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校报记者团工作的总结
关于在校报记者团工作的总结
2011年已经过去了,在江中校报记者团这一学期的时间中,通过在记者团的学习和工作,使我有了一些收获。临近年终,我感觉有必要对自己在校报记者团的工作做一下总结。目的在于吸取教训,提高自己,以至于把工作做的更好,自己有信心也有决心把明年的工作做得更好。下面我对这一学期的工作进行简要的总结。
我是在江中校报记者团招新的时候进入记者团的。在这段期间,我是在刘茜组长的带领下了解校报记者团的。在此期间,我也接受了记者团对新团员在写新闻稿文学稿、礼仪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我懂得了如何写新闻稿和文学稿,并接触到采访工作。在这段时期,我收获了很多。在没有进入校报记者团之前,我是没有任何当记者经验的,仅凭对写作的爱好,而缺乏对记者这份工作经验和工作知识。为了迅速融入到校报记者团中,到记者团后一切从零开始,一边学习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一边学习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摸索前行。遇到各种困难或问题,我会请教组长,组长会热情地帮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我对记者团的工作也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现在虽然不能非常完美的完成一些经验和成果,能力也有所提高。我相信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一定能过做得更好。
在组长的教导和带领下我在记者团的工作任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了几次活动的采访,采访完后需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并及时上交。比如,采访七城会的志愿者和对模拟招聘大赛活动的采访。在这份工作中,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也让我明白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意义。
在记者团一个学期的工作中,虽然我学到了也收获了很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在工作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2)在完成安排下来的工作时,总有拖拉的现象发生。3)与组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4)在写新闻稿方面还不是特别的熟练。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都会影响我在记者团的工作,而我也在积极的改变自己,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明年,你们将期待我的表现。
江中记者团不仅仅是一个由学生组织的社团,而且还是一个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组织。在社团里,我们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记者团里,我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还认识了更多的人,并懂得了相亲相爱的含义。
新的一年,我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在记者团中学习知识,提高自己。
2011年已经过去,在对一学期的工作总结之后,我期待2012年在校报记者团的工作,希望能在相亲相爱的记者团里能迎接到新的挑战,收获到新的机遇!
第二篇:院报记者团简介
院报记者团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大学生记者团(以下简称院报记者团)成立于2010年,是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的领导下,由编辑部老师直接指导、管理下从事新闻宣传报道的学生组织,下设主席团、新闻部、文学部、摄影部、秘书处、网络部,主要代表学院对外宣传报道展示我院风采和对内报道学院大型活动以及协助其他学生组织正面报道我院师生风采,是学院对内、对外宣传干线的中流砥柱。
院报记者团秉承“明德明志,力新力行”的院训,以“打造校园‘新华社’”为宗旨,及时捕捉校园动态、反馈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繁荣校园文化,主要负责学院网站主页新闻的采写、摄影,以及参与《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报》的采编整理工作。“聚焦学院要闻,关注教学动态,记录校园生活,抒发文艺情怀。”院报记者团的成员们活跃在校内各大场合,围绕学院宣传工作大局,及时采访、报道我院科研、教学以及各项校园文化活动。
自成立以来,院报记者团成员除日常采写和摄影任务外,还成功策划了院运动会、我院创业团队、迎新活动、工程运动达人、工程舞台上的“明星”等专题,在我院参加湖北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院篮球队参加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湖北赛区)、院足球队参加李宁大学生足球联赛(湖北赛区)等大型体育赛事中,院报记者团均安排学生记者随队采访。此外,院报记者团还赴湖北经济学院参加了湖北省“大话高校新闻交流会”,成功组织了“新闻——我们在路上”新闻交流会,与湖工大校报编辑部及湖北经济学院校报记者团进行了新闻写作及摄影上的深入交流。院报记者团成员积极努力做好学院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向《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金报》等湖北省各大报社投递新闻稿件,有两名成员成功入选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
为让院报记者团走上专业化、规范化道路,第二届院报记者团制定了全面、详细的《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报记者团章程》,并成功接受全体大会审核、表决通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院报记者团已经慢慢步入正轨,相信在学院领导以及全院师生的支持与肯定下,第三届院报记者团能把握机会,更加辉煌!
第三篇:校报记者团个人工作总结
尊敬的领导,主任:
你们好!
