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局走访畜禽养殖企业工作情况汇报
统计局走访畜禽养殖企业工作情况
汇报
统计局走访畜禽养殖企业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国家统计局昆明市调查队《关于开展蓄禽养殖企业走访调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走访了区域内两家重点养殖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饲料和猪苗的供求、生猪市场价格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等,为进一步做好蓄禽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局此次走访的企业是位于我区厂口的昆明市新加利养殖场和云南永铭养殖有限公司。其中云南永铭养殖有限公司是由我区农业局招商引资的一家畜牧业公司,是昆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
业以及五华区农业龙头企业。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为:昆明市新加利养殖场目前数为存栏1200头,其中母猪386头;云南永铭养殖有限公司目前存栏数为4900头,其中母猪912头。两家均以销售育肥猪及仔猪苗为主,销售的范围是昆明周边地区及昆明以外部分市县。
两企业的种猪引进以省外兼省内养殖场采购为主。饲料都用配合饲料全程饲养,两家企业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以来,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国家的养殖扶持政策的帮扶,比如税务减免,母猪补贴,养殖新技术推广补贴等,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十分有益。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据上述两企业负责人口述,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1、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还待进一步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目前养殖水平不高,引进的种猪品质差,料肉比低,疾病多而且复杂,猪肉品质欠佳。
2、饲料、药品、管理费用投入较高,养殖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希望有更多学习的平台,学习有效的饲养和防病技术,提高专业水平,增加养殖效益。
3、生猪及仔猪的市场不稳定,生猪价格最低8元以下到最高16元以上每公斤,仔猪最低12元到最高40元,没有一个稳定的价格,市场趋势也很难看清楚。目前两家企业最为关心的便是猪的市场是否平稳。自来,生猪价还较为理想,但同时仔猪价格飞涨,造成了仔猪的引进和销售不平衡,他们担心年中及年底时候的生猪价格是不是还能保持平稳。
三、未来打算。据两企业负责人称,根据目前行情,不计划引进太多猪苗及种猪,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损失,并不断自我提高。对于市场也时刻关注,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二篇:畜禽养殖企业管理制度
畜禽养殖企业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单位和养殖专业户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 本市畜禽养殖按区域功能定位和环境质量现状,实行分区管理。
第四条 以下区域为畜禽禁养区:
(一)主城区各街道辖区和其他区域的城市建成区;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
(三)执行Ⅰ类、Ⅱ类水质标准的水域及其200米内的陆域;
(四)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第五条 以下区域为畜禽限养区:
(一)城市规划区及规划区以外的居民集中区、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工业区;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三)执行Ⅲ类水质标准的水域及其200米内的陆域;
(四)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第六条 畜禽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的区域为畜禽适养区。
第七条 畜禽禁养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已建的畜禽养殖场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或搬迁。其中经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批准建设的,其批准机关应当依法予以补偿。
因教学、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保留的,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完善畜禽污染防治措施,且不得扩大养殖规模。
第八条 畜禽限养区实行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控制。畜禽养殖存栏总量超过畜禽养殖存栏控制总量的,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有关养殖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场环境管理规定和畜禽废渣综合利用规定。
前款所称的畜禽养殖存栏控制总量,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根据区域(流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确定。
第九条 畜禽适养区内发展畜禽养殖,应当符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第十条 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必须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已划定的畜禽养殖区域。调整或重新划定畜禽养殖区域须遵守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规定。
第十二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300头以上的养猪场、1万只以上的养鸡场和100头以上的养牛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
(二)畜禽养殖污染是指畜禽养殖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废渣(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畜禽毛羽等)、废水、恶臭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 养殖污染控制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1992年颁布实施)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9号令)
《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重庆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二、范围
(一)对象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
(二)畜禽养殖区域范围
1.畜禽禁养区范围
(1)主城区各街道辖区和其他区域的城市建成区;
(2)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
(3)执行Ⅰ类、Ⅱ类水质标准的水域及其200米内的陆域;
(4)各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
(5)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2.畜禽限养区范围
(1)城市规划区及规划区以外的居民集中区、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工业区;
(2)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3)执行Ⅲ类水质标准的水域及其200米内的陆域;
(4)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3.畜禽适养区范围
畜禽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的区域。
