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坛医院护理岗位管理总结(2013.1.28
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总结
2012年9月北京天坛医院被北京市卫生局列为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医院,护理部根据《卫生部关于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从培训入手,成立岗位管理小组,完成了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了与岗位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制度等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岗位管理培训,拓宽工作思路
医院护士岗位管理作为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新型管理形式,护理管理者需要打破传统护理思维,只有熟知岗位管理的精髓,方可建立切实可行的岗位管理制度,避免管理过程中的失误与偏差,护理部先后组织了四次岗位管理培训班,特别邀请卫生部领导、医院护理部主任任面向全院护士长、护理骨干进行岗位管理培训,使护理人员对岗位管理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使医院的岗位管理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
二、建立岗位管理小组,完善管理制度
为使护理岗位管理符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现状,建立了以党委书记及院长一把手为组长,绩效、人事及信息等部门主任为副组长,由科护士长、部分病房护士长组成的护理岗位管理小组,岗位管理小组完成了如下工作内容:
1.对医院现有护理岗位进行重新梳理,根据工作性质、内容,将医院护士岗位设置为管理、责任、治疗、辅助四个总岗位,各岗位与护士层级相融合,如责任岗位,分为“责一岗”、“责二岗”、“责三岗”、“责四岗”等。2.根据岗位设定,岗位管理小组完成了岗位描述、上岗条件、岗位职责、岗位培训、岗位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等管理制度。
三、开展岗位工作试点,考量制度的可行性
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后,为考量其制度的可行性,护理部在全院宣布以病房为单位,自愿报名成为试点病房,开展岗位管理试点工作。通过报名筛选神外
五、外
三、神内一病房三个病房通过综合评价,成为第一批试点病房。试点病房工作开展较为顺利,护理部调整了其绩效工作分配方案,随之医院各护理单元相继开展了岗位管理工作,护理部全面的调整了全院护士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
四、多措并举,建立多种岗位管理形式
1.“一人多岗”:自门诊开展预约挂号、节假日全天门诊等工作后,为解决门诊护理人力问题,护理部以门诊抽血室做为切入点,开展“一人多岗”的管理形式。向全院进行岗位公开,护士自愿报名,经过资质审核、集中培训、统一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岗位证书。护士除本岗位外可用业余时间承担第二岗位的工作。
2.手术室实施护士与医生共同组成的手术小组,根据手术科室、医生及手术情况安排相应护理人员,为加快手术运转、增加了手术数量,促进平均住院日的下降。
五、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护士胜任能力
1.专科护理培训:外送12名护士接受了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糖尿病专业护士的培训与认证。针对神经科护理群体落实了“第二届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护理配合培训班”和“脑卒中综合治疗与护理新进展培训班”两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急诊室完成了重点科室的专科培训。
2.新护士的培养:针对新入职的护士,护理部组织了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其内容涉及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医德医风、护患沟通等内容。将护士分配至重症监护室、急诊室、神经内外科重症病房进行护理实践轮转培训。新护士入科后,科室建立一年的专科培训计划,临床实践为“一对一”带教形式,知识培训为护理骨干集中培训授课形式,以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3.护理管理者培训: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资金的支持下,护理部外送60%护士长至德国、台湾地区学习,同时提供各种机会,让护士长参加卫生行政部门、护理学术组织组织的管理培训,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打开管理者的工作思维。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3年护理部将继续完善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对护理培训内容与考核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开展围绕护士岗位的护理培训,建立不但与护士收入挂钩,同时与奖励、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挂钩的考核方式,同时完成岗位配置等工作。
北京天坛医院护理部 2013年1月28日
第二篇:关于基层医院护理岗位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
关于基层医院护理岗位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
姓名:张月娥学号:***
摘要:基层医院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如果用过后处理不当,不仅污染医院环境,更会造成社会危害。探讨了基层医院护理岗位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指出重视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监管,进行分类处理是规范基层医院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积极可行的管理模式,对预防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岗位;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次性医疗用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医疗护理工作种,与此同时,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不完善,成为引发医院感染的潜在隐患,因此加强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目前现状
1.1一次性医疗用品消耗量增加
基层医院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在满足农村居民防病治病的就医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农民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耗也随着医院患者人数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成为医学界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由于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方便、卫生、操作简单、不产生交叉感染,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的应用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医疗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医院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不够重视
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处理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医疗垃圾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若处理不当不仅会给坏境带来严重污染,而且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但是基层医院在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上没有成型的制度,不能对其流向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护理人员在此问题上无章可循,意识淡薄,由于一次性废弃物不能得以及时地处理,引发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潜在隐患,增加了对社会的危害。
1.3护理岗位工作人员缺乏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相关知识
基层医院护理岗位工作人员观念陈旧,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危害认识不足。尤其护士在配置药物操作过程中贪图方便,将大量可回收的类生活垃圾和损伤性废弃物一起放置,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采取不分离、不毁形、不浸泡的处理措施。把输液瓶连同带头皮针的输液管一起作为损伤性废弃物放置;非感染性可回收的再生性材料混同于有害医疗废弃物,造成无端浪费,同时加大了废弃物处理的负担,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采取措施
2.1提高认识,完善制度
