)要牢牢把握建设人才强省和教育强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
出的新要求。2010年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也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统筹安排,特别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描绘了今后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其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主题以及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许多重大举措,都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密切相关。就江苏高等教育而言,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江苏特色、江苏风格,适应经济社)发展新要求,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仰、高尚道德情操、较强,业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省委关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代化迈进”的战略目标和“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战略构想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率先实现,关键要靠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就必须牢牢把握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和“教育”这两个关键词,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牢固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点;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为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三)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国际形势处在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形势的这种总体态势,为我们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相对平和的环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加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个别超级大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对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包围;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抢占我思想文化新阵地;利用各种基金会、宗教组织、其他非政府组织及外交学术交流等手段加强对我国进行渗透。他们不遗余力地攻击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企图用所谓“普世价值”取代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解人们特别是青年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史、否定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煽动颠覆我国政治制度。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由远距离变成了零距离,从思想领域渗透到
社会生活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西方敌对势力把青年学生作为渗透和争夺的重点群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青年学生极力兜售其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青年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的任务,发挥着育人主渠道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系能否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
(四)要主动适应大学生群体新的思想行为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思政理论课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理想远大、充满活力、个性鲜明。应该肯定,大学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也要看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特殊阶段,青年学生可塑性强,不仅乐于接受新观念,也容易为不正确的思想和导向所影响。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日益频繁,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大,需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的“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使得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趋明显,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理想信念;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和各种高科技资讯手段的日益发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需要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是培养他们坚定信仰、坚强意志、诚实品德和良好修养的重要途径。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就必须主动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有效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三、不断开创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新局面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头绪很多,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拓展的领域不少,需要关注的事情不少。必须突出重点;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力求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各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继续把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列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完善由校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校长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等多个环节入手,切实提高组织协调水平,努力构建目标同向、教育同步、推进同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格局。特别是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 要投入更多精力,在工作上加强领导,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在条件上
提供保障,多深入教学一线,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民办高校要根据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要求,明确主要领导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今后,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不能开得好,能不能受到学生欢迎,能不能切实发挥作用,作为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衡量标准,作为领导班子政治上坚强合格的重要考核标准,作为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检验标准。高校负责同志要按照懂政治的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给予思政课建设工作更多的关注和关心,给予思政课教师更多的关怀和关爱,在工作上加强领导,在政策上积极扶持,在条件上提供保障,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等方面加强研究,拿出硬性办法,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要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建设。建立独立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实效的组织保障。近年来,我省高校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机构设置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今年1月,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思政理论课二级独立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在全省124所高校中,建立独立的思政理论课二级机构的不到15%,这与教育部的要求相比、与兄弟省份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上海、广东、辽宁等都已经达到80%以上)。特别是部委属和省属重点本科高校,在机构建设上没有进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立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是中宣部、教育部广泛调研,慎重考虑后做出的重大决策,符合高等人教育规律,在推动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教育部和议我厅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中,是否建立独立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是其中的核心指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建设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不要有左顾右盼的观望,必须抓紧落实,坚定不移地推进机构建设。还没有建立独立设置二级机构的学校,要在今年上半年尽快建立。各高校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周密方案,妥善处理机构剥离、人员定岗、资源整合等事宜,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按照明确的时间表,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已经建立机构的高校,学校要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措施,保证机构正常高效运行。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要与学校其它院系享有同等待遇,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事权;充分考虑机构主要为公共课服务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在机构,保障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的平均水平;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要通过规范机构建设,真正使广大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三)要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从总体上来看,“05方案”实施以来,我省大多数高校都能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但也有少部分高校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现象,随着削减或变相削减思政课程和课时的情况仍然存在。各高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新课程方案提出的课程和课时