三、工作目标
制定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力争通过四年时间,分期分批实施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整合、污染综合治理等,逐步调整全市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强化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管理,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任务及要求
(一)制定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2007年8月底前,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畜禽养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区县规划》),并报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备案。
《区县规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发展目标,体现“种养结合、生态养殖、以地定畜”的产业发展思路,突出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产业经济理念,强化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合理调整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实施畜禽养殖区域控制和总量控制;优化畜禽养殖方式和养殖结构,鼓励建设大中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以及引导农户畜禽散养行为;落实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整合以及污染整治项目,落实大中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项目;促进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促进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的发展。
(二)划定畜禽养殖区域
2007年8月底前,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本辖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划定畜禽养殖区域,要充分考虑本辖区城市建设、饮用水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相关环境敏感区的现状及发展变化情况,结合各类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本着促进区域养殖环境的改善、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久发展的原则,以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等畜禽禁养区污染防治为重点,组织规划、建设、市政、农业、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实施。
区县(自治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需明确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分布范围,落实到地块;针对不同的养殖区域、养殖种类、实施期限等,落实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整合、污染治理的分期实施计划。
(三)强化畜禽养殖区域管理
1.畜禽禁养区综合整治
畜禽禁养区内已有的畜禽养殖场,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责令限期取缔或搬迁,并恢复土地原使用功能。因教学、科研、旅游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在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措施,且保证不扩大畜禽养殖存栏规模的情况下,可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保留。实施了管网化沼液生态还田措施的畜禽养殖场,可以推迟至2010年底前取缔或搬迁。各重点整治区域如下:
2007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群众投诉热点区域。
2008年,主城九区的街道;建制镇以上城市建成区。
2009年,执行Ⅰ类、Ⅱ类水质标准的河流、水库。
2010年,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
2.畜禽限养区、适养区综合整治
畜禽限养区实行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控制,禁止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已有的畜禽养殖场须限期完善环境保护手续,完善以管网化沼液生态还田为主的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措施,不得设置养殖废水排放口或溢流口,实现畜禽养殖废渣和废水污染零排放。
畜禽适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满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畜禽养殖发展规划的要求,并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已有的畜禽养殖场须限期完善环境保护手续,完成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从严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
在畜禽限养区内未达到畜禽养殖废渣和废水污染零排放要求的、在畜禽适养区内未达到限期治理要求的畜禽养殖场,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限期取缔。
各重点工作内容如下:
2007年,组织开展畜禽养殖场环保申报、环评审批、限期治理等;组织开展生猪存栏当量500头以上的大中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
2008年,完成畜禽养殖场环保申报、环评审批、大中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继续实施环保限期治理。
2009年,完成违禁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
2010年,完成违禁畜禽养殖场的取缔、或搬迁。
五、责任分解
(一)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辖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划定畜禽养殖分区管理区域,分期分批组织实施违禁畜禽养殖场的取缔、搬迁、整合、污染防治工作。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划、建设、市政、农业、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违禁畜禽养殖行为及其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二)市政府有关部门
1.市农业局牵头负责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负责对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及布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负责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协助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
2.市环保局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指导,组织清理和完善畜禽养殖场相关环保手续,协调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
3.市市政委依法对主城区畜禽养殖行为实施监督管理,牵头实施城市建成区内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工作。
4.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制定有关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废物综合利用等财政鼓励、优惠政策。