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生命安全和医院感染的控制,同时对社会及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工作作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无疑是衡量医疗质量的标准之一,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加强其管理的规范化,并将其列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一环,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加强管理。在进行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贯彻落实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颁布的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处理环节的相关规定,并且在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中,职能部门首先建立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护理岗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做到无害化回收处理。
2.2规范化培训
加强全院护理人员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知识培训,主要通过: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工作有高度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2)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相关知识作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一项主要内容,由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一次性医疗废弃物规范化管理及预防医院感染等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做好笔记,改变护理人员在废弃物管理上陈旧的观念,让其切实认识到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带来的严重后果。
2.3建册登记
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处置环节进行细节管理,完善其在护理科处理环节的管理制度。具体措施:1)建立登记册。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规格等各项指标以及时间、数量进行详细的登记,保证在与销毁人员交接工作是能够顺利进行,同时确保使用数量和毁形数量一致,防止废弃物是遗漏,造成污染;2)护理人员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时进行分离、毁形、分类,并将具有传染性的废弃物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容器内进行初步消毒,方便后续销毁处理;3)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相互监督,在出现问题时可追查到具体的责任人,避免了责任界限模糊,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
2.4分类处理
在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回收毁形的过程中,我们本着及无害化处理,又避免院内感染,保证工作人员免受损伤的原则,由护士长负责对医疗垃圾实行分类包装,并标上明显标记,将锐器全部放入硬质带内胆容器内;带有血液、体液的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尿袋等污染物品放入写有 “焚烧”字样的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直接送医疗垃圾处置站;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病区使用后放入消毒液中浸泡,输液器剪断毁形,输液器、注射器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由专职人员统一收集,定点销毁。
2.5将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为提高护理人员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的责任心,护理部把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当中,各科护士长交替互相检查对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对不合适的科室可采取扣分的办法,再由本科室护士长追究个人责任,记录分值,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依据。
3结语
加强护理岗位对医疗废弃物的规划化管理,及时得当地对其进行处理,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建立健全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制度,对具有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强化管理观念,把对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当作一项业务来抓,才能把医院感染降到最低,减低其对社会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姜浩然.乡镇卫生院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黑河学刊,2011(19):177.[2]高春梅,刘宏,赵超英.医院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现状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3):58.[3]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
第三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制度
一、护理部工作制度
(一)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二)负责组织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和制度,严格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促进全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三)做好经常性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的防范工作,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对护理差错或事故及时调查了解,认真进行讨论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负责组织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加强护理技术管理,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五)督促科室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使病房设置规范化。
(六)定期对各科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及无菌消毒隔离等情况进行检查。
二、护理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护士长安排,对病员进行护理工作。
(二)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三)交班报告应由交班护士填写,要求字迹清楚,内容简明扼要,应用医学术语,有连贯性。
(四)晨间交班时,由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病员或新病员病情诊断以及护理有关事项。
(五)早晚交班时,日班护士应详细阅读交班簿,了解病员动态,然后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陪同日夜班重点巡视病员作床前交班。交班者应给下一班做好必须用品的准备。
(六)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明,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丢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护士长经常检查,定期组织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二)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后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轻病人痛苦或不良后果,并应立即向科主任、上级医师或护士长报告,同时应报告护理部、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三)发生事故差错的有关各种记录、化验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病人的标本,以备鉴定、研究之用。(四)发生差错和事故,科内应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分清性质,明确责任,及时报告医务科或护理部,24小时内交书面报告。
(五)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根据情况,应严肃处理给予处罚。对发生差错事故的部门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其他人发现时,须按情节从重给予处罚。