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要把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作为生命线,切实抓好教学观念转变这个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真分析思想理论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切实抓好课堂讲授这一教学的基本环节,认真备好课,善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行导人,努力增强教学效果;切实围绕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切实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环节的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四)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的质量。要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的目标,教师是关键。目前,我省高校现有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2200余人,兼职教师120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占7.3%,副教授占32.4%;有博士学位的占12.5%,硕士学位的占478%。按照中宣部、教育部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按不低于师生(全日制在校本、专 科学生)l:350-400的比例配备的要求相比,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与形势发展和中央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建设规划并作为重点,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
制,按要求配齐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各校党政领导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和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 题,舍得加大投入,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对政治条件、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学历学位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对不胜任岗位要求的教师要及时调离,安排其他适当工作。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严格落实计划要求,认真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和教育厅组织的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和培训。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明确指出,组织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参加研修,是政治培训、政治任务,不是一般的业务培训。对不服从计划安排参加研修培训的教师,对不认真完成研修计划任务的学校,我们将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评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等方面从严控制。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待遇政策体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于部选拔任用、科研立项、学历学 位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向思政课教师倾斜。认真落实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政策,形成完备有效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政策氛围,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吸引、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事、终身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五)要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是要推进学科的整体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和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
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学科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要重视学科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扎实推进学科专业、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学科规范化建设和学科交流。要通过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二是要搞好学科的规范管理。要认真领会中央关于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战略决策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属性和特点,准确把握学科建设方向,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结合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起来,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引导学科专家积极投身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来,使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教学实践中成长发展,发挥作用。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成果和教学效果。三是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督查和指导。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并将依此进行学科建设督查工作,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学科点单位,要限期改进,仍达不到要求的,将予以停止或撤销。
(六)要逐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保障机制。加强保障机制建设,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各校要结合学校教育发展改革,特别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形势,进一步落实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主管校领导负责,学校宣传、学生、教务、人事、科研和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贯彻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生均15—20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建设经费,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长。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等有力措施,让高水平的教师愿意来、留得住。教育厅将结合推荐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两年评选一次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检查督导机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评价和衡量学校以及领导班子工作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教育教学和领导班子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支持机制,争取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互为补充,密切配合。
(七)要进一步加大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加强督促检查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关措施的落实。今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省教育厅也于去年根据我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际颁发了《江苏省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试行)》和《江苏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试行)》。在教育部和我省《建设标准》中,都分别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核心指标,这也是教育部和我
省将要开展的督促检查工作的重点内容。各高校要成立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宣传、教务、财务、人事、科研、研究生院(部、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等部门参加的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也将成立督查工作专家组。要制定督促检查计划,落实任务分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完成时限。督促检查以学校自查为主,教育厅和教育部抽查相结合。今年上半年,教育厅将在各校认真自查的基础上,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教育部也将派出督查组对我省高校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情况进行抽查,并将以适当方式公布督查结果。这次督促检查是在对各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督查的重点是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是否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任务,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单位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依托单位;二是乌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二者结合以及全面加强学科建设的情况; 三是是否按l:350-400的比例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四是是否按本专科在校生生均15—20元标准建立教学专项经费,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五是是否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完善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六是是否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收入水平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会后,省教育厅将就如何做好督查工作专门进行部署,各高校要高度