5.市政府法制办、市环保局、市农业局按照各自职责加快推进《重庆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制定。
6.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畜禽养殖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质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加大力度,广泛宣传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广泛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舆论氛围,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要做好取缔、搬迁等对象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严格执法,强化监管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查处各种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加大对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综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要组成工作组,对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适时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
(四)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每季度向市环保局报送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季报。市环保局要及时向市政府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五)强化目标考核
将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区县(自治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和市政府目标考核内容。
第三篇:畜禽养殖承诺书
畜禽养殖承诺书
本养殖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畜牧法》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白了自己应承担法律责任和履行的法律义务。现承诺如下:
1.保证投入生产使用的畜禽来自非疫区并经过检疫,并有检疫合格证明备查;保证养殖过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建立畜禽养殖档案,不使用“瘦肉精”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药物,不销售含“瘦肉精”等畜禽及产品,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要求,不添加国家禁止的兽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认真开展重点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保证畜禽出栏(离开饲养地)向当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2.保证发生畜禽死亡及时上报,在养殖过程的病死畜禽不出售,不随意扔弃,严格按照畜牧部门要求由无害化处理场处理。
3.保证依法养殖经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如政府规划养殖区域调整列为禁养区,因强制撤迁或污染治理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养殖场(本人)自行负责。
企业(盖章): 法定代表人(养殖户)(签字):
年 月 日
第四篇:畜禽养殖承诺书
畜禽养殖承诺书
XX区畜牧兽医局:
本养殖场 在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时,经贵单位工作人员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农业部2010年第7号令《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本人已知晓了兴办养殖场所应具备的动物防疫条件,明白了自己应承担法律责任和履行的法律义务,为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现承诺如下:
1、保证投入生产使用的畜禽来自非疫区并经过检疫,并有检疫合格证明备查,每批畜禽入场前提前24小时报检。
2、保证养殖过程按照《畜牧法》及《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建立畜禽养殖档案,认真开展(积极接受畜牧部门)强制免疫,保证畜禽出栏(离开饲养地)向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报检。
3、保证在饲养过程中不使用瘦肉精等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药物,不销售含瘦肉精等畜禽及产品,不添加非物质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不直接将兽用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和饮用水中或直接饲喂动物,不使用未取得《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如肉骨粉、血粉、乳清粉等)。
4、发生畜禽死亡及时上报,保证养殖过程的病死畜禽不出售,不随意扔弃,严格按照畜牧部门要求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5、在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后,按规定自觉坚持依法养殖经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若违反上述承诺,我自愿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相应处罚。若因自己生产有毒有害畜禽产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或因免疫工作不到位,或因免疫失败造成疫情传播流行致使畜禽大批死亡,自己愿意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
法定代表人(养殖户)(签字):
****年**月**日
第五篇:惠阳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惠阳区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
为了促进惠阳区畜禽养殖业向生态、环保型转变,实现畜禽养殖业与人与自然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惠阳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合理利用要素资源为基础,遵循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原则,按“适度规模,合理布点”、“畜地平衡”的发展思路,实行养殖总量控制和养殖密度控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积极倡导畜禽养殖户转变养殖观念,确保畜禽养殖业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型畜禽养殖业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污,强化依法整治,促进畜禽养殖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持畜禽养殖业有序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惠阳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总的原则是以保障当地肉食品需求和安全为要求,“限量、提质、增效、安全、可持续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以体系为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坚持区域化、规模化布局,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推行绿色环保型畜禽养殖,大力实施产业化、市场化经营,提升畜禽养殖业市场竞争力。