(六)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事故差错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四、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一)护理文件要严格按规定填写,要用钢笔书写、文字简练、应用医学术语记录病情,记录整洁无涂改,外文或药名要写全名或按规定缩写。
(二)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文件要定点存放、病历各种表格要排列整齐,不得撕毁、拆散、涂改或丢失。
(三)病人出院或死亡,应记录出院或死亡时间,按规定整理好病历由病案室保管。
(四)病房交班报告本,须保存一年以上以备查阅。
五、分级护理制度
伤病员入院后,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护理等级分为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并分别设统一的标记,在伤病员一览表和床头牌上显示,伤病员住院期间,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护理等级。(一)特别护理
l、指征:
①病情重危,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变化需要抢救者。
②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复合伤等需监护者。
③昏迷、休克、大面积烧伤等重危病人。
2、要求:
①设特别护理小组,实行24小时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②根据病情配备抢救器材及药品,能及时配合抢救。
③制订护理计划,书写护理病案,认真填写各种护理记录。
④正确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保证各输液、引流管道通畅。
⑤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按规定做好皮肤、口腔及会阴护理,防止并发症和褥疮发生。(二)一级护理
1、指征:
①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②特大手术后七天内,各种大手术后1—3天:
③高热、肾衰、糖尿病与酸中毒、各种内出血、外伤及极度衰弱者。
2、要求: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每四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②制定护理计划,按时详细填写护理病程记录。
③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督促病人经常翻身。
④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按时喂饭、服药、送便器。
⑤认真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进食、加强营养。(三)二级护理
1、指征:
①病重期间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者。
②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宜过多活动者。
③善通手术后或特殊治疗病人。
2、要求:
①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一次。
②根据病情可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轻度活动。
③帮助病人做好晨晚间护理,如洗脚、刷牙、洗脸等,并鼓励病人多翻身。
④针对不同疾病,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四)三级护理
1、指征: ①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的病人,正常孕妇等。
②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病人。
③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
2、要求:
①每日巡视二次,掌握病人病情及思想情况,注意病人饮食及休息。
②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二次。
③督促遵守院规,做好卫生宣教。
六、责任护理制度
(一)责任护士由护理专业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担任,并带领一组辅助护士共同组成责任护理小组,对一定床位的病人负责全面护理。
(二)护士长是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具体领导者与组织者。其职能是抓好行政、技术和各级护理人员的管理丁作。
(三)责任护士在护士长领导下,对所管床位的病人实行八小时在班,二十四小时负责。做好入院介绍,阐明白己的职责。对所负责床位病人病史、饮食、生活等作全面了解,制定护理计划,参与医师查房,了解对护理的要求,有效地预防各种并发症,做好恢复期病人的功能护理及饮食护理,进行卫生宣教,办理病人出院、转科、转院。及时写好护理小结。(四)辅助护士在责任护士带领下,完成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和必要的护理记录,严格交接班制度。责任护士不在班时,辅助护士应对分管的床位病人全面负责,执行护理计划。
七、病房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
1、定期向病员宣讲卫生知识,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操作轻、说话轻。
3、病区床单位的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并固定位置,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4、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一次,每周大清扫一次。
5、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着装整齐,必要时带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
6、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出院时清点收回。
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8、定期召开病人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9、病房内不得接待非住院病人,不会客。医生查房时不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离开病房。(二)住院病人
1、住院病人应遵守住院规则,听从医护人员指导和管理,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服从检查、治疗和护理,安心休养。
2、住院病人应遵守医院作息时间,在查房、诊疗时间内不得擅自离开病房。
3、住院病人饮食要严格遵守医嘱,院外送进的食物,须经医生或护士同意方可交给病人。
4、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不得自行邀请院外医生诊治,不得指名要药或强求不必要的检查治疗,也不得随意到院外购药应用。
5、住院病人不得在医护办公室逗留、闲谈,不得翻阅病历及其他有关医疗记录,未经医护人员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
6、住院病人不得随意外出或在院外住宿,否则按自动出院处理。查房和治疗时不得离开床位。
7、住院病人应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保持病房内外整齐清洁和安静。
8、住院病人除携带少量必须生活用品外,不得带入其他物品,贵重物品应自行妥善保管。
9、住院病人不得乱串病房或自行换床位。非探视时间,不准会客。
10、住院病人可随时对医院工作提出意见,帮助医院改进工作。
11、病人如不遵守以上规定,院方应予以劝阻教育,必要时通知其家属或工作单位协助处理。
八、探视陪伴制度
(一)探视病人应严格遵守探视时间。每次探视不得超过两人。
(二)学龄前儿童不得带入病房,传染病人一般不得探视和陪伴。抢救病人的探视应服从治疗需要,危重病入禁止探视。
(三)陪伴应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准吸烟和随地吐痰。
(四)探视和陪护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遇查房或进行诊疗工作时,陪护应退出病房,不得谈论有碍病员健康事宜。不得私自将病员带出院外。
(五)探陪人员要爱护医院公物,节约水电。凡损坏医院设施、物品者应照章赔偿。
(六)探视和陪护人员只准到所探视和陪护的病房,不得乱窜其它病房。
九、病人转院转科制度
(一)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诊断或治疗有困难的病员,由科内讨论或科主任提出,经业务院长同意,医务科批准,方可转院。(二)病员病情较重,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转院。较重病人转院或途中需治疗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
(三)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经治医生下达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登记,按联系的时间转科。
(四)转出科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转入科写转入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备案。
十、病人出入院制度
(一)入院管理
1、病人住院,须持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发的住院证办理入院手续。
2、病人住院后,病房护士应准备床位及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病人进入病房,医护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协助病人熟悉环境,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4、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对外伤骨折病人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5、病人入院后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及时执行医嘱,制定责任制护理计划。(二)出院管理
