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寸塘口小学2013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我校根据安排,结合实际,采取了各种综合措施,全面落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工程”,一年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成效
一年来,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行动以以“共享阳光、共建和谐”为目标,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内容,坚持“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原则,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了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留守儿童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了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2、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在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初步建成了留守儿童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4、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了团支部、教务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体制,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5、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现准备用一段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二、主要工作经验
(一)工作内容:
1、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任务、特点、规律及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体验心理健康常识——帮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态与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心理健康保健——帮助他们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培养对自身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求助意识。
2、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分阶段内容:
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留守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小学一年级的留守儿童:能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克服孤僻、胆怯心理。
——小学二年级的留守儿童:感受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与同学交往中学会友善相待,互相谦让,克服粗心、马虎不良习惯,乐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年级的留守儿童:萌发集体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自觉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学会挑战困难,品尝战胜困难和挫折后的喜悦,学习和做事时学会动脑、认真、仔细。
——小学四年级的留守儿童:勤奋学习,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要求进步;初步了解情绪调节方法,锻炼抗挫能力,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骄傲或自卑情绪。
——小学五年级的留守儿童:树立同学间合作意识,学会沟通,与老师、同学、家长和睦相处;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合作能力,勇于负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张有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小学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中学生活。了解自己能力、特点,初步学会接纳自我、他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关爱家人,(二)工作原则: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能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开展活动,以全体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几率,增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
2、民主性与参与性原则。民主、参与是学生个体表现自我和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需要。只有坚持民主性与参与性原则,以真诚、友爱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小学生,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他们愿意亲近教师,愿意对教师说心里话,才能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真实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在轻松愉快和乐观向上的气氛中进行,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差异性与多样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也叫个性化原则。留守儿童作为小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发展有它的独特差异,他们群体心理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上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有针对性,必须符合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否则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多样性原则是由留守儿童群体和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心理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的。
4、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他们的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对他们面对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困扰和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和调节,以保障其心理健康。因而必须坚持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重在预防和发展。
(三)方法途径:
1、按照“体验教育”的理念,把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问题辩析、游戏辅导、娱乐活动等方式传递给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在参与式、互动式活动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通过专家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热线辅导等,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在留守儿童中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他们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通过心理项目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进校园与专业基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能力及特点开展心理项目素质拓展。
4、开通学生、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同时要尽可能地吸纳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5、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过程管理。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6、组织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外出学习观摩,鼓励更多地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一年来学校共用4位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师上岗资格证。
7、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领导分管落实,有年度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开展工作,有专门的时间保障。
(四)主要做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旨在发展和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交互、联动的各项活动,重在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感悟。名说“课”,但已突破了“课”的界限,室内室外,校内校外,都可进行,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晨间谈话等可有机结合,通过游戏、唱歌、遐想、讨论、辩析、观察、表演等方式为中介使“课”活动化,达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
2、举办“心语沙龙”
心语沙龙类似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但相比较它的参加人数要少,一般10人左右。活动形式更显简约、宽松和灵活,时间上,利用课余或双休日进行,场所选择也十分自由。参与的对象则较为专一,活动主题也较为集中,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这个目标组织沙龙活动。
3、成立“心语小屋”
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创办心语小屋。小屋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松弛、心理辅导、心理“充电”、心理活动等功能。学生走进心语小屋,为的是求得心灵的更加美好,开发身心潜能,增强塑造良好心理的技巧,解决成长的烦恼,消除心理的困惑,获得心理渴望的满足。
4、设立心理信箱
针对留守儿童,可以专门为他们开设心理信箱。心理信箱有两方面效用,一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师生间个别心灵的沟通,努力获得他们对教师的信任,解除他们的心理防卫,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人格。二是对心理教育中一些带共同的方面展开讨论,并为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提供丰富的素材。
5、开展“心育雏鹰行动”