三、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各有关单位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要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使我区畜牧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全区现有规模生猪养殖场4个,蛋禽场1个,2013年全区能繁母猪存栏数XXX头,生猪年未存栏3.52万头,年饲养9.67万头,出栏6.15万头;家禽年未存栏26.48万羽,年饲养111.5 万只,出栏85.02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93796.3吨,实现产值13212万元,畜牧业已成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梅列区畜牧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养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已建成三明市碧海乳业有限公司、三明市芦坪养殖有限公司、三明市金穗王有限公司等三家市级龙头企业。2007年至2009年在辖区3家猪场、1家蛋鸡场实施了生猪、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并积极推广猪-沼-果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畜禽产品质量,现已有5家养殖场成为无公害养殖场,我区已成为三明市区重要的奶源、禽蛋、猪肉生产基地。
(二)影响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因素
1.畜禽养殖业发展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梅列区地处三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才聚集、市场繁荣、信息快捷,可以充分利用三明市畜牧兽医部门的人才资源,以及巿区市场繁荣、畜禽产品需求量大,价格好的有利条件,大量发展规模养殖,提高畜禽产品的商品率。
(2)自然条件优越。梅列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
气温19.4℃,无霜期305天,年平均日照1850 小时,年降雨量16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水资源丰富,为动物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且辖区内山清水秀,植被覆盖率高,农村用水直接来自森林,十分适合发展无公害生态养殖。
(3)梅列区拥有良好的交通、通讯条件与投资环境。鹰厦铁路横贯全境,泉三高速公路、三明至福州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形成三明至沿海的高速交通网。邮电通讯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因特网宽带传输至各乡镇。与外向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金融、外运、商检、海关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因而,瞄准省内外及国际市场需求,畜产品出口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畜禽养殖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畜牧业生产经营目前仍处于分散状态,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企业不多,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的发展,区级未成立畜禽养殖协会进行畜牧产业化的管理。
(2)龙头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规模与企业实力还有一定差距,龙头带动能力有待加强。
(3)辖区范围小,畜禽饲养总量也少,难以形成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畜产品深加工行业虽有所发展,但还存在着生产与加工的衔接问题。
(4)草食动物的发展较为薄弱。只以奶牛饲养为主,规模化肉羊、肉牛生产还是一片空白。
(5)与科研院校联系不够密切,优良畜禽品种以及先进的动物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的引进有待进一步加强。
(6)养殖业的无序发展与废水污染物处理能力的严重失衡,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沙溪干、支流,成为我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三、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目标
(一)区域布局
1.以下区域为禁止养殖区:
⑴三明市碧溪第二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乡镇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⑵瑞云山国家4A级景区、大佑山景区、仙人谷景区、金丝湾景区、马林桥景区核心区和缓冲区。
⑶三明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
⑷距离沙溪河岸线1000米以内区域,碧溪、台溪(以台溪村为分界点的下游河段)、蕉溪等河岸线500米以内范围。
2.以下区域为禁止建设规模畜禽养殖场区:
⑴根据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区,梅列辖区红线范围内:主要包括沙溪河以东:羊口仔村、新街村、上街村、下坑村、三明市乳牛场、三明市小溪综合农场、徐碧村、贵溪洋、虎头山脚以西和列东村等;沙溪河以西:列西村、小蕉村、台江林业采育场、陈墩村、大源村、陈大林业采育场。
⑵高速公路、205国道、小蕉公路两侧300米内相应控制范围。
⑶三明市碧溪第二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乡镇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⑷距离沙溪河河岸线1000米以内区域,碧溪、台溪、蕉溪、龙泉溪等河岸线500米以内区域以及各类功能地表水体500米范围内。
⑸瑞云山国家4A级景区、大佑山景区、仙人谷景区、金丝湾景区、马林桥景区总体规划范围等。
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3.适度养殖区:各职能单位应加强对新建规模化养殖场的选址管理,各乡(镇),村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土地出租、使用的管理,严禁未经有关部门许可私自新建规模养殖场。经申报审批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实行生态养殖,但应同步建设、使用治污设施,实现达标排放。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应以现有生产条件为基础和发挥当地畜牧资源优势,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控制养殖规模适度发展。重点发展区域特色畜禽养殖,即做大做强乳业、瘦肉型猪、禽蛋等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农家土鸡、珍禽等特色养殖。具体规划四个区。
(1)碧湖、小溪乳牛生产区。
以碧海乳业公司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三明十二个县(市、区)的鲜奶市场,扩展碧海乳业养殖规模和乳品生产加工规模,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的公牛冻精进行冷配,不断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和泌乳量。扩建乳品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日处理鲜奶50吨。引进种植优良牧草,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充分利用无公害甜玉米的秸秆喂牛,再利用牛粪种植蘑菇,合理配置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形成良性的生态生产模式。
(2)小蕉、台溪瘦肉型猪、禽蛋生产区
以三明市芦坪养殖有限公司、三明市金穗王农牧发展有限公司2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及三明市明忠蛋鸡场为基础,辐射带动生产区内6个1000-5000头猪场。在养殖技术上,首先抓好动物疫病的防治,其次大力推广外三元瘦肉型猪,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推广使用无抗生素饲料等技术,饲养无公害生猪,让市民吃上放心肉,同时配套建设沼气工程等环保措施,无害化处理猪粪,确保环境的清洁。
(3)新街、上街、洋山土鸡、珍禽生产区