我是***,2020级办公室成员之一。很高兴在这一年里能够来到**,进入校报记者团,认识大家。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本来我们应该更早的相识,却因为疫情使我们的进度条都往后拉了一个月,但同时也很幸运,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的,我遇见了大家,进入了办公室,成为了她的一员。
刚来**的时候,我对大学的社团和组织充满了憧憬,最后在众多的社团和组织里,我选择校报记者团,并决定好好做好这件事情。
来到这里后,我们先是进行了一个月的考察期,我们积极的宣传了学校的活动,并且积极的参与其中,在这一个月里面,我们全体记者团成员和另外两个媒体组织一起晨训,每天六点起床,看着天色破晓,练习我们的普通话,然后我们就通过了一个月的考察期,正式成为了办公室的一员,我们慢慢认识了我们的伙伴,慢慢熟知了我们的工作步骤,还知道了校报记者团的历史,最开始的筚路蓝缕,到现在的欣欣向荣。
后来我们开展了全团大会,了解了各部门之间的作用及组成,也明白了我们的工作目的,之后的工作方向,知道了校报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一个好的集体是由钢铁般的纪律打造的;大会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我在这次的培训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也一直为我所用。后来我们买了属于我们的团服,我们的工作牌,使我们更有归属感,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一名大家眼里的新闻工作者。
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兢兢业业,好好学习,学习,工作,生活三手抓,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记录人:***
时间:2020年12月31日
第四篇:校报记者团工作总结与计划
校报记者团工作总结与计划
时光匆匆,《聊城大学报》记者团2011~2012学上学期工作已接近尾声,各方面工作也已经进入了总结阶段。回顾这一学期以来记者团的整个工作历程,有过艰辛的付出,也有过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欣慰。这一切都见证着记者团的成长。记者团始终团结创新,务实敬业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宣传、采访、报道学院相关活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将从存在不足和目标规划等方面对记者团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规划如下:
一、存在不足
回顾记者团这一学期以来的工作历程,一路走来,记者团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收获了成长,工作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记者团的相关报道,使本学院学生更了解学院活动。当然,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不足,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1.对于学院的动态关注不够,成员对新闻的敏锐程度不够,有些信息来源渠道没有沟通好,导致信息的滞后。
2.专访工作的进度滞后。因老成员的管理及与新成员之间的合作上出现了部分脱节,部分成员的积极性不够,跟踪活动的主动性不够。组织的效率有待提高。比如采访活动准备不太充分。
4记者团在创新方面还不足,只是沿袭了一些原部门的活动,缺乏创新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部将在下学期不断的改进,将部内的纪律建设放在重点位置,同时提高记者团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力争在各项工作上有较大的突破。
二、目标规划
针对记者团已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尽全力改正与提升。
1继续做好每期报纸的新闻写作工作。
2继续完善记者团的各项制度,比如校稿制度,培训制度,值班制度,办公室使用制度等。3创建校报博客并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
4加强政治素养和新闻业务理论的学习。
5加强对外交流能力,取长补短。
6强化组织管理力度,各项管理趋向程序化和规范化。
7加强内部交流,促进记者团的和谐发展。
8配合学院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9加大记者团的团队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团内的机构设置,适当组织记者团内活动,打造团结和谐的团队。
在新的学期里,记者团作为学院信息传达的中坚力量,将会踏实的开展工作,探求科学的部内管理模式,开展有价值的实践创新活动,并提高成员们的专业水平,使记者团真正为全院师生服务。
第五篇:校报记者团2012年全年工作总结
校报记者团2012年工作总结
在校党委宣传部领导和校报编辑部老师的指导关怀下,校报记者团圆满结束2012年全年的工作,现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记者团这一年的工作情况:
一、记者团自身建设
3月27日,校报记者团建立了自己的微博,12月10日,通过官方认证,截止12月16日,拥有粉丝457个,关注了388家媒体或个人微博,发表363条微博,加强了校报记者团对外交流以及社会对校报记者团的了解;
9月份换届,董斌伟为新一届团长,魏轶萍为理工分团团长,周子建、白月康、王自琦、杜培培、陈梓莉、刘丽倩、赵翠翠和王建乾为组长;
9月底顺利完成12级纳新工作,新校区记者团通过面试和院团委推荐共吸收37名,理工分团20名;举行多次新闻稿培训座谈会,新记者基本具备业务能力和记者素质;