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举行心育雏鹰行动。雏鹰行动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心育雏鹰行动是在此基础上,侧重开展如品德践行,社会实践、送温暖等活动。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让留守儿童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心心相印,共同进步。
6、开通“心理热线”
“心理热线”由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建起心连心的纽带,通过“心理联系卡”、家庭走访、代理家长结对、家长、代理家长参加心理教育活动课、电话联络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多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发展的“心育”。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与一致,扩大学校心理教育功效。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获得教师和学校教育,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7、鼓励写心语日记
结合中高年级学生写日记、写周记,鼓励留守儿童记“心语日记”。“心语日记”有学生心理的渲泄和排解,有学生心理的认知和感悟;是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镜子”,也是显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还是学生健康进步的阶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浏览写“心语日记”,搭通学生的“脉博”,开展对话,交流思想情感。
8、互写“心语赠言”
“心语赠言”是教师主动向留守儿童的心理冲击。教师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设置“心语赠言”卡,并鼓励学生相互间写赠言。“心语赠言”要抓住时机,如留守儿童生日、毕业升学、表扬获奖时,困难受挫时,心烦苦恼时等等。
“心语赠言”要重情感重文采重形式,可以是诗歌、名言,可以是书法、绘画,可以是工艺小制作,总之,是以“美”和“爱”来激活留守儿童,能在他们心灵深处迸发出璀灿的火花,成为学生所渴望获取的珍藏品。
(五)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指导,缺少专家引领。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显著。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尚未有效建立。班主任、德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3、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机制,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狠抓工作落实,把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流动留守儿童和其他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寸塘口小学201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结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必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及跟踪工作,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导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基本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档案
要求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状况进行了再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按照“五个一”的帮扶方式,深入开展了关爱帮扶活动。
1、要求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做好记录。
2、认真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学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制度.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教育,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5、建立健全评价制度,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
6、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7、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总之,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步入了正常化的轨道,留守儿童得到了应有的关爱,从而奠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在成长,推进我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寸塘口小学2015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我校以科学发展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留守儿童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结合我村实际,采用不同形式,组织全体服务站成员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首先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调查,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将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务工地点以及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有关资料进行归档,以便跟踪管理。
二、建立“爱心家长”队伍。
“留守儿童”最缺失的是亲情,因此首先要为 “留守儿童”弥补好这一缺失的感情。我服务站首先在退休教师中建立师生帮扶制度,让每位教师都做“爱心家长”。“爱心家长”弥补了留守儿童感情的缺失,为留守儿童营造浓郁的亲情氛围。
三、开展“三多”、“二知”、“一沟通”活动。
“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辅导站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四、开展人文关爱、健康娱乐活动
为此,辅导站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的心田被友爱滋润,犹如春风化雨。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辅导站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二篇:2015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永定二小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我校根据安排,结合实际,采取了各种综合措施,全面落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工程”,一年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成效
一年来,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行动以以“共享阳光、共建和谐”为目标,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内容,坚持“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原则,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了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留守儿童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了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2、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在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初步建成了留守儿童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4、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了团支部、教务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体制,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5、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现准备用一段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二、主要工作经验
(一)工作内容:
1、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根据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任务、特点、规律及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体验心理健康常识——帮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态与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心理健康保健——帮助他们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培养对自身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求助意识。
2、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分阶段内容:
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留守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小学一年级的留守儿童:能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克服孤僻、胆怯心理。
——小学二年级的留守儿童:感受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与同学交往中学会友善相待,互相谦让,克服粗心、马虎不良习惯,乐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年级的留守儿童:萌发集体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自觉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学会挑战困难,品尝战胜困难和挫折后的喜悦,学习和做事时学会动脑、认真、仔细。
——小学四年级的留守儿童:勤奋学习,勤于思考;不甘落后,要求进步;初步了解情绪调节方法,锻炼抗挫能力,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骄傲或自卑情绪。——小学五年级的留守儿童:树立同学间合作意识,学会沟通,与老师、同学、家长和睦相处;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合作能力,勇于负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张有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中学生活。了解自己能力、特点,初步学会接纳自我、他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关爱家人,(二)工作原则: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能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开展活动,以全体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几率,增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