1、病员出院,须由经治医师提出,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方可办理。
2、病员出院,经治医师应于出院前一日下医嘱,填写“出院通知单”,护士长办理出院手续,提交住院处。
3、病员出院时,应交清公物,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后方能出院,其用过的物品,要进行终末处理。
4、对病情不宜出院而病员本人或家属要求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如说服无效应由病员或其家属签署有关手续后,方能办理出院。
5、对诊断明确而又无须在本院继续治疗的一般慢性病患,应作出院处理。
十一、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治疗护士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操作前应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二)器械、药品应分类定位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应加锁保管,交接班时要认真核对。(三)室内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应分别放在固定位置,治疗完毕用过的物品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位置。
(四)定期检查各种治疗包及无菌物品的失效期,超过失效期应重新消毒、灭菌,无菌持物钳(镊)及其浸泡液和容器,敷料罐,碘酒和酒精瓶等每周高压消毒或更换l-2次,器械消毒液应每天更换一次,用酒精作浸泡液时,应保持75%的浓度。
(五)室内保持整洁,每天湿式清扫及通风,物体表面及空气每天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报告单留存备查。
十二、换药室工作制度
(一)换药室须有专人负责,操作者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换药前后应洗手。
(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换药时做到一人一碗(盘)、二钳、一份无菌物品,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伤口不得在换药室换药。
(三)每次换药完毕,敷料分类倒入污物桶,用过的器械和换药碗分别泡入消毒液中。
(四)室内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别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应标明失效期,过期或潮湿时应重新消毒。
(五)开包后未用完的换药碗、盘、钳、镊、敷料等每日消毒一次,放持物钳(镊)的无菌瓶、敷料罐、剪刀盘以及浸泡液每周消毒灭菌1-2次,启封的外用无菌溶液(生理盐水、呋喃西林溶液)仅限当日使用。
(六)室内每天湿式清扫及通风,物体表面及空气每天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报告单留存备查。
第四篇:医院护理管理目标
护理部目标管理及实施措施
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我院(2015-2020年)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第一阶段规划目标及2015年护理工作计划,特制定好了管理目标如下: 目标一:护士配置基本达标:
普通病房护士人数与开放床位数之比≧0.4:1,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的患者≤8个
手术室护士人数与手术间数量之比≧3:1
主要措施:积极开发、申请,要求逐步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 目标二:建立机动护士队伍,机动护士占护士总数的10%,加强机动护士培训。主要措施:
1、通过考核、选拔的形式,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应急能力强、团结协作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护理人员选拔进入机动护士库。
2、以理论知识讲授、操作技能示教、情景演练等形式,对机动护士进行培训
3、定期对机动护士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培训,组织演练,目标三:护士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100%、考核合格率100% 主要措施:
1、制订护士分层培训计划,按计划进行定期培训、考核。
2、选派护理骨干参加相关专业业务培训
3、院内护理业务讲座每月一次
4、科内业务讲座每月一次 目标四:加强专科护理建设 主要措施:
落实专科护士培养计划,加强专科护士培训,如急诊急救、重症监护、PICC置管、新生儿护理、供应室等。推荐参加相关专业学习班,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目标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主要措施:
1、进一步落实在各项诊疗活动中的“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2、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3、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
5、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6、在实施任何操作前,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7、使用反向式核对方式(病人或家属说出自己名字),作为最后确认病人身份的方法。
目标六:提高用药安全,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主要措施:
1、加强各种药品管理,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2、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
3、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5、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6、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学习制度。
7、严格遵守用药观察制度。
目标七: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主要措施:
1、制定“执行医嘱制度”、“口头医嘱执行流程”、“有异议医嘱执行流程”
2、紧急抢救急危重症的特殊情况下,对医生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复背诵述,在执行时护士、医生双重检查核核对药品(尤其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下),事后应准确记录。目标八:认真落实患者转交接交接制度 主要措施:
1、制定、落实患者转接制度和转科护理流程。
2、各科建立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
3、根据不同科室制定转交记录单,详细填写病人情况。交、接双方签全名。
4、加强督导
目标九;认真落实“危急值”报告制度 主要措施:
1、首先制定出适合我院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危急值”项目,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2、各科室应建立“危急值”登记本,认真登记,及时报告。目标十: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减少护理并发症 主要措施
1、实施二级监控,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2、制定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3、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目标十一:防范与减少高危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95%。主要措施
1、建立跌倒/坠床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2、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与措施。
3、尽可能做到有适宜的人力资源保障,(开放床位与出勤护士比为1:0.4)
目标十二:防范减少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例次。主要措施:
1、制定“刺激性药物外渗防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化疗药物外渗防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2、加强静脉用药患者的健康宣教,转变观念,输入一般药物建议使用留置针;输入化疗药物建议使用PICC或CVC。
3、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巡视严密观察。
目标十三:杜绝、减少护士执行输血医嘱错误例数、降低输血风险 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临床输血全面质量控制
2、严格执行“输血安全制度”
3、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验期间的环节管理。
4、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做好全面核对。
5、严格输血过程监测,并做好记录
目标十四:降低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管率,防止不良后果甚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措施:
1、制定导管滑脱防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2、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有无管路滑脱的危险因素。
3、加强巡视密切观察。
4、护理部专项督导。
目标十五:仪器设备规范操作合格率100% 主要措施:
1、完善修订《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加强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和考核(根据本科室常用仪器设备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目标十六: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住院措施:
1、规范抢救车管理:
(1)、锁定急救物品的种类(包括急救设备和抢救车/抢救箱内一般抢救物品。急救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心脏起搏/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设备、负压吸引器、给氧设备、洗胃机、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微量注射泵、各种基本手术器械、升降温设备等。)
(2)全院统一抢救药品种类。
(3)统一制作抢救物品示意图,各层物品统一放置。
2、严格遵守抢救工作制度。
3、严格规范交接。
4、对抢救物品、药品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培训、考核,达到人人掌握。目标十七;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护士对主动报告安全(不良)事件知晓率>90% 主要措施:
1、学习培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2、倡导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医务人员报告的机制。
3、形成良好的医疗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处罚性、不针对个人的环境、有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措施。目标十八:开展优质护理服务,2015年启动示范病房 主要措施:
1、加强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合理为病人实施生活护理。
2、加强健康宣教及康复指导:各病房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健康宣教单,护理人员连续、适时的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健康宣教率达100%。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3、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设计、使用整体护理计划单,执行率达100%。进一步推行APN排班模式、夜班双岗制,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安全。
4、继续开展“满意护士”评选活动,激发护士工作热情,促进主动服务。
目标十九:基础护理合格率 ≥90%
主要措施:
1、制定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部实施专项督导。
2、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每天深入病房了解、检查、督促基础护理工作。
目标二十:逐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满意率≥95%。主要措施:
1、制定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2、每季一次专项调查。
3、认真分析、总结,查找不满意原因,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供满意度。
目标二十一: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完善绩效考核 主要措施:
1、修订完善《绩效考核方案》从护理工作的质量、数量、风险强度、医生、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探索护理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2、要求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绩效考核方案》,制定本科室“绩效考核细则”,做好效益工资的二次分配。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第五篇:护理管理二级医院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一)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协调与落实全院各部门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二)执行三级(医院-科室-病区)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三)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落实责任制,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
(四)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有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同工同酬。
(二)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的配置原则,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
(三)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
(四)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五)有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计划、保障措施到位,并有实施记录。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一)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二)依据《护士条例》、《护士守则》、《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质量。
(三)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四)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
(五)遵照医嘱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六)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治疗、用药等护理服务,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和治疗服务的反应。
(七)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
(八)保障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有效使用。
(九)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导。
(十)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流程,有可追溯机制。
(十一)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
(十二)建立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四、护理安全管理
(一)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
(二)有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信息的制度,改进措施到位。
(三)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
(四)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如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用药错误等。
(五)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六)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有培训与演练。
五、口腔门诊临床护理管理
(一)有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有规章制度与程序,规范口腔门诊护理工作。
(二)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常见口腔疾病制定护理工作流程和相关调拌技术操作标准。
(三)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有措施,有记录。
(四)护理配合工作实行四手操作。人员配备合理,技术培训到位。
(五)护理服务突出分诊台窗口服务的特点,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六)设立器械处理区,工作中严格执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各项措施
六、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
(一)有手术部(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二)有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三)有麻醉复苏室(或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