重视,认真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要求,尽快行动起来,认真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为迎接教育厅的检查和教育部抽查做好充分的准备。同志们,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建成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一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培养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月2 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市政府五届六次全会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和2005年的工作,对2006年工作进行部署。省科技厅、市政府非常关心此次会议,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监察专员杨路义和星火办吕景田副主任专程由长春来四平参加会议,并将作重要指示,秀超副市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参加会议,并也将作重要讲话。相信在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对我们做好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将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根据会议日程安排,我代表市科技局对“十五”以来和2005年的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对2006年工作提出具体工作目标与思路,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十五”期间和2005年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四平市科技工作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二次创业振兴四平”的工作重点,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扶持粮食主产区战略的机遇,深入开展了以抓高科技大项目促进全市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拉动经济发展为工作主线,以抓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的发展来逐步确立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以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和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为载体,促进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上述工作的开展,带动了全市的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中药和农牧产品深加工五个重点产业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优势科技产业群,为四平经济和社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一)支持和组织企业争取大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我市坚持加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工作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难得机遇,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260项,已通过审批同意立项185项(省级以上65项,市级120项),项目总投资94,557万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42,425万元,实现年利税86,352万元,获国家、省无偿资助科技补助经费5,869万元。其中2005年被批准立项的国家、省级项目30项,项目总投资15,927万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3,989万元,实现年利税26,811万元,创我市获批准省级以上科技项目以及经费总数的历史新高。上述项目,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对经济发展拉力强、示范效应大。如总投资11,700万元的“金属纳米粉制取设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年产一万吨药用超强崩解剂”项目、总投资14,000万元的“红外式电能预收费自动控制系统”项目,均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势拉力的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科技重点项目。“污水处理高效分离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年产200吨氯磺酰异氰酸脂产品”、“头孢呋辛酸产品”和“N—甲基吡咯烷的”等一批国家“863”、国家新产品开发计划、省级攻关和创新基金项目,产业化后所形成的系列产品已成为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十大优势产业”重点建设的“五个基地”的拳头产品。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研发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科技项目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更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基础。
(二)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建设工作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的五年,是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企业队伍建设工作稳健起步和快速发展的五年。
(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发展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十五”初期我市仅有六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到2005年底全市省、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已发展到48户。“十五”期间是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企业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的五年,其中2005年新增15户,增幅率为31%。现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1.8%。“十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幅率为26.3%,利税增幅率为16.7%。产值、利税增幅较快的是近两年,2004年,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2亿元,实现利税3.7亿元,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1%,利税占全市工业实现利税的25.9%,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2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2.4%,实现利税4.1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的27.6%。以上数字表明,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市的经济运行工作中,确实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既是我们总结“十一五”期间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
(2)高新技术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主体。从“十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态势来看,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队伍,是政府科技工作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主要任务,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框架正在逐步形成。一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具备了一定的超前研发能力,并且已走上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运行轨道。如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四平市高斯达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四平慧宇仪表电气有限公司、四平市科研院、四平市一正药业有限公司、四平艾斯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四平市吉春药业有限公司、福耀集团双辽分公司等企业(集团),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国际、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北京、上海、大连等技术密集区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与技术中心,部分企业还和与乌克兰、日本等国外科技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他们充分利用外部技术、人才优势,使企业发展成为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这方面,我市有很多范例值得总结与推广,如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在“十五”期间依靠科技创新,以自身的科技条件为基础,通过市场为导向与哈药集团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并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在大连建立了企业的研发基地,自主不断研发新产品投入生产,现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省精细化工企业的排头兵。2005年完成产值5,359万元(同比增幅84.7%),实现利润1503万元(同比增幅78.6%),上缴税金719万元,企业人均实现利税15.6万元。