2、民主性与参与性原则。民主、参与是学生个体表现自我和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需要。只有坚持民主性与参与性原则,以真诚、友爱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小学生,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他们愿意亲近教师,愿意对教师说心里话,才能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真实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在轻松愉快和乐观向上的气氛中进行,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差异性与多样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也叫个性化原则。留守儿童作为小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发展有它的独特差异,他们群体心理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上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有针对性,必须符合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否则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多样性原则是由留守儿童群体和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心理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的。
4、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他们的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对他们面对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困扰和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和调节,以保障其心理健康。因而必须坚持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重在预防和发展。
(三)方法途径:
1、按照“体验教育”的理念,把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问题辩析、游戏辅导、娱乐活动等方式传递给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在参与式、互动式活动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通过专家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热线辅导等,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在留守儿童中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他们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通过心理项目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进校园与专业基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留守儿童的能力及特点开展心理项目素质拓展。
4、开通学生、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同时要尽可能地吸纳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5、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过程管理。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6、组织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外出学习观摩,鼓励更多地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一年来学校共用4位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师上岗资格证。
7、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领导分管落实,有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开展工作,有专门的时间保障。
(四)主要做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旨在发展和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交互、联动的各项活动,重在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感悟。名说“课”,但已突破了“课”的界限,室内室外,校内校外,都可进行,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晨间谈话等可有机结合,通过游戏、唱歌、遐想、讨论、辩析、观察、表演等方式为中介使“课”活动化,达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
2、举办“心语沙龙”
心语沙龙类似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但相比较它的参加人数要少,一般10人左右。活动形式更显简约、宽松和灵活,时间上,利用课余或双休日进行,场所选择也十分自由。参与的对象则较为专一,活动主题也较为集中,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这个目标组织沙龙活动。
3、成立“心语小屋”
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创办心语小屋。小屋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松弛、心理辅导、心理“充电”、心理活动等功能。学生走进心语小屋,为的是求得心灵的更加美好,开发身心潜能,增强塑造良好心理的技巧,解决成长的烦恼,消除心理的困惑,获得心理渴望的满足。
4、设立心理信箱 针对留守儿童,可以专门为他们开设心理信箱。心理信箱有两方面效用,一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师生间个别心灵的沟通,努力获得他们对教师的信任,解除他们的心理防卫,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人格。二是对心理教育中一些带共同的方面展开讨论,并为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提供丰富的素材。
5、开展“心育雏鹰行动”
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举行心育雏鹰行动。雏鹰行动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心育雏鹰行动是在此基础上,侧重开展如品德践行,社会实践、送温暖等活动。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让留守儿童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心心相印,共同进步。
6、开通“心理热线”
“心理热线”由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建起心连心的纽带,通过“心理联系卡”、家庭走访、代理家长结对、家长、代理家长参加心理教育活动课、电话联络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多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发展的“心育”。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与一致,扩大学校心理教育功效。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获得教师和学校教育,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7、鼓励写心语日记
结合中高年级学生写日记、写周记,鼓励留守儿童记“心语日记”。“心语日记”有学生心理的渲泄和排解,有学生心理的认知和感悟;是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镜子”,也是显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还是学生健康进步的阶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浏览写“心语日记”,搭通学生的“脉博”,开展对话,交流思想情感。
8、互写“心语赠言”
“心语赠言”是教师主动向留守儿童的心理冲击。教师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设置“心语赠言”卡,并鼓励学生相互间写赠言。“心语赠言”要抓住时机,如留守儿童生日、毕业升学、表扬获奖时,困难受挫时,心烦苦恼时等等。“心语赠言”要重情感重文采重形式,可以是诗歌、名言,可以是书法、绘画,可以是工艺小制作,总之,是以“美”和“爱”来激活留守儿童,能在他们心灵深处迸发出璀灿的火花,成为学生所渴望获取的珍藏品。
(五)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指导,缺少专家引领。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显著。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尚未有效建立。班主任、德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3、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机制,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狠抓工作落实,把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逐步推向深入,为流动留守儿童和其他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永定镇第二小学校
第三篇:2017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岳池县普安小学校
2016-2017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在这一学年中,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动发挥了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和作用,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班会,在班级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的建立与形成。本在教学中我们尝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自我成长、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的培养为目标,重学生体验感受,轻理论知识传授;重学生实际成长需要,轻辅导技术的机械模仿;重长远发展,轻盲目追求短期行为的轰动效应。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作为重点突破口,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二、多方位拓宽学生心理咨询渠道
为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拓宽心理辅导工作渠道,本,在各班级中继续设立班级心理委员。通过心育委员例会,学校及时了解班级内出现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团体活动体验、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帮助班里同学疏导情绪、解决内在心理冲突,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了合理信念,自我价值感与认同感逐渐形成,大大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心理委员采取了以点带面、先培养后督导的策略。即先行对所有心理委员进行培训,然后由班级心理委员根据班内实际情况,利用学到的知识,组织本班同学上好心理活动课。