以洋溪乡土鸡协会为基础,充分利用三明市区市场繁荣和虎头山登山旅游人员对土鸡需求多的有利条件,在生产区内大力发展土鸡、珍禽养殖。首先搞好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水平。其次,加强土鸡品种选育,选育出独具梅列特色的优质肉鸡品种。第三,在土鸡生产上抓质量,充分利用竹山、果园实施无公害生产。第四,要增总量、扩规模,完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使产品做到优质优价。
(4)饱饭坑、连茂、岩斗肉牛、肉羊发展区
根据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生产的通知精神,在洋溪乡饱饭坑、连茂、岩斗等村,充分利用辖区内竹林草地多的有利条件,通过积极宣传发动,开展肉牛、肉羊饲养技术培训,同时对肉牛、肉羊养殖户给予技术、牧草种植、资金的扶持,提高广大村民饲养肉牛、肉羊的积极性,确保我区肉牛、肉羊养殖有较大的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
梅列区畜禽养殖业的主要任务目标将紧紧围绕“总量控制、适度规模、发展特色、品牌做响、品质提高”的总体要求,以奶源基地和优质生猪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土鸡、禽蛋的发展为基础,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控制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积极实施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服务,推进畜禽养殖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梅列区畜牧业的大转变、大发展和大提升。
1.畜禽污染综合整治项目。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必须在2009年年底前搬迁、关闭、拆除。逾期不搬迁、不关闭、不拆除的,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组织拆除;禁养区外常年存栏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所,应于2009年年底前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并建成投运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治的,将依法组织拆除。
2.区农业局及各乡(镇、街道)对在禁建区边缘饲养畜禽的,必须加强引导和监管,防止形成新的多点连片达到规模标准的养殖场所,避免对禁建区产生新的污染。
3.在适度可养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规定审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配套相应的粪污消纳场所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
4.积极鼓励采取沼气发电和粪便烘干生产有机肥等循环经济模式,推行生态立体种养或零排放养殖技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
5.提高科技含量,鼓励畜禽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养殖方向发展,并逐步远离城市、河流,向边远地区转移,向山上转移。大力推进立体养殖、规模经营、集中治理的发展模式,引导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四、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发展,把畜禽养殖业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切实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按规定补助的疫苗经费、动物疫病监测、饲料与兽药及畜产品质量检测、重大疫病处置等专项经费应纳入财政支农支出预算,各级财政扶持畜牧业的资金,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发展畜牧业。
2.加强管理,依法行政。一是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有关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对已建的畜禽养殖场由环保部门负责进行环保影响评估,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达标排放。二是严格建场审批制度,新建畜禽养殖场,必须先经村、乡(镇)同意后,报区规划、国土、林业、环保、农业等部门审核,最后报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审批。三是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环保部门要对养殖场的排放达标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检测,农业部门要对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干湿分离等措施落实情况经常监督,加大在畜牧业管理与畜产品安全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对种畜禽、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的监管。规划、国土、林业、卫生、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当地畜禽养殖行为加强监督管理,要强化联合执法力度,对违法在禁止养殖区或控制养殖区内抢建养殖场的要予以坚决强制拆除和处罚,对典型案件要及时给予曝光和公开处理。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单位区域载畜量和布局,减少经营单元,发展环保型集约化畜牧业;鼓励扶持广大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立体种养和农庄田园模式的生态畜牧业,提倡适度分散养殖,既利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又利于疫病的控制和防治;采取多形式处理废弃物。对于广大农户提倡猪-沼-果(鱼、菜、菌)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综合利用治理污染。对于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鼓励建设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料厂,通过干湿分离,固液分离,变废为宝,提高效益。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高效的污染整治,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和扶持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科技型和畜产品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鼓励国有、个体、私营和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营主体参与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民营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典型示范,转变养殖观念,取缔无序养殖,降低农民养殖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5.引进良种,改良畜禽品种。养殖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品种结构调整与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和提高苗猪、肉猪品种结构,引进优良猪禽品种及优良经济动物等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在引种工作上,采用政府扶持,多方面投资的办法,扶持一批种畜禽繁育场,为全区提供优良品种畜禽。
6.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网络,为畜禽养殖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技术培训、学习、提高广大畜牧业科技队伍的自身素质,出台优惠政策,建立积极有效的用人机制,激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我区畜牧业,同时争取各级投资,积极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网络,加快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真正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增加养殖科技含量,保证畜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