该企业研发并已通过省科技厅主持鉴定的“头孢呋辛酸产品研制”项目,2005年已建成年产200吨的生产线,2006年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6,000万元。目前,该企业又与香港立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制合作,合作投资15,450万元,分二期新上6个新产品、年产750吨药物中间体项目,予计2007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产值可达49,800万元,实现利税13,222万元,2009年第二期工程完成后,产值可达62,050万元,实现利税17,402万元,一跃成为四平市名列前茅的利税大户和全省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三)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十五”期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扶持粮食主产区战略的有利契机,以推广、示范农业新技术、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信息、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体系为工作重点,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方面狠下功夫。五年来,我市科技部门围绕发展效益型、环保型标准化农业的目标,配合农业部门积极开展了发展优质农作物、保障粮食安全的科技兴农示范推广项目,开展了以星火学校、专家大院为中心的专项农业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和科技人才、技术培训工作,开展了以星火计划网为中心的打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上述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农业科技项目的推广、示范实现了农业三项指标同步增长。五年来,我市实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360余项,累计为农民增收289,000万元。其中由公主岭、梨树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2005年在24个乡镇建立了面积为0.6万亩的核心试验区、面积为34万亩的示范区、面积为320万亩的辐射区,面积为20万亩的专业化玉米生产基地。该项目的示范推广,为农民年均可增加收益5,800万元。由公主岭市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经五年的示范推广560万亩后,累计增产46,500万公斤,为农民增收收益46,500万元。另外,我市各县(市)、区还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开展了一系列适应本地特点、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如梨树县实施的“棚膜经济”农民增加项目。全县已发展棚膜面积10.2万亩,地膜面积89.10万亩,实现产值80,000万元,该县重点推广的米麦间种、垄沟深施肥、“五优五化”养猪技术等农业科技项目累计投入科技经费达19,000万元,实现产值达60,000万元。伊通县实施的发展效益农业的“一调五兴”(即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兴牛、兴鹿、兴禽、兴菜、兴果)项目近100项,累计为农业民增收5余亿元。上述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实现了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三项指标的同步增长。
(2)专家大项和星火学校专项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十五”期间,我市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了国家级星火学校4所,省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2个,选派科技专家特派员项目3个,我市建立市级星火学校4个,市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4个,实施星火学校建设、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专家特派员工程项目35项,其中2005年实施15项。上述项目的实施与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五年间,我们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火学校作为载体,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工作和专项项目的推广。累计举办粮食种植技术、棚膜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果树蔬菜种植技术等近60种类农业技术讲座213期,培训班152期,培训农业科技人员75万人次。其中2005年举办讲座62期、培训班40期,予计培训农业科技人员10.2万人次。上述农业科技专项,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进步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农民的欢迎,并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四)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工作已有新进展 打造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是“十五”期间各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十五”期间,我市结合本地科技工作特点与实际,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并认真规划和启动了创建四个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工作。经过近二年的努力,此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示范中心平台建设已启动,并取得一定的进展。2005年,我们已争取到了国家财政部资助的启动经费50万元,并规划、设计了以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的创业服务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争取在三年完成创业中心建设的创建工作;科技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有序开展。2005年已完成全市高级科技人才库建设工作,收录全市各类高级专家300余人,全市一般科技人才库建设工作正在建设中,计划收录人员将达到一万人左右。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人才资源共享中介服务工作,充分挖掘我市科技人才潜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尽其才,才为事用”,逐步消除科技创新链条上人才梗阻因素;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工作又有新进展。2005年四平市星火计划网站网页更新速度加快,网站点击率有所上升,全年共交流科技信息已达到了3250条。《四平科技信息》编辑质量有所提高,在加强政府领导、企业经营者和科技人员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一份资料浓缩了科技工作动态、科技政策和企业经济运行信息效果,起到了为经济建设搭桥、服务的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互惠、共享服务平台建际工作已完成阶段性工作。2005年我们已完成对全市各类单位的大型精密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的调查,并对上千种设备进行了登记造册工作,同时对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研发、研制工作中所需、但企业又不能购买的通用型、精密型的设备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已开展了部分资源互惠、共享的中介服务工作。构建科技服务平台打造工作,既是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一项长期不断建设、发展的工作,因而我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仅仅是开始,还有待于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努力与完善,使其真正发挥支撑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
(五)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步伐加快。
“十五”期间,我市坚持把科技创新工作,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摆在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调动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多出具有自主产权的科技成果,五年间,我市共有获奖科技成果232项,其中有20项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212项成果获四平市科技进步奖。并且部分获奖科技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成果既反映了我市的科技水平,又对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市科技进步、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完成工业“提速增效”任务成绩突出。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系统直属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克难攻关,积极开展工业“提速增效”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
(1)、完成工业总产值 6726万元,同比增长72%(2)、完成工业增加值1984万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工业利润1664万元,同比增长65、5%(4)、上缴税金906万元,同比增长33、4% 由于我局完成工业“提速增效”任务成绩突出,2005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工业“提速增效”优胜奖单位。
二、2006年重点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市政府五届六次会议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我市核心技术和自由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能力,切实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加快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关键一年。根据我市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四平市科技工作确定了2006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总方针,加大实施项目带动工作的力度。抓大项目,以大项目为载体促进全市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和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抓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企业队伍建设,以高新技术支撑“十大产业”“五个基地”建设。抓科技服务平台软环境建设,以打造科技服务平台来加快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2006重点作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组织、争取一批国家、省级高科技项目