9月初,校报记者团实施学院新闻联络员制度,11级学生记者聘任为各学院新闻联络员,并纳入学生干部考核体系,提高学院发稿效率和质量,及时报道学院的活动动态。
二、新闻采写方面
1、日常新闻
截至目前(12月15日)新闻中心—院系动态记者团学生记者共上传59余篇新闻稿件,菁菁校园54篇。除此之外,校报记者团成员
还在‚综合新闻‛发表7篇新闻稿,‚要闻‛9篇新闻稿,‚教学科研资讯‛发表2篇新闻稿,‚校园文艺‛55篇。
2、重大活动
3月5日,校报发行雷锋专刊,四版推出‚雷锋,永恒的话题‛专版,在全国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时,记者团搜集感人故事,挖掘优秀集体,撰写纪念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
5月15日,校报推出‚五月鲜花 献给光荣的共青团‛专版,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之际,校报记者纷纷通过文字展现当代青年的青春与活力;
5月11日,郎永淳进校园和铁扬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时,校报记者团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新网的采访。
5月18日,校报记者团举办大型考研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考研学子与备考学生分享考研经历,交流考研经验,(内容详见11期四版);
6月上旬,校报记者团展开关于‚高雅艺术‛的座谈,各学院的学生对‚高雅艺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第四版‚牧星湖文化广场‛专栏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9月迎新工作,记者团跟踪迎新全过程,从志愿者,新生,新生家长以及迎新工作人员等角度进行采写,圆满完成迎新工作的报道,9月9日,周子建、杜培培等学生记者对新生结业式进行了报道,展现了新生饱满的精神状态;
9月10日,校报推出发明节专刊,记者团共派出7名记者分别
对开幕式、中国科协年会求是杰出青年奖成果转化奖获奖者与大学生见面会及七名专家院士学术讲座等系列活动进行了集中报道,具体细致地展现了我校学生科技发明的最新成果;
9月20日,记者团承办‚纪念‘918’ 我看钓鱼岛‛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15个学院学生的投稿70余篇,记者团多名同学获得一、二等奖及优秀奖;
10月19日,校运动会,提前安排采访内容,寻找赛场亮点,挖掘场内场外感人故事,以小见大,从细节展现‚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会主题;
11月1日-12月10日,校报连续推出‚喜迎十八大 学生看变化‛专版,分别从‚善行90后 道德正能量‛、‚美丽科大 梦想起航‛、‚我的十年成长点滴‛三个层面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记者团成员积极投稿,结合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写出了90后的内心世界,并有十余篇稿件在校报上发表;
11月8日,举办记者节锐点校园行活动,以召开的十八大为契机,联合校骨干社团和文法学院11级新闻班进行了一场知识竞赛系列活动,并在校报19期上进行了详细报道;
11月30日,记者团派出八名学生记者以跟会的形式记录了第四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盛况,第一时间整理出会议文件,完满完成大会组委会宣传组交给的任务。
3、人物专访
《与王征同学谈四级》,校报记者团第一时间了解主人公的事迹,立即与主人公取得联系,并安排采访,经整理,以对话的形式分享了王征同学的英语学习心得与体会(内容详见第3/4期第三版)。
《郎永淳接受校报记者专访》,5月9日,校报记者团在郎老师的演讲结束后,邀请郎老师接受校报记者的专访,郎老师不仅对校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还给予我们鼓励,访谈结束后,郎老师与校报记者合影留念(内容详见第10期第三版)。
爱心接力队活动,提前安排采访内容,确定采访人物,寻找故事中的精彩之处,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传承了永不过时的雷锋精神,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一抹新绿(内容详见第5期第二版)。
情系母校30年采访,校报记者团不仅安排了采访,还拍摄大量的现场照片,真实的感受到了同学们间的情谊,在时间的长河中并没有流逝,贾辉然还为化工自动化及代表77级同学毕业30周年题了一首《思源》。(内容散见第9、11、13、14、16期三版)
4、交流联谊
4月,受河北经贸大学新声报邀请,前往参加石家庄高校媒体座谈会,加强石家庄高校媒体交流;
5月底,举办送老生活动,欢送了08级原记者团的学长学姐,重温了过去的美好回忆,增进了记者团新老成员的友情;
11月中旬,组织记者团本部成员及理工分团于空中花园进行交流活动,加强了内部交流;
12月16日,学生记者王自琦、杜培培同学代表科大前往河北教育网担任‚河北青春原创文学‛征文评委,受到活动组织方的充分肯
定。
三、其它
校报记者团共有6名学生助理,分别负责报纸排版、网络更新和对外媒体接待以及资料整理,报纸三、四版面和中缝大部分由学生完成;‚高教视野‛、‚科技前沿‛、‚礼仪课堂‛和‚校园文艺‛栏目平均2天更新一次;搜集知名媒体对我校宣传报道,整理成册。
记者团成员经过一年多的培养,大部分得到学院领导老师的重视,目前,10级李玉瑶、运亚辉、孙亚珍同学担任大一新生党员班主任,11级吕赛赛同学担任环报记者团团长,韩旭同学担任摄影协会会长,刘亚恒同学担任爱心社社长,除此之外,还有十余名记者担任班长、团支书等班委职务,在各学院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