三、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本根据我校学生实际需要,心理咨询辅导以“学生自信心”、“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等为内容举办了心理健康辅导讲座。为学生解决他们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困惑、有效建立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及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联系家长共同管理
利用好家长学校,家校通平台,引导学生家长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老师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矫正及时,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培养责任感、自制力、自信心,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解决好学生在漫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力争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全的体魄、健康的心理。
岳池县普安小学校 2017年7月5日
第四篇:2016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岳池县普安小学校
2015-2016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关注校园心理安全,抓好心理健康
我们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浓郁人情味的氛围和心理环境,真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程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日常教育中,注重整合各种资源,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我注重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思想、心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2.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契机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今年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的活动把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因素种植在学生心中。每次活动之后,作为心理老师,在课堂上我都会进行适时教育,让学生将这种种良好品质的种子深深植于心中,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有益的。
3.利用学校各种设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代化设施,通过宣传橱窗、校园网、心理咨询室、热线电话等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伙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亲密友谊。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
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和精神,处于被动的地位,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成为强制行为,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的做法:
第一是利用学校各项宣传,使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识。比如,有些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甚至是心理变态的人,所以难免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抵触情绪。我们利用心理橱窗、心理小报等途径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课堂上加大力度来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途径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认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科学了解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来强化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来优化自身心理素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是针对学生需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是如此,同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一样。我始终本着“心理健康教育要蹲下来看孩子的需要”为原则对学生时时进行心理谈话。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力求联系学生的实际,每课教学只要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大胆进行尝试。
三、加强特殊群体心理辅导
1.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健全心理档案。学期初,都从学生自卑、自悲、自私、自负、学习焦虑、消极、厌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在普查基础上根据其结果设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并在各个班级设立“知心姐姐”信箱以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及有关班级任课教师就能够依据不同情况,协同进行引导、教育。力争将心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对立情绪是学生是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同时,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
3.表扬鼓励学生,消除自卑。在教育中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提高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获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岳池县普安小学校 2016年7月2日
第五篇:B10-4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和平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搞活,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也致使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慢慢吞噬着农村孩子的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及照顾,使得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迷茫失措。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必须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生的人生导师及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工程师的重任。
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称“心育”)已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正确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
再者,“心育”是德育的切入点,是德育的主要内容,要把“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心育,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拓宽德育的渠道,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以下我校结合工作浅谈一下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关爱、教育、培养学生从心开始
心育更要求教师用心教育“有人就有心理”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发展,认识活动都有差别,每个人的习惯、个性等等都不相同。正是人们千差万别的心理活动才构成了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
“留守儿童”是一群特殊群体,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隔或双亲中一方分隔,缺少比较健全的家庭关爱和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性格品德和行为缺陷。我班曾有一位学生,母亲残疾,父亲为了生计外出务工,一难得回来一次。由于母亲的身体原因,他作为老大,每天回家除了学习就要忙家务,父亲常年在外,心里的苦恼无法倾诉,寻求不到关爱和引导,在心理上产生极重的负担。时间一长,他结交了一群社会上的朋友,开始旷课、逃学、打架、打游戏,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时,自尊心强,爱面子,极易激动,发脾气,时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于顶撞老师。但在与他接触后,我发觉他只是一只迷路的羔羊,于是,我时常找他聊天,从他的生活谈到他的学习,谈他的理想,并且告诉他我很愿意做他的倾听者,一切从心出发,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我对他的关心和爱。慢慢的,我和他成为了知心友,他不再逃课,不随意发脾气,闹事了,只要有问题他就会想到找我诉说和帮他解决。
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择友标准,要想和他们成为朋友,我们就应该理解、尊重他们,让他们从心中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我们成为知心友。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从“心”出发……
(二)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学生理解了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热爱,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鼓舞力量,引起情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这对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因而才能更激发学生完成老师提出的严格要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爱育爱
“师德”的精粹在于“师爱”,要用心温暖、感化、引导学生,学生在成长中的基本需要时同情、理解、尊重、宽容、爱心。而以爱育爱,则就是要通过教师的爱育出学生的爱,让学生体验爱、理解爱,并学会付出爱。通过教师的爱,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树立终身学习的自我教育观,言传身教,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去呵护孩子们纯真而敏感的心灵,让他们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不断追求各自的幸福人生。
和平小学
2015年7月2日