谋划、争取高科技项目是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重中之重,其工作目标为项目总数不低于35项,争获无偿资助科技研发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具体工作任务分解:
(1)、积极支持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申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三批高科技重点项目。
(2)、积极协调、支持双辽市等县(市)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技产业项目。
(3)、积极组织市直、协调县(市)申报国家、省级新产品计划、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专利产业化、科技攻关和重大专项项目。
(4)、组织申报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省级科技专家大院、星火学校专项经费项目。
(5)、组织、审批部分市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二)继续重点协助企业抓好十个已立项的大项目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
加快十大优势产业发展、打造“五个基地”建设是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2006年,市直以扶持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市钠米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承担的10项重点科技项目实施产业化为重点,各县(市)、区应结合本地实际选择3—5项强县富民项目为重点,做好“十一五”的开局重点工作。市直具体工作分解如下:(1)、进一步积极支持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的股份制重组项目投产工作,以200吨/年头孢呋辛酸产品按期达产为重点,达到可实现工业产值9,000-10,000万元,实现利税2800万元的目标。
(2)、协助、指导市科研院承担的“年产1万吨药用超强崩解剂系列产品”、市高斯达纳米材料设造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金属纳米粉制取设备技术及产业化”和市双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红外线遥控予付费微机自动控制器”等三项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科技项目建厂投产工作,争取使其2006年按计划建成、投产。
(3)、协助、支持市高斯达纳米材料设造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材料的表面纳米化工程”、市海格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污水处理高效分离物流化复合反应器”等二项国家科技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计划项目的建厂投产工作,争取使其2006年按计划部分建成、投产。
(4)、协助、支持市慧宇仪表电气有限公司承担的省长基金项目“马自达M6、M9轿车用电动燃油泵总成研制”、市华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基因重组人源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中试制备研究”等二项省级重点项目的规模化达产工作。
(5)、协助、支持吉林一正药业集团公司的“胃愈胶囊研制”、市吉春药业公司的“妇炎康胶囊”等二项国家新产品计划项目的扩产、新产品推广工作。
(三)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队伍建设工作力度 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建设我市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队伍是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科教兴市”战略的重点工作。2006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建设工作目标为:
(1)、新增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10—12户,全市达到60户左右,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2%左右。
(2)、新增省级科技企业20—25户,全市达到45—50户左右,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18%左右。
(3)、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企业产值达到28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左右。
(四)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科技服务平台是实施建设区域优势创新体系的服务支撑,是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载体。2006年,我市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有如下工作:
(1)、省级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应进行超前规划,基础建设工作做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2)、科技信息平台要在网页制作、与市政府网并网方面努力工作,《四平科技信息》要高质量编辑出版4—6期。
(3)、科学仪器资源共享、互惠服务平台工作重点是协调吉林师大等高校和科研单位与我市科技企业建立产、学、研协作,开展有组织的项目合作。充分利用我市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科技协作优势、重点作好我市企业与北京的科技对接工作。继续作好吉林师大与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英甲精细化工公司、市惠宇仪表电气公司、双喜科技开发公司,和市流体公司等单位已开展的项目合作,使其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4)、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中介服务平台重点抓好四平市科技人才库建设工作,完成省、市人才建设项目。
(五)努力完成2006年市政府下达的经济运行指标
2005年,市直科技系统直属企业,经济建设由快走变快跑,在提速增效工作方面走到了全市的前列,经济运行指标平均增幅60%。2006年还要再继续努力,一定按市政府下达的工业经济指标:工业总产值按26%增幅,完成工业总产值8500万元;工业增加值按16%增幅,完成工业增加值2300万元;利润按12%增幅,实现利润1870万元。
(六)协调各县(市)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广、示范先进技术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我市农业科技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重点抓如下工作:
(1)、协助公主岭市、梨树县继续做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的示范、推广工作。
(2)、组织好省、市级专家大院、星火学校开展已批准项目的实施和新项目的申报工作。
(3)、组织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科技之冬(春)”、“科技三下乡”、农业科技星火学校、专家大院培训等载体完成省厅下达的培训计划。
(4)、组织好其它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项目申报及示范、推广工作。
(七)积极筹备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大会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1月9日—11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大会的召开又将推动全国科技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加速发展的时期,更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吉林省政府即将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根据我市科技工作发展实际,我们也建议市委、市政府召开我市科技工作大会,借此促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为筹备开好此会,全市科技系统应完成如下准备工作:
(1)、做好会议策划工作,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会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之后适当时机召开我市科技工作大会。
(2)、认真组织好“十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把我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含量高、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明显,拉动经济力强的优秀成果评选出来,在大会上予以表彰。
(3)、会同组织、人事部门评选“十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工作者个人,在大会上予以表彰.(4)、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草稿),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实施。
(5)、组织研讨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激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文件精神,制定我市落实文件精神的配套政策。
(6)、根据国家、省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修正我市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
(7)、根据省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四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八)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应进一步加强:(1)、我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县科技局作为政府科普工作职责部门,一定要将科普工作的政府行为落到实处。
(2)、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以科技教育为主线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我市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工作力度
(3)、准备在4月份与市科协联合组织召开全市科普统计工作会议,认真研究一下科普统计工作。
(4)、准备与市科协联合在四平市区内建一个高标准的科技科普宣传画廊,加大我市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工作力度。
(5)、抓好与市科协的协作工作。组织好今年的“科普工作周”、“科技三下乡”、“科普大集”和“科技之科冬(春)”活动,使科普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科技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乘着全国科技大会的春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拼搏,抢抓机遇,开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使我市科技工作再跃新台阶,更好的完成我市的“十一五”科技工作